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23|回复: 2

胃痛怎么办 七种不同类型胃痛的治疗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3 1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痛的基本介绍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 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 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导致胃的气机阻滞,胃气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而成。其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临床辨证当分寒热、虚实、气血。一般以饮冷受寒而诱发,胃脘冷痛,得温则舒者属寒;脘痛灼热、痛热急迫者属热;脘痛且胀、嗳气则舒者属气滞;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者属血瘀;得食痛甚、拒按者属实;得食痛减,喜按者属虚;若嗳腐吞酸,恶心厌食者属食滞。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并根据寒热虚实证候,分别采取不同的治法。

  实证

  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恶寒喜暖,泛吐清水,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

  饮食所伤: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疼痛减轻,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心烦易怒,吞酸太息,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苔薄白,脉弦;

  瘀血停滞: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见呕血便黑,舌质紫暗甚或有瘀斑点,脉细涩。

  虚证

  脾胃虚弱: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神疲,甚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苔薄白,脉虚弱或迟缓。

  胃痛检查

  1.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最严重。

  2.胃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较简单的诊断方法,在胃镜直视下,胃内可疑处刷取细胞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胃痛的原因

  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引起,故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

  一是由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宜用温通、补中等法,以恢复脾胃的功能。

  导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做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的食物等。胃痛可能有若干因素,但大多数是由胃酸反流引起的。

  也就是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入食道。这些消化液中含有氢氯酸(盐酸),这是工业上用来清洁金属的腐蚀性物质。尽管胃有保护膜,以免受胃酸侵蚀,然而,食道却缺乏此保护层。

  因此,当胃酸逆流人食道时,会引起灼热,有时严重到你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引起胃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大吃大喝,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有些人并未暴饮暴食,但也患胃痛。

  其实,胃痉挛就和食物没有一点关系,它绝大多数起因于精神原因,生气、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胃绞痛。 胃部是我们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状态下,它应该是不停蠕动,将食道送下来的食物绞碎。如果它的蠕动不正常,就会妨碍消化和吸收,令过量气体积聚,形成胃气,中医称这情况为「呆滞」。

  胃呆滞时,吃下的食物不能实时磨碎、送到肠道,因而被迫滞留胃中,半处理过的食物就会任意发酵发臭,形成酸腐气味,亦即口气,同时亦会有胃胀的征状。

  当胃部出现溃疡,幽门螺旋菌就会寄生于伤口,导致溃疡处经常发炎;即使用药杀灭细菌,如果饮食恶习不改,溃疡愈合之后,依然会不时觉得疼痛。

  另外,中医学视人为一个整体,脏腑之间互为影响。肝若过热,会影响胃液的分泌,这情况称为肝气犯胃。以五行学说解释,肝属木,脾属土,而木克土,因此肝火过盛会令胃部同样过热不适。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3.脾胃虚弱。病后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胃阴素虚或病久阴伤,胃失濡养,胃气不和亦能发生疼痛。

  上述病因,既可单独致病,又往往相互影响,而出现寒热互见、虚实错杂、阴阳并损之证候,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病因病机

  寒邪客胃

  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寒邪客于胃中,凝而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
饮食不节

  饥饱无常,或过食甘肥,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

  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胃痛;

  劳倦内伤

  劳倦久病,脾胃虚弱,可致脾阳不振,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

  气滞血瘀

  气滞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

  判断胃痛,比较正确的方法是以疼痛的位置为主,例如:左上腹疼痛或左上腹不适,并将疼痛的时间,如饭后一小时、空腹等,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如打嗝、胀气、胸闷、恶心,呕吐等,以便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你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说明。

  1、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2、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3、观察症状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4、到医院检查

  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定是哪个位置不舒服及发作的时间与疼痛的性质,应马上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诊断与检查,这才是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

  专家建议,认为自己有胃痛症状的人,最好不要因为上腹部一痛就断定为"胃痛",急到医院诊察,告诉医生自己是"胃"痛,这样可能会造成误诊或是延迟病情。最好以疼痛的位置及症状的表象来形容病况,在经全面的诊断后,才能认定是否为"胃"的问题。

胃痛怎么办

  1.邪客胃型

  证见

  胃痛暴作,畏寒喜温,得温痛减,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散寒止痛。

  方药

  1、主方:良附丸(谢元庆《良方集腋》)加味处方:高良姜12克,香附10克,荜拔10克,吴茱萸、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

  2、中成药胃气痛片,每次5片,早晚各服1次。

  3、单方验方:荜蔻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荜澄茄、白豆蔻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1.5~3克。

  2.饮食停滞

  证见

  脉弦滑。

  治法

  消食导滞。脘腹疼痛胀满,嗳腐吞酸,恶呕,大便不畅。舌苔厚腻。

  方药

  1、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处方:神曲12克,山楂15克,莱菔子12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10克,连翘12克,布渣叶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保济丸,每次1瓶,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鸡香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鸡内金、香木缘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

3.肝气犯胃型

  证见

  胃脘胀痛,疼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

  方药

  1、主方:柴胡疏肝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处方:柴胡、枳壳、赤芍各12克,香附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⑴气痛散,每次2克,每日3次。

  ⑵金佛止痛丸,每次1~2瓶,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姜附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姜黄18克,香附(炒)15克。共研细末,每次2~3克。

  4.肝胃郁热型

  证见

  胃脘灼痛,痛热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

  疏肝泄热和胃。

  方药

  1、主方:化肝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处方: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白芍15克,陈皮6克,青皮10克,吴茱萸6克,黄连10克,蒲公英3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叁九胃泰颗粒冲剂,每次1包,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柴胡公英汤(刘国普验方)处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蒲公英30克,法半夏、黄芩各10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
 5.瘀血停滞

  证见

  胃痛日久,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主方:失笑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丹参饮(吴谦《医宗金鉴》)。

加减

  处方: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后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吐血或黑便者,可加三七末6克、白及15克。2、中成药金佛止痛丸,每次1~2瓶,每日3次。3、单方验方⑴五枯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单方验方

  瘀阻胃痛方(武汉市中医院验方)。

  处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白芍、甘草、海螵蛸各30克,共研为末,每次8克,每日3次。


 6.胃阴亏虚型

  证见

  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益胃。

  方药

  主方:一贯煎(魏之琇《柳洲医话》)

加减

  处方: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6克,白芍15克,川楝子10克,佛手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中成药

  珍珠层粉,每次2克,每日3次。

  单方验方

  ⑴百合丹参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服。

  ⑵阴亏胃痛方(郭海峰《新中医》1974)

  处方:沙参、麦冬、天门冬、白芍各12克,糯稻根、太子参各15克,佛手9克,砂仁3克。水煎服。

  7.脾胃虚寒型

  证见

  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便溏,神疲乏力,或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

  方药

  主方:黄芪建中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黄芪18克,白芍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干姜6克,木香6克(后下),大枣5枚。水煎服。

  中成药

  ⑴胃乃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⑵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

  ⑶附桂理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虚寒胃痛方(于瑞珍等《山东中医杂志》1984.2)处方:党参、黄芪各12克,干姜10克,茯苓、白芍各20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温中健脾。
 楼主| 发表于 2017-8-13 1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8-13 11:30 编辑

其他疗法

  1.贴敷疗法

  ⑴老生姜60克,葱30克,捣烂炒热,趁热敷痛处。
 ⑵食盐250克,炒热用布包好,热熨腹部,冷后再炒再熨,每次敷半小时。

  2.埋线疗法

  以下叁组穴位轮流使用,用羊肠线埋植。

  ①足叁里(左),胃俞透脾俞;

  ②中脘透上脘,足叁里(右);

  ③下脘,灵台,梁门。每次间隔20~30天。

  3.针灸疗法

  1、艾灸

  中脘,足叁里,神厥。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2、刺灸法
实证

  治则疏通瘀滞,和胃止痛。

  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义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气,导滞止痛。

  随证配穴寒邪犯胃—胃俞,饮食停滞—梁门,肝气犯胃—太冲,气滞血瘀—膈俞、公孙。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寒气凝滞可温针灸,或背俞拔火罐。

虚证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处方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方义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取胃之募穴中脘,健运中州,理气止痛;配胃俞,俞募相合,和胃健脾;脾俞乃脾经背俞穴,温运中焦;足三里为胃之合穴,调理脾胃,理气止痛。

  随证配穴虚寒甚—气海、关元,胃阴不足、虚火上炎—内庭。

  操作毫针刺,补法,亦可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3、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刺灸法穴位。

  方法选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或当归注射液,穴位可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穴注射0.5ml。

  4、耳针法

  选穴胃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耳背脾

  方法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⑵豆腐石膏汤

  生石膏30克,豆腐2块,加适量水煲2小时,调味饮汤。适用于肝胃郁热型。

  ⑶百合糯米粥

  百合30克,糯米60克,加水煲粥,粥将成加入冰糖适量,熔化后服食。适用于胃阴亏虚型。
儿童胃痛怎么办

  学龄期(7~14岁)的孩子如果患胃病,有时候会感到不规律的腹痛,持续时间不一,而且有的溃疡还不一定伴有腹痛感,这让早期发现确诊更加困难。患儿还可能觉得胸骨下方不舒服,部分紧张的家长甚至会担心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学龄前(3~6岁)儿童对腹痛已经有了模糊认识,但是仍不能准确区分疼痛位置。“来就诊的学龄前儿童,超过80%都说自己是肚子痛,可是一检查,压痛点明显在上腹部。”所以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的“误导”下怀疑是肠蛔虫在作怪,使得真正的病因迟迟未被发现。

  至于婴幼儿(满月~3岁),他们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感觉,一旦感到腹痛,往往会啼哭不止、食欲不好、厌食、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还会有黑便、血便等症状。正因为婴幼儿不能自述病史,家长如果再粗心大意,或者对上述症状自行曲解和处置,导致被送来医院的这个年龄段的患儿,往往病情相对严重。

  儿童胃病常见五大原因

  父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孩子容易得胃炎

  成人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超过半数都是在儿童时感染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人—人”、“口—口”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有的父母长辈在给婴幼儿喂奶时,先自己用嘴试试牛奶的凉热,还有的家庭所有成员共用一个漱口杯,中国家庭还不习惯用公筷,所有筷子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些习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可能。

  家长开食店,孩子胃遭殃

  家长开食堂,往往就会忽视掉对于儿童饮食结构以及食用量的控制,从而导致儿童的胃部受到损伤。另外,儿童是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如果家长的饮食习惯不够健康的话,那么儿童的饮食习惯也会出现问题。因此想要保护好儿童的胃部,家长就要做好榜样。

  换牙期,胃病或由牙病起

  牙齿是消化食物的第一道工序,需要给胃“把好关口”。如果在嘴里没有被咀嚼到位,食物到了胃里,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家长从小就应教育孩子保护牙齿,养成每天两次刷牙的习惯,尤其是睡觉前的一次。同时不提倡小孩子用牙签,给孩子剔牙时,应该用牙线替代牙签。

  滥用退烧药,损伤胃黏膜

  孩子生病,不少家长爱擅自施药,殊不知这样可能适得其反,虽然暂时缓解了不适症状,却可能导致孩子的胃黏膜损伤。小儿胃黏膜的血管丰富,但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少而且活力低,消化功能差。况且儿童的体质和胃黏膜的个体差异大,一些比较常见的抗生素和退烧药,成人服用问题不大,但是孩子可能受不了。区文玑提到,更有家长看这种退热药没效果,就换别的药来逐个用,无意中将孩子的胃当成了“实验室”。

  儿童生病用药时应该注意,尽可能选择对胃影响小的药物,以减少胃黏膜损伤。一些退热镇痛药可以放在餐后吃,或者同食一些护胃药,避免给婴幼儿空腹服药。给孩子去热也不一定非服药不可,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但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及时就诊,听取医生意见。

  上学就胃疼,是不是装病?

  孩子的不良情绪、精神问题和学习压力等,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症状,临床上也发现一些儿童胃病与此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儿童胃炎,通过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通常1~2周就会产生明显疗效,但是这种孩子来说效果不佳。

  情绪引发的胃病问题,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升学考试压力大的孩子、初次住校的孩子等等,这些孩子都会因为紧张的情绪或者压力而患上胃痛、胃炎等疾病。所以绝不能认为儿童的胃痛是装出来的。

  遇到这种情况,在医院确诊后,家长要学会正确引导。在让孩子坚持服药的同时,和孩子多沟通,保证其休息时间。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创造一个轻松和相互理解的家庭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发挥最佳疗效,让孩子尽快康复。

孕妇胃痛怎么办

  孕妇胃疼不必太过紧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即可。

  1、适当减少饮食量

  因为孕期激素和子宫压迫的原因,肠胃功能会减退,而很多孕妇又在孕期大量进食高营养食物,导致胃部超负荷运转,造成胃痛。所以应适当减少每次的进食量,尤其是其中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应减少进食。胃痛时可以喝点粥和汤类。

  2、半坐卧位

  如果孕妇胃痛感觉强烈,疼痛难忍时,采取半坐卧位可以减轻疼痛。

  3、穴位按摩

  (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加。

  (2)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增加,手法可略重。

  4、药物治疗

  对于孕妇来说,药物治疗是最后的手段,而且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哦!这是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与平时并不相同,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增多了。当然,如果情况确实不好的话,那就必然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孕妇胃痛预防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数以饮食,少吃多餐,适当运动,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胃痛的。预防胃痛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的饮食,少食多餐

  三餐定时、定量、定点,一天也可以吃4~5餐,吃饭时间最好控制在30~60分钟。进食的过程要从容,心情要愉快。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并。吃饭的时候最好固定在一个气氛和谐温馨的地点。且尽量不被外界干扰而影响或打断用餐。

  2、食用新鲜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

 少吃酸辣食物,平时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同时注意营养的均衡。

  3、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尽量坐直,可避免胃酸上返。日常可以适当锻炼: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轻慢收缩腹部肌肉,但一定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孕前已有胃病的孕妇,或者无法鉴别胃炎还是妊娠引起的胃痛,建议到医院去看看,防止胃部不适加重。
 酒后胃痛怎么办

  都市人饭局多,工作应酬难免觥筹交错,喝酒醉酒乃常有之事。喝酒后感到胃痛,这个问题想必也困扰了不少饭桌应酬一族。很多时候,喝酒后胃痛都可能是因为胃炎或者消化道溃疡,喝酒后,酒精对胃有刺激反应,胃部受到酒精的刺激而产生痉挛等生理反应。

  那么,喝酒后胃痛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喝酒前做好准备,防微杜渐。

  1.酒前半小时可以喝适量的牛奶和酸奶

其进入胃部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从血液进入肝脏,同时也能起到保护胃壁的作用。

  2.酒前半小时可服用高浓度膳食纤维素片

  服用后需要饮足量白开水。纤维素遇水后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阳离子可以把酒精包裹起来不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

  3.酒前半小时服用维生素B、C

  维生素B、C都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饮酒前一次口服维生素C片6—10片,可预防酒精中毒。复合维生素B也比较有效,事前服用10.片。

  4.吃几个橘子或者橙子

  如果家里面没有维生素B、C片,则可吃上几个橘子或者橙子,其富含维生素C,对于分解酒精也有一定的作用。


 5.餐桌应酬,喝酒前总会先吃个饭

  切记吃饭吃个7分饱,也不好大量喝水喝茶,给你的胃留出一个空位好喝酒。

  6.可以尝试服用一些喝酒前服用,防止喝酒后胃痛的药物

  但是这个方法着实不提倡,毕竟“是药三分毒”,药物可能对肾脏和肝脏都造成负担。

  不管什么方法,身体是自己的,如果喝酒后胃痛,最好还是尽量别多喝。

土豆甘蓝生汁

  材料:取新鲜土豆250克,洗净去皮后切碎,将鲜甘蓝150克白色叶片带芯洗净后切碎,二者放入果汁机,榨取汁液。

  现榨现饮,上、下午各1次(约20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制酸生肌。土豆富含维生素C和天然消炎成分,有抑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4、蒲公英粥

  材料:鲜蒲公英60克,粳米50克。煮粥连吃3周以上。

  功效: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都有很好的疗效。


经济要发展 离不开应酬
男人们日夜在外头忽悠
打牌是工作 输钱是交流
寻找乐子逛逛KTV再泡个小妞
饭后一根烟 赛过活神仙
顿顿有小酒啊能活九十九
一桌桌美味 大鱼又大肉
落的不是脂肪肝就是血脂稠
吃喝嫖赌抽 拿钱去享受
看似很潇洒其实买罪受
玩到落下一身病无药可救
辛苦的还是老婆把他来伺候
吃喝嫖赌抽 花钱又减寿
为啥男人们就喜欢这口
打着工作的幌子快活自由
真是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3 19: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秋季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夏秋季为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肠道病毒E V 7 1
  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儿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污染的食物、饮水以及空气飞沫而感染。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肠道传染病怎么防?
  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

  管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实行分餐制,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不可食用。

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
  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