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182|回复: 1

用于抗HIV/艾滋病治疗的药物列表(很不幸的是我可能已经中招了;血液污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17: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苷/核苷酸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



药名/原厂家/通用名
剂量
副作用及其他重要信息


Emtriva
吉利德科学公司
恩曲他滨
1x200 mg胶囊,每日一次。可采用液态制剂
副作用:头痛、腹泻、恶心、轻度至中度皮肤变色及发红。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Emtriva®与Epivir®非常相似。对Epivir®产生抗药性的患者也可能对Emtriva®产生抗药性。


Epivir
葛兰素史克
拉米夫定(又名
3TC)
1 x 300 mg片剂,每日一次 或者1x150 mg片剂,每日两次。可采用液态
副作用:头痛、疲劳、恶心、腹泻、失眠、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低红细胞计数(贫血)、胰腺炎及脱发。如果结合使用,可“恢复”HIV对AZT的抗药性。避免使用酒精。检查甘油三酯,特别是儿童的甘油三酯,以免罹患胰腺炎。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Retrovir
葛兰素史克
齐多夫定(又名 AZT)
1x300 mg片剂,每日两次。可采用液态
副作用:低红细胞计数(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头痛、恶心、疼痛、肌肉受损及发胀、指甲发白。注意贫血症状。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如果与食物同服,可减少胃部不适。避免与司他夫定同服。也可用于防止母婴传播(从母亲至孩子)。


Videx
EC
百时美施贵宝
去羟肌苷(又名 ddl)
1x400 mg肠溶胶囊,每日一次,体重低于132磅(60 kg)的患者服用 1x250
mg胶囊,每日一次。可采用粉末制剂。
副作用:周围神经病变、刺痛、手脚麻木或疼痛、视网膜变性、胰腺炎、恶心、腹泻、头痛、呕吐、皮肤干燥。这两种形式的药物均应当至少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用。如采用片剂或粉剂,则避免使用含铝抗酸片剂。与Viread®并用时,每日的剂量应当减为250
mg。


Viread
吉利德科学公司
替诺福韦
TDF
1x300 mg片剂,每日一次
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和骨质疏松。检查肾功能。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如果与Videx®并用,
则将Videx®剂量减少至每日250 mg。


Zerit
百时美施贵宝
司他夫定(又名
d4T)
1x40 mg胶囊,每日两次。体重不超过 132磅(60 kg)的患者:1x30
mg胶囊,每日两次。
副作用:周围神经病变、刺痛、手脚麻木或疼痛、胰腺炎、失眠、头痛、恶心及腹泻。基于某些迹象,不建议其与AZT同服。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Ziagen
葛兰素史克
阿巴卡韦
1 x300 mg片剂,每日两次;
或2x300 mg片剂,每日一次。可采用液态。
副作用:超敏反应(严重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急促、腹痛、发烧和/或皮疹。在采用Ziagen®开
始治疗后六周内出现此类副作用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超敏反应,应当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在诊断有任何
过敏反应后应当停药。一旦停止服用Ziagen®,便不得服用该药物,因为它有可能致命。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

治疗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患者共8430例,中医证型未记载者606 例,对其中的7824例进行分析:

艾滋病期:虚证1592例占36%,其中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822 例(18.81%)为主;实证769例占18%,以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232例(5.31%),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型160例(3.66%)为多;虚实夹杂证2009例占46%,以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726例(16.61%),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467例(10.69%)为常见。

无症状期: 虚证1592例占46%,以气血两亏型1270例(36.77%)为主;实证758例占22%,以肝郁气滞火旺型357例(10.34%)、痰热内扰型182例(5. 27%) 为多;虚实夹杂证1104例占32%,以气阴两虚、脾肾不足、邪毒内蕴型95例(2.75%),邪毒炽盛、瘀血湿浊壅遏、肝脾肾俱虚型85例(2.46%)为常见。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成药(制剂)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药物主要是齐多夫定(AZT)/司他夫定(d4T) + 拉米夫定(3TC) + 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

中成药(制剂)
①益气养阴、祛瘀解毒:艾灵颗粒,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大兴制药厂生产,批号20020820,每日2次,每次2袋;②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扶正抗毒胶囊,康爱保生胶囊,均由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准文号分别是滇2005L - ZJ002,滇药制字(Z)20090004A,每日4次,每次6粒;③补脾益肾、益气固本:芪苓益气片,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483,每日3次,每次6片;④补肾益气、活血化瘀:艾可清胶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病研究所生产,科研用药,每日3次,每次3粒;⑤健脾燥湿、益气补血:益爱康胶囊,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号20050618,每日3次,每次5粒。

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参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3期12型使用方药加减。

急性感染期:①风热型:银翘散加减;②风寒型:荆防败毒散加减。

无症状期:①气血两亏型: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②肝郁气滞火旺型:柴胡疏肝散加减;③痰热内扰型:温胆汤加减。

艾滋病期:①热毒内蕴、痰热壅肺: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②气阴两虚、肺肾不足: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③气虚血瘀、邪毒壅滞: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④肝经风火、湿毒蕴结:龙胆泻肝汤加减;⑤气郁痰阻、瘀血内停:消瘰丸合逍遥丸加减;⑥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参苓白术散加减;⑦元气虚衰、肾阴亏涸:补天大造丸加减。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检测,每3个月检测1次,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疗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情况,每月观察记录1次。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每3个月检测1次。病毒载量检测,每半年检测1次。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中症状体征评价标准。将症状得分和体征得分相加之和计为症状和体征积分,作为中医辨证测定指标。每月随访1次。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症状与体征判定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总积分下降。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 改善或加重,总积分未下降或有所增加。

免疫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CD4+逐渐上升,治疗后CD4+升高≥30%;

稳定:CD4+无变化或逐渐上升,治疗后CD4+升高或下降< 30%;

无效:CD4+下降≥30%。

不同时间症状体征疗效的比较
治疗前总例数为8946例,未记载有1459例。

12 月 3368例中,有效2170例(64.43%),无效1198例 (35.57%);

24 月 2098例中,有效1528例(72.83%),无效570例(27.17%);

36 月 1310例中,有效1024例(78.17%),无效 286 例(21.83%);

48 月 802例中,有效626例(78.05%),无效176例 (21. 95%)。

表1显示,在不同疗程中,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对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等症状改善明显,其中以乏力改善最为突出,积分下降在43.29%~52. 06% ;其次为纳呆,积分下降在30.07%~38.86% ;其他如发热、咳嗽、腹泻、气短、自汗等症状积分下降均在26%以上;皮疹积分下降在19%~24%。

表1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降低情况  [例(%)]
月份        乏力        发热        咳嗽        腹泻        纳呆        气短        自汗        皮疹        黏膜溃疡
12月        1972(43.29)        1136(26.52)        1226(28.42)        1128(26.4)        1504(30.07)        1386(31.59)        1283(29.98)        835(19.39)        367(8.65)
24月        1542(47.26)        862(28.11)        964(31.29)        887(29.15)        1019(32.13)        1126(36.34)        1017(33.29)        671(22.15)        308(10.28)
36月        1183(49.06)        655(28.32)        826(32.87)        698(30.12)        844(35.84)        873(37.01)        817(35.11)        542(23.39)        276(11.92)
48月        759(52.06)        448(32.17)        500(35.49)        467(33.51)        558(38.86)        620(43.12)        532(38.09)        344(24.13)        159(11.46)
中医证型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表2、表3显示,虚证在无症状期占46. 09%&#12316;81.03%,在艾滋病期占36.43%&#12316;55.98%,虚实夹杂证在艾滋病期占45. 97%~38.27%。说明无症状期以虚证居多,艾滋病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

表2  无症状期虚实证型分布变化情况 [例(%)]
月份        合计        虚证        实证        虚实夹杂证
0月        3454        1592(46.09)        758(21.95)        1104(31.96)
12月        1774        1069(60.26)        354(19.95)        351(19.79)
24月        1058        659(62.29)        183(17.30)        216(20.42)
36月        566        421(74.38)        66(11.66)        79(13.96)
48月        195        158(81.03)        22(11.28)        15(7.69)
表3  艾滋病期虚实证型分布变化情况  [例(%)]
月份        合计        虚证        实证        虚实夹杂证
0月        4370        1592(36.43)        769(17.60)        2009(45.97)
12月        3317        884(26.65)        405(12.21)        2028(61.14)
24月        2554        1133(44.36)        232(9.08)        1189(46.55)
36月        2087        1121(53.71)        130(6.23)        836(40.06)
48月        1372        768(55.98)        79(5.76)        525(38.27)
治疗前后CD4+疗效变化情况
表4显示,无症状期患者CD4+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12月、24月、36月、48月时与0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 0.01)。艾滋病期患者CD4+计数随时的变化而升高,12月、24 月、36月、48月时与0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4  艾滋病期和无症状期患者CD4+ T淋巴细胞比较
月份        无症状期        艾滋病期
例数        CD4+计数        例数        CD4+计数
0月        2697        375.03±189.82        3247        245.53±191.37
12月        921        349.43±186.49        1174        301.40±178.03
24月        656        324.62±180.64        1007        294.24±181.29
36月        492        362.10±190.66        1074        331.46±209.36
48月        368        336.87±208.76        635        309.90±222.47


表5显示,各时间点患者有效率均在30%以内,大部分患者以稳定为主,无效患者亦占1/3左右,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5治疗前后CD4+疗效变化情况[例(%)]
月份        例数        有效        稳定        无效
12月        3016        796(26.4)        1522(50.5)        698(23.1)
24月        1663        445(26.8)        728(43.8)        490(29.4)
36月        1566        439(28.0)        626(40.0)        501(32.0)
48月        1003        236(23.5)        360(35.9)        407(40.6)
不同病期干预手段分布情况
表6显示,无症状期与艾滋病期在0&#12316;36月均以中医治疗为主。48月时中西医结合组所占比例均上升到42%左右。

表6  无症状期与艾滋病期干预手段分布情况  [例(%)]
月份        分期        例数        中西医结合组        中医组
0月        无症状期        3714        74( 1. 99)        3 640(98. 01)
艾滋病期        4716        517(10.96)        4199(89. 04)
12月        无症状期        1774        29( 1. 63)        1745(98. 37)
艾滋病期        3317        264( 7. 96)        3 053( 92. 04)
24月        无症状期        1058        26( 2. 46)        1032(97. 54)
艾滋病期        2554        330(12.92)        2 224( 87. 08)
36月        无症状期        566        17(3. 00)        549(97.00)
艾滋病期        2087        263(12.60)        1824(87.40)
48 月        无症状期        195        81(41. 54)        114(58.46)
艾滋病期        1372        577(42.06)        795( 57. 94)
随访情况
截止2009年6月,正在救治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6172例,超过计划(5743)429例。共脱落2136 例(23.05%),死亡959 例(10.34%)。治疗者许多是艾滋病期的晚期患者,病情难以控制而导致死亡。临床未见明显因服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分析脱落主要原因:①治疗后患者体力恢复,外出打工,失去联系;②中药汤剂口感差和服用不便,不愿继续服用;③吸毒感染者的依从性差(如广西、云南大多数患者为吸毒患者,居住分散,脱落率分别为36%、3%。而河南脱落率只有6%,这与患者居住集中、感染途径为有偿供血有关)。艾滋病期0~36个月均以中医治疗为主,48个月中西医结合上升 到42%,这可能与上报数据中干预手段记录的缺失有关。中医证型记录的缺失或各时点大多数记录相同,导致无法分析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中医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中医药对发热、乏力、气短、咳嗽、 纳呆、腹泻、皮疹等症状有明显疗效,1年有效率 64.43%,4年上升到78.05%,其中以乏力改善最为突出。治疗后,患者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部分患者恢复了劳动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虚证在无症状期占比例为46. 09%~81.03%, 在艾滋病期比例为36.43%&#12316;56.02%,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均有上升的趋势,无症状期以虚证为主,随病程进展,病情复杂化,艾滋病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多见。艾滋病患者以虚证居多,虚证贯彻始终。这与李发枝[1]认为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是贯穿艾滋病全过程的基本病机相符合。与张国梁等[2]调查473例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临床症状以虚为主的结果非常相似。此大样本、长时间(48个月)的中医药治疗观察,为确立艾滋病中医虚实并治,以补虚为主的治疗思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CD4+细胞计数被作为监测HIV疾病进程的标记物。在未治疗的情况下,CD4+细胞自然下降数为平均每年减少30~50个/mm3。在本观察中,经过48个月的治疗,无症状期CD4+计数下降幅度减慢,表明中医药治疗可减缓无症状期CD4+下降速度,但对病情进展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对于艾滋病期患者,其CD4+计数上升,本阶段治疗以抗病毒为主,中医药为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增加CD4+细胞数;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仍有3554例(约31%)的HIV感染者在48月时进展到AIDS期。

通过以上分析,中医药可阶段性地提高和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为不能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扩大了救治范围,为构建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原文部分参考文献

[1] 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杂志,2006,47(5):395- 396.

[2] 张国梁,徐经凤,刘徤等,473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初探,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5):21- 22.

本文来源:《中医药治疗8946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中医杂志》,2011年3月第52卷第5期,作者:王健、梁碧颜、阎世艳、陆嘉明、徐立然、王玉光、方路、张国梁、李秀惠、毛宇湘、邓鑫、李晓东、王军文。作者分别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临床评价中心;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中药研宄院;安徽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7: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一、艾滋病主题:今年(2003年)12月1日是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卫生部11月宣布:我国将沿用去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宣传主题。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更责无旁贷。
二、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T淋巴细胞(CD4)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它不会死于艾滋病病毒本身的感染,而是死于其他的并发症,这就是艾滋病。
三、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世界流行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这种被称为“世纪瘟疫”的疾病在世界迅速传播,并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 1981年世界报导第一例AIDS,1985年中国报道第一例。一个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受到关注是历史上少有的,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全球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1980年10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elael D. Gottlieb医生遇到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这位31岁的年青人的口腔和食管发生了严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血液中CD4+T 淋巴细胞下降至几近于零,随后患者出现极度疲劳、气急、干咳、高热、大汗,对他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显示,他患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广泛存在于人和某些哺乳类的肺组织内。其隐性或潜在性感染相当多见,但健康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因此,由它所致的肺炎是罕见的,几乎只发生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疗、晚期癌症以及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中。而这位病人正当壮年,没有任何已知原因能够解释他这非同寻常的严重免疫缺陷。
  同年10月的稍晚些时候, 洛杉矶又接连发现了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例,1981年初,第四个病例出现了,紧接着是第五例。
  所有这些患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年轻的同性恋者。而在此之前的1978-1979年,在同性恋社区开业的医生们就已经发现,这一人群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各种免疫缺陷问题,包括肝炎、性病、多种病毒性感染、寄生虫病等。五位患者先后死去,现有的治疗对他们几乎毫无帮助。
目前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3300万。
2003年10月26日第9届欧洲防治艾滋病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预防艾滋病的方式”。与会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患者将达到4500万人,届时,全球患者总数可能达到1.05亿。俄罗斯和乌克兰是近年来欧洲艾滋病传播速度最快的国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行为和吸毒。
在非洲每年大约有 1,700 位新的感染者,这种疾病并不仅仅影响活动期的成人,在因患艾滋病已经死亡的1150万人中 , 儿童占四分之一。 由于艾滋病的原因,这一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已下降了30岁, 是仅100年的最低水平。在那里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该病在南部非洲发病率更高,例如在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位是HIV病毒携带者。如果不加强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预防艾滋病,可能非洲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世界各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经验表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参与并实施综合治理。
目前,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Zhengfu,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至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
在医学上,只有AIDS在联合国安理会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全球的Zhengfu组织能将AIDS纳入、并专门设立联合国规划曙,并设立全球AIDS基金,帮助预防治疗AIDS。联合国已经把AIDS与全球战争、饥饿列为全球的三大灾难。
我国HIV疫情:我国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制在世界较低水平。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的迅速传播,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
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全国艾滋病监测资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性乱人群中增长加快。我国HIV/AIDS的疫情:据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2003年11月内发布的最新数字,去年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560人,但有关专家估计中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达104万,其中已经死亡的约20万。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岁到29岁年龄组占到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而病人中HIV阳性者也在增加,如何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导致工作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摆在我们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面前。江西省第一例确诊AIDS是在1994年我院。
艾滋病村的故事:  1999年夏,河南上蔡县的一位医生在当地发现了一个令他坐卧不安的问题:他的病人患有艾滋病!他立即把情况通报了他的老师──湖北某大学桂教授。桂教授在该县文楼村第一次提取了11个人的血样,有10例检疫呈阳性;第二次提取了140人的血样,有80多例呈阳性──这样多的人染上艾滋病,桂教授感到非常震惊… 消息传出,卫生部派出调查组。调查公布的情况是:文楼村共6个自然村,全村3170人,1995年前有偿献血员大约1310人。 其中有518人被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后确证阳性101例,其余为初筛阳性。目前,有现症病人71例;经查因艾滋病死亡41人,其中经确证的艾滋病人死亡10人,初筛阳性死亡31人。( 羊城晚报 2002年04月12日)这些老实本分的农民怎么会得上这种世纪绝症?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由于主管部门疏于管理,血站这一以救死扶伤、为民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被一些利欲熏心、牟取暴力的人看中。血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河南省某地区一度曾有33个血站成立,仅上蔡县城就办了4个。其中有公办的、私营的、卫生医疗部门办的,也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办的;有技术、有条件的办,无技术、无条件的也办。 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纷纷加入了卖血者的行列。卖血被当成了一种有效的致富门路。当时,上蔡县城一个小型血站登记挂号的卖血者竟达5500多人,血站每天接待卖血者达444人至500人。另外,还有一批数目可观的外出卖血者,他们成群结队地北上郑州、开封,西进平顶山、焦作,南下武汉等地,有的还成立了组织,选出头目,让他专门出面联系卖血业务。卖血的确为一些急等钱用的人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由此发生的悲剧也不少。例如,频繁卖血使卖血者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体弱、贫血、甚至染上乙肝。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艾滋病已悄悄走进上蔡县,卖血者已被成批成批地感染。为了赚钱,他们草菅人命,采血时不体检、不化验,有血就抽,来者不拒,抽血器具消毒不利,很多人在抽血时共用一个针头,如此交叉感染,一病百病,在大张旗鼓的卖血中酿成了这场大祸。大祸终于在90年代末爆发。 《江南时报》(2001年03月02日第四版)   当时是这样卖血的:不换针头,大伙抽出的血放进一个机器里搅拌、过滤,血站要了一半的血(血清)后,把另一半的血(血浆)输回献血者体内。”
 AIDS流行的社会危害:AIDS是一种目前尚无免疫预防、无根除人体内病毒有效药物,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AIDS的主要感染年龄为15-49岁,造成社会劳动人口的大量减少,严重影响社会经济;AIDS的高感染率,高病死率,大量婴儿感染死亡,造成社会人口构成的变化和期望寿命的缩短。病人死亡率高,家庭中的大量AIDS孤儿(全球1400万,而1300万集中在非洲)给社会国家增加负担;社会上对HIV/AIDS的岐视、偏见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定问题;医疗费用的剧急增加,也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严重的负担。
艾滋病病毒:幻灯HIV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破坏,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即使一个对正常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染,如小伤口或普通感冒,也可以致艾滋病人于死地。在下面情况下要检查HIV
1.  性病患者;2隐球菌感染者;3、口腔念球菌感染;4、进展的TB;5、年轻患者有低热、呼吸困难;5、曾去过HIV/AIDS高发区;5、皮肤慢性湿疹久治不愈者;6、免疫功能低下但非免疫疾病未用免疫抑制剂者;7无法解释的感染(如非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或反复发生的肺炎)
二AIDS的流行病学(幻灯)
(一)  传染源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
(二)传播途径:HIV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3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全球绝大部分HIV感染者是由于性接触而传播的,约75%-85%。经血或血液制品感染占3-5%,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占5-10%;其余为母婴垂直传播;各国何种传播途径为主有很大差别。
  (1) 性传播
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首先发现大多数的HIV感染是同性恋者。随着艾滋病流行情况的进展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由于异性人群规模大,HIV在异性人群中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传播方式。
  HIV性传播的危险因素与性交次数(暴露性接触次数)有关,其中肛交、经期性交、未使用避孕套亦为感染HIV危险因素;性病,尤其是伴有生殖系统溃疡时,将增加HIV感染的机会。
  男性传给女性的机会比女性传给男性的机会要高,女性的年龄大于45岁,被传染的机会也将增大。男性向女性传播HIV的机率是女性向男性传播机率的2—4倍。
(故事:上海一女大学生与一外国留学生一夜情后,感染HIV,后与一香港人相恋,结婚,但未传给男生)
  (2)经血液传播(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
  经血液传播主要发生毒品者共用注射器而感染;或应用未经杀灭病毒的血浆制品HIV阳性的血液而感染;而医护人员或密切接触者,因注射器刺入皮内,牙科医生拔牙时手指弄破,家庭成员共用剃须刀划破皮肤出血等原因而被感染。
  1. 静脉注射毒品 由于静脉注射毒品者与别人共用注射器,而传播HIV感染。截至2001年,由静脉吸毒引起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在北京市感染者中已占65.17%。静脉注射毒品是我国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2. 输血 经输注HIV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及输用未经杀灭病毒的血液制品都会使受血者感染。经输注HIV感染者的血液传播HIV的可能性为95%,因此对献血员检测HIV至关重要。
  3. 医源性感染 由于职业暴露而感染HIV主要为血液传播,如被污染的针刺入皮内等;一些农村基层医院,如不能按规定对所有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彻底消毒,由于用过的注射器未洗涤干净而含有HIV,则是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3) 婴垂直传播
  1.产期感染 HIV感染的母亲在围产期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将HIV感染给婴儿,机会为7-43%,由于妇女感染HIV的人数不断增加,因此母婴垂直传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2.母乳传播 目前认为,母乳传播HIV的比率为20-35%。
  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有母乳喂养;孕期34周前分娩;阴道分娩,剖宫产则相反;CD4小于700也是危险因素。
  (4) 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
  按照WHO的标准观点,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即以下行为不会传播HIV:握手,接吻,共餐,生活在同一房间或办公室,接触电话、门把、便具等,接触汗液或泪液,被蚊子或其他昆虫叮咬。
 上述三种传播途径在我国均存在,其中以共用注射器吸扎毒导致的血液传播为主,且传染迅猛;在现存三种传播途径中,以经血传播为主,其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占68%,经采血(浆)感染占9.7%,经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感染占1.5%,经性传播感染占7.2%.男性占80.7%,女性占1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29岁年龄组占53.6%。按累计报告数排序:云南、新疆、广西、广东、河南、四川、北京、安徽、上海。
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供血(浆)史者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以性病病人和暗娼为主。
(三)  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1呼吸道(同室工作、学习、生活)2。消化道(共进餐)3。日常生活接触(握手、游泳等)吸血节肢动物;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家属一起工作、学习及日常接触是安全的。
(四)  存在AIDS大流行的危险因素:吸毒人群仍在增加,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53.3%) 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37%) 性乱人群有增无减 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9.1%)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流动人口增多 人群中预防AIDS知识知晓率很低.
(五)  AIDS的预防 AIDS是可以预防的,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单一性,为预防控制AIDS提供了有利条件。切断流行三环节中的任何一环节,就能有效地阻断流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医疗卫生机构在控制HIV医源性感染中起决定作用。
(六)  控制AIDS流行的措施: 防止与他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牙刷、剃刀、注射针头等;健康教育 推广使用避孕套 性病治疗 清洁针具 血液管理.
二、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1.“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业防护警钟 2003年8月20日,健康报报道:广州有一个病人被检出艾滋病病毒,使9位抢救他的医生身陷险境。目前这9位医生都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医学观察。该消息被许多媒体竞相转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再度成为了医务圈里的热门话题。有观点认为,虽然经过了SARS的艰难考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仍然有待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这起被称为“艾滋惊魂”的事件是这样的——这名病人先砍伤仇家,十多天后被寻仇报复。对方将他的手、脚的肌肉、跟腱砍断。7月23日,“120”急救车从广州市白云区把这名病人送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当时病人的四肢被砍得血肉模糊,鲜血喷到了当班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另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为病人进行麻醉;手术中不少医生的白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经过6小时的连续作战,病人终于脱离险境。术前情况紧急,院方没有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查,而三天后的有关传染病检查结果显示: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过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复查证实,这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医务人员作为医院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群,有太多的操作机会遭致感染。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在不断为病人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切勿忽视自身的职业安全。
1.  美国耶鲁大学护理学院教育中心主任Jane教授报告,美国从1981年到现在,共有54位临床医护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感染了HIV,其中48人是因为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而感染的,1名感染者已发病死亡。
2.  台湾成大医院报告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遭刺伤,已成家常便饭。
3.  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22名医护人员,在1990~1999年间,即使在十分小心的情况下,仍有5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器械划破手套而损伤皮肤,幸运的是未造成HIV感染,
4.  1999年在对长沙市的几大医院的441名护理员调研中发现,在一年内有83%的护士被利器刺伤1339次,平均每人每年3次。 
5.  有报道,广东去年一年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艾滋病人的过程中就发生了15起职业暴露。
专家认为,我国医护人员也处在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中。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护士、实验室人员和清洁工都是创伤性接触的高危人群,年创伤率为1% -2%,创伤后感染率高达3%。被污染的针具、手术刀等刺伤、割伤,眼、鼻、口腔粘膜及皮肤直接接触到病人的血液等是医务人员感染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主要途径。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存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艾滋病毒的机率是很低的。研究资料表明,医务工作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具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率为 0.33%(20/6135),粘膜表面暴露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为 0.09%(1/1143),2712名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美国CDC的研究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的危险性因素包括 1)伤口的深度;2)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3)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4)污染源来自于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到1997年7月为止,美国共发生52名职业暴露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其中:1)最主要的职业是护士和实验室技术员;2)除三名实验室人员是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培养以外,其余全部是由于污染血液或体液;3)外科医生和被缝合针刺伤的暴露者中没有发生肯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数据分析表明,医护和预防保健等人员对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患者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是比较安全的。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护及检验等人员的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三、AIDS职业暴露的污染源
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潜在污染源包括:HIV病人的血、血性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膜液、腹水、心包液、滑膜液、羊水和组织或病毒培养液。
(二)  医务人员避免HIV感染的措施;提倡标准预防:适用于所用病人的护理,包括限制医务人员接触分泌物、排泄物、破损的皮肤、粘膜、血液或体液。接触可疑污染时,医务人员必须戴手套。衣服或脸可能被污染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和眼罩。AIDS为血液-体液传染病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接触感染物品后立即洗手;尽可能应用不接触技术。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和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所有尖锐物品小心处理。立即清洁感染物品的溢出物;护理病人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间灭菌;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如果没有合适的洗衣机用于感染性物质污染的被服,应将被服煮沸处理。 妇产科医护人员接生时应穿防水围裙及戴防护眼镜,以避免羊水喷溅的污染。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暴露的皮肤或衣物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带手套。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应戴保护眼镜和口罩。
②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一定要套回时,请运用单手套法;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锐器划伤或刺伤,因此为HIV感染者实施外科和口腔科手术的医师要格外注意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③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洗手,特别是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必须立即洗手,脱去手套后还要洗手。
 (三)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的处理
1.紧急局部处理: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2.职业暴露的检测:由省级艾滋病病毒检测中心抽血检测被暴露者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包括做快速试验),该血清留样备用。暴露后一年内要定期检测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如第12个月检测阴性,即可判定暴露者未感染HIV
(二)暴露后预防性用药
1.药物的选择: 暴露于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后,使用齐多夫定作为暴露后的预防用药措施,可使抗体阳转的危险性减少79%。,成人300mg/次,2次/每天,连用28天。
齐多夫定(简称ZDV或AZT)为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唯一已被证明可以减少针头刺伤后艾滋病病毒感染发生的药物,AZT加拉米夫定(3TC)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而且3TC的耐受性很好,一般不会增加预防用药的毒副作用,这一组合更具合理性。双汰芝是含有AZT和3TC两种药物的联合制剂。
2.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推荐方案 在我国获准的药物品种有限,目前可采用的基本用药程序是单用双汰芝,强化用药程序是用双汰芝的同时合并使用佳息患(PI 蛋白酶抑制剂)。处方如下:
1.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 300 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
2.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 佳息患800 mg/次,每日3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
3.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
1).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至24-36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不过,美国CDC仍推荐,高危的职业性暴露后1-2周仍应该给以预防用药。剂量同前。用药一般为四周。
2).育龄妇女使用AZT作为预防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动物实验表明AZT可使怀孕的小鼠增加癌症的危险。
3.每种药的详细用法和注意事项见药品说明书或咨询有关专家。
(四)国家AIDS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
目前,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新疆、河南、云南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个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
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四HIV污物的处理
HIV的消毒方法:
对污染的废弃物可采用焚烧。需要重复使用的物品,可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戊二醛、75%酒精等浸泡。漂白粉、次氯酸钠也可以用于HIV消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2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