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61|回复: 0

那一年,这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1 1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念佳木斯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遗存是什么?遗存是一座城市的情感与记忆。

  70年前的那天,我们所在的小城,在硝烟和战火中获得新生。

  70年后的这天,我们走进历史,去寻找那场战争留下的一座碉堡、一捧骨灰、一块浮雕……为什么寻找?是为了永不忘却,前辈难忘,后辈铭记。用我们的记录,让您感受到70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这一天,解放了!

  莫斯科时间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分三路大举向盘踞在东北的日伪关东军进攻,其中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主要是以三江平原地区为进攻的占领目标,在东北抗联教导旅将士的配合下,8月15日,苏联远东的舰艇部队就进驻了佳木斯码头16日,苏联红军第632步兵团开入佳木斯,仅用了7天的时间,苏联军队就解放了三江地区。

  在这之前,整个佳木斯一片狼藉。当时苏联红军一对日宣战,日本感到了末日之前的恐惧,日军的武装移民开拓团开始往依兰、方正方向撤退。原来的三江省政府设置在佳木斯,盘踞在佳木斯的三江警卫司令部基本上都撤离了。在撤离之前,对囚禁在三岛理化研究所等监狱的抗联战士、苏联侨胞以及国民党士兵残忍地进行了屠杀;把佳木斯当时的银座町(现中心医院地段)、铁路江桥等房屋、建筑进行破坏和烧毁。

  当时,佳木斯的百姓饱受伪满洲国的迫害,对于解放东北期盼已久。随着苏联红军的进驻,时任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的彭施鲁联络到当时散落在佳木斯各个地方的抗联旧部,将他们团结起来,组成了三江民主同盟。九月份,党中央实行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派遣了两万干部、十万官兵,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地区。 1945年11月7日,以八路军的一支老连队为骨干所组成的三江自治军来到了佳木斯,11月份,佳木斯成立了合江省政府,建立了红色人民政权,佳木斯就逐渐回到了共产党的领导下,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剿匪、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活动。1946年后,佳木斯在张闻天的带领下,成为了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

  一位苏联老红军的回忆

  多年前我们曾有幸采访到了曾经亲身参加过解放佳木斯战斗的苏联红军远东第二军的战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如果今天,这位老战士依然活着的话,已经是89岁高龄了。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16岁参加红军,19岁时参加了解放佳木斯的战争。虽然硝烟已经散去多年,可是在老人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倒下去的战友的音容笑貌。

  老人讲,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支援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编入苏军部队的中国抗联战士在对日侦察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化装成老百姓潜回中国东北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回忆起这段经历,老人深情地说:“抗联战士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同日本军队顽强作战,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他们的爱国激情令苏联红军肃然起敬。”

  解放了同江后伊万诺维奇随部队向富锦进发。富锦要塞区是阻止苏军进攻的主要防区,是松花江航线日军建筑的第一个防御要塞区。要塞区长有30公里,纵深为12公里,设有50公里的反坦克壕,还有两个扇型的防区。在防区内,横贯着156个沟壕相连的火力点,并用混凝土构成坚固的地堡、碉堡等。从同江逃到富锦的敌人使防守的力量大大增强了。

  战争是血腥而惨烈的。

  8月8日凌晨3时,战斗打响。近2000名日军钻进碉堡、地堡等工事,火炮、机枪、步枪一起开火。苏军的战舰也开炮了,对射了1个多小时,敌人的工事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并杀伤了大批敌人,致使敌人的火力几乎失去了威力。战斗整整打了5天。

  13日中午,战斗胜利了,富锦解放,可伊万诺维奇的心情却很伤心,看着人被炸得四分五裂,遍地的尸体,吃饭也只能在尸体旁,老人深深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苏军马不停蹄,立即向佳木斯开进。佳木斯战略位置重要,全路东通牡丹江、南达绥化、哈尔滨,并与鹤岗、双鸭山铁路支线相连接,是三江平原通往腹地的交通要道。8月14日,苏军向佳木斯挺进。这时,日军的一些小皮艇和几艘舰艇在江口快速向佳木斯方向逃去,沿途施放漂流木,阻止苏军前进。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役刚开始,许多地方下起了大雨,许多重型武器陷在泥里。感人的一幕至今在老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路面被水淹没,行军车很难前行。附近农村的几百名村民自发地聚集起来,顶着风雨,踩着泥泞,推着战车前行。

  15日,佳木斯上空时而响起苏联红军的飞机轰鸣声,市内的关东军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主攻的苏军动用了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伊万诺维奇清晰地记得,军队是沿着松花江岸边向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的。苏军舰艇很快靠岸,抢占了工事和码头的制高点。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中苏军队击溃了负隅顽抗的日军,关东军被迫投降。当时伊万诺维奇眼中的佳木斯非常穷困,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市民自己什么都没有,却把仅有的蔬菜、水果和粮食给他们吃。为共享胜利的喜悦,佳木斯老乡请他们到家里吃饺子。伊万诺维奇深情地说,很高兴他们这些老兵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这份友谊,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继续加深着。

  解放了佳木斯,苏军只做了短暂的休整,又沿江逆流而上,去解放哈尔滨。在对日作战中,苏军伤亡几万人,在中国东北的许多城市中都有苏联烈士的墓地。

  我们民族不是一个健忘和麻木的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民族的格言,也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无论世事怎样沧桑,往昔如何斑驳,但凡曾为我们民族伸出援手的友好国家和外国友人,都是我们没齿难忘的。让我们向那些在中国战场上死难的苏联红军们致敬!

  富锦激战

  8月的天气阴晴不定,天空虽然阴沉却依然令人感到闷热难耐。几个蔫头搭脑的驻扎在富锦城内的日军正在营地附近无精打彩地做着巡视,日军士兵的萎靡已将日军即将溃败的前兆展现得一览无遗。

  “要投降了,快做好撤退的准备吧。”苏联红军进攻富锦前夕,这句话在日军兵营中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驻扎在富锦的日军似乎已感觉到末日即将来临,提早便做出了放弃东北第二国境防线重地富锦的决定。接到内部命令的日军也开始分期分批悄然撤出富锦城。到7月下旬时,日军大部队已全部撤到距富锦350公里之遥的方正构筑阵地内龟缩其中。在富锦城内仅留下“江上军”两个营五个连和日军七七五部队和六一三两个部队三支队伍的部分兵力约一个大队(营)的兵力驻守在富锦城内。

  7日下午2时许,苏军战斗机飞越绥缤、绥东、飞至富锦上空进行了大规模地轰炸和扫射,苏军开始了对日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其攻击的主要目标便是乌尔古力山和南岗日军的主阵地。9日零时,苏军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处附近强渡过江,攻占了同江镇。当日上午又连续多次飞临富锦上空,空袭日军军事设施和日伪机关。苏军多日接二连三的空袭,给日军造成了极其惨痛的伤亡。

  在苏军连日的进攻之下,日守军接到命令后无奈下撤往佳木斯,担任防守佳木斯的任务,残余力量继续留守富锦。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正式对日宣战,然而苏联盟军向东北推进的速度简直令所有人都难以想象。到9日凌晨的时候,苏联红军的队伍已经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开入东北。

  宣战、进攻直至开进东北,苏联红军的推进速度快得令日军惶恐不安。

  11日晨,苏军红旗远东第二方面军第十五集团军共计11000人,分兵两路沿同富公路分别经七桥屯、二龙山向富锦发动进攻。与此同时,黑龙江舰队的20余艘炮舰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沿松花江溯流而上,向富锦城镇和南岗开炮,并在伪军驻富锦海军司令部(今嘎尔当西)和龙王庙(今富锦市老干部局西)强行登陆。

  日守军见大势已去,龟缩在钢骨水泥堆砌的碉堡之内,决定凭借有力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与苏军做最后的生死相搏。这场战斗直到12日下午才基本结束,日军的负隅顽抗使苏军在这次战斗中遭到严重的损失。

  苏军强攻下富锦之后,其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挺进,以达拉秀克少校为司令的小股部队成立了红军卫戍司令部负责富锦城防。

  在我八路军的有力配合之下,苏军推进的速度快得令人咋舌。在苏军步步紧逼的不力形势之下,日军终于在1945年月8月14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刻起,东北才彻底从日军的残酷统治下被解放了出来,沦陷了14年之久的东北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失去了富锦防线,百公里外佳木斯也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屏障,

  侵略者的“礼物”

  虽然很明了自己要面临战败的命运,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丧心病狂的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恶毒的“礼物”。

  1945年8月12日,日寇即将宣布投降的前3天,得到内部消息的日军已基本从富锦撤离干净,但驻扎在富锦上街基(现富锦城关社区和平村附近)东大营的日寇却要在临行时为富锦百姓留下一份恶毒的“礼物”。

  那天,天气阴得让人感到害怕,当时驻扎在富锦市的日寇已经基本撤离干净,但离别前,日本人却预谋着对富锦人民的最后一次灭绝人性的屠杀计划——在富锦境内释放毒瓦斯。

  大概在当天午后2、3点钟的时候,‘鬼子’兵在大营内外、嘎尔当、上街基和畅文屯附近地区放起了毒瓦斯,准备对富锦城的百姓实施最后一次屠杀。但是苍天有眼,就在日寇刚刚将毒瓦斯放出,毒气还没有升起没多高的时候,天空突然降下暴雨,而且这场雨一下就是四五天,彻底浇灭了日寇的这场‘毒气屠杀’计划,日本人的罪行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据考证,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他们仅在富锦就屠杀了一百多名中国人。

  拼死厮杀的战场已经沧海桑田,苦难的伤口在阴天依然隐隐做疼。当我们用一个民族的诚意铸剑为犁,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在往伤口上撒盐:靖国神社、教科书、钓鱼岛、潜在的核大国,昨日的侵略与今日的扩张,我们不能遗忘!



  解放了!1945年8月15日的佳木斯,到处听得到欢呼胜利的声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飘扬的红旗,家家户户欢天喜地,佳木斯的老百姓毫不吝啬地张扬着他们的喜悦。人们在街道两侧不断挥舞着彩旗、高喊着口号,欢迎着苏联红军的到来…… “走在欢迎队伍的中央,欢庆我们的解放,那种心情是多少年也不会忘记的。”70年之后的今天,曾经见证过当年解放那天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但通过他们后代的讲述,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一幕幕硝烟过后的欢庆,在他们的心中至今有一颗难以磨灭的火种,从那个赤诚年代,一路燃烧过来。

  苏联红军来了

  解放佳木斯的战斗是在9日打响的。

  9日,苏联红军就已经开始出动飞机袭击位于我市西南岗等地的日军军营,除了扔炸弹外还进行机枪扫射。

  因为败局已定,此时的日军则仓皇逃离佳市。

  8月15日,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佳木斯。

  连续多日的阴雨之后,解放之日到来时,天晴了——碧空万里,艳阳高照。

  松花江畔,苏联军队的装甲舰和列宁号浅水重炮舰首批驶入我市。

  一大早,时任佳木斯维持会会长的段宝堃正率领着一大群人在江边迎接苏军的到来。

  铁黑色的军舰缓缓从远处驶来,停泊在岸边。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几名军官率先走下舷梯,后面跟着一队队士兵。第一次看见军舰和外国军队的孩子们很新奇,很多孩子一直在江边呆到很晚才回去。

  段宝堃领着上岸的苏联军队沿着德祥街向南走了一段后,又向西拐去。当时刚刚经历了战争的佳木斯已没有什么像样的住所了,所以段宝堃领着苏军去了他的维持会会馆(现在位于水仙食品厂附近)。

  上午10点多钟,苏联红军的汽车、大炮,坦克进城了。卡车上装着身穿黄绿军装,大鼻子,黄头发,蓝眼睛的苏联红军出现在街道上,此外一部分抗联队伍也进入了城市。 兴奋的老百姓都拿着自己做的小彩旗,上街去欢迎苏联红军,当时的中央大街现在的西林路、现在的长安路、永安街里都是欢迎的队伍。

  胜利喜悦撒满天

  见证过当年解放日的市民都知道,解放的当天有一架飞机穿过云层,撒下一张张印有胜利喜讯的五颜六色小报,这份喜悦传到佳木斯的每一个角落。

  提起飞机撒传单这件事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时佳木斯有个三江人民自治军,日本宣布投降,苏联红军进入佳木斯,自治军想要把这个胜利的好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遍佳木斯的每一个角落,于是自治军的领导就找来军队里的一叫孙耀发的小战士让他去完成传播胜利消息的这一光荣的使命。

  20岁的孙耀发虽然很年轻,头脑却很不简单。怎样能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这一消息呢?他一下想到了飞机。但当时自治军根本没有自己的飞机,怎么办?

  还是从敌人身上想办法。于是他拿着手里的三八枪来到了日本人停放飞机的仓库,逮捕了一个正准备逃走日本飞行员,并让这名日本飞行员开着飞机载着自己到天上去撒传单,于是胜利的消息从天而降。

  解放后,孙耀发成为了松江乡公社的一名电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郊区的一位领导聊起这件事,一段不为人知的事迹这才浮出水面。 遗憾的是,孙耀发老人已经去世了。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小的时候没什么娱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缠着父母给我讲故事,而我最喜欢听的就是日本投降,佳木斯获得解放的那一段。”67岁的武伦达这样说。

  “1945年,雅尔塔会议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苏联承诺对日宣战;8月6日、8月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导弹,对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俨然成为了强弩之末。而此时在佳木斯地区的,日军每天都派遣士兵在街头巡视,就是为了掩饰他们即将战败的事实。”武伦达细细地回忆道。

  然而,真实是无法掩饰的。8月13日,苏联红军的战机飞入了佳木斯上空,漫天的飞舞的传单,诠释了真正的“喜从天降”。“传单上说,日本马上就要投降了,苏联红军很快就要进到佳木斯,佳木斯马上就要解放了。”说到这里,武伦达老人的语调微微上扬,“当时的佳木斯百姓特别的开心,可是日本人还在,他们只能关起门来偷偷地乐。所有人既有忐忑又满怀期盼。”

  8月14日,绝望的日军撕掉了最后的伪装。他们烧毁了商业区的建筑物,炸损了铁路江桥,将囚禁在监狱里的抗联战士、苏联侨胞和国民党士兵全部枪杀,然后,仓皇地逃出了佳木斯。

  8月15日,苏联红军的舰艇部队开进佳木斯港口,佳木斯人民终于得到了解放!

  “有人在江边看到了苏联红军的舰艇,马上跑回来告诉了家人和邻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几乎所有人都往江边跑了过去,就想看看苏联红军的队伍,亲眼证实日本的侵略已经结束了,我们终于解放了。大家涌上街头,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武伦达的父亲告诉他,那一天,佳木斯下起了倾盆的大雨,而后雨过天晴,像是一个民族,在经过了14年的斗争后,终于夺回自己家园的喜极而泣,这一场大雨洗刷了14年的苦难与屈辱。

  在远山上遥望胜利的烟火

  “当年佳木斯解放的时候,我奶奶14岁了,两年前奶奶去世了,不过她经常向我们这些儿孙讲起当年解放的事情,奶奶说,在佳木斯解放时夜空漫天的火光是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已近不惑之年的郭晓冬提起奶奶李桂兰的时候,眼睛里透着一种特殊的光彩。

  8月14日下午,住在距离佳木斯市60里地的洪家围子的舅舅赶着马车来到李桂兰家,几个大人小声地商量了好长一段时间,傍晚李桂兰全家人都坐上了马车,赶往洪家围子,只有父亲留在家里。

  赶到洪家围子已经是深夜了。此时的洪家围子灯火闪烁,大家都没有睡。

  刚刚躺下还没有睡着,李桂兰就听见有人大喊:“着火了。”村民纷纷往附近的山上跑。李桂兰也随着人流跑到了山上,发现数十里之外的佳木斯方向已是一片火海,腾起的红色火苗映红了夜空。除了火光,还能听见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

  好多天后李桂兰才知道,因为苏联红军即将来到,居住在佳木斯的日本居民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屋后仓皇逃窜,因为日本人走的极为匆忙,等他们撤后,人们发现有的日本人家里的饺子还在冒着热气。 一个星期后,李桂兰从洪家围子返回了市里,发现沿途不少设施、民宅,烧的烧,炸的炸,多已损毁。

  侵略者的溃逃

  战败的日本侵略者犹如丧家之犬逃离了佳木斯。原来的日本街“银座街”(今天的向阳巷)里都是日本的住宅和商店,日本人撤走时点火将这些建筑都烧掉,就连当时最大的登喜和商店也没幸免。

  61岁的韩永贵听父母说过,当时佳木斯解放,一些激进的日本人不愿逃走就集体跑到原开拓团的主宅也就是现在科研所的位置,聚到一起抱头痛哭,哭够了,就用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杀,肠子鲜血流得遍地都是。

  明知已经战败,残忍的日本侵略者仍不忘对中国人民痛下毒手,收集过这段史料的王秀芬告诉记者,当年在竹板屯附近有一个仓库,日本抓来老百姓准备做活体实验,得知天皇签订投降书,这些可恶的侵略者却不放掉这些老百姓,反而用机枪将老百姓统统扫射而死,事后有人无意中发现这个仓库,敲开紧锁的大门,才发现遍地尸体。 这一天,当不可一世的日寇在正义面前垂下头的时候,整个民族沸腾了。为了这一天,有多少家庭分崩离析?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数千万人的牺牲,一个民族的苦难,我们不能忘记。

  记忆历史是要有所凭借的。

  这是一名叫刘凤权老人留下的日记,老人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他给我们留下了的日记详细地记载了70年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几年前我们曾见到了这本日记,让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至今日,已经与老人的后代失去了联系,无法将更多的东西呈现给我们的读者,只能依据当时采访的记录整理将内容整理出来,讲给我们的读者。

  1945年8月15日上午,在郊区敖其屯一带就发生了一桩伪佳木斯军事部病院宪兵起义的事件。当时打死、俘虏日寇几十人,又成功与正开进佳木斯的苏联红军会合。亲历过那场战斗的勤务兵刘凤权用日记记录下了当年的那段历史:

  8月9日晴 苏联参战了

  黄昏刚刚降临,外面浑然就传来巨大的响声,好像山洪暴发一般。我跑出兵舍一看,暮色茫茫,天空杳无一物,操场上有个新兵惊呼:“飞机!飞机!”这时,又有6架飞机从西向东低空飞来,速度很快,眨眼间就飞到佳木斯军事部病院上空。从我头顶上飞过去以后,才由巨大的响声和凉风一齐袭来。轰炸机随后向远方飞去,刹那间踪影不见。 回到兵营,人们非常高兴。有人说,飞机投了几枚喜弹,送来苏联对日寇宣战的喜讯。受奴役压迫的14年牢狱之灾即将结束,东北三千万同胞就要回到祖国怀抱。也有人说,飞机投了几枚丧弹,为日本鬼子及其走狗敲响了丧钟。但是他们不甘心,还有做最后的挣扎。

  8月10日雨鬼子收枪了

  刚上班走廊就摇铃,各科室跑去抄命令。藤田事务官亲笔写了紧急命令:从现在起进入战争状态,不准擅离职守,不准请假,一律整装待命;立即疏散患者,轻病归队,重病除役;一二三期兵集中礼堂住宿。

  藤田事务官派两名传令兵日夜守候在司令部。其中有刘书福,他是缝纫兵。之后又派庶务室传令兵两名,其中有我最好的朋友陈桂林,是来发枪的,他和我都是少士勤务上兵。午后,他又来了,大家停止擦枪,礼堂里鸦雀无声。 “把枪缴回!”他说。“谁让缴的?”我问。“藤田事务官。”“那别人都缴了?”“都缴了,就剩你了!”“你告诉藤田,就说刘凤权不缴!”当时我想,现在正是用枪的时候,怎么能缴枪呢。现在不能听鬼子的了!还得用枪消灭他们呢!

  8月11日雨 仓库打开了

  下午,我在西便门外找到了陈桂林合计消灭鬼子的事情。

  陈桂林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医院的仓库都打开了。我转过墙角一看,两座被服仓库和两座药品仓库大门都敞开着,不少人进进出出,怀里抱着各种东西。日本鬼子利用物欲,涣散斗志,用心真是险恶。

  刘书福从司令部回来说:“佳木斯火车站的秩序非常混乱,日本妇女小孩日夜守在车站,纷纷挤上火车逃走。还有不少中国女人小孩,也挤上去,都是些伪官吏和伪警、宪、特的家属。” 夜间街里有多处起火,又有人逃亡,其中就有我最好的朋友陈桂林。

  8月12日晴 飞机开始撒传单了

  今天上午,苏军飞机不断在佳木斯上空盘旋。不时传来枪声,有些地方起火。被日本人放火点着,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令人惋惜。

  刘书福从司令部回来说,松花江大桥被炸,滨佳线不通,图佳线拥挤不堪。

  11时多,一架苏军侦察机在绕至东蒙古力兵营和病院上空,空投下了大量传单。我和几个新兵拣了十几张,拿回去给大伙互相传看。传单号召各兵种的中国士兵,迅速举行起义,枪毙日本法西斯军官,与苏联红军团结起来,并肩战斗打败侵略者,解放全中国。

  傍晚,我在走廊昏暗处拣到了一件军官穿的斗篷。没加思索,我就身披斗篷手握短枪,向日军宿舍走去。8个日本鬼子集中室内,只有一人在值班。我观察了一下地形,如果从窗户向室内射击,再从门做辅助射击,火力交叉起来,没有死角,杀伤力大,袭击很容易成功。我在窗前来回走了半天,始终没下定袭击的决心。但我清楚,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逃亡,二是起义。 我选择后者。

  8月13日晴 鬼子要跑了

  一整天,苏军飞机都在不断巡回侦察。虽然日本人仍占据着佳木斯,但他们现在象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惶恐不安.

  刘书福从司令部回来说,第七军管区”司令官、第七宪兵队、第七军法处已经撤退。第七旅少将旅长王家善尚未撤走,第七通讯队、工兵队只剩下部分未撤。

  这时传来消息,第七独立炮兵营中国士兵已经起义,枪毙了日本军官,正等待着苏联红军的到来.

  病院下达命令:士兵不准穿斗篷,不准在走廊上逗留,不准随意鸣枪.我知道,现在日本鬼子已经起了疑心,必须要耐心再等待时机.

  市内还是不断起火,不时有枪声传来。傍晚,一座日本军官住宅被炸,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查来查去,却发现是士兵们乱放炮的结果,他们纪律松散,士气涣散,已经无法控制。

  病院士兵继续逃亡,每天不点名,不检查,三饱一倒,无人过问。 我不想逃亡,我想消灭鬼子。

  8月14日雨病院起火了

  苏军飞机还不时地在佳木斯上空盘旋。

  市内已经没有枪声,有的地方燃烧着大火。有些市民正忙着捡洋捞。

  日本鬼子和罪大恶极的伪官吏、伪警、宪、特已经逃之夭夭了。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株式会社、料理、日本特务机关秘密监狱、三岛理化研究所等处,均已经付之一炬。敌人临撤退时杀害了所有的政治犯、思想犯以及嫌疑犯。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日本鬼子的血腥屠杀却永远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司令部传令兵刘书福又带来消息:王家善命令,午后两点向依兰撤退。

  下午2时,全员官兵和大车准时撤离病院。刚走出五十米远,就有人说,病院起火了。回头一看,浓密的黑烟笼罩着病院上空,不大功夫房子已葬身进一片火海。 当走到去黑通屯的岔道时赶上大雨,道路一跐一滑,泥泞不堪,走得人困马乏,直到天明才到敖其屯。

  8月15日雨 起义了

  刚进敖其屯就看见一队鬼子在路旁地休息。有的四仰八叉,有的堆靠一起,有的使劲吸烟,个个都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公路南北的大部分屋子里,也都挤满了溃逃过来的鬼子们。

  8时许,苏军一架飞机前来敖其屯上空侦察。飞机过去后,日本鬼子小分队马上撤离敖其屯向西逃跑。

  11时许,嘹望哨报告,东北方泡子沿附近江面上,有一艘苏联军舰正向我方驶来。苏联红军终于到了!

  王家善当机立断,立即宣布:“马上起义打鬼子!”关排长命令机枪射手上房,准备射击。他则对着空连放了三枪。枪声一响,各个屋子里的日本鬼子,都提着枪跑了出来。“打!”关排长一声令下,三挺轻机枪一齐向敌人猛烈扫射。

  这时,伪军明白起义开始了,立即全都向日本人射击。

  五个从司令部里跑出来的日本鬼子,刚要跑出院子,就被机枪连续射击,当场毙命。跑道公路上的军需处鬼子广濑和木源也被击毙在大道边上。这时有一小部分鬼子窜到了东方山头,两挺轻机枪连续扫射几次都没击中,他们卧倒在墙根儿向房上射击。起义官兵则发现鬼子就打,房上房下配合作战,逼得墙根地下的鬼子被迫爬回屋内,再不敢出来。

  病院桐浦少尉,在房檐下猫腰向西院房顶射击,我打了他两枪,可惜都没打着。他回头还了两枪,子弹从我耳边飞过,他则借机逃回屋内猫了起来。

  大约激战了十几分钟,日本鬼子不再还击,先后从窗户伸出白旗,鬼子投降了!

  关排长命令机枪下房,其他人打扫战场,敖其屯重新恢复了平静,起义终于胜利了!

  此时,苏联红军的军舰也已经航行到了敖其屯对面,一边靠岸一边向南山开炮,炮弹划破长空落在了南山。响亮的炮声震荡着大江南北和碧绿的群山。

  炮声一响,很多起义官兵纷纷扔掉武器,蜂拥般向苏联军舰跑去,跳过北墙奔向江边。两位老乡在北墙不远处向我招手,我手握枪迎了上去。当苏联红军手端冲锋枪出现在西门口时,老乡冲我大喊,“把枪扔了,把枪扔了!”我扔掉枪经过时,两位老乡猛地推我一把,我噌地窜上墙,一片胯跳过了墙。此时的江边已经有五六百人,病院官兵全都聚在一起。过来三个人七手八脚把我的名签、帽徽、肩章、领章、臂章统统扯掉。我非常开心,我终于解放了!

  3时许,一名苏联红军手持冲锋枪,押着桐浦少尉来到江边,登上了苏联军舰。

  又过了十几分钟,一名苏联军官和两名手持冲锋枪的战士押着12名日俘来到江边,病院军医少尉村上和日本看护妇则被叫了出来,拉到了起义官兵一边。

  顺着江边向西看,约三十米外,有几只箱子正在烈火中熊熊燃烧。原来是两名苏军,往绵羊票子上浇了汽油,然后点了把火,把无数的绵羊票子化成了灰烬。

  忽然有人喊:“王家善来了!”之间一名苏联军官后面跟着一人。他身材不高,五十左右岁,瘦削的面庞,走起路来很精神。他就是王家善,起义指挥的人。 5时许,苏联红军军舰起锚继续向上游开去。我们经过整编后返回佳木斯。

  8月16日晴 尾声

  我们在16日凌晨到达佳木斯。遵照苏军司令部命令,住在了佳木斯东北电影院。8月8日转移到东蒙古力兵营。于1946年2月解散回家。

  第七独立炮兵营的起义官兵,于8月16日自行解散回家。

  王家善乘苏联军舰,经依兰至哈尔滨,以后去长春组建青年军,投靠国民党并任某师师长,驻扎营口。于1948年解放锦州前夕率部起义投诚。 杜某逃回湖南营后,迫不及待地组建国民党部。并于1945年11月1日成立“桦川县湖南营国民党部”,自任书记长,疯狂进行反革命活动。1946年人民政府成立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历史变成记忆的时候,只有影像能最真实地记录历史,当我们凝视这些老照片时,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变化如此之巨。照片让历史不再是老人嘴里的故事,它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看得见,摸得着……

  8·15,我们解放了,结束了被人奴役的日子,一切在那天都发生了变化,语言变了、国旗变了、钞票变了、生活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变了……

  也就在那一天,一切都变了。

  语言变了

  为了弱化中国人民的敌对情绪,日本侵略者在用武力征服中国的同时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妄图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使之甘于服从自己的统治。语言是侵略者阴毒的奴化教育最让人发指的一项。

  当年,佳木斯虽然是伪满洲国统治时期,但所有的学校教的都是日文。许多日本人和为日本人做事的中国人整日都耀武扬威的,时常欺负当地的老百姓。当时佳木斯有一条有名的日本街(现向阳巷北侧),街上住着很多日本人。日本人规定,中国人不能在这里通过的。每天有很多警察挎着洋刀在街上巡逻,一旦发现有中国人在街上通过,就格杀勿论。

  8·15胜利之后,人们纷纷把那些限制我们中国人思想、言论的书本拿到街上烧毁,来庆祝解放。学校也取消了日语教学,孩子们又重新开始学习我们自己的语言。 国旗换了

  1932年2月17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成立“东北行政委员会”,以汉奸张景惠为委员长。一天后,该委员会宣布脱离南京国民政府,25日正式改名为“满洲国”,年号为“大同”,“首都”设长春。

  3月9日,溥仪粉墨登场,出任伪“满洲国”执政。9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正式承认“满洲国”,虽然号称“独立国”,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余孽复辟势力相勾结产生的傀儡政权。而那象征着屈辱的红蓝白黑满地黄的五色旗插在了我们的土地上。

  多年研究佳木斯历史的《佳木斯市志》主编富宏博告诉我们,8·15之后,穿黄军服的苏联红军出现在了佳木斯的街头,这些苏联士兵个子很高,都穿着粗呢子大衣。 他们在占领佳木斯后拔下了市政府(现文化宫旧址)房顶上的伪满州国国旗,换上了苏联红旗,不久后又换上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钞票变了

  

  东北被占领后,开始使用日军军用钱币及伪满洲钱币,这些上都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内阁印刷局制造”、“日本银行”的字样。 苏联红军和共产党来了后,作废了当时流通的满币,开始使用“大钱票”(俄币)。大钱票上印得都是俄文,一张顶过去的两三张大。此举得到许多老百姓十分拥护, 大家纷纷烧毁了旧钱币,喊出了“我们不用亡国奴的钱”的口号。

  生活变了

日本占领下的佳木斯人民一直生活在苦难之中。

  在日本人统治时期,人们吃的是橡子面,穿的是更生布,即便这样还经常有人以违犯经济罪被惩处。日本人撤退后,在儿童公园南侧等处的军用物资仓库成了人们发掘的“宝山”,如潮的人们涌向仓库,将里面的大米、豆油、各种罐头、服装等尽数向外搬扛。 很快,久受压迫的男人们披上了日本的军大衣,女人们穿上了日本的和服,而居民家的餐桌上也摆上了日本的牛肉、鱼罐头。因为有了期盼已久的豆油,很多市民高兴地炸起了麻花,因为没有经验,油放得很多,最后炸出的麻花都拿不成个了。

  心情变了

  解放了,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普通百姓的心情,从过去的亡国奴翻身成为了主人,回忆起70年前佳木斯解放当天的情景,徐凤珍老人说,解放了,空气中都似乎流动着一种自由的气息。

  解放前,徐凤珍老人在松江国民小学学习,就在解放前的一段时间里,学校停课了,开始组织学生观看防空电影,还身穿防空服做防空演习。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的飞机就飞临佳木斯的上空,并撒下了传单。

  “苏联红军来了,小日本要完蛋了,我们要解放了。”当时街头巷尾都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徐凤珍的家当年在通江街北段的沿江附近,因为沿江地带是交通要道,因此日军对此管制十分严格,经常有日本兵领着狼狗在这里巡逻检查。徐凤珍的一位邻居,一位17、18岁怀孕多日的少妇就是在外出时遇到了敌人巡逻,看到凶恶异常、欲向人扑来的大狼狗,这名孕妇异常恐慌。回到家后,因为惊吓过度先是腹中的胎儿流产,不久这名少妇也在恐慌中死去。

  虽然日本兵经常在街上抓“胡浪”(即青年男子),将他们抓去后当劳工,被抓去后,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但即将解放的消息还是让人们的心情激动起来,每天晚上,人们象过年似的纷纷涌出家门,聚在一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解放。

  解放那天傍晚,几乎所有的人都聚到外面,大家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苏军是怎样攻进来的,日本鬼子是如何撤退的,抗日队伍是如何坚持抗战并最终夺得抗战胜利的事情。当大家说起日本统治时的对中国人进行的种种非人的折磨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纷纷叫骂起日本兵来。 时光流逝,当年年仅9岁的徐凤珍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不过老人说这辈子自己最难忘的时刻是在70年前,那天整个城市都充满了自由的空气。

  相关链接:

  以佳木斯市为中心的三江地区在东北抗日联军创造了东北抗日战场的五个之最

  1、坚持抗战时间最长:14年

  2、集中的抗日联军最多:东北抗联的十一个军中,五个军(六、七、八、九、十一军)在三江平原组建诞生;八个军(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军)转战一山(完达山)两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一平原(三江平原)的白山黑水间。三江平原是东北看日战争的主战场。

  3、建立了东北抗日战场最大的抗日游击区:西起方正县,东至乌苏里江边的饶河、抚远县;北起佛山县(今嘉荫县),南至密山县、林口县,方圆十万多平方公里。

  4、抗战环境最艰苦:面对日寇强敌讨伐;北方漫长的严冬,零下40多度的高寒,衣食住行有时面临绝境,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武器装备落后,无后勤补给和外援,面对缺医少药、弹尽粮绝的苦境;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 5、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牵制敌人最多:在三江平原地区,抗联的八个军(1.2万人)先后牵制了几倍于己的关东军七个师团十几万人的兵力。抗联八个军同日伪军作战大小战斗几千次。先后牵制日军7个师团。其中十师团、四师团(先后驻佳木斯)、十一师团(驻虎林)、二十四师团(驻密山)、二十五师团(驻林口)一三四师团(驻富锦)、战车第二师团(驻勃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2-23 16: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