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7-17 20:51 编辑
一、浙赣作战的动机、目的及细菌战
1944年下半年起,日本本土连续遭到了美军飞机的全面空袭,而作为其前奏的是1942年4月18日,美开出航空母舰,16架B25轰炸机首次袭击东京、名古屋、神户等主要城市,这对日本政府和军队简直是晴天霹雳。针对此事,日军着手制订作战计划,在中国大陆进行了以陆军为主的浙赣作战。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的《战史丛书:昭和十七八年中国派遣军》(朝云报社,1972年)等所有公开出版的战争记录,均对有关细菌战的事实谨慎小心地保密着。
已在国外公开发表的有真凭实据的文献资料中,初次公开浙赣作战时的细菌战的是《关于因细菌战用兵器的准备和使用被起诉的原日军军人事件的公判文件》(莫斯科外语图书出版社,1950年)。731部队总务部长兼第四部细菌制造部长的川岛清、第四部制造科长柄泽十三夫、从波8604部队队长到荣16指挥部队队长的佐藤俊二等各被告以及证人古都良雄、三品高雪,在苏联沿海州军管区军事裁判所的公判中坦白了浙赣作战中细菌作战的实况。川岛清供述说:731部队派遣队在中国中部对中国军人以杀人细菌作为兵器共有两次。第一次,在1941年夏。那时第二部长太田大佐说有事要去中国中部来向我告别。回来后不久,他对我讲了在中国中部洞庭湖附近常德市一带通过了飞机对中国人投下鼠疫蚤的事……第二次是1942年。1942年6月,731部队古井中将召集我们部队干部讲了最近将编成中国中部派遣队,研究细菌兵器最好的使用方法。这一派遣队根据日军参谋总部的命令被编成并派遣,主要目的是研究所谓的地上污染方法,即在地上传播细菌的方法。不久,发出了关东军司令部向中国中部派遣特种部队的命令。根据这一命令,731部队队石井中将召集部队干部商洽实际如何进行派遣。当时命第二部长村上中佐完成这次派遣工作的实施计划。这支特种部队人数应该是100―300名。接着,决定了使用鼠疫菌、霍乱菌、副伤寒菌的事。6月末至7月初,该派遣队分成好几班,乘飞机和火车被派遣到南京的“荣”部队。派遣队的细菌工作应当是与中国中部日军的浙赣作战同步进行的。作战时间被指定为7月末。但由于意味着日军战略性退却的浙赣作战的实施推迟了若干日子,这次细菌战于8月末进行。731部队中国中部派遣队以“荣”部队为基地,创设了据点。细菌战应当是在玉山、金华、浦江等城市附近一带进行。这次作战结束后,我知道了日军对中国人使用鼠疫菌、霍乱菌、副伤寒菌散布法的情况。鼠疫菌通过跳蚤传播,其他细菌则通过贮水池、井、河流等传播开来我虽知道细菌战完全按计划实施并圆满成功,但有关这次作战的详细结果并不清楚作战成功是听石井中将所说。
当时作为731部队派遣队参加浙赣作战出击基地的荣1644部队、也派遣了大量人员在当地协助731部队1644部队佐藤俊二的供述说:浙赣作战中,荣1644部队的一部分人员援助实施了这一作战具体的作战是如何进行的我不清楚。但荣1644部队总部通过繁殖特种跳蚤、促进了这次作战的实施。
1993年,以中央大学教授吉见义明为代表的“日本战争责任资料中心的调查班在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部(原战史室所改组)图书馆、发现记述日军细菌战实况的若干第一手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中国派遣军参谋转为参谋总部作战科员的井本熊男中佐1940年9月至1942年12月的工作日记井本这期间担任东京参谋总部和石井部队及当地的中国派遣军间有关实施细菌战的联络协调工作井本日记记载浙赣作战实际开始后的5月27日。石井四郎少将、村上隆中佐、增田知贞中佐、小野寺义男中佐、增田美保少佐(都是细菌战部队的干部)参加的《(木)号内应》会议中,确认了使用霍乱、伤寒、副伤寒、鼠疫等细菌及具体注意事项。
5月30日,细菌战部队石井四郎少将,村上中佐增田中佐、小野寺中佐、增田少佐被参谋总部召集。”传达第一部长(田中新一少将)的大陆指及注意事项”大陆指(大本营陆军指挥部)为实施大陆命(大本营陆军部司令)的具体指示、对细菌战部队及中国派遣军(总军)的司令部及其下属各兵团司令官发出了有关实施细菌战的具体命令。
7月15日,据井本中佐报告,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出现了关于细菌战实施方法的不同意见结果拟定以居民进入后为目标向无人居住地带采取措施的具体方法即由于日军侵略,居民纷纷为避难而无家可归,在这些地区撒布细菌8月,浙赣作战最后阶段彻底破坏了金华以西浙赣铁路沿线的机场及军事设施、疯狂掠夺铁路物资及军需物资而撤退(日军称之为“返回。也称“战略性撤退”后,居民自然会回来,然后使他们受到感染。
7月26日,井本熊男与石井四郎取得联系,实施细菌战之日很可能是8月20日8月中旬后,井本受中国派遣军长尾参谋之命作浙赣铁路沿线一带展开的细菌战报告,题为“(木)的实施现状”,具体记在8月28日栏(木为细菌战的暗号)其内容是:在广信撒播鼠疫跳蚤和施放注射有鼠疫菌的老鼠:在广丰撒播鼠疫跳蚤:在玉山撒播鼠疫跳蚤、施放疫鼠、在米上附着鼠疫干燥菌:在江山、常山将霍乱菌投放到水井、掺入食物和注射入水果中:衢县、丽水是伤害与副伤害跳蚤
二、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阵中记录》中的细菌战
最近,笔者在得到泽田遗族谅解的基础上,与防卫研究所战史部多次交涉,终于得以启阅第13军司令官泽田茂陆军中将记述有关浙赣作战全过程中几乎每一天的战况与所见的《阵中记录》(自卫队防卫研究所藏,整理编号中国·大东亚战争·日记回忆59,个四册)该书由于是第一线的最高指挥官用自已的笔揭露出的侵略中国的日军进行细菌战的事实,为极其重要的第手资料《阵中记录》中记录的有关细菌战与实施它的石井部队(具体为哈尔滨731部队和南京1644部队)以及与实施细菌战有关的大本营和前线司令部的关系等主要部分,笔者在辨认所得的范围内摘录如下:(以下记述均为1942年)。
6月16日据?中佐(当时参谋总部作战科作战班长?政信)称,大本营各方面都有使用石井部队的想法,要陈述反对的意见我认为这一做法会在日中关系留下百年的痕迹,且无甚益处,却给我方的防疫造成困难、牺牲山中乡下的百姓又有何益……
6月18日据衢州司令部文件,知悉衢州去年7月起即发生鼠疫大流行,防疫成为紧急要事。
6月25日对石井部队使用的细菌攻击,总军也陈述了反对意见,认为不能把大本营作为容身之处经请示大陆命,认为以大本营作容身之外也行,但作战要求秘密,应艰苦作战在控制人选方面,总军无能为力。很遗憾为防疫鼠疫发出烧毁一部分房屋的命令。
6月26日确定7月最后一天作为部队返回的日子。
7月11日为石井少将联络而写从他的报告看似乎没有取得他所期待的效果若没有效果,弊害多多的这战争为何继续进行?难以理解大概是非胜不可之战。我只是无法理解为何要以这样的手段然而既接受了命令。就必须实施另外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绝对保守秘密:二、预防自己部队的感染:三、向敌机场攻击之事。
8月16日定下8月19日为×日(日军“返回”或“战略性撤退”之日,这意味着真正大规模细菌战的开始)
9月6日总司令官发来如下电报:“参谋总长兹谨颁布如下电报:三日前,听闻浙赣作战极顺利地达成预期作战目的而结束,辛苦了,浙赣作战取得满意的结果,内心的感激无以言表。兹谨愿天恩浩荡,不胜感激,望决死奉我天皇。”
9月16日上午视察了70师团司令部,并看望了该师团野战病院,第40师团野战医院和杭州陆军病院的患者据杭州陆军病院院长报告,该院患病为12000余人……
从上述泽田茂《军中记录》中能清楚地了解到,浙赣作战中实施细菌战是由13军司令官泽田茂乃至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俊六之上的大本营决定,经天皇命令而进行的,因此对石井部队所实施的细菌战持反对意见并提出了自己见解的泽田也无法抗命担任细菌队阵头指挥的是石井四郎本人不仅从泽田掌握的情况看,细菌战是从1942年6月下旬起加入到浙赣作战中,从作为战略性撤退的8月下旬真正展开的,而且,天皇对包括细菌战攻击结果在内的浙赣作战全部战果表示满意并问候。
但泽田忧虑的是细菌战的“弊害”,在实施的同时,日本侵略军自身也明显发生了严重的受害情况。
仅看看浙赣作战结束后13军统计的这次作战的综合战果。即加上作为“自我损害”的战死者,战伤者及战病者的数字,大概便可推测细菌战所带来的“弊害”吧合计整个作战期间战死1284人,战伤2767人,战病11812人(战死者中包括战病死的、因战病需住院的人)比较这些数字,可见战病的人数比战伤的人数异常惊人的多一战病者与战死者的比率在整个战役期间为9倍多,尤其在第四期中(第13军总队从攻陷了的地区撤退到金华以北同时展开真正的细菌战的所谓“作战返同时期”,8月15日9月30日),达到约61倍之高。这是一般战斗中难以想象的事态。
与此相关,作为当时南京第1644部队九江支部队员在第11军从事细菌战的榛时修,1946年4月17日在国民党举行的战犯裁判军事法庭(南京法庭)作了重要供述:
中国派遣军荣1644部队即防疫供给部的构成如下:总务部、防疫科、理化学科、经理科。该部队于昭和17年6月确实制造过下述细菌:霍乱、伤寒、鼠疫、痢疾这对内部普通士兵也作为机密,仅直接相关的将校们了解与制造有关的是防疫科全体人员散布日期为昭和17年6月到7月、次数,量不详散布区域为浙江省金华带果由于中国军迅速撤退,日军进入散布区域,以休息、野营处附近的水作为饮用水和烹调用、因此出现了大量传染病患者同时,中国居民中也出现了大量患者是年9月,我去杭州陆军医院时,该医院挤满了传染病患者,每天死去几名,原来8月右,医院甚至在庭院中铺席子。收容了数千名患者(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文件5938705。中央档案馆主编,江田编译的、细菌战证言》)。
另外,当时被分配到22师团86连队自该年6月10日五个月间在杭州军医院担任卫生兵教育的吉纲林对我讲了如下些当时的回忆:
前线送来的伤病员突然挤满了医院,接着周围居民家中也收容了伤病员空运来的患者3000名,这在世界战史上史无前例(吉冈林-《与林军医相遇――中国浙江时代》,《医心点滴林笃美遗稿·回忆卷》,自家版所收,1978年)
三、第22师团86连队军医林笃美目击细菌战
浙赣作战结束后,大本营曾决定该区域陆军的军事行动是以确保当时最重要的军需物资的萤石金华义乌、武义带蕴藏有丰富的矿脉为要点之,继续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金华以北接受这项任务的是在金华设置了战斗司令部的第22师团团长大城治中将)指挥下继续占领了义乌及其周边的步兵第86连队(连队长左贺龟一大佐,连队总部设在义务市)可作为86连队总部军医大尉的林笃美到义乌,1942年9月19日,因此是在战史上所记的浙赣作战及作为其中环的细菌战军结束之后。
林军医候到任就匆匆面对?细菌战的“弊害”,为鼠疫防疫对策而非常繁忙他每天细致地记日记,因此通过追寻其日记能大体了解他曾目击的细菌战的实态。
照前面的《泽田记录》中所讲,6月18日开始。鼠疫防疫(说的应当并非是为中国人防疫)在衢州成为“紧迫的要事日9月初造成了第22师团半数在陆军医院接受治疗的事态为维持日军的战斗力,有必要对鼠疫采取应急措施其中一环就是考虑杭州陆军医院院长由田兵三作为第22师团的军医部长到金华任职,同时急速组成师团和各连队的军医部以及从1644部队派遣要员的共同协力态势被南京1644部队急派担任防疫指挥的是近?秀太大尉与权名少佐,以山下喜明为队长的1644部队金华支队和高山中尉为队长的义乌分队驻扎在当地1644部队和86连队军医部推荐的的是师团总部军医原少佐,(林笃美日记暂略)
四、揭示细菌战历史事实的意义
(一)当时的大日本帝国军队就是天皇的军队,他们把绝对服从天皇的命令歼灭敌人作为报国报君的唯一工作。因1此反对石井部队实施细菌战的泽田茂,虽然非常清楚细菌战的“弊害”,但也不得不按照“大陆命”(大本营陆军部的命令,且是天皇的大命)621号指挥了浙赣作战而且由于天皇对这次作战稍加表扬,立刻感激君恩,最终变得发誓“决死奉皇”泽田从最安全的日军司令部对部下发出命令,他并没有处在以细菌攻击残害中国人民的现场,对细菌战的惨况没有实感,因此也没有对细菌战严重性的继续深思而第13军隶属的第22师团步兵第86连队军医林笃美并没有被给予就细菌战的是非进行发言的机会,即使听闻1644部队的绝密部队在笕桥机场进行着某些绝密行动,但并未让他夹进浙赣作战的细菌战中知道一切。因此林是在对其目的、方法、意义均不知道的情况下,猛然让其站到了细菌战的现场以拯救人的生命为至高职责的医生,说起来既然是受召集的军医,最重要的却首先必须是军人作为军医的林并未否认所处战场的医疗现实,在绝对的命令之下,常规战也好细菌战也好都是没有任何差异的战斗行为、尝试着承认其合理性,对林来说大概也是可能的,但他不曾那样做。林基于自己内心深处对细菌战非人性的痛恨,不是站在国际法原理为根据的法理论立场,而是没有丧失医生的灵魂于是,对作为医生的林来说,内心的苦恼不断,如日记中所述,作为军医,逝去的岁月尤其是参与细菌战的时期,是“黑暗的生活,今生的污辱”,因此无法忘记细菌战的严重性。
此后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日本调查团被日中不再战和希望永远友好下去的愿望所引导,到中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调查,与中国人民广泛对话,终于认识到了细菌战中真实暴露出来的日本侵略战争的犯罪性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在义乌崇山村,最初弥漫着村民“日本鬼子又来了”的诅咒;在江山,听到“杀了日本人也不解恨”的怒声;在宁波、在常德,不少受害者及遗族不愿见日本人,不愿与我们说话虽然细菌战曾是怎样残酷而可怕的事情,但正因为我们不愿它被埋没于黑暗之中,带着为真正缔结友好联系、定要揭明细菌战的历史事实,进行至诚不断调查研究,终于到达了当时林笃美在进退两难中痛感并无法看到迈向实质性解决的曙光之地。并终于能主动地承担起提示日本战争的严重性和战争责任的研究并确信能传达给日本人民这样的课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德意轴心国的败北告终之时,作为对日战后处理的一环,联合国考虑到为维持世界的持久和平,根绝日本军国主义的必要性,对战争罪犯进行了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但联合国尤其是英美荷兰并没有完全带着审问日本支配殖民地责任的姿态(更别说要将它作为问题的本身)这也成为审判中断的个原因当时日本民众中要追究战争指导者们责任的声音很微弱。宪法中规定的作为主权者的自我意识很稀薄,即作为追问战争犯罪性的民众的主体还没有充分形成因此,不少日本国民认为,远东军事裁判不过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种报复裁判。
面对日本近现代史的黑暗部分,有人将在屈辱之中期待光芒的真挚志向嘲讽为“自虐史观”、“东京裁判史观”。这种势力现仍存在“大东亚战争”是亚洲解放战争吗?日本定要吞并朝鲜同时不会承认远东俄国霸权等妄言不断从日本政府阁僚间传出,今天被证明这无疑是与军国主义、霸权主义同出一辙的。
而当1949细菌战的部分通过苏联哈巴洛夫斯克军事裁判被公布出来,曾与细菌战有关的人中,只有极少数坦白自己的罪责,把日军非人道行径作为问题揭露过。如曾向《世界评论》杂志1950年5月号投稿的深野称雄的《人形原木》、林笃美的《中国细菌战》1953年5月发表)、披露中国返回者联络会不再战的决心的《光》(1957年最初由光文社出版,因受右翼势力的胁迫最终绝版,现由晚声社作为《完全版·光》被刊发)所收的田村良雄的《细菌战》即是。
即使被迫听从命令也是帮助了犯罪行为的共犯,因此主犯深信这些人定能保守机密石井部队直接下属中盲从过石井神赐能力的多是将那机密作为余生大事带进坟墓的但同时也有对这种神赐能力不盲从、尚有丝良心的人、能逐渐促发良心,坦白事实,就如林笃美一样。另外,加害者不能坦率地认罪,受害者身心的苦痛无法痊愈,纵然不过是些微的发牢骚、诉苦终不会停止若受害者的诉苦与加害者良心的呻吟相呼应,便定能让罪孽的事实暴露于白日之下。
井本熊男《工作日记》记载,担任大本营陆军参谋总部和13军司令部之间联络调整的是中国派遣军长尾正夫参谋长尾作为战后陆上自卫队的二佐曾在防卫厅战史室工作,其任务之就是确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与其下属各兵团有关细菌战的机密文件是否完全得到了处理工作中他确认该机密文件的确全部被烧毁,但真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本营作战参谋井本熊男的《工作日记》和13军司令官泽田的《阵中记录》、更有步兵第86连队军医林的日记被发现,尽管长尾忠于职守,最终却不能否定细菌战的事实。
1997年8月29日,日本最高裁判所第三小法庭判决文部省命令删除家永三郎教科书对731部队进行活体实验杀害很多中国人的记述的审定是违法的虽然承认731部队总部在哈尔滨的平房进行活体实验与承认日军在正规战中曾进行细菌战的事实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日本政府已不能用合法的手段,阻止我们打算究明细菌战真相的工作。
(三)林的日记中,曾深刻论及中国人民称日军为“倭寇”是当然的(很明确,这意味着无端的侵略。伴之杀戮与掠夺)西洋鬼子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倭寇(日本鬼子=东洋鬼子)给他们伴以细菌战的侵略战争,对这种外压绝不屈服的主体性,不在国民政府及其军队中,而的确在中国民众、民族之中,这是林曾洞察的即使从近代西洋的生活基准来看,他们生活在极贫寒之中,但他们树立了坚固的主体性的强大生命力打动了人心作为军医,战后的林深深反省着与细菌战有关的“污辱”经历彻底追究在细菌战中正面显露出的日本侵略战争的犯罪性格,同时开始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主体性的深刻认识的对话与交流,这大概是可能的吧。
(四)日军731部队大量培养了各种各样的危险病原菌作为细菌兵器它们在细菌战中被实际使用,并撒布到中国各地即使现在、细菌战中曾使用过的病原菌在中国国内仍不曾绝火性地继续生存着(而且有些各类的细菌正发生突然变异成为更危险的东西),继续污,染着中国,不断加害于中国民众。
为了净化这种被细菌战污染的环境,创造安全平的环境,首先日本政府必须明确在中国的处、何时曾散布过怎样的细菌等关于细菌战基础性材料作为和普通中国受害者们见过面直接倾听过那些诉苦。通过阅读(查阅)日本双方即加入与被害双方的各种文件资料接触了部分细菌战事实的人,必须尽可能地揭明细菌战的真相和全貌。尤其是必须证明在与在世的遗族心底不断挣扎的各位亡者们虽然知道如不谨慎将被责难却敢称之为亡者、是因为日本政府不用说谢罪,连细菌战的事实也不承认的现状基础上,他们没有寂灭成佛的办法作为人的尊严、这是我们的义务坦率地说,这正是我们的立足点。 (附注:本文由刘晓青译,原文3万余字,译文作了删节)
原载 1999年第5期《浙江学刊》
暑假调查日记
2004年7月9日 晴
我们一伙七人于中午抵达○镇,由一村妇带至申○○家。
这是一所破败的房子,庭院里杂草丛生,屋檐下搭着个笨大的灶台,屋里的木结构都已经熏黑。
我们进门,正值他们母子在吃饭,饭桌就设在老人凌乱的床边。老人的胃口还可以,吃完,习惯性的拣吃桌上的饭粒。
由于我是七人中唯一的医学生,并负责摄影、摄像,因此我关心的是老人的伤势。
当我蹲下挽起老人的左裤管时,白色的皮肤屑不断扬起,还可见到老人的胫部皮肤有褐色沉着物。当脱下老人的袜子,又现出老人泛白的胫部。手一碰就可搓下很多皮屑。当我们对此咋舌时,老人的脸却是同一个表情,紧紧地盯着自己的鞋子。当我的手碰到她的小腿时,她下意识地向后缩了一下。(因为我们事先了解到,部分细菌战受害者因烂脚而一直贫困,有严重的自卑。)同时,老人的足背肿大,并有大面积的褐色沉着物。揭开纱布,我看到一个,至少有小碗口那么大,里面全是鲜红的,暴露在空气中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苍蝇很快围拢过来。在她屋里,她只能透过窗格看到院里的方块天。
老人直到采访结束,一直是同一个姿势。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的命不好啊!”
这就是我们善良的中国人,殊不知他们是日本细菌战的受害者。
老人由于年迈,很多细节已经不太清楚了。
下午4点左右,老人透过窗格向我们挥手告别。跨出这家门槛,我们回头再环视了一下这所破败的房子,也许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申○○老人了。
03级医学院 男 SYW
2004年7月9日
暑假调查日记
2004年七月二十六日 晴
低矮的土屋,陈旧的四方桌,高脚凳上坐着一个老人,手支一根拐杖,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旁边立着他的发妻,身材矮小,瘦骨如柴,最显眼的莫过于她的扁鼻,只见半截鼻梁骨,鼻孔向上翻。这是我们踏进金华市○镇○村蒋○○家中的第一印象。
我们的到来,两位老人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多少年了,他们一直在贫困中挣扎,淡出人们的视野,默默的承受岁月的艰辛。蒋○○,见脚踝处畸形,两小腿乌黑肿大,他无奈地告诉我们,都六十三年啦,提起烂脚,他有一肚子的苦水想倾出,但面对摄像镜头,又似乎无从谈起,愤怒、委曲、无奈,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1942年,正当17岁的美好季节,日军占领了他们村,蒋被迫每日挑水到山顶供驻扎在那的日军使用。日军奴役这的农民不说,还撒播毒气,残害一方,蒋就在那时开始烂脚的。
他起初被飞虫咬去,即而奇痒,起泡,破了之后就开始无可救药的烂下去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日面对的却是烂脚,除两腿膝关节外,两腿都越烂越大,每日流脓,尤左下腿后侧烂进一个相当深的洞。由于家境贫困,只能咬牙任其烂。63年的苦难,谁能道得尽说得明,我突有些自惨,我们又一次打开他那苦涩的记忆之门。
其妻徐○○,也是个苦命的人儿,在家当男儿养,嫁夫当男儿立,家中的粗活一手承担。也在1942年,16岁的花季,日军扫荡进她娘家金华○镇○村,在逃难中,进入日军撒播的毒气区,起先鼻子被小虫子咬了一口,几天内,流鼻血,烂鼻梁骨,在以后的几个月中,打针,伤势制止住,但已烂掉半个鼻子,鼻孔突出的向上翻,一张俊美的脸蛋就这么给糟蹋了。有些文化的她,无奈嫁给了同样苦命的烂脚的蒋。
环顾四周,空空的土墙,两位老人的声音似乎给无限的放大,我跌进了这旋涡,无力挣扎,枯涩将我埋没。家境的贫困,两个小儿,已入不惑之年,至今未婚,哪家的姑娘肯嫁进如此的家底呢。他们的大儿,是倾其所有,才娶了个媳妇。
离开蒋家,心情是沉重的,两位老人期待的目光更使我惭愧,我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02级 文学院 女 YD
2004年7月26日
我的第1次调查
25日下午调查结束了,16号到25号,10天时间,过得好快啊!
16号晚上到达○宾馆.17号上午进行了调查培训,金华师范也有10几个同学来帮忙.当天下午我们几个去了○镇的○村,但是没有找到受害者.一天就那么过去了,毫无收获,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18号到24号这7天找到了不少受害者,因为我们分成好几个小组找,我们负责拍摄,其余几组负责找人,拍摄的同时也进行录音,做调查表格.
一旦找到受害者,我们就开始工作了.先是和受害者或其家人进行沟通,了解一下情况,并做些简单的笔记.谈话时,由于我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只能由我们带去的金华师范的同学翻译.老人年纪大了,讲话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好,所以交流起来比较费劲,往往要问好几遍才能弄明白.
拍摄的时候,虽然我不是很听得懂老人的话,但是看到老人说话时的表情以及他们的烂脚,我也有点明白.
当老人把他们的烂脚给我们看时,我马上把镜头推进,来个特写,清清楚楚,真是触目惊心:有的烂的面积很大,红一块紫一块;有的一片黑一片白,里面的肉都翻出来了:有的不仅一直烂着还有异味,让人感到恶心:甚至严重的烂得骨头都看到了,没有亲眼见过这些真的无法让人相信.
很多受害者到现在还在烂,不仅如此,而且我们从问卷调查中还看到他们都是农民,绝大多数没有医疗保障,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当然没有钱去医治,更不用说去大医院治疗了,只能用一些草药止止痛,止止痒,这些还算是好的.有些受害者根本没人管,子女也不管他们,没人关心,可以说是看着他们死去!有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药,时间久了,一切都会过去.可对那些细菌战的受害者来说,60多年来,天天受病痛的折磨,没有人理睬,还被人看不起,身体精神双重折磨,这能过去吗???再过几年,这些老人都会相继离去,也许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一段屈辱,苦难的历史也会因他们的离去而深埋地下,呵呵!!原来一切都会过去就是这样,是我们的集体忘却,我们不知道这段历史,我们忘却这段历史,也许我们不愿面对吧,因为它太过于沉重,王选老师说;看到了,就不能背过身去.但背过身去是容易做人的,不背过身去就需要道德勇气,有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细菌战的调查是刻不容缓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有好多事也记不清楚了,还有很多的受害者我们还没找到.光是金华我们才调查了几个地方,可以说是冰山一角。时不我待,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保留历史,也是我们的责任.
05级 理学院 男 SPJ
2006年1月
谏过往而追来者
--2007年1月底社会调查之我见
2007年1月25日至2月1日,我们在○镇进行了难忘的寒假社会调查,期间有苦也有乐,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
开始调查后,之前的英雄主义和理想境界都被眼前的残酷现实所击碎:去农村的实践调查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却也很快乐.要直面历史,面对侵华日军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和血淋淋的罪证,很需要勇气,心中有种被刺痛的感觉,而另一方面,我们翻山越岭,田间地头布满了我们的足迹,其实又是很有成就感的,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
为期8天的调查,我见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
我总认为人的应对态度与其文化素养成正比,越是见过世面有阅历有知识的人越明事理也就越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反之亦然.有些村民的戒备之心特别强,或者这年头骗子太多他们曾受过骗,或者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根本不理会别人的生存状况,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就不会知道本村有"烂脚老人",挺悲哀的一件事,对他们自己,对别人,对我们这个民族都是.而一些年轻人都不是特别清楚以前发生的事了。所以找到一个识字的又有这方面记忆的人对我们是莫大的安慰.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遇到的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虽然现在身患中风还戴者助听器,但他思维敏捷,对以前日军做的坏事,对自己受过的伤害也就记忆犹新,讲得非常生动,而且态度热情,特别容易沟通.
还有一个66岁的老人,是个传统的典型农民,与妻子离异多年,一人独居,还得靠种地养活自己.那天,我们没在村子找到他.当我们走到村口准备离开时,他蹭蹭地跑过来叫住我们.以他的奔跑速度我决不认为他是个受害者.恰恰让我惊异的是,他的双腿上用很脏的旧报纸包着,揭开后血肉模糊,亮晶晶地泛着光,是两个很深的大窟窿.想象一下,平时他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去农田干活.看到他,我心里阵阵发酸,此时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也有好几个受害的老人,刚开始很不乐意说,不愿揭开那身心的伤疤,于是我们慢慢地聊了几句以拉近距离,后来拿出摄象机,他们想象着捐款,也就配合多了.也许是过惯了苦日子,人变得很怕穷.去揭开那随时间流逝而渐渐愈合的伤疤更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关心和安慰.他们习惯了被冷落,习惯了这种麻木,不能适应我们的突然到访.
调查的这些天,走了许多路无果的情况下,突然有了一丝线索,然后听受害者(或家属)将过去的事情,看着他们腿上极大的血淋淋的窟窿或者黑紫色的伤疤,其实心里挺矛盾的.开心的是累了一天终于找到了调查的线索,痛苦的是侵华日军在国人的身心里留下了如此大的阴影,心情很不快,甚至很气愤.老人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许多人至今未婚,患处臭气熏天,孤苦伶仃.
每当我们转交捐款的时候,老人总是显得很开心,甚至历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也许这点钱不算什么,简直无法弥补老人曾经受到的伤害.但是我想,历史总会还他们一个公道的,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因为历史能给现实酿酒,最终成为供后人吸取的千年陈酿.只要国人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晚上在宾馆,队员们一起整理资料,聊天讨论畅谈时就觉得特充实.知识就是力量,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崛起腾飞一定要靠大家携手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的年轻一代,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总之,来调查的这段日子,过了一星期的集体团队生活后,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心里沉甸甸的.通过实践中的健走,畅谈和博闻,我由自卑羞怯变得自信勇敢,而我的同情心,悲悯心,责任心也被唤醒和强化.看了那么多受害老人,我更加懂得和平健康的重要性;与这么多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轻人交流,我更加懂得珍惜美好时光.
固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如果所有人都行动起来,那么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世界才会更美好.
此,谏过往而追来者也.
06级 文学院 女 YR
2007年2月
调查感想
记忆池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校长邓布利多总会口念咒语,用魔杖痛苦的从他的脑中抽出一条白色的记忆带放入记忆池里。他和哈利说,人们总是会有意无意遗忘以前的事,而他把记忆抽出来是为了记住它们,并能更进一步看清彼此之间的关系。
寒假的调查,我们正像邓布利多那样抽取着那些受害老人的记忆。这个过程是充满魔力的,让我们奇妙地穿梭在时空的隧道里,看到6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实;这个过程又是痛苦的,当一次次调查里我们揭开老人的伤口,目睹60年里战争给他们留下的创伤,那是一遍遍对心灵的拷打;这个过程又是一次新的自我认识,每一个故事都是对我新的一次鞭策——记下你该记的,忘掉你该忘的,做到最好的你自己。
带有感情的调查
记得在调查前王老师说过的,我们该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记录下我们看到、问到、听到的,不需要掺加自己的想法,可我发现这真的很难做到。
他们很多都记不大清楚当时是怎么开始生病的,可说起那疼痛的感觉时,你能很分明感到他们情绪的波动,有不少眼中泛着泪花。我无法想象烂入骨髓的那种疼痛,仅疼痛这项我思想就已经站在了他们这边。
那些老人初见时都和普通老人无二异,当他们指着自己的伤口,眼中放出比年轻人更皎洁的目光时,我不知道是该感到欣慰呢还是感到悲哀?欣慰我们能在他们有生之年找到他们,可又为他们这么多年受害却又被社会遗忘,甚至因怪病受到乡邻的鄙视感伤。他们不仅仅是受到着肉体的伤害更关键的这几乎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精神的创伤也是无法愈合的了。
如果有人跟我谈论战争带来的好处,战争中谁对谁错,我现在都会感到极度厌恶,我会毫不犹豫的跟他理论,战争没有赢家!只有那些受害的人民!
调查中感动的瞬间
瞬间一:在○村俞○○回忆那时村里一大片人相继患病时。
问:“他们患病时自己想过原因吗?”
答:“天意如此。”
瞬间二:受害人赵○○是在金华居住了50多年的绍兴人,做调查表时,问到其母亲时,他突然加快了语速,本来带有金华口音的话变成了纯正的乡音。说到母亲因相同的病而死去时,更是止不住的掉下眼泪。
瞬间三:○村,宋○○的祖父因日本人秘密处决,死时被捅4刀!留下了有7个洞的血衣!他们一家一直努力保存着这个仇恨的见证,可惜解放后丢失。
瞬间四:受害人盛○○有两个儿子,没有老伴
问:“您的儿子每年给你多少钱啊?”
答:“一人100,在加6袋米。”
瞬间五:受害人严○○,住在别人废弃的屋子里,可这屋子却只有2面墙。
瞬间六:○村医师孙○○热心的带我们找受害人,他和我们一起听赵○○的讲述时,眼泪一直都在他的眼眶中打转,后来又盛情邀请我们在他家吃午饭,婉拒后又硬塞给我大大的一袋子橘子。很感谢他的帮忙:)
……
……
后记: 这一丝丝的记忆从调查结束后就已经萦绕心头了,是该再一次抽出来整整了。能够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真的是幸福的一代。一路上队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大家之间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就不列举了,可还是不能忘感谢大家,特别是我们的2个领队。
06级 科技学院 男 YZJ
2007年3月3日
痛的遗憾
2006年8月28日,YC、SPJ和我,去○镇○头村寻找一位叫汪○○的受害者。
06年寒假调查里已经找到他了,但是由于时间安排的问题,没能对他进行拍摄、做调查表,而这也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遗憾和对他的歉疚。
下午将近晚饭时,我们乘公交到了村口,村子很小,也很破。我们下车了,看见一位身材细瘦,皮肤黝黑,走路有些不稳的老爷爷,正在往村外走。YC认出了这位老人就是寒假里找到的汪○○。于是我们匆忙走向老人。老人身上有一股很浓重的汗臭和着霉味,似乎那味道将要凝固。我们通过一个和我们一起下车的年轻人跟他交谈,但老人似乎对寒假的事没有什么印象,也并不认识了寒假里见过面的YC。YC一边介绍自己,一边提示着寒假的事,可是老人似乎似乎有些印象,但依旧颤颤微微朝着村外走。原来老人是没有菜吃,想到女儿家的菜地里找些菜吃,我们就跟着老人一起走了几步路,到了他女儿家的菜地。可是菜地是用树枝什么的拦上的,通向菜地的路被挡上了……老人看了一会儿,只得转身,往回走。我们也一起跟老人走,YC和年轻人还在和他交谈,但我不懂在讲些什么,但老人似乎在抱怨着什么。老人没有菜吃,我想在村里的小店买些吃的给他,可是走进小店才知道这里的货物又破又凌乱,除了那种很便宜的方便面,没什么吃的。没办法,我只好买了两包方便面。那时我不敢想象,在浙江会有这么落后的地方。
我们先去老人同村的女儿家,可是家里没人在。
到了老人的家里,我找到老人的“厨房”,把方便面放在灶台旁的水缸上,我好奇的掀开了老人的锅盖:一锅白米饭!别无其他。
再走进老人的屋子,我有些呆了:屋子里弥漫着很难闻的味道,和老人身上的味道差不多;环视整个屋子,就像一个窝棚,一张破破烂烂的床,床下有一堆破破烂烂的鞋子;马桶放在离床不远的角落,所谓的马桶只是一个皮桶而已;在床的一头对面,靠着墙有一个柜子,上面有些棉花,那是老人自己种的,说是“换钱花花”……
老人的腿现在还烂着,老人的右腿依旧有一个杯口大的,红色的烂洞。我们试着和老人交流,情况似乎有些好转,但是我们问老人有关烂脚的情况时,老人表达不清,甚至连自己的身份证都不见了,我们没能给他做调查表和摄象。无奈,我们只得转赠了600元捐款后,就这么走了,老人很感动,可是他却不能将自己发病的具体情况说明,他也一定很憋,憋了一辈子。
我们走了,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他。后来,今年“五一”去给他送捐款,才知道,在我们上次找到他后,仅四个月,老人,便去世了。我们又一次带着无奈、遗憾离开了村子。
这次在我心里最痛。
每天,会有多少这样的老人默默的逝去,带着他们的故事,带着他们的痛,甚至带着他们的怨。遗憾每天都在发生,当我们面对一个个老人无声无息的逝去时,心里是否会有痛感?
请对这些依然在承受着战争疼痛的老人多一些关爱,去倾听,听他们诉说心声,述说那段罪恶的在他们生活的投影;记录,将着些全部记录,有些人无声无息的逝去;有些事却不能无声无息的过去。
05级 理学院 男 GQ
2007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