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节选)自虓澍-闲在居士的博客
命运这个东西嗷,很神奇。你说不信吧,又有点,你说信吧,貌似没有哪个算命的能说的一字不差。
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起就注定好的,为什么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两个人,他们的命运不一样呢?因为就算再怎么接近,他们也不是完全同时出生的,起码差个几毫秒。。。。就这几毫秒,就有差异,就好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我妈说她有个远房婶婶,人家给她算命,说她是穷的不行的命,一辈子翻不了身。那个婶婶说,的确是这样,她家的钱就从来没有超过300元。如果一超过300元,家里肯定就要出事,然后把钱花光了,也就没事了。
有一次,她家赚了几千块钱,那个高兴哦,结果她老公半夜起来上厕所,回床上睡觉的时候磕到了腿,骨折了。 =。=,那么大的人了,上个厕所都能骨折。。。。。结果花了正好收入那么多的钱治好了。
又有一次,又赚了一点钱,她大女儿突然头晕、流鼻血,她和老公到处带着女儿去看病,医生也说不出什么病,结果钱花完了,孩子也好了。。。。。。
还有一次是半夜刮风,树倒了砸中了她家房子。。。。
她说,没钱的时候,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只要一赚点钱,家里就不知道出什么事!钱花光了,也没事了,特别准!
幸好在农村,种的东西也够吃了,不需要很多钱,要不这家人怎么活哦!
奇妙的快报
作者 王恩洋
我在新津讲学时,友人汪休渊对我说,他小时候听老师讲,某处考试官,原来是个穷秀才,六十多岁了,依靠教书过生活。
这年年底放寒假时,他背了一年薪水六千文钱,回家去过年。在半路上,听到茅屋中有哭叫声甚悲哀,就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一打听,原来这家人家欠了六千文债,已经好几年了,一直还不出。这次债主讨得很紧,急得没有办法,只能将妻嫁给人家还债。身边还有幼小子女,不忍离别,因此夫妻儿女一家抱头大哭。那老师听了,也实在为他们伤心,就将六千文钱全数送给他们去还债,自己也感叹着离开了。一路上为他们一家免得妻离子散而高兴。不料行到山侧,有十余人抬着大木迎面而来,山陡路狭,避让不及,坠到山下跌死。大家都去观看,发觉跌死的竟是做好事的老师。人们都非常叹惜,说皇天无眼,作善的没有得到善报,反而恶死,因果报应,看来是骗人的,心中都忿忿不平。一面通知老师的家属和学生抬去埋葬了。
话说那老师从山上跌下以后,昏昏沉沉,不久,如梦中醒过来。开眼一看,自己在一大户人家的闺房内,身卧高床,锦被绣帐,华丽香洁,房间布置得非常讲究。转头向外细看,床边坐着一位老太太惊喜着说:“我儿子活了。”身边二个年青女子,正在流泪,马上走过来抚摸他的身体,好像自己的妻妾。那老师心中闷纳,用指摸唇,胡须一根也没有了。用手拧身,觉得不是做梦。想起从山上跌下事,大概是死后复生,做这家人家的公子了。此时觉得很吃力,不能行动,就又睡着了。
第二天,白发老父带着一个医生来。医生诊完了脉说:病已好了,只须调理调理。这样卧床七日,便体健想走,一月后健康如常人了。才知道这家人家是当地大户,只有一个独生子,生性愚笨,读书不长进,二十五岁了,还是一个童生(考不上秀才)。因为没有生儿子,给他娶了一妻一妾。
身体复原后,父亲叫他到书房去读书,说:“我家世代书香,不可到你就断绝。”书房环境幽雅,明窗几净,花木繁茂,见老师已先在。行礼后,老师叫他背书,没有一字漏脱,叫他写字,字写得很清秀,老师心中很疑惑。第二天叫他做作文,写出来文章头头是道,疑心他是抄他人的。因此再出题目,坐在他身后看他写,又写得非常通顺,很快就交卷。老师大惊,心想过去背不出书,写不好字,根本不会做作文的憨公子,病后变得如此聪明伶俐,真是奇迹。再三问公子是什么缘故,公子只是微笑没有回答,老师终惊疑不解。
一夜,园中月色甚好,师生相遇,老师又坚问公子。公子见夜静无人,方才告诉他前世也是读书人,及施金、坠山、复生之事。又说,“回忆前生之事,虽不作恶造孽,但是功名考不取,一生穷途潦倒,老境坎坷。后施钱六千文,虽然数目不多,实是我一年辛苦所得,一家人吃、穿、用生活之费。当时也不计较自己轻重,但觉他们一家人夫妻儿女离散的悲苦,就动了恻隐心。不想上天鉴我一念之诚,了我贫苦残生,又送我到富贵人家去享福。旁人以为皇天无眼,因果骗人,而我身受其事者,正说明因果分毫不错,皇天不负苦心人,诚心行善,舍一何止得万报。先生但知因果之事真实不虚,此事不必向他人去说了。”老师听了喷喷称赞不止,这种意想不到的事,真是从来没有听到过。
第二天,老师要告辞回去,公子问他为什么要辞职。老师说,“你的学问比我好,道德又比我高,我哪有面目好做你老师呢?假使是过去的公子,再教十年回去也不迟。”公子和老师说:“我过去也是穷教书,今得此报,怎能忍心让先生离去,我们二人正好互相研究学问,等下次考期,同去考试,假使我仍能考中一个秀才,先生也有光荣,我父亲一定会重谢你的。如果大家都考中,那更好了。”老师听公子说得有理,就留下了。后来果然都考取了秀才,公子父母妻妾都非常高兴。公子后又连中举人、进士,到他自己的地方去做考试官。上任后,回老家去安慰妻子儿女,购置了一些产业,供给他们的生活。并召集了过去教过书的学生和乡邻,告诉他们,前后经过情况,大家听了,深受感动,觉得因果非常复杂而又真实,报应特别奇妙,而又分毫不差,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机械。所以我们只要诚心做好事,不要想报不报。就是说:“但事耕耘,不问收获。”若一心想报,也许“有意栽花花不发”了。
附录:汉地有记载的高僧夺舍转世事件
(出自《聊斋志异》,是真实事件还是虚构,有待考证)——
八十高僧圆寂,神识迁移进入三十岁青年夺舍转世
山东长清地方,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高僧,八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看已经圆寂了;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死,灵魂飘然而去,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个旧官宦世家的子弟,这天率领十几个骑马的侍从,架着猎鹰打兔子。忽然马受惊狂奔不止,公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时老僧的灵魂恰好与公子的尸体相遇,倏忽而合,公子竟然渐渐苏醒过来。奴仆们围着他问讯,他睁开眼说:“怎么来到这里!”众人扶着他回了家。公子进门,搽粉描眉的姬妾们,纷纷聚集过来看望慰问。他大惊说:“我是僧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家人以为太荒唐,都扯着他的耳朵恳切开导,想使他醒悟。僧人也不自我辩解,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粗米饭才吃,凡是酒肉却拒绝。夜里他独自睡觉,不和妻妾在一起。
几天后,他忽然想稍微走动一下。家人都很高兴。出了房门后,他刚刚站定,就有几个仆人来到,拿着钱粮帐册,纷纷请他审理收支情况。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了他们,只是问道:“山东的长清县,(你们)知道它吗?”仆人们都回答说:“知道。”公子说:“我烦闷无聊,要去那里游览一下,快备办行装。”众人说他病才痊愈,不应出远门,但他不听,第二天就出门上路了。到了长清,他见当地的风光景物犹如昨天一样。不用烦劳问路,竟然到了佛寺。那老僧的好几个弟子见贵客来到,都非常恭敬地前来拜见。公子就问道:“原来的老僧到哪里去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师父前些时候已经去世了。”公子又问老僧的墓地。众僧引导着他前去,看了看那三尺孤坟,荒草还没长满。僧人们都不知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不久公子备马要走,嘱咐说:“你们的师父是个恪守戒律的僧人,他遗留下的手迹,应当谨慎地守护好,不要使它受到损害。”众僧很恭敬地答应了,公子这才离去。回到家后,他木然呆坐,一点也不过问家务。
过了几个月,(公子)出门自己逃走,直接到达以前的寺院,对弟子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众僧怀疑他说得荒唐,相视而笑。老僧于是叙述了他还魂的经过,又说了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全都符合事实。众僧这才信以为真,让他睡在原来的床上,仍像过去那样侍奉他。后来公子家里屡次派车马来,苦苦地请他回家,他丝毫都不理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来到长清寺院,赠送了很多东西。凡是金银绸缎他一概不要,只收下一件布袍而已。公子的朋友中有人到了长清,去寺院拜访他。见他默然处之,心志坚定;虽年仅三十多岁,却总说他八十多年所经历的事情。
蒲松龄评论:“人死则魂飞魄散。老僧的魂魄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性定。这个僧人,我不是惊讶于他的回魂再生,而惊讶于他进入华丽、奢侈的地方,而能自绝于人,逃世为僧。眼睛一闪,而被兰麝的香气迷住了心窍心,即使想求(保全名声)死去也没有办法,何况是出家为僧呢!”
【原文】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八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还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卸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郁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翼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出自《聊斋志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