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97|回复: 2

2015美国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0 16: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2015年,美国全新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用20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全新的视角,去条分缕析地探索了人类的这种普遍疑惑。相比以前《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内容更为详实,想象更加大胆,观点更符合现代主流科学的结论。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


轮回,说的是我们在死后会重生在另一个身体上。人类从很久以前就对此十分着迷,围绕着这个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生命为何物?意识为何物?意识有生物学的基础吗?出生真的是生命的起点吗?死亡真的是生命的终点吗?

意识研究的前沿新发现,濒死的经历,对前世记忆的探索……给我们对生命的看法新点亮了一盏灯,今日的科学正在见证一场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有极大影响。新的不同说法层出不穷,科学所擅长的是用实验和理论发展来解释那些神秘的现象,我们要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文明,现在,我们终于快要理解生死与轮回这个一直以来的谜团了吗?

第一集

从古希腊到欧亚,再到古代北欧,许多古代文明中都记载着人们死而复生后,讲述来生的故事,但我们今天要如何讲述濒死经历呢?近期的调查表明:1500万美国人有过濒死经历,330万德国人有过濒死经历,法国也有200万此类事件,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普遍的现象不能仅仅被看作谜或传说,艺术上经常用濒死体验来扩大情感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件带来了许多疑问,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生命现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是如何查验这种事件的呢?这要如何进行解释呢?当一个人在医学上意识不清乃至被宣告死亡时,他有没有可能仍有意识呢?

1何为生命


转自 愛无愛的自频道
发表于 2023-9-12 1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无云的夜空,
“众星之主”满月即将升起。
莲花生大士,我慈悲之主的脸,
引我靠近,表示温柔的欢迎。

我对于死亡的喜悦,远远大于商家在海上大发利市的喜悦,
或众神吹嘘沙场凯旋的喜悦,
或圣人深入禅定的喜悦。
因此,有如一位在时间来到时就踏上征途的旅人,
我将不再留在这个世间,我将安住于无死的极乐堡垒中。

——龙钦巴的最后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2 1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中讲,受持空性,是很大的福报。若能宣讲空性,更好的是修空性,哪怕是修一分钟、一瞬间、一刹那,也可以清净杀盗淫妄、堕胎、吃海鲜等很多罪过,其功德远远超过了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珠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在一生当中,转了三次法轮。

第一转法轮,主要宣讲小乘经典,主要内容是四圣谛:苦谛、集谛、道谛、灭谛。

第二转法轮,主要宣讲空性,也即般若波罗密多。

第三转法轮,主要宣讲如来藏佛性。


第二转法轮的主要经典,有《般若十万颂》、《般若两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等很多般若经典。其浓缩的精华,就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四句话,又包含了所有般若波罗密多的内容。《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人在念,甚至还会背,但仅仅从理论上懂得其内容的人,就已经少之又少了,至于能够体会或证悟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对寻求解脱的人来说,空性非常重要。哪怕只是像小乘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那样追求个人的解脱,也要证悟空性。如果不证悟空性,更是无法获得佛的果位。

大乘佛教最终的目的,就是度化一切众生。在此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内在外在的逆境与违缘。若能证悟空性,一切逆境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化解。

阿罗汉没有精神上的痛苦,但阿罗汉还有肉体的痛苦,所以阿罗汉也会生病,也会因病而死亡。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有很多证得阿罗汉果位却仍然饿死、被毒蛇咬死的故事。因为阿罗汉证悟空性的范围很小,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能力。

在证悟菩萨一地的时候,就连肉体上的痛苦都不存在了。所以即使遇到任何阻碍、压力,都不会成为其度化众生的障碍。另外,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要完全放下自我,就需要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还是会有一些自私心。虽然也在讲“无私奉献”等等,但总有一些局限。菩萨就不会有自私心,就可以完全彻底地利益众生,不顾一切,不考虑自己的任何事情,无私地奉献,无条件地付出。

佛教本身,就充满了智慧。本来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只是在学佛的人当中,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如果没有闻思修行,只是盲目地相信鬼、神、民间大仙等等,就是迷信。

很多佛教徒总喜欢开法会、灌顶、火供、会供,整天都是搞这些,这样佛教慢慢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学佛的人要好好学习,好好修行,否则根本不是真正的学佛,最后佛教全都变成商业化、世俗化、形式化,佛教的智慧、慈悲等精髓就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佛陀也说过,末法时代会出现这些令佛教衰落的现象。

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衰败现象的发生,要精进地闻思修,当自己有一定的感受、感悟的时候,要以聊天、交流、讨论的形式,把自己的体会传播给其他人,让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学佛是什么。

慈悲与智慧,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我们要学的,也是这两个,其他的形式,都不一定能代表佛法的核心价值。

所有的迷信都是无明,通过闻思修行就可以推翻。然后进一步学习唯识、中观,消除对世界的执著。再通过打坐、修行,来证悟空性,获得解脱。

就像一直形容牛奶的味道,不如亲自尝一口牛奶一样。闻思得来的智慧,都只是一种了解,一种认识,还不算是境界。唯有通过修行而证悟,才能亲身体会到空性。从此以后,我们永远都不会再说世界是存在的了。

这些道理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而是释迦牟尼佛发现、实践并推而广之的。释迦牟尼佛在发现微观世界的真相之后,将其用到修行上,成为推翻烦恼执著,获得解脱的途径。科学家们在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电子、原子核等部分真相之后,却将物质爆炸可以释放巨大能量的原理,用于制造核武器。这就像同样一块黄金,不同的人去看,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商人会考虑价格利润,医生会考虑它的药用价值等等。

如果我们满足于现实,不想去打破它,那就根本不需要学这些道理。如果有人不安于现状,不想被感官欺骗玩弄,继续迷茫,那就要去学习、去思维、去训练、去证悟空性,并让证悟的境界慢慢增长,最后彻底推翻执著,消灭烦恼,获得解脱。

解脱不是神话故事,也一点都不神秘。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把一个像我们这样的有执著、有无明的凡夫意识,慢慢转化为纯洁的佛性如来藏,这就叫解脱。

通过这种理智的推理,可以否定感官的结论,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世界观,这叫佛教中观的世界观。在此之前,感知和理智配合得天衣无缝,但从此以后,就分道扬镳,各走其路了。感官感知到的,仍然与过去一样;但理智却有了新的观点,开始走向解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6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