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语反映的是大量事实基础上的客观规律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语,或说“俗话”,那些传颂至今的古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人们在千百年来长期的生活观察中,在大量的事实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如果总结的规律不准确,人们也不会说出来,即使说出来后来的人们也不会相信并往下传承,所以,大难不死者必有后福,即使不是百分之百,也必然是绝大多数都是这样,这是客观事实,这是客观规律。
二、偶然与必然的疑问
有些人对此就会有些疑问,大难不死这是偶然,必有后福这是必然,偶然怎么会与必然联系到一起了呢?换句话说,大难不死那是他幸气好,偶然一次的好幸气为什么会必然带来以后连续不断的好运气呢?就比如一个人偶尔一次中了大奖,难道从此以后就会好运连连吗?没有这个道理呀。其实,这是表面上看来没有道理,实际上却是很有道理,关键之处在于,这里的“偶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我们往下会仔细分析。
三、大难为什么会不死
为什么会有大难呢?大难为什么会不死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台湾曾经出过一次空难,机上所有人员除了两个人之外全部遇难,后来一位大师(好像是道家的)观察因缘后说出了其中的玄机,原来在前世,这次飞机上的人都是一伙强盗,他们曾经开了一个会,商量如何抢劫并血洗一个村庄,所有的人(强盗)都到会了,但是后来在实施抢劫的时候,有两个人良心发现而没有参加,这两个人就是后来的空难幸存者,因为参加会议了,所以后世遇上大难,因为悔过而没有参加洗劫,所以后世大难不死。至此就真相大白了,遇大难者必是前世有杀生之恶因,大难不死者必是前世有悔过自新之善举,所以,大难死者实是必死,大难不死者实是必不死,是必然,不是偶然。
四、大难不死为什么必有后福
那么,大难不死者为什么必有后福呢?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难不死者必定是前世有悔过自新之善举,也就是说,他必定是自此之后就开始走上断恶修善之路,他的后半生就会作了很多的善事,积累了很多的福德,这些善因做的时间比较晚,果报成熟的时间自然也会比较晚,一般都会在“大难不死”之后逐渐呈现出来,这也就是所谓的后福,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难不死者必有后福的道理。
五、揭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秘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能明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规律,其实就是三世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改过自新就有大难不死之报,断恶修善就有后福之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古语,其实隐含着因果报应之理,这就是它的秘密,掌握了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预见以后的人生,我们后世会不会有大难呢?会不会大难不死呢?会不会有后福呢?这些我们只要看一看我们现在的所做就知道了。佛经上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此言不虚。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我的差别。但我们将这本书买来之后,就会在其上附加“我”的标签。一旦确立这种感觉,这本书的损坏或丢失就会影响到我们。而在此之前,无论它发生什么变故,都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
再如我们去购房,未买下之前,房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无足轻重,因为它还未和我们发生关系。可买下之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动我们的心。这种难过,正是由于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觉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为这些琐事烦恼,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间每天有很多灾难,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离开人世,但我们只是感叹一下,不会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会因此寝食难安。这是因为其中还未粘上“我”的标签,一旦发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觉立刻就不同了。
如果那个遭遇挫折的是“我”,那个离开人世的是“我”的亲人,一场普通的人间悲剧便顿时上升为头等大事。是呵,在我们的世界中,还有什么比“我”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事件呢?当一个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们会觉得人皆有一死,未足为奇;可当亲人或我们自己面临死亡时,就不会如此坦然面对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叹自己薄命。
可见,一切烦恼皆围绕“我”展开。我们将缘起的念头和想法当作是“我”,将种种不是我的当作是“我”。若不是受这种错觉的影响,那些来来去去的念头,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进而伤害我们呢?如果没有“我”的干扰,世间的无常变化就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客观规律,就如我们能够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荣那样。
那么,色身总该属于“我”的吧?其实不然,色身亦是因缘的产物,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前者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后者是蕴藏无量种子的阿赖耶识,其中并无“我”的属性。当阿赖耶识最初投胎时,将父母的基因执以为我,赋予“我”的感觉,从此难弃难舍。因为执著时间太久,故对我们的影响也特别大。
其实,色身从成长到衰老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现如今,医学更发达到可以替换人体器官,可以更换“我”的组装零件。其中,又有哪一部分是固定不变的“我”呢?至于我们的想法,一生中也在不断变化,青年不同于中年,中年不同于老年。而感情就更是无常,亲人可能反目为仇,仇人也许握手言欢。在人间这个大舞台上,这样的情节时时都在上演。
身内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汽车、房子等身外之物呢?所有这些,我们只有暂时的使用权,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一件无主的物品,只因附加了“我”的感觉,却成了能够伤害我们的武器,越是在乎,杀伤力就越大。
那些爱钱如命的人,一旦失去财产,就如遭受灭顶之灾,甚至丧失活着的勇气。造成痛苦的根源,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金钱的执著。
我们每做一件事,也会介入我执,成功了,觉得“我很成功,很有面子”;失败了,觉得“我很失败,屡受挫折”。事实上,事业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如果两者是一体,事业失去时,“我”是否也会随之失去呢?感情、家庭也是同样,各人在乎的对象不同,烦恼的重心也不尽相同。因为感觉的力量也是缘起的,取决于我们的培养。
由此可见,“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并无实际内容。凡夫因无明所致,将拥有的一切赋予“我”的错觉,进而执著它。其实,被执以为“我”的一切,只是出自我们的设定而非事实本身。我执是流转生死的根源,唯有从根本上舍弃它,我们才能超越三界和轮回。否则,学佛只是隔靴搔痒,或充实一下业余生活,对于改善生命并无真实力用。
我们的心,本像虚空那么空明浩瀚,那才是心灵的真相。情绪只是虚空漂浮的云彩,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积累的渣滓。而凡夫因看不清事实真相,始终纠缠在云彩中,将之作为虚空,作为心的本质。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就能驱散遮蔽虚空的浮云,使生命回复清净无染的本来面目。
---摘自济群法师的《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修行指导:色拉寺大瑜伽士隆多喇嘛仁波切常常亲见含摄诸佛事业的度母。度母指示他修持自他交换法,承受众生的苦及苦因,摧毁我执心,再把快乐、功德和一切献给众生,满足他们的愿求,使其圆满方便道和智慧道的修法,臻至正等正觉。度母告诉隆多喇嘛仁波切:「如修习自他交换法,空性的证悟便会随之而来。」
特别提示:本文综合转载自白玛喜饶法师的两篇博文:分析认证人无我 和观修无我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在身心之上有一个实我的存在?
如果没有,佛教中所谓的轮回,到底是什么东西,由过去世投胎到这一世?死后又是什么投胎到下一世呢?并且当业力累积成熟时,又是谁在尝受那个果报呢?
我们必须如此回答:在习惯或相对层次上,是有个“自我”,具有着本然的无明,因此经历了生生世世的轮回,累积了业力,也遭受到所谓的果报。在佛教传统中,我们在世俗层次上设定有一个“自我”,来当作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因果和业力的基础。但是,这个经验的主角——自我,仅仅是在相对和习惯层面上设定的,当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并且运用智慧,我们会发现在超越世俗的层面上,“自我”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种错误的执著罢了,只不过是个无明妄念罢了。
在世俗层面上所指的“自我”, 由五蕴聚是合而成,它们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指的是色身,而其他四蕴指的是心识。(译注:五蕴的蕴,是聚集、累积的意思。“色”即物质、色身;“受”即感受;“想”即想法、念头;“行”即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行为;“识”即分别、判断。)
当我们生病时;我们把“身体”当成自我,当我们某个部位疼痛时、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财富,或者很快乐时,会感觉“我是幸福的”,在此我们又将“感受”当成“自我”。
当我们有精神苦恼时,内心感到郁闷,此时我们将“内心意识”当成“自我”。
当我们做事情时,我们把行为当成“自我”。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我们把思想当成“自我”。
而在超世俗的层面上,所谓的无我,是说合成自我的五蕴没有自性,而所谓自性指是一个事物本自具足的、不需要外緣的、不会改变的性质。自性有三个条件:(1)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 (2)永恒性, (3) 单一不可分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何五蕴没有自性:
〈1〉色蕴 我们的身体是一大堆支分的聚合,它由三十二颗牙齿、二万一千根头发、三百六十块骨节。心脏、肺腑、肌肉、脂肪、皮肤(地)以及血液、涎液、胆汁、脓水(水)……再加上身热(火)、呼吸(风)等组成,每一支分都是零碎有分的法,是数以亿计的细胞的聚合,这与自性的独一不可分相反;
又支分也是无常法,刹那都在变异生灭,这与自性的恒常不变相反。当然,由众多支分的聚合也同样没有自性。
又此色身不论出生、安住,还是老死,都是受着因缘条件的限制,生是依因缘而生,住是依因缘而住,死是依因缘而死,离开了一定的因缘(条件)就不会有身的存在,所以此身为因缘所支配并没有主宰力,与自性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条件相反。
〈2〉受蕴 就是多样且大量的各种觉受的聚集。简要地归纳为三种,就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我们很容易了解,这三种觉受,有如云彩般刹那地变换着,任何觉受都不可能有自性。
〈3〉想蕴 就是所谓的想法与概念。这种种不同的想法、概念都会改变,都不可能有自性。
〈4〉行蕴 包括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身口意的所有活动和作用,这些都不可能有自性。
〈5〉识蕴 有六种形态的聚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很显然他们皆是刹那、刹那地幻生幻灭,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没有自性可言。
我们一直错误的以为心是延续不变的。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昨天的心和今天的心,我们把它们混成一体,当成我们的心。
事实上,如果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式(前一刹那已经消失,未来还未到来,现在一刹那、一刹那的消失)来解析,会发现心并非延续不变。
如是观察可知,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无自性,众生由于迷乱,方把五蕴聚假立执著为实我。在还未确信五蕴非我之前,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观察、分析和建立,我们是如何把身体或心识当成自我的。直到不需要用理性解析就可以确定的地步;
所谓的轮回,并非有一个实我在转世.
所谓的死亡,只是色蕴坏了,就好像机械设备坏了一样,不能再使用,但其他四蕴并没有因此而断灭,由于业力和因果的延续,他们也会继续生灭,心识坚固地执着有我。
如果此人的善业够他继续做人的话,便会看见未来的父母正在交媾,生起贪欲,加入进去,便入胎了!从此就开始了新的一生,就好象入睡后色蕴暂停,入梦类似进入死后的中阴境界,醒来色蕴又开始起作用,类似投胎后有了新的色蕴。
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有问:“如果我都不存在,那么谁在造业,谁在感果,这一切不都全成无意义了吗?”
答:事实上,除了身心五蕴刹那刹那地变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体常恒的自我存在。虽然不存在实有的自我,但并非没有五蕴的相似相续,此刻的五蕴灭会引起下一刻五蕴的生,因位中五蕴的造作依缘起力会在果位五蕴上领受其报。
而在名言之中,业的功能从来不会空耗,在因位上身心五蕴一切的造作仍然丝毫不爽地在果位五蕴上现行苦乐之境。
虽然没有实体的我,但并非没有身心的感受。
又问:既然本无自我存在,为何佛法上说自作自受?答:因为众生在根器没有成熟之前,如果直说无我空性之义,则其容易堕入断见,会认为既然我不存在,则无造业者亦无受报者,从而谤无因果。
所以佛随顺世俗在五蕴聚上安立“我”的名言,因为五蕴相似相续,在自相续所造的业毕竟不会在他相续上领受果报,就此造业受报同在一相续上发生,必不错误,故佛说自作业还自受。
如果只是知道无我的概念,而且只是想到如果可以把这个我执除掉有多好,光这样想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非常精确的分析五蕴和我执是如何相互的运作,明了所有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其本质都是空性的,生起对“无我”的坚定信念。
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确定见解,而只是一般的静坐,虽然能够达到平静,但却没有办法生起智慧。
“见”和“修”,必须同步进行。然后才开始进行禅修。否则,“观修无我”的这个次第,将不会有任何的觉受和验证。
依照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在《知识宝藏》里,有关止、观次第章节的叙述:无我禅修的方法:
运用智慧来分析,何谓真正的无我,
当我们能够确信无我时,就会有开放和宽广的觉受。
然后将心自然地安住在毫无造作的状态中。
以上人无我空性的道理看似简单,但由于无始以来我执的习气很坚固,所以不易断除。
比如黄昏时有一团盘绳,由于眼识不明而妄执为花蛇。现在要去除这种妄执,当别人告诉你这并非蛇仅是盘绳,但由于视觉仍然模糊,对蛇的幻觉并不能马上去除,所以心中依然存在对蛇的恐惧。一旦灯火通明,清楚地见绳无蛇时,心中的蛇执才会顿时打消。
与此同理,我们通过闻思,反复伺察分析,从根本上了知所谓的“自我”不过是依五蕴而假立之法,然后不断禅修人无我空性,我执习气渐薄,最后证得无我慧时,如同明灯下现见无蛇一般,我执会消尽无余。
正因为我执坚固,并非一闻空性理就能顿断,所以需在资粮道、加行道经历一番精勤的努力,方能进入见道。
第一次第的无我禅修只是在让我们去除我执,但这还不是最终极的真谛,在胜义谛上是超越“有我”和“无我”。在《中观基础智慧》中,龙树菩萨指出“自我与无我,超越有无我,两者不可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