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18|回复: 1

克山病(Keshan disease,K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8 1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山病(Keshan disease,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endemic cardiomyopathy,ECD),始见于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命名为克山病。20世纪50、60年代,病区年发病率超过50/10万,病死率达98%,对病区人民生命与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年发病率已降至0.07/10万以下,发病类型由以急型、亚急型为多,转为以潜在型和慢型为主。本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肌实质变性、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衰竭。大量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临床防治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地方性心肌病。
根据心功能状态,临床上将克山病分为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前三者为心功能失代偿型,后者为代偿型。急型表现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亚急型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全身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慢型主要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逐渐发生,也可由急型或亚急型过渡而来。潜在型心功能良好,多无自觉症状,偶有心律失常和心电图改变。

1.急型  本型多在冬季发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在寒冷、过劳、感冒、精神刺激、暴饮暴食或妇女分娩等心脏负荷加重的诱因作用下发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心源性休克,约占急型重症克山病的75%。病人常以恶心、剧烈呕吐、头晕为主要症状,也常有以头昏、上腹不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诉。重症者可在几小时内死亡。体检67%~82%病人有心脏扩大,可有奔马律、肺部啰音、肝大、水肿及休克等临床表现。此型常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多源和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20%可出现阿-斯综合征。少数(<5%)可表现为肺淤血所致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肺水肿常合并存在。若急型病人肝大和水肿等体征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提示由急型转为慢型。

2.亚急型  多发生在断奶后及学龄前儿童(2~5岁),夏、秋季多发。发病缓慢,常以全身水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灰暗为主要症状,常在症状出现后1周左右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少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体检可见颜面及全身水肿,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常有奔马律和淤血性肝大。若发病3个月后病情仍未能缓解即转为慢型。

3.慢型  发病缓慢,可从无症状阶段逐渐发病,亦可由其他型过渡而来。主要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有心悸、呼吸困难、水肿、肝脏淤血、心界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奔马律及各种心律失常,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为多,可有相对性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亦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以及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还可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如肺梗死等。此外,由于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可发生脑、肾、脾、肠系膜等处栓塞。

在慢型克山病的病程中,若出现急性心源性休克症状和体征时,称之为慢型急性发作。

4.潜在型  常无症状,心功能代偿良好。但可有心界轻度增大,心电图可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ST-T改变。可系发现时即为潜在型,称为稳定性潜在型,预后良好;亦可由其他型转归而成,称为不稳定性潜在型,预后较稳定性潜在型为差。
1.急型克山病

(1)治疗原则: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就地早治疗,积极纠正急性心功能不全,努力防止转为慢型。

(2)改善心肌营养代谢:临床实践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可改善心肌、血管壁及全身代谢,增加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及糖原合成,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改善组织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在改善代谢的基础上,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使心源性休克得以纠正。用法:急型重症病人,首先应用维生素C 5~10g(小儿3~5g)单独或加入25%~50%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根据病情每2~4小时重复1次,24h总量不超过30g(小儿10~15g)。休克缓解、心律失常纠正后,每天静脉注射5g(小儿3g),连用3~7天。休克再发时可重复使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A、泛癸利酮(辅酶Q10)、二磷酸果糖(FDP)等亦可使用。

(3)减轻心脏负担:首先是使病人安静以减轻心脏负担。对于烦躁不安、频繁呕吐者,可选用亚冬眠疗法。常用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哌替啶50mg(小儿各0.5~1.0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地西泮(安定)20mg(小儿按每次0.25~0.5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病人处于亚冬眠状态。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急型病人,常不急于纠正低血压。若在维生素C第2次注射后血压仍未回升,休克无缓解时,可应用多巴胺、间羟胺、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静脉滴注。

(5)纠正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出现急性肺水肿时按急性心功能不全处理(选用利尿药、强心苷、血管扩张药及吗啡等)。急型病人出现的心律失常,多在改善心肌代谢、纠正心源性休克等治疗后4h内好转或消失,若不能纠正,可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若出现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6)防止急型转为慢型:急型克山病病情控制后,应加强生活指导。1个月内不参加体力劳动。3个月内复查1次,防止转为慢型。若出现心脏扩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时,即按慢型克山病治疗。

2.亚急型克山病  亚急型克山病的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少数伴有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同慢型,根据病情可选用亚冬眠药物或镇静药。并存心源性休克者,按急型治疗。

3.慢型克山病  主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善心脏功能及控制心律失常(参照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洋地黄可谨慎长期服用。

4.潜在型克山病  进行生活指导,防止感染;对不稳定的病人,应对症治疗,定期体检。
1、多吃新鲜水果、菠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纠正偏食,防止过饱。

2、控制钠盐摄入。过多钠盐摄入,可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应减少钠盐摄入。正常人摄入6~10克/日,轻度心力衰竭5克/日,中、重度心力衰竭2.5克/日。每天水的摄入量为1.5~2.0L。注意血清钠、钾氯浓度变化以及限盐对食欲的影响。

在病区建立和健全防治机构,培训农村医师,进行长年综合预防,通过病情监测,发现早期病人及时给予治疗。口服亚硒酸钠(Na2SeO3)片对预防本病有效。通常每10天口服1次,成人每次4mg。应坚持长年服药,但在非发病季节,可停药3个月。脱贫致富,提高病区人民生活水平,亦是重要的预防对策。

1.改善膳食结构  科研人员了解到食物组成不同,患病率有明显差异。克山病患者饮食中豆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油脂等均较低,维生素A、维生素B12及硒的摄入量尤其低,食物中钙的含量也明显不足。观察结果证实改善膳食有明显的防病作用。提出改变或改善病区居民膳食组成,合理安排食物供给,居民营养合理化,将能控制克山病的发生。

2.注意休息及加强管理  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限制或避免体力和脑力活动,提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休息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损伤心肌恢复。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精神刺激。病情不稳定者应加强随访观察。
克山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关的病因学说多达10余种,根据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多数学说已被淘汰,当前克山病病因研究集中在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两大方面。

1.生物地球化学病因  研究认为,病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克山病发病有关,环境中化学物质通过水土-食物链作用于人体,因此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中毒学说(包括钡、水中腐殖酸、亚硝酸盐等),二为饮食中化学物质(硒、镁、钼)缺乏或失衡学说。

2.生物病因  研究认为单纯低硒等因素不能完全解释克山病的流行规律,有些特点却符合生物因子感染特征,如从克山病心肌组织中可分离到多株病毒,其中有柯萨奇B组病毒。血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约有1/3的急型和67.9%的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双份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的抗体呈4倍增高,用分离到的柯萨奇B组病毒接种低硒乳鼠导致的心肌病变,损伤程度和病变检出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硒组。病毒对心肌的损伤除病毒的直接溶细胞作用外,并可诱发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T辅助细胞增生旺盛,所以生物病因研究认为克山病的发病可能以低硒为基本因素,部分病例在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时即可发病,而且由此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又进一步加重了心肌损害。
1.急型应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炎、胆道蛔虫症鉴别。

2.慢型需与扩张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心包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鉴别。特别是要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有学者认为对该两病鉴别,应将临床与流行病学、病理学资料及生活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其主要鉴别要点如表1。

3.亚急型需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包炎鉴别。

4.潜在型需与局灶性心肌炎、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相鉴别。
实验室检查:

1.急型和亚急型病人血沉多增快,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常升高。

2.可见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及I(cTnT、cTnI)及血清肌红蛋白活性增高。慢型病人AST/ALT<1,而急型病人>1,说明前者为肝淤血所致,而后者为心肌损伤所致。

3.抗心肌抗体、抗核抗体及循环免疫复合物也明显增高。部分病人血清中肠道病毒IgM明显升高,血及心肌等标本中肠道病毒RNA可为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各型克山病病人多有心电图改变,且常为多种改变同时存在。心电图变化可分为异位心律、传导阻滞和心肌损害三大类。异位心律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常呈多源、频发,其次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后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病人或心脏明显扩大的儿童。传导阻滞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可占成人异常心电图的50%左右,也常是潜在型的惟一心电图改变;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亦较多见,主要表现为ST-T改变(部分急型者ST段抬高)、低电压、QT间期延长及病理性Q波等。此外,尚可有心室及心房扩大的图形。

2.X线检查  可见心脏扩大,以慢型及亚急型最明显,多为普遍性中度以上扩大。急型呈普遍性轻至中度扩大,亦有少数心脏不扩大。扩大的心脏横径下移,心脏呈三角形无力状,搏动减弱或消失,称之为肌源性扩张;而儿童患者心脏常呈球形扩大。肺血管多呈静脉性淤血或混合性充血,早期可见上部肺血管影增多、增宽,急型者尚可见肺血管边缘模糊、肺门增大和肺野云雾状阴影等肺静脉高压之表现。有时可见肺栓塞的表现。

3.超声心动图  常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慢型及亚急型者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腔多呈普遍性扩大,左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心室壁薄,心室弥漫性活动减弱,并有节段性运动障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有时可见到附壁血栓。急型者左心室腔扩大多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发现49.2%的病人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亦常见,心力衰竭治愈后瓣膜关闭不全可减轻,甚至消失。
本病常有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发作)等并发症。

1.心源性休克  约占急性重症克山病的75%。病人常以恶心、剧烈呕吐、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重症者在几小时内死亡。病人如能得到及时的抢救,90%的病人可在24~36h内恢复。

2.充血性心衰  由于心肌有弥漫性严重变性、坏死和瘢痕灶形成,所以克山病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  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的表现,以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为最多见;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引起阿-斯综合征发作易致猝死。克山病还可见心房颤动(占12.7%),发生率与左房直径的大小密切相关。克山病少数患者死于肺栓塞、脾栓塞与心房纤颤有关。急型如能早期就地合理进行抢救,临床治愈率可达85%以上,其中约20%可转为慢型,死亡原因多为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慢型、亚急型病人心脏明显增大且有严重心律失常者预后较差。两型5年存活率20世纪70年代为40%左右,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5年存活率明显延长,但10年存活率仍较低。半数左右的病人死于难治性心力衰竭,其次为猝死。

1.发病机制

(1)生物地球化学病因:该理论认为,克山病的病因存在于病区水土之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于人体,通过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衡,引起心肌损害而致病。

①内外环境低硒:内外环境低硒与克山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克山病均发生在低硒地带,病区粮食中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头发和血液中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显示病区内外环境中硒含量不足。通过黑龙江、陕西、四川等地逾10万人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试验,发现补硒对预防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有显著效果。此外,克山病人和病区人群存在以低硒为中心的代谢改变,如病人及病区人群组织和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人群;血浆脂质过氧化物(MDA)、游离脂肪酸(FFA)等成分明显高于非病区;病人红细胞中自由基含量及血红蛋白氧化率显著高于非病人,病区儿童亦高于非病区儿童。但低硒不能完全解释克山病的所有流行特征,如并非所有低硒地区都有克山病发生;虽然病区普遍低硒,但发病仅占居民的一小部分;病区硒水平并不随克山病的年度和季节多发而相应改变;同一病区的病儿和非病儿,头发中硒和血液中硒没有明显的差异等。因此,目前认为,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极其重要的地区性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

②维生素E(VE)缺乏:近年来发现,VE各组分中抗氧化作用最强的α-生育酚(α-toco)在病区粮中的含量普遍低于非病区,同时还证实病区人群(包括克山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浆中α-toco和VE的总量均显著低于非病区健康人,病人红细胞膜中的α-toco和VE的总量亦明显低于非病区正常人,表明克山病病人普遍处于低VE状态。病区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水平普遍高于非病区,α-toco(mg)与PUFAs(g)的比值普遍低于非病区,而生物体内的PUFAs有赖于VE的保护,提示病区人群可能存在α-toco的相对不足,从而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③蛋白质和氨基酸:病区居民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明显低于非病区;病区粮食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非病区。病区人群血浆中含硫氨基酸(S-AA)如蛋氨酸缺乏,使得从膳食中摄入的硒蛋氨酸替代蛋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导致硒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S-AA还是谷胱甘肽的前体,其摄入不足将导致谷胱甘肽合成减少,后者不仅是GPX反应的特异底物,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由此可见,低硒、S-AA摄入不足和低VE均可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④膳食高锰:既往研究表明,多数低硒地区,内外环境存在相对高锰现象。实验表明,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外源性锰可在体内蓄积,导致硒排出加剧,组织硒含量下降,影响细胞尤其是红细胞和心肌的抗氧化能力。而贫硒与富锰相组合,并相互影响,可进一步降低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加重心肌损害。

⑤膳食低钙:病区居民膳食单一,钙摄入不足特别明显。动物实验发现,低钙可加重低硒导致的心肌坏死,因此膳食低钙亦可能在克山病复合致病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解释为何克山病多发生于需钙量大的生育期妇女和生长期儿童。

(2)生物病因:

①肠道病毒:从克山病患者血液和死者心肌组织及其他脏器中可分离出多种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9、B1、B2、B3、B4等型,埃可病毒第12型,腺病毒第7型等。血清学调查发现,克山病患者肠道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远高于非病区对照组,仅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就高达68.6%~90%,并发现约1/3的亚急型、急型病人抗体效价呈4倍增长,患儿血清中柯萨奇病毒IgM阳性率高达69.4%,表明大部分克山病患者有新近发生的肠道病毒感染。国内用原位核酸杂交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发现各型克山病心肌标本中均有肠道病毒RNA存在,阳性率分别为85.7%和90%。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要重视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

国外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缺硒和低VE情况下,小鼠更易感染柯萨奇病毒。在柯萨奇病毒感染、低VE条件下的心肌,可见其病变更严重;通常不引起心肌炎的良性毒株CVB3/0也在低VE的小鼠中引起心肌病变;同时从其心肌中分离得到的病毒,经细胞传代接种至已补充VE的小鼠时,亦能引起明显的心肌损伤,表明在低VE条件下良性CVB3/0可能发生了表型转变。缺硒亦有类似情况,如将从缺硒鼠心肌分离所得的CVB3与良性CVB3/0进行核苷酸序列对比分析,发现有6处(第234,788,2271,2438,3324,7334位)核苷酸发生了点突变,而这些突变与已知的致心肌炎病株CVB3/20、CVB3/M1的核苷酸序列相一致。此外,硒蛋白如GPX,不仅高等生物细胞可合成,CVB3也可编码。而GPX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与CVB3同源,与衣壳蛋白VP3可形成融合蛋白。前述缺硒或硒蛋白酶基因敲除后CVB3/0的突变位点就有一个位于该区域。因此,有人推测,突变株致病可能也与此GPX融合蛋白的功能失活有关。

②串珠镰刀菌素:有人从病区粮中提取出串珠镰刀菌素,并推测粮食污染串珠镰刀菌素为克山病病因。但是,串珠镰刀菌在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均有分布,且都不是优势菌;该菌在不同粮食种类之间污染的差别大于病区与非病区同种粮食间的差别;其污染分布与克山病的地区性分布亦不相吻合;串珠镰刀菌素的毒性与染毒对象的硒营养状态无关;补硒或补充VE对串珠镰刀菌素的毒性没有抑制或减轻作用,与硒预防克山病的实践不符;在串珠镰刀菌素所致的心肌损害中未见类似克山病的心肌酶学和病理改变。所以,目前认为串珠镰刀菌素在克山病病因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之,目前认为,克山病是一种由复合致病因素引起的地方性心肌病,其基本病因是由于生物地球化学因素与膳食营养因素叠加,造成低硒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VE(α-生育酚)摄入不足等。低硒、低VE普遍作用于病区人群,通常只引起心肌代谢障碍或潜在的亚临床损害,要造成心肌急剧坏死和临床发病,还得有一些诱发因素(条件因素)参与作用。这些因素并不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但能对克山病的临床发病、年度多发、季节多发发挥重要影响,如柯萨奇病毒感染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因素。

2.病理  大量尸检证实,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病区的各型克山病的病变特征基本一致,是以心肌细胞线粒体损害为主的代谢性心肌病变。肉眼观心脏呈肌原性扩张,心室向两侧普遍扩张,严重者呈球形,心室壁常不增厚。切面见心肌实质有互相交织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病灶。心内膜有斑片状增厚,20%的病人有附壁血栓及肺、脑、肾、脾、肠系膜和末梢血管栓塞。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基本正常。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弥漫性变性和灶状坏死,以左心室及室间隔多见,且程度较重,而右心室较轻;心室比心房重;心室内、中层比外层重;急型克山病心内膜下心肌坏死可达95%,但儿童心室中、外层病变比心内膜重。心肌病灶与冠状动脉的逐级分支密切相关,在儿童亚急型者更明显。心肌细胞呈颗粒样变性,其内可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或可呈排列整齐的脂肪变性所致的心肌坏死。同一病变中,凝固性及溶解性坏死可混合存在,其中急型重症以凝固性坏死为主,而亚急型则以溶解性坏死为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炎症反应。病变可侵犯传导系统,以双侧束支尤其是右束支病变更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2: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疾病名称(英文)        Keshan disease
拚音        KESHAN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循环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克山病是一种地区性流行的原发性心肌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曾有多种学说,近来以两种观点为主: (1)水土学说:在东北地区,经调查分析发现病区和非病区的水源和植物的某些化学元素如硒、钼、镁等有差别,病区地壳及水内可溶性无机元素显著少。在各种元素中已注意到硒缺乏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较密切。 (2)感染学说:持此说者认为克山病由某种微生物,尤其是嗜心肌病毒所引起。克山病的年度流行差别、地区发病特点提示其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中医病因       
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地区        在中国,克山病最先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后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四川、河北、河南、西藏、云南、山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现。朝鲜也有报告。
人群        农民的患病率比职工高,且有一家多人发病倾向。
强度与传播        主要流行区多为荒僻的山区、丘陵、高原或草原,城市与沿海地区发病少。在流行区内发病村屯呈散在分布。同一流行区历年流行程度相差甚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各省在11月至次年2月急性发病,南方各省则在6—8月急性发病。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变化主要在心肌,心肌呈变性、坏死和疤痕形成。心脏有不同程度的扩大、重量增加。心肌切面中有大小不等的病灶,呈淡黄色或灰色,以变性及坏死为主者多呈淡黄色,以疤痕为主者则呈灰白色。病变分布广泛,可同时见于两心室、两心房与室间隔。成人以左心病变较多,儿童则左右心罹病相等。心腔内可有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引起脑、肺等周围动脉栓塞。心内膜、心包和冠状动脉一般无病变。心肌纤维以两种形式转变:心肌颗粒变性和凝固性坏死,心肌空泡变性和肌溶坏死。心肌变性有可能恢复,坏死后则代以纤维化。心肌坏死灶及其邻近间质中可有少量白细胞浸润和水肿,反映为炎症反应。心内传导系统同样可以受损,为心律失常的根源之一。急性心肌破坏可致心源性休克,慢性心肌的破坏则导致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982年全国克山病防治经验交流会议(于河北张家口)修订(试行)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其病理生理特征为心肌实质的变性、坏死、纤维化而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泵衰竭(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按WHO/ISFC委员会1980年巴黎会议的心肌病分类,目前是属于不能分类的心肌病。
本病的发病特点是在一定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农民家庭的学龄前儿童和生育期妇女)中多发,外来人口在病区与当地农民连续过同样生活3个月以上才能发病。
1.诊断指标:具有克山病发病特点,并具备以下诊断指标中之一条或其中二项,且能除外其它疾病者,即可诊断为克山病。以下1~7条供普查防治使用,科研加用8~10条。
(1)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2)心脏扩大。
(3)心律失常:①多发性室性早搏(每分钟5次以上);②心房纤颤;③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4)奔马律。
(5)脑或其它部位栓塞。
(6)心电图改变:①房室传导阻滞;②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右束文传导阻滞除外);③ST-T改变。④Q-T间期明显延长;③多发或多源性室性早搏;③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⑧低电压加窦性心动过速;③P波的异常(左、右房负荷增大或两房负荷增大)。
7.X线所见:心脏扩大。
8.超声心动图改变:①左房、室径扩大;②射血分数(EF%)降低到40%以下。
9.心肌图改变:①射血前(EP)/左室射血期(LVET)≥0.40;②A波率≥15%。
10.实验室检查:血清酶活性升高:①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升高,GOT/GPT>1;②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1(LDH1,)升高。同功酶1(LDH1,)>间功酶2(LDH2);③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其同功酶,(CPK-MB)升高。
2.临床分型:按心脏功能分型如下。
(1)急型:急剧发病。有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心脑综合征)者为重症;无上述表现而有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者为轻症;6岁以下患儿的肺水肿较成人多见;急性者心脏扩大多不显著。
(2)慢型:发病缓慢(自然慢型)或由其它型转变而来(小儿多见),心脏扩大,多为中度或显著扩大,表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按心脏功能分为Ⅱ、Ⅲ、Ⅳ级。慢型在病区出现急型表现者为慢型急性发作。亚急型克山病自发病日起三个月后未愈者,即改称慢型。
(3)亚急型:是发生于断奶后、学龄前儿童的克山病。发病较缓,多在出现症状一周左右后发生心源性休克和/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多有颜面浮肿、肝大和奔马律。
若有精神萎糜、食欲不振、咳嗽气喘、腹痛呕吐、眼睑或下肢浮肿,且有血压降低、脉压缩小、心率明显增快、全心音或第一心音减弱等,可按疑似亚急型克山病及时治疗,一旦出现心力衰竭体征者即可确诊。
(4)潜在型:心功Ⅰ级。无急、慢、亚急型病史,有室性早搏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常为稳定的潜在型。有急、慢、亚急型病史或有ST-T段改变,Q-T间期延长者,常为不稳定的潜在型,应注意管理。
[附]关于克山病诊断指标的说明
1.心功分级:同一般心脏病的心功分级。慢型克山病虽然心脏扩大。部分病人仍能从事一般日常劳动,故在劳动力和预后判定上应予注意。
2.心脏扩大:①物理检查心脏左界在第五肋间超过左锁骨中线外0.5~1.Ocm为轻度扩大,超过左腋前线为显著扩大,在2者之间为中度扩大;②X线拍片心脏实测面积比预测面积大11~35%为轻度扩大,36%~60%为中度扩大,61%以上为显著扩大,或心胸比率大于0.5为心脏扩大,0.51~0.55为轻度扩大,0.56~0.60为中度扩大,0.60以上为显著扩大(2岁以上儿童的心胸比率同成人,2岁以下的心胸比率正常值上限为0.60)。
3.低电压:指三个标准导联和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R+S均小于0.5mV,或胸前导联小于1.OmV。
4.心房负荷:(1)左房负荷--P波宽度增加,成人0.12秒以上,儿童0.09秒以上;二尖瓣P波宽及切迹;V1P波终末电势(PTF)增大≤0.03毫米秒以上,小儿≤0.015毫米秒。(2)右房负荷--Ⅱ、Ⅲ、aVF的P高而尖(0.25mV以上)。(3)两房负荷----肢导的P波振幅和宽度均增大;V1P波呈双相,负相波的幅度增宽且振幅增高。
5.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增大系左室舒张末期(LVIDd)径≥6.Ocm;左房径增大系左房径≥4.Ocm,
之二、1977年全国克山病会议计
1.临床所见:①急、慢性心功能不全。②心脏扩大。③奔马律。④心律失常:多发性室性早搏(每分钟5次以上;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⑤栓塞(如肺、脑、肾等)。
2.心电图所见:①房室传导阻滞。②束支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双束支及三束支传导阻滞)。③ST-T改变。④Q-T间期延长。⑤多发或多源性室性早搏。③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⑦心房颤动或扑动。③低电压及窦性心动过速。③I、aVL、V1~6出现病理性Q波。
3.X线所见:①心脏扩大。②心脏搏动减弱、不规则及局限性搏动消失和反常搏动。③肺静脉高压。
具备克山病发病特点,再有上述诊断指标中之一条或其中一项,而能排除其他疾病者,即可诊断为克山病。
4.临床分型
(1)急型:急剧发病。有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和严重心律失常或有心脑综合征者为重症。上述表现不明显者为轻症。急型心脏扩大多不显著。
(2)慢型:缓慢发病(自然慢型)或由其他型转变而来,心脏中度或显著扩大,常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按心功能分为Ⅱ、Ⅲ、Ⅳ级。慢型在病区出现急型的表现者为慢型急性发作。但要与慢性克山病的濒死状态相区别。
(3)亚急型:发病较缓慢,多在1周左右,常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发生于断奶后学龄前儿童。常有颜面浮肿和奔马律等。
(4)潜在型:心功能正常,心脏扩大不明显。常有室性早搏,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等。
5.附注
(1)可疑病例具有:①第一心音减弱(指在心尖区第一音低于第二音)或全心音减弱,心尖区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②心电图低电压,T波低平,典型右侧不完全束支阻滞,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③X线检查左心缘饱满或延长,右Ⅱ弓突出。④儿童面色灰暗、精神萎缩、食欲不振、腹痛、浮肿、安静时窦性心动过速等。具有①②③条中一项以上者,或儿童具备第④条者,应列为可疑病例进行观察或对症治疗。
(2)心功能分级:同一般心脏病心功能分级。但慢型克山病虽然心脏扩大,部分患者仍能从事一般日常劳动。因此在劳动力判定和预后判定上应予注意。
(3)心脏扩大物理学检查,心脏左界在第五肋间超过左锁骨中线外0.5~1.0cm为轻度扩大,超过左腋前线为显著扩大,两者之间为中度扩大。X线拍片,心脏实侧面积比预测面积扩大1O%~35%为轻度,35%~60%为中度,60%以上为显著扩大,或心胸比例大于0.5,为心脏扩大。
(4)低电压:指三个标准肢体导联和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R+S代数和均小于0.5mV,或胸前导联小于0.1mV。
(5)Q-T间期延长:指不同心率之中Q-T间期超过最高限度0.04S以上。
西医诊断依据        在克山病流行区内,临床上符合原发性心肌病条件的可诊断为克山病。但对于非流行区的散发病人诊断比较困难。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与急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颇相似。在非流行区,原发病如风湿热、伤寒或病毒感染等症状较明显者不难诊断为心肌炎;至于克山病流行地区则必须仔细研究发病时有否原发病症状和体征以及时间顺序,加以判别。慢型克山病的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基本一致,难以鉴别.在流行地区结合流行学可以将具有充血型心肌病表现者诊断为克山病。实际上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的原发性心肌病。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和儿童,尤以幼儿为多。发病前可能有劳累、感冒、精神刺激、烟熏、受寒、受热、分娩等诱因。按起病可分为四型:①急型:起病突然,或为潜在型或慢型急性发作。发病前多有过劳、受寒、感冒或精神刺激。起病后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力衰竭,常伴恶心和呕吐,吐出食物、酸水和胆汁。胸闷,头晕不少见。严重心律失常者可发生心源性昏厥。体检见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神志清醒、出冷汗、四肢厥冷、体温低下(35℃或更低)、脉细弱、血压低、脉压小。心浊音界轻或中度扩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音弱,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心尖区可闻及1—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失常多见,且多变动。急性心力衰竭时肺部可有湿啰音及肝肿大。②亚急型:起病不如急型急骤,但可在数天内友生急性心力衰竭。儿童较多见,常有咳嗽、气急、神萎、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体征与急型相似,但心律失常较少见。③慢型:亦称“痨型”。起病多不自知,发展缓慢。也可从急型或亚急型演变而来。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患者申诉头晕、头痛、心悸、气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浮肿等。体检见慢性病容,两颊红,口唇青紫,血压较低,脉细或不齐。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音低,心前区可有1—3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可有舒张期奔马律,心律失常常见,以过早搏动或心房颤动为多。心力衰竭明显时可有肺部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胸水或腹水、下肢浮肿等。长期心力衰竭者可有心源性肝硬化。④潜在型:由于心肌病变轻,心功能代偿好,一般无自觉症状,由普查中发现,也可由其他型演变而来,后者则可能有头昏、心悸、气急等症状,检查可见心脏轻度扩大,心音减弱,心尖区有1—2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可有过早搏动。
体检       
电诊断        心电图改变以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为基本变化。心肌损害的表现包括低电压、S-T段移位、T波改变、Q-T间期延长、病理性Q波等,急型者S-T段升高呈单相曲线颇似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出现,以室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
影像诊断        X线检查示急型、亚急型和慢型患者心影都扩大,搏动减弱,可有肺淤血或胸水。由于疤痕形成,慢型患者可见心脏边缘局部僵直。潜在型者心影大小正常或略扩大。
实验室诊断       
血液        急型病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中各种心肌的酶如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均增高。慢型和潜在型则见血清电泳中白蛋白较少,球蛋白增多,其中以α1与α2球蛋白为主。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克山病的体征消失,异常心电图或X线恢复正常,经3个月以上未复发。
2.临床治愈:克山病的体征和症状大部分消失,但心脏扩大,异常心电图或X线改变未恢复到正常。
3.好转:克山病的症状好转,其他改进不明显。
4.无效:症状、体征等无改变甚至加重或死亡。
预后        急型或亚急型克山病经积极治疗,病死率在5%左右,大多可以恢复,部分则转为慢型或潜在型。慢型长期心功能不全,可能丧失劳动能力,并可有急性发作,预后较差。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克山病患者离开流行区有可能使病情不再发展。治疗措施视病情缓急轻重而定。急型克山病比较危急,据北方地区的经验,大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有效,可应用1 周左右。呕吐频繁,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或冬眠疗法以减少心肌氧耗而减轻心脏负担。充分给氧甚为重要。如经上述治疗而心源性休克持续存在者可用升压药如阿拉明、多巴胺等治疗。急型或亚急型具有心力衰竭者宜给以毛花甙C或毒毛花甙静脉注射。慢型患者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药如地高辛长期口服,并给以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或呋塞米(速尿)等。有心律失常,尤其快速异位心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均应及时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采用电复律或人工心脏起搏。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可能有帮助。急型脉微肢冷者可用参附汤;肢冷脉伏、辗转不安者可用四逆汤;慢型可用真武汤加减;潜在型则可用归脾汤加减。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由于病因未明,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近年来,由于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居住条件和营养状况,避免了有关的发病诱因等,发病己有所减少。根据研究发现,发病人群的饮食中缺硒,启示在流行区人群中用硒盐(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初步已取得较好的结果。防止患者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避免感染和气候变化等可以减少急性发病,女性患者切实做好计划生育有助于免除病情剧变。
历史考证        本病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故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