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78|回复: 2

汉唐时期的养猪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3 1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猪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从先秦时期就有了"六畜"的说法,"六畜"中猪为其一。猪在古代名称甚多,从《周礼》、《礼记》到《尔雅》、《说文解字》、《方言》,记载了按照猪的年龄、毛色、性别而区分的诸多名称,而流行最广者则为彘、豕、豚。先秦时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养猪业虽在普及但尚不发达,逮乎汉唐,养猪业得到长足发展。首先,汉唐农业生产呈现高潮,奠定了养猪业的物质基础。其次,汉唐两代的气候处于温暖期??(2)?,有利于猪的生长。第三,汉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常年景,"守闾闫者食梁肉"??(3)?,肉类消费量大增。因此,促进养猪业出现了向大规模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绘道:"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养有"千足彘"且收入与千户侯等同的大户人家,在西汉前期就已常见,专以养猪为业的专业大户在汉代也已出现。汉唐时期的地方官员也多把督劝农民养猪,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如西汉龚遂为渤海郡守,令民"家二母彘";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三国初颜裴为曹魏京兆尹,"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4)?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农民的养猪业也有较大发展。?% B3 Q3 [  I" M# R

; X4 a9 T+ @% d, o! Q( ?! y  Y6 V7 J! d5 |+ x* R: k

* ^. T0 Q7 ?: V  e9 X
# g7 Z6 f: ~0 ?) u# u放牧节省人力和饲料,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方式。牧猪的最佳场所是沼泽洼地,其次便是山林。汉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黄河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泽",东部沿海又拥有大面积的滩涂。这些沼泽、滩涂水草茂盛,鲜嫩适口,猪儿爱吃,且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生猪生长必需的元素,是猪群的上好饲料。水草不用人工种植管理,不用任何投入,而且取之不尽,放牧数量几乎不受限制,故司马迁言"泽中千足彘"。野外放牧可在春、夏、秋、三季进行,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齐民要术·养猪》篇总结说:"春夏草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十三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意思是:春夏之交野草初生,营养成分低且较稀疏,须给猪群另外补充适量的糟糠之类的精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秋季八、九、十三个月,野草结籽,茎叶中也积累了较多的养分,营养成分较高,可以只放牧而停止补料,将节省的饲料留至冬天和初春舍饲时使用。贾思勰还提醒人们放牧时注意:"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耧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皆肥。"放牧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饲养。?
* N5 H/ N8 Q. X' `# {) U( G. |" m+ A* C3 U# m
汉代牧猪的事例很多。《汉书·公孙弘传》称弘"?川薛人……家贫,牧豕海上。"?川为诸侯王国,位于今山东淄博、潍坊之间,北部靠近渤海,其滩涂可供放牧,公孙弘在这里牧豕读书,武帝时官至宰相。东汉琅王牙幕(今山东诸城、安丘之间)人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赶猪从学校门口经过,心慕好学,"因弃其猪而留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之,因留之。"承宫勤学不倦,成为历史上贫苦出身刻苦向学的典型。??(5)?济阴成武(今鲁西南成武县)人孙期自幼勤奋好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6)?袁山松《汉记》言吴?"放猪于长垣泽中,诵经而行,遇父故人,谓之曰:'子二千石子,掉(操)鞭而诵经,行吟于泽畔,纵子无耳心,奈君父何?'?守志如初,仍操鞭牧猪。"??(7)?文中长垣即今河南省长垣县,位于黄河南岸豫鲁二省交界之处。从上述4例看,黄河下游泽地最多,牧猪的情况也最常见。?
6 `7 R# z. R. b5 x" v
  d0 n. y; \9 B+ e+ |# U1 V. p" P- u5 C+ ]- u5 }- c) K- V/ T( v
《续汉书》载东汉曹腾之父曹萌,"以仁厚称,邻人有失豕者,与萌豕相类,诣门认之,萌不与争。后所亡豕者还家,主人大膞,送所认豕,并谢辞萌,萌笑而受之。"??(8)?曹藤为东汉桓帝时的大宦官,其养子曹嵩是曹操的父亲,曹操籍贯为谯(安徽亳州),因此这段史料反映的应是淮河流域放牧养猪的情况。?西北干旱地区则多于山林中放牧。如东汉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而著名的梁鸿,史载其家境贫穷,"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尝之,其主犹以为少。"梁鸿无其他财产,只好以身相抵,做其佣人,为其劳作,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梁鸿乃君子长者,于是共责斥其主人,主人"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9)??魏晋南北朝时期牧猪事例极少,但从《齐民要术》的记载着,放牧方式仍居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人口激增,"四海之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10)?放牧场所已经很少了,只是在少数国有牧场中还保持着放牧方式。《唐国史补》卷上记载卢杞为虢州刺史,当地有"官猪数千,颇为患",卢杞上言,唐德宗决定将猪移于同州沙苑,卢杞对曰:"同州岂非陛下百姓,为患一也。"唐代后期,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
发表于 2008-3-13 14: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值得研究的   古人也是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22: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2-23 08: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