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蠡三迁三成名,却垂史无传;西施“莫须有”,然芳名永垂。何以铸就了这么一桩奇案,还望能者释之! 0 ~8 C9 h- U ]" ^* X ]; V
, C, |0 n, m5 f# ]/ \% E
范蠡,原本是个谋略过人的军事家,治国有方的政治家,理财得道的企业家,然而,他却被后来的舞文弄墨者们,特别是当代影视剧的炮制者们歪曲了。留在一般人心目中的范蠡,总和那位“中国第一美人西施”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不过是在吴越之战中使了条美人计而已,他之能流传千古,完全是沾了西施的光。这样的歪曲,让一些认真的研究者们大抱不平。长篇传记文学《范蠡》一书的作者夏廷献先生,在该书里就颇为不平地指出:兴一国,灭一国,号称“兵圣”的孙武没有做到,号称“智圣”的诸葛亮也没有做到,这两位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范蠡做到了。他不仅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还善于保存自己,直到古稀之年寿终正寝。夏先生还进一步指出,范蠡之所以被后人歪曲,是因为任何一部正史上都没有他的传记,连司马迁这样伟大的史学家,也只在《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中附带提到了范蠡的一些事迹。范蠡无传,因为他犯了古人为官的三大忌:一是他不愚忠,功成之后便甩手不干,离开重用他的越王独个儿逍遥去了;二是不清贫,倘若功成之后要逍遥就如张良那样当个隐者也行,但他偏去做生意,“士农工商”,干了文人最不耻的商业一行,就连大文豪苏东坡论及此事时,也遗憾而又激愤地认为范蠡实在不该去经商;三是生活不检点,居然把大美人西施弄跑了,独享艳福,虽然这位西施在任何一本正史上都查不到,是个不知何时何地冒出来的其真实存在要打疑问号的人物。
5 u. k+ X" q" R+ s3 g n
: H0 v# |& B1 W& I 那么,范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夏先生的书虽然全面却多了份文学性,就让我们根据司马迁老先生留下的蛛丝马迹,再参阅其他的史料来追寻他吧。
& u" B# J. ^& E+ G# _5 S* [7 E* d! H \2 x1 N- W
范蠡,字少伯,由于正史无传,生卒年月不详。但有作者认为,范蠡出生于鲁昭公六年、楚灵王五年,即公元前536年。他是春秋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三户(今河南淅川西北)人。范蠡虽是楚人,而且在楚颇有贤才之名,但当时楚国政治腐败,范蠡不被重用,有贤才又不被重用,为了逃避可能的政治迫害,范蠡便假装疯癫,直到楚平王时,宛令(当时未置县,相当于宛县县令)文种才看重他的贤才。文种也是个极有本事的人,但在楚国只当了个宛令,就好比后来的刘备初不识庞统,而让庞统去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一样,文种自然不安于楚国对他这样大材小用的待遇。范蠡自与文种相识后,惺惺相惜,便相约先后弃楚奔越。
4 P/ d+ y. j. }& s$ G' s; a5 J& o) p" }0 [* g7 k2 z; K/ y. L
范蠡来到越国后,受到越王勾践的重用,协助勾践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吴越两国比邻,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吴国一直在扩军备战,勾践便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他征求范蠡的意见时,范蠡明确表示现在不可出兵攻打吴国,而且还列举了许多理由来说明不可出兵,但勾践并未听从范蠡的劝告,一意孤行出兵。吴王得知勾践出兵,派出精兵对敌,结果越军大败。勾践带着五千残兵败将逃到会稽,马上又被吴王亲率大军包围。到此,勾践才极后悔地对范蠡说:我不听从你的劝告而一败如此,现在怎么办呢?范螽答道:国家大事,能保守成业的,老天就会给予;能扶助倾危的,百姓就会来归附;能节用的,大地会赠与。如今,只能用谦卑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去求和,假如吴国不答应,那只好请国君亲自前往了。到了这步田地的勾践,无奈何只得同意了范蠡的建议,派文种为使者前去求和。吴王夫差准备答应勾践求和了,他的臣下伍子胥反对道:大王,这是老天爷将越国赐予您,千万不要在这时答应越国求和啊!文种回报求和不成,勾践一听,便准备杀妻灭子,焚毁宝器,拼死一战。文种忙劝阻道:我听说吴国的太宰伯嚭是个贪婪的小人,可以用重利引诱他,这事就请交我去办吧。于是,文种带了美女和宝器前去贿赂伯豁。伯嚭得到了这些美女宝器,就去对吴王说:越国愿意投降为臣,我们如果同意,这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吴王夫差听从了伯嚭的建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带着勾践罢兵回国了。几年后,又将勾践放回。勾践回国后,即将一枚胆放在身旁,坐卧都要尝一尝,这就是所谓“卧薪尝胆”了。吴国放回了勾践,但仍要越国一大臣前去为质。这时,勾践准备将国事交范蠡处理,可范蠡既有知人之明,也有自知之明。他对勾践说:若说指挥军队打仗,文种不如我,但镇抚国家,我却不如文种,因此治理国家的大事请交给文种,我到吴国去做人质。范蠡在吴国当了两年人质才被放回。0 U0 K# o b' c; |0 ?4 j, y
( P( b, b- K$ W0 y9 i7 l1 O+ i+ I# F4 {$ b$ o
( K$ R" B) m) W5 w( `
勾践回到越国以后,秣马厉兵,报仇心切,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好几次要出兵吴国,都被范蠡劝阻了。当吴王夫差赐其良将伍子胥自杀后,勾践又认为出兵的时机已到,便召范蠡来问道:吴国已杀子胥,其朝中现在大多是些阿谀奉迎的小人,现在是出兵攻打吴国的时候了吧?不料范蠡仍答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第二年春天(吴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黄池(今安徽当涂黄池一带)大会诸侯,并带去了吴国几乎全部精兵,而国内,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把守。勾践又问范蠡,现在是不是可以出兵了?范蠡答道:现在是出兵的时候了。勾践便动员了全国军力出兵攻打吴国。吴师大败,留守的太子被杀。吴国急派使者向吴王禀报,夫差此时正与诸侯相会,害怕诸侯们知道了会马上翻脸,便将吴国已经战败之事隐瞒了下来。夫差在黄池会盟完诸侯后,才派人带着厚重的礼物到越国请和。越国勾践考虑到此时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荡平吴国,也就同意了吴国请和的要求。这之后的4年间,吴国处在南北夹击之中,对于北方,他们和齐、晋之间的战乱一直未停,吴国的精锐部队,在和齐、晋的战争中损失殆尽,士民疲惫。越国趁机起兵,大破吴国,将夫差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夫差派使者公孙雄用露出身体这种自责的仪式到越王处请和,勾践动了侧隐之心,准备答应吴国请和。范蠡马上劝阻道:大王您被困于会稽时,是老天爷要将越国赐予吴国,但吴国没有领老天爷这份情意;今天,老天爷要将吴国赐予越国,难道越国也要像吴国那样违反老天爷的旨意吗?何况大王您为了复仇而苦苦谋划了22年之久,今天却要丢弃,行吗?老天爷给予而不取,那么就将反受其害。用斧子砍下木头来做斧柄,斧柄的样子就在眼前,难道大王就忘记了会稽的危难了吗?于是越国拒绝了吴国投降的请求,但对于吴王夫差,勾践还是有些同情心,并不想杀他,而是想把他软禁起来。但夫差不愿过勾践曾过过的那种屈辱的生活,自杀了。吴国灭亡后,勾践厚葬了夫差,而对葬送了吴国、居然厚着脸皮请功领赏的叛臣吴国太宰伯豁,勾践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 ?& A6 ^, o# f" c* S
6 f1 M& F! D' G. |3 A 越国灭了吴国,勾践以范蠡功大,封他当了个上将军。这时的范蠡面前摆着两条路:既然立下了大功又被封为上将军,那就继续追随勾践,在越国的政坛上潇洒下去;或急流勇退,抛弃已经到手的功名富贵,老老实实地再回过头去做平民百姓。应当说,在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初(勾践卧薪尝胆也相当于重新开国了),开国功臣都面临着这样两条路。绝大多数的开国功臣都选择了前者,舍不得到手了的功名富贵,而继续跟着开国帝王混迹于政坛,其结果,就是酿成了不少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范蠡非常冷静地选择了后者。范蠡之所以能毅然功成身退,其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他对越王勾践的人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自己决定功成身退,还劝和他一道由楚国投奔越国的文种一道功成身退。他对文种说:越王勾践这个人,长着条长脖颈,一个鸟嘴巴,这种长相的人,只可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为什么在功成之后还不离他而去呢?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后来果然死于勾践刀下。清醒地认识到勾践为人弃官而去的范蠡,偏又被后来的正统史学家们责怪为不忠!大文豪苏东坡就愤愤责骂范蠡道:你还不是也长了个鸟嘴巴!5 Z9 v/ Y" ]7 v4 r
5 Z$ J- Y+ `/ \. z n5 M 范蠡能毅然决然弃官而去,另一原因就是他非常自信:离开了政坛,我仍大有作为!这种自信,不是每一个开国功臣都能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范蠡弃官后,他经商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中国早期的商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o. `6 y3 D' B$ K2 s6 B% g
& F5 G5 N7 U- W+ d1 j1 m 范蠡离开勾践后,乘船来到了齐国,更名改姓为鸱夷子皮,带着两个儿子在海边苦身戮力耕种,没花多久的功夫,就攒下千万家产,成了大富翁。齐国人得知他的本事,就拜他为相。范蠡对此喟然长叹道:我当个老百姓,可以挣下千万家产,我若要当官,就可以拜相入阁,这是一个老百姓所能达到的极致了。长久享受这样的名声,不是件好事!于是归还齐国相印,散尽家产,来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这个地方。范蠡自号陶朱公,从事“士农工商”行业中的末行:商,很快又挣下千万家产,成了巨富,以致天下人都知道有个大富翁叫陶朱公。而范蠡经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偏又为后来的正统文化人所不耻。苏东坡就批评范蠡道:假如范蠡能像鲁仲连那样,他就离圣人不远了。鲁仲连是战国时人,当过孟尝君的食客。他游赵国时,恰逢秦国围赵,他帮了赵国的忙。赵国解围后,赵国的执政者平原君要封他当官,他不干,于是准备奖给他一大笔钱,鲁仲连笑着谢绝道:作为一名士人,就是要为他人排忧解难而无所取,若取了,那就成了商人了,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在苏学士看来,如果范蠡功成之后既不当官又不要钱,那差不多和鲁仲连一样就成了圣人了,然而范蠡偏偏没有向鲁仲连学习,相反,被鲁仲连很看不起的商人这一职业,他范蠡居然会乐滋滋地去干,而且一干还干出了大名堂,这就难怪像苏东坡这样的正统文人们要愤愤不平了! & \5 O: _5 W% ^1 |' |& L$ H' w0 w! x
0 f5 Q- j( H: E: S5 R4 p
范蠡对人的识别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待越王勾践的认识上,在对待自己儿子的认识上也充分表现了出来。
& K7 w& [: ]' x7 r: e5 L) H S/ y- R$ \8 S+ Q0 Y) n9 K1 q/ V
U/ a! S5 w3 l2 E- e. [& x
# |6 j4 g0 }* J2 D+ A: G 范蠡定居于陶后,又得了一个小儿子。小儿子刚长大成人,他的第二个儿子因杀人被楚国囚禁。范蠡得知此消息后,叹道:杀人者死罪,但我也听说过富家子弟也有可能逃避处死的。于是装了一牛车黄金,准备派他的小儿子去楚国设法营救。大儿子听说后,便来找范蠡,要求由他去,但范蠡不同意。大儿子见范蠡不让他去,长叹道:家里的长子称家督(旧时长子管理家务,故称家督),如今弟弟有罪,父亲不派我去营救而派小弟去,这是我不才啊!便欲自杀。范蠡的夫人便来求范蠡:你派小儿子去,未必就能救下老二,但却先失去了老大,那将如何是好?范蠡无奈,只得改派大儿子去。他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到了楚国后交给他的故交好友庄生,并嘱咐大儿子道:到了楚国后,你就将黄金全部交给庄生,由他支配,千万不要和他争论。大儿子起身时,又私自带了一些黄金。
/ _, a" t z+ J' A7 [3 w5 Z B: ~
到了楚国后,范蠡的大儿子找到庄生家,只见其家矮小破败,非常贫穷。大儿子还是按照范蠡的吩咐,将书信和一牛车黄金都交给了庄生。庄生收下书信和黄金后,对大儿子说:你马上离开楚国,千万不要停留,如果你弟弟放出来了,也不要问他是如何被放出来的。大儿子从庄生家出来,并没有按庄生的要求做,而是留了下来,并用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去打点一个楚国有权势的人,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Q ?6 ?9 d! O
" R/ L4 f. u: G5 C& m6 }# d 庄生虽然贫穷,但却是以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国,自楚王以下都以师礼尊敬他。庄生之接收下范蠡送来的一牛车黄金,也并不是他要,他原准备事成之后再归还范蠡的。范蠡的大儿子不知庄生的良苦用心,还认为庄生没有什么本事。
0 n& f( h% }3 L0 B X2 p
* H7 }) H7 P% q- r0 j 庄生找了个借口人见楚王,对楚王说:我夜观星象,发现楚国有遭受灾异的迹象。楚王忙问:有什么化解的办法没有呢?庄生说:只能以德行来感动上天。楚王说:庄生先生放心吧,我将按照你的话去做。于是,楚王便派使者去将钱库封了。楚国那个拿了范蠡大儿子黄金的有权人便去告诉大儿子说:大王要大赦全国了,你的弟弟就要放出来了。大儿子问:怎么知道楚王要大赦全国呢?那人说:大王将要大赦全国时,都会派人先封钱库。昨晚大王又派人封钱库了,因此知道大王将要大赦全国。范蠡的大儿子便认为,既然楚王要大赦全国,自己的弟弟也就会被赦免,一牛车黄金白白地送给庄生,太划不来了,便又去找庄生。庄生一见范蠡的大儿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还没有走呀?大儿子说:没有走。我来楚国,是为了营救我的弟弟,现在得知楚王要大赦全国,我弟弟自然也会被赦免了,因此特来辞行。庄生一听,知道范蠡的大儿子是来要回那一牛车黄金,便对他说:你的黄金放在屋子里,你自己去拿走吧。范蠡的大儿子真的把黄金都拿走了,心里还十分欢喜。 & p* x$ R1 e7 s- ]/ \2 G, d
5 U6 Y" t- Z" V1 g8 r# ]4 G
庄生觉得自己被范蠡的大儿子出卖了,感到十分羞辱,便又去见楚王说:我先前和大王谈到星象之事,大王准备修德来感动上天。今天我外出,只听得满街的人都在说陶地的富人朱公子因杀人而被我国所囚,其家带了很多钱财来贿赂大王身边的人,大王决定大赦全国并不是为了向上天报德,不过是为了要放出朱公子罢了。楚王一听大怒,说道:我虽不德,但也不至于为了一个朱公子而大赦全国。于是马上命令先杀了朱公子,再大赦全国。范蠡的大儿子只得将其弟的遗体带回。
+ m( T9 t( K/ Y. n1 m* E
: J; v3 s# @# _; q( N( w! e4 e# w 范蠡的大儿子带着二弟的遗体回到陶地,家人和乡人都十分悲哀,只有范蠡平静地说道:我早就知道他的弟弟是一定要被处死的,因为老大舍不得那些财物啊。老大从小与我一道创业,和我一道经历过苦日子,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所以将钱财看得很重;而他的弟弟出生时家中就很富有了,他过的是纨绔子弟的生活,哪里知道钱财是如何来的,因此也就不会看重钱财。原先我之所以要派小儿子去,就因为他能舍得那些钱财啊。大儿子就舍不得,因此他的弟弟就逃不脱被处死的命运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早就在等着这令人悲伤的消息了。 8 X6 \' v* l! r( _: O" E
4 c6 p% K" N& f( D D! c
这个故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赞叹道:范蠡三次搬迁(一次是和文种由楚迁越,二次是由越迁齐,第三次是由齐迁陶),皆能成名,他不是随便地搬迁,而一旦住下来,就一定会成名啊!
! Q3 u4 H. t5 m
# P4 i/ x% @# p. m 至于范蠡为后世文人所诟病的“拐跑”中国第一大美人西施一事,还真属于“莫须有”。在所有有关吴越之争的正史上,均找不到西施这一大美人的芳名,而各种有关范蠡的正史,也不见西施此人。一个堂堂的奇才人物范蠡,之所以能为后世一般百姓知道,竟是全凭了这么个凭空冒出来的大美人的提携。而西施这个美人不仅因无据可查的所谓为救越国而勇于献身扬名天下,还一直稳居中国“四大美人”之榜首,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奇案。 8 [% F- |+ @! s. i1 e3 H9 F) c: y
$ _! O0 h; w* U3 i1 A9 g* s
范蠡老死于陶,在那战乱纷繁、人事险恶的环境里,平平安安寿终正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