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94|回复: 0

夜宿唐代将军墓灵异故事(2014-11-29 21:27:4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9 1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要说的这个事情是慈溪的一个民营企业老总说给我听的。作为浙江人,特别是宁波人,大家都知道慈溪那片区域的人特别聪明吃苦耐劳,慈溪的民风淳朴而崇商崇学,养育了很多学者和良商。那位讲诉的慈溪商人现在虽然是拥有上亿资产,但是在70年代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少年农民 ,那个时候严厉打击个体做生意,对走资本主义路线和投机倒把打击的风声鹤唳,可惜再严酷的管制和打压也抑制不了骨子里对从事商业有极度渴望的慈溪人。

他偷偷的从慈溪走出,坐棚车去了萧山,再从萧山倒车,去了义乌。什么是棚车呢?那是70年代,60年代常见的一种火车,没有座位,就是一个类似货车,但是上面有顶,坐里面的人不会挨风吹雨淋,门也是货车的那种推拉门,但一般不关,就一位士兵在门口站着维持秩序。乘客们上车找个空地席地而坐,如果其中有一位悄悄的放起臭屁来,那么……

坐这种车的目的,就是便宜。在当时一些自费出门,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都喜欢选择“棚车”出行。那是一个快要临近春节的日子,天气冷的滴水成冰,屋檐下的冰凌挂的足足有一米长,嬉闹的孩子们丝毫不觉得寒冷,穿着黑色棉鞋,光着手,背着竹子的扫把,用扫把的那个竹子柄去屋檐下套住挂下来的冰凌,然后一掰,就把冰凌掰下来,一手抓着冰凌放嘴巴里啃,一边用力的吸着鼻涕……(这种日子80年之前出生的家伙们都干过吧?80后之后的估计干不了,因为气候转暖了,冰凌不见了。)

那个时候,慈溪的家家户户都准备置办年货,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什么都金贵,特别是宁波人在春节必定需要的猪板油,猪油,红糖。猪板油是制作传统宁波猪油汤圆必备的原料,奶白色细腻的猪板油整块的放在砧板上,然后用菜刀细细的剁碎,把剁碎的猪板油,搅拌好黑芝麻,白糖,做成馅料,然后做成一个个滚圆的,白嘟嘟的,猪油汤圆,那个时候的人一个个都细溜溜的,麻杆一样,一年忙到头,就巴望着春节的时候能休息休息,吃点肥厚油腻的高热量的,很少听说有三高症。

而义乌那个地方是浙南山区,当地的土地能种植出产非常肥硕的胡萝卜,胡萝卜高产,人不需要那么多,于是就养肥猪,那种特别非的品种,叫做“长白猪”那种猪的特点就是猪板油细腻肥厚,质量极好,猪下水多,猪脂肪肥厚,脂肪足足有3 4寸厚度。所以那位未来的慈溪企业家,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他就出门去义乌进货猪板油和红糖了。从义乌进来质优价廉的猪板油到慈溪销掉,然后中间就有一笔丰厚的利润可得。

所以那位未来的慈溪企业家,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他就出门去义乌进货猪板油和红糖了。从义乌进来质优价廉的猪板油到慈溪销掉,然后中间就有一笔丰厚的利润可得。当他在义乌进了一旅行袋的猪板油和红糖打算坐车回来的时候,却没想到在义乌火车站盘查的非常严格,凡是超过半斤以上红糖,猪油等等的物品,都要没收,不但要没收还有可能要坐牢,因为在当时这个属于投机倒把罪。

于是就这样被困在义乌回不来,眼看着如果不能及时回到慈溪,猪板油不能出手,就要变质变臭,忧心如焚的他就做了一个决定,拎着行李袋沿着铁路线往慈溪方向一路走,因为有时候义乌这样的大火车站盘查的严格,但是有的小站就可能盘查的不严格,如果发现那种小站盘查的不严格,他就可以在沿路的小站上搭乘上慢车,这样就能及时回到慈溪。

就这样沿着铁路线走了很久,也走过了沿线的几个小站,结果却发现一个比一个盘查的严格,根本没有一点可以混上车的可能。一路走着,饿了就吃随身带着的粮食,口渴了就问附近的农户要点水喝,很快一天时间过去了,寒冬的天黑的很早,天黑了就要休息,否则走了一天不休息会累死,也被零下10多度的严寒给冻死。但是在这铁路沿线很少有城镇,大多都是村落,有的路段连村落都很少。



天色从灰色朦胧渐渐的变得漆黑一片。这位未来身价上亿的老总仍旧拎着几十斤的旅行袋走在铁路沿线,想赶到下一个城镇,找一个投宿的小旅店栖身,以免被冻死在浙江的荒郊野地里。一直走,大约从天漆黑开始又走了3个多小时,那个时候一个普通的农民是买不起昂贵的手表的,也无法知道精确的时间,寒冬的深夜温度骤然下降,酷寒刺骨的西北风丝毫没有怜悯的心,仿佛不把人冻死就不罢休。这个时候他想,如果再找不到投宿的地方,他真的会被冻死,哪怕找到一个村落,在村落的晒谷场,或者在田间能够有一堆干草垛栖身躲避一下刺骨的寒风和阴冷透骨的霜冻也能保命啊。

这个时候,他看到远处的山坳里,仿佛有点点灯火,仿佛有村落,有人烟,那个山坳要离开铁路一段距离,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太多,就离开铁路向着那点点灯火七高八低踩着乱石,野草的跋涉过去。走不了多久,果真是一个好大的建筑群,看过去是一个大院子,在山坳之中,两边都是青山环绕,通过往上的石头台阶,就能够来到院子门前,门儿没关,是两扇朱漆的,有点斑驳的大门,从门口看进去,院落里面点着很多灯盏,而且里面的人在忙忙碌碌的穿梭。还有唱戏的锣鼓喧嚣。

他就拎着他的猪板油和红糖进去了。院子里的人很忙碌,但是都是穿着戏服,奇怪的就是仿佛就是一个戏班子在忙碌,没有见到观众。院落中的建筑很考究,他也是从慈溪富庶之地而来,从小明清道观的建筑,地主富商之家的豪华建筑也没少见,却也没见过这样庞大考究的建筑,墙体的砖头居然是绿色的琉璃砖,还雕刻着图案,莲花之类的,房屋下部的台基用雕花的巨大的长方形条石,台基的地袱,角柱,间柱,阶沿石都有精美的雕刻。走过正方形宽阔的院子迎面而来就是一座庞大有气势的建筑物,屋顶盖着琉璃瓦,上有瓦当,有神兽,整个院落中的建筑物沿着纵轴线采用对称式庭院布局,在中央庞大的庭院的后侧还有回廊迂回曲折……

他正看的痴痴傻傻,有人招呼他。是一个戏班的老者,看上去是扮演老生的。老生问他:“你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呢?”他就向老生求助,求借宿,最好能要一口吃的。老生对他说,睡一觉遮风挡雨这个没有问题,水也有的,就是吃的不是很方便,不能给他吃。于是老者就领他到了院落冷僻处的一间房子,看上去比中央庭院的建筑明显低矮也简陋,像是杂物间柴房这类的,但是房子也造的也是考究,在屋檐下抬头看上去,屋檐非常的深远,这样的建筑是很考究的,就算外面有滂沱大雨,站在高高翘起探出的屋檐下的人也不会被风雨淋到,走进屋内,里面靠着窗户下放着很多新收的草垛。但是没有床铺,窗户是“一马三箭”的直棂窗,老者说就让他在草垛子上将就一晚上,老者转身出去,一会抱着一床被褥,一壶冷水又来了,嘱咐他晚上早点休息,不要乱走。(“一马三箭”的直棂窗我在网上没找到,但是故事主人讲诉的那种窗户,我敢肯定就是一马三箭形式的直棂窗,我们可以看看普通的直棂窗,图这里我都用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来做例子好了,也看看唐建筑的一个明显特征,屋檐部分与众不同就是出檐深远)

本来他也累了,现在又有了一个休息睡觉的地方,虽然简陋了点,但是新的稻草,干干净净,还有被褥,理应早点休息,可是他走了一整天,到了下午带的粮食就吃光了,从傍晚开始就饿的饥肠辘辘,如今又咕噜噜喝了一壶冷水,立解口渴,却愈发觉得饿的头发晕眼发花,而正堂的大庭院里还锣鼓喧嚣那么热闹……

他就想,一定有吃的,那个老者说不方便给他吃的,挺小气的。那么他或许可以找别人要点,身上也带着钱,也有浙江粮票,付钱买一点总是没有问题,否则胃里饿的火烧火燎的怎么能够睡得着呢?于是这么想着,他就从屋里出去摸索着来到中间的大庭院里。大庭院的偏房里有几个戏班子的女人,看上去是扮演丫鬟的,在里面忙碌,房里的桌子上放着两盘馒头,他就问其中一个女人买馒头吃,那个女人看着他,欲言又止的神态对他说:“不要你钱,不是不给你吃,这个你吃了不好的”

他见那个女人没有太坚决的拒绝,肚子又饿的实在难受,于是就对着那女人说了很多好话,就是想吃一个馒头,女人被他说的实在有点过意不去的样子,就对他说:“你这个小后生,就是不听劝,你非要吃,那就吃一个,吃坏了不要埋怨我……唉……”

于是他高兴的拿了一个馒头回去吃,当时还心想,这个戏班子的人真的很小气,要水喝,给的是冷水,有馒头,卖点给他吃也不答应……吃的时候发现这个不是普通的馒头,而是一种类似宁波的“油包”里面有白糖芝麻和猪油馅儿的。一个“油包”吃下肚子,胃里面好受多了,眼睛也不花了,头也不晕了,于是躺着厚厚的草垛子上就开始想起了心事。你说香甜的“油包”也让他吃了,水也喝过了,草垛子还厚厚的,还不睡觉,还想心事?
因为他那袋子沉甸甸的行李啊,就是猪板油红糖啊。他特发愁,走过了几个小站都盘查的很严格,毫无希望混上车,眼看猪板油会变质。眼看连家都到不了……

从小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死了,出生成分很不好,是资本家子女,母亲经常被批斗,从年初做到年末,弟弟妹妹和他母亲一起工分都是倒欠村里的,人家家里年末村里分大豆分猪肉,他家分的很少很差,而且还是施舍的给他们家的,因为他们家几个小孩加一个女人,劳力差啊,评的工分少,都是倒欠。想着生计的艰辛,当前的困境,他也仅仅是一个17 8岁的大孩子,于是就呜呜呀呀的居然哭上了。边哭边想,我活的这样命苦,还真不如死了算了呢。死了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找小站混上车了,也不要这么累的忍饥挨饿的一路走了。

他在草垛子上这么一哭,一难受。这个柴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先前领他进门的戏班老生就点着一盏菜油灯盏进屋了。老者对他说:“哭什么呢,莫要哭啊,我给你送个油灯盏来,晚上你起夜什么的用得着”。戏班老生也在草垛子上坐下,看着他。而他也不好意思对戏班老生说,自己为什么哭。戏班老生仿佛有看透人心思的技术,对他说:“你的时辰八字知道吗?告诉我,我给你排个八字。”

他就把自己的八字时辰告诉了戏班老生。老生算了一会,突然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说:“你这个小后生啊,你还哭哭啼啼的,你的命 不错嘛,富贵命啊,30来岁艰辛创业,40岁就有成啊,中年之后富贵有余,一直到老年都是富贵的命,只不过年少的时候艰辛一点,熬熬苦日子就过去了。”
“好啦,好了,累了一天了,别想太多,早点休息。我出去了”戏班老生说完就起身掩门出去了。

留下半信半疑的他在草垛上想着想着,实在是太疲劳,也许是受到了良性的暗示,恶劣心情有所改善,渐渐的就睡熟了。一觉到天明。没有鸡叫,只有乌鸦叫。他醒了,发现自己睡在山坳中,山坳中有几颗两人抱的大树,山坳下面是收割的稻田,稻田中有稻草,他睡的地方正好是大树下,荒草堆,不知道是谁从山坳下面的地里抱了很多稻草在他躺卧的荒草堆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铺的暖暖和和……

看到这样副场景,他呆若木鸡。昨晚的豪门大院呢?那个雕花台阶呢?那个(“一马三箭”的直棂窗呢?自己不就是睡在那个窗户下的吗?四周没有村落,没有过往行人。没有可以打听的人。只有幽静的山坳,只有山坳下面已经收空了的田野,看看身旁装着性命一样猪板油和红糖的行李袋还在。于是拎着行李袋就起身走吧。

不知道是因为晚上露宿荒野受了寒气,还是疲劳的原因,这天的早上起来,他总是觉得有一种恶心感。走出一段路,前面又看到了铁路,往回再看,那个山坳远远的还在,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大的土墩在山坳之间。没走几里路,就到了一个慢车要停靠的小站,这个地方已经属于诸暨地界了。终于老天保佑,在诸暨地界的小站里,检查松懈,他就在这里上了车。并且一路平安顺利的回到了余姚,从余姚再步行回慈溪。

带来猪板油和红糖也到了慈溪就能顺利的换成利润,足以让全家买点猪肉炖满满一大锅“油豆腐烤肉”好好的过个年了吗?没那么顺利,事情还有呢……一个大活人出门了,村里的民BING 可是虎视眈眈的关注着呢。出门去了,投机去了,倒把去了,就得给你回来,把你来个人“脏”并获,然后可以好好的收拾你。对于这点他是能够预料到的,为了避免被人“脏”并获,他就把东西暂时寄存在一户佛子老太太的家中,佛家子弟常年吃素,能够值得托付信任。然后再悄悄的卖掉。

这个时候的他实在是撑不住了,上吐下泻。吐的是黑水,拉的是绿水。被抬着去乡村卫生院就医,打针吃药中西医并用也没效果。眼看着人一天天的萎黄下去,吃不进东西,还吐还拉,没几天人就不成样子了……别说我俗套……宁波民间最流行的是什么?肚仙婆啊!那个时候还有什么?民国的时候有寺庙,有比丘,有天主教,有神父,有修女,对伐?那么60年代,70年代那个时候能有什么?作为封建迷信毒害人比丘都还俗了,帝国主义侵虐工具的神父修女都去改造了。那么民间只留下偷偷的,暗暗的肚仙婆。对肚仙婆这回事情,我个人认为,有的很神秘,有的就是胡诌骗钱。而且肯定是骗钱的多。那些神秘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对尚未能解释清楚的,我还是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吧。。

于是,这个未来企业家的妈妈去找了一位师桥镇的“肚仙婆”。(关于这个“肚仙”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当地民间相当出名,就是我不太喜欢讲这些关亡的事情,觉得太阴森。)这位“肚仙婆”还是老一套,黄酒一壶,猪头肉一斤,香烟要“大前门”。喝着黄酒,吃着猪头肉,香烟熏一熏。然后脚盘起来,哈欠打起来。“肚仙婆”就去找大仙问未来企业家生病的原因了。

“肚仙婆”问:“你家公子,是不是在诸暨某某地方睡了一晚啊。还吃了人家一个油包!”“那户人家,是当地的有权有势的好人家,唐朝的时候做将军的.”“人家晚上收留你家公子,让他免了晚上被冻死的危险,但是他呢,非要说肚子饿,要去吃人家的东西,那个油包是吃不得的,不过还好吃的不多,还能有救的,我给你化解掉好啦”

于是“肚仙婆”就给未来企业家的妈妈指点迷津,去买多少什么什么经……“肚仙婆”是只管指点迷津的,至于那些经,她是没有的,因为“肚仙婆”本身不念经也不是佛家居士。念经要找一些在民间长年累月吃素斋的居士去,当时的慈溪有很多常年修行的佛家居士,持斋的,修身养性做的很好的。

于是就在本村的一位居士那边买了一部经。按照“肚仙婆”的指点把经朝南方向化了。等做完了这些,那个未来企业家也真的一天一天的好了起来。当然这个未来企业家对自己肚子饿,那晚非要吃那个馒头表示非常的后悔和后怕。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阴魂给你的水是可以喝的,那是露水,雨水,人是可以喝的,而阴魂用的食品可能是墓冢中的陪葬物品,有尸毒,当人看过去是美味的食物,其实就是坟墓中有尸毒的一些极度霉变的陪葬祭品。所以人如果吃了,一定会中尸毒,吃的少重病,吃的多丧命。如此……

这里我解释一下,所谓的戏班,老生,丫鬟,是他在那个晚上的认为,因为进去的时候发现那些人都穿着古装,他就以为是进了一个在唱越剧什么的大院,他看到的穿古装的人自然都是戏班的演员,而且当晚也是听到有丝竹钟鼓乐曲的声音,很热闹,就想当然的认为是进入了一个在演戏的大院内,如果当晚就想到是坟墓那他还能安然入睡啊?到了早上醒来发现四周空旷荒凉的时候才觉得一阵阵的恐惧,当然也还是将信将疑,急着赶路也没多想就离开了。

80年代初期,当时已经能够允许个人开始进行商业活动,那个未来企业家已经开始白手起家,到义乌,东阳,嵊州一代跑生意,念念不忘的就是再次找到那个山坳土墩。凭着当时的记忆,又找到了那个地方,向当地的老人打听,但是当地人大都不知道这一片有什么坟冢……后来他不甘心啊,打听了很多人,才问到了一个老人,那个老人告诉他,小时候是听大人说起过,那个山坳那片地方,老一辈的人有称呼,有叫做“唐坟”也有叫“唐将军坟”。

据说就在那山的一片地方,很早的时候,随着山洪,泥沙滑落,出土过一块石碑,上面写有很多文字,而且字体华美,引得当地的一个秀才去誊抄临摹,石碑上所记载的内容,仿佛是一个唐代的武将的墓葬。但是当地人却从来没看到过有地表上的坟丘,后来那些石碑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遗失了。但是年纪大的知道那边山水有墓葬的人都会说山坳那边是“唐坟”。

“唐坟”的说法也是根据那个石碑的内容而来,说是唐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当地的人,在南边做将军镇守边境,后来因为妻子身患一种疑难疾病危在旦夕,在那边医疗条件有限医治不了,只有浙江当地的一个名医才能医治,于是将军就送妻子回家乡来治病,后来妻子的命是保住了,但是将军却因为有临阵逃脱的嫌疑而被朝廷命令自尽,因为伉俪情深,将军的妻子在办好将军后事之后也用将军的刀自杀了。因为本身在当地是个有势力的大户人家,所以家人给将军夫妻建造了一个豪华的大墓冢。

那个慈溪的企业家说,每年他总要去诸暨那边的那个山坳去祭拜,去感谢那晚的救命之恩,如果不是那晚的收留,他早就冻死在荒郊野外了。做人总是要感恩,滴水之恩都要涌泉相报,那救命之恩呢?何以为报?只有年年岁岁不敢忘。连亡故的阴魂都会给人方便对困境中的人施以援手,那么何况是人呢?只是我有个疑问,唐代的阴魂怎么还没去轮回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