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153|回复: 3

食人的魔鬼?历史上真实的吃人肉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14: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唐人张鷟(音zhuó)在《朝野佥(音qiān)载》也有这样的记述,“武后(武则天)时,杭州临安尉薛震,好食人肉。有债主及奴诣临安,止於客舍,饮之醉,并杀之,水银和煎,并骨销尽。后又欲食其妇,妇知之,跃墙而遁,以告县令。令诘之,具得其情,申州录事奏,奉搬杖一百而死。 : _( l  M9 g6 A; f: s4 T: z

) H4 [: R  e4 q; n+ u2 I% ~同为唐人的段成式著有《西阳杂俎(音zǔ)》,书中也提及了“食人”:李廓在颖州,获火光贼七人。前后杀人,必食其肉。狱具,廓问食肉之故。其首言:某教於巨盗,食人肉者,夜入人家,必昏沉,或有魇(音yǎn)不寤者。+ N' E" }2 U' ^& A5 \2 w/ x
# Z# k* D5 Y! c0 I. c) u4 x
宋人赵与时在《宾退录》记述:本朝王继勋,孝明皇后母弟。太祖时,屡以罪贬。后以右监门卫率府副率,分司西京。残暴愈甚,强市民间子女,以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而食之。太宗即位,会有诉者,暂于洛阳。又知钦州林千之,坐食人肉削籍隶海南,嗟夫9 r- y, P: B/ _9 t' K* X6 W( T
6 k7 [& g8 k2 F4 G$ b% p% H4 l
上述“人吃人”故事在《南村辍耕录》中多有反映。食人肉描写,最著名的当在施耐庵笔下,《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说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著名女士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事情——
5 C$ f0 i# o) J- O( {- R8 U! y& W+ e& d% l$ d. S; Y4 e
二娘去灶上取了一笼馒头放在桌子上。武松便问她:“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武松怎么想起说这话的?源于当时有人肉包子事情发生,另外还因为他在包子的肉馅中发现了阴毛样的东西,这才起了疑心
; Z- \- r& k# T
! G2 X  @8 F* |! j9 x/ s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真实的“食人肉”现象并不鲜见,非一起两起。据说,隋末的诸葛昂、高瓒两个人就嗜食人肉。诸葛昂请高瓒,逮来双胞胎小孩杀掉,做成“双子宴”,一起享用;诸葛昂回请时则把自己的爱妾蒸熟给高瓒吃。
$ y" a6 n+ l6 \3 N( r
) R2 X% {/ I2 t7 a7 _9 k# A5 ?《新五代史·苌从简杂传》(卷47)记载,从简好食人肉,所至多潜捕民间小兒以食。许州富人有玉带,欲之而不可得,遣二卒夜入其家,杀而取之。卒夜逾垣,隐木间,见其夫妇相待如宾,二卒叹曰: “吾公欲夺其宝,而害斯人,吾必不免。”因跃出而告之,使其速以带献,遂逾垣而去,不知其所之。苌(音cháng)从简出身于屠夫世家,祖上是靠杀羊为生,难怪其残忍。8 H; Q- I% q  C. Z) y
( Z& q9 A0 R1 Y
《新五代史·赵思绾(音wǎn)杂传》(卷53)记载,隐帝遣郭威西督诸将兵,先围守贞于河中。居数月,思绾城中食尽,杀人而食,每犒宴,杀人数百,庖宰一如羊豕。思绾取其胆以酒吞之,语其下曰:“食胆至千,则勇无敌矣!”
5 Q( D& ~. P0 n' N4 i- H2 d  x+ t在民间,为了度饥荒,还有互相交换孩子、老婆食用的记录。
0 F5 w: q( h( `# |- e3 ^
7 s  P3 O3 ?0 f0 P) G) O& H7 ^明末,由于饥荒严重,民间食人现象不时有发生,史书上有详细记载。《明史·五行志三》(卷35)称, “崇祯元年,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二年,山西、陕西饥。五年,淮、扬诸府饥,流殍载道。六年,陕西、山西大饥。淮、扬洊饥,有夫妻雉经于树及投河者。盐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缢于官署。七年,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太原大饥,人相食。九年,南阳大饥,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饥。十年,浙江大饥,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两畿、山东、山西、陕西、江西饥。河南大饥,人相食,卢氏、嵩、伊阳三县尤甚。”
9 B1 P$ E7 s% i( A; n: O- e" x7 |7 w, P+ Z, f7 H: O& J# D
但这些食人现象,不论是文学作品中孙二娘卖“人肉包子”,还是《明史》所记的“人相食”,都还不是极致。最厉害的是,把已腐烂变质的尸体从墓中盗出来食用,这也算是盗墓史上的奇闻。4 \  x( C- C" o5 B" d

/ J+ K- f1 ~: y1 [  L《明史·五行志三》(卷35)在记述崇祯十三年时的饥荒情况时,有如下文字,“北畿、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浙江、三吴皆饥。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发瘗胔以食。”“瘗”,音读yì,是埋葬到地下,“胔”,音读zì,是腐烂变质的肉;已腐烂变质的人尸肉都要盗出来吃,可见当时饥荒的严重程度,这可能是中国盗墓史上的一种特例吧,是饥饿给逼出来的。
1 {  J: \4 t( j5 L0 i3 e* b
9 z$ O% h3 _$ N0 }9 X) N! y《南村辍耕录》引用了《卢氏杂说》的记述:唐张如为节镇,频吃人肉,及除统军到京,班中有人问曰:“闻尚书在镇好人肉,虚实。”笑曰:“人肉腥而且韧,争堪吃?”是啊,人肉怎么吃法?除了孙二娘做成包子外,据说还真很有讲究。
  P+ l; f2 y3 a6 l! d: L. o! y+ N

" z- X0 R: V" H# C: z3 N《南村辍耕录》是元人陶宗仪所撰,所记多是历史琐闻笔记,以元代为主,或是陶宗仪亲见所闻,或是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史料丰富。关于人肉的吃法,在此书卷里有过记述—— * _: T* D' y' r

, D* W5 Y+ w4 u' ~! _2 _+ P+ X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於铁架上生炙。或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乘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音kuī,宰杀)作事件而淹之。或男子则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总名曰“想肉”,以为食之而使人想之也。
7 }. V: b& m4 \* f3 P
' Q. g% `6 ]' d除了吃饭有讲究外,肉源也有上下之分:“想肉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
! Y: a# P5 V8 w3 n9 ?
3 L' R5 ]& V/ f1 ?& X$ U& @# F0 N/ {因为人肉有等级之分,因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在食家眼里有不同的称呼。宋人庄绰《鸡肋编》有这样的说法:自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盗贼之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泛海到钱唐。有持至行在犹争者,老瘦男子,庾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美羹。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发表于 2008-3-25 19: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
" E/ P( _# ~! i! z, g, K! C* a
# a  B3 }' r- q$ m6 \2 \应该是在历史版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2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看过了...4 \9 ?9 I6 Y6 ^# k. X2 l& A
.
' y6 C, n/ c7 x& @..很久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0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 F1 h, w; g, H. C5 j- c- b% ]7 Q
不过想到就觉得很恶心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0 14:17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