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 1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 Q7 f& y, P6 y7 ~2 t. ~ c; R. I* k; S& T
尊胜佛母 / H7 D# d- W% J8 d5 R4 W w2 s
尊胜佛母是释迦牟尼佛无上顶所化现的,为三面八臂相:正面及身是白色,微笑的佛母相,天心开佛眼,是无上智慧的本尊。 右面黄色,是观世音菩萨无量慈悲的示现. 左面蓝色,是金刚手菩萨忿怒降伏的示现。 尊胜佛母与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三者合一,具足无上智慧、慈悲、忿怒降伏的圆满功德。 因为是如来无上顶的显化,所以是无上尊贵的,称为「佛顶尊胜佛母」。 - m# ]0 ?+ s3 V5 z6 A/ C8 t. ~
% q; Z* A5 ] ^
尊胜佛母咒功德利益:, |( B) \4 W( j1 l7 j
1、此陀罗尼能去除一切烦恼业障。3 i5 O, F$ u3 M
2、能破坏一切恶道众生的种种苦迫。
* g$ f8 _! c4 R" ^ D& ^# w3、能使众生得到一切菩萨的同心覆护,在现生中不为疾病与诸苦恼事所障碍。
( F! _$ v J8 L$ d' B4、此咒能破一切地狱、阎魔王界、傍生之苦,能回向善道。
$ o3 w5 @$ i& V( g: y* C5、若有命短,求长寿者;或有病苦,求除愈者,皆当以彼月十五日,洗浴清净,着新洁衣。又当受持八戒斋法,然后诵此大陀罗尼满足千遍,当获安乐,增其寿命;所有病苦皆得除愈,诸恶业报,悉灭无余。8 r. q8 M& `3 J5 m5 V. ]* ?! K k: n
6、持此咒者悉能除灭百千劫中一切罪业,所生之处常遇诸佛乃至获得无上菩提,舍此身已,即得往生种种微妙诸佛刹土。0 j: u. B$ G# h! C. _8 X
7、若人能须臾读诵此陀罗尼者,此人所有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之苦,破坏消灭,无有遗余。
) @9 W( _* q& e6 s& { Y; s8、此咒不可思议有大神力,若复有人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恶业悉皆消灭,当得清净胜妙之身,随所生佛土、诸天所生之处,忆持不忘。+ \/ e/ y& ?* j+ A
9、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增寿除病,一切业障悉皆消灭。 一切地狱诸苦亦得解脱,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 ]" T1 B( K/ q4 o% ]
10、《净除业障经》云:「临终时念此陀罗尼者即得往生诸佛国土,若有四生众生一闻是陀罗尼者,现生一期更无他疾,诸苦恼事不复重受。」- k1 g* O3 y. ^# P! K
11、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得身口意净,身无苦痛,随其福利,随处安稳。, |0 E0 P; i0 Q0 w
12、所生之处忆持不忘,若人命欲将终,须臾忆念此陀罗尼还得增寿。) |7 u, a2 V% V' `
13、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一切如来恒常观视,一切诸天善神随逐守护。
* z( [2 J" n) p m2 `* a- \14、若人忆念此陀罗尼者,为众人所爱敬。
1 S$ a* x& q8 r: h' i( @15、佛顶尊胜佛母及其经咒有大威德,能灭众生一切重障罪苦,消诸灾疾,所求如意。6 B8 l# B/ e& ]* k" [ I! V) b/ I0 G
「佛顶尊胜陀罗尼」,此咒的全名是「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又「净除一切恶道」,即可想而知此咒的威力是何等伟大殊胜!
0 b* r7 g- S# R+ @佛陀开演「佛顶尊胜陀罗尼」之时,向天帝及诸大菩萨等众开示说:) f8 c: l8 M/ {, f
「天帝,我有陀罗尼,名曰『佛顶尊胜』,能够除一切恶道,能够净除一切生死苦恼,又能够净除诸地狱阎罗王界及畜生等种种痛苦,又能破一切地狱,回向善道。」" C% W: [- c% B( K) m
「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用心听进耳内,前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都能消灭,并得清净之身,随其人所生之处,忆持不忘。从一个佛国到另一个佛国,从一个天界到另一个天界,遍历三十三天,所生之处都能忆持不忘。」
8 j6 t) i6 b4 p7 ]! y8 o8 w4 g5 _「天帝,若有人身命将终,能够忆念此陀罗尼,还得增寿,得身口意清净,身无痛苦,随其人的福德得到随处安乐稳定。一切诸佛菩萨常放光观照此人。一切天神常为其侍卫。为人所尊敬,恶障灾难都消灭,一切菩萨同心护持。」
$ O( C0 S9 z+ i+ q6 N3 x) ?0 F「天帝,若有人能够用心读诵此陀罗尼者,此人本来应该堕入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的所有一切恶业苦难,全部破除消灭,无有遗余。诸国土以及诸天宫,一切菩萨所住的土,此人皆可毫无障碍,随意进入。」
9 ]8 ^; f& o& |/ ?3 R# E「天帝,此大陀罗尼,是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万诸佛,所共同宣说的咒语。为了破除一切众生的秽罪恶业之苦;为了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等众生得到解脱;为了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的众生得到解脱;为了短命薄福、无救护的众生得到利益;为了喜欢制造污染恶业的众生得到救度;为了不信善法而失去正道的恶业众生得到解脱;是故,无量百千万诸佛共同宣说此大陀罗尼咒。 Q7 S: N+ _ k
「天帝,此陀罗尼在娑婆世界的住持功德力,能令千劫以来积造种种恶业重障,应受种种流转生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夜叉、罗刹、鬼神、布单那(身形臭秽的饿鬼)、羯吒布单那、阿波娑摩啰、蚊虻龟狗蟒蛇、一切诸鸟及诸猛兽、一切蠢动含灵、乃至蚁子之身,更不重受。即得转生清净,诸佛世尊国土,菩萨同会一处。」 G. }. A" o/ r% X' Y) i
「若有人遇大恶病,用心持诵此陀罗尼,即得永离一切诸病。其人应堕的恶道,亦得消灭断除。即得往生寂静清净世界,从今世一身之后,更不受胞胎之身,今后所生之处是莲华化生,一切生处常识宿命,永远忆持不忘此『佛顶尊胜陀罗尼』。」
' O6 [: \1 x- b$ x7 v" q7 e& f3 B" |. J }! K O6 E' S
% {5 B! I6 k3 c/ {2 l! t
& z5 ^, i8 J; o
. o# y# b& w2 `+ T3 [
心咒咒轮
4 k( z+ _2 V6 x3 r: ~# e0 Y+ i' J0 ?; L0 Z% Q
3 {9 u: ]9 {8 ]9 s佛顶尊胜陀罗尼由来因缘:
# w" |9 Q+ K: ^# J2 s伟大的佛陀以慈悲救度善住天子的因缘,宣说了《佛顶尊胜陀罗尼》 ,因此,《尊胜陀罗尼》在印度广为流传。佛陀入灭之后,直至唐朝的仪凤元年,(公元六七六年),印度有婆罗门僧人,名叫佛陀波利,跋涉千山万水,备历艰辛,来到中国山西省五台山朝礼文殊师利菩萨。他在五台山下,以最虔诚的心,五体投地向山顶顶礼,并且一步一拜,拜向山顶。他以无限悲切的心,发自心灵深处的语言,说:「自从佛陀入灭之后,所有的大圣贤大菩萨都不出来救度可怜的众生了。世间上唯有大士文殊师利,在此五台山中,慈悲引度众生,教导众生修菩萨道。我佛陀波利,所恨的是没有出生在佛陀住世的时代,不能见到佛陀的圣容,不能亲聆佛陀的教诲,心中多么遗憾!故此,特地远涉万水千山,怀着最诚敬的心,来拜谒大士文殊师利,乞求大士啊,您大慈大悲,允许让我得见您庄严尊贵的仪容。」
8 W3 s+ q9 b$ U- U/ |& Z说完,向山顶礼,悲泣泪如雨下。正在顶礼之际,一抬头,忽见一位老人,气定神闲,从山中缓缓走出来。这位老人,来到佛陀波利面前,满脸慈祥,忽然用婆罗门语,开口对佛陀波利说:「法师,您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来访寻圣迹,慕道求法的心令人感动。但是,中国的众生多造罪业,很多出家僧众都犯戒律。如此深重的罪业,难以救度。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才能够灭除众生的一切恶业。未知法师有没有带此经来?」佛陀波利说:「贫僧一心一意,直来礼谒文殊大士。没有带此经来。」老人说:「法师既然没有带此经来,空来何益?就算您见到了文殊大士,又如何能得识?法师不如回去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流传中土。这就是等于奉献给诸佛的很大供养,又利益广大众生、拯救幽冥、报答诸佛的大恩了。下次法师带取此经来的时候,弟子我就会告诉您文殊师利菩萨的住所。」
- f9 R6 K7 b0 m5 y2 R佛陀波利听闻老人一番话,恍然大悟,不胜欢喜,于是向老人至心敬礼。就在抬头之间,眼前的老人忽然不见了。佛陀波利惊愕不已,更为加倍虔诚,一心一意,返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去了。经过餐风宿露的六个寒暑,佛陀波利以坚强的毅力,永不退转的虔诚,一心救度苦难众生的大慈悲愿力,钢铁般的意志,翻越了荆棘满途、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一步一步,走过了一望无际、四野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就这样奔波跋涉,过了漫长的六年。终于在永淳二年(公元六八二年),佛陀波利取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再次来到中国西京。按照当时唐朝的法律规定,把梵文的经书翻译成汉文是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于是,佛陀波利去见唐高宗李治,将事情经过具奏明白,并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梵文原本交给唐高宗。谁知唐高宗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接到佛陀波利的经文梵本,即命令日照三藏法师等人在宫庭内进行翻译,并将经本禁在宫庭之内,不得外传。又赏赐给佛陀波利上等的丝绢三十匹,想就此打发佛陀波利离开。佛陀波利见此经本被禁在宫庭之内,不得外传,真是心如刀割,万分悲痛。他泪流满面,向皇帝奏说:「贫僧历尽艰难,冒着性命危险,万里迢迢,取得经本,来到中土。贫僧的一番心愿,是希望普济众生,救拔苦难。并不是贪图赏赐财物,更不是要得到任何名利。请皇上将经本开禁,流行民间,使万民百姓及幽冥含灵,同受佛光法益啊!唐高宗无可奈何,只得将翻译好的汉文经本留下,把梵文经本交还给佛陀波利。佛陀波利得回梵文经本,到处访寻懂得翻译的人。0 s, y3 w9 m5 l) ^ R
几经辗转辛劳,终于在西明寺,找到善解梵语的汉僧顺贞法师。于是,又奏请唐高宗,得到圣旨批准。佛陀波利就在西明寺,与顺贞法师等人共同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翻译出来之后,佛陀波利心愿已了,就带着原梵文经本,去了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接引,从此不再出山。过了五年,到唐朝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有定觉寺的住持志静法师,亲自拜见日照三藏法师,将『佛顶尊胜陀罗尼咒』谘询,日照三藏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过十四天的精详校对审核,将皇宫的译本与民间的译本之间,其中有小小差异之处,全部重新勘校注音,使字字句句梵音注音,毫无差失。并记录在朝庭文献之中。4 D: ~ Q8 d) J/ E- N, k6 N
- Q0 `) i7 J% a! q/ j% N7 \- c
; c. N/ Y2 M: \&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