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28 13: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 O% {' R9 x% g) a夜啼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中医称之为“小儿夜啼”。 不要再以为夜间小宝宝经常性哭闹是正常的事情,宝宝不会无缘无故地哭,一定是哪里不舒服,因为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只能以哭的形式来表达。: @$ A1 K: U/ Y" e+ e- e
哭是宝宝的一种本能反应。刚出生的宝宝还不会说话,感到痛苦的时候只能通过啼哭来表达。引起宝宝夜哭的原因很多,除了饥饿,尿布湿了、室内空气不好、过冷或过热、口渴、疾病疼痛等原因都会使宝宝在晚上啼哭不止。
J& D& s; y2 o' q a* O但这些都还是正常的生理性啼哭。所谓的“夜哭”,指的是宝宝在白天的时候很正常,体检也发现不了什么异常,一到了晚上却哭个不停的情况。这种夜哭的原因大致有:脾胃虚寒,寒痛而哭;心经积热,热烦而哭;受到惊吓,恐惧而哭。 S N2 Q8 q' i
当遇到宝宝“夜哭”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仔细观察,找出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哭就是因为肚子饿了,用吃奶的办法来哄宝宝入睡。这样做极易使宝宝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不是形成便秘,就是造成宝宝腹泻不止,反而更加难以安眠。
0 n2 C" f0 ]: Z8 ^
0 c7 J6 m2 ]3 t( k; T* M0 H3 x" Z脾胃虚寒引起的“夜哭”特点是:一到晚上就哭,宝宝脸色发白,腹部、四肢发凉,食欲不振,大便稀,喜欢趴着睡。心热受惊引起的“夜哭”特点是:宝宝脸颊、嘴唇发红,烦躁不安,容易在睡梦中惊醒啼哭,大便干,尿黄。
# S; |" S& M/ K! D一、 保持持室内环境清新- n2 J/ f; G h, O) g
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情,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如果发现孩子穿太多,或经常脸红,可能是穿太多了。
3 e5 y/ g: ]7 K; [" } W二、不要把宝宝喂得过饱
: z2 m6 l! |; w. f7 }6 a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过度的食物摄入会造成食物在胃部的“积食”,引起肠胃不适,导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
7 B) l# I; q9 e. H. z# U( ~2 w9 _; k三、注意与婴儿沟通时的态度语气3 e: p8 ^3 {. H: q0 u3 x
婴儿夜里醒来的时候,可以用很低的声音跟他说话,房间最好不要开灯,他如果提出去房间外,尽量不要满足他。但这个期间不是完全不理孩子,可以有一种柔和的、很轻的语调跟他说话,这样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很关心他,但这种过分的要求也不去理会他。逐渐一两天以后,会产生一种“睡眠的延迟反馈”。所以两三天以后,孩子可能就会接受你这种带养方式,就不再要求去外面。0 H _+ o* @) s9 t
如果每次都满足孩子那种不合理的要求,逐渐会变成生物钟,形成习惯的调整,这样就很难纠正。所以夜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处理方法一定要慎重,有一次、两次之后孩子很有可能变成习惯。 I2 W( @, n$ b1 J
四、缓解夜啼的按摩
" q+ h, C3 G$ e! k' ]对于总是夜啼的孩子,父母为其按摩,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为:家长用大拇指从孩子的拇指指尖处沿拇指外侧推向孩子的掌根处,做50-100次;由无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根处,做50-100次;沿前臂掌面正中,从腕关节推向肘关节,20-30次;从腕关节沿前臂大拇指掌侧面向肘关节推30次,掐掐孩子手掌面与腕的横纹中点;掐掐孩子手指尖的十宣穴;揉孩子头顶百会穴20-50次;自下而上为孩子捏脊3遍。
% e( b- S3 d$ r: C五、缓解上火症状
! v7 D4 T: t3 X* c- S%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通过天然植物调配而成的清火产品,可缓解孩子的上火症状,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产品。 如每伴“清清宝”等产品,安全无副作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不会过凉。
% S3 P4 K5 G4 u; |9 r* o六、睡前不可玩得太兴奋
& e8 x2 N% g9 O. _1 \' T, E5 y: j v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规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
- t( R3 o1 e% h) T% z" G各阶段孩子夜啼原因介绍编辑
M) H. }. L9 J5 B新生儿的夜啼$ K- g4 X# H& p. u- c1 C+ B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昼醒夜眠的条件反射还未建立,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发哭闹。胎儿在宫内24小时处于黑暗中,无昼夜之分,坐月子时又多习惯挂窗帘,室内光线较暗,不利于新生儿分辨昼夜。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生后15天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逐渐开始形成。当白天睡得过多时,夜间就会哭闹不止。解决的方法很简单,父母帮助您的宝宝养成昼醒夜眠的好习惯。
3 V8 D2 Z1 `( @引起新生儿夜啼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一种,还有饥饿、口渴,过冷,过热,过饱,尿布过湿,排便后不适等等,当小儿出现夜啼时,要找寻原因,不要一哭就哄,一哭就喂奶,使小儿过饱,出现腹胀,更使小儿哭闹,夜间尽量减少喂奶次数,白天尽量让小儿有醒觉的时间。
3 S& X; u( G$ ^6 h/ C5 [婴幼儿的夜啼# w* D2 d9 n0 G; Y6 ~# J
◎骄惯所致:
1 v( F: h |* c+ `/ ^! n3 b父母一贯地迁就孩子,小儿一哭就摇,拍,哄,抱着孩子满屋走。久而久之,孩子把父母的哄觉当做自己的权利,无论你怎样的疲惫不堪,孩子都是日复一日,变本加厉,哭闹的时间越来越长。要改变这样孩子的夜啼习惯,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了。父母总是不忍心听着孩子的大声哭喊,最终还是妥协。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知道,半夜醒来哭闹什么也得不到,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这样,第一个晚上哭20分钟。第二个晚上哭10分钟。第三个晚上也许就不哭了。
$ u2 X; G2 m4 t" E, m+ @◎孤独而产生的焦躁感:; G0 h" |/ }* e& Z, w
多发生在半岁至一岁半的-孩子。小儿大多性格内向,胆小,惧怕陌生人,当夜幕降临或夜间醒来时,因感孤独而焦躁不安大声哭闹。解决的方法是,坐在小儿的身边,小声不间断地说一些让小儿放心的话。如“宝宝不要怕,妈妈就在你的身边,放心睡觉吧。”但每日要逐渐减少安慰的时间,渐渐停止安慰。如果长时间不能奏效,也只好铁石心肠了。索性不予理会。也许慢慢会好的。, Y% H: R( C% y7 y3 X
◎绞痛样哭闹:
! L& A+ N7 p! G2 |. J0 [+ A小儿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生剧烈的哭闹,无论如何也不能安抚小儿。哭闹的同时伴有四肢乱舞,打挺,身体卷曲,大汗,几乎近于尖叫,甚至可形容为歇斯底里样的哭闹。当小儿出现绞痛样哭闹时,家长往往急的不知所措。引起小儿绞痛样哭闹的原因主要有“惊吓”如白天看可怕的电视节目,或从较高处跌落,或被他人恐吓,打骂,或在睡前活动剧烈,或受到刺激,或过度兴奋等等,入睡后常因恶梦而惊醒剧哭不止。所以,不要让小儿看惊险的电视节目,不要给小儿讲可怕的故事,更不要在小儿睡前吓唬孩子,如“快睡觉吧,不睡觉的话,大老虎就会吃你来了。”睡前也不要和小儿剧烈玩耍,以免小儿神经过度兴奋。
8 e, {3 H$ U5 |6 O! @◎腹部不适哭闹: _& n2 | w2 Y, f2 P* d
晚餐进食太多,品种太杂,进食不宜消化的食物。入睡后出现腹胀,腹痛。小儿哭闹不止。所以,晚餐不要让小儿吃的过饱,不要吃煎,炸,烤的肉食品及粘炸食品。
9 E' `/ ?) l. P' i4 H) _( i◎蛲虫作怪:
. P4 p6 W; m/ _- o- ]/ o/ |小儿夜眠后不久,大约半小时到两小时。突然出现剧烈哭闹,打挺,屁股厥起来,用手挠肛门。当小儿安稳入睡后,蛲虫爬至小儿肛门皱折处或女婴外阴皱壁处排卵,使小儿感到奇痒而突发哭闹,家长可扒开肛门或女婴外阴查看是否有小白线虫蠕动。若家长不能发现又高度怀疑是蛲虫所致哭闹,可将蛲虫膏于小儿入睡后涂于肛门口,若小儿不再出现夜哭,就证明小儿患有蛲虫病,应给予驱虫治疗。* F8 v' \- w) I0 L8 {% V, k1 O
小儿夜啼还可见于其他原因,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铅中毒,营养不良,肠套叠等。疾病性哭闹原因比较复杂,应及时找出原因,加以治疗。
& ^/ A& f& t) u# M如何预防孩子夜啼编辑! ? y P0 X* `8 |# l2 O' |; q
出生后第1周,饥饿的新生儿比吃饱的孩子更会哭,喂奶能使他安静下来,仅仅把他抱起来还不行。新生儿在25℃的环境里比在31℃的环境里更会哭,也睡得少些。即使在暖和的室内,脱下新生儿身上的衣服会引起啼哭,给他穿上就会停止啼哭。打针或碰撞所引起的疼痛会使新生儿啼哭,如果肠胃不舒服也会引起啼哭。新生儿睡眠受到打扰或因故惊醒时,也往往会啼哭。如果不是因为尿布湿了而啼哭,即使给新生儿换下湿尿布也不会停止啼哭。
) Q, t7 ?8 E+ l+ ^0 @3 Z出生后第2周,除了第1周的表现外,还可以因为中断喂奶引起啼哭。喂母奶的婴儿要到出生后1个月末才会出现这种啼哭。如果用奶瓶喂奶,当婴儿刚吃1/4时就把奶瓶拿掉,他就会大哭。这种反应要持续到出生后1个月末或2个月的中旬。8 B- C, f, k( k, d) w# T% n% X
出生后第3周,在婴儿活动或烦躁时,成人的说话声或拍手声都会引起他的啼哭。如果当婴儿感到满意时出现说话声或拍手声会引起他的微笑或没有反应。9 ^/ _& e2 w$ b$ `
出生后第4周,某些婴儿第一次吃谷类食物时会啼哭,但吃水果汁则很少有哭的。平时搔抓婴儿腋窝或腹股沟会使他发笑,但在他烦躁时搔抓他,则会使他啼哭。0 y0 e( m7 @/ [ D+ W8 M
另外,爸爸妈妈也要注意新生儿个钟各样的啼哭声,不同的音律可是表达着不一样的讯号。
4 \- y3 I2 @) s# K. F(1)饿了就哭:饥饿时的哭声带有乞求感,如用手指触婴儿的面颊,会立刻转过头来,并同时有吸吮动作。9 P1 x7 t9 K: m
(2)睡醒或吃奶后啼哭,哭时无泪。这多半是尿布湿了,要及时给予更换。
( z; F5 o4 w7 T(3)过冷或过热也会使小儿哭吵,大人应经常摸摸孩子的手脚,如手脚欠暖,说明穿得过少,需适当增加衣服。还可摸摸孩子的颈部,如有出汗,说明孩子太热了。总之,要注意小儿的冷暖适宜。
6 L# H0 i) H! r" w" H(4)有时孩子口渴也会啼哭。大人只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口唇,如较干燥,喂些水就不会再哭了,夏天更要多喂水。) r9 N; l# S3 A0 Y/ T: @4 u
(5)有意向的啼哭,即哭时头不停地左右扭转。 当有人接近时哭声停止,这表示要抱的意思。
' ?) v! Y* K2 u1 k2 ](6)有的孩子白天睡得很好,晚上哭闹不休。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和白天颠倒,父母应耐心地予以纠正。
2 A9 G( W9 p7 ~2 h* H另外,衣带上有异物刺痛孩子或虫咬等原因,孩子的哭声较尖。父母要作检查,及时排除异物,处理患处皮肤的症状。父母要学会鉴别孩子的哭吵原因,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护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