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B7 L# Z0 n! e) i
7 T6 r/ K/ S4 t% I1 G& V
6 u' { |6 r4 R( S; i% d8 ?' f& G3 g0 w) d1 ?
谨借虚云老和尚《辞世诗》遥敬南老
7 B' ?4 Y. \! [1 i9 G
% ^2 z0 m! z# R2 |% e少小离尘别故乡
9 d( b. M4 l* K/ J天涯云水路茫茫
) U8 Y9 R3 X4 r* @# Z; ?百年岁月垂垂老
2 W% W0 j9 B" o1 l) X! a几度沧桑得得忘
3 E5 {- R( h. t# P2 {" P但教群迷登觉岸' S* l, O' i& x
敢辞微命入炉汤
- k& a/ _ E) v4 L* k4 p+ w1 U众生无尽愿无尽
t( Z- I! l% y2 H0 I5 P水月光中又一场6 E. h* i6 {( n1 v* H( q6 \/ |
! @% q* u- s, v+ E _6 Z
- T; l/ u* G5 U6 l; M6 g
改自昆曲一折* x& m7 A0 i6 u( P9 l; x6 [
9 v% i) W# d. ]7 t1 q
( X6 J; `7 k+ v, I: b收拾起道法学识一担装
' F) t ?$ H$ r- y V太湖大学堂
" d8 N% N! B( v$ _2 R
% T8 T* p0 l2 |, W5 \9 W6 S6 z走遍了
# Q9 b3 Y: F/ i名山大川7 i* O+ R6 N9 ~( y% X0 V
淡淡私塾
& g, H$ r i/ C5 a, R1 s8 A; L清清道场9 l: L: @$ }# n! O
空空佛堂
" a V9 X. A9 v, |# j7 R
& N7 w. J3 G# J4 O散义财修路补世大行善
1 k5 M# X: V3 E o5 }- V育不尽苦海学子带路长# m& P# ?) r+ R( ?2 Z6 [: y/ [
4 g) X) y: k9 i0 q" w! Y4 D) j无有憾
( ]% B9 v8 v, d! z- y笑人生艰难# K7 N& y9 T, D
谁识我一茶一拐到江南
9 o" \, b9 U; }) W0 l$ y$ @* m+ |: M; s" a# m/ d U+ {0 h
—— 冷鹿礼敬南怀瑾& ~ [" e- h% ]% X
( f4 ?; a, T# ?, u. C( L; u/ `- o[1][2]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1949年春赴台湾后,相继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教授。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在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其论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领域,其生平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哲学。于2012年9月29日于中国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温家宝在唁电中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3]
0 I7 k4 W9 g. L _9 e& U+ r" P; x
南怀瑾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中华传统典籍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南怀瑾的著作生动有趣、博大精深。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
. H( j" \) r+ g8 l& ]( J9 |! h在传统文化方面代表作品如《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P+ e6 ^8 l5 J+ A# S6 |6 m
在佛学方面如《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可说是密教准提法在台湾香港的重要推动力。
N7 g! S# X6 W& K0 y( l( U道家方面,南怀瑾的书籍在命理及中医学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阶,如《老子他说》、《庄子諵哗》、《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易经《出生时间与命运》等。7 Y; c1 c5 R/ R8 Q$ o
南师九月仙去,系心如此之深。' J, J3 D1 c' u4 b. B; f
明知是梦先抽身,回首来处似海深。& w% e, r: C! S! }/ b+ D
幻化大千如实有,执迷小我起贪嗔。 J# S, a5 u) b: G+ Y& j
无念无作如来智,非修非证菩提心。5 p4 B4 ~* m6 j7 @9 C7 G
南师一悟驾鹤去,西山从此柏森森。
9 V0 g8 B( j+ t+ S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X9 W) Q# C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