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56|回复: 0

什么是佛法 什么是迷信2017-06-29 修心悟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9 1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

一、礼佛

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

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基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礼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祷告,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佛为拜偶像,这是西洋神教徒对我们礼佛的意义不够理解。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虔敬,一方面即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闻得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是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

佛教徒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误以为迷信。不知道“忏”,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的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

佛法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会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是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的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改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规(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

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借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个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忏礼的意义了。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糢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了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佛事为唯一事业,出家人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为自己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有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

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基督教早晚及饮食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佛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头,如学佛的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部分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

其实,早晚课诵并不是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各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

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行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绝不可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四、烧纸风俗非佛教

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享用。后来为了简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代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于扎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住屋穿衣,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

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教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征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非佛教

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

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外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作有恶业,绝不能靠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避不了恶报;要得到善的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作去,绝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在說學習佛法的態度當中所講的第二個問題是要正信佛法而不能迷信佛法。一般人認為我們佛教是迷信,在報紙電臺傳媒會說“出家人做法事是在搞迷信活動”,說這也迷信,那也迷信。

其實“迷信”這個詞是來源於佛教,正信的反面則是迷信。譬如你知道一本書是如何做成,紙張是什麼原料,這本書講什麼內容,你能講出所以然來就叫正信或智信。如果你不明白這本書的構造,不明白原理,盲目去崇拜就是迷信,這就是最簡單的迷信和智信的差別。所以迷信每時每刻都伴隨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佛教徒就要用正信和智信去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

再講發生在身邊比較切身的問題,譬如氣功現象、特異功能現象對佛教神通的理解。如果你懂佛教的襌定知識,知道四禪八定,而且明白佛教的緣起理論,從而能和別人講述神通是什麼一回事,而且自己能修證得到神通,對有神通的人欽佩,就是智信和正信。如果你根本不通達佛教的教義和教理,見到其他人裝神弄鬼,將之當成特異功能,或是佛教的五眼六通,這就是迷信。

佛教不弘揚神通,但並不完全否定神通。尤其在末法時代,神通對一切眾生的教化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現在的人,他不聽你說,要看你怎麼做,你說水能淹死人他都可能會不相信,一定要自己跳下去自己淹死了,他才能相信水能淹死人。有些人是如此頑愚,不相信真理,只是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事。那些人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們最相信的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但這兩樣往往欺騙了我們。

故此社會上有很多的騙子,經濟以及各個領域的犯罪者,為何有機可乘呢?就是芸芸眾生愚昧無知留下了空隙。如果不透風不滲水,不留空隙,大家的心性如水般清淨,那麼社會上的騙子、講假話、沽名釣譽的人就沒有機會。為何他們有機可乘?因為市場有這個土壤。

我們佛教徒,在今日氣功比較濫觴的時代,一定要保持比較清醒的頭腦。要弘揚正信的佛教,不能夠被邪魔歪道所轉,被假氣功所迷惑。這裏會涉及到前面所講的佛學問題,就是一定要用佛學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改變自己的認識和人生觀。

那麼氣功是什麼?氣功是古老又新興的科學。說古老,就是葛洪寫的《抱樸子》這本書,就是氣的出現,上面一個“無”字,下面四點,和現代“氣”字的寫法不同。包括扁鵲給人治病時就用氣功療法和用氣的方法。

講到古來,它很久遠,但說它新興,就是現在中國國內有太多的氣功功種了。即是將傳統文化弘揚出來,現代化地去介紹,有時就會真偽難辨。這個氣功的問題非常大,故此反映全民文化素質很容易變低,容易偏向迷信。在此情況下,我們佛教徒更加有責任將真正的佛教弘揚給世間,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這樣,如果要反駁邪知邪見,必須有正信佛法的態度。如果自己立足不穩,如牆頭草一般,東方來了向東倒,西風吹來向西倒,你怎能實踐理論上的真正佛法意義和樹立正信的佛法?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系統龐大的佛學思想。那麼對於每一個學佛的弟子來說很重要。

正信的內容當然包括正知正見,而正知正見是由正信的基礎上而來。只要對佛法正知,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見地和見解,所以你信的佛法才是正信的佛法。反過來說,正信的佛法,才有正知和正見。這三個關係互相辨證,就如佛法僧三寶是互相依存依賴,誰也離不開誰。如果這個人有正信,那必定是正知正見;這個人有正知正見,那他必定正信佛法。這個問題在今日社會變得很重要,無論是神的現象、氣功現象也好,巫婆神怪也好,我們也要用正信佛法的法輪去摧破。

這裏有個小常識,有關法輪的起源。最初在印度打仗時候是一個戰輪,將軍把戰輪一轉的時候就向前進,摧破一切魔軍,戰無不勝的意思。後來佛陀將其引申為佛教的法輪,言外之意是法輪常轉,佛日增輝。

如何增輝呢?首先是降魔,降魔和成佛是同時,如果不降魔就無佛可成。在今日社會上,我們要樹立佛教的正信正見,摧破一切偷搶拐騙、欺騙民間財物、借宗教名義沽名釣譽、邪知邪見,首先我們要武裝自己,使自己有對佛教正知正信的頭腦。正知正見的佛學思想,是從學和修得來的,沒有其他的方法。在前面五種方法之中,都可以以學貫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畢生學習。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异之现象,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予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至有此批评。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三、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

  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唯物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墙。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探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义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但苦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

  近代科学家持实验主义者,有两种意义:一是根据眼前之经验,彼如何,即还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二是防经验不足恃,即用人力改进,以补通常经验之不足。

  佛家之态度亦尔。彼之“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

  关于佛法与科学之比较,若欲详知者,乞阅上海开明书店代售之《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迭有发见,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著此书也。

  五、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

  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七、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此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等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二种:一曰财施,二曰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做种种慈善事业。近年以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阔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从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疑。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做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异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法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做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做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消除种种之误会。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惟冀诸君,从此以后,发心研究佛法,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

佛法非迷信

  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确实有些高僧或上师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但是,这种预测能力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欲望的,如果运用法力满足私欲,则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

  这些天有几个朋友邀请我,去见他们的几个朋友。我知道他们的意思,而且,这种事情我也经常遇到。

  我的很多朋友并不懂佛法,也不可能在求佛的道路上走多远,但是就愿意与佛门弟子在一起,却不愿意谈佛法。其实社会上这种人非常多,好一点的,是在求佛的护佑;不好一点的,是以一种迷信的心态看待佛法。

  就像我身边有一些人,他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不问修持的方法,更不想与我探讨佛学的道理,往往一开口就问,他下一步该怎么做,比如生意上是不是好啊,事业上有没有障碍啊,或者感情上会有什么收获啊。

  而他们介绍的一些朋友,也大多数是见一面,之后问一些类似的问题,再之后,可能再也不见了。我总是想,是不是我与他们谈佛法,却并没能满足他们世俗的心愿,让他们连见我的兴趣都没有了呢?

  或许在他们的意识中,佛法总是有些神奇的东西,而藏传佛教更让他们感觉神秘。

  我曾拜访过汉传佛教的很多寺院,一些有很深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力很大而且很严肃的寺院还好点,很多城市的小寺院就不同了,门前经常有很多搞迷信活动的人,信徒们似乎对佛法并不感兴趣,而是冲着这些算命、求签的人来的。

  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确实有些高僧或上师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但是,这种预测能力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欲望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普度众生,让众生避免轮回之苦。如果运用自己的法力满足私欲,则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同样,如果用自己的法力满足别人的私欲,甚至是邪恶的欲望,那已经是接近魔了。

  我曾看过很多涉及藏传佛教的小说,尤其是一些武侠小说中,对藏传佛教的法力都有些夸张、片面或者是不尊重的认识,好象一些密宗的修持方法神秘得有些离谱。

  比如说,很多的小说中,一说到来自西域的武功高手,他们的工夫都是邪门的,不是用毒,就是有一些奇怪的法门,让很多「正派」不齿,更让人悲哀的是,很多作者对藏传佛教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偏差。应该说,作家应该对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有比普通人更深的见解,可是让人失望的是,很多作者对密宗持有的态度,并不是一个作家的态度。比如,在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域的法师在念咒语。这是最让人误解的地方。咒语在藏传佛教中,是「真言」的意思,和汉地佛教中的「佛号」本质上是相同的,比如「南无阿弥陀佛」,是佛号,也是真言。但是在小说作者的描写中,咒语反而成了神秘的法术。其实,在中国道教中,「咒语」倒是有法术的意思,在佛教中是绝对没有的。

  至于一些修持方法,由于大部分人不懂,更成为「迷信」的同义词。前些年在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很客观准确地说明了藏传「欢喜佛」的意义,他们告诉大家,那是一种佛家的修持方法,而不是巫术,更不是违反佛家教义的。可是还有很多人,在内心中对「欢喜佛」产生了误解,尤其在小说中,更是把这些佛门的修持方法当成了迷信。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进而影响了大家,产生了非常错误的认识。

  当然,在小说中作者可以想象和发挥,但我不赞成将一些神秘的修持方法刻画得有些迷信,这当然会让一部分人对藏传佛教产生误解。

  我想,很多人想见我,也有迷信的成分。我想这也是世俗人的一种思维习惯,也就是越不了解的东西,他们就越感觉神秘,所以越觉得有效。我总是对他们说,我是佛的弟子,是佛家思想的传播者,对个人的困苦、迷惘,我愿意用佛法点化他,愿意用佛家的道理引导他,但我绝对不能用法力满足个人私欲,也不能让俗家人误以为佛法是迷信。如果那样,虽然我用的是佛法,但却是让他们离魔道更近了。

  虽然佛教已经传承了千余年,但现实告诉我,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自我的,很多人拜佛,还是为了私欲的。这也无怪乎很多人在求佛的护佑的同时,也相信一些迷信。如果大家都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也就肯定会远离迷信了。

  注释:目犍莲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著名。普通人不能看见、不能听到、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够看到、听到、做到。佛陀并不赞成他玩弄神通,因为奇妙的神通和解脱生死毫无关系。他热心保护佛教,同情大众的苦难,很受大众爱戴。目犍莲的名气招来外道的妒忌,他们蓄意杀死他。有一天,他在山中静坐,外道在崖上投下巨石,把他打成肉饼。许多人都为他悲伤。佛陀对大众说:「神通是不是恃赖的,业报重于一切,目犍莲就是一个例子。」只有勤守佛法,求解脱业报,这才是最好的方法。佛教不靠咒术、算命、扶乩、问卜、焚烧纸钱等,这些都是邪术,会扰乱人心,佛弟子不应该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2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