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娃和亚当被流放到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为了记念他们过去的家园“伊甸”,夏娃和亚当将这个新家园也称为伊甸(英文为Eden),它位于哪里,一直以来都是个谜。 <p> 科学家最新论证:《圣经》中的伊甸园,100%位于新疆和田地区</p><center><center><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112101a45e.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center></center></center><p> 图片说明:此图收集于新疆<a href="http://daily.travel.163.com/sight/city.jsp?id=177"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吐鲁番</font></a>。伏羲、女娲分别呈男女形象侧身相对,各扬举一手,伏羲执矩,女娲执规,另一手各抱对方腰部,下半身作蛇形交绕。画面上部绘日,中有三足鸟,下部绘月,中有玉兔、桂树、蟾蜍。满幅大小不一的圆点代表天宇星宿。伏羲女娲为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伏羲女娲为兄妹,相娠而有人类。此画线描沉郁舒缓,色彩单纯和谐。日月星宿的布置,既有空间的高远空旷之感,又显示了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崇高意味。此画出自新疆哈拉和卓古冢中,为唐初遗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p><p> 中国的亚当和夏娃:伏羲女娲图</p><p> 一.“亚当”和“夏娃”出土</p><p> 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唐代古墓中,出土了二三十幅古老的伏羲女娲图:</p><p> 画面上伏羲在左,女娲在右,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抱住伏羲,两人斜着瞳仁深情相望,下身均为蛇形且相缠相交。伏羲左手举着“矩”即拐尺,女娲右手举着“规”即圆规,背景为可用“规矩”画出的“日月”及“星座图”。</p><p> 二.《圣经》中“善恶树”上的“禁果”是“灵魂”</p><p> 中国汉文化有三大思想支柱,即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p><p> 儒家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根底,伏羲和女娲是儒家文化传说中的人类始祖。</p><center><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1122872b2e.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br/></center><br/></center><p> 亚当与夏娃,1507年,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德国],209cm×81cm(左)209cm×83cm(右),油彩,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p><p> 汉文化之外的其它文化,虽对传说中人类始祖的称呼不同,如基督教称为亚当和夏娃,伊斯兰教称为阿丹和好娃等等,但有关他们的传说都是一致的。因此以下统称为“亚当”和“夏娃”。</p><p> 西方画家笔下的伊甸园</p><center><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11239b4bce.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br/></center><br/></center><p> “由猿到人”,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科学真理,但我个人猜测,“地球上的人”的“肉体”是“由猿到人”的“人”耶和华制造的机器人(见《圣经》),“地球上的人”的“灵魂”是另一个东西“伊布里斯”(见《 古兰经》)促成的,“灵魂”即“禁果”在伊甸中的“灵魂树”即“善恶树”上(见《圣经》),“灵魂”是谁创造的,笔者现在还无法研究清楚。</p><p> 三.克隆技术,克隆出“克隆的亚当”</p><p> 耶和华是一个男性,克隆了自己,克隆产物即亚当(见《圣经》),然后亚当又被克隆,出现了夏娃(起初也为男性)。因此,亚当和夏娃长相极为相似,这就是“夫妻不相像,不进一家门”的科学道理。因此《古兰经》说:真主没有孩子;基督教说:三位一体。后来一个与“神”对立的生物——龙(即蛇,即伊布里斯)的拉拢,夏娃偷吃了含有高效荷尔蒙成分的禁果,就变成了巾帼即女性。“龙的传人”的说法由此而来。</p><p> 上帝创造亚当</p><p> 夏娃变成巾帼后,自然而然就和亚当结合,并怀了孕。夏娃因孕得运(运气),因为孩子是无罪的,因此耶和华没有处死夏娃。考虑到女性不符合耶和华所在地(即伊甸)的游戏规则,耶和华就把他们流放到另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根据“运”这个字,可推测到:这个新地方需要穿过云层方能到达。为了记念老家伊甸,夏娃和亚当将这个新家园也称为伊甸(英文为Eden),以下称为新伊甸。龙和(拉)拢、禁果和巾帼,孕和运(气)绝非巧合!</p><p> 龙,是汉文化的称呼;《古兰经》则将这个与真主做对的生物称为“伊布里斯”,即汉文化所说的鬼的一种;《圣经》则称其为“蛇”。</p><p>请参考如下证据:</p><p> 《圣经》中译本有关原文:</p><p> “耶和华神吩咐他(指亚当,笔者注,下同)说(主人给机器人下命令):‘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因为机器人有“灵魂”后,就有创造力,无法克隆重复制造,即会死亡。)’“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p><p> “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因为是没有输入害羞程序的机器人),惟有蛇(《古兰经》为“伊布里斯”)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明亮了(意味有了“灵魂”),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p><p>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耶和华没有输入绝不听别人诱惑的程序);又给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p><p> 四.人类遭遇大洪水</p><p> 夏娃和亚当被流放到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为了记念他们过去的家园“伊甸”,夏娃和亚当将这个新家园也称为伊甸(英文为Eden),以下称为新伊甸。</p><p> 诺亚听从上帝的旨意,赶制方舟</p><p> 两千年后(见《圣训经》),有一年连下了四十天大雨 ,滔天水在塔里木盆地的东边形成了面积为二万多平方公里的罗布泊。(如果《圣经》等不全是神话,其中有历史事实的话。本文就是依此假设为基础来论证的,也就是说,如果历史上曾经有个伊甸园,那么百分之百在新疆,且看笔者的以下论证!)</p><p> 洪水使居住在今新疆民丰县尼雅河流域的夏娃和亚当的后裔尼雅(“尼雅”是梵文Niya的音译,英文将Niya拼作Noah,中文将Noah翻译为诺亚)夫妇及他们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八人幸免于难,因为他们住的木头房子特别结实,经过四十天大雨后木头房子被洪水整个漂起,一百一十天后,即希吉来历的1月10日,木头房子漂到罗卜泊的南岸。 </p><p> 上岸后,诺亚将舍不得吃的一点点大米,熬成稀饭吃。后来,这一天成为今天伊斯兰教的“阿术拉”节,我们新疆的回民在这一天喝稀饭,以此纪念!>>>伊斯兰教八大节日和新疆特有的努鲁斯节</p><p> 据笔者推算,这一天,即希吉来历的1月10日,正好是现在农历的大年三十,因此汉族人有喝粥的习俗和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就是诺亚方舟的模型,要把象征诺亚方舟的饺子吃掉,寓意祈求真主让我们不再需要诺亚方舟逃命,即祈求平安。</p><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11251b3dea.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br/></center><p> 米兰古城遗址</p><p> 尼雅夫妇及儿子儿媳将木头房子终于停下来的罗卜泊南岸的一个地方也称为Eden,汉语将这个Eden译为“伊循”(即今天的新疆米兰伊循古城)。</p><p> 新疆米兰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p><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05625e908e.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br/></center><p> 对比一下西方绘画中的天使,还真是有惊人的相似</p><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0563528913.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0570273304.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
<center> </center><br/></center><p> 五.人类以新疆米兰为起点向全世界扩散</p><p> 大洪水后人类的孑遗就以新疆米兰为起点开始向全世界各地扩散,逐渐形成今天的世界人口分布大况。</p><p> 六.伊甸音译为“于阗”</p><center><center><img alt="" src="http://cimg2.163.com/travel/2006/9/18/20060918105503f5afa.jpg"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br/></center><br/></center><p> 于阗公主李氏供养像</p><p> 到了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他将西域的地名Eden(伊甸)音译为“于阗”。清代萧雄的《西域杂述诗》云:</p><p> 西走长途葱岭边,<br/> 平开沃野是于阗;<br/> 六城烟雨生金玉,<br/> 鸡犬桑麻别有天。</p><p> 诗中所说的于阗,共有“六城”:从东向西依次(可能)是新疆的克里雅(今称于阗县)、塔克努勒(可能在今策勒县昆仑山中策勒河谷残存的阿西乔克吐如希古城堡和阿萨乔克吐如希古城堡附近)、策勒(今策勒县城所在地)、玉龙喀什(在今白玉河附近)、伊里齐城(即今和田市)、喀拉喀什(即今墨玉县)。</p><p> 可见,古于阗自东向西包括今天新疆的于阗县、策勒县、洛普县、和田市和墨玉县, 其核心是策勒河谷。</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