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7-4 14:16 编辑
2012-11-21 05:22: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杭州)
在日本对外公布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中,当年,侵华日军曾对侵占各地的卫生情报进行收集,资料来源是当地出版的报纸。在1941年1月7日的《东南日报》上,有这样一句记载:“金华石门、盘龙(错别字)鼠疫流行病,4名死亡,死后尸体有黑斑点。”
在蟠龙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拉着王选,给她看他们的烂脚,这是日军在金华进行细菌战最鲜活的证据。
然而,让王选有些失望的是,这两个村都没有人记得,当年是否有人因鼠疫而死。毕竟,对于老人们来说,在那个恐怖的年代,死亡是那样的近似,谁也没有功夫去关注周围的人死时症状如何。
“希望经你们报道后,有人可以向我们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王选委托本报,向金华市民征求这段和日军鼠疫实验相关的资料。
“死于1940年到1942年之间,且有鼠疫症状的,大家有知道或者认识这样的人的,可以提供给我们。”王选说,“能记得那个时候的事的人,现在起码也在85岁以上了。”
死于鼠疫的具体症状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呈献显著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或者是有鲜红色血痰吐出,死前全身皮肤发绀呈黑紫色。
读者朋友不妨问问家中老人,是否对这些情况还有印象。可以提供相关线索的,请拨打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 111111,与我们联系。
据记载,1943年秋天,侵华日军在山东卫河流域实施了一个月的霍乱作战,区域涉及濮县、范县、观城等19个县。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此次霍乱作战屠杀了二十余万鲁西人民,是细菌战史上死难人数最多的一次。
“我们不仅要为深受细菌武器毒害的中国老百姓讨还公道,还要揭开一些历史真相,让世人了解当年日本法西斯的罪恶行径。”王选称,她到山东后将和《鲁西细菌战大揭秘》的作者崔维志、唐秀娥夫妇等人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调查鲁西细菌战事件。
在不少人眼里,年过半百的传统女性在操办完子女的婚事后,也就可以在家坐享天伦之乐了。而今年52岁的王选却没有这样,她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忙着自己的事业,她的事业,是控诉侵华日军的累累恶行,代表成千上万个受害中华劳工。
说起话来有点"凶"
王选个头不高,干净的脸上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浓密的头发被一只白色的发卡扣起来,简洁干练。
和平静的外表相比,王选两片薄薄的嘴唇实在太有爆发力了。从看见记者第一眼起,王选就在不停地讲,思维快语速也快。对侵华日军的控诉、对受害劳工的同情、调查取证的艰难……不难看出,王选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民族道义的重担,在帮助受苦受难的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秩序的同时,她本人也太需要倾诉和理解了。
对日诉讼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理想的结果,有人认为王选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英雄,而王选非常坚决地说:“别人爱说什么说去吧,我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反正会坚持到死去的那一天!”王选又说:“我们代表的是民间而不是政府,所以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我是在维护中国人的尊严,谁对这件事情有看法,让他来找我,和我当面理论。”
这种“凶”让记者看到,王选的骨子里有着嫉恶如仇的本性。每当面对受害劳工的血泪事实时,正是这种本性,使得这个50多岁的女人激起万丈豪情;也正是这种本性,促使王选最终坚持下来。
对家庭没有尽心
谈起家庭,王选的情绪不那么激动了。她家只有她和丈夫两个人。本来准备要个孩子的,但由于对日诉讼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想要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了。
7月份,王选往日本飞了三趟。来济南之前的几天,王选刚刚在东北陪同日本研究学者考察了731部队遗址。回到上海家中,她又匆忙整理了两名学生在浙江收集的证据资料,随后便赶到济南。下一站,王选还要到南京会见日本学者。这让王选一直马不停蹄,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丈夫。
不仅如此,王选四处奔波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家里。“这次出门前,我把家中的存折上提得只剩几百元钱了。”
国人要行动起来
拨开60年的重重迷雾收集资料和证据,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王选说,她知道全国人民在精神上都是很支持她的,但精神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她希望大家能行动起来。受害者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精力非常有限。如果年轻一辈再持漠视观望的态度,这件事情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有人认为王选的做法太过激进,王选对于这种说法反应很激烈:“我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维护国人尊严的事情,我希望说我激进的人能当面具体指出我哪些问题激进,什么地方不恰当?在我看来他们心中的中日友好只是幌子,是怕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罢了,我起诉日本政府是日本法律所允许的,一切都是合法合理的。”
王选并不隐瞒对个体的日本人很有感情。她说她在日本呆了那么多年,有很多朋友,不可能没有感情。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场战争日本给中国人的感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战争创伤的存在影响到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没有比解决战争遗留问题更能增进中日友好的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拖着,就像癌症一样。
有时深感体力不支
一进王选的房间,记者便看到床头柜上摆着一堆药。王选说,自己肠胃不好,而且前段时间脚腕刚刚骨折过。一过五十岁,就明显感觉到身体不行了,下雨阴天关节便疼痛,看书写字感觉视力也越来越差,因此,她很盼望有人来接替她的工作。
王选确实没有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日本,她经常睡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在国内,她住旅馆总是拣最便宜的,饮食常常是盒饭,非常简单。在王选的背包里,除了几本书和笔记,就是几样必备的洗刷用品。
虽然如此,当记者问到可以帮她做些什么时,王选还是非常坚决地说:“我不需要帮助。”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原本可以展开自己欣欣向荣的生活,现在,却为了一群满身创伤的老人能得到公正的补偿,为了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为了一种罪恶能受到阳光和理性的控诉,毅然抛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用她柔弱的双手去张扬民族道义,拨开历史的黑幕。
王选简介
王选,1952年8月6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义乌,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团团长。她曾留学日本,并获得筑波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她成为日军731细菌部队制造的死亡工厂中108名受害者诉讼团原告代表。
《齐鲁晚报》2004年8月17日
“当时,祠堂里里外外躺满了病人”
——古稀老人述说70年前的悲惨一幕
本报记者 吴海霞
连日来,本报关于当年侵华日军宁波细菌战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6月12日,又有热心读者向调查发起人胡鼎阳提供相关信息。
12日上午,居住在首南街道陈婆渡社区的一位姓李的古稀老人找到胡鼎阳,证实了1942年姜山一带确实爆发了大规模疫病,而且和侵华日军有关。
“姜山镇数百人死于鼠疫的记载,时间肯定在1942年,因为我就在那一年出生的。我出生没几个月,母亲就死于那场传染性极强的疫病。除了母亲,我外婆家里还有6人先后死亡。关于那段惨痛的记忆,外婆不知说了多少遍,流了多少眼泪,这也是我小时的记忆。”李老太回忆,当年她家和外婆家都在姜山励江岸村。就在疫情爆发前几天,日本人的飞机飞到村子上空,投下了糖果、饼干等零食。虽然不知道疫情是怎样发生的,但外婆一再说是在日本人飞机飞来之后……
疫病发生后,不仅在励江岸村,还蔓延了附近好几个村庄。其中有上张村,该村村子较大,感染的病人也多,村西边四明祠堂里里外外躺满了病人,村民还在天井、明堂等搭起了棚,有医生在那里救治。
至于那些得了疫病的人,究竟有多少人没救过来,镇志的记录是数百人。像李老太这家死亡六七人的惨状,应该不止一例。
“我外婆在世的时候,一直在说这件事,总是说日军害死了我们那么多亲人。”李老太说。
胡鼎阳认为,1942年的疫病基本可以肯定,极有可能和侵华日军有关,这一点镇志的相关记载和老人的述说大致吻合。但关于疫病发生的具体状况以及死亡的人数等,还待进一步调查考证。
当天,胡鼎阳还接到章水镇汤先生外孙女的电话,她说:“我外公今年已经80多岁了,事情发生那年是1941年,端午节前几天,当时我外公还是个小孩子,但他记得当时日军飞机是从横街方向飞到章水的,当时我的太外婆就在室外,看到飞机飞过。”年少的汤先生并不知道当时飞机飞过去后投下了什么,但没过几天,在室外看到飞机的汤先生的母亲,还有十几个村民,先后出现了肚子痛、脚抽筋、头痛发热等与鼠疫相似的症状,这些发病之人都在那年的端午前后去世。
汤先生提供的1941年的情况,和当年《时事公报》上宁波市区西北街发现鼠疫以及日本军医论文,在时间节点上十分吻合,这也进一步证明日军在宁波的细菌战不止开明街一处。
汤先生分析,当时宁波已经沦陷,鄞县机关搬迁到四明山区,日军飞机很可能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他希望胡鼎阳将这个调查进行下去,还历史以真相,以告慰所有的受害者及家属。
事件
《遇难同胞名录》出版
2007年12月3日,8卷《遇难同胞名录》在南京出版,名录以档案文献、口述资料及群众来函等形式收录了13000余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较为详尽的个人信息。
遇难士兵名录有望刻上“哭墙”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在新馆万人坑的一侧的遇难者名录墙将刻上被俘杀害的9万士兵的名字,此前12000多名遇难同胞名录已被刻在墙上,供后人纪念。
美众议院通过“H.Res.121”决议案
2007年1月30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国会众议员迈克·本田正式向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提交编号为“H.Res.121”的“慰安妇”决议案,要求日本正式承认“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7月3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首次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谴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的决议案,这也是美国国会历史上首个谴责日本二战暴行的决议案。
书籍资料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 作者:张纯如
此书是一部完整、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和前因后果的权威性著作。该书作者张纯如是一位华裔美籍作家,对西方世界长期漠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痛历史深感震惊,为此,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赴中国实地采访大屠杀幸存者。《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采用了日本电影《罗生门》的艺术手段:从受害者南京居民、 行凶者日本军队、目击者外国人士三个角度来叙述这一人类历史上最违反人性的犯罪,并且列举日本政府试图掩盖、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该丛书是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南京师大、江苏社科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江苏行政学院和华中师大的60位教授、学者,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先后赴美、日、英、德和我国台湾,搜集了大量史料,加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提供的各类档案,共搜集、整理、翻译了1500万字的中、日、英、德文的原始材料,编辑成《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8卷。
史料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出版。新出版发行的20卷分别是:日军官兵日记和书信、日军官兵和随军记者的回忆、日本军方文件、英美文书、拉贝和魏特琳日记、南京大屠杀的调查与统计、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南京审判、幸存者口述史料和历史图像。
《拉贝日记》 作者: (德)约翰·拉贝
拉贝,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日记载了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日记所展示的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以及拉贝先生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将使今天的中国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更深刻地思考未来。
《魏特琳日记》作者:(美)明妮·魏特琳
魏特琳,中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半个多世纪前,她在南京生活工作了20多年,曾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教务主任、教育系主任,并二度代理院长。魏特琳当时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的难民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的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的个人亲历档案———日记,就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东史朗战地日记》作者:(日)东史郎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生,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参与了1938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还曾参加过天津、上海、徐州、武汉、襄东等战斗和战役。 1939年8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东史郎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但在半个世纪后,东史郎幡然醒悟,站出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1987年,他把在中国期间写的日记整理为《阵中日记》、《手记》。同年12月,日本青木书店以其日记为蓝本,出版了《我们的南京步兵联队---一个召集兵体验的南京大屠杀》,即著名的《东史郎日记》, 向中国人民谢罪,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在其后,面对日本右翼的责问、恐吓还有威胁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官司,东史郎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一直顽强地活着。 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者,近乎勇。”让一个“鬼子”变成“人”。这需要相当的觉悟和勇气,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正义行动。
《荻岛静夫日记》
侵华日军士兵荻岛静夫自1937年8月到1940年3月所做的近20万字的亲笔日记和日记附带的208张照片,记录了他魔鬼般的“战地经历”。这套日记被翻译、整理成《荻岛静夫日记――一个侵华日军的战地实录》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荻岛静夫日记》的原件及影集被四川省民间收藏家樊建川收藏。它再一次提供了半个多世纪前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日军官兵日记与书信
1.山田梅二日记 2.伊佐一男日记 3.两角业作手记
4.菅原茂俊日记 5.宫本省吾阵中日记 6.杉内俊雄阵中日记
7.远藤高明阵中日记 8.天野三郎军事邮件 9.近藤荣四郎阵中日记
10.目黑福治阵中日记11.堀越文男阵中日记 12.荒海清卫日记
13.井家又一日记 14.伊藤喜八阵中日记 15.水谷茬日记
16.斋藤次郎阵中日记17.远藤重太郎阵中日记 18.中野政夫阵中日记
19.N?Y一等兵手记 20.柳沼和也阵中日记 21.新妻富雄阵中日记
22.大寺隆阵中日记 23.本间正胜战斗日志 24.黑须忠信阵中日记
25.高桥光夫阵中日记26.菅野嘉雄阵中笔记 27.大内利己阵中日记
28.松田五郎阵中日记29.田烟安造军事邮件
30.奥村龟太郎致花谷村长先生信件 31.山下致佐奈村军人后援会信件
32.井上清正致佐奈村军人后援会信件33.中西恒平致佐奈村村长等的信件
34.西谷八致佐奈村花谷村长的信件 35.××××致B的信件
36.D致E的信件 37.C致B的信件 38.××××致B的信件
39.松村芳治致小歧须妇人会的信件
1.小川关治郎日记 2.山崎正男日记 3.折小野末太郎日记
4.折田护日记 5.前田吉彦日记 6.浜崎富藏日记 7.福元续日记
1.泰山弘道上海战从军日志 2.棍谷健郎日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