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515|回复: 9

沉船考古结果有望证明中国人最早发现澳大利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16: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少澳大利亚人都相信,该国的历史与一艘神秘的“红木船”有着不解之缘。近日,一队考古学家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西南部瓦南布尔沿海寻找这艘著名的沉船“红木船”时,挖出了一些红木碎片。由于木片已被证实并非来自澳大利亚本土,这一挖掘成果引起了澳大利亚和中国有关方面的极大兴趣。目前,木片已被送往中国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估计木片的断代结果要到明年第一季度才能见分晓。  

  一些人士认为,木片断代结果有可能会证实“中国人远在欧洲人抵达之前就发现了澳大利亚并且到达过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论断。  

  数十年苦寻红木船  

  澳大利亚“红木船”委员会主席帕特里克·康奈利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说,这艘“红木船”大约是在1836年被人发现的,造型极不寻常。起先人们对它并不在意,直到1880年左右它被沙堆掩埋时都没有引起多少兴趣。但到了20世纪初,有关人士开始琢磨起了这艘船的来历。  

  数十年来,考古和探险家们一直在瓦南布尔大约25公里长的海岸线附近寻找“红木船”遗迹,然而却毫无所获。  

  其实澳大利亚有些历史读物早已提出,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最早到过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两年前,英国海洋学家和作者加文·孟席斯更是在其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年》中提出,15世纪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船队下西洋时曾经到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是许多历史学家对这些观点并不以为然。  

  多年来,人们都认为传说中澳洲东部维多利亚州瓦南布尔附近的“红木船”是葡萄牙人在16世纪留下来的,比英国的库克船长在澳大利亚登陆的时间要早200多年。近几年,葡萄牙人也曾试图在瓦南布尔寻找与本国早期殖民者有关系的蛛丝马迹,但终无结果。  

  “郑和船队”浮出水面  

  有关人士希望,近日瓦南布尔考古队的新发现能够帮助学者们为这道历史难题找出答案。考古队发言人马克·罗森说,这一次,他们的考古队根据一只捕鲸船1836年留下的罗经测位标记和一张可能绘制于1860年前后,标有木船和沙堆的草图,终于在距离海岸线150米左右的地面沙丘下,发现了二十几块红色木片。  

  罗森说,出土的木片和木块非常坚硬,有的像土豆那么大,还有的如手指一般大小,一头像子弹一样尖利,另一头则非常平整光滑,好像被锯过一样。他说,可以肯定,这些看上去就像大木船上榫钉的木片,绝对不是早期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作品。  

  “红木船”委员会主席康奈利认为,维州专家们现在已经断定,出土的木头不是澳大利亚本土出产,这说明它们是由外国船只带到澳大利亚的。康奈利说,明年是中国明朝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如果正在中国进行的放射性碳素断代证明,验证出土木块的年龄超过500年,那么根据英国人孟席斯的理论,它们就应该来自当时在大洋上浩荡行驶的平底大木船。而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的船队才有这样的实力。这一点,就连反对孟席斯“中国发现澳洲理论”的专家学者们也一致表示赞同。  

  康奈利说,根据国际法,沉船的所有权属于船只的来源地。可以想见,这一消息会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引起怎样的兴奋和震动。
发表于 2008-1-16 20: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这肯定是我们中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国人是站在先人们的肩膀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16: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07: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奪回來 :zaijian: :zaij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其实真的很伟大,中国推动了早期世界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30 17: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2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与中国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竟有如此好贴现于眼前,激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23: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古时候的中国人太强了(当然现在也很强)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3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