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也,以观其眇,常有欲也,以观其激。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br/> <br/><br/>与今天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异曲同工(伟大的思想有共鸣)。 <br/>当道成为一种教时,那便不再是真正的道,而是教条伪道。诸如其他,佛儒法墨,唯心唯物等各式思想均遵此法则。变,为永恒之真道。这就是为什么在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反思,为什么要自省,为什么要信仰自己,为什么要独立思考。 <br/>时刻反省(不论自身外物)的人实际就是在信仰自己。但当其停止反省时,就开始迷信过去的自己了。宗教的迷信不过是把上文的自己换成他人换成旧时的思想。即使信教时刻自省也不会迷信,牛顿自省时发现(省悟)出万有引力,晚年迷信基督故沉迷神学,此例也如李世民晚年大征高丽,李隆基后期自以为天下大治而实致安史之乱,毛主席晚年迷信自己过去的思想而继以阶级斗争为纲,天下大乱。当权者的自省犹为重要要。 <br/>想真正的逍遥不受束缚,解除心灵上的束缚是根本的,要想不受他人束缚也不受自己束缚,就要时时刻刻勤于反思,时刻不能懈怠,持之以恒是很难的。 <br/>卢梭说:“很多人自以为是别人的主人,其实比起别人来,他是更大的奴隶。”这是因为他是在受自己的思想的奴役,他的束缚是自己给自己加上的。所以我说,一个人不骗别人容易,但不骗自己却很难!随着教育的普及,人性的解放不受别人束缚的人少了,但是受自己束缚的人多了。这就是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原因。 <br/>不要被别人的帽子扣住,也不要被自己的帽子扣住。自省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自省呢? <br/>我先只说原则。原则是要有一个孤独的心境,历代伟人的内心无不孤独。 <br/>赵匡胤说:“自古帝王多寂寞”,有为的君主才会感到孤独 <br/>毛主席在延安时对其机要秘书高智说 ,我只能管三个半。 <br/>弗洛伊德说:“我为整个人类思考,可是有谁能理解我的孤独。” <br/>卢梭被称为“孤独的漫步者”。 <br/>一般人的孤独是外界强加的,在人能承受的范围内越孤独思想越深刻,超出这个度会使人失心狂乱,恶性膨胀。这种情况的孤独是被动孤独,是形成孤独心境形成的必经之路。但是这种情况下,度是未知的,外界弄不好就会弄过。挫折教育要靠爱心去平衡受教育者的孤独,使之不过度。 <br/>当一个人孤独到自己对于自己也是孤独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摸索着控制这个度了。自觉主动的营造孤独的心境。这个阶段的人就开始反思自己了,真正伟大的思想真正高尚的情操便开始形成了。极有爱心的人才会有能力自觉地控制孤独心境的度。伟大的思想源于伟大的情感便是因为这个道理。 <br/>人是有天生的从众心理的,因此很多人最后忍受不了孤独放弃自省,放弃思考,不能坚持到底。这种人一般都是处在被动孤独阶段的,这种人根本不是自省,而应该算作“外省” <br/>人在极度孤独时(被动孤独的人)思想最为空虚,此时最易受别的思想影响。此时应是宣传思想的最佳时机,正直的知识分子有义务宣传独立思考的思想,而不是宣传另一种宗教。 <br/>个体的过度孤独可由情变、伤残、失亲、落榜、财产大量损失、生活长期困苦等原因造成。 <br/>社会的群体过度孤独可能会因为战乱、饥饿、大量人员流动、社会动荡等原因造成。 <br/>值此空虚之际,好的思想不能占据人的头脑,恶的思想就会占据。此即“劣币驱逐良币”之道理、现象。 <br/>近现代中国百年战乱,民众思想极度空虚,仁人志士各方寻求救国之道。严复、魏源、大钊、独秀,不论其结果如何,其胸襟与人格都是博大而高尚的。 <br/>当人们发现一种思想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不再孤独时,便趋之若骛,马列主义便受万人追捧了。当这种思想真的把人从绝望中拉回来时,人们便开始对这种思想深信不疑,但如果这种思想又被当作宗教时,乱象即显,文革便是一例。 <br/>空虚了十年之后,各种思潮又起,*****、********为例。时至今日,全民仍处在一种过度孤独之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站出来呐喊,教给人民独立思考的本领。也许这样人间苦难会更少些。 <br/>这种知识分子应该是能自觉孤独的人,也就是有忧患意识的人。 <br/>犹太民族之所以是个优秀的民族是因为其有很多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几个世纪的教化形成了全民族的忧患。但因此现在有忧患过强,所以常与人为敌。这种过强的忧患不是真正的忧患,不是真正的自觉孤独。 <br/>这样也可以解释大和民族为什么也算个优秀的民族,只是忧患更离谱。 <br/>道,即平衡。孤独即穷,穷则变,变则通。没变是因为没有“穷”过度。 <br/>不论年龄,不懂不会自觉孤独的日呢,都不算成熟,而能自觉孤独的人也不能保证永远孤独得适度,也就不能说自己的思想成熟,只能说适度的时候是成熟的,否则就又陷入了另一种宗教——旧我的宗教中。这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br/>这第一句是整部《道德经》的思想基原,先贤的伟大思想莫不源于此思想,但并不是源于这句话,说源于这句话的人就是非道了。难道那些先贤都研习过老子?不过是老子说的简练罢了。 <br/>老子的自觉孤独是他作国家图书馆馆长 <br/>所以又引出了自省的方法:多阅读、多实践、多思考。 <br/>多阅读,才能接触到矛盾的东西,人的本性中有追求统一的一面,矛盾的心理肯定使人不舒服,加之趋利避害的本性,人便开始“困于心”。想不通肯定会想,不想是不可能的,于是“衡于虑”,想出来的对不对,人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实践一下,“而后作”即实践。想通了的人可加速这一进程。 <br/>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该如何自省。 <br/>后面的内容是内省的基本内容:①做事:与人谋而不忠乎?②为人:与友交而不信乎?③为学:传而不习乎? <br/>仅仅三方面不全,要在实际中揣摩的。 <br/>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很激动,看过就忘了,仍是非道。 <br/>总之,这第一句的含义是整个人类的精源,每件成功的事情都是遵从这个规律。老庄的其他思想全部源于此,其他优秀思想的根源也同于此,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br/>“外省”出真知,“内省”出美德 <br/>这样伟大的感情也会随着伟大思想的传播而传递。 <br/>这句话也道出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思辩!!! <br/>道家的逍遥不是无知的无畏而是通达的逍遥。 <br/> <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