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我是夏雯静

“七三一保护区”开辟铁路专用线旧址参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茂部队的秘密——731部队的前身

  731部队决定把根据地设在哈尔滨,它是今天中国黑龙江省的省会。1982年7月,人口为254.4万人,是一座重工业城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的中央。它是沿着黑龙江的支流松花江发展起来的。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东北史学会的关成和先生说,“HARUBIN”的语源是从满族女真族的“家荣”转译过来的,汉译为“阿勒锦”,意思是荣誉。

  1898年,帝俄为了实现其侵略中国东北地方的野心,把这一地区作为铺设东清铁路的根据地。同年6月9日,作为铁路建设团第9分团团长的朱柯夫亲王被看作是哈尔滨的创始人来到这里。他一度把阿勒锦改为松花江市,但是遭到市民们的强烈反对。结果于1903年7月14日又改称为哈尔滨。

  哈尔滨在满语中是“渔网晒场”,在蒙古语中是“平地”,在俄语中误译为“大坟墓”等,附加的这些意思,均无历史和语言的根据。以莫斯科为样版而建设的哈尔滨在街道整齐的市中心区内欧洲风格的建筑栉比鳞次,显示出帝俄在这里曾经进行过正式的城市建设。

  从历史上看,实际的称呼是“HARUBIN”。这是正确的。但在本书中,作为731部队的根据地,仍使用当时日本方面通用的名称——“HARUPIN”①

  ①本书中无论“HARUBIN”或“HARUPIN”,均按中国现行行政区划正式名称,使用哈尔滨。——译者

  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因此,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度回到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但是,不久后于1931年9月由于发生了以谋略性的柳条湖事件为发端的满洲事变,哈尔滨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柳条湖事件为契机,早就一直企图占领满洲南部地区的日本关东军雪崩般地开始了侵略。

  关东军占领奉天(今沈阳)之后,尽管若槻内阁提出了不扩大战线的方针,但是仍然不断地扩大军事占领地域,占领了北满的吉林、齐齐哈尔,直到辽西的锦州。1932年3月成立了满洲国,制造了傀儡政权。

  在这个过程中,哈尔滨陷入了关东军的手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止,把行政上的称呼,改为滨江省的省会。

  1933年在哈尔滨设置了细菌战秘密研究所——后来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通称为石井部队)。开始设置在哈尔滨市东南方的拉宾线上的小站背阴河。为了保密,称作“加茂部队”(也有人说开始时称作东乡部队)。“加茂”这两个字,是解开创设这支部队之谜的关键。

  “加茂部队”到1938年已变成一支大规模的秘密部队。

  同年6月13日,将距哈尔滨市中心区往南约20公里地区,当时称作滨江省平房镇,划定为关东军的军事特区。

  在平房附近有三屯、四屯和五屯三个村落,军事特区大致设在这三个村落的中心位置。目前,关于其所在位置,曾有种种说法和写法,但满洲731部队的位置,这里是准确的所在地。

  在禁止入内的约6平方公里的宽阔的军事特区内建设大规模的军事设施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设施包括宿舍群、发电站、铁路支线、训练设施。平时可关押80-100人的监狱、大大小小的许多研究室、训练用的马场、大礼堂、运动场和神社。

  军事特区周围是架设着高压电线的土墙和壕沟。“加茂部队”从背阴河和滨江迁进了这个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军事设施之中,那是1939年,但是由于是分多批进驻的,准确的日子不得而知。“加茂部队”在这里一时改称“东乡部队”。在发生诺门坎事件(1939年5月-8月)两年以后的1941年8月改用秘密番号“满洲731部队”。

  在哈尔滨市以南约20公里地区建成的这一军事设施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进行了什么样的研究,当时是绝密中的绝密,是被封锁在军队厚厚的帷幕之中的。“即使是友军的飞机,擅自飞入上空时,也可以击落”。731部队甚至拥有专用的战斗机。

  1949年12月在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军事法庭才揭露出这一部分的秘密。

  本书发表的“要图”(本书后面的插页),是由笔者在《赤旗》报星期日版上执笔写连载小说《死器》时接触过的几位原731部队人员绘制的。它显示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设施的全貌及部队部署。

  这张“要图”标明了每一个编制名称和班名,并涉及了它的研究内容,指明了设施内的任务和分布。无论在战前或战后,这张图都是首次公开发表。


被剥夺了人格的“人”

  所谓“马鲁太”就是指关东军宪兵队和特务机关以及它所管辖下的“哈尔滨保护院”里关押的苏联人、中国人和蒙古人俘虏(也包括朝鲜人)。

  关东军宪兵和特务机关逮捕了潜入中国各地的苏联红军情报军官、在作战中成为俘虏的中国红军(八路军)干部及战士、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参加抗日运动的中国记者以及学者、工人、学生乃至他们的家属等许多人。

  关东军把捕获的俘虏叫“马魯太”,一律以特种转移的方式由各地送往731部队“口”字楼内的特设监狱之中。

  被关东军逮捕的爱国者们,遭受非人的待遇,仅仅是被当做一块圆木头来使用的“马鲁太”。

  由于是“马鲁太”,也就无须有人的姓名。凡是送往731部队的“马魯太”,每个人都编上一个三位数字的号码。然后按编号分给前面谈到的各个班,归各班所有。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他们把“马鲁太”当做进行活体实验的“材料”来使用。

  对部队的各个班来说,“马鲁太”的经历、人格自不待言,就连年龄也是毫无意义了。

  在被送往部队之前,无论宪兵的审问是多么地残酷,“马魯太”仍然是会开口说话的人。

  但是,自从他们作为“马鲁太”被关进部队之日起,全部都变成了无法生还的实验材料。

  也有一些女的“马鲁太”,她们是以反日分子的嫌疑而被逮捕的俄国女人和中国的女学生。女的“马鲁太”主要用来作为性病的实验材料使用。

  在部队“口”字楼的中间,有一幢混凝土的二层建筑,周围是用长廊围起来的。这里有许多单间牢房,每间牢房都有一个小窗户。这幢混凝土建筑同各研究班直接相联接,叫“马鲁太小屋”(即731部队特设监狱)。

  特别班管辖的“马鲁太小屋”,左右分为两个部分,通常称做“7号楼”和“8号楼”。从移驻平房初期起,各建筑物就从1号起按顺序以编号称呼。原则上“7号楼”是关押男的“马鲁太”,“8号楼”是关押女的“马鲁太”,由于女的“马鲁太”少,有时“8号楼”也关押男的“马鲁太”。

  据被告人川岛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上所作的证词,731部队经常关押着二三百名“马鲁太”。实际数字没有记录。

  根据各班的实验研究的不同目的,“马鲁太”被转移到单间,或以三至十人为单位被转移到杂居房。

  在送入731部队监狱之前,他(她)们一直受到关东军宪兵队夜以继日的拷问,但是,一旦被送进了731部队,就停止进行任何拷问和虐待,也不强制他(她)们服苦役。

  不仅如此,他们供应“马鲁太”最好的伙食,给予充分的睡眠,甚至还发给他们维他命药剂,以便早日恢复已经衰弱了的体力,恢复为健康的肉体——这就是赋予被关押的“马鲁太”的任务。

  由于获得了充分的营养,除了做完冻伤实验后的人以外,其他“马鲁太”都很胖,每天什么事情也不做。到接近供做实验时,肯定是死,或者说等待他们的是地狱般的痛苦,但是直到走上实验台的前一天,他们每天的生活是无所事事,表面上是十分无聊的。

  作为“马鲁太”而关押的中国女教师做纸捻,并以它作材料编制小的中国鞋或其他工艺品。这就是“马鲁太”的日常生活。

  但是,营养丰富的日常生活是短暂的。“马鲁太”的新旧更替是十分频繁的,大致是按照两天三个人的比例被当做实验材料来用掉。

  据后来川岛被告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的远东军事法庭上的供述,在1940年至1945年期间,731部队“消耗”掉的“马鲁太”达3000人以上,但是原部队人员一致做出的证词是“恐怕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关东军十分重视731部队秘密领受的特殊任务,为他们更加容易进行这种研究实验提供了各种方便。

  “方便”之一就是源源不断地供应“马鲁太”。

  他们按照实验的程序来使用“马鲁太”,给他们注射鼠疫、霍乱、梅毒、螺旋体等菌苗,或者在他们的饮料或馒头等食物中渗入或人工“移植”这些菌苗。有的也被用来进行冻伤实验、枪杀实验或瓦斯坏疽实验。

残酷的给养

  关押在731部队里的“马鲁太”获得充分的营养。

  养肥“马鲁太”有四重意义:

  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完善的“实脸材料”,如果“马鲁太”身体衰弱或患疾病,就失去了“实验”的完善条件。

  731部队一直全面负责进行细菌战准备的研究和实际作战。为了进行细菌战,他们需要有关细菌传染的准确资料。

  健康的人体在何种条件下会患鼠疫和霍乱,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才致死或得救呢?

  为了彻底了解各种细菌感染、发病的过程,部队通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来搜集资料。只有通过连续使用完善的“实验材料”才能取得完善的资料。“马鲁太”必须是健康的,而且随时可以进行补充。

  养肥“马鲁太”的另一个目的是研究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的方法。

  为了进行细菌战,必须深入敌后或在前线散布大量的病菌。

  这种作战自然是由日军部队(731部队)来实施。届时,日军士兵由于不注意,皮肤和口腔接触病菌的可能性极大。另外,在实施细菌战之后,友军也可能会进入细菌污染地区。

  由于这种缘故,必须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否则,马上就会有导致产生“悲剧”的可能。如果由于进行细菌战,而使友军蒙受损失的话,那么,开展细菌战就毫无意义了。

  彻底打击敌人,认真保护自己,是进行细菌战的要诀。因此,必须“研究”针对鼠疫、霍乱、伤寒等病毒的菌苗,并研究血清疗法或利用其他药物的化学疗法等。

  在大规模的细菌战中,需要大量预防用的菌苗。部队为了生产大量的细菌,同时,还要开发研究预防和治疗用的菌苗。

  为了制造菌苗,必须进行许多实验,需要大量的血清。为此,有必要使“马鲁太”处于健康状态,并发胖。

  有一原731部队的人员回忆说:“部分‘马鲁太’被注射细菌发病以后,以当时731部队最好的疗法,来控制‘马魯太’病情发展,因为他们想尽可能再次使用‘马鲁太’,也想从患病而尚未致死、又复原了的‘马鲁太’身上抽血或作为标本来使用,这种‘马鲁太’作为研究材料来说是十分宝责的。”

  保证“马鲁太”获得充分营养的第三个目的是研制细菌战的“武器”。

  731部队把老鼠和寄生于老鼠的跳蚤作为传播鼠疫病菌的有力媒体来加以研究。研究如何让老鼠和跳蚤传染上病菌,并让它们接触或聚在人体上,研究用什么方法在敌后和前线大量放出活老鼠和跳蚤……而利用“马鲁太”来解决这些难题是有用的。

  细菌武器不仅仅采用小动物和昆虫,把炭疽菌和伤寒菌等放入食物中或投入井水和饮水之中,就是最好的“武器”。他们研制了滲入细菌的巧克力糖和馒头,用来进行实验。为了进行这种实验,也需要健康的“马鲁太”,又丝毫不承认他们的人性。

  部队研制了自来水笔式的细菌手枪和手杖式的细菌枪,来实验这些“枪”的效果,马鲁太是最有用的。

  养肥“马魯太”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为了研究防治中国东北地区的地方病。

  当时驻苏满边境的日本军队的部分官兵中,蔓延着一种原因不明的流行性出血热。据估计,这种疾病是由某种病毒或立克次氏体引起的。731部队曾使用“马鲁太”研究流行性出血热。

“马魯太”与“圆木”之间

  731部队关押的俘虏,一律被叫做“马鲁太”,这一事实是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的军事法庭上查明的。

  让我们引用当时的公审记录——《关于目前日本军人被起诉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事件的公审文件》(1950年,莫斯科外语图书出版社出版)的一段吧。

  出席法庭的是前军医少将川岛。他在731部队中历任总务部长、第一部长(负责研究细菌的部门)、第四部长(负责制造细菌的部门)等职,是部队中的一个资深军官,战后曾被苏军逮捕。

  以下是国家检察官斯米尔诺夫提出的问题和川岛的回答:

  问:你们为何不在日本而在满洲进行细菌战的准备呢?

  答:满洲是同苏联相邻接的国家,战争开始时,从满洲地区使用细菌武器比较容易和方便,而且在满洲进行有关研究细菌武器的实验非常方便。

  问:在满洲进行实验的“方便性”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之所以说满洲非常方便,是因为在那里有充分的实验材料的缘故。

  问:“实验材料”指何而言?是否是为供实验使用而送往部队的人?

  答:就是这个意思。

  问:部队里使用何种隐语来称呼实验牺牲者?

  答:把他们叫做“马鲁太”(MARUTA)。

  问:在监狱里你们是按照他们的姓名关押的吗?

  答:不,他们都有编号。

  问:那么,这些人最终都必须死去吗?

  答:是的。

  问:你作为专门研究细菌的人,采用蔓延杀人性的传染病作为战争的手段,难道不知道会带来可怕的灾难吗?

  答:是的,我知道这一点。

  问:你难道不知道鼠疫及其他传染病引起的可怕的灾难也会蔓延到中立国家去吗?

  答:是的,我知道这一点。(以下略)

  山田清三郎著《细菌战军事审判》记录当时公审法庭上有关“马鲁太”问题的对话,记述如下:

  问:部队使用何种隐语来称呼实验牺牲者?

  答:把他们叫做“马鲁太”(MARUTA),是材料的意思。(带点的‘字’是作者注的)

  这是同一次公审法庭,同一场面的对话记录,但是却漏掉了山田清三郎著《细菌战军事审判》中提到的“‘MARUTA’是材料的意思”这一句。

  从编写《细菌战军事审判》的前后情况和山田的经历来看,可以认为山田的叙述是准确的。据原731部队人员一致的证词,关押在特设监狱中的俘虏,都一律叫做“马鲁太”。

  记录各种实验时,按其性别,在表格上单纯地填上阳性“马鲁太”或阴性“马鲁太”。这些都是731部队中表明实验材料的专用语。

  “马鲁太”就是“马鲁太”,它是否意味着什么“圆木”材料,队员们是不知道的。

  “公审文件”中漏掉的前军医少将川岛关于“‘MARUTA’是‘圆木’材料的意思”的附带说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告人川岛在公审法庭上如实地解释了在部队内部表明实验材料的“马鲁太”这个词正如山田所写的,是“材料”。

  可是,后来在把公审记录译为日文时,译者使用了可以切削、搬运甚至可以燃烧的“圆木”这个日语词汇,估计是那时删掉了附带说明部分。我想法庭上的实际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问:部队里使用何种隐语来称呼实验的牺牲者?

  答:我们把他们叫做“马鲁太”。“马鲁太”是实验材料的意思。

  731部队中使用的隐语“马鲁太”,在《公审文件》出版以后变成了“圆木”。“圆木”是植物,而“马鲁太”是被剥夺了人格的人。把活生生的人叫做“材料”,这就是731部队的恶魔性之所在。另外,“马鲁太”也有作为“实验动物”的野山羊的意思。

  自此以后,正如《公审文件》中那样,其他文章中也决定使用“圆木”。

审俘要领

  “马鲁太”从关押之日起,“人”这个固有名词就被抹掉了,而是用编号来称呼。但是,其中也有个别人的姓名流传下来。

  牡丹江的老铁路工人孙朝山、木匠吴殿兴、修理工朱志敏、沈阳的爱国人士王英、大连的商业公司职员钟民慈、山东省的中国共产党员邱德思和乌克兰的苏联红军战士德姆契柯……

  留下姓名的人都是在关东军宪兵队、哈尔滨特务机关逮捕和审讯中坚持斗争到底的人。

  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员邱德思,“在日本宪兵队的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直到最后忠于自己的人民,未做叛徒”。(引自《公审文件》)最后,被送往731部队遭惨杀。

  苏联红军战士德姆契柯顽强地拒绝提供有关苏联的任何情报,坚持不开口回答问题。

  尽管哈尔滨特务机关“把他的手脚捆绑起来,吊在屋梁上,严刑拷打”,但是德姆契柯始终坚持未供出任何情况。(引自《公审文件》)因此,被送往731部队。

  对于拒绝审讯、坚持斗争的俘虏进行的拷打是很残酷的。这里有一份关东军宪兵队的手抄文件。这份题为《审俘要领》的文件表明当时这些“马鲁太”在731部队关押之前,遭到了如何残酷的拷打。在“总则”部分:

  第1节 本审讯是基于搜集情报的目的进行的,不包括旨在调查犯罪行为的审讯在内。

  第2节 对于投降者、逃兵、逮捕的敌方间谍、非法越境者、流浪者、迫降者、被俘又逃回我军的人员、新占领地带的居民、从敌区逃回的居民等进行的审问,除特殊情况外,均可参照审俘方法执行。

  731部队创设时的哈尔滨则相当于这里所说的“我方新占领地带”。对该地区的居民参照本审俘要领。

  在第一篇——对俘虏的调查的“通则”部分的第三节:

  第3节 通过审俘获取情报,比使用间谍或其他手段搜集情报更加容易和迅速,常常可以获得利用其他方法所难以取得的重要情报,各部队及各级司令部均应致力于审俘,这是至关重要的。

  审俘要领说,从俘虏口中获取情报,比利用间谍和其他手段获取情报更加容易和迅速,而且重要情报多,因此要重视审俘。(第4节至第59节未收录)

  第60节 对怀疑我方措施或相信敌方宣传而顽固拒绝供述真情者,可给予绝对保护(具体给予生命安全或前途光明等“保证”),揭露敌方宣传的欺骗性,提高对敌我态势的认识(总之,做出有利于我方的证明)。一旦思想发生转向而自供者,常常有利于用来说服后来获得同样性质的俘虏。

  关东军宪兵队逮捕的“抗日分子”是抱有坚定信念的犯人,应让他们了解日本是不可战胜的,使之转向。一旦转向的人,在逮捕到同样的“抗日分子”时,可以作为说服人员发挥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1节 被审讯者为保护自己,有时希望在“内部”说明自己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军事力量的情况等。所以应通过用套话的策略或以赞杨的方法来获得可靠的资料。

  第62节 根据情况,有时进行拷问有利,但不少情况下又往往伴随着弊害。所以,事先要研究是否使用拷问的形式,不致于以后对这种方法感到遗憾。

  在这里解释一下审问要领中的拷问方法。

恶魔的送终水

  第63节 持续进行拷问,给俘虏在肉体上造成痛苦,使之除陈述真实情况外,别无消除痛苦的方法。

  所以,对于为了加快审讯速度而持续进行的拷问,意志薄弱者比较容易吐露真情,但他们也有可能为了迎合拷问或为摆脱眼前的痛苦而说谎。意志坚强者有时会增加反抗情绪,或在审讯后对帝国留下极坏的感情。

  审俘要领说,由于给俘虏造成肉体上痛苦,使之感到除自供外,别无逃脱拷问的方法。俘虏为了逃脱痛苦,有时会做出迎合性的陈述,这反而使我们弄不清其实情况。对那些意志坚强者进行拷问,会促使其增强反抗心和反日感情。所以,要做到毫无遗憾。

  第64节 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实施拷问:对已掌握确凿证据者,只让俘虏就内容供出真情,而且通过拷问完全有可能取得情报;对意志薄弱者,估计完全有可能屈服于拷问。

  第65节 实施拷问的手段,应着眼于容易实施、没有残忍感、痛苦持续性大且不留下伤痕。但是,需要使对方感到生命危险时,则不应顾及伤害如何,而应保持“持续性”。

  简言之,就是最好采取:容易实施,表面看不残酷但痛苦的时间持续长且又不留下伤痕的拷问手段。有时有必要使俘虏感到“再这样坚持下去就将被杀害时”,应毫不踌躇地留下伤痕。持续进行拷问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如果判断必须这样做时,就要毫不客气地拷问下去。

  让我们列举一个进行拷问的实例:

  1.让俘虏跪坐;

  2.用几枝铅笔夹在各手指根部的夹缝里,然后用绳子或皮条紧缚指头,使之发生动摇;

  3.让俘虏仰卧(腿略抬高)向鼻子和嘴里灌水。

  4.让俘虏横卧地上,踩其踝骨;

  5.让俘虏站在比身子低矮的棚子下面。

  第66节 如发生误伤时,要从有利于国家的大局考虑,做出断然处置。

  跪坐、夹铅笔、灌水、踩踝骨、长时间屈身站立,如果造成俘虏伤害,为了保护日军的利益,就要断然处置。送731部队者,就属于这一类。

  第67节 通过拷问取得供词时,对那些为了逃脱痛苦而做出的迎合性的供词,要研究其真实性,并取得证据。

  第68节 (略)

  第69节 进行拷问时,不得让无关人员,尤其不能让其他俘虏知道。“审俘要领”中提到届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拷问时的痛苦呻吟声外传,还要留意观察俘虏。

  第70节 在审讯中,应注意被审讯者的脸色、姿态、眼神、声音变化以及嘴唇动作等细微部位的变化。以观察其供述语言以外的心理状态,要经常注意从喜、怒、哀、乐、羞耻、恐惧以及震惊等面部表情发现其有无隐瞒。

  1.审讯时说口渴要求给水喝者多半是自供前内心发生苦闷。

  2.严密注视着被审讯者的态度和脸色等,这种人企图从中看审讯者对供词的反应,他们多半仍隐藏着秘密。

  以上是“审俘要领”文件的结束。俘虏开始要水喝是自供的前兆。

中央集中供热部队

  731部队的设施,是在当时设在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的直接监督下,经施工部门特殊设计,由军队的御用企业(除日本特殊工业大林组公司外)施工建成的。

  在当时军队的有关设施中,特殊设计施工是最奢侈的。一说奢侈,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豪华的高级建筑的形象,但是,731部队的设施却“奢侈”在超群的清洁方面。

  在大致分为五个区的建筑物中,除教育部和卫兵所以外,其他如大礼堂、宿舍、“口”字楼(总部所在地)等建筑物都修建有抽水式厕所。仅仅这一点在当时就是令人吃惊的。

  负责准备、研究并实施细菌战的731部队制造大量的细菌,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关东军最怕的是部队内部的细菌感染。

  731部队的全部设施,直至3000名队员及家属的居住区都使用抽水式厕所就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

  731部设施的另一个“奢侈”的地方,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建立了中央集中供暖系统。除教育部的建筑外,供暖系统几乎遍及了每一幢建筑。

  从宿舍到总部大楼,所有房间都安装暖气,有热水供应系统。无论在哪一间房里,打开水龙头就会流出热水,像高级旅馆一样。

  在部队院内的一角设有三台利用塔库马式锅炉的两台发电机,热水和暖气都由这里的锅炉来供应。在距塔库马式锅炉不远的地方,设有瓦斯罐,供应部队专用的煤气,也利用它制造出高温蒸气来做饭。

  各研究室内部都设有洋式个人专用洗澡间,宿舍区也有公共浴池,约三分之一的宿舍里设有家庭澡塘。

  饮用水和研究用水都是从731部队院内的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由于水井很深,抽出的是硬水,要经过发电站加工成软水以后才进行供应。

  队员们把731部队夸耀为“满洲首屈一指清洁的军队”。

  恶魔般的细菌部队却拥有最清洁而且现代化的设备,真成了二律背反。但是,这里是有它的道理的。

  如上所述,整个院内建立完备的抽水式厕所和下水道,是为了预防细菌感染。“中央集中供热系统”是二十四小时大量制造细菌所必不可缺的设备。进行实验和研究,需要充分的电力供应,热水供应也是必不可缺的。

  一名原队员说:“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无论哪一幢楼,不分昼夜,总是灯火通明。”

  731部队设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建筑物的面积和房间设计比较宽敞。

  楼内各层的天花板都很高。本部大楼(“口”字楼)等虽说是三层楼,但整个建筑物的高度都相当于现在的五层楼左右。“口”字楼的外壁,是在混凝土构造上,又镶上乳白色的瓷砖。从哈尔滨市内乘公共汽车驶近这一地区时,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在辽阔的平原上突然出现了一幢被土墙包围着的白色建筑。

  在三层的“口”字楼里,设有手动式电梯,可以一直通往楼顶。

  教育部大楼是一幢砖楼,但宿舍却全部是坚固的混凝土建筑。

  关押“马鲁太”的特设监狱,是一幢被“口”字楼包围起来的二层建筑,修建得特别坚固。设计是特殊的,只要一扳动阀门,整个狱内就会充满氰酸瓦斯。部队人员说:“一旦有事时,扳动队长室里的阀门,‘马鲁太’就会全部死掉。”

  总部大楼“口”字楼的一层都叫“地下”。在一层走廊正中间,铺设一圈供小型四轮手推车用的滑轨(轨距50公分)。柄泽班把大量制造好的细菌装在一种特殊容器之中,由“工厂”运往细菌仓库收藏。这种金属制的特殊容器很重,所以才设计了这种手推车,并在走廊中铺设手推车用的铁轨。

  731部队这种尽善尽美的设施,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有一股十分厉害的刺鼻的腐臭气味,笼罩着整个总部大楼,有时甚至飘到院外。

  笼罩着731部队的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使人们真正“嗅”到了这支部队整个设施的性质。这股腐臭气味究竟来自哪里呢?

腐臭气味的元凶

  笼罩着731部队的腐臭气味,主要是“琼胶‘’①的烂臭味。

  ①琼胶也称”寒天“,是一种细苗培养基。——译者

  731部队”口“字楼的整个一层,全部被第四部属下的柄泽班所占用。柄泽班负责主持细菌制造工厂。臭味就是来自这里。

  731部队制造细菌是使用石井四郎亲自发明的细菌培养器(加压式培养器)来进行的。这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和繁殖细菌的一种创造发明。其原理很简单。

  细菌喜欢肉汁、糖分等营养丰富的东西。利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无菌的培养基,这是利用琼胶和胨①繁殖细菌的基础,然后只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暗度,细菌就会迅速繁殖起来,并聚集在细菌培养基的表面上。通常细菌是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但是,经过多次繁殖后,最后琼胶上呈现一种糊状乳白色的薄层,这就是制造出的细菌群体。

  ①胨(Peptone):是一种用来分解蛋白质的物质。——译者

  第四部的柄泽班利用特殊的传送带自动回收使鼠疫菌、霍乱菌等繁殖的细菌培养基,再利用特殊的刮取器把细菌刮取下来,然后把琼胶培养基收集起来,放入高压灭菌器中。

  再向细菌刮取完毕的琼胶培养基通入高压蒸气,使它的表面恢复无菌状态,以便再次用来制造细菌。

  收入高压灭菌器后,细菌培养基散发出十分厉害的臭气,它像果酱变质后的臭味,充满了整个731部队总部大楼,随着风向的变化,有时也被吹到旁边的大礼堂去。

  731部队还有一个”臭气来源“:那就是解剖室及其附近的焚尸炉。

  每两天”消费“三名”马鲁太“,他们的尸体就在这里火化。731部队为了消除战争犯罪的一切痕迹,所有尸体都在焚尸炉中烧掉,剩下的骨头全部扔入叫”骨坟“的大坑里。焚尸炉的烟囱虽然很高,而且采用高温焚烧方式,排烟较少,但是,由于风向的关系仍然散发出恶臭味。”马鲁太“的尸体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那就是1945年8月9日731部队撤退时,对”马鲁太“的处理并未能这样做。关于这件事将在后面加以叙述。

  部队里有一个由特别班负责管理的动物饲养室。在这里,饲养着兔子、豚鼠、老鼠和跳蚤。

  原部队人员一致强调,进行细菌战着眼于老鼠和跳蚤,表现了指挥者石井四郎的恶魔”天才“。

  石井中将一直把鼠疫和霍乱两大菌种置于构成细菌战基本内容的”两大基本武器“的地位。大量制造鼠疫和霍乱两大”武器“的特殊系统,就是根据石井式细菌培养法制造的。

  为了利用制造出来的细菌进行细菌战,需要有传染的媒体。

  鼠疫最有效的媒体就是跳蚤。饲养大量的跳蚤,利用细菌将它们污染后,放到目的地去,短期间内就能够使鼠疫蔓延开来。

  “石井这老头子和他的助手发现了通过将鼠疫菌寄生在跳蚤体内,使其在跳蚤的保护膜的保护下不断繁殖的理想的循环途径。这老头子恐怕是世界上最精通跳蚤的专家,也是鼠疫菌的研究家”。这是一个原731部队人员的证词。

  为了大量获得被污染了的跳蚤,就必须确保有大量的啮齿类的动物(老鼠等)。

  为了研究和实践如何在短期内繁殖老鼠,731部队纹尽了脑汁。

  负责管理“马鲁太”的石井“特别班”,同时负责管理动物饲养室里的跳蚤和老鼠。

  在动物饲养室里,有胖得像小狗那么大的豚鼠。人们一走近它,它就瞪大眼睛发出尖叫声。石井动物饲养室的老鼠,受到他们特别的爱护。

  对731部队来说,“马鲁太”是比较容易补充的“材料”,而却不能让老鼠轻易地死掉,因为它们是重要的“武器”。

出现幽灵的细菌工厂

  第四部柄泽班负责管理的“口”字楼的一层,这是凝聚着731部队的经验和技术精华的大规模“细菌制造工厂”。

  制造细菌的工序,是绝密中的绝密。柄泽班以外的部队人员,除特别重要的事情以外,严禁进入“工厂”。

  在一楼的后面,有一个镶有瓷砖的消毒槽和更衣室。柄泽班成员首先更衣,必须“洗澡”之后才能到办公室上班。在更衣室里脱掉身上的全部衣服,换上白色工作服,带上七、八层厚的纱布口罩和白色的帽子,以及一个从脖子直到脚尖的橡胶制的前围裙,再穿上高到膝盖下面的长胶靴子,还要带上橡皮手套和特制的眼镜才算装备完毕。然后,以这身打扮走进浴室。浴室里一个比较浅的浴池里放满了石炭酸溶液,他们哗啦哗啦地趟过消毒液才算结束。这时膝盖以下部分变成了无菌状态,这是一条消毒用的“小河”。

  制造细菌的工序完全是、流水作业。走进“口”字楼一层,向左拐第一间就是细菌培养基室。在这里放着四台巨大的蒸汽锅和培养基。在蒸汽锅里把琼胶溶化以后,再放入培养基中,然后将它放入中央走廊右侧的高压锅里,高压锅的温度高达180°C-250°C,使溶化了的琼胶处于完全无菌状态。

  然后,把经过杀菌后的培养基琼胶放进冷却室内冷冻,再把形成的琼胶培养基送进无菌室,在这里把被培养的细菌涂在琼胶上。

  无菌室是一间约三十叠榻榻米大小的玻璃房间。部队人员进入无菌室之前,必须首先通过“灭菌室”。从这个7平方米的“灭菌室”的天花板上喷出雾状消毒液,给部队人员全身消毒,以防止被培养的细菌以外的东西附着在琼胶上。

  向琼胶植菌,是使用一根长五十公分的像铅笔那样粗的“棉棍”。先在“棉棍”端上卷棉花,再让棉花沾满菌母,然后迅速地涂在琼胶片上,由于一次就得把菌母植上去而毫无浪费,所以这是一项需要相当熟练技术的劳动。

  在无菌室作业的人员除戴上厚口罩之外,还需要戴上圆型的白帽和大眼镜,整个身体几乎都被包得严严的,所以分不清谁是谁。为了防止吸入菌母,作业时不说一句话,全靠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由于这是一项繁重的劳动,作业时汗流浃背。旁边的人拿着纱布协助擦汗。柄泽班人员头戴白帽,身着白衣,前挂围裙,戴着眼镜默不作声地缓慢动作着的样子,具有一种异常扣人心弦的力量。

  植菌结束后,培养基被运进培养室。培养室内全部墙壁都贴上了铜板。这是一间很大的房间,天花板上只吊着两个电灯,令人觉得好像是一间暗室。培养室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0°C-80°C之间。操作门口的仪表,可以自由调节室温。根据培养的菌种不同有必要调整室温。不同的菌种,繁殖的时间也不一,有的一天就够了,有的则需要一个星期。在培养细菌期间,严禁开关门户。在适当的暗度和温度的条件下,细菌从琼胶中获得营养,于是在培养基的表面上形成一层粘糊状的白色乳液而持续增殖。柄泽班的人员认为时机成熟就开始进行刮菌作业。

  刮菌作业是利用一个用硬铝制作的,长50公分,顶端有一个5公分至7公分的小竹刀的,被称作“刮棍”的工具来进行的。利用它把聚集在培养基上的细菌刮到一个直径约10公分、高约30公分的特殊玻璃容器里。

  一个原731部队人员(柄泽班勤务)回忆说:“玻璃容器底下聚集的菌母,让人联想起甜酒糟来。”

  柄泽班“工厂”里制造出鼠疫、伤寒、霍乱、赤病、破伤风、结核、炭疽、癞病等各种细菌。

  把经过刮菌以后的培养基,再次放入高压锅中彻底杀菌之后,扔掉已经溶解的琼胶。至此,完成了制造细菌的一个周期。

  如果杀菌后的琼胶还可以使用,再生之后,作为培养基再次使用。琼胶通常使用三次后就失去了再生的能力。

  制造细菌是一项需要体力和精神集中的极其危险的劳动。有时作业时一不小心滑倒,就会从上到下沾满细菌。

  无论多么小心,在制造过程中,变成空中浮游物的细菌,也难免不会进入口中。

  由于这一缘故,柄泽班“工厂”的各个房间里堆满了红苹果,队员们进行的作业告一段落之后,就不停地啃苹果,然后再吐出来。这样,可以让苹果把嘴里的细菌吸收掉。

  在制造细菌的过程中,柄泽班的许多成员倒下去,丧失了生命。伸向三个方向的无窗走廊里,灯光十分微弱,“口”字楼一层的“工厂”,即使在白天也是阴暗的,部队人员有人悄悄地说:“出现了幽灵……”

充满怨恨的陈列品

  在731部队里,同关押“马鲁太”的特设监狱相并列,有一间“恐怖的房间”,除少数有关人员外,其他人严禁进入这一房间。

  一间位于第一幢(总务部)二层的左端,是面积很大的“陈列室”;另一间是总部一层高桥班(负责研究鼠疫)左侧的“解剖室”。

  关于“解剖室”以后再谈,在此先介绍一下“陈列室”的情景。

  “陈列室”位于总务部对面的左端(参照要图)。顺便提一下,在哈巴罗夫斯克进行的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公审文件”中,把“总务部”误译为“庶务部”,这是一个错误。

  虽然叫“总务部”,但是它并非一个单纯管理人事、会计等的事务部门。负责拍摄许多利用“马鲁太”进行实验情况的照片及16毫米电影片的“摄影班”也归总务部管辖。

  还有一个“印刷班”,也归总务部管辖。这个班负责把利用“马鲁太”进行实验证明的结果等医学上的发明和各种研究资料编成小册子,或者以报告文件的形式进行印刷。这里集中了731部队所进行的各种活体实验的资料。

  在731部队里,还有一个收藏进行细菌战作战所需要的大量地图的图库。

  不仅仅是一般的地图,而且还有详细记载饮用水、江河、水井等细菌污染“战术目标”的地图。有许多对苏满边境或苏联境内、蒙古境内的军事设施经过彻底的研究后,详细标有搜集到的情报的地图和报告。这些资料都是由总务部兵要地志班编制的。

  总务部还同宪兵室保持密切的联系,它担负着重要的防谍任务,严防731部队的罪恶勾当泄露到外部去。

  从某种意义来说,总务部才是731部队的中枢神经。总务部集中掌握着有关731部队的一切信息。

  问题是“陈列室”。它设于总务部二层的左端。虽说叫“室”,但它所占的面积相当于总务部内的庶务、会计和人事三个课所占面积的总和。经过总务部的走廊,就来到“陈列室”,一打开大门,一股福尔马林液的气味就钻进人们的鼻子,视神经受到刺激,使人睁不开眼睛。

  原部队一个人员回忆说:“第一次看到陈列室的人,不禁会吓得瘫软,甚至会吓得坐在地下。”

  沿着白墙排列着三排高约60公分、宽约40公分装满福尔马林液的玻璃容器以及三层玻璃拒。

  在福尔马林液中,放着人头。泡在这些容器中的人头,有的睁着眼睛凝视着上方;有的头发被裹成一团,紧闭着眼睛;有的面部被破坏得像石榴;有的被刀剑从头部到耳朵后边劈成两半;有的被锯锯开露出脑浆;有的面部严重溃烂,分不清眼睛、鼻子和嘴巴;有的皮肤上生满了红色、蓝色和黑色的斑点,呆呆地张着嘴。人头的主人主要是中国人、蒙古人和苏联人。不同种族男女老少都有。这些泡在浅咖啡色的溶液中的头向着走进室内的人,充满怨恨地无声质问:“为什么把我放在这里!”在“陈列室”陈列的不仅是人头,还有从大腿部切下来的人腿,也有没有头颅而四肢弯曲的人体,肾脏、肠等卷成一团泡在液中。还有妇女的子宫和胎儿。人体的所有部分都被泡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中。这是人体各部位的“陈列室”。一位731部队人员说:“尽管部队的领导人解释说这是从诺门坎事件的战场上取回的标本。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一点。因为解剖‘马鲁太’的结果造成标本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添了不少新的标本。”

  据说在这些陈列物中有一个奇怪的标本,那是一只从肘部切断的手腕。这个手腕的主人是731部队中的人员。据说,他每个月都到“陈列室”里去看一次自己的手腕,一直不厌其烦地看它。

  这间房子并非一间单纯的“陈列室”,同时又是发表各种研究成果的“大厅”。在许多“人头”包围之下,发表研究成果的医生们的形象,比“人头”更令人恐惧。

“安灵室”与“焚尸炉”

  “安灵室”设于总务部庶务课和企划课之间。室内正面设有一个祭坛,并放置有许多照片和灯。悬挂的照片主要是731部队的死亡人员。这些人是在研究、准备和实验细菌战的过程中死去的。部队人员走过“安灵室”前,一定要鞠躬行礼。原部队人员说:“虽然一般人不知道殉职了多少部队人员,仅据我所知,因患鼠疫而死去的人就有30多名。在制造危险的细菌和分离克次氏体的过程中,许多研究人员由于被细菌感染而住院。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由各班抽调人员组成新的小组,对各种设施反复进行消毒,而且给部队人员及家属注射预防疫苗。”

  在研究细菌战的过程中,究竟死了多少人呢?过去一直没有公布,所以说不知道。但是,另一位原部队人员做出证言说:“应该说每年不下30人。”许多人都曾经亲眼看到:官员殉职宿舍的一角,被绳子围了起来,有严禁入内的字样。

  在731部队里,有不少家属也参加了工作。部队人员定额为3000人。部队为经常缺额五六百人而苦恼。因此,一般军队职员的家属们当女职员在部队里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8: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731部队的诊疗部,工作的护士多数是女职员,她们不允许进入“口”字楼。部队人员和家属有一个共同的义务:那就是向部队提出一份写明“自己死亡后,无论什么原因,都同意解剖自己的尸体”的誓约书。被进行遗体解剖的部队人员和家属的人数不详,但不在少数。原部队人员间流传着这种说法:

  有一位美貌的女职员死亡,其死因不明。按誓约书的要求,对她的遗体进行了解剖。但是由于她是一个妙龄美女,参加解剖的队员在队内传开了她遗体的特征。据说,有关的消息让领导感到吃惊,对有关人员下令不准谈论。由于部队人员和家属等殉职人员增多,甚至要在部队内建立一座寺庙,作为部队的设施。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女“马鲁太”的待遇。在部队领导人中,悄悄地传阅过几十张关于女“马鲁太”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摄影班拍摄的。拍摄的都是被脱去衣服的女“马鲁太”下半身的各种姿态,都是特写镜头的照片。干部淫笑着让部分部队人员观看这些照片。原中国女教师、苏联女学生和被捕的“马鲁太”的妻女们带着手铐,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在单间牢房里,首先由部队人员用照相机进行凌辱。

  有一名女“马鲁太”在狱中生了孩子。在摄影班中把女“马鲁太”妊娠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人当成话题。这充满好奇心的话题立即传播开来。每当女“马鲁太”妊娠,几十张照片和猥亵的会话结合在一起,到处充满了淫靡的气氛。而另一方面则有如下的证词:

  有一名妊娠的“马鲁太”被捕以后在狱中生了孩子。她为了救孩子一命,表示同意自己被用作任何“实验”。她流着眼泪,每天恳求看守人员救救这个孩子。只有部分部队人员知道这件事……但是在731部队看来,“马鲁太”的母亲只会生“马鲁太仔”。由于“马鲁太”是材料,那么,她的孩子也只不过像饲养老鼠一样地被饲养着而已。不消说,母子都遭杀害了……

  部队人员死后,准备了“安灵室”。可是等待女“马鲁太”母子的却仅仅是印上编号的卡片和焚尸炉。

“特别移送”的内幕

  “我们在日本占领的满洲领域内从未感到供应石井部队实验用的人体的不足……每年都有600人左右是以‘特别移送’的名义送到我们那里。”这是731部队第四部(制造细菌)的负责人川岛后来在哈巴罗夫斯克进行的远东军事法庭中作出的供词。

  “马鲁太”是在抗日战争中作为特嫌被宣布死刑的人,是“反正要杀掉的家伙”。这就是731部队大规模进行人体实验的“合理的”口实。

  在满洲建设王道乐土,建立五族协和(蒙古人、满洲人、汉人、朝鲜人和日本人)的理想国家——这种宣传蒙蔽了绝大部分日本国民,军部本身也陶醉于这种歪理之中。然而,无论日本军部怎样任意制造出种种歪理,但是,在中国人看来,日军侵入他们的国家,用武力扩大占领地区,只能说是侵略者。

  为反抗异民族的武装侵略而斗争,对这个国家的国民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把充满爱国心和民族独立观念的抗日游击队员、中国工人、农民以及学生们,当做“马鲁太”来对待,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

  然而,当时在日本国民中这种理所当然的正当逻辑也完全被压制下去。凡是持有这种看法的日本人就被视为“非国民”,是“国贼”。

  原部队人员说:“由于我深信:我们进行的作战,是使贫穷的日本富裕起来,而且有助于亚洲的和平,因此,也就认为‘马鲁太’等不是人,他们的存在成了连畜生也不如了……派往731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同情‘马魯太’,而731部队的全体军队职员和军人认为杀掉‘马鲁太’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731部队中却也关押着许多同反日抗战毫无关系的“马鲁太”。

  哈尔滨原来是俄国人建设起来的一座城市,具有亲苏反日情绪的市民比较多。哈尔滨宪兵队和特务机关人员(配置在警察中的关东军间谍学校“绿阴学院”毕业生等)认为是“反日分子”者,不论有无实际行动,把他们统统抓起来,予以“特别移送处理”。

  远东军事法庭审判记录中也记载了女“马鲁太”在731部队的特设监狱中生孩子的事,但是也有没有提到的事实。

  女“马鲁太”生孩子,并非仅仅一次。据有关人员说,有数名女“马鲁太”在特设监狱里生了孩子。

  当女“马鲁太”生孩子的消息在731部队里传开后,部分人员开玩笑地说:“该不是通过人工授精而生的孩子吧!”然而,这是发生在集中了现代医学精华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内的事情。这里是否曾经进行过人工授精的研究,是个疑问。在部分人中产生这种传闻,并非没有道理。

  但是,没有进行人工授精的研究,似乎是事实。那么,女“马鲁太”怎么会生孩子呢?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逮捕了怀孕期的俄国妇女、中国妇女,并作为“马鲁太”关押着;另一种可能是女“马鲁太”在狱中怀孕而生的孩子。关于这一真相是被封锁的。

  据说,女“马鲁太”全部都作为治疗性病感染实验材料来使用。部队中有数名军人和职员,战后在东海地方开设妇产科医院。当年在731部队时,队员们看到他们到口字楼去时就议论说:“那家伙又去看女‘马鲁太’了!”虽然仅此一次,但部队内的《会报》曾刊载“公告”说:“该人使妇女发生妊娠,予以免职惩戒。”

作者的插话——写作过程中的留言

  在执笔写这部纪实的过程中,我收到了许多来信。

  许多原731部队人员向我提供了新的情况。其间,让我觉得好像周围全都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的人员似的。

  在本文中出现笔者,有些冒昧,但是,由于反应过分强烈,其中也有一些人诚心诚意地提出了责备和批评,所以,我想在这里写封回信。

  有人希望看看“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满洲731部队要图”的原图。

  关于这一问题,我在前面巳经提到,无论战前战后,这张要图是首次公布。关于731部队的设施,迄今,在《特殊部队731》(三一书店出版)一书中,作者秋山浩提供的“图”是惟一的线索。那张图可以说是依靠记忆,一部分是靠想像补充的,是非常不准确的,但是,在战后36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通用,并为各种书刊所引用,至今仍认为是准确的,到处通行。在这种情况的后面有这样一种现象:原部队人员通过沉默严守秘密。

  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一张由原部队人员悄悄保存的“绝密要图”。“要图”毕竟是“要图”,而并非“全图”。但是,根据后来我的调查,判明这张图大致是准确的。经过对持有“要图”的人一再进行说服,终于在本书中把它公布于世。

  遗憾的是原图不能原封不动地公布,这是由于制作者的笔迹和制图的痕迹一清二楚的缘故。

  原731部队人员的纪律仍然很严格。战争结束后他们曾发誓“要共同背着731部队的秘密走进坟墓”。公布原图的结果,不知会给提供人带来什么样的麻烦。因此,我在此郑重表示拒绝。

  关于首次公布的731部队各班(课题研究组)的研究内容和负责人的姓名问题,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公布全名?”关于这一问题,我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各课题研究组的“班长”都是当时日本医学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虽然有的人已经逝世,但是,不少人目前正活跃于医学界的第一线,其社会影响很大。我的意图是写出填补历史空白的满洲731部队的准确纪实,并非追究个人的责任。

  第二个理由同第一个理由有所关连,部队人员的经历,并非是同当时的日本人完全脱离的特殊经历。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之后,许多“开拓”满洲的农民、商人、学者、工人及作家接踵而至。他们只听说“可以雄飞大陆”,心想在这一名义下到了满洲总会有办法的。但是结果却是无法维持生计,成了满洲游民。当时日本的国家舆论认为满洲是日本生存下去的生命线,几乎所有的日本人把中国的领土满洲错误地认为似乎是本国的领土一样,而毫无侵略的意识。与其说是继承俄国人的侵略,掠夺中国人的土地和财产,毋宁说是一种旨在保卫日本的正当行为。这巳成为当时的一种时代潮流。批判这种潮流的政党和个人,以违反治安维持法的名义,作为“国贼”而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被关进监狱,拷打致死。

  在分配到731部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中,有许多人由于对数百名“马鲁太”进行活体解剖练得了“本事”,在战后医学界取得了地位。731部队的各种活体实验是作为集体的日本人根据组织命令进行的。

  还有人问:在课题研究组中,“田部班”是否“田部井班”之误。这并非弄错。731部队中,有一直从事伤寒研究的田部中校和曾任第一部负责人的田部井部长两个人。如果写出全名,就很清楚,但是根据上述理由,我回避了。

  有人对纪实中多次出现的地名提出了批评。他们说为什么把HARUBIN(哈尔滨)写成HARUPIN呢;五屯和四屯等地名一旁注上日语字母的七号小铅字是汉语和日语低俗的掺和;笔者对中国的地名几乎是无知的,等等。

  关于这一点,我在执笔前进行了各种调查,结果,“决定作为纪实采用当时731部队人员一直使用的称呼”。对战后的日本人来说,是HARUBIN,但是在之前,HARUPIN是街道名称。有的意思说,既然把黑龙江写成了阿穆尔河,那么,松花江也应写成SUNGARI。从地名辞典来看,这一意见是正确的,但是对当时住在哈尔滨市的许多日本人来说,SUNGARI还是“松花江”,对731部队人员来说,五屯还是UTON。

  从这一点来说,731部队公布的支部名中林口、孙吴和牡丹江等注上了日语读法,但海拉尔并未如此注明。很难统一按国语(日本)注上日语字母的七号小铅字。

  同样,例如在下面即将出现的诺门坎、三不管、傅家甸等地名或地区名称,有的按日语读法,有的按俄语读法,有的按汉语读法。统一按汉字(日语)读音记载是困难的。

  另外,关于满洲的插图,按照原部队人员提供的原图那样,使用了“满洲”和“满洲囯”,其他地方则使用了“满州”和“满州国”。
第02章 残酷的大检阅
  
  
——让人产生梦魇的标本

“马鲁太”的用途

  如上所述,731部队里有“研究病理”(冈本、石川班)、“研究药理”(草味班)、“研究冻伤”(吉村班)等课题的研究组。

  问题在于这种课题研究组的内幕。

  据原部队人员作出的证词,例如“研究药理”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研究各种药物(毒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解毒的方法。

  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医学界研究剧毒药物对生物的危害,最多只使用植物或小动物来做实验材料。

  可是731部队却使用了“马鲁太”。送入特设监狱的“马鲁太”,多数是因反日抗战而被捕的俄国人和中国人,而且是经审讯、拷打以后,巳经被决定要被枪毙或处以绞刑的人。不执行死刑,而强使他们遭受成为“马鲁太”的命运,也就是在活体实验的名义下执行死刑。

  读者也许还记得战争结束不久的1948年1月26日曾发生过一个“帝银事件”:在东京丰岛区长崎一丁目33番地的帝国银行推名町支店里,有16名银行职员在一个自称“来自东京都防疫部门的人员”逼迫下服毒,其中12人当即死亡,16.4万日元现金和面额为1.7万日元的支票被抢走。当时的一名幸存者说,制造这一事件的犯人是一名“年约四十五六岁,身高五尺二寸左右,瘦小的光头。作为医生来说,罪犯又显得有些粗鲁。”

  这一事件具有几个特点:

  首先,犯罪使用的毒物是“氰酸化合物”(而不是氰酸鉀),罪犯使用的吸管(玻璃制的医疗用具,用以正确测定剧毒等液量)以及医药箱都是旧日军部分研究所进行细菌实验用的特殊用具。

  其次,从犯罪前后的行为看,罪犯对“氰酸化合物”及它的“解毒药”似乎有着丰富的知识。

  第三,据判断,罪犯在灌毒药的方法方面有非同一般的经验。

  过去几位学者都指出,这里所谓旧日军部分研究所,就是指满洲731部队。

  这次我所接触的原部队人员一致做出证词说:“帝银事件发生后,马上有刑事警察来查问过。”“我被叫到警察署去,让我看模拟照片”,他们问我“你知道名叫XX的人吗?”有不少原部队人员被拘留了很长的时间。帝银事件的真正罪犯究竟是不是战后33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在狱中呻吟的平泽贞通呢?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具体的材料,也没有说明的义务。

  我想说明的是许多搜查人员从帝银事件中使用过的毒物、吸管、罪犯的行动以及年龄和容貌等各方面,对原部队人员一个个地进行调查的这一事实。当时有一个受到刑事警察盘问的原部队人员(中尉)说,他们一见面,刑事警察们就说:“噢,真像,和帝银事件的罪犯长得一模一样。”

  原部队队员聚在一起时,至今还在说:“制造帝银事件的真正罪犯并非平泽。无论从手法或使用的毒物来看,肯定是731部队的家伙。”(战后原部队人员让部队长石井四郎任顾问,有时悄悄地召集秘密聚会,这一事实将在后面加以介绍)

  搜查当局以原731部队的“研究药理”班人员为中心,一个个地对原部队人员进行调查,自有一定的道理。

  731部队为了研究杀人用的氰酸化合物及其解毒药,使用了许多“马鲁太”。

  并非单纯研究毒药和制造解毒药品,而是为了确认制造出来的毒药的效果。他们以“马鲁太”为对象,详细地研究了它的最低致死量以及旨在谋杀的“灌毒方法”。

让“绘图兵”来报到

  让我写一下731部队对关押中的“马鲁太”进行残酷实验的一个小故事吧!

  731部队里有一个擅长于画日本画的人,他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原来是一个描绘加贺友禅①底图的画师。

  ①“加贺友掸”是日本金泽地区的一种著名的染色的方法,是日本传统工艺“友掸染”中的一个流浓。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和服衣料染花时,首先要用毛笔在农料上画底图,而后才进入其他工序。——译者

  在战时“奢侈就是敌人”的口号流行的时代,一些名流妇女特地将做礼服用的和服袖子剪掉,然后报纸大量予以报道。订做友禅染和服的人显著减少。画师们逐渐失业或觉得前途无望而转业。

  画师就请求军队给自己安排一个能够发挥绘画才能的职业。经过军队文职职员的考试,他被录取后分配到满洲731部队。那是1942年1月的事儿。他到总部报到任职时,那里的人在了解他的履历以后问道:“能制图吗?”

  当时部队绘制的地图、建筑物略图等许多图纸都是用钢笔画成的。可是,他一直描绘加贺友禅图,却从未拿过钢笔进行工作。画师描绘加贺友禅底画的本事,是利用几支细毛笔描成图案。

  “我虽然没有用过钢笔和鸭嘴笔,但是只要有细毛笔,总能设法描出图来!”他回答道。

  人事部门的人听后十分感兴趣,说这倒很有趣,画画看吧!于是拿出一张地图放在他的面前,看看他能否用细毛笔照样画出来。

  他在一张很结实的日本纸上仔细地挥动着细毛笔开始绘制地图。绘制道路、河流的细微变化,标出散布在旱田和丘陵中间的村子等,确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作业,但是运用绘友禅底图的纤细技术,并不难完成。他手中的细毛笔尖自由自在地描绘出了线条又画制了一幅地图。地图和文字约花了三个多小时。部队里有专门编制地图的人。当时在兵要地志班的部门里有一名叫做T的能干的绘图员。他画的地图,被送到兵要地志班T绘图员那里。绘图员看到这幅仅使用细毛笔,而没有使用其他制图辅助工具而巧妙地画成的地图以后,感到非常惊讶:“唔……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用毛笔画成的地图,真不错!”

  据说,T拿着那张地图到处给别人看。一位有绘画才能、技术高超的人参加了731部队,这个消息不久传到了部队领导人的耳中。

  他逐渐习惯了731部队的工作。一天,他接到了领导的传呼。命令的内容是“拿着画笔、绘画工具到吉村班报到”。

  吉村班是一个主要研究冻伤的课题研究组。该班的冻伤实脸主要在冬季(11月-翌年3月)进行。哈尔滨的冬天是很冷的,夜间气温常常降至零下40度以下。晚上十一二点,吉村班把“马鲁太”带到特别处置室,把他们的手脚泡在装满冷水的桶里,人为地制造冻伤。

  把手脚泡过水的“马鲁太”带到户外,让他们暴露在零度以下的室外,经过一定的时间,造成冻伤。他们估计已经发生了冻伤,就把“马鲁太”带回室内,进行“治疗”。当时,在侵略中国东北地方的关东军士兵中,不少人由于在极寒地带作战而患冻疮。731部队为了研究冻伤原理和改进治疗方法,一直在加紧搜集有关极寒条件下细菌感染途径等资料。这位画师带着绘画工具去报到是白天,几个小时以后,他面色铁青,带着一幅十分憔悴的面容回到了自己所属的某班,他的腋下夹着十几张已经画好了的画。他坐下来,在桌子上打开了画。这是极为残酷的彩色画。任何人看后都会情不自禁把头扭过去,不忍看下去。

邪道的色彩

  这是些十分残酷而又令人讨厌的画。不,与其说是画,不如说是在用墨画的素描之上,又用作日本画所用的工具加上淡淡色彩的写生。画的是“马鲁太”严重冻伤的手脚。

  在严寒中,只要把冷水泡过的手脚一放在室外,眼看着就会发生冻伤。室外气温-40°C,“马鲁太”外露的皮肤开始时由于贫血,变白,接着由于淤血由红变成紫色,在肿胀的皮肤上产生水泡,然后破裂发生溃烂,变成紫黑色,肌肉组织坏死。冷水浸泡过的皮肤在极寒条件下外露,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从轻度冻伤发展成完全冻伤。

  吉村班人员为了确认是否巳经完全冻伤,用四棱木棍毒打“马鲁太”的手脚。打下去,如果还有“痛”的感觉,那么,就证明尚未完全冻伤。完全冻伤是坏疽性冻伤。病患部位变成坏疽,肌肉组织全部坏死,皮肤呈暗黑色,并脱落开来。吉村班确认已经完全冻伤之后,把“马魯太”带进屋内。

  这时,再给巳冻伤的“马鲁太”进行治疗。把他们的四肢放在低温水中浸泡,逐步提高水温。有时,突然把他们的四肢放进15°C的温水中,看“马鲁太”的冻伤会有什么反应;有时,在保持水温不变情况下,观察轻度冻伤与严重冻伤的患部又都会怎样,研究治疗时水温与冻伤程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变换着外部条件,彻底地进行实验。

  “吉村班实验的目的并非给‘马鲁太’进行治疗,而是为了搜集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测定皮肤表面的温度、细胞变成坏死状态所需的时间以及整个过程等有关资料。……把‘马魯太’的手脚泡在温水中,也是为了寻找治疗冻伤最适当的水温以及泡入温水中的时间幅度等。……但是,一旦‘马魯太’完全冻伤的四肢突然泡入热水之中,那部分的整个肌肉组织就会一下子全部脱落掉……露出白骨来,尔后只能锯掉四肢,否则,‘马鲁太’是无法活命的”,一个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绘画师描绘下来的正是这些“马魯太”变了形、坏死了的四肢。

  有一张画上画着“马鲁太”的双手,从指关节到指尖的肉巳经完全烂掉。另一张画上描绘的是“马鲁太”的两只脚,巳没有踝骨以下部分。还有一张画上,从脚膀子到大腿都露出了白骨。还有的画上画的四肢像海豹一样短。发生水泡时冻伤的画,描绘着肌肉组织逐步变成紫黑色过程。他根据命令描绘的彩色画,就是冻伤实验的记录。当时,吉村班对利用“马鲁太”进行的冻伤实验都细致地拍了照片,收入了黑白胶卷中,还拍了记录影片。但是,这些实验记录中惟一的缺点是“没有颜色”。当时也没有研究出彩色胶卷,拍摄的照片,除了事后着色之外,没有办法制作出“有颜色的照片来”。所以,吉村班才看中了他的绘画才能。他运用描绘友禅染底图锻炼出来的技术和眼光,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对“马鲁太”的某些部分的写生,并再现在画册上,使之成为一张彩色画。它是彩色胶卷的代用品。过去用来描绘美丽的友禅染底图——设计装饰姑娘们的和服长袖盛装的设计技术,现在被用来记录残酷的实验。他的内心是否痛苦,对吉村班来说是无所谓的,他们需要的是原封不动地再现那些腐烂了的“马鲁太”手脚的彩色画,需要的是描绘那些东西的绘画天才。

  从那以后,他多次接到“带着绘画工具前来报到”的传呼。同事们看到,每次他离开时面部表情总是变得慌慌张张。他变得沉默起来。不久,传呼他的不仅是吉村班了。

  他陷入了不得不描绘使用“马鲁太”进行的各种细菌实验结果的处境。对他提出的要求是局部彩色写生。他很想知道那个“局部”究竟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在近距离写生是否会有什么感染的危险?但是他没有得到任何说明。他在战争结束复员之后,从未参加过原部队人员的聚会。每当他得知举行这种聚会时,他就嘟哝着:“真是多余……在731部队里留下的都是令人讨厌的记忆,没有任何一件事值得原部队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回忆的。”旧战友中知道他住处的人也极少。

  吉村班当时的负责人吉村寿人于1982年11月4日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做了如下的回答:

  问:据揭露,你们利用冷冻装置进行过冻伤的活体实验。

  答:当时还没有那种装置。为了推行对苏战略,曾研究防寒用具能否经受住零下70°C低温的问题。为此,制造了冷冻装置。由于器材来的太晚,快到战争结束时才开始试用。可是,由于苏联参战而把它炸毁了。恐怕你们是从少年兵那里听到这些话的吧!

  问:听说你们按民族分别进行过预防冻伤研究。

  答:把中指放在冰水里研究其反应的方法称作摆动反应(Hunting)。这是今天也使用的一种方法。当时根据关东军的调查,不到-4°C,不会发生冻伤。因此,我们在0°C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而且并非利用“马鲁太”来进行的,而是在当地人的合作下进行研究的,并非活体实验。我尽量不接近看管“马鲁太”的特别班。后来我也进行过冻伤治疗研究,是让我的部下军医中尉进行的。虽说他提出过报告,但是我没怎么过问。他干了些什么,我不太知道。

  问:利用婴儿进行过预防冻伤研究是事实吗?

  答:1972年,这件事在学术会议上成为问题,曾对一起进行研究的技师(1973年去世)进行过质询。他写信回答说:“使用了自己的婴儿。”至今我还保留着这封信。当时认为生命轻如鸿毛,能够帮助军队是一种荣誉。利用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并不成为问题。詹纳(Jenner)①首次种痘不也是在自己儿子身上进行的吗?

  ①詹纳系英国医生,种痘的创始人。

  问:你为什么进入石井部队?

  答:大学的恩师说:“你去满洲吧!”我曾表示拒绝。但他说,如果不去就开除你。

  问:虽说你本身没有进行活体实验,但你不是仍负有对部下的监督责任吗?

  答:也许负有监督责任。但是,既然已参加军队,那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就是这位吉村曾就自己进行冻伤实验问题发表过学术论文。关于这件事,追查731部队干部战后足迹的高杉晋吾先生写的《追查石井细菌部队残存干部》论文中有详细的记载。让我们从中引用部分的内容。

  这篇论文是吉村寿人战后发表在日本生理学会的英文刊物《日本生理学季刊》上的,是一篇关于寒冷生理学的论文。

  正像前面提到过的渡边在M报纸发表的那样,吉村对别的民族(包括中国人、满洲的蒙古人和鄂伦春人)进行过冷冻实验,同样也对100多名旅满日本学生(18岁至28岁)和中国苦力(对劳工的蔑称)进行过活体实验。为对不同年龄层的差别进行调查,对7岁至14岁的中国小学生也进行过活体实验。

  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他还进行过把出生第三天、一个月、和六个月的婴儿的中指放进冷冻水中浸泡30分钟的活体实验。

  读者一看就明白,这些实验并非志愿者乐意进行的。出生第三天的婴儿绝不可能乐意把自己的手指提供给他们做冷冻实验。更何况一般家庭的父母是不会乐意把出生才三天的婴儿供做冷冻实验的。把手指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婴儿一定会声嘶力竭地哭叫。

  由于这种情况,只有在密室中专门修造一个能够强制婴儿进行实验的设施,才有可能。当然这种实验只有在731部队的设施里才能进行。

  对我来说,这种情况虽是十分凄惨的,但是那些接受这种论文的日本学者的感觉才是令人难以想像的。

  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审判记录中,有许多证人证实了吉村进行的冻伤研究。现将其中部分证词引用如下。

  首先引用原731部队教习生古都证人的供述:

  问:731部队内是否进行过冻伤实验?

  答:是的。我见过这种实验。

  问:这种实验是在哪位研究员指导下进行的?

  答:吉村研究员。

  问:你谈一下活体冷冻实验的有关情况。

  答:每年在全年最寒冷的月份——11月、12月、1月和2月,在部队内进行。这种实验的方法如下:在夜晚11时左右把被实验者带到极寒的户外,让他们把双手放入装有冷水的桶内,然后把手拿出来,让他们双手湿淋淋地长时间站在寒风中。有时也这样做:虽然穿着衣服,但却赤着脚,然后带到户外,在夜间最冷的时候,让他站在寒风中。

  这些人冻伤以后,再带进室内,让他们把脚放进5°C左右的温水中,然后逐步升高水温。就是利用这种方法研究冻伤的治疗方法。我没有直接看到被实验者被带进室内以后的实验情况。我值夜班时,只看到把他们带到户外进行冻伤时的情景。让他们把双手放到水中进行室内的实验,是听目睹者讲的。(以下从略)

  下面是原731部队教育部长西中佐的供述:

  问:关于部队内进行过冻伤实验,你知道些什么?

  答:听吉村研究员说,在严寒的条件下,把他们从监狱中带出来,空手站立,然后用人造风(电扇)吹,使手冻伤。然后用一支小棍不断敲打冻伤的手,直到能够听到像敲打小板时的声音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原731部队内宪兵的供述:

  “(前略)我经过监狱实验室时,看到有5名中国人坐在长椅子上。他们中有两人没有手指,双手都变黑了,有三个人的手已露出了白骨。虽说还有手指,但只剩下骨头了。听吉村说,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冻伤实验的结果。(以下从略)

绝望的解剖室

  731部队“口”字楼内设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道。这条地下道同关押“马鲁太”的特设监狱7号楼和8号楼相连,由“口”字楼一层西北角开始,向前直走,向左拐,沿着一个没有扶手的混凝土楼梯走下去,就是它的“入口”。

  没有扶手的楼梯往下走,右拐弯约走半分钟,有地下通道,再顺混凝土楼梯往上走,这上行的楼梯也没有扶手。在楼梯口有一个向外开的铁门。这里就是地下道的“出口”。

  “出口”是一间混凝土的大房间。高高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个特大的聚集型照明灯(相当于今天的无影灯)。下面设有一个铁制的手术台,乍一看,似乎像大学附属医院里的一间手术室,但是不同的是,除铁床(手术台)之外,找不到一件类似医疗器械的东西,而仅仅放着几个水桶和装有福尔马林液的供装标本用的大型玻璃容器。

  这里就是731部队的解剖室。这座解剖室仅仅在靠近天花板的墙壁上开有一个采光用的小窗,它设于距“口”字楼的各个研究室——课题研究组最近的地方。

  打开通往解剖室的大门,长廊的一侧就是负责研究鼠疫的高桥班的各个研究室。沿这条长廊走,一会儿就可以走到同纵贯“口”字楼内的中央走廊交叉的地方。交叉部分很陡,整个尽头部分呈逆坡状态,好像刨掉了一块似的(像山上的陡壁似地向前突出起来)。

  这种设有逆坡的走廊结构,是731部队独特的设计,部队里的人员称此为“鼠回头”。

  所谓“鼠回头”是怎么一回事呢?前面已经谈到,“口”字楼一层沿着长方形走廊的整个层就是第四部属下柄泽班的细菌工厂。这个工厂在高桥班——繁殖利用鼠疫菌污染的鼠疫跳蚤的地方附近。

  繁殖鼠疫跳蚤,需要使用大量的老鼠。首先给老鼠注射鼠疫菌,将一二只老鼠固定在石油罐中,使之处于无法活动的状态,然后放入跳蚤,让它吸老鼠身上的血。直到剩下骨头为止,同时进行繁殖。

  跳蚤吸了已经染有鼠疫菌的老鼠血,保持老鼠的体温,在黑暗中,跳蚤就会拼命地繁殖。

  731部队中约有4500个这种饲育鼠疫跳蚤的器具,在两个多月中,可以“制造”几十公斤的鼠疫跳蚤,不是一千或一万只,而是几十公斤的鼠疫跳蚤。

  假定是50公斤跳蚤的话,据专家的计算,其数量就会有几千万只之多。这是一套在两个多月内就能生产大量鼠疫跳蚤的设备。

  写到这里,修建高桥班各研究室前的走廊尽头的“鼠回头”,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万一发生事故,这些经过鼠疫菌注射的研究用老鼠,从高桥班研究室里逃出来,即使穿过走廊,也必定会被逆坡的陡壁所阻拦,而无法再向前逃走。“鼠回头”的名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从解剖室的大门走出来,一直向前走,走到同中央走廊交叉处“向左拐,走到最深处就是笠原班(研究病毒)研究室。从解剖室走到那里仅需几分钟的时间。

  如果按相反的方向向右拐,沿楼梯向上走,就来到”口“字楼二层。在二层楼上,是拥有功率极大的冷冻室和保温室的吉村班研究室,以及凑班(研究霍乱),冈本班、石川班(均研究病理)。还有江岛班(研究赤痢)、太田班(研究炭疽)以及内海班(研究血清)。

  从解剖室到二楼的这些研究室步行只需几分钟的时间。

  解剖室通过秘密的地下通道同关押”马鲁太“的特设监狱相连,而且距各研究室很近。

  设有铁制手术台的这间房子,就是731部队对”马鲁太“秘密进行活体解剖的地方。

  据说从1939年731部队进驻平房附近的新设军事区后直到1945年夏季这支部队垮台为止,六年期间,通过这个秘密
地下道送入解剖室的活”马鲁太“就有数百名。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调查时,高级队员冈本供称1945年解剖的”马鲁太“约在1000人以下。

来自恶魔的预约

  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军事法庭未能弄清731部队所进行的无数活体解剖(据部分原部队人员说,刚死的人称“战死前解剖”——从法律上说,死体还有体温,不认为是尸体,解剖这种尸体,不是尸体解剖,而是称活体解剖)的真相。

  这是由于受审的部队人员小心翼翼地掩盖着事实,包庇他们头目的缘故。

  从哈巴罗夫斯克审判的记录中,到处可以看到被告人为隐蔽或缩小事实而费尽心机的措词。也就是说,被告人敏感地察知了苏军当局的审讯意图和审讯的锋芒,然后在回答审讯中反复地供述已经暴露出来的犯罪行为,始终采取了一种“没有问到的事情,一句也不讲”的态度。

  因此,在哈巴罗夫斯克所记录的“公审文件”本身,虽然是日本陆军进行细菌战犯罪行为的详细记录,但是却又会产生这样一种危险:即把731部队的全部所作所为只限定于“公审文件”上所列的事实来认识。

  资料、文件以及出版文件,都是利用铅字印刷的,从这些东西中,读者容易产生对铅字的“迷信”,但是为了揭露731部队的真相,仅靠涉猎印刷资料或硬搬已经提到了的事实,是不充分的。依靠那么一点证据就会陷入一种玄学式的表面调查研究之中。那只不过是现成资料的堆积而巳。继承、扩大现成资料的错误,也是有危险的。

  山田清三郎写的《细菌战军事审判》和岛村撰写的《三千人的活体实验》,作为记录来说,是很不错的,因为他们虽然根据的是哈巴罗夫斯克军事审判的“公审记录”,但还通过笔者亲自的调查进行了证实。

  上面提到的“口”字楼二、三层的各个班都利用设于部队一角的解剖室。

  我在前面谈到“马鲁太”时曾写道:“马鲁太”是“按编号……作为731部队各班所有物分配的,成了他们根据不同研究目的进行活体实验的”材料“。

  “马鲁太”为什么必须“作为各班的所有物分配”呢?其最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解剖室里的活体解剖。

  从活着的人身上釆集新鲜的“标本”时,必须事先确定这些标本是哪个班的“所有物”。

  据原部队人员的证词,在实际进行活体解剖时,解剖“马鲁太”人体的执刀和进行实验的权利,属于拥有这个“马鲁太”的那个班。执刀解剖和进行实验完毕以后,人体的内脏,根据各研究班的要求进行分配。

  他们事先把解剖活体和进行实验的计划通知各个研究班。“解剖以后把小肠和胰交A班”,“B班要脑子”,“C班要心脏”……从那时起就开始进行预约。这是对被活生生地解剖了的人体部件的“预先订货”。

  731部队进行活体解剖,大致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釆集标本。人患传染病时,心脏是否会肥大?肝脏是否会变色?感染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如何?在人活着的时候,查明各个部分的变化情况,解剖活体是最“理想的”方法。

  并不只是采集感染疾病的标本,活体解剖的价值在于可以研究“马鲁太”服用一种药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此有关的内脏发生的各种变化。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给“马鲁太”“注射”了人们想得到相关结果的一切物质。从“马鲁太”的静脉注射进空气,观察身体的各种器官是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才窒息的?部队人员虽然知道注射空气会导致人的死亡,但是他们对更加详细的经过抱有兴趣。

  他们还把“马鲁太”倒吊起来,进行实验,看看多少小时多少分钟死亡,身体各个部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把“马鲁太”放入一个巨大的离心分离器内反复进行高速旋转实验,直到“马鲁太”死亡为止。

  把尿、马血注入肾脏,人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反应呢?他们用猴血、马血和人血进行交替的实验。究竟能从“马鲁太”身上抽出多少血液呢?他们利用针管进行过多次抽血实验。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榨取。

  把大量的烟送入人肺中会怎么样?如果以毒气来代替烟,又会怎么样?毒气或糜烂性气体进入人的胃,会出现何种变化呢?

  试用这种药物,不,使用那种物质时……那些平时甚至连念头本身都认为是一种邪念而禁忌的事情,在731部队里却满不在乎地付诸实施。利用X光射线长时间照射破坏肝脏,也是活体实验的内容之一。据说,也包括一些在医学界是早巳判明的毫无意义的实验。

  解剖活体的手术刀,主要由研究班里具有助手资格的人(雇员)掌握……采集标本的想法,由班长一级提出。各班的班长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或医生。只对特别有兴趣的“马鲁太”,他们才直接动手。通常绝不玷污自己的手。一切事情都让部下来干。各班人员对活体解剖丝毫没有罪恶感,毋宁说各班里充满了一种这次能够采集到何种标本的期待气氛。

  这是原部队人员做出的证词。经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的“马鲁太”,一小时以后已经变成了一个“最好的活标本”。

手术的“自助餐”

  据原部队人员说,在这种解剖活体“实验”中,他们曾经接受过哈尔滨医科大学日本人教授和当时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大学的“委托研究”。

  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虽然是只有很少几次,但是,大学教授也曾来过731部队。每次都戒备森严,下车时都是把教授的眼睛严严地蒙起来,进入大楼以后才取掉蒙眼布。

  有一次,前往哈尔滨外游的“皇族人士”悄悄地来到了731部队,石井四郎部队长根据“无关东军司令官的许可,严禁任何人入内”的规定,让这位“皇族人士”在大门外等了很久,说了一番好话之后,才领他参观了设施。这段小插曲在有关人员中是人人皆知的。

  石井四郎队长(军医中将)认为解剖活体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实验”,并把它作为对此有兴趣的日本医学人员参加部队的“诱饵”,不少教授既是731部队人员,又在当时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里教书。

  “某有名国立大学的教授在战后日本医学上做过许多疑难的手术,博得高名,获得了政府的勋章……这位先生怎么掌握如此高明的外科手术技术的呢?如果那么难的手术遭到失败是不得了的!难道那位先生没有失败过吗?不,他的手术有过几十次失败的经验,……他在什么地方积累这些经验的呢?都是在731部队!”

  在关西,我见到了原部队的一个队员,他说,以“马鲁太”为对象进行过多次疑难手术的“实验”。

  “马鲁太”——是人,又并非是人。因为每个“马鲁太”都没有姓名,只有编号的管理卡片。当“马鲁太”被“消费”掉之后,就把他的编号改用在新“进货”的“马鲁太”身上。

  但是,被731部队进行活体解剖的人,并非都是“反日分子”。现在让我们介绍一个原部队人员当时目睹的一个实例吧!

  1943年的某一天,他们把一个中国的少年带进了解剖室。据原部队人员说,这个少年并非“马鲁太”,估计可能是从哪里拐骗来的,详情不得而知。这个少年仿佛已经绝望,蹲在解剖室的角落里。站在解剖台周围的十几个身着白色上衣的队员,只露出经过消毒的双手。有一个人说了句简短的话,命令这个少年爬上解剖台。

可以“再造个活人”

  中国少年按照命令脱光了上身,躺在解剖台上。这位少年还不知道自己身上即将发生什么事情。然后脱掉他的裤子。少年生殖器周围还没有长毛,也许中国东北地区的人体毛较少,从生殖器和其周围的情况来推测,这位少年年龄约为十二三岁。

  他们首先把浸透了哥罗仿(麻醉药)的脱脂棉捂在那个躺着的中国少年的嘴和鼻子上进行了全身麻醉。然后再用酒精擦干净少年的身体。

  一位资深的雇员从围绕着解剖台的田部班成员中走出来,手握手术刀靠近这个少年,然后他沿着少年的胸腔用手术刀开出了一个Y字型。再用止血钳进行止血,鲜血不停地流出,露出了白色的脂肪,活体解剖便开始了。

  “少年并不是‘马鲁太’……孩子并没有进行什么抗日运动。后来,我才知道解剖他是为了取得一个健康的男少年的内脏。由于这个缘故,这个少年就活活地被解剖了……”,后来,一个原731部队人员回忆当时解剖情景时这样说道。

  从这个沉睡中的少年身上依次取出肠、胰、肝、肾、胃等各种内脏,分别计量之后把它们丢进了桶里。放在计量器上的内脏还在蠕动,所以指针在摇摆,队员很难看准刻度。接着他们又把丢进桶里的内脏放到一个装有福尔马林液的大玻璃容器里,盖上盖子。沾满少年体液的手术刀闪闪发光。由于雇员熟练的“执刀”,少年的上半身在流血中几乎变得空无一物了。取出的内脏,泡在福尔马林液中,还在不断地抽动,进行着收缩运动。

  “喂,还活着呢……”

  不知是谁这样说道,这可以再造一个活人。取掉胃,切除肺部之后,中国少年只剩下头部,一个小小的光头。凑班的一个人把它固定在解剖台上,在耳部到鼻子之间,横切了一刀。在剥开头皮之后,开始锯头,头盖骨被错成三角形之后取了下来,露出了脑子。部队人员用手插入柔软的保护膜,像取豆腐般地把少年的脑子取了出来,又迅速地放入装有福尔马林液的容器中,解剖台上的少年只剩下四肢和一副空躯壳了。到此,解剖结束。

  “拿走!”

  呆在一旁的人员把装有少年内脏的容器一个个地拿走,而对这个被迫死去的少年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在他们看来,甚至连判刑都不需要。少年只不过是摆在恶魔餐桌上的一块肉而已。队员双手捧着玻璃容器在走廊上一走,由于摇晃,内脏在溶液里不时作响,收缩了起来。由于容器重,生怕摔倒,他们使出全身的力气,捧着它,缓慢地走着……

  将要进入青春期的这个中国少年的姓名,恐怕同无数“马鲁太”一样,至今也无人知晓,他本人也不会知道自己被活生生地解剖的理由。在被迫短短的假寐状态中,他丧失了一切:

  鲜血流如注,
  活体解剖躯尽空,
  五脏秤上动。

  1940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郊外笕桥逮捕了一名便衣队人员(中国游击队员),在蒋介石的中央航校旧址斩首后,尸体由731部队冈本班解剖。原731部队I.N氏目睹了活体解剖现场。他在回忆当时情景时写下了这首短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3章 黑暗的小天地

——731
终身负罪的俳句①

  ①俳句:日本传统的短诗,由五、七、五共17个音节组成。——译者

  一名从平房撤退回国的原731部队人员在战败二十余年以后对自己的经历作了如下十七首俳句:

  一
  酷寒冻肉伤,
  友祥画笔描彩绘,
  双手惊颤颤。

  二
  凝视“马鲁太”,
  双手僵冻硬如冰,
  肉裂白骨露。

  三
  生体活解剖,
  手术刀上血肉糊,
  鲜血凝成球。

  四
  烈日当空照,
  手铐脚镣紧身缚,
  锁声震楼哭。

  五
  越狱求生存,
  刀光枪影紧逼人,
  解放献终身。

  六
  反帝意志高,
  鲜血誓书留墙上,
  葬身烈火中。

  七
  魔怕留罪状,
  慌把尸体火中抛,
  油脂臭味冒。

  八
  终身负罪重,
  病毒跳蚤袭人伤,
  吸血把病造。

  九
  狮子狂声吼,
  恶魔医生死挣扎,
  浑身汗淋漓。

  十
  大楼烈火烧,
  恶魔白塔痕欲消,
  鬼梦一场空。

  十一
  满脸泥汗泡,
  亡命货车窜原野,
  疾速向南逃。

  十二
  隧道闷又黑,
  汗水煤末满身沾,
  车中难友愁。

  十三
  一切化灰烬,
  逃亡途中闻败讯,
  货车哭声嚎。

  十四
  飞越跨国境,
  人定气平心安宁,
  忙擦满头汗。

  十五
  炎夏闷又热,
  汗流浃背围相坐,
  共话釜山夜。

  十六
  乘船返故国,
  凭栏近指仙崎港,
  新绿渗人心。

  十七
  多磨①静悄悄,
  黑碑无言风中立,
  五轮塔下寒。
  ①多磨:日本一个墓地名,在这一墓地建有一祭祀已死的731部队官兵的黑色石碑——“精魂塔”。——译者

  据原部队人员说,他开始出席俳句会时,发表了其中几首,但是,与会人士几乎都不理解俳句的含意。现在让我代替作者来做一番“题解”吧!

  第一、二首的“酷寒冻肉伤”和“凝视‘马鲁太’……肉裂白骨露”是以731部队吉村班进行残酷的冻伤实验为题材的。这一点估计读者已经理会到了。

  第四首“烈日当空照……”是描写带着手铐脚镣的“马鲁太”被押送到731部队时的情景。

  第六首的“反帝意志高,鲜血誓书留墙上……”的意思以后还要详细叙述。1945年8月9日731部队开始撤退和垮台时,他们发现在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墙上用鲜血写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第七首的“油脂臭味冒”是描写撤退时烧毁巳经屠杀完毕的“马鲁太”尸体的情景。

  第八首的“终身负罪重……”显然是描写在安达特设实验场里利用鼠疫跳蚤反复进行感染实验的情况。

  第九首的“狮子狂声吼……”写的是731部队的指挥者——石井四郎军医中将。我写这个纪实虽然是以不论及部队人员个人责任为前提,但是,关于石井队长个人的问题,作为731部队的创始人,作为象征,为了说明731部队的本质,不得不提到他个人。

  第十首的“大楼烈火烧……”也还是描写从8月9日开始的撤退作业。第十一首的“满脸泥汗泡……”,第十二首的“隧道闷又黑……”,第十三首的“一切化灰烬……”,第十四首的“飞越跨国境……”,以及第十五、十六首都是写731部队撤出平房,越过中朝边境南下,在接到战败的通知以后,他们害怕追究战争犯罪的责任,“全家分散”,返抵日本港口前逃跑的情景。在逃跑过程中隐藏着许多插曲。

  最后一首是“多磨静悄悄,黑碑无言风中立,五轮塔下寒”。这首诗句意味是深长的。

  战争结束的同时,731部队虽然解散了,但是,战后,部队人员仍保持着联系,他们建立了各种战友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大会,重温“旧谊”。1958年,为了祭祀巳死的部队人员的在天之灵,在东京的多磨墓地建立了一座“精魂塔”。在这座“精魂塔”上没有刻上任何一个建碑人的姓名,仅仅在黑色的碑上刻下了几个梵文字,除此之外,没有说明建“塔”意义的任何标志,而是隐蔽了建塔的由来,悄悄地修建在这个墓地之中。从俳句看是写这座奇怪的塔。

  诚然,无论从哪一首俳句来看,雕琢在内的含义是深刻而沉重的。他的意境远远超过了那些习惯于重视季节语言,歌咏花鸟风月的俳人的理解。在这十七首俳句中,我注意到第五首:

  越狱求生存,
  刀光枪影紧逼人,
  解放献终身。

  这首俳句的含义是什么呢?从“越狱”一句来看,估计写的是731部队特设监狱——“马鲁太”小屋中发生的事情。

  越狱——

  这实际上是一座在严密警戒下甚至连一个人都无法生还的特设监狱。关押在这里的“马鲁太”,生活在两天有三个人遭到屠杀的可怕处境之中,他们豁出有限的生命,勇敢地进行了反抗。

  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战争结束前夕——1945年6月上旬发生的“马鲁太”暴动。

恶魔的同族经营

  下图就是731部队特设监狱二层的示意图。这张图是通过原部队人员多次共同作业才重新绘制出来的。

  部队里叫做“7号楼”、“8号楼”的特设监狱是独立的两层钢筋水泥建筑,它是由20余间单人牢房和集体牢房组成的。

  单人牢房是由厚40公分坚固的混凝土墙壁和铁门隔开的。整排的单人牢房四周被很宽的走廊包围着,走廊镶有玻璃窗,窗外的断面呈梯形,外面还装有一层向外突出的铁栅栏。

  从走廊向外走去,要通过图中右侧的楼梯。走廊和楼梯之间,隔有一扇厚钢板制成的大门。有时允许“马鲁太”外出放风,单人牢房出来的人几个人拴成一串,通过铁门,沿楼梯走下去,然后进入“内院”。

  “内院”面积相当大,种有草坪。“7号楼”内院的一角,还留有一块尚未建成的球场空地,允许“马鲁太”进行运动。所谓的运动,就是剪草坪,拔杂草或者在球场捡石头,修理特设监狱的排水沟。

  “马鲁太”整天面对着坚厚的混凝土墙壁,等待死亡的来临。对他们来说,这种可以直接接触外部空气,在土地上走路的“运动”,多少可以散散心吧!

  但是,来到“内院”的“马鲁太”自己也知道完全没有可能从731部队逃走,肯定会更加感到绝望。因为“内院”的四周,是由“口”字楼的高大外墙包围着,是一个密封的空间。即使以某种方法突破了出入单人牢房的铁门,进入了走廊,但是仍会被隔断走廊和外部联系的坚固铁门所阻挡。即使撬开铁门,沿楼梯而下,冲进“内院”,但是,“内院”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出口。的确,包围着“马鲁太”的环境,是令人绝望的,甚至任何通向希望的东西都不存在。他们考虑到“马鲁太”越狱的可能性,包围着“内院”的“口”字楼没有设出口,墙修得很高,玻璃窗开在二层楼很高的上方。

  特设监狱“7号楼”、“8号楼”对称地修建在左右两侧。“8号楼”主要是关押女“马鲁太”的。

  特设监狱是由731部队特别班负责管理的。特别班班长是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哥哥刚男。石井四郎军医中将有三个哥哥,大哥叫虎雄,二哥叫刚男,三哥叫三男。除已去世的虎雄外,石井三兄弟把持了731部队所有的重要职位。据原部队人员说,负责管理“马鲁太”小屋的特别班人员,包括警备、看守、炊事和事务人员在内共约50人。

  特别班几乎全部成员都是石井兄弟和他们的老乡——千叶县山武郡芝山町附近农村里的排行老二、老三①的男青年,是靠石井把他们带出来的。石井军医中将担心暴露特设监狱的秘密,所以利用自己的亲友加以防备。

  ①过去日本农村中,只有长子才有财产继承权,老二和老三在各方面都受到歧枧。——译者

黑板上的死亡预告

  能够出入特设监狱的人,即使包括731部队的成员在内,也是极有限的少数。“马鲁太”小屋是731部队的秘密区,是沾满鲜血的黑暗天地。

  “在前往7号、8号楼的本馆一层的两侧,在牢房通往‘内院’的铁门处,24小时都有用步枪和六棱棍武装起来的特别班人员轮流值班进行监视……在部队内部,发生各种议论和传闻的‘马鲁太’小屋,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路过中央走廊时,总想往里看一眼,但马上就会听到‘别东张西望!’的训斥声。……我们总是压制着好奇心以一种小跑前进的状态通过中央走廊。后来,‘马鲁太’发生暴动时,甚至许多部队人员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充当紧急警备人员,因为‘失去这个机会,就很难看到监狱的情况’。”一个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我写这篇纪实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弄清特设监狱内部的实际情况,因为原部队人员几乎都没有进入过7号楼、8号楼,而最熟悉情况的原特别班人员都顽固地拒绝供证词,不接受采访。

  “这些事情涉及石井四郎阁下的军事秘密,严禁外传。”他们异口同声地这样说。

  这些人一直闭口不谈内情,且无法接近。战后36年的今天,原部队人员的意识里,至今仍认为已经死亡了的石井军医中将仍是“阁下”。“军事秘密”继续存在,仍在起作用。

  “老头子(指石井四郎军医中将而言)是千叶县地主的少爷,是京都帝国大学毕业的尖子……老头子在平房建立731部队时,最费神的是如何保守监狱的秘密……老头子注意到自家佃户以及村里贫农出身的老二、老三的存在,于是把他们从内地(日本)带到了满洲……战前,在佃户和贫农看来,地主是大老爷,是村子里的大人。老头子充分利用了他们这种乡亲意识,把他们拼凑在一起组成了特别班,同时以当时农民难以置信的高薪作为诱饵,力图来保守秘密。也就是说,利用乡亲关系和金钱双重办法堵住了他们的嘴。”

  这是曾经在某大学教书的原部队人员做出的证词。许多原部队人员都知道石井四郎队长根本不重视特别班人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事实。“忠于任务、守口如瓶、身体健壮”就是要求特别班人员所具备的“秉性”。

  部队里一般人员是根据服务年数和资格,按佣人→雇员→委任官的顺序晋升文职人员职衔。同他们相比较,特别班人员经过以格斗和射击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见习、实习阶段以后,许多人就当上了委任官,这是一种快速晋升。鉴于特别班人员负有管理“马鲁太”的特殊任务,考虑到其危险性,除每月薪金外,还增发约相当于薪金百分之七十的危险津贴。

  “石井特别班分为两个部分:即饲养动物和管理‘马鲁太’……矮胖的人被分配到动物班;个高体壮的人则被分配管理‘马鲁太’,其中有的人不会写字、不会算术,甚至连‘马鲁太’的底账都不会记,所以,必须从别的班里选择适当的人才分配到特别班事务部门中来补充。”一个有关人员说道。

  “由于特别班人员多数是乡下的年轻人,有的人纯朴胆小,所以对他们进行了‘旨在增加胆量的特别训练’。所谓特别训练是什么呢?就是用六棱棍打死‘马鲁太’。开始时,见习班员吓得浑身打颤,但是,不久就学会了不把‘马鲁太’当人看待而作为实验材料来对待了。他们得到了在千叶县农村时连想也不敢想的高薪,可以给父母高额的汇款,也赚到了弟妹的学费。对特别班人员来说,老头子就等于救世主,731部队是棵摇钱树。”

  有一间很大的房间和包围着7号楼、8号楼的“内院”相通。室内设有桌子和黑板,这里就是特别班的工作场所。

  黑板上用白粉笔有时写上有时又擦去三位数数字以及下面这样一段文字:

  X月X日,XXX(编号),石川班使用,病理实验。XXX,凑班使用,K攻击。XXX,高桥班使用,P攻击。XXX,XXX,XXX,田部班。X日,XXX,吉村班……

  黑板上写的“K攻击”就是霍乱实验,“P攻击”就是注射鼠疫菌。通过与各研究室的联系,特别班事先在黑板上记下预定进行活体实验的日程,就是“马鲁太”也无法弄懂这张比宣判死刑更加可怕,不把人当人来对待的屠杀计划表。

“马鲁太”大甩卖

  据原部队人员的记忆,特别监狱的核心部分,都是在7号楼和8号楼的二层的部分。

  因为一层一直是作为临时收容“马鲁太”杂居的集体牢房来使用的,与一层有两排牢房,中间有走廊相比,二层是供实验用的单人牢房。

  为了搜集细菌、化学毒物的活体实验资料,必须仔细地观察“马鲁太”。特设监狱二层的十二个房间都分别作为单人牢房来使用的道理就在这里。

  各间单人牢房的正面门上,有一个可以开关的窥视窗。部队人员通过窥视窗进行观察和搜集资料。

  特别班人员带着来自各班研究室的“派来的人”,每天上午和傍晚巡视二层的单人牢房。他们通过窥视窗喊叫“马鲁太”的编号,让他们把带着手铐的手腕伸出来。身着白色衣服(在医院等地方常见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冈本班研究室人员抓住“马鲁太”的手腕子试脉搏,还用体温计测体温。

  “派来的人”和肩挂步枪、手握六棱棍的特别班人员联合巡视走廊,是只有在特设监狱里才能看到的一种特殊光景。

  由于活体实验的结果,有时“马鲁太”无法站起来行走,即使喊叫他的编号,仍然躺着不动。这时“派来的人”和特别班人员就进入单人牢房。

  “关押在单人牢房里的‘马鲁太’全部都带着手铐。有的‘马魯太’反抗心很强,大声表示抗议,还进行绝食。这种‘马鲁太’除带手铐外,还加上脚镣。一名原苏联红军战士‘马魯太’一看到看守和研究人员就带着手铐做出机枪射击的架势,‘嗒、嗒、嗒’地连声喊着,做出连续射击的样子,之后,就瞪着我们。这种‘马鲁太’很快就用来做实验。”

  原部队人员提供的证词是生动的。综合原部队人员所谈的情况,关押在7号楼、8号楼内的“马鲁太”总数,最多经常有80人至100人左右。每栋楼平时40人,多时50人。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据被告人川岛在审判731部队的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上做出的证词,“马鲁太”的关押人数经常保持在二三百人,如果7号、8号楼的实际关押能力为八十人至一百人的话,那么,岂不是同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上说的二三百人有很大的“差距”吗?在731部队里,除特设监狱外,是否还有别的收容所呢?关于这一疑问,后来,也有人证言在特设监狱有地下室。是否属实,未曾证实。

  “不,731部队的特设监狱只有7号、8号楼。但是,由于像开水似地很快地消耗着‘马鲁太’,所以必须不断地进行人员补充。听说,在平房和哈尔滨市之间,稍靠近哈尔滨市的地方,在哈尔滨神社附近还有一个‘马鲁太’的特殊集中营,我记得那个集中营一直叫做”送死场“(音译),不知道写哪几个字。集中营里经常关押着300名左右‘马鲁太’。当实验材料不足时,立即把他们从集中营押送到731部队来。押送时,使用一辆没有窗户的黑青色的汽车。这种汽车像现在的二吨冷冻车那么大,也是那样的汽车。从集中营押送‘马鲁太’,原则上是夜间进行的,每次都是由宪兵队列队迎接。”

  “731部队人员中还有几个人听说在哈尔滨市内设有一个‘马鲁太’的特殊集中营。但是却不知道那里的实际情况如何。因为管理特设监狱和押送‘马鲁太’,是由不同的组织分别负责的。管理监狱由特别班员负责;从集中营押送‘马魯太’则由哈尔滨宪兵队总部承担。”

  “关押在集中营的‘马鲁太’,除部分人外,都不带手铐和脚镣,特别注意不露出将送往731部队的迹象。在‘马魯太’中也有中国青年,他们听说这里可帮助找工作,什么也不知道地就被关进了集中营。”

  据说,当时在731部队人员之间,这些事曾经成为话题。根据迄今搜集到的证词综合进行判断,“马鲁太”大致有三个来源:

  (一)在华中和华北战场上俘虏的八路军战士和干部、国民党军官兵以及城市、农村里由于同抗日斗争有关连而被捕的知识分子和工人们。(日军)利用军用列车把他们由各地的俘虏收容所运往哈尔滨,直接押送到731部队中去。

  (二)在哈尔滨市内及其附近地区逮捕的苏联红军官兵(情报部人员)以及白俄和他们的家属。首先把他们关在哈尔滨市内的“保护院”里,然后由哈尔滨的特务机关或宪兵队押送到731部队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哈尔滨市郊外“忠灵塔”附近的集中营里关押的一般中国市民。他们几乎都是由于受骗而被迫当了“马鲁太”……其中似乎也有仅犯了盗窃罪的刑事犯。

  平时白天值班的司令官,还要接着进行夜间巡视,但是在“马鲁太”押送到731部队的这一天晚上,停止进行夜间巡视。关于“马鲁太”的信息,属部队内部的绝密。

  居住在福岛县的原哈尔滨宪兵队总部宪兵M·M先生寄来了如下内容的一封信:

  你(在书中)记述说哈尔滨宪兵队总部负责押送哈尔滨市忠灵塔附近的“马鲁太”集中营中的“马鲁太”,但是,我相信根本没有那种事实。

  当时,哈尔滨市包括近郊在内设有如下的分队和分遣队。各分队之间联系十分密切。相互之间交换情报自不待言。连司法事件都保持着合作态势。

  当时,为了日满亲善和推行国策,为了尊重中国人(当时称作“满洲人”)的习俗,增加亲日感情,我们宪兵一直在充分地执行人道主义的任务(原文如此,摘自来信原文)。

  但是,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审判中,曾配属于731部队的原哈尔滨宪兵队总部特高课班长仓员宪兵供称:“我的职务就是从哈尔滨往731部队押送犯人。”

  “先由宪兵队总部打电话下达指示,通知我们去领人(‘马鲁太’)。这一通知是下达给田坂曹长的。”

  “押送囚犯主要是在夜间进行。我们领到囚犯之后,乘坐押送车,前往平房火车站,以便交给731部队。在那里,我们的车停在大门口,由一个人走近哨兵所,同哨兵进行联系之后,哨兵同营地内的监狱值班员通电话,尔后值班人员出来,把这批囚犯护送进监狱”。

特设监狱中的“间苗”

  “731部队的特设监狱是进行活体实验的场所,在这里最悲惨的事情是”马鲁太“的”间苗“。

  刚建成时每栋楼有20至24间单人牢房,但是后来,一层楼约有近一半的房间巳”转用“为器材仓库和集体牢房了。

  可是,到了1943年,由中国各地押送来的俘虏急剧增加,他们利用货车把”马鲁太“送到731部队。

  由于这种缘故,原则上一直作为单人牢房使用的特设监狱的牢房,由于”马鲁太“源源不断到来,变得拥挤起来。

  “按规定,原则上每间单人牢房关押两个人,但是这时,‘马鲁太’的人数增多,巳不允许遵守这一原则。每间牢房塞进了三四个人,各种实验开始出现了局部的紊乱现象。‘间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开始时,731部队的领导对于往牢房里塞“马鲁太”表示欢迎。在一间约有四至六块榻榻米那么大的单人牢房里关押三个人,“马鲁太”就只能身靠身地睡觉、吃饭。部队领导人注意到“过密”状态,认为实行鼠疫等各种细菌的集体感染实验,这是绝好的环境。于是,首先给一个“马鲁太”注射鼠疫菌,然后把他放进过密状态的单人牢房中进行观察,看其他的“马鲁太”是怎样受感染的。

  原部队人员说:“可是,不那么容易发生想象中的集体感染。只有肺鼠疫,大致在两三天内就能够传染到同一牢房里的‘马鲁太’身上,但是其他的传染病一下子蔓延不起来,据说‘马鲁太’中有些知识分子,他们懂得预防感染的知识,相互转告预防方法,并在单人牢房中付诸实施。在‘马鲁太’中有许多比我们头脑更加优秀的有教养的人。企图使他们患传染病的731部队人员同防止患传染病的‘马鲁太’之间,每天都展开了智慧的攻防战。”

  于是,他们想出了“间苗”的办法。在特设监狱的右端有一间浴室,同它相邻的是设有床铺的特别处置室。“间苗”就在这里进行。“间苗”的对象是那些虽多次被当做活体实验材料使用,但是仍然顽强地活下来的“马鲁太”。

  出现这种顽强的“马鲁太”自有其原因。731部队把鼠疫菌视为“主要武器”,进行了大量增产。但是利用培养器大量培养出来的细菌具有毒性越来越弱的特性。为了制造即使进行(大量)培养毒性仍不消失的鼠疫菌,就必须首先取得毒性更强的菌种。

  因此,高桥班人员想出了一种在“马鲁太”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移注”鼠疫菌的办法。首先给“马鲁太”A注射鼠疫菌,确认此人患鼠疫死亡。人体在死亡前血液、淋巴液中产生的抗体和鼠疫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鼠疫菌在同抗体进行的斗争中获胜后,毒性相应地增强。再把“马鲁太”A的血清注射到“马鲁太”B身上,侵入身体的毒性更高的鼠疫菌和“马鲁太”B的抗体又展开斗争,产生毒性更强的鼠疫菌。然后,再把它注射到“马鲁太”C身上……这是进行旨在培养剧毒性(细菌)的作业。

  高桥班利用这种方法制造出了毒性更大、更凶恶的鼠疫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经过注射血清,人体内的抗体也变得更加顽强。“马鲁太”被注射鼠疫菌以后,虽一度陷入病危,但是其中有的人也会幸存下来。这些“马鲁太”不仅对鼠疫菌,而且对其他细菌也具有同样的免疫力。

  在防疫研究上,这些“马鲁太”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如果让他们活着,就没有收容大批接踵而来的新“马鲁太”的空间。于是在“间苗”上采取了当场致死的方法。

  特别班人员把幸存下来的“马鲁太”由单人牢房带到特别处置室来。曾经多次成为实验对象的“马鲁太”巳如惊弓之鸟,他们不肯离开牢房。于是,站在“马鲁太”一边的身带手枪的特别班人员佯称:“已决定释放你出狱了,所以先去注射预防疫苗。”就这样把他们骗出来。

  “马鲁太”被带进特别处置室以后,首先在他们的手腕上注射20克哥罗仿麻药……不到一秒钟,只见“马鲁太”气喘不止,翻着白眼,呼吸困难,身上不停地起鸡皮疙瘩,终于断气……进行这种“间苗”,最多每月达20人左右……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幸存下来的“马鲁太”,终于被杀死了,真是残酷啊!

  一个原部队人员这样回忆了“间苗”时的情景。

“快送活体来!”

  特设监狱的一角设有一间浴室。这是“马鲁太”的专用浴室。原则上规定每周洗一次澡,但是,有时根据对“马鲁太”进行实验的目的不同,也会给予他们多次入浴的机会。

  仅在洗澡时,多数“马鲁太”可以去掉手铐,在全副武装的特别班人员的监视下,几个人编成一组一起脱光衣服。

  8号楼关押着女“马鲁太”。据原部队人员说,其中有一个人是有名的中国军阀首领的情妇。

  女“马鲁太”洗澡同样也在特别班人员的监视下进行。据说“监视”年轻女人洗澡,是特别班人员淫猥的乐趣之一。

  让刚刚押送到731部队的“马鲁太”洗澡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健康的实验体。洗完澡以后,为俄国“马鲁太”准备了相当高级的黑面包和肉汤;为中国“马鲁太”准备了松软的肉包子等晚饭。为了让他们好好地睡一觉,晚上九点钟就熄了灯。

  翌日清晨,各研究室派来的人在特别班人员的陪同下,巡视每个单人牢房。这是为了预约实验材料,虽然有点像在妓院里挑选妓女似的,但是,在栅栏里关押的却是“马鲁太”。

  根据有关人士共同做出的证词,“马鲁太”中,中国人占70%,俄国人等外国人占30%,其中包括朝鲜人和蒙古人;从年龄看,绝大多数是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四十多岁的人就算年龄最大的了,没有一个五十岁以上的“马鲁太”。

  他们从窥视窗巡视了刚关押进来的“马鲁太”以后边走边说道:

  “我们要那个高个子的吧!……还有二号牢房里关的那个红脸胖子也不错。”

  “是XXX号和XXX号吧!明白了。”研究室派来的人和特别班人员之间进行着评议,这是杀害“马鲁太”的评议和选择。

  有时,连这种评议也可以省略掉。各研究室打个电话来订货:“无论什么体型都行,请适当地找出20个健康的‘马鲁太’来!”

  731部队的特点是,不仅军人而且文职人员也在进行这种恶魔的订货。各研究室派出的人都是有文职人员身份的医学工作者,是研究人员,也是助手。

  顺便提一下,部队里有一个图书室,保存着不少医学书籍,如巳故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冈岛敬治著,该校医学博士谷口虎年修订的《解剖学》(吐凤堂发行)、《病理解剖术式》(陆军省医务局内陆军军医团发行),西成甫、铃木重武著《改订人体解剖学》(岩波书店发行)等。这些医学书籍上都盖有蓝紫色的“石井部队图书”的椭圆形印章,供队员们利用。

  部队里许多医学工作者以医学的名义挑选健康的人作为活体实验材料像生活消费资料般地消耗掉。“那家伙反正要判死刑,如果同样都是死的话,那么就先让他对人类做出贡献后再死。”这种逻辑一直在731部队的医学工作者中通行无阻。

“马鲁太”个人小传

  为了把关押在特设监狱中的“马魯太”作为活体实验材料来使用,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

  首先,第一部各研究班确定研究主题,并由班长(高等官)向委任官级的文职人员下达“调进马鲁太”的命令。

  领取时,不能凭口头,需要书面申请。在申请书上填写研究课目、使用“马鲁太”的数量等必要事项之后,经器材部部长批准,再去副官(卫生中尉)室提出书面资料,加盖队长印章获得许可,再将它送往特别班后才能领取必要数量的“马鲁太”(从第XXX号到第XXX号)。

  领到“马鲁太”之后,在仔细询问病历的同时,还要详细了解迄今实施的实验情况,并进行严格的体检。

  进行这些检查,是技术员和下士官的工作。如果“马鲁太”超过10人时,在安达进行露天实验,而通常室内实验只限3-5人。

  办完以上领取手续之后,开始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必须准确,具有科学的客观性。因此,需要健康的‘马鲁太’。但是,并不一定每次都获得理想的纯正的实验材料。所以各研究班都虚报申请人数。领到的‘马鲁太’中,如有病弱者时,虽可以作为实验基础来使用,但是,不作为资料来使用。”原部队人员作证说。

  在“马鲁太”中有一位年约18岁被人误认为是歌舞伎演员的美少年。部队广泛传闻:在“马鲁太”中有一位美少年被杀掉太可惜。因此,他被分配到有关研究班后,都以“病弱”为由没有使用他。据原部队人员回忆,听说直到731部队撤退之前,这位少年一直还活着。

  四肢发达的“马鲁太”被视作采血源。“马鲁太”是带着脚镣被拖进特设监狱二层处置室的。“马鲁太”想到了这一点,多数毫无抵抗地老实地躺在手术台上,然后由部队人员把采血针管插进手腕抽出400毫升的血。肥壮的“马鲁太”一次抽400毫升的血,能够受得了。但是有的“马鲁太”呈现贫血状态,一时站立不起来。

  听说其中也有进行反抗的“马鲁太”。这时,特别班人员则在殴打之后强行抽血,抽出的血液,用于异型血液的输血实验。

  1942年秋,关押在7号监狱二层已有两年的“马鲁太”中,有一个强壮的人。他在“两天消耗三人”的激烈的“马鲁太”消耗中,是一位“在监狱期间不倒的最长者”。他的关押编号是909号,年龄三十多岁,身高1.75米,是一位通晓日、英、俄三国语言的中国人。据他本人说,在被带进731部队之前,他一直在苏满边境当警官。

  原部队人员S·T说:“懂日语的909号充当着特别班人员和犯人之间的翻译。特别班似乎把他作为统帅‘马鲁太’的人而非常重视。也许是语言的才能使909号得以生存了两年。”

  在731部队里,“马鲁太”是不被当人来看待的,只不过是当作和土拨鼠、跳蚤同样的实验材料而巳。犯人和部队人员之间并不进行人的交流。由于“马鲁太”消耗的速度甚快,根本没有记住“马鲁太”面孔的余地。

  但是,像909号这样的“老囚犯”,在特别班人员和各班研究人员中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说是实验材料,与其殴打之后强制进行实猃,莫如有一个“老囚犯”帮助在牢房里进行协调,办起事来更加顺利。909号是一个头脑敏锐、有很强判断力的人。他似乎并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得救而奉承日本人的。他认为反正都是已无生存希望的“马鲁太”,至少要争取改善一下在押期间狱中的生活环境。他常代表“马鲁太”的利益提出改善饮食和待遇的要求。由于909号是这样一个人,颇得囚犯的众望。只要909号召唤一声,抽血、号脉、测体温等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部队人员对909号也高看一等。据说,有人在烧杯里放上浸满药用酒精脱脂棉代替酒躲开看守的目光送进909号的牢内。

  有时,他叫住面熟的部队人员,打招呼问道:“听说,你为了升官正在进行考试前的学习吧!”使对方大吃一惊。虽然身体的自由受到限制,但是仍以语言为武器从出入牢房的部队人员那里搜集情报。

  无论被关在怎样绝望的环境之中绝不灰心丧气。支撑909号的,不仅是人,而是一种不屈的信念。但是,他作为“马鲁太”的命运结束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1942年快到中秋节时,负责研究赤痢的秋贞班领到了909号。秋贞班班长是原满洲医科大学的教授,是北野政次的部下。研究赤痢的专门班虽是江岛班,但是从1939年起江岛班长不在了,北野部队长从兼任霍乱研究班的凑班那里把秋贞教授拉了过来,担任了没有班长的赤痢研究班的负责人。

  1942年察觉财务违规问题以后,部队长由北野取代石井时,北野带着数名心腹进入了731部队。其中之一就是秋贞。

  在追述909号命运前途之前,我想先用已经判明的内容记述一下秋贞班利用赤痢菌进行活体实验的内容吧!

  731部队进行的各种传染病的活体实验中,赤痢菌实验是需要较长周期的。

  新班长秋贞到任时,这个研究班正在针对当时使用的疫苗研究开发明矾变性毒素(利用明矾淡化毒性的新型治疗赤痢用的疫苗)。为了准确地查明试制的疫苗的有效性,需要重赤痢患者。于是,决定迅速“制造”一批赤痢患者。临床病例越多,数据的可靠性就越大。秋贞班使用8名以上的“马鲁太”制造了赤痢患者。赤痢活体实验的程序如下:在开始实验之前,先对“马鲁太”进行“调整”,然后对健康的“马鲁太”(纯品)进行预防注射1-3次→放入活菌疫苗→发病→进行试制疫苗实验→死亡→解剖→制作标本这一过程。必须通过上述全过程,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个人差异而造成数据误差。

  为此,秋贞班班员把领到的“马鲁太”集中到同一牢房内,供应他们有充分营养的饮食。这是程序中的第一步即“调整”。

  1942年秋天,秋贞班在进行赤痢实验中,使用了多少名“马鲁太”不详,但其中包括了909号。

  把“马鲁太”“调整”到性质相等的实验材料之前,供应营养充分的饮食,并进行两三周的健康管理。每天仔细地进行健康调查,把头重、头晕、食欲、排便和脉搏状况的资料,主要根据本人的报告写进病历。

  赤痢是一种经口腔感染侵入大肠粘膜的传染病。所以重视它对消化器官产生的影响。尤其要慎重地仔细检查有无排便,呈何种状态。“马鲁太”的调整工作结束以后,开始进行实验时,秋贞班给“马鲁太”进行预防注射。赤痢菌由于国际上和日本的分类不同其称呼也不相同。按照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分类分为志贺菌1型——7型、弗里克斯纳①菌1型——6型、X型、Y型、波伊德菌1型——7型、宋奈②菌等。
  ①弗里克斯纳(Flexner,Simon),美国细菌学家(1863-1946年)——译者
  ②宋奈(SonneCarl),丹麦细菌学家。——译者

  进行预防注射时,使用的是把这些病菌人工弱毒化了的预防注射液。当时预防注射液的制造过程,在30年代使用的陆军军医团编写的《防疫学教程》中有所记载。据记载,它似乎是加上生理盐水和石碳酸处理后的弱毒化了的变性毒素(Toxoids类毒素——译者注)。

  并不是对所有的被实验“马鲁太”都必须进行预防注射。如使用10名“马鲁太”时,进行预防注射时的比例如下:两个人0次;四个人1次;四个人2次。

  进行预防注射之后,“马鲁太”因人而异,有时发生腹鸣、腹痛、腹泻、发烧、极度发冷、头痛等副作用。发生这种情况时,秋贞班则等待发病的“马鲁太”恢复常态。大致在四五天之内这种副作用就会消失。

  在进行这种实验的前一阶段的某一天,909号对一位熟悉的秋贞班人员搭话说道:“大人,蒙您多方照顾,请把这个送给您夫人吧!”赠送的是909号在不知何时怎样亲手制做的一双中式女鞋。这是一双用布拼凑起来的简朴的女鞋,脚尖部分还有彩色的蔓草花纹。

  “牢房中的‘马鲁太’都会做这种工艺品,他们把剩饭做成浆糊,布则是平时命令女‘马鲁太’缝补衣物时剩下的布头。它们似乎是通过秘密传送物品通道分配到各牢房的。我忐忑不安地从909号手中接过这双女鞋,藏在包中带回宿舍,以免被特别班察觉。”一位原秋贞班的人员这样回忆道。

  909号平时对该班的人员常这样说:“怀疑我是间谍,就把我抓到这里来了。但是,我是无罪的。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我突然消失之后,她必定会很担心。我想早点回家去。实际上,每年中秋节时,我都是和女儿一起过的。”

  909号的话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一旦被关进了731部队,就不可能活着出去,这是肯定无疑的。909号是否悟到了自己的下场才说那种话呢?现在已无法向本人询问了。

  注射赤痢预防针一个星期之后,即放入731部队培养的强力的赤痢菌。经过两三天的潜伏期之后,等待发生剧烈的腹痛、腹泻、发烧,然后转归(发病的结果,死亡。在731部队里把“马鲁太”的这种死亡称做“转归”。“木头”死亡之后又还原到人的尸体——作者注)。

  那一天来临了。秋贞班人员进入909号的牢房,首先把一个装有20毫升黄色液体的杯子递给他,杯中的黄色液体是猪、牛的胆汁。为什么要喝猪、牛的胆汁呢?

  秋贞班对于各种赤痢菌菌种进行累代培养。这些菌种分类为阪大菌种、满大菌种、SK菌种和异型菌种等。随着培养条件和放置天数的不同,其毒性有所增减。秋贞班详细地研究赤痢菌的特性,研究开发长期维持毒性的方法。把有强毒性的活菌疫苗原封不动地放入“马鲁太”体内,难于吸收,发病率低。在观察实验的主角——主变量(“马鲁太”)与原因(赤痢菌)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发现了这种结果。

  为了防止产生这种结果,在实验之前,让“马鲁太”喝下促进肠胃消化吸收能力的猪、牛胆汁,这应该叫做旨在促进吸收赤痢菌的“恶魔为被实猃者预备的餐前酒”。

  让“马鲁太”喝完“餐前酒”之后,秋贞班在两名特别班人员的陪伴下,同909号进行约15分钟的杂谈。但这并不是同即将走上死亡之路的人话别。

  “让‘马鲁太’喝下胆汁以后,如果放置不理的话,他们必定会把手指伸进喉咙,让喝下去的胆汁吐出来。‘马鲁太’中间已经积累和继承了许多让实验失败、自己能生存下去的智慧和经验。一旦胆汁被吐出来,实验的数据就紊乱了。所以,为了硬让他们吸收胆汁,就边计算着时间边进行杂谈。胆汁味苦,难喝,‘马鲁太’皱着眉头喝了下去。”原秋贞班人员做出了这样的证词。即使胆汁是甜的好喝的饮料,对“马鲁太”来说,也不能不皱着眉头喝下去。秋贞班人员当时谈过些什么呢?在先生的记忆中似乎巳不存在了。

  15分钟以后,交给“马鲁太”一个小玻璃容器。容器里装着用肉汤(培养细菌用的营养液)①滤液稀释了的赤痢活菌疫苗。据原部队人员讲,听说“活菌疫苗发出一种和精液相似的气味”。
  ①肉汤(bouilon),来自法语曲filtre。——译者

  909号目不转晴地盯着装有活菌疫苗的容器,低声嘟哝道:“该送终了。”无论怎样怕死的“马鲁太”,一旦送来装有活菌疫苗的容器,都会知道要死了,而把杯中的东西一饮而尽。从翌日起,909号发生剧烈的腹痛和腹泻。“餐前酒”的效果立即表现出来:从喝下活菌疫苗之后24小时以内被实验的“马鲁太”发病了。

  909号排出的大便,从软便变成水泻、粘血便。一整天吃新型疫苗,也不见有效。909号由于剧烈的腹痛和腹泻,缺乏水分,排泻脓血便。牢房内准备的耐酸铝制的器皿中积满了脓血便,散发出恶臭。秋贞班人员把积满血便的器皿放进网袋中送往研究室。发病三天以后,909号极度衰弱而“转归”了。

  “在尸体尚未开始僵硬之前,他被送往石川班。切开腹部时,909号的尸体还冒着热气。”

  “909号送给我的那双女鞋,拿回宿舍以后,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把它烧掉了。后来回想起来,那双鞋中也许藏有信件。如果一不留心,送给满洲人,731部队的秘密泄露到外部,也许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是,那位聪明、成熟老练的909号是作为纪念品,怀着百感交集的心情把这双女鞋交给我的。至今我心灵的深处仍感到有些疼痛。”

  “但是,我认为,909号因患赤痢而死去,这样说也许有点残酷。但是,这还算是好的。如果经受住不彻底的实验而活了下来,那么还得经受冻伤实验和毒瓦斯实验,遭受二遍、三遍苦。”

  对“马鲁太”来说,活下来仅仅是实验次数的多少和实验时间的长短而已。最后等待着的必定是“转归”。提供证词的原秋贞班人员说,在战后37年的岁月里,他总不能忘记909号临终时的情景。他说着眼睛湿润了。

  “每年临近中秋月明时,总是被909号的恶梦魇住。在梦中,我乞求他宽恕我,浑身的冷汗都湿透了被窝。”

  当时909号的女儿只有10岁,她一定在焦急地等待着某一天突然消失的父亲回到她的身边。因为909号的女儿每年都和父亲一起过中秋节。但是,自从她的父亲消失后,她将是以怎样的心情眺望中秋节的明月呢?909号交给原秋贞班人员的那双女鞋,也许是怀着祈求托他送给女儿的纪念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9: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6章 细菌战的技术秘密
  

迟效性鼠蚤炸弹

  731部队内有第二部直辖的航空班、气象班和机场。跑道同8372航空队的跑道很近,几乎连接在一起似的。在距“口”字楼约一公里远的机场的一角,设有两个机库,最多时拥有11架飞机。“包括经过改造的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和完全不能使用的飞机在内”(原部队人员的证词),11架飞机的构成如下:

  吞龙轰炸机、97式重轰炸机、97式II型重轰炸机、99式双引擎轻轰炸机、99式单引擎轻轰炸机、轰炸教练机、运输教练机、隼式战斗机、患者运输机、AT客机以及无法使用而一直放置在那里的爱国飞机等。

  航空班人员包括气象、通信和维修人员在内共约60人。

  轰炸机较多,这一点一定会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是细菌战实验和作战的需要。

  731部队有一种部队长石井四郎发明的“宇治式陶器炸弹”。

  进行细菌战,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谋略。由深入敌方纵深的“敢死队”把细菌撒入江河、水坝和水库内,进行污染。第二种是利用炮弹,把经过细菌污染的小动物、物体和食物等装入炮弹内,并使之在敌区内爆炸。第三种是利用飞机轰炸进行撒布。

  石井军医中将主张摆脱过去那种把细菌战仅仅看做是由少数“敢死队”进行的谋略战手段的“狭隘方法”,而将它置于现代战争正面作战之一的位置,因此,提出了利用飞机投掷细菌炸弹的设想。

  “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个困难的问题……炸弹中装满鼠疫细菌污染过的跳蚤以后再投掷的这一想法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投掷之前遭到高射炮的阻击,有可能会在友军的上空爆炸……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曾设想让飞行超过高度,然而空气变得稀薄以后,跳蚤又会死掉。另外,炸弹爆炸时,由火药产生的高温会使大部分跳蚤死掉。如何做到不使跳蚤死掉,又能使炸弹爆炸,而且把利用鼠疫菌污染的跳蚤撒布在限定的地区内……使用‘马鲁太’多次进行研究实验的结果,终于研究出了新型的陶器炸弹……石井这老头子想出这种方法是在某一天的半夜,他十分兴奋,大声下命令要求731部队干部在夜间点名。”

  这是原部队人员做出的证词。不是用金属而是用陶器制成的炸弹,依靠填充在外筒导爆沟内的少量炸药在距地面不太高的地方发生爆炸。如果炸弹内装满利用鼠疫菌污染的跳蚤,一旦跳蚤撒在地面上就会马上去寻找微温的人血而开始采取“行动”——这就是宇治式陶器炸弹的秘密。

  从1939年至1945年夏战败前为止,多次进行了使用鼠疫跳蚤和陶器炸弹的“实猃”。安达实验场成了“实验”的舞台。安达即今天大庆油田的所在地。

  关于这一问题,前面提到过的前军医少将川岛作出证词,他在有关人员中间是有名的。

  ——把供实验用的15名被实验者,从部队院内的监狱中押出后,捆绑在进行实验地里特地埋下的柱子上,为了便于飞机确定方位和看清特设实验场,在特设实验场上还升旗、施放烟雾。

  ——专用飞机从平房车站起飞,飞机在实验场地区上空盘旋,飞至实验场上空时,投下了20枚左右炸弹,炸弹在距地面一二百米的空中炸裂,弹内装满鼠疫的跳蚤从中跳出来。这些鼠疫跳蚤蔓延了整个地区。

  ——炸弹投掷后,为了使跳蚤能够蔓延开来,感染被实验者,等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尔后,对这些人进行消毒以后,利用飞机又送回平房车站附近的部队营区内的监狱,进行观察,研究这些人是否受到鼠疫的感染……

  川岛证词中提到的“平房车站”就是731部队的所在地。他隐瞒了航空班的存在,使用了很巧妙的措词,使人觉得似乎就是8372航空队。

  “但是,不管有多少,那并非真正撒布鼠疫跳蚤。如果那么干的话,驻安达地区的731部队人员本身也会发生危险,所以那是以装入弹内的跳蚤作为假想鼠疫跳蚤进行的一种实验……等了四五个小时,以便跳蚤确实找到‘马鲁太’的肉体,并开始吸吮人血。当‘马鲁太’知道无数的跳蚤从脚上爬上来时,以为是鼠疫跳蚤,挣扎着身体,一味地哭喊着,由于他们的四肢都被紧紧地捆绑在柱子上,所以无法躲开跳蚤。一个炸弹内装有约3万只跳蚤”,一个原部队人员这样回忆道。由于多次进行陶器炸弹和跳蚤实验,这种实验全部都作为记录影片被拍摄下来了。

悄悄地残酷杀掉

  731部队的器材部里,备有大量的棉被、毛毯和铁甲,这些东西都是供以“马鲁太”为对象的实验使用的。

  战时,有一种叫做“防空头巾”的东西,是国民必备品。装满许多棉花的厚头巾,是在遭遇美国飞机空袭时,用来防止炸弹碎片和保护头部免遭因炸弹爆炸的冲击波而导致房屋倒塌所引起的伤害的。人们上学、上班或外出时都随身带着头巾。不久,美军开始进行无区别的燃烧弹轰炸后,这种头巾几乎毫无作用。因为它虽可以有效地防止弹片,但是无法防止辐射热的袭击。

  731部队的棉被、毛毯、铁甲之类的东西是一种有带子的可以遮蔽全身用的“头巾”似的东西,可以说是棒球投手和裁判所使用的铁甲钢盔以及棉衣和遮蔽全身的棉被相结合起来的东西。

  褐色的铁甲是铁制的,前后各带一个,两个铁盾之间夹着的是“马鲁太”。制造这些东西都是为“防护”细菌炸弹和炮弹试炸试射时使用的。

  让“马鲁太”脱光衣服以后,用装满棉花的硬棉被裹起来,用绳子紧紧捆上,并前后胸套上铁甲,再用绳子捆紧,把身体固定起来。

  731部队经常备有五六百套这种特殊的铁甲和棉被。从陶器炸弹的改良实验到改善鼠疫菌污染的跳蚤“活用”方法的实验,安达特设实验场进行过许多次实验。

  731部队航空班的AT客机把带上眼罩手铐脚镣的“马鲁太”运往安达机场。怕万一被外部人员看到后感到奇怪,还让他们穿上文职人员的服装。在机场的一角,仅把“马鲁太”的脚镣拿掉,然后用卡车把他们送往特设实验场的“马鲁太”收容所。

  但是,从731部队所在的平房到安达共约有120公里的距离。空运“马鲁太”和地面运输不同,同乘的警备人员有限。万一“马鲁太”在AT客机内闹起来,势必连同驾驶员一起都会遭到摔死的痛苦下场……“马鲁太”之所以穿文职人员的服装,也是由于考虑到这种偶发事态。万一发生事故时,可以说“这是在押送俘虏途中发生的事情”而支吾过去。每当运送“马鲁太”时,驾驶员在飞抵安达上空之前一直是非常紧张的。

  在实验场的一角,每隔5至10米竖有一根捆绑“马鲁太”的柱子。用全身防护用的棉被和铁甲遮蔽起来的“马鲁太”被紧紧地固定在柱子上。

  为了研制细菌武器的成功,从各个角度、高度进行爆炸,以确认它的效果,并搜集爆炸地点与细菌污染范围之间相互关系的详细资料。

  爆炸后炸弹或弹片使“马鲁太”受伤而死去,那么实验效果就会落空。由于必须坚持冷静而透彻地追究细菌污染而造成的死亡率,所以研究出了奇形怪状的各色铁甲和全身防护用的棉被。

  在带着特殊铁甲,被紧紧地绑在木柱上的“马鲁太”身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

  有一次,让十几名“马鲁太”仅把屁股露出来,进行了瓦斯坏疽菌强制感染实验。

  所谓瓦斯坏疽,就是由于受到一种叫做瓦斯坏疽菌的菌群的感染而产生的。在战场上受伤,伤口不清洁,一旦瓦斯坏疽菌侵入,在六七小时之内发生肿胀和剧痛,患部会胀得像空气枕头,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切开和切断四肢。

  以“马鲁太”露出的屁股作为目标,在近处爆炸利用瓦斯坏疽菌污染的榴散炸弹。

  无数的碎弹片深入“马鲁太”的屁股之中,“马鲁太”发出痛苦的呻吟声。部队人员逐个进行“检查”,看看瓦斯坏疽菌是否命中了“马鲁太”。

  尔后,把“马鲁太”送回特设监狱,仔细观察和记录他们从发病到死亡的过程,而不做任何治疗。不,根本不准治疗伤口。731部队需要的是瓦斯坏疽菌贪婪地大吃特吃“马鲁太”屁股肉的过程。

  一星期以后,从“马鲁太”烂肉中发出强烈的恶臭,作为实验对象的“马鲁太”全部死亡。

  “多次进行过瓦斯坏疽实验。不仅仅瓦斯坏疽……还进行过钢笔式细菌手枪射击实验和更原始的实验。如在露出‘马鲁太’臀部的附近地方进行爆炸,然后调查弹片侵入肉体的情况,利用来福枪瞄准头部,进行不同角度的射击,然后解剖脑部,制成标本,用四棱棍打死后检查肌肉受伤情况,留下资料……”

“烤人肉”与串刺

  在安达特设实验场,不仅仅进行细菌武器和杀人“实验”,而且还进行一般武器的实验。即以“马鲁太”为材料的杀伤性能实验。

  1943年夏季的一天,在宽广的安达特设实验场里放上了十几辆即将报废的旧坦克和装甲车。

  不一会儿,一辆涂有草绿和白色的迷彩色的车辆由机场驶抵这里。十几名捆绑成一串的带着手铐、脚镣的“马鲁太”从车上走了下来。

  731部队的摄影班赶紧拿起摄影机按动快门。这一天天气十分炎热。

  被迫穿上了草绿色的军队文职人员服装的“马鲁太”们被缓慢地拖到坦克和装甲车前,一个个被解开,被强制进入眼前巳报废的坦克和装甲车里。周围由用轻机关枪和步枪武装起来的特别班人员包围着,反抗和逃跑都是不可能的。

  每辆坦克进两个人,每辆装甲车进一个人。被剥夺了手脚自由的“马鲁太”从狭窄的出入口被推了进去,尔后“嘭”的一声盖上了盖子。“马鲁太”在密封的车舱里弯曲着身子,满身流着汗。在夏日太阳的烘烤下,坦克和装甲车内像蒸气浴室般的闷热,当“马鲁太”们全部都进入密封的车舱之后,从安达特设实验场的一角出现了一队关东军司令部派来的士兵。士兵们身上背着一个草绿色的罐状物,里面装着压缩空气和汽油、重油构成的液体燃料(烧夷剂)。罐的右肩伸出一个软管,软管的顶端装有一个金属喷嘴。这就是火焰喷射器。携有火焰喷射器的士兵们分别站在距坦克10米、20米、30米的地方,摄影班也站在一旁待命。高亢的号令指挥着实验场,士兵们成跪射姿势,并把火焰喷射器的喷嘴对准了坦克和装甲车。现在究竟要发生什么事情,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正要进行陆军新研制的烧夷剂和火焰喷射器实验。

  再次发出高亢的声音,下达了命令。接着,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情景,从士兵们手中紧握的喷嘴里喷出了白热的火焰,它包围了关有“马鲁太”的坦克和装甲车,1000°C以上的灼热地狱笼罩了车辆,发出隆隆的响声,还发出了小声的爆炸。大约20秒,不,可能是10秒左右,时间长短不等,红黑色的浓烟中,可以看到烧化了车辆的种种情景。坦克车炮身着了火,履带和装甲板由于高温而变了形,有的车辆已经倾斜下去。

  等余热冷却之后,开始对车辆内部进行检查。坦克和装甲车里的“马鲁太”已经烧焦。由于高热的烘烤,“马鲁太”已经炭化。摄影班人员把每辆车的情景全部拍摄下来。

  “‘马鲁太’中多数是工人、知识分子和学生,当他们从特设监狱中被提出来时,就感到死亡即将来临。所以,不愿意出来……731部队的翻译操着俄国和中国语安抚他们说:‘不会干什么危害你们的事,只要进入车中就可以了,结束以后就释放你们。’骗他们乘上飞机或汽车带到安达实验场”,原部队人员做证词时说道。

  在安达甚至还进行这样的实验:他们把运来的“马鲁太”蒙上眼睛,分成几个组,一个挨一个,每10个人紧紧排成一个纵队。一组都穿上厚厚的防寒衣,另一组则穿上普通的军服,有的则上半身呈裸体。

  在各组排成队的“马鲁太”前面,持有三八式步枪的人员做出立射姿势,从近距离瞄准最前面的“马鲁太”。

  “射击!”一声令下,三八式步枪一齐开了火。一发子弹使“马鲁太”们的身体从第一个开始,一个压一个倒了下去。

  “穿透五人。我们穿透四人。我们穿透三人。”拿着记录用纸的队员不断地把“三八式步枪在XX米近距离射击时对棉衣、普通军服和裸体的穿透性能”记录下来。这种实验曾经进行过多次。他们把“马鲁太”当作串刺用的实验材料。

细菌战影片

  731部队一面进行以“马鲁太”为对象的残酷的“实验”;另一方面也在实地进行细菌战。这一点也是人所共知的。

  关于进行细菌战的“证据”,军医中佐西在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军事审判的公审法庭上做出的证词供认了当时的概况。被告人西原来是731部队的教育部长,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7月至8月期间被调往孙吴支部(673部队),负责指挥这个支部。

  证词是很长的,现仅从“公审文件”中引用西有关细菌战证词的部分。

  问:你讲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731部队使用细菌战武器的情况。

  答:我听说1940年对中国使用过细菌武器。1940年8、9月间,我在北京的防疫给水部总部工作,在那里曾听说在中国中部的宁波市附近使用过细菌。

  问:你是从什么人那里怎样听到的情况?

  答:我在北京防疫给水部总部时,南京防疫给水部送来了总部的一份文件。从这份文件上我了解到在宁波市附近使用了细菌。后来北京防疫给水部吉村中佐告诉我对中国使用的鼠疫菌是从石井部队领来的。(下略)

  问:关于中国派遣队,你谈一下你在731部队所见到的情况。

  答:我看过一部有关731部队派遣队1940年前往中国中部进行活动的记录影片,影片中开始出现的场面是把装有经过鼠疫感染的跳蚤的特殊容器放入飞机机身内;第二个场面是把撒布器安装在飞机的翼下面,并进行了有关特殊容器里装有鼠疫跳蚤的说明。尔后有四五个人乘上了飞机,究竞是谁乘飞机,我不知道。据解说词说,飞机起飞后,飞往敌区。在相继出现了飞机、中国军队正在行进、中国农村等场面之后,飞机翼下冒出白烟。从解说词中知道这种白烟就是对敌方撒布的鼠疫跳蚤。

  西中佐继续就自己所见到的实施细菌战的记录影片做证词。

  ……飞机返回机场,银幕出现了“作战结束”的字样。飞机着陆后,人们拥向飞机,这些人是消毒工作人员。电影中还出现了对飞机进行消毒的情景。消毒以后,才出现人。首先从飞机里出来的是石井中将,接着是碇少佐,

  其他人都是我不认得的人。影片上出现了“结束”两个字,介绍了中国报纸的报道以及日语译文。解说词中说,宁波附近地区突然以凶猛的势头开始流行鼠疫。最后出现的场面是,中国卫生兵穿着白色的作业服正在鼠疫流行地区进行消毒。我是从这部电影中清楚地了解到在宁波附近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

  问:关于使用细菌武器的情况,你还知道些什么?

  答:我知道在发生黑河事件时,石井部队使用了细菌武器。1944年7月,我从孙吴支部调任驻平房车站的731部队的教育长。我的前任是园田中佐,我同他进行了工作交接。当天,园田中佐返回了日本,我打开他的文件箱时,发现有一份记有发生诺门坎事件,即黑河事件时使用过细菌武器的文件。

  那里面有当时拍摄的摄影底片,参加这次作战的敢死队名单和碇少佐的命令等,敢死队是由两名军官和士兵等约20人组成的。我记得名单下面有用鲜血签的字。

  西的证词虽然还在进行,但是他说看过1940年在“中国中部宁波附近”进行细菌战的记录影片一事,是令人注目的。

  实际上,看过731部队在宁波地区进行细菌战的记录影片的人,并不仅仅是西军医中佐等731部队人员和关东军有关人员。

  当时有一名作为大本营记者团成员派往新京(长春)关东军司令部的随军记者,叫M,他在军司令部里也看到过同样的记录影片,此人是在731部队周围采访过的一个人。

  暂且让我们听一下M谈的堪称“731外史”的亲身体验吧!

“非道恶土”满洲国

  I942年7月25日,满洲国(今中国东北地区)政府和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将要求大本营陆军报道部向满洲国派遣大本营记者团。

  当时,新京(长春)正在举行庆祝满洲国建国10周年的活动,十分热闹。

  梅津大将是关东军总司令,同时也兼任驻满特命全权大使。

  “建国10周年时,希望大本营记者团详细地参观满洲帝国发展的现状,并通过他们的眼睛转达给本国。”

  这就是要求派遣记者团的名义。这一计划的献策者是当时关东军报道班班长长谷川宇一少佐,当时关东军副参谋长秦少将将其作为好建议而采纳并付诸实施。

  根据关东军的要求,大本营陆军报道部指定了派记者的各家报社:《朝日》、《东日》(今《每日》)、《读卖》、《都》(今《东京》)、《福日》、《同盟通信》、《大陆新报》(汉城)、《满洲日日》、《满洲新闻》、《康德新闻》10家报社。

  “关东军着急起来了……”,在被指定派出记者的M报社里,有人这样说道,“对,这是由于目前大本营和参谋总部正在注视着南方战线的缘故。虽然承认关东军的存在,但是当前军事战略的重点却并不在满洲。”

  对此,关东军的头目是不高兴的,所以必须利用庆祝满洲国建国10周年的机会,让日本国民知道北方作战的重要基地——满洲以及统治满洲的关东军的存在……要求派记者团来的用意就在这里。

  “不,说是让日本国民知道,那也是一种藉口。实际上是梅津大将等关东军将官们愤懑的一种表现:‘大本营啊!你们应该多关心关东军!’所以邀请各家报纸记者采访,让他们写出更多的报道来。”

  “虽说如此,以所谓满洲国国宾待遇来接待,也算是关东军慷慨解囊了……说每个记者发给1500日元的旅差费呢!”

  当时,在M新闻社东京分社里,有一个精通俄语的高个子长脸的记者。他就是在本节中出现的M。当时29岁的M,被选为M新闻社派往满洲的大本营记者团成员之一。

  M等派遣记者团的日程,计划为三周,预定参观奉天(沈阳)、新京(长春)、抚顺、鞍山、吉林、哈尔滨、黑河、大连、旅顺等各主要城市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情况。关东军破格地发给每名记者1500日元的旅差费。1500日元,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额,在农村足够盖一栋连地皮一起买下的房子。

  “我不是军事记者,但为什么特地让我代表M新闻社前往那里呢……”,M说,“当时,我正在研究苏联的军事、经济、文化情况,引起了参谋总部的注意……我正在调查研究以开发西伯利亚纵深地区森林和地下资源为目的,而正在建设中的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通称贝穆铁路,贝加尔——阿穆尔线的简称)……还任东条内阁的咨询机构——‘国策研究会’的临时讲师……由于这种关系,我才成了派往满洲记者团的成员之一。”1942年7月29日夜,记者团由东京启程。记者团出发前,陆军报道部长谷萩那华雄大佐笑着对M记者说道:^

  “以国宾待遇来迎接新闻记者,恐怕只有满洲国吧!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到时候你就自由飞翔吧!不过,喝满洲的生水,必定会拉痢,要多加注意……听说关东军有一支叫做防疫给水部的特殊部队,利用他们发明的一种过滤器过滤的水,就不要紧。”

  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特殊部队。M记者第一次听到了这个名称。

  “总之,当时陆军参谋总部对731部队只有如此程度的认识……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南方战线取得了赫赫的战果,参谋总部得意洋洋……陆军统帅部门确实有这样一种想法:只要苏联在欧洲战线同纳粹德国进行殊死的战斗,苏满边境就不会出现特别的紧张局面……因此,他以轻松的口吻向我泄露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这个番号……当时,尚无法知道那就是臭名昭著的细菌战部队……满洲731部队。”

  M记者一行乘坐关釜渡轮驶抵釜山,翌日在京城(汉城)朝鲜军司令部拜会坂垣司令,接着前往奉天(沈阳)。

特务机关长助理泄密

  M记者等派遣记者团一行访问奉天(沈阳)、抚顺、鞍山、吉林、新京(长春)之后于8月11日进入哈尔滨市。

  当天《哈尔滨日日新闻》晚刊报道说:“大本营记者团今天拜会了哈尔滨市政府。”

  抵达哈尔滨市的当天下午,M记者等人访问了哈尔滨特务机关。因为他们负责带领记者团一行进行市内参观和照顾他们食宿等。记者们一致的愿望是了解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特务机关的实况和他们的“活动”情况。

  由于特务机关长柳田中将不在家,由特务机关长助理浅冈大佐作为代表会见了记者。

  “今天我能够见到大本营派遣的记者团感到十分髙兴……”,浅冈助理是一个高个子,脸晒得黑黝黝的,他一就座就以十分坦率的语调讲起话来,“今天很不凑巧,机关长阁下不在家,很遗憾。傍晚时,他能回来,我想会出席今晚在大和饭店举行的欢迎各位的宴会……那么,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吧!大家不是外人,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直言不讳地回答大家的问题。各位回国以后,可以原原本本地向大本营和参谋总部汇报。”

  由于是代表性报纸的记者,所以大家推举M记者提问题。

  “首先想请教的是治安方面的问题。满洲是否像政府所称赞的那样,确实是一个王道乐土呢……”

  由于他的坦率提问,记者团出现了一阵嘈杂声。浅冈助理脸上露出一种苦笑似的表情。

  “虽说是王道乐土……请不要忘记它是70万精锐的关东军驻守的满洲国这一点”,浅冈机关长助理讲话的声音变得有些尖刻,“一般说来,旅居满洲的日本人正因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似乎都深信这里是王道乐土,但是,这是单纯的政治概念。噢……实际上,满洲是临战地区。由于这种缘故,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满洲的日本人似乎丝毫也没有感到这些问题……”

  M记者询问治安上存在“许多问题”的具体内容。

  “你……”,浅冈助理瞟了M记者一眼,继续说道:“你询问满洲的治安状态,满洲本应是王道乐土,但是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八路军和俄国间谍在这里蠢蠢欲动……尤其这个哈尔滨是间谍的老巢,也是策动反满扰乱的据点……破坏铁路线、放火,就在二十几天前,哈尔滨发电站被炸,我们遭到很大的损失。”

  他讲出了一些新鲜的事情,记者团中响起了翻动笔记本和记笔记的声音。

  M记者继续问道:“那么,特务机关和宪兵队一定忙于抓间谍吧!”

  浅冈助理点了点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哈尔滨是一个国际城市,住着几万名白俄。如果他们窝藏来自苏联的间谍,那是很难抓的。因此,宪兵队在哈尔滨设置了白俄事务局,对整个满洲居住的白俄一个不漏地进行了登记,并且严密地进行监视……但是他们人数太多,可不那么容易呀!”

  “间谍潜入什么地方?”M记者继续追问道。

  “哈尔滨有一个叫傅家甸的地区,占哈尔滨市区面积约近四分之一的大魔窟街就在这里。大魔窟住着各种族的人,流浪汉、失业人员和罪犯……间谍们潜入了这一地区。傅家甸的道路像蚂蚁窝似地会让人迷路,初到那里的人进去以后,不大容易走出来……有时,不久就被剥得精光,变成了尸体,躺在傅家甸的进口处”,浅冈助理讲话时眼睛闪动着光芒,“日本的刑事警察为了追捕罪犯进入傅家甸,但有时他们成了死尸飘在松花江上……你们可千万别靠近这个大魔窟。我们可无法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但是这一席话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同731部队有关的重大“秘密”。M记者不久就弄清了这件事情。

捏造“大魔窟传说”

  浅冈特务机关长助理对派遣记者团继续说道:

  “整个满洲自不待言,包括华北在内,鸦片黑市也都是由傅家甸搞起来的。……在这一地区内,住着拥有在一天之内就能使北满经济陷于瘫痪的经济力量的头目,也有穿着褴褛的衣衫,像乞丐般的居民……为了谋生,他们不仅偷盗,而且连杀人也无所谓。”

  特务机关长助理环视了一下记者团,又说道:“傅家甸地下就有几处鸦片烟馆。有的人抽了鸦片,摇摇晃晃地在路上徘徊,要是在冬天就冻死在路旁。”

  “只要关东军想干,难道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够收拾掉那个魔窟吗?……”记者团比较客气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能够干得掉吗?”浅闪助理微笑地望着记者团,“住在傅家甸的几万人收容到哪里去呢?……指导他们找到正当职业,仅就这一点,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

  不料,这次会见记者好像成了哈尔滨特务机关宣传大魔窟的一次会议似的。

  第二天晚上是自由活动,M记者应《哈尔滨日日》报记者木村的邀请来到了哈尔滨繁华街的一个俄国酒巴间。

  《哈尔滨日日》报记者木村边喝着啤酒边说道:“喂……你要是说从我这里听到的就不好办了。昨天关于傅家甸的一席话,还有另外的含意。”

  木村对注意倾听的M记者说道:“傅家甸确实是一个恐怖地区,这一点没有错……但是正像在会见记者时提出的问题一样,关东军不能插手,自有它的原因……这里的特务机关、宪兵队和市警察局分局等十分希望使傅家甸成为一个令人恐怖的黑暗街,并虛构着进入这一地区的人就失踪的恐怖传说。”

  “那么……是带有谋略性的话?”

  木村点了点头。

  “两年多前的1月,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傅家甸入口处的正阳街路旁躺着一个冻死的年轻人尸体。这个男子是《满洲日日》报一个叫森本的日本记者……警察调查的结果说,死亡原因是,森本从很久以前就吸鸦片烟,那一天,他在傅家甸的鸦片烟馆抽完鸦片以后,摇摇晃晃地在行走中冻死的。……但是,他的同事都异口同声地说,森本从来没有抽鸦片烟的习惯。”

  “那么……他是采访什么去的?”

  M记者脑海中闪出了一个想象的念头。

  “是的,森本是负责采访军队情况的记者,他很关心‘防给’问题。”

  “防给……就是防疫给水部吧?”

  在M记者的记忆中有这个名称,这是离开日本前,陆军报道部长谷萩那华雄大佐笑着告诉他的关东军特殊部队的名称。

  “那么,是由于他超出需要地接近了某种军事机密才死去的?”

  “不,我还没有想象到那一步”,《哈尔滨日日》报记者说着,脸上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回忆往事感到不是滋味。那天晚上的谈话就到此结束了。M说木村记者显然觉得自己说了多余的话,似乎有些后悔。

  “在会见记者时,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助理浅冈强调说‘本特务机关拥有特殊的防谍任务和防谍部队’……据说明,所谓‘特殊的防谍部队’就是全部由白俄编成的叫做‘浅野部队’的匿名部队,部队长就是哈尔滨特务机关的浅野大佐……为什么要组织白俄的匿名部队?浅冈助理未作说明。回忆起来其目的之一是保守哈尔滨以南20公里的731部队的机密,……对于企图查明防疫给水部实际情况的人与企图消灭这些人的哈尔滨特务机关之间的攻防战来说,傅家甸的大魔窟就是最合适的地方。”

  M继续讲了下去。

新式武器的真面目

  在哈尔滨特务机关会见记者的过程中,M记者还清楚地记着另一件事情。

  记者会见快结束时,M记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我最后再提一个问题。据我们这次来满洲以后,从关东军司令部人士处获得的信息,目前在苏满边境三个方面(东部、西部、北部)都部署有苏联远东军。尽管苏联以德军为对手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但是却没有向苏德战线调动兵力和车辆的迹象,毋宁说,正在增强中。”

  M记者讲到这里,稍停顿一下,窥视着浅冈特务机关长助理的脸色,又继续问道: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出现了苏军突然从正面进行作战的事态,关东军的北方战略设想是什么呢?能否圆满地完成北方作战呢?”

  当时,陆军参谋本部作战课和关东军首脑之间订有一个密约,那就是一旦有事时,即展开叫做“北方作战”的军事行动的设想。

  通过1941年的所谓“关特演”(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完成了从满洲(中国东北部)、朝鲜至南库页岛的战略体制。原来只有36万人的关东军一下子增加了近一倍,达70万人。

  “关特演”并非单纯在满洲地区的一次军事演习,而似乎具有更大的火药味性质。驻陆军省的记者模模糊糊地感到这一点。

  日俄战争以来,日本陆军是以苏联为敌的。打倒苏联已成为日本陆军的传统使命。“保卫北方”的关东军以苏联为假想敌,拟定各种作战计划也是基于这一传统的。关东军的绝招是无视中央意向的独断专行。这也多半是源自以苏联为敌的日本生命线边防军的强烈意识。

  “关特演”初年度的计划打算把14个师(加上驻朝鲜的两个师)一下子扩充到34个师。企图在远东苏军的威压前取得优势。

  陆军为了取得在全军中的主动权,必须把国民的关心引向北方,必须把日本的舆论引向日本的生命线——满洲,正是由于这种缘故,关东军才独断专行地进行了多次示威行动。“关特演”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

  全盛时代正值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激化,(日本的)军事力量全被吸引在南方的时候。派遣记者团来满洲正是这个全盛时代出现缺口的时候。

  总之,一旦和远东苏军打起来以后,关东军有无胜利的把握——“苏联通”的M记者提出的问题集中在这一点上。

  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助理浅冈表情变得认真起来,他做了如此回答:“我完全明白了你提问的意图。目前,日军的主力正在南方战线不断同美、英进行激烈战斗……您似乎担心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和远东军进行作战的问题。但是……我关东军的对苏战略是毫不动摇的。”

  “是否有点过于抽象……”,记者团中有人表示了这样的意见。

  接着,特务机关长助理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回答:“我丝毫也没有搞抽象论的想法……我关东军实际上有着取得对苏战争胜利的保证,从很久以前,为了对苏作战就一直在认真地研制新式武器,近来好不容易才走上轨道,在数量上也已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剩下的是提高质量的问题,估计这一问题迟早也会得到解决的。”一听研制新武器,记者团中许多人马上明白了。因为离开日本前,东条首相在帝国议会的预算委员会上回答咨询时表示说,“目前,正在认真研制新武器”云云。他说的新武器和关东军研制的“已经走上轨道”的新武器是否相同呢?

  浅冈特务机关长助理听完记者团提出的疑问以后,边舐着嘴唇边说道:

  “对了……今天碰巧,请各位看一部有趣的记录影片吧!”

  “喂……”,他向在座的一个年轻的大尉命令说,“立即准备那部影片!”

  从哈尔滨市傅家甸大魔窟的话题一转,会见记者转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

  人们能够想象到即将上映的这部“电影”同新武器有关,但却不了解它的内容。充满好奇心的记者们边低声交谈边等待着。不一会儿,那个刚才接受命令的年轻大尉回来了。

  跟随在年轻大尉后面走进室内的是一个手中拿着16毫米放映机、白色银幕和黑色窗帘的放映技师。

  放映技师和大尉把哈尔滨特务机关用来会见记者的那间屋关起来,用黑色窗帘挡上窗户,并在房间的正面挂起了银幕。

  8月的晌午,这间窄小而又昏暗的房间里,像蒸笼一样,十分闷热。熄灯后,银幕上映出了电影的数字:“八、七、六、五、四、三、二……”

  接着一架飞机突然充满画面。

银幕映真情

  银幕上映出的是关东军拥有的99式双引擎轻轰炸机。地勤人员把两种大小不同的炸弹形状的容器装进了两翼涂有太阳旗标志的轰炸机内。

  大型容器,与其说是炸弹,不如说它的外形像一个运牛奶用的大型容器。在不了解情况的外部人员看来,似乎是正在把装饮水用的大桶装入机内。

  小型容器则像装入木箱内的成套工具那么大。由于是记录影片,根据影片放映场面,速度有不同,人的动作显然拙笨而又慌张。飞机发动前,地勤人员繁忙地相继从轰炸机的下腹部把大型容器装了进去。

  这是在记者团围绕着关东军试制成功的“新武器”提出问题和进行答复之后进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幕上映出的东西肯定就是成为问题的“新武器”。在哈尔滨特务机关这间挂上了黑色窗帘的房间里,记者团的记者们用手背擦着汗,充满好奇心地注视着银幕。

  在机内满满地装上了15至20个左右的炸弹似的东西之后,银幕上映出航空兵表示可以起飞的小白旗。小旗的对面,一架双引擎轰炸机的螺旋桨正在迅速旋转,不一会儿,它驶入跑道,闪耀着银翼起飞了。

  接着,银幕上映出的是从空中俯瞰的辽阔的平原,好像是中国大陆的某一座城市的上空。平原的一角,可以看到正在飞行中的轰炸机机翼的一端。无疑,是从搭载“新武器”的这架轰炸机上拍摄这些镜头的。

  平原变成了特写镜头,打开了轰炸机的弹仓,不断地投下了小型的白色容器似的东西。它们从飞机向地面落下,越来越远,不一会儿,变成了一个小点落了下去。

  这大概就是“新武器”。记者们吃惊地注视着银幕。在这间封得严严的闷热的暗室里,只听见放映机的马达转动声。

  投弹的场面刚一结束,画面就突然转为中国的某一街道。在栉比鳞次的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小巷里、道路与一排排的房屋之间,身着白衣好像是中国军队医疗队人员的士兵们脸上显示出一副紧张的表情,正在忙着工作。他们的手里提着一个细长的铁筒,利用手压式水泵正在忙着撒布药剂似的东西。

  这个场面只有几秒钟,一瞬间就从画面上消失。接着出现的场面是,开始出现在画面上的那架机翼上涂有太阳旗标志的轰炸机返回了原来出发的基地。

  同刚才几秒钟前消失的场面一样,又映出了几个身穿白衣的士兵,但是,这次是日军的卫生兵。这些带有大型电动喷雾器的卫生兵进入了返回(基地)的轰炸机内,正在对机内仔细地进行消毒。白衣士兵从轰炸机走下来时,电影放映机发出空转声音的同时,银幕变成了白色。电灯一亮,人们连忙打开了这间已经变成蒸气浴室似的房间的窗户。

  哈尔滨特务机关长助理浅冈以一种不知怎么说才好的表情环视了一下解开衬衣钮扣、正在搧扇子的记者们,高兴地期待着每一名记者做出反应似地慢腾腾地说道:

  “这部记录影片是驻哈尔滨大直街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拍摄的,只是略微进行了一点尝试……在华中战线使用了细菌。”

  记者团中嘈杂起来。电影中没有任何字幕解说词,只映出了轰炸机和饮水桶似的容器装载场面、身着白衣的中日两军卫生兵的活动场面。感觉敏锐的记者边看电影边进行了大概的猜测,但是,有的记者似乎直到最后也未弄清究竟是怎么一
回事。

  浅冈特务机关长助理短短的这一句话才使他们恍然大悟。所谓“新武器”就是细菌!

  M从记者说:“当听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这个名称时,我只是答应着点点头。当时根本无法知道731部队实际上正在以急性传染病菌等作为素材制造武器,并进行了数千人的活体实验。在看过这部记录影片的记者团中,听了浅冈助理的说明之后,仍有不少人并未注意到这一新武器所具有的重大的意义。他们只感到他们干着了不起的事呢……”

  但是,让记者团看了当时列为“绝密”等级的这部使用“新武器”的记录影片,似乎是浅冈助理的失算。后来听说由于一个有洞察力的记者向关东军司令部的领导干部谈了看电影以后的感想,关东军司令部很不高兴,认为浅冈助理轻率地向新闻界泄露了军事机密,为此给予浅冈助理以严重警告处分。

培养毒菌的温室

  731部队拥有一个十公顷多的大农场。坐落在宿舍区北部的这个农场一直由八木泽班(负责研究植物)进行管理。乍一看,这是一个同恶魔的细菌战部队极不相称的农场。

  农场里种植了大豆、高粱、玉米,到了收割期,包括妇女在内许多中国农民从邻近的四屯来到这里,整天干农活。除这些“临时雇工”外,农场里经常驻有40名左右的中国“苦力”。所谓“苦力”就是不折不扣地从事各种苦役劳动的底层劳动
力。

  关于这个广阔的自营农场,部队内部做了如下说明:“这是为了保证部队吃粮自给自足而建立的,一旦731部队失去周围的援军而陷于孤立时,如果储备了农场生产的谷物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731部队将以这里为根据地进行战斗……”

  但是,这个说明存在着三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部队在大大小小的仓库里储备了充足的粮食,而部队人员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从未吃过高粱和玉米,不,甚至连大豆作为主食出现,每个月也只有一次,特别是在粮食方面,部队并不存在着必须建立谷类自给自足体制的必要性。

  第二个矛盾是,八木泽班的研究人员经常保持在15个人至20个人之间。作为一个单纯的农场来说,研究人员太多了。仅仅生产粮食的农场,是不需要这么多研究人员的。

  第三个矛盾是,指挥731部队的石井四郎军医中将十分重视这个农场(八木泽班),队长室多次派人前往八木泽班,同班长进行谈话。

  石井军医中将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擅长精打细算,不会悠然自得地经营一个不急需的农场。

  实际上,八木泽班并非只管理农场,它还有一个约一百多坪(一坪为3.3平方米)的漂亮的玻璃温室。温室里种植着中国和苏联的主要农作物,栽培着各种大麦、小麦、燕麦、玉米、小米和黍子等许多标本作物。

  中国东北地区的冬季和春季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在八木泽班的玻璃温室中,通过锅炉日夜24小时不停地供气加温,保持植物最易于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在八木泽班研究楼的一角,还细心地“培育”着患病的麦子、高粱和黍子等农作物。经常保持适当温度的大玻璃温室和被病菌所侵害的农作物“标本”——这里面隐藏着八木泽班的秘密。

  我接触过的原八木泽班人员讲话都十分严谨,但是,一个有关人员透露说:“八木泽班秘密地进行了黑穗病的研究。他们管理菌种,研究黑穗菌的特性以及发生黑穗病的机制。”

  所谓黑穗病,是由于黑穗菌引起的稻科等高等植物的一种疾病,是在大麦、小麦、燕麦、玉米中发生的重要病害。从大麦、小麦中吸取来的黑穗菌侵入花的子房,随着植物的生长,它在寄主的体内发育,危害花的子房。受黑穗菌侵害的大麦、小麦产生了一种被称为腥膻病的疾病,割下来的穗发出一种恶臭。不到收获期,外壳不破,很难发现。患病的孢子生存下来,又会产生新的感染。

  由于黑穗病不均匀地发生于广大的麦田之中,收获期的麦子不可能逐棵检查,除去病麦。如果污染严重的话,就不得不烧掉整个麦田,使收获受到沉重的打击。

  部队劳务班一个曾经“征集”过在八木泽班劳动的中国农民和苦力的人做出了如下证词:“731部队中经常有三五百名满人劳动。为了管理部队雇佣的满人,还有十几名满人翻译。……1945年8月9日到10日731部队开始崩溃时,劳务班把在八木泽班农场工作的满人全部都枪杀了……为什么要这样干呢?主要是因为担心他们向外部泄露八木泽班的主要任务……八木泽班进行的关于黑穗病的研究内容,和农业实验场进行的研究一模一样……八木泽班还进行过从空中撒布黑穗菌的研究。农业实验场是为了保护麦穗,而八木泽班是为了破坏它……研究方法相同,但是目的却完全相反,利用黑穗菌是否能够直接袭击苏联的谷仓地带呢?这项研究是赋予八木泽班的主要任务。”

  不仅对人而且还要对谷物进行细菌战的准备和研究——这就是这个大农场和玻璃温室的“秘密”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08章 饱食终日的恶魔
  
帝国陆军最奢侈的美食部队

  731部队在日常伙食中,从来不见高粱、小米和玉米等杂粮,甚至连大豆作为主食端上饭桌,每月也不一定有一次。

  实际上,731部队是日本帝国陆军中吃得最奢侈的部队。

  一个原在会计部门工作的人,战后带回了731部队一张叫做人均每餐“普通食谱一例”的罕见的记录,似乎是为编造部队预算而写下的笔记。

  高等官:
  早餐:鸡蛋豆腐汤或猪肉丁大酱汤,烤鱼干,腌山芥菜、梅干等咸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
  午餐:汤或橘汁,牛排,炸大虾,猪肉煮牛蒡,咸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冷饮,咖啡。
  晚餐:啤酒或其他酒,金枪鱼生鱼片,猪肉豌豆豆腐羹,萝卜炖咸大马哈鱼,咸菜,水果,白米饭,甜食,咖啡。委


  任官以下:
  早餐:肉丁炒青菜酱汤,醋溜豆芽,腌山芥菜、梅干等咸菜,白米饭。
  午餐:猪肉炒花生米,红烧猪肉,咸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饮。
  晚餐:生乌贼片,洋葱炒鸡蛋,糖醋肉片,白米饭,甜食,绿茶。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回忆,这是1944年春做出的记录,但确切的时间不详,“山芥菜”、“牛排‘’、”面包“等全都是用汉字标记。但是一看就知道这是731部队的豪华食谱。

  “战争胜利前,什么也不要”、“不够,不够,是因为想办法不够”等战时的标语和配给票抑制着日本全国的欲望。1944年“百姓食谱”每天巳开始成为掺有芋头叶的疙瘩汤和白薯了,当听到“普通食谱”就吃牛排、炸大虾时,真令人大吃一惊。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解释,我再做些说明。在731部队人员中,带家眷者可自己做饭吃,但是单身队员和单身赴任的研究人员、学者一直在部队食堂里就餐。带家眷的人也常常在部队食堂吃午餐。

  731部队中有8名具有文职人员资格的专业厨师,不仅有厨师,而且厨师烹调用的材料也是很高级的。每天三顿饭都有猪肉、牛肉和冷冻鱼肉等鱼和肉类。当时,前线的日军士兵每个月只配给一两次甜食——牛奶糖、饼干、甜纳豆(一种甜豆豉)、糖包、羊羹等,但是在731部队里却可以随便吃这些东西。

  三顿米饭都是不折不扣的“雪白”的米饭。为了“不忘国内的贫困”,每月吃一次象征性掺有大豆的米饭,但是许多人还把米饭中的大豆捡出来不吃。

  水果也很丰富。夏天,中国的东北特产肉厚的哈蜜瓜是很好吃的,到了冬季,虽然没有新鲜水果,但是摆在饭桌上的也有冷冻橘子、葡萄干、干枣、苹果干等。现在一说“冷饮”就是指冰淇淋,但当时在731部队是指冷冻水果而言。

  所谓面包是中国特有的馒头,还有咖啡。冬季,部队人员特地把汽水放在窗外,使它冻成冰棍后再坐在暖气前吃。

  “早餐时吃的猪肉青菜酱汤确实很好吃,把萝卜和胡萝卜切碎,还放进许多约五公分见方的猪肉,再加上蒜味大酱,吃上一碗就要吃得打嗝了……部队里也有贫苦农家出身的人,每天三顿饭都吃这样高级的饭菜,比什么都高兴……甚至有的人十分认真地说:‘这种大碗猪肉,那怕有一次也好,真想让俺娘也尝尝。’一个千叶县出身的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每天都吃三顿高级伙食是有原因的,因为731部队一直在制造大量的细菌。细菌和人一样喜欢营养充分的肉汤、鸡蛋、糖分和淀粉。

  因此731部队是作为部队作战必不可缺的“武器”而接受大量肉类、淀粉、果糖、面粉和米粉供应的。养肥老鼠,养肥“马鲁太”,制造大量掺有伤寒菌的毒包子也需要丰富的高级材料。

  部队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共同点都是腿细、肚子大,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擅长军事训练,而且由于吃得太多、太好的缘故。有的文职人员由于大腹便便,不得不定做裤子;有的军官太胖,无法骑马。整个日本正在饥饿的时候,731部队的恶魔们却一直是饱食终日。

“维尔布鲁吉斯”舞蹈①
  ①“维尔布鲁吉斯”一词来源于古典芭蕾舞——“维尔布鲁吉斯之夜”:在4月30日夜为了纪念一个叫维尔布鲁吉斯的圣女,魔女和恶魔们骑着雄山羊、野鸭、狗熊以及扫帚等飞到高山上举行不讲虚礼、开怀杨饮的聚会。——译者

  一
  青叶嫩叶绿似碧波,
  飘荡在无际的原野上。
  回忆起昔日美妙的梦,
  唤起了我心中的琴声。

  二
  东乡村是我的故乡,
  快乐的第二个故乡。
  钟声响彻了起伏的山岗,
  月牙儿在虫鸣声中升起。

  这是731部队队员应征得奖的作品:“东乡村小调”。

  在本书一开头我曾提到,731部队改来改去,原来叫“加茂部队”,后来改为“东乡部队”,又改为“满洲731部队”。

  部队把731部队里的钢筋水泥三层建筑(一部分是二层建筑)的军官宿舍区(包括单身宿舍)一直称为“东乡村”。

  731部队是驻在哈尔滨市南20公里宽广的荒野中惟一的一支部队。为了保守军事机密,部队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在生活上有很大的不方便。

  虽然乘坐一小时的军用轿车,就以到榆树与马粪气味共存的、美丽的哈尔滨闹区,但是,生活的大本营毕竟还是在东乡村。

  由于部队的性质所决定,不得不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闭塞村落。但是,多年来,近3000名的士兵为了在闭塞村里以细菌和“马鲁太”为对手生活下去,是很需要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

  在东乡村,一到盂兰盆节,就跳盂兰盆舞。本节开头介绍的“东乡村小调”的作词者是总务部调查课课员T,这首小调就是在为跳盂兰盆舞征集作品而应征得奖的。

  跳盂兰盆舞时,女文职人员也参加,只有这时她们才脱去平时上班的西式扎腿裤,换上单和服,扎上窄腰带,以艳丽的姿态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去。

  近来,“扎腿裤”、“国防色”等日语词汇不仅不是“死语”,甚至又出现了恢复它的趋势。当时那是多么不舒服的衣着啊!在这里,说明一下部队人员的着装情况吧!

  部队人员的服装统一都是一种叫国防色的黄褐色。文职人员的服装是开领式的,比黄褐色略淡些,平日穿的就是衬衣加国防色的领带。而不准使用其他颜色。

  文职人员的服装带有肩章,并有山形符号的臂章,胸前刺绣有流星,表明在部队的级别。人们可以从星的数目和颜色来判断其级别。

  白星是雇员;黄星是委任官;紫星是高等官。

  雇员、委任官和高级官员都是当时官员的级别。731部队人员几乎都不是军人,是为研究细菌战而配属的学者或研究人员,身份定为文职人员,但却有和文官一样的官衔。

  文职人员戴的肩章、臂章和胸章,是为了在部队内部相互确认级别。行进中遇到上级官员时要敬礼(遇直接上级则要停下来敬礼),并应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下身穿的是马裤、长靴。帽子前沿带上有黄星。在室内允许脱帽、脱鞋;在研究室里则更换成白色作业服,但是在室外,要戴帽穿靴。在战区,雇员以上的人员要佩刀,还规定平时(即在731部队内)委任官以上官员要佩刀(后来因发生痴情的刀伤事件,以后平时就禁止带刀)。

  部队长石井四郎是军医中将,除他之外,也有不少人员有军人身份,但是也有从军人“倒转”为文职人员的。

  在跳盂兰盆舞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常常使人忘记了这种军衔地位,它发挥着一种使军人和文职人员都回到普通人的作用,从而可以使部队人员互相之间更加和睦。

  为达到这种目的,每星期五晚上在63号楼放映故事片。夏天,举行盂兰盆舞会或摔跤大会;秋天,举办运动会、演剧活动或举行音乐会;春天举行棒球比赛或从国内请来歌舞团进行慰问演出等等。部队内部也有一个女文职人员参加的剧组,她们演出“军神——山崎部队长”等节目,深受大家欢迎。

  此外,为了防止部队家属想家,在东乡村里,鼓励种家庭菜园。

  虽然“东乡村小调”具有轻快的旋律和节奏,女文职人员穿上单和服又是那么艳丽,但是731毕竟是731,在部队设施的中心——7号楼、8号楼关押着“马鲁太”,阵列室里有“刚砍下来的人头”,总部一层到处都是鼠疫菌。

  穿着清一色的国防色衣服的平时,在毫不在意同文化、体育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正是利用文化的糖衣给恶魔的残酷性涂上迷彩的时候。

女职员被杀事件

  1943年秋天(也有队员说是1944年春)发生了一个反映干部颓废状态的神秘事件:在高级官员宿舍里发现了一具女文职人员的尸体。

  女文职人员的名字叫大月某女,是总务部庶务课的课员。大月某女中等身材、丰满,是一个胸部和腰部富有性感的刚满20岁的单身女子。一个认识她的原同事这样说道:“大月是一位冈山县出身的姑娘,她总是拼命地劳动。不仅事务工作,而且做饭、缝衣也都很棒,书法和插花也不错。她巧妙地把官员宿舍里开的大波斯菊插活。她是一个吸引着许多男人的人物。正当她突然没有精神,人们感到疑惑的当儿,发生了这一事件。”

  东乡村里有几套家属宿舍提供给女文职人员居住。

  大月某女的尸体是在某高等官宿舍的一间屋里发现的。发现者是一个经常出入该官员宿舍的满人勤杂工,但确切的情况不详。据说大月某女穿着西式扎腿裤,手放在喉咙上,脸上露出一副很难受的表情,死亡时口中吐着沫,乍一看,似乎是在吃了什么药物之后死去的。大月某女突然死去的消息传出后,部队里在悄悄地议论着,认为存在着很大的疑问,估计是被杀的!

  确实有令人怀疑她被杀害的迹象,大月某女虽然在总务部庶务课工作,但是也兼作吉村班Y技师的女佣。Y技师是从日本国内单身赴任的一个学者,住在高等官宿舍,大月某女的尸体就是在这个高级官员宿舍的一间屋里发现的。当时部队里有许多单身赴任的人,Y技师也是其中的一个。为了照顾高等官的生活,雇用了满洲勤杂工。根据上级的命令有时也派部队的女文职人员来服务。一个同她一起工作的女文职人员认为“她该是怀孕了”。这样,影响更扩大了。

  大月某女的尸体立即被解剖,结果证实是怀孕了。胎儿父亲是谁呢?调查的同时,部队的上级领导感到紧张的是成为死亡原因药物的真相,经过对胃、肝脏的调查,查明大月某女吞服的是一种氰酸化合物。氰酸化合物——它只有731部队的草味班(研究药理)才有,这是该研究室研制的一种新型毒药。但是,研究室设在“口”字楼里,女文职人员是严禁出入那里的。如果大月某女想要获得这种氰酸化合物,只有一个办法:即在夜深人静时潜入研究室,从严密加锁的药品柜里偷出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经调查,没有发现毒药被人盗走的迹象。大月某女服下的毒药,只有一个搞到手的可能性:草味班或同草味班关系很密切的其他班人员直接或间接托人将毒药拿出去交给大月某女,或者强迫她服下。

  经过解剖,相继弄清的事实,使部队内部的疑惑集中到一点上:可能是使大月某女怀孕的人,由于不好处理,跟她说明原委强迫她自杀;也可能是把药物混在饮料里或欺骗她说是治怀孕反应的药或堕胎药而给她的。据说部队上级把Y技师叫去,简单地问了一下情况之后,很快就把他调回国内。查明大月某女死亡原因说明到此就结束了。

  “731部队的人员死亡后,送往哈尔滨火葬场,郑重地进行火化,已成为这支部队的惯例。可是,只有大月,部队上级在解剖她的尸体以后,同马鲁太一样,把她的尸体放在焚尸炉烧掉。当时部队人员私下议论说,也许是由于婴儿处于刚刚长骨头阶段,怕发现胎儿的存在或防止怀疑毒杀的缘故吧!”大月之死仅仅是一个事例,在高等官宿舍里,妻子和年轻雇员通奸、干部引诱女文职人员以及其他的不正之风到处横行。“由于石井四郎部队长带头行为不轨,所以干部们都向他学习,这也是很自然的”,一个原731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1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井四郎秘录

  关于731部队长——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队长石井四郎,原部队人员有若干一致的记忆。让我们从这一点开始来描绘吧!

  “老头子是耍猴的猴”——首先浮现在原部队人员脑海里的是石井四郎当“猴”的情景。

  731部队每年也是从不遗漏地按惯例举办全体人员的集会活动。诸如:陆军纪念日、纪元节、天长节等。每当举办这种活动时,石井部队长就出现在全体人员的面前。

  每当有事时,石井部队长就把全体人员召集在63号楼大礼堂内,向他们强调731部队的任务。在主席台的背后,挂起一张世界大地图,他站在前面像狮子吼叫般地发表演说的那种姿态和他那魁伟的身材最相配了。他身高超过一百八十厘米,还留着一撮漂亮的小胡子。

  出现在会场里的石井四郎部队长身着草绿色军装,挂起金光闪闪的勋章,脖子上缠着扩音器的电线,发表演讲时做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讲得激动时,就在舞台上走来走去。

  当时,还没有无线扩音器。石井四郎部队长在台上走动时,电线弯弯曲曲地在地上蠕动。

  在部队人员看来,石井部队长谈论时事和731部队使命时的那种姿态,活像一只脖子上拴着一根绳子吼叫的老猴子。

  “老头子是只猫头鹰”——石井部队长是一种极端的“夜猫子”。白天,他在队长室里酣睡,傍晚醒来,到了夜晚,他的头脑清醒起来。

  石井部队长的一句口头禅是:“如果你们对731部队的工作提出建议的话,无论多么小的建议,都可以来找我,半夜也没有什么关系。”部队人员背地里骂道:“他自己白天睡大觉,晚上起来,才能够说那样的话。”

  石井部队长这种极端的“夜猫子习性”的“受害者”是731部队的干部们。深夜,他想出一个关于准备细菌战的想法,马上就把副官叫起来吩附说:“立即召集干部……现在就开紧急会议。”

  半夜里,副官给东乡村宿舍打电话、敲打731部队干部住宅的大门。有的干部由于白天紧张的工作感到疲劳,以一副不高兴的表情来接待这位半夜来访的“部队长派出的使者”。据说,副官的身心也得不到休息。

  “老头子有一种想当大将的迷”——石井部队长由于本身的经历,怀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意识。

  石井四郎生于1892年6月25日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大里(今芝山町)。在当地的私塾“池田学校”上学时,一夜功夫就能够背诵教科书。他的脑子之好,使老师大为吃惊。后来他上了千叶初级中学。

  石井四郎的老家是千代田村一带的地主,四郎是石井家的老四。

  四郎从千叶初中毕业后,由石川县金泽市旧制四高,考入了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大学毕业后,他作为干部后补生进入陆军。后来,作为军队委托培养的学生进入了京都帝国大学研究生院。为什么四郎选择职业军人这条道路呢?这段情况尚未弄清。

  从年轻时起,石井四郎就对日莲①和法华经的所谓的“王佛冥合”的理念产生共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对欧洲列强进行毒瓦斯战异常关心。他的晚辈做出的证词说,他还仰慕“铁血宰相”俾斯麦,或者说,他是一个对科学有兴趣的年轻的
国粹主义者。
  ①日莲:即日莲宗,是日本佛教中的一个宗派。——译者

  有这样一个插曲,由于他在京都帝国大学学习时成绩出类拔萃,当时京都帝国大学校长寄希望于石井四郎的未来,让他和自己的女儿结了婚。

  离开京都帝国大学研究生院以后,石井四郎作为陆军干部沿着职业军人发迹的道路突飞猛进。1921年任二等军医(相当于中尉);1924年升为一等军医(相当于上尉);1927年他写了关于防疫学的学位论文,成了医学博士;1931年,只有39岁的石井四郎晋升为三等军医正(相当于少佐),任陆军军医学校教官,同时成了陆军兵工总厂的干部。石井四郎在兼任兵工总厂干部和军医学校教官的经历有着它的特殊性。

  就在这个时候,在石井的脑海里开始产生了把细菌转用于武器的恶魔想法。

  陆军中军医的最高军衔是中将,不能晋升大将。对于这一点,石井四郎十分不满。

  许多人看到过石井酒醉以后,对自己的地位(军医中将)发泄不满的情景。有的记者也曾听到他说过这样的话:“老子是天才,参谋本部的那帮军官都是笨蛋!”

  在731部队的队长室里,同一台当时还十分罕有的双镜头显微镜相并列,放置着永田铁山(陆军省军务局长)的胸像。

  关于这座表示石井部队长仰慕的永田铁山胸像,在有关人员中间有一种传闻:这是由于永田是“对实行细菌战最表示理解的人”,也是“支持石井主张的人中最强有力的人物”的缘故。

  然而,在石井四郎醉心于永田铁山的背后,却隐藏着迄今任何书籍或报道都未谈及过的人所不知的真相。

神乐坂的阔嫖客

  1932年春,在东京牛込神乐坂的高级饭馆街,每天夜晚有一个挥金如土的嫖客。战前的神乐坂,仅艺妓院就有十几家,这里是从农村来卖身的姑娘们落身的烟花柳巷。

  “最近,有一个挥金如土的年轻嫖客,几乎每晚都出现在神乐坂的高级饭馆里”,经营饭馆的人悄悄地向管辖这一地区的神乐板警察署报告。

  接到报告后,神乐圾警察署的刑事警察暗中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位“嫖客”的来历有点怪。

  第一,这位“客人”身材魁伟,身高一百八十多厘米多,似乎通晓武术,动作十分敏捷。精神集中的时候,形成独特的三白眼,几乎看不到黑眼珠了。他穿的服装是三件一套的漂亮西服,头发从中间分开。一到傍晚,他就乘车由市谷方向来到神乐坂,迈着大步走上坡来。

  “有没有弄到年轻的姑娘啊……你们这家店的艺妓都是些老太婆!”在高级饭馆内宅客厅里,他以这样一种语调大声问道。

  仅从这一点来看,是职业军人的可能性很大。神乐坂警察署把这位“嫖客”的情况报告了牛込宪兵队。因当时警察不得随便对现役军人进行调查。

  宪兵奉命继续进行秘密调查,发现那种挥霍的豪游令人吃惊。

  这位“嫖客”一听说那家妓院刚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就强迫饭馆的女主人说:“让那个雏妓到这里来,和我睡觉!”作为妓女初次接客的钱,他一下子就拿出100日元。当时的100日元,约相当于刚开始参加工作的年轻工薪人员三个月的薪金。

  听说有一次,这个“嫖客”还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带上几个艺妓前往湘南海岸,以“实猃”为名,在旅馆里和几个艺妓一起睡觉。其费用之多,依靠职业军人的月薪是无法支出的。他的玩法和一般男人相比,也是相当异常的。

  牛込宪兵队进行秘密调查的结果,查明这个“嫖客”就是当时陆军军医学校教官三等军医正石井四郎。

  石井军医正从哪里搞到如此巨额的娱乐费呢?又查出还存在一个叫“帝国医疗株式会社”的医疗器械制造商。

  “帝国医疗株式会社”是一家根据陆军的订货,专门承包生产“石井式滤水器”的公司。所谓“石井式滤水器”就是后来让陆军防疫给水部和石井四郎的名字轰动前线的细菌过滤器:让污水或江河的水通过一个利用桂藻土烧成的素陶器制成的过滤室,通过素烧的细微粒子,排除细菌,可以保证饮水的安全。

  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石井式滤水器”,经过后来多次改进,1939年发生诺门坎事件以后,生产了许多种类,大的像卡车搭载的水槽那么大,小的像携带用水枪那么大。

  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可以说明它的性能是优越的。石井四郎亲自利用滤水器过滤小便,制作出透明的水,拿到陆军参谋本部喝给他们看。

  由于日中战争的扩大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官兵“转战”于中国大陆和南方(指东南亚等地区——译者注)。对他们来说,“石井式滤水器”成了防疫上的“新武器”。

  当牛込宪兵队对石井四郎挥霍的豪游秘密进行调查的时候,只有陆军上层的部分人知道石井四郎这个名字。

  宪兵队查知:“帝国医疗株式会社”一手承包生产“石井式滤水器”,作为一个陆军御用企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在它的背后,存在着石井四郎涉嫌接受巨额贿赂。据说,不久,牛込宪兵队掌握了石井四郎曾经受贿五万日元的事实,逮捕了“帝国医疗株式会社”有关人员和石井四郎。

  牛込宪兵队把石井四郎军医正拘留了10天,进行了严厉的审问。正当石井四郎被起诉,一般认为不可避免地即将做出有罪判决的时候——到了第十一天时,陆军的上级机关突然下达了一道秘密命令:“释放石井四郎三等军医正!”

  石井四郎斜楞着眼睛看了一下顿足捶胸后悔莫及的牛込宪兵队,满面喜悦地走出了陆军监狱。他了解到在突然释放的背后,是他的上司——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当时是大佐)做了工作。

  从此以后,对石井四郎来说,永田铁山就成了他终生难忘的“救命恩人”。永田确实是拯救石井四郎军人生命的恩人。“这个即将有所作为的人,被当做罪人用绳子捆绑起来,太可惜了”,于是,永田铁山在陆军上级机关里上下奔走。这是石井四郎至死也难以忘怀的。

  在队长室里放置永田胸像的背后,隐藏着有关滤水器的大贪污事件。

着眼于鼠疫菌

  石井四郎有着把细菌转用于武器的这种恶魔的想法,并产生了在日本完成细菌战战术的野心。其契机是1930年春天赴欧洲的视察旅行。

  虽说这次是视察,其实后来据石井四郎自己讲,是一次同驻各国日本大使馆、领事馆保持着联系的秘密侦察,也就是说,是一次军事间谍旅行。

  派石井四郎到欧洲去的是当时陆军省的一个课长永田铁山大佐。那时,石井四郎是一等军医,作为“石井式滤水器”的发明者,他的名字在陆军领导人中开始有所知晓(当时还在研制中,实际上两年后才研制出成品来)。

  1931年秋,石井四郎结束对欧洲各国的“间谍旅行”回到日本。在他回国前的9月,在关东军的策划下,发生了柳条湖事件。

  石井四郎一边旁观着日中战争扩大,一边为了报告在欧洲一年半的视察成果,前往陆军省访问了永田课长。据说,当时,石井报告说,欧洲列强尤其是纳粹德国都在进行把细菌转用为武器的尝试,主张“日本如果不立即开始进行基础研究,那就赶不上马车了”。

  石井四郎回国后不久,便开始在陆军第一医院工作,并晋升为三等军医正,兼任陆军兵工总厂的工作,又是陆军军医学校的教官。

  据认为,石井四郎从这时起开始着手进行细菌的毒性研究,不,并非单纯的细茵毒性研究。石井四郎成了设置于东京新宿区若松町的陆军军医学校内的陆军防疫研究室(有关人员的证词说,在1933年时叫别的名称,这一点尚未弄清)的负责人。虽说使用助手进行小规模的研究,但是却开始了相当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细菌和感染实验工作。

  《陆军军医学校50年史》(1936年11月7日发行)在谈到石井四郎和新设的“防疫研究室”之间的关系时,有如下一段记述:

  其三设立防疫研究室

  设立宗旨:防疫研究室作为有关防疫作战业务的研究机关新设于陆军军医学校内。关于新设这一机构,1928年陆军一等军医石井四郎作为国外研究员访欧期间察知各国形势,深感我国缺乏相应设施,乃国防上一大缺陷。1930年结束对欧美的视察回国后,他指出国防上这一大缺陷,并向上级呈报说建立这种设施乃当务之急。尔后,作为陆军军医学校教官,他利用指导学生之余暇,彻夜不断进行实验和研究。1932年,在小泉教官的大力支援下,获上级批准,在军医学校内新设了以该军医正为首的研究室。

  开设防疫研究室1932年8月,石井军医正等五名军医新配属给陆军军医学校,开设了防疫研究室。当时,把防疫部的地下教室加以改造。为了进行基础研究,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作业。

  随着防疫研究室作业的进展,感到设于防疫部地下室研究过分狭窄,石井军医正向上级呈报意见的结果,在近卫军医部部长小泉的支援下,从靠近军医学校的近卫骑兵团占用的土地中让给他们5000余坪(每坪3.3平方米——译者注),着手新建防疫研究室。1933年4月,以约20万日元的施工费开始施工,同年10月竣工。

  新研究室是一幢两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占地约7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95平方米,附属建筑物有39.7平方米的木造动物房,863平方米的办公室、变电站、机械室和仓库等。

  设立满洲防疫机构随着基础防疫研究的进展,为了进行防疫实地应用研究,石井军医正排除万难,挺身奔赴满洲,为建立防疫机构而尽力,并取得各项研究的实际成绩。驻满洲各部队同内地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为了在防疫方面满足皇军作战上的要求,于1936年新设了防疫机构。

  该机构同内地防疫研究室遥相呼应,不仅成为皇军防疫的中枢,而且在防疫方面为完成驻地作战上的重要使命而向前迈进。

  “在军医学校任教官时代,石井就使用助手进行过活体实验,几个当过石井的助手从事细菌研究的人都因为细茵感染而死亡……在许多急性传染病中,石井最关心的是鼠疫。这些助手们死亡是由于何种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至今尚未弄清,估计可能是鼠疫”,原陆军防疫研究所的有关人员这样说道。

  石井四郎很早就注意到鼠疫菌是进行细菌战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是有原因的。

  那是因为“石井四郎在前往欧洲列强国家旅行的过程中发现,包括德国在内,各国像事先约定过似的,都把鼠疫菌排除在细菌战用的‘武器’之外”。

  欧洲各国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把鼠疫菌排除在“武器”之外呢?因为他们过去曾经有过一个笼罩欧洲大陆的悲惨历史经验。

  14世纪中期,鼠疫在欧洲大陆蔓延,而且来势凶猛。当时拥有一亿人口的欧洲大陆,约有四分之一的生命被鼠疫夺走。由此可以看出它是多么凶猛了。

  当时的鼠疫袭击的地区,南至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整个巴尔干半岛、英国、法国、德国,北至荷兰、丹麦、挪威、瑞典,东至俄国的部分地区,大约有2500万人丧命。

  据说,从那时起,欧洲各国国民把当时令人不寒而栗的鼠疫猖獗情况视为“上帝发怒”——称之为天刑,并把当时的悲惨情况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在欧洲各国统治阶层的内心里,14世纪中期鼠疫大流行的恐怖心理作为后遗症留下来。出自鼠疫等于上帝的惩罚这种思想,他们把鼠疫菌排除在细菌战“武器”之外。

  石井四郎在访问欧洲各国的过程中,听到过许多关于鼠疫的恐怖传说。他似乎把各国都不研究的鼠疫菌,反而看做是“日本应独自研究的最好的细菌”。

  永田铁山自始至终支持石井四郎提出的“要进行日本独自的细菌战研究”这一主张。永田从滤水器的贪污行为被揭发的事件中,把石井救了出来,这在前一章中已写过。

  永田铁山于1935年8月12日在陆军省军务局长室里被相泽中佐刺杀身亡。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皇道派对陆军统制派总帅永田的“天刑”。关于这一事件的详情,请允许在这里割爱。

  后来,石井四郎为了怀念永田铁山的“遗德”,从京都请了一位著名雕刻家来到哈尔滨,雕制了永田的胸像。

腐蚀的培土

  研究一下731部队的历史沿革,就会发现在一个时期内有过令人难以理解的人事调动。

  1942年7月,石井四郎被调离731部队部队长的职务,由北野政次接任他的工作。

  石井被解除部队长职务之后,进入南京,指挥了日中战争史上臭名昭著的“浙赣作战”——大规模的细菌战。

  但是,当时突然解除部队长职务的原因,并非为了进行细菌战的战地指挥。解除职务的原因是发现包括挪用预算在内,他有一笔巨额的经费用途不明。通俗地说来,就是石井四郎和哈尔滨宪兵队总部参与的贪污和侵占公款的败露。

  察觉犯罪的直接契机是发现他在修建731部队设施——63号楼大礼堂问题上有违法行为。

  据有关人员做出的证词,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的修建63号楼大礼堂的计划和实地建成的礼堂有很大的差别。陆军参谋本部注意到那里建有一座没有列入修建计划的豪华舞台和舞台设备。这成为发觉犯罪行为的开端。但详情不明。

  731部队作为关东军的一支秘密部队,领有巨额的秘密预算。例如:1940年,731部队领到的预算总额达1000万日元,其中,研究事业费500万日元,人事费500万日元。(哈巴罗夫斯克军事法庭公审记录)

  当时,军队中最高级的将官(大、中将)的年薪为8000日元至10000日元,由内阁总理大臣的通知来决定“行情”。委任官的年薪,包括战时津贴在内,平均为2500日元。雇员为1000日元,佣人为400日元左右。

  1940年731部队实有人数为2000人。假如佐级军官、高级官为50人;尉官、委任官为600人;剩下的雇员为700人;佣人为700人。计算一下全年的人事费,大致如下:

  高级文职人员(高等官)50万日元
  中级文职人员(委任官)150万日元
  下级文职人员(雇员)70万日元
  下级文职人员(佣人)28万日元
  共计:298万日元

  主管财务的人提供的证词说,在1940年前后,包括危险津贴在内,“部队人员的人事费总额每年不超过400万日元”。

  虽说是单纯的估算,每年仅人事费一项就能多余100万日元。

  研究事业费500万日元的内容则更是离奇。1940年731部队的主要设施,除部分宿舍外,几乎巳全部建成。实验器材、印刷机械、药品和医疗器材也有大量库存。根据原部队中一些老人员做出的证词,这一点是很清楚的。这样,每年还
有100万日元以上的剩余金额。

  此外,在731部队还有临时支出50万日元至100万日元的巨额“临时机密费”。发生违法腐败行为的根源就在这笔庞大的秘密预算上。

  石井四郎被解除731部队长职务的理由有三:

  第一,石井四郎本人有把巨额公款挪用于娱乐费的嫌疑。白天睡大觉的石井四郎,一到傍晚,就和副官一起溜出平房,跑到新京(长春),远至奉天(沈阳)沉迷于游荡,常常几天几夜也不回部队。

  关东军司令有急事联系时,副官们全体出动,分头到新京的大街小巷逐个饭馆寻找“石井部队长”。这种笑话是很有名的。

  奉天市浪花町的日本式高级饭馆“粹山”是石井四郎喜欢去的一家店。石井来到奉天,必定要到这家店去,他从傍晚五六点钟起,就让年轻的艺妓伺候着,游兴很高。

  第二,怀疑经常来往的军火商人对石井四郎行了贿。731部队的主要设施是由日本特殊工业公司等十几家公司承包,负责施工和供应器材。用途不明的巨额经费大部分是由于下述原因产生的:这些“军火商人”供应滥竽充数的物品,而作为相应的报酬,由这些“军火商人”负担石井在哈尔滨、新京、奉天、大连等地同情妇玩乐的费用。

  第三,怀疑他同负责押送“马鲁太”的哈尔滨宪兵队及特务机关之间有违法的经济往来。因为“马鲁太”对731部队来说是宝责的实验材料,但又是宪兵和特务机关人员最好的摇钱树。每一个“马鲁太”究竟从731部队支付多少“内部手续费”,不了解准确的情况。

  但是,同731部队有关的宪兵和特务机关人员挥金如土的游乐是当时人皆共知的秘密。

  以怀疑63号楼大礼堂建设费开支为开端发现了财务上的违法行为,后来发展到由陆军参谋本部进行特别侦察,先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相继查出了他的犯罪,牵连的人也不少,最后宣布:“给予石井四郎严重警告处分,解除部队长职务。”这就是真相的大致轮廓。

  口头上高唱爱国主义的忧国之士,背地里却好色游荡、违法腐化者为数不少。731部队正是这种违法行为最好的培养基。本来军队上层集团中的腐化行为并非仅731部队存在。对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出身的将官来说,别国是应该侵略的对象,军队是自己谋求发迹的手段,在爱国和保卫祖国的正面招牌的背后,他们把军队一直当做一个工具来利用。

  另外,犬山市M·H先生就石井四郎问题寄来如下的一封信:

  我没有特意把石井四郎说成是一个反派角色的意识。为了恢复石井“私人部队”似的731部队的真实面目,不得不谈他的个性和他的影响。也并不是要揭露石井四郎个人的隐私,而是追究当时作为‘公务人员’的军人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石井的贪污和游荡同731部队的战争犯罪是互为表里的。但是,部分读者却得了下述来信中所记述的印象。这是不能否认的。我还感到笔者对石井四郎军医中将有一种极端的异常看法。

  笔者最后断言说“真正可怕的是,犯下如此残酷行径的人们和我们一样,并非另一种人这一事实”。这一点在《恶魔的绝食(续集)》中再三强调过。尽管如此,仍有蔑视石井四郎军医中将之嫌。

  在故事中是有反派角色的,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是一直坏到底的。但是,我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却没有那种坏到底的人。

  在其他部队人员匿名的情况下,对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强调,特别显眼。

  笔者在书中把战争定义为“集体发狂”我也同意。如果是集体发狂的话,那么,存在一名慢性狂人,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我不觉得,在这本书中石井四郎是一个所谋的反派角色。
           1982年9月19日,星期日

  以上均系原文摘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2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