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版《江西善后救济》表明,侵华日军给赣东民众带来无尽灾难
《江西善后救济》重见天日
“灾区辽阔好似渺渺无际的天空,灾民众多有如赣江两岸的草石”。
日前,积极收集侵华日军二战时期在中国所犯罪行的中国二战受害者协会理事于永旗先生,展示了当年日军暴行新的铁证———抗战后的1946年版《江西善后救济》创刊号。创刊号首次以“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的身份披露了日军细菌战给赣东民众带来的无尽灾难,以及战后的防疫救治情况。本报记者以此为据,会同于永旗先生等人对日军在赣东抚州实施细菌战的罪行展开了联合调查———
当年江西的特殊灾难———鼠疫
《江西善后救济》创刊号综合各方报告称:“时全国各省中,时疫如霍乱、如脑膜炎、如天花、如伤寒、如痢疾,就是普通的,但鼠疫是到江西才听到。”
“江西鼠疫最早是在光泽县(现属福建境内)发现,时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有一福建商人带病到了光泽,死于光泽,其后光泽便发现死鼠将病传染于人。南城的鼠疫,系由光泽带来,时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南城硝石一绅士以传染鼠疫而亡,其妹从黎川夫家赶来看望,也传染了鼠疫回黎川,死于黎川。到了今年(1946年)鼠疫更为蔓延,以南城县为中心,南到南丰、广昌,北到临川、金溪,均发现病例。省卫生处已在四县成立隔离医院,又派了六个防疫队办理防疫工作,以阻止其向南昌及全省蔓延。”
灾民众多有如赣江两岸的草石
1946年陪同“联总”驻赣办事处邓肯主任等一行七人视察各县灾情的江文明,在《江西善后救济》一书中所撰《赣东南巡视记》一文有对临川、南城战后灾情的描述,称为“灾区辽阔好似渺渺无际的天空,灾民众多有如赣江两岸的草石”,“到处是触目惊心:临川原是一个相当富庶的县份,自遭受敌寇侵扰后,县南河埠各乡,大部分村庄被烧毁了,耕牛被劫夺了,农具、粮食、衣被等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许多肥沃的田地至今(5月8日)无法复耕。街市上仍有不少被敌寇破坏的痕迹,过去的专署和县政府办公楼的巍巍大厦已经变成了瓦砾一堆。而在南城,更是支离破碎,房屋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复存在。鼠疫对南城的侵袭,更是惨不忍睹。自前年(1944)下半年到今年(1946年)4月,曾有925人染上了鼠疫,只有452人因施救及时幸免于难。”
南城县成为鼠疫巢穴
鼠疫这种足以杀死千万人的“黑死病”,于1944年由福建省的南平越过光泽传入赣东,最初在南城发现,那时正是浙赣线战役以后。1944年暮春,南城县县城对河发现死鼠与一两个病例,不久此病便蔓延到县城各处,随即以县区为中心,向各乡镇作扇形扩散。据当地医疗机构统计,在那一年中,自6月至12月,共发现鼠疫病人675人,死亡362人,匿而不报,未经诊治而死在家中的更是难以计数。经过了一年间歇期后的1945年10月,南城鼠疫复发,疫势更为猖獗,疫区扩展到四乡六七十里以外。同时,在南城还发现最厉害的“肺鼠疫”和“脑膜炎鼠疫”。据专家谈,这两种鼠疫菌,借空气传播蔓延的速度和染病死亡率,超过普通鼠疫的一倍以上。据统计,自1944年5月至1946年6月,共发现鼠疫患者939人,死亡481人,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未入院诊治的病人数目不算在内。
黎川、南丰亦遭鼠疫之害
1944年,鼠疫跨进南城之际,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蹿进了黎川。首先在黎川县立中学发现死鼠6只,确认为疫鼠。1945年秋,发现首例鼠疫病人一人。1946年2月,县城以及乡镇先后发现疫鼠和鼠疫患者。1946年2月至6月,共发现鼠疫患者54人。南城的邻县南丰,从1946年2月也开始在汽车站发现死鼠,从而波及全县各处,1946年2月至6月,南丰县共发现鼠疫患者64人,死亡率达60%。随着鼠疫的不断蔓延,广昌、金溪、临川等县先后发现死鼠,少则数只,多则数百只,抚州各地纷纷拉响了“黑色警报”。
赣东细菌战史料凿凿
记者一行3人分别展开了对赣东各县细菌战灾害的史料收集整理。
1993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临川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日军幸福师团盘踞抚州市、临川县80多天(5月27日至8月23日),撤走时在全县各地撒放带毒细菌,导致鼠疫、霍乱流行,死者不可胜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12日,临川县防疫委员会成立。5月,发生鼠疫,患者187人,死亡55人。同年,全县天花患者150人,死亡20人。荣山发现脑膜炎,死亡100余人。东外镇、龙泉乡、青云乡、流坊乡、太保乡等地发生鼠疫,势甚猖獗,数字不详。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鼠疫40名患者,死亡10人。(民间认为患病数千人,死亡人数应为2000人以上,均乱葬在距多福寺两公里附近的河滩旁。)”
199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南城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鼠疫由福建光泽传入南城,蔓延32个村镇,患病724人,死亡223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日寇孝田行部从宜黄占领南城县城(6月12日至7月9日),杀害数百军民后撤退。之后数月内南城境内发生霍乱大流行,仅天主堂圣路加医院就接纳了29名霍乱者,26人死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县城鼠疫蔓延,又沿公路沿线传染到南丰、广昌、金溪、黎川、临川、南昌等地,患者119人,死亡55人。”
1983年版的《黎川县卫生志》记载:“编撰人员走访了当年发生鼠疫时,在黎川县立卫生院和临时隔离院工作的有关人员以及部分病死者家属。据他们追述,鼠疫暴发后,当时规定患者必须隔离,死者必须深埋。不少患者家属隐瞒不报。仅城关镇,死者最少有六七百人。另据当年亲自在龙安乡参加鼠疫防治工作的原县立卫生院环境卫生员反映,龙安一带鼠疫患者达二三百人以上,死者100多人。这些亲历者估计,4年鼠疫流行高峰期间,全县死者过千人,发病人数在3000人以上。”
1993年黄山书社出版社出版的《黎川县志》中记载:“1938年夏秋,全县各地鼠疫流行,死亡数及患者数不详。民国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1945年、1946年、1947年)全县发生流行性鼠疫,死者千余人,患者数字不详。”
1981年版的《中国鼠疫及其防治》中的记载是:“鼠疫患者386人,死亡169人。”
本报继续寻访历史见证人
7月18日,本报记者在抚州基督教堂找到了76岁的永恩堂长老邓恩爱。邓长老说,他14岁那年,日军进入了南城县,当时他在与南城岳口相邻的临川县茅排附近被日军抓住,后随日军行走荣山,趁前面战乱之机溜回。半年后,他的手、脚开始无故腐烂,伤口深可见骨。而且,当时好多人都“打摆子”,一些外来传教的牧师也不停地泻肚子,记得捷克牧师程尔义(谐音)、德国牧师司密斯(谐音)就是其中的两个。现在,邓长老的手上、脚上都留有大面积的不规则花斑伤疤。他说,他的伤口是十多年后才得以痊愈的。
家住清风门的老人陈增祥(94岁)、车茶香(80岁)说,当时在城里住着好多伤兵,不管死的活的,都抬到清风门河滩上掩埋,听说那些人是得了霍乱和鼠疫等传染病。有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都说,当年在盐埠岭王家大屋、王家祠堂(王安石故居)、邓家、花家、詹家、杨家、万家等十几栋大屋里,先后住有从浙赣线上下来的国民党伤兵万余人,在清风门河滩上(俗称乱葬滩,现为一河两岸工地)就埋了数千人。民间因霍乱、鼠疫埋在那里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荣山74岁的吴鲁芳说,当年打完仗后,荣山好多人得了霍乱、天花、鼠疫,死亡两三百人,在她家《吴氏家谱》中都有记载。另有抚州市针织内衣厂两个女工手上脚上都烂了,也是在当年临川鼠疫流行时引起的,可惜因其单位已经撤消而寻访未果。早年在临川,有不少人亲眼目睹过一些老人身上不同部位溃烂直到最后痛苦死去。
因世事变迁,或当年经历、目睹过侵华日军暴行的当事人年事已高,或因居住偏僻之地而无从寻找。为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本报特征询赣东日军细菌战相关线索,:01 30 97 019 7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