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偕老报人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 s7 i9 G$ y- ]" z
长期以来,史学界尤其是大陆的学者均认为是张学良为蒋介石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黑锅。有文章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曾给张学良10余件电报函件,令其不抵抗。张学良的部下王卓如、阎宝航建议他将这些电报妥为保存。后来张氏夫人于凤至让张学良赴欧考察时,特地保存在伦敦汇丰银行保险柜中。因为有这些函电,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即以此威胁,使国民中央政府和蒋介石不敢加害张学良。据为张学良所信任,替张氏记录口述历史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张之宇记载:“张氏曾自疚,告诉笔者:我是封疆大吏,中东路,“九一八事变”,对苏、日关系,平时我有自主权,不能说有了事,就推卸责任。外间传说我有蒋(介石)先生不抵抗手谕存在于凤至手中,是扯谈。于凤至不是那种人。”张学良说:是我的责任,不能诿过他人。6 A- @1 d' J0 y( \( K# `- l
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0 J( j: H" W% \
据上所述,九一八事变时,东北的沦陷责任在于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实属无疑,那么张学良为什么实行不抵抗主义呢?我们从上述的文字中可以发现一二,即张学良没有认清日本的侵略意图,以免事态扩大,达到大事化小之目的。站在今天,我们或许能明白日本“九一八”以前的心态,可在当时,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国民党蒋介石的主要目标是剿共而非抗日,也就是说,中国没有做好抗日的准备,在此之前,所有的中日冲突均被当作地方事件处理。东北势必为日本的囊中之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九一八”前,日本多次制造利用某些事件,想以此作为借口来发动战争,如“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等等,作为中原大战之后中国的海陆空副总司令的张学良,拥有“相机处理”东北军辖区内的权利,他自然也明白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没有做好抗战的准备,自然是力避冲突。即便是后来的被作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件”,在当时的中国来讲,高层领导也是想尽力作为地方事件来处置,以期获得更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只是到了“八一三”之后,国民政府才真正认识到小鬼子这下来真格的了,不得不举全国之力应战了。' H% u$ E/ E* \ M$ W4 |6 Z
除此之外,我认为,张学良的不抵抗也属无奈之举,我们可以联系到中原大战。1930年下半年,张学良卷入关内新军阀的混战,9月18日,他发布“巧电”,入关助蒋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胜利后张荣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军也拿下河北和察哈尔等省地盘,北方事务蒋委托张相机处理。张一时之间颇为踌躇满志,但前后十余万东北军入关,令边防力量大为减弱。日本关东军开始蠢蠢欲动。围绕万宝山事件,中日展开交涉。张学良认为:“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宜亟力避冲突。”(7月6日致东北政务委员会电),主张“隐忍自重”。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也同意张的处置意见,蒋在7月12日致电张学良,称“此非对日作战之时”。 中村事件后日本国内对华强硬空气高涨,形势十分险恶,被张聘为东北外交委员会委员的老资格外交家顾维钧感觉情况不妙,“关东军在日本军部的指示或教唆之下可能采取激烈的行动,或许用武力夺取沈阳,进行恫吓”(《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412页),为此他先写信给张学良,后又专门赴平劝张关注日本关东军之动向,防止突发事件。但张对顾的告诫并不重视,也未对东北的兵力部署作相应调整,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关外东北军仍大多集中在从山海关到辽河的北宁路沿线及中东路沿线等地,而在东北首府的沈阳只驻有17000人,与朝鲜接壤的国境线上更只有6000人,使得东北军在应付突发事变时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6 B( g& O- F4 ]- S 然而,归根结底,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与张学良军阀出身还是有相当大的渊源的。尽管综合张学良一生,他是个具有爱国激情和热情的将军,敢做敢当,但是,从皇姑屯事件后,张继任了东北保安司令,从其父张作霖手里继承的20万东北军是张学良发家的根本。“东北易帜”后的少帅意气奋发,中原大战10万东北军入关,即达到了目的,蒋介石此后极力拉拢张,义结金兰,委之重任,东北自不在话下,整个北方均受其影响。20万东北军的实力在此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效果,蒋介石知道,张学良也必然清楚其中的分量。张学良认为九•一八事变只是一个局部冲突,故不愿在此时因抵抗而给日军口实而使事件扩大。那么张学良为什么害伯事情扩大呢?因为他认为如事件扩大了,中央政府尚没有做好抗日的全面准备,那么置身于对日前线的东北军将置于进退两难之地。如果东北军抵抗,“孤军作战、我小敌强,”无非是白白送死。张学良毕竟还是军阀,当时国民党内部纷争不断,国共两党的军队在江西等地大动干戈,还谈不上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此时的蒋介石实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是,更加深了国共矛盾,更加深了军阀之间的分裂与对抗。无论是蒋介石、张学良,还是其他军阀,都深谙军事实力之奥妙,故在当时的中国的实际情况下,都要保持自己的实力。对敌作战谁也不肯全力以赴,这就是张学良不听蒋介石的命令而主动从锦州及东北其他军事要地撤退的真正原因。张学良认为,如果不是全国抗战,那要他张学良抵抗他就不愿意,他深知日军力量的强大,知道东北军单独作战的后果,即使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那东北军所付出的代价一定很大。更何况蒋介石正希望东北军被削弱,在蒋介石并未决心动员全国人力物力对日作战的情况下,张学良是不会抵抗的。1 ]" K$ R% R, ]& {6 P6 y! ` y
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东北军的老家东三省被东北军主动放弃,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落入日军的缘故了。可是,张学良没有想到,“不抵抗将军”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毕竟他那时血气方刚,年青有为,如何承受国人的痛骂呢?长城抗战,张学良想以此来洗刷屈辱,可他无力回天,兵败山倒。蒋介石落井下石,张学良忍辱负重,最后的爆发不得不在4年后的西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