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42|回复: 0

揭秘“黑盒” 记者探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2 1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馆外观。
  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就在这个日子前后,一场最后的杀戮在哈尔滨南部的平房区血腥上演。
  400多名用作人体实验的“马路大”被毒气杀死后焚烧,所有设施被炸成一片废墟。
  这里就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惨无人道人体实验的魔窟,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集中营,被称作东方的“奥斯维辛”。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伤痛却化作人类永恒的记忆。
  70年后的今天,一个外形犹如巨大“黑盒”的建筑物在魔窟废墟上屹立新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成为镶嵌在绿色大地上的一道无法磨灭的“疤痕”。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黑盒”之中,展示了怎样触目惊心的罪证,又解密了哪些历史尘封的记忆?
  昨天,本报记者走进即将面向公众开放的“黑盒”,用镜头和文字还原70年前的罪恶。让浸透血泪的史实传达出最质朴有力的声音:铭记历史,守望良知,捍卫和平。
  
  飞机空投细菌炸弹实验模拟场景。
  
  “七三一”部分文物展示。
  
  毒气实验展览中的防毒面具。
  新馆设计方案命名为“黑盒”,外形模拟记录飞机飞行数据的黑匣子,寓意真实记录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罪行。馆前立有两株被剥掉树皮的死树,枝干扭曲如垂死挣扎的人形…………
  震撼体验 从压抑中爆发愤怒
  盛夏的平房区,风和日丽,绿树成荫。
  然而,当外形如一个巨大“黑盒”般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突然闯入眼帘时,还是让人感到酷暑中的丝丝凉意。
  记者看到,新馆建于七三一部队遗址东侧,造形为不规则方形,主体呈暗黑色,在周边暖色民居的映衬下,显得突兀抢眼。馆前立有两株被剥掉树皮的死树,枝干扭曲如垂死挣扎的人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介绍,新馆设计方案命名为“黑盒”,外形模拟记录飞机飞行数据的黑匣子,寓意真实记录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罪行。
  步入“黑盒”,每个空间都很紧凑,黑色的地面、深灰色的墙体在冷色光源的映衬下,处处透出沉重的压迫感。通往序厅的廊道举架很低,灯光幽暗,视野狭窄,抬手就可触及顶部,让人感到无比压抑,前面只是隐约可见“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几个字。
  然而,当走至廊道尽头,眼前豁然开朗,用6种语言书写的“反人类暴行”几个大字瞬间出现,矗立在头上,如当头棒喝,给人以一种极度压抑中的愤怒突然爆发的感觉,震撼力极强。
  “正是这种富有冲击力的设计,让我们一下子就选中了这个方案。”高玉宝说,“无论是建筑设计手法,还是布展理念上,新馆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新馆方案的总设计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何镜堂。何镜堂是我国顶尖建筑设计大师,曾设计过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知名建筑。
  据了解,新馆的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组成,地下部分主要为冥思厅,地上部分为罪证陈列馆,其展览面积是旧馆的5倍。新馆外立面及内部装饰颜色均以没有生命色彩的灰黑色为主,简单朴素。新馆投用后,旧馆将作为文物进行永久保护。两座建筑之间,建有地下连廊相通,可方便游人参观。
  “采用‘黑盒’这样的颜色和造型颇具深意,设计者在七三一旧址四方楼原型的基础上,以大地的割裂场景营造出震撼的灾难场面。犹如大地被锋利的手术刀切割开来,地面在刀刃下坍塌、皱褶,形成一道永不磨灭的黑色伤痕。”高玉宝说,“‘黑盒’是侵华日军反人类罪行的见证之地,具有世界性的警示教育意义,使人们在震撼的灾难场景中,感受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野蛮和反人类罪行,启示人类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尊重人权,回归人性。”
  新馆中最为珍贵的史料就是美国国家档案馆分批解密的日本侵华罪行资料,墙上展示了关于人体感染鼠疫菌、炭疽菌和鼻疽菌的报告书…………
  六大展区按“法理”程序解剖罪行
  走过狭长的序厅,便进入上下错落回廊连接的主展览区。
  “我们按‘法理’程序,将序厅、六大展览部分及最后的冥思厅串联起来,展示七三一部队犯了什么罪、逐一解剖罪行、展示罪证,最后通过冥思,让人们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珍爱世界和平。”正在现场指挥七三一新馆展陈施工的项目经理唐从福,向记者介绍了新馆整体展陈立意。
  据唐从福介绍,新馆内部共分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七三一部队——日本细菌战大本营”、“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和“毁证和审判”等六大展览主体部分,各个部分除了图片展板外,还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史料和档案,所以整体风格具有简单、朴素、真实、可信,但令人十分震撼的特点。
  由于新馆的展览面积比旧馆扩大了5倍,不仅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参观,还使得许多因受旧馆展览面积限制的文物得以展出。旧馆原有展品不足千件,而新馆此次展览文物达10050件,珍贵历史照片654张,示意图69个,表格22个,模型8个,历史档案1005页,图书资料20本,场景7个,视频38个,选用原队员证言8小时。
  据了解,这些罪证均源于近年中、日、美等国家关于“七三一”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带有“极秘”字样的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师团军医部的《阵中日志》、战后对日本关东宪兵队及细菌战犯的审判问讯材料,以及七三一部队往来信件等珍贵档案等,这些珍贵文物都是首次公开披露。
  在“侵华日军细菌战”展厅,一张冰冷的特制木床静静地躺在展厅中央,无言地诉说着当年中国劳工的悲惨经历。据七三一新馆布展大纲总设计师徐占江介绍,这是根据原七三一部队劳工回忆复制的“匣床”,是七三一部队迫害劳工的刑具之一。劳工躺在床上,头部正好放在一端的木盒子里,身体被木床上的上下两条白色带子捆绑住,然后遭受被灌辣椒水的刑罚。
  在“匣床”旁边摆放着一排陈旧的木质柜子,上面均刻有“石井部队”字样。徐占江告诉记者,这是从七三一部队旧址出土的文物,是当年石井部队的办公用柜子,是馆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七三一部队使用过的文物。
  展板上的照片展示出一张当年生活在七三一部队周围居民的《居住证明书》。据徐占江介绍,在七三一部队“特别军事区”内,当地居民每人都有一张这样的《居住证明书》,一旦发现没有这样证件的人在“特区”内活动,将一律按“政治嫌疑犯”查处。
  徐占江指着一封带有“川上渐”字样的信件告诉记者,川上渐是京都帝大医学部毕业的病理学博士,曾任七三一部队第一部川上班(病理研究)班长,是七三一部队人体解剖的最高顾问。新馆中最为珍贵的史料就是美国国家档案馆分批解密的日本侵华罪行资料,新馆墙上展示了关于人体感染鼠疫菌、炭疽菌和鼻疽菌的报告书。这些资料再次证实了七三一部队在中国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战争罪行。
  在参观中徐占江告诉记者,七三一部队曾使用过的文物是该馆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在“人体实验”展区,除了图片展板、场景还原、日本文学作品引用等展示,还有包括七三一部队鼠疫菌人体实验报告书内页等档案,小关重雄关于细菌培养等证言,以及小动物饲养筐、截骨锯等七三一部队曾使用过的重要文物。
  徐占江说,这些动物笼子是1945年8月以后,平房农民吴邦富在四方楼西侧的废墟中拾得的,后来将它们捐给了陈列馆。截骨锯也是当地农民从七三一部队旧址废墟中拾得的。该锯系铁质,锈蚀呈弓形,通长35厘米,重425克。研究发现,七三一部队实验人员曾用该锯锯断被实验者的骨头。
  
  冻伤实验模拟场景。
  
  盛满“老鼠”的培育室镶嵌在地板下。
  
  七三一部队大型沙盘模型。
  在“人体野外实验”区,7个十字架孤零零地立在旷野之中,天空中一架飞机正投下充满罪恶的细菌弹;在展厅一角的立体壁画中,身穿白色大褂的日本人背对观众进行着活体解剖,深处的黑暗正吞噬着每一名被称为“马路大”的无辜牺牲者…………
  还原“魔窟”沉痛历史过目难忘
  步入阴暗逼仄的“黑盒”,观众可以阅读翔实准确的史料、观看铁证如山的文物,透过触目惊心的图片、阴森恐怖的场景以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成员们的回忆,亲身感受曾经发生在“食人魔窟”中种种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恶。
  遗址模型 描摹日军溃逃之态
  玻璃地板沙盘边走边看。罪证陈列第二部分“七三一部队”展区,观众可以踩在高强度玻璃上,自上而下俯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全景式微缩沙盘,直观了解七三一部队本部的基础设施全貌。据高玉宝介绍,该沙盘全面展示了占地面积6.1平方公里的七三一部队营区,其中包括四方楼、动力班锅炉房等80多栋建筑,被称为“东乡村”的部队居住区和生活区,以及铁路专用线和飞机场。然而,为了毁灭证据,这一被称为“特殊设计的最奢侈营区”却在1945年被七三一部队亲自炸毁。在展馆第六部分“毁证和审判”展区,观众可以看到炸毁后的四方楼遗迹模型,裸露的钢筋和残毁水泥无一不在描摹着当年七三一部队溃逃时的仓皇之态。
  场景模拟 高度复原魔窟惨状
  “人体实验”让人脊背发凉。罪证陈列第三部分“人体实验”展区是整个展馆的核心区域。布展者结合史料记载与原七三一部队队员回忆,对当年部分场景进行了高度复原。悬挂在空中的200余幅“人体实验报告”和300余幅“特别移送档案”,每一幅都代表着一个惨死的生命;盛满一窝窝实验用“老鼠”的培育室被镶嵌在装有感应器的玻璃地板下,观众只要一踏上,就会听到“吱吱”叫声;在“人体野外实验”区,7个十字架孤零零地立在旷野之中,天空中一架飞机正投下充满罪恶的细菌弹,参观者只需仰望就能感受到被实验者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在被还原的冻伤实验场景中,两名日本士兵正把凉水浇在被缚的中国人手臂上;在展厅一角的立体壁画中,身穿白色大褂的日本人背对观众进行着活体解剖,深处的黑暗正吞噬着每一名被称为“马路大”的无辜牺牲者…………在这里,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布景,都是对观众灵魂极大震撼。
  翔实史料 还原那些残酷往事
  一个“农夫与蛇”的悲伤故事。在罪证陈列第五部分“实施细菌战”展区中,翔实的史料还原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据原七三一部队队员鹤田兼敏回忆,在一次细菌实验中,他们一行三人从将军庙出发前往哈拉哈河撒菌,途中,他们谎称是过路的日本人,来到一户农家休息,那家人包了野菜馅饺子热情款待他们。临走时,他们趁主人不备,把随身携带的鼠疫干燥菌偷撒在其农房里。当他们完成撒菌任务回到那户人家时,一家3口人已全部死亡。
  冥思空间 祈祷人类和平之光
  洒满阳光的冥思厅。走过最后一个展区“毁证与审判”,在倾听过受害者家属的血泪控诉以及原七三一部队士兵的虔诚忏悔后,一直处在压抑中的观众最终走进宽敞高大、洒满阳光的冥思厅。作为整个展馆内面积最大的主题公共空间,这里是新馆内唯一能够感受到自然光线的区域,也让人突然有一种“重见天日”的解脱感。冥思厅上方是方格式天窗,其创意来自于七三一细菌部队内的黄鼠饲养室遗址的形状,表达出生命对阳光的渴求。厅内正中耸立着3根10多米高、半悬在空中、由黑色大理石砌成的巨大“烟囱”,如同利刃从室内直插向室外。据介绍,“烟囱”的功能是三根射向天空的集光器,其外形取材于七三一部队的焚尸炉烟囱。每到夜晚,三束光柱从“烟囱”中射向天空,打向地面,辐射出为人类祈祷的和平之光。
  新闻链接
  七三一部队遗址
  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活动,犯下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在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现在遗址的整体格局。七三一遗址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是日本侵华期间留存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现有重点遗存27处,其中23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三一”大事记
  1933年,侵华日军“满洲第七三一部队”建立,当年即在五常市秘密建立了细菌实验基地。
  1936年开始,在平房地区营建基地。
  1938年6月,正式移驻平房地区,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掩盖其准备和发动细菌战的罪证,七三一部队炸毁大部分建筑设施。
  2001年,重新修缮七三一部队本部大楼,在本部大楼东侧举办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陈列展览,展览总面积2680平方米,包括13个展室、1个殉难者长廊和七三一国际图书资料展示中心。
  2014年11月24日,七三一新馆开始施工,2015年8月15日正式开馆。
  数说新馆
  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13.5米。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参观。
  陈列馆为三层建筑结构,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组成。分设“侵华日军细菌战”、“七三一部队——日本细菌战的大本营”、“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以及“毁证和审判”6个展厅。
  陈列馆展览空间约5000平方米,共展出关于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的10050件文物等罪证。其中包括珍贵历史照片654张、示意图69个、表格22个、模型8个、历史档案1005页、图书资料20本、场景7个、视频38个,选用原队员证言8小时。现有馆藏文物及展品14200件,国家级文物643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