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41|回复: 0

从佛道到商道----世界500强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2015-02-06 12:17: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6 13: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5-4-6 13:24 编辑

核心提示:
    稻盛和夫27岁开始创业,白手起家,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日本第二电信电话)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这已经是举世罕见。更可贵的是,稻盛先生还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而且曾经在1997年出家修行。季羡林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一、稻盛和夫剃度出家,皈依佛门ce30623f8f272305fe91dd9936f4b5121428297747867.jpg
    杨澜:97年的时候您剃度出家,这个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是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正如您所说,日本国内外都有很多人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利利他”,佛教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
    日本有句话叫作“人情并不是为别人”,意思是说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也有类似的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就这点来说,我认为说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杨澜:您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也经常帮助别人。当您自己穿着草鞋、拿着钵出去化缘,接受别人施舍的时候,心态上有一个什么样变化?稻盛:那天是初次去化缘,脚露出草鞋,走着走着磕到小石子,脚趾前面都渗出了血,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挨家挨户地化缘,化些大米杂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个大婶在公园旁边做清扫工作,她看上去比较贫穷。她走近我,一语不发地给了我一个100日元的硬币。我有些吃惊搞不清状况,但猜想这100日元大概是给我的,就道了一声谢。她说:“师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
    禅宗的寺院吃得很简单,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过是两三根腌菜,那位大婶肯定知道这个情况才给我100日元的硬币。当时我拿着这枚硬币全身像被电击了一样感到无上的幸福,眼泪难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公园的所有景物也好像变得光辉起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这就是那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这位大婶给我的100日元所蕴含的伟大的爱把我整个包围住,把我带到幸福的顶峰。

    二、缔造两个世界500强的经营理念
    面对这位笃信佛教的日本商界“经营之圣”,我们希望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窥得先生的人生智慧,便选择了一种与常人交流的方式,想尽量散开空气中略微的严肃与紧张。
    杨澜:“稻盛先生,您这一生所取得的成功,在您看来,根本得益于什么呢?”
    稻盛先生微微低头,语调平和,话不惊人:“如果要用一句话回答,就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所描绘的梦想,必须用人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实现。这是我一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
    杨澜:“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您的信仰?”
    答:“如果说是信仰,可能就会带有一些宗教色彩。与其用‘信仰’来表示,我觉得可以用‘信念’更好一点。不过‘信念’这个词听起来还是有些僵硬,所以我用‘思维方式’来表示。
    “我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判断标准。一个是按照‘得’、‘失’来进行判断,另一个是按照‘善’、‘恶’来进行判断。我的判断标准,不是按照得失,而是按照善恶。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我是基于这个标准来开展我的工作的。”
    “善恶”,这是多么“小儿科”以致于会引很多人发笑的标准啊!但是,我们确实又在自以为深刻与成熟的“得失”衡量中迷失、焦虑,甚至沉沦。这时候,“大道至简”,显得格外掷地有声。
    杨澜:“这样一个正确的思维,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在复杂的当今社会里,用‘善恶’来判断是否还可行呢?”
    答:“如果要追根溯源,我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应该按照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度过我的人生。孩提时代,我父母、祖父母的教育非常质朴,就是‘善恶’一个标准。这可以说幼稚,但是我觉得这在人生中非常重要,我就是按照这样一个淳朴的判断标准来度过我一生的。随着我的岁数增长,我也从中国古典文化、佛教的智慧中吸取营养,人类先祖很多的贤人、圣人,他们所说的一些真理在现代也是非常适用的。”
    一生的活动都寻求这“一个标准”来判断和处理事务。尽管在稻盛先生的大量著作中都贯穿着这样的思想,可是面对面聆听他举重若轻地谈“正确思维”,仍然让人震撼。
    说到反省,稻盛和夫一生中倒有过一次价值观的重大改正。
    那是在他初创企业不久,几个年轻人对待遇不满而要求定期涨工资和保证奖金发放。他当时虽然用几天几夜的通宵谈判,做通了他们的工作,但是这件事情也深深触动了他。由此他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做了重大调整,从“希望用自己的技术生产的产品遍及世界”转变为“公司永远是保障员工生活的地方”。
    当面交流时,他说:“因为我小时候就受到佛教关怀他人的思想影响,我在创业的时候就没有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富翁这样的想法。这几个年轻人的闹事只是一个刺激罢了,我认识到了保障员工的未来生活是如何的重要。我之所以要把企业搞得越来越出色,目的就是让在京瓷的员工能够安心地工作,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自从我的经营目的转变之后,我就可以直截了当地跟员工谈我的一些想法了。我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可以堂堂正正地严格要求他们了。如果我为了一己私利的话,我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京瓷的成功,也是这种经营思想的转变带来的。”
    随着企业日益壮大,稻盛的思想和作风怎么能传导到企业里去,让所有的员工认同呢?稻盛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培养更多的干部。”
    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干部跟我一样有同样的哲学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做不到这一点,公司是不可能发展的。”
    “培养干部,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稻盛先生终于微微地笑了:“没有捷径,我们只是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比如说,工作之余和大家多多沟通,一起喝酒,一起畅谈人生、人格,使大家有一个共鸣。”   
    “当然,我们会有系统化的培训。其他企业可能会非常关注技术、技巧、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但是我们会在哲学方面花掉培训60%~70%的精力。我们非常关注干部的修身,公司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我们都非常重视对京瓷哲学的研修。”
    “这种研修,就是让更多的干部学会辨别事物的善与恶,辨别行为的善与恶。”
    50年来,稻盛和夫一手缔造了两家全球500强企业。1983年他又创办“盛和塾”,从此开始向全球年轻的经营者们无偿教授人生哲学和经营理念。
    稻盛在65岁时退居二线,在家修行,他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思想。他提出的正确思维,涵盖了人生哲学、生活态度、社会伦理观等人格因素。  
    进而,他给出了自己总结的成功方程式: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从“佛道”到“人道”到“商道”,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
    这源于他的宇宙观:宇宙中无论体积多么小的东西,全是构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多余的。如果有,宇宙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显然,宇宙间的万物也是在相互联系中建立“存在”的。而人类是“存在”的“万物之灵”,因此人类可以为世界、为人类本身做出贡献。既然人类的存在是有价值的,那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修行的。
    走近稻盛和夫,我们不是感受到“财富”的魅力,而是感受到“人格”的魅力。什么是“君子”?独善其身罢了;什么是“圣人”?一定是兼济天下。这是大爱的思想。

   三、将“因果报应法则”变成了信念
    当稻盛先生苦闷彷徨时,袁了凡的故事给了他一种启示:“原来如此,人生原来是这样的。前面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自己,虽然不清楚。但是,在难以捉摸的命运的安排下,遭遇各种事情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坚持‘想好事做好事’,只要以这种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人生,不就好了吗?”
    稻盛先生说:“命运乃经纱,因果法则乃纬纱,两者交织而成的布就是人生。”
    正因为他将“因果报应法则”变成了信念,并在实践中忠实地贯彻,使他对事物的判断变得很简单,他的人生和事业很顺利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网络转载)
    本文由妙音师兄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