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37|回复: 2

孔子的仁与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0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于仁的解释,散见于《论语》的许多条目之中,它以或问、或答、或自语的形式出现,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等都曾向孔子问“仁”,而对于这些才智各异、禀赋不同的学生,孔子作出的答复是相互不同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家、各学派对“仁”的不同解释也影响到后世对它的理解。
    因为这些原因,“仁”显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赋予“仁”越来越多的解释。
    对孔子的“仁”的不同理解
    有的人认为:仁的含义可以分为三层:一,爱人。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其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其三,无私,忘我,杀身成仁之意。这种关于“仁”的解释仍然是对于用和体的参杂罗列。
    有的人认为:“仁”就是要把遵守奴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对“克己复礼”的曲解,根源于对孔子“礼”的错误解释。
    有的人认为“孔子站在氏族贵族的立场上,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采取坚决维护周礼的态度。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仁释礼的的办法。在孔子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这种亲子之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的根本。”这种理解实际上极大缩小了孔子“仁”的内涵。
    仁最通常的含义是“爱人”
仁的另一层含义是修身,对道德准则的遵从。“克己复礼为仁”仁的第三层意思是指人类对其本质的自我意识。
    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概括为“爱人、忠恕、务实”三条。
    有的人提出“仁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将心比心由己推人的忠恕之道。”而“忠恕”只是达仁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能代表“仁”的全部基本内容。
依“仁”字的字形来理解“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则流于宽泛,并未能深入剖析。
孔子的礼
    所有这些对“仁”的理解中,夫子对颜渊的解答是最为清晰明练的,即“克己复礼为仁”。首先,什么是“克己”,宋儒解释为“灭人欲”,这是曲解孔子的说法。孔子是主张张扬心性自由的,他承认“食色性也”,宣扬“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就充分显示出孔子在对待人欲问题上的达观。“克己”是约束自己的意思,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总之,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并不是要“存天理,灭人欲”,相反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克己复礼的重心在于遵守礼,守礼为仁,这就牵涉到对于礼的理解。什么是孔子的礼,成为理解“仁”的关键。
对于孔子的礼,传统的认识是指要求人们以周礼为行为的准则,进一步说,这个礼包括周族的传统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等。按孔子自己的说法“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仁的外在约束,仁则是人的本质,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孔子的礼决不是周礼的礼,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是: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这个礼是孔子对于前代礼(包括周礼)的扬弃,正如孔子所说的要“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对传统文化积淀加以辨别,去恶从善,去伪存真。对于前代礼中违反仁的基本精神的部分孔子予以驳斥和摒弃,他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对商、周时期以奴隶作殉葬品、或以人形俑为陪葬的罪恶制度进行强烈的抨击。
    而孔子所赞扬的是由尧、舜、禹一脉相承直至商、周的礼之中符合孔子仁的标准的那一部分礼。在这个标准之下,孔子赞扬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赞扬舜、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赞扬“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以服事殷”的周“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赞扬握发吐脯、宽裕谦德的周公“才美”;赞扬“三以天下让”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在这里,孔子赞扬的是习俗延续、社会简单、人心淳朴、秩序稳定、较少的利益争夺,而不是周礼表面上的躯壳。孔子自己不也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此外,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孔子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辨正思维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
    孔子的礼,小处着眼,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达仁,就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境界;大而化之的理解,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达仁,就是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美学的几个方面
    孔子曾经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师徒之间仿佛打了个哑谜,别的弟子门人也不明白,曾子于是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上,曾子的理解似乎也有问题。南怀瑾先生开玩笑说,一忠、一恕,岂不是二贯。笑完之后,也并未作答。其实我理解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孔子伦理、政治、教育、艺术学思想的基础,当然也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
孔子“乐”的思想
    乐在远古时代,与舞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原始的图腾活动,这些早期的巫术礼仪、原始歌舞也包含着人类其他艺术形式的萌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孔子诞生前,中国的乐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准,尤其是周代,集前代精华于一身,拥有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镬(偏旁应为三点水)、大武等六种音乐。而“周礼尽在鲁”,相传孔子还修订过《乐经》,后失传,这些条件为孔子乐的思想提供了温床。
    孔子对音乐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曾“访乐于苌弘”;“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特别是“困于陈蔡”时还“七日弦歌不绝”。他对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有着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齐闻韶”后他感慨于韶乐的表现力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听鲁国乐师“挚”的演奏,孔子说,“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向弟子发难“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我们由此看出孔子对乐的熏陶和影响作用的肯定。在答颜渊“为邦”之问时,孔子言及“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就是从负面讲音乐的影响力。
    孔子对于“乐”的欣赏也是从“仁”的基础出发的。一旦“乐”有违于礼、背离于仁时,在孔子心目中便会成为丑陋的东西,如“郑声”,又如当孔子知道季氏“八佾舞于庭”时,怒不可遏,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于即符合艺术标准,又无违于仁的“韶”乐,孔子赞其“尽善尽美”;而同样艺术成就很高,但显露杀伐之气的“武”乐,孔子则认为“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诗”的思想
    孔子在谈到健全人格的养成时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当时的诗包含了我们今天所指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等种种内容,是艺术作品与历史文献资料的混合体,这种情况可以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一句中得到印证。“兴观群怨”说体现了孔子基本的艺术美学思想,对艺术的作用作出了言简意赅的论述。“兴”,后世或解为引譬连类,或解为感发志意,可以通俗地解释为抒发情感。“观”,后世解为观风俗之盛衰,有考察了解的意思。“群”,类似于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共同进步的意思。“怨”则是抒发情感中属于谴责批评的一类。
孔子“器”的思想
    “器”,在以往的孔子研究中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范畴,它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礼流传后世的的现实构成要件中,一是乐(礼乐)、一是诗(相关的规章、制度、仪节的记录)、再一个就是通常为人所忽略的“器”。
    从早期巫术仪式中使用的带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陶土制品,到铜、铁时代的钟、鼎等大型器具都体现着当时社会的的审美趣味、传达着一个时代的韵律(郭沫若、李泽厚等对“器的艺术”都曾有专门的研究)。鲁国在较完整保存了周礼的情况下,也必定保存了大批的相关器物。所以喜欢钻研“礼”的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表现出了对礼器的高度兴趣。孔子对于“器”的欣赏是与“仁”、“礼”的思想分不开的。他以“瑚琏”赞弟子子贡高雅清洁的品性。而“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与其说是对国君的敬畏,不如说是对“礼”的虔诚。“觚不觚,觚哉!觚哉!”当礼崩乐坏、仁道无存的时候,孔子发出“觚不觚”的哀叹,他不是感慨酒杯形制的改变,而是叹息器物背后“礼”的衰败和“仁”的失落。
    孔子“艺”的思想,。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孔子教育的目的,实现了这个目的,也就达到了“仁”。这里,游于艺的“艺”不是今天所谓艺术的“艺”,而是指更为广泛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李泽厚对孔子“游于艺”的思想有较为准确的分析,他认为“在志于道等等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主张人应当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中取得身心的全面自由,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由此可见孔子的“游艺”,一方面是技艺的获得,另一方面是审美愉悦的实现。
    由美而仁的实现
    追求“仁”,有很多条道路,但是孔子最欣赏的则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以之为乐,为之心悦,象“好色”一样“好德”,才算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而通过对艺术中美的追寻,在审美愉悦中进入“仁”的境界,这时的美与仁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仁即是美,美即是仁。从这个层面上讲,诚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不是身家住在台北的“仁爱路”就叫“里仁为美”的,并且,“仁即是美,美即是仁”也为“里仁为美”增添了一层绝好的新意。
    孔子在所有的弟子中最钦佩的的是颜回,但是最令孔子欣慰的却莫过于曾皙。在那场非常有名的对话中,子路,冉求,公西华和曾点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志愿。子路表示用三年可以使沉陷于“大国”、“师旅”、“饥馑”中的“千乘之国”的老百姓“有勇”、“知方”。冉求则认为自己花三年时间可以使“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百姓富足。公西华则愿意作一个“小相”,学习“宗庙之事”。只有曾点“异乎三子之撰”,提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从学生的回答中,孔子看到的是达仁的道路,子路欣喜于平定祸乱,冉求满足于物质富足,公西华止步于仪节典章。子路是以力达仁,冉求是以利达仁,公西华是以礼达仁,表面上看起来,公西华做到了“复礼为仁”,但是公西华关注的礼只是“庙堂之礼”,还远未达到夫子的“礼”。因此,在夫子看来这几条路都未能达仁。而只有曾皙的志向是在寻美的过程中个体人格和人生自由的实现,这与孔子毕生所追求的立身处世的最高境界——仁,是和谐统一的。如李泽厚所言,“这个仁学的最高境界恰恰不是别的,而是自由的境界,审美的境界”。
发表于 2007-12-8 19: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7: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仁义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