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127|回复: 2

孔子的人生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3 1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丹《论语》心得中有一篇《人生之道》,我们今天也讲孔子的人生之道。

  孔子由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圣人,是不是他出身和家境很好?不是,他的条件,比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条件都差。

  他是如何成就如此非凡的一生的呢?我们探循一下他的人生轨迹,可以给我们的人生以很好的借鉴。

  孔子的一生,司马迁是这样概括的:“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用了五十个字来概括孔子的一生,字字都是心酸和苦难。

  孔子的一生是不是就这么坎坷?不是,司马迁这样写是一种文学手法。他说:“仲尼厄而《春秋》作。”他把成功人士都写的很艰难,是为了给自己激励,给自己开脱。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就不是这么悲残,他在七十岁后一个生日上说了一段话,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这句话记载在《论语·为政篇》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用了四十个字,比司马迁的总结少十个字。而且这一总结是非常自豪的总结。

  有人说这是人生的坐标,在这样一个坐标上几个人生阶段人要做的几件事被特别强调出来了。说这是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是圣人所描绘的人生之道。其实,这不是孔子所描绘的人生之道,而是孔子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道。

  ——我十五岁左右立志创立学说;三十岁左右学说创立;四十岁左右学说体系完善;五十岁左右知道自己人生的最大使命;六十岁左右能接纳不同意见;七十岁左右随心所欲,不会违规。

  这是孔子无悔人生的履历表。



1.十有五而志于学



  这里的“学”并非学习,而是名词“学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左右立志创立自己的学说。

  孔子为什么会在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创立自己的学说?

  孔子出身低微,没有显赫的身世。他曾说:“吾少也贱。”没有显赫身世的自己,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除了造反,只剩下拥有学识这条惟一的道路。

  孔子成名后,曾对仲弓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雍也篇》)——只要有才能,即使出身低微,也会被社会重用。孔子所指的“犁牛之子”,就是指自己出身微贱,通过学习,同样会被社会敬重重用。

  出身不好不可怕,没有关系不可怕,只要你拥有真才实学,就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孔子是在十七岁那年认识到的。于是他发奋学习,终于改写了家族的历史。

   “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而退。孔子年十七岁。”(《史记·孔子世家》)

  鲁国的掌权者季氏招待有学识的人,孔子也去了,被管家阳虎赶了出来。说:“季氏是招待有身份的人,不是招待你这样的人。”

  这件事使孔子知道,没有显赫的身世,如果拥有学识,也可以成为达官贵人的座上宾。“季氏飨士”,士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士,事也,任事之称也。”

  这件事对孔子的刺激非常大,使他决心要出人头地——没有显赫的身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学识是除造反外的惟一道路!他自此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终成为亘古绝无的一代宗师,创立了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的学说,已统治影响中国两千余年。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和后面提到的三十、四十、五十等都是约数,就是说大概是这个年龄段。

  有人说“志于学”是“立志向学”,孔子不会在十五岁立志创立学说,是开始立志学习。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和别人玩耍都是模仿礼仪。而那时的学习,也无外乎诗书礼仪之类。孔子“少而好学”,很小的时候就学了很多知识,因此才会在“季氏飨士”时,前去赴宴,被人赶出来。因此此时的立志,已经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创立学说。

  “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意也”。“意”的意思是“心愿”“愿望”。也就是说“志”是愿望。立志,就是确定自己的愿望,且把这一愿望装在心里,时时想着。

  现在的“立志”,往往是下决心。“下决心”与“确立自己的迫切愿望”有天壤之别。所以现在立志不过是喊句口号,三分钟热度,第二天就忘了。

  古人说的“志”,是一种意念,是一种迫切的愿望。因此时时刻刻装在心里,而且用这一愿望来时时激励自己,为实现这一愿望而不懈努力。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从此以后,一生都以此志为目标,前半生以创立学说为目标,后半生以实践学说为目标。一生为之奋斗不息,这是何等大的志啊。

  如果你能确定一个目标,别说五十年,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五年,就可以看到很大成效。

  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只有目标确立了,你每日的所作所为才有目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日子一天天过去,到头来将仍是一场空。

  人生一定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不管快慢,你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走。只要向着一个方向不停地走,一段时间后,你回首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走近了一大步。如果没有目标,你可能只是在原地打圈。

  同样是过了三年五年,你发现别人走近了目标,而你还是在原地。时间一样地走,生活一样地过,就是结局不同。

  话说唐僧与一个小沙弥都在寺庙的磨房推磨。观世音菩萨来挑选西天取经人。小沙弥觉得走得太远,不愿去,唐僧决定自己去。17年后,唐僧取了真经回来,到磨房见到了还在推磨的那个沙弥。谈起旅途的经历,沙弥听后大为惊奇,惊叹道:“那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

  唐僧说:“其实,这几年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样多的。只是我朝着一个目标,而你是在绕着磨房转圈吧了。”

  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无所谓。三天三天打多了,你就会尝到甜头,将打鱼变成自觉行为。

  有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你眼望前方,而不会顾及眼下的苦难,也不会被困难和别人的嘲笑吓倒。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篇》)

  远虑,就是远大的志向。孔子在这里是说人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目标,才不会为眼前的利益而忧虑。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在生活中会感觉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会觉得事事不顺,而终日忧愁。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着眼于将来,就不会为眼下的生活琐事而烦恼。

  就好像过一个独木桥,下边是湍急的河水,你敢走吗?总是心有余悸。如果在地上划两道线,间距比独木桥还窄,而不准踩到线外,你仍能够从容走过。为什么?因为当你太在意身边的灾难时,就忘了自己的目标。如果你盯着目标,身边的灾难则只是幻影--别看脚下,盯着心中的目标,任何险隘你都能走过去。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生活目标的差异。

  三个建筑工,一个认为自己是在挣钱养家,一个认为自己是在搞艺术,一个认为自己是在积累成就的资本。第一个终身只是个工人,第二个成了建筑师,第三个成了老板。三个人差异在于目标不同,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了。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意思是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成为君子。人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的航向,任何风向都是逆风,处处都是挫折。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成就伟大,就在于他很小就确立了终生的目标。

  在生活中,有一个怪圈,就是人们立大志容易,而行动却很难。总是被大志所吓住,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而不去做。

  古人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知之,而在行之。”一个远大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地走。用荀子的话是: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立大志,行小步。孔子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干事业就像堆山。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有个成语叫“功亏一篑”,意思是说快成功时放弃了而失败。还应该有一个成语,“功成一篑”,没有一篑一篑的积累,是不可能成功的。

  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是“该止则止,该进则进。”就像堆一座山一样,差一筐土就堆成了,该停止,我就停止。就像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了一筐土,该做,我就做下去。很多人做不成伟大的事业,就是因为在倒下第一筐土时,看到要堆成山的工程太大了,而被吓住,而不再坚持。

更多的人是连一筐土也不去倒就被吓住了。

  孔子说“虽覆一篑,进,吾进也。”他立下创立学说的大志后,没有被这个伟大的目标所吓住,而是一点一点去学习、积累,终于在三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

2.三十而立



  在这里的“立”,意思是“建立”、“创立”,指学说创立。

  孔子在三十岁左右时学说创立。

  有人会认为,孔子说自己 “述而不作”,怎么会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呢?

  《说文解字》:“述,循也。”“乍,止也。”“作”与“乍”在周朝通用,西周铭文中常见。“述而不作”的真正意思应为:“遵循前人的学术,而不止于前人的学术。”就是说自己借鉴前人,又不止于前人,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孔子在十五岁左右将创立自己的学说当作人生目标,历经十多年的勤学好问,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学说。

  这时候,孔子创立的学说还主要是关于礼的学说。当时社会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是采用暴力革命,完全打破旧有的社会秩序与观念,还是采取温和的改良来进行社会变革呢?

  孔子认为,社会变革不应是暴力式的,而应是继承式的。这时孔子提出了他关于礼的变迁学说:“损益说。”

  《为政篇》23章: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张问:“能知三百年后的礼是什么样吗?”孔子说:“殷借鉴于夏礼,若知晓所增减的;周借鉴于殷礼,若知晓所增减的;其他邦国也不过在周礼上变化,即使三千年后的礼,也能推测出。”

  “损益说”从理论上说明了礼是变化的,而且是渐变的。

  孔子“三十而立”,立的就是“损益说”理论。孔子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广泛占有资料,进行认真考察后得出的。他到杞考察夏礼,到宋考察殷礼,到洛阳考察周礼,在交通不发达的春秋时期,行程之远,路途之艰,只有在他年轻时才能完成。而且对杞宋的考察,是在他十九岁前就完成了。

  “损益说”用现在的理论来说,就是要继承传统。一个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无根的民族。现在兴起“国学热”,这不是哪个人的意愿,而是时代的需要。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正视先秦经典,不再传承古代经典,中华五千年传承不绝的文化文明就会断绝在二十一世纪。

  那时候,除了黑头发、黄皮肤能证明我们是中国人外,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了。

  “损益说”这一理论建立后,孔子到处宣传。而这一学说无法使人轻易接收,而且无助于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这时候,进行讲学的还有少正卯、王饴等。刘向《说苑》中记载了“三盈三虚”的故事,说当时少正卯也在讲学,孔子的学生全都跑去少正卯那里听讲。孔子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后,学生又都回来,后来少正卯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又跑去少正卯那里听,如此多次。

  我们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只有竞争,才使得孔子去完善自己的学说,使自己的学说更实用,更完备。正是如此的竞争,使孔子除了建立一系列经学知识外,还创立了他的立足于使人成名成才而“得天下”的完整学说:文(成名学),行(礼仪学),忠(修养学),信(知人学)。



3.四十而不惑



  《说文解字》:“惑,疑也。”不能确定为“惑”。

  “不惑”,指体系健全,就是说自己的学说体系已完善,没有缺漏,是成就辉煌人生的完整学说。

  学说创立了,但未必就完善,必仍会有矛盾缺漏的地方,经转益多师,四十岁左右学说完备,不再有所惑而确立下来。

  孔子完整的学说体系是:文、行、忠、信四种学说。《论语﹒述而篇》25章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是成名学,是研究如何展示自己才华,提高知名度的的学说。

  “行”是礼仪学,即规范人们行为的学说。

  “忠”是修心学,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该做之事的学说。

  “信”是知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说。

  这四学相辅相承,是人生成功的必备学识。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是要人做一个好人,而现实中做好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使人不敢做好人。为什么?就是孔子“文”、“信”两种学说没有传下来。

  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人,必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才能为人所知,为社会所重用。因此要有“文”这门成名学说。(文是“纹”的本字。兽之文是毛,鸟之文是羽。人之文自然是名声了。)

  道德的确立,依赖自觉,莫如提高人们的知人能力。若只是一味地进行道德说教,要人诚信,而不教授识人的本领,只会使人上当受骗,往往“好人没好报”。若人人习得信学,能辨别言行的真伪,则对方必然不敢作伪。人的知人能力提高了,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立足之地,信用不立自立。这大概就是孔子创立信学的原因。

  文行忠信四学相辅相承,可有效扼制社会道德失范。

  孔子的学说是如何创立的?当时也有人疑惑。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夫子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遂,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篇》)——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说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文武之道没有总结出来时,依存于天地和众人。贤能的人能认识到大的方面,不贤的人认识小的方面罢了。无处不存有文武之道啊。夫子哪里不能学习,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孔子的学说是自创的,也是博采众长学来的。

  在孔子以前,不是没有这些学说,而是没有人总结出如此完整严密的学说。公孙朝有疑惑:他是跟谁学来的呢?子贡解释说:文武之道没有产生时,存在于天地间和人们的生活中,只有贤能的人能认识罢了。知识的创造,不是完全从师学来的,是自己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出来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因为孔子的学识是从生活来,因此他在教授学生时,注重将知识生活化,追根溯源,形成了先进的教师观。



4.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问篇》)“命”,不是指命运,而是指“使命”,人生使命。

  这里的“天命”,也不是人们所说的命运之类。孔子不相信鬼神,认为祈祷鬼神是不会有效果的,凡事唯有依靠人力。

  孔子非常明确地表明自己不相信鬼神。《论语-先进篇》第12章有明确的记载。这一章传统句读都是这样的: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此章是孔子颇为著名的言论,影响甚广,对中国人的神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按照传统的句读和理解,孔子并没有回答子路的询问,答非所问。何宴在《论语集解》中说是因为“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语”,孔子并非没有回答,而是人们没有正确理解。

  根据前人的句读和理解,孔子并没有否认世有鬼神,只是强调要先事人。“还没能事奉好活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呢?还没了解生,怎么能了解死呢?”

  而孔子是无神论者,否认世有鬼神的。墨子批评孔子思想,其一就是说他否认鬼神却提倡祭祀。

  此章应断句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问能否侍奉鬼神,孔子说:“不能事奉鬼神,人怎么能事奉鬼神呢?”言外之意,别说没有鬼神,即使有,也该鬼神来事奉人,“人焉能事鬼”?

  对于死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不知道,活着怎么知道死的事呢”。言外之意就是人们所说的阴间的事都是假的,活着是不能知道死后的情况的。

  世上既然没有鬼神主宰,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会有结果。迷信往往使人们耽于幻想,缺乏积极进取的心态和竞争的精神。中国人,听天由命的心理最重,与后儒对孔子思想的曲解有很大关系。“人焉能事鬼”可以作为所有对鬼神心存疑忌之人的座右铭。

  鬼神是为人服务,对人是无所求,那些需要人烧香侍奉的鬼神,不是真神。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自助才会有人助,要想神助,首先要自助。

  古人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心安,心里踏实,自然就是有福。努力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做,尽自己的本分去做,只要你去做,自然会有回报。

  命运是什么?命运是我们所走的人生之路,而不是我们还没有走过而将会走的路。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不是迷信中所说的上天决定的命运,而是指人生使命。“天”,巅也,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最大的。所谓“天命”,就是最大的人生使命。

  孔子知“天命”,是知道自己最大的人生使命是把自己的学术思想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接受,只是一国一君接受,是不行的。

  五十一岁任中都宰,运用自己的学说治政,政绩卓著。后历任司空、司寇。主要政绩是堕三都。

  在用自己的学说治国中,知道自己的学说仅仅只是几个“为政”者了解,靠颁布政令是不能实现的,要靠宣传,使人人知晓礼仪,才能遵礼守乐,天下太平。故孔子五十多岁周游列国,讲学传道。

  孔子周游列国,直接原因是政治上的原因,是被季氏逼迫而离境的。而此事对于孔子,对于中华文化,却又是最大的幸事。

  孔子也就是在被迫离鲁后,才认识到自己人生使命的。才开始全力地授徒讲学。孔子学术赖以传世的几个弟子,都是他在周游列国时收授的。

  如果孔子在鲁国官运亨通,官做得很稳,孔子也就不可能在后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充其量只是个良臣罢了。

  而世事造化人,使孔子有这一大失意事,成就了他辉煌的身后名。

  古人说:“少年幸,不算幸。”逆境,可能是我们的幸事。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而不去把握命运的恩赐,自然不会有好命。任何一种境遇,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于我们人生来说,都是一种灾难和幸运——就看你是怎样把握了。

  用老子的话是:“报怨以德”——打击别人,是给别人制造福德。

  我的人生经历……

  用孔子的话就是:“君子固穷。”——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都不容易。

  每一个成就大事的人,都要经历一个被人误解、被人取笑的阶段。因为要想成就非常人的成就,必须有非常人的行为。

  有一个讲雕凤凰的故事,说有个人在一块木头上雕凤凰,刚刻了几刀,就有人讥笑说:“看你刻的是啥,难看死了!”在他刻的过程中,每个见到的人都要讥笑他,说他刻的难看,咋看都不像凤凰。如果这个人在众人的讥笑中,放弃雕刻,他刻的永不会像凤凰。他坚持不懈地刻呀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雕刻——一个金碧辉煌,栩栩如生的凤凰刻成了——凡是见到的人都赞叹,包括那些曾讥笑他的人。

当我们在成就一番事业时,其过程决不会像结果那样被人认可,而当我们事业有成时,那些惹人讥笑的言行,就会成为榜样,成为学习的典型。当初听到陈景润因走路看书而撞到树上,还说“对不起”时,人们的感觉一定是觉得好笑。而当他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后,提起这件事,人们的感觉反而是崇敬了。

  世间事就是如此,如果不能无视众人的嘲笑,默默地伏下身干,你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在你要干一番事业时,你别指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很少有人会在你没有成功时赏识你。你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当你默默地苦干时,在你受着别人的嘲笑时,你还没有诉苦的权利。这时你诉苦,别人听来会更鄙视你,更嘲笑你。笑你没出息,笑你傻里傻气,认为那是你自找的。这时没有人会相信和同情你的诉苦,迎来的只会是嘲笑和幸灾乐祸。

  追求中的苦难,可以变成一种资本,一种幸福——条件是你战胜了苦难并有所成就。只有这时,你才有权利诉苦。这时的诉苦,不是一种自卑,而是一种豪气。别人听你的苦难,不会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而觉得那是传奇;不但不会轻视你,而且会敬重你,敬重你的苦难。

  你战胜了苦难,苦难是你的骄傲;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怕失败。他们在事业上竭尽全力,毫不顾及失败与困难,努力奋斗直至成功。

  人生无坦途,要成就一番事业,更不可能一帆风顺。

  《卫灵公篇》第二章载: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第二天一早亡走,在陈断粮,跟从的人饿得站不起来。子路很愤怒,见孔子说:“君子也会穷途吗?”孔子说:“君子之道本是穷途,若小人之道穷途,就都是君子了。”

  “无财为贫,末路为穷”。“君子固穷”,指行正道本来就是穷途,是很难走的路,没有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就无法坚持下去。

  孔子说:“君子之道,本就是艰难的事。小人之道若艰难,就都是君子了。”意思是说学好难,学坏易。如果学坏难,就都学好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为孔子的这段话做一个很好的注脚。

  有一天,两个强盗经过刑场,看到吊死犯人的绞架,其中一个便叫起来:“假若世上没有这该死的绞架,我们的职业是多么美好呀!”

  另一个强盗说:“呸!你这笨蛋,多亏有这绞刑架。如果没有的话,人人都要当强盗了,哪能轮到你我!”

  这个故事和孔子的话,说的都是同一道理。世界上的各种职业莫不如此,成功路上总有一些困难,来吓退庸碌的追求者。

  苦难和障碍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的恩人。不经历苦难的磨练,就激发不出体内潜伏的力量来。困难和障碍,好像凿子和锤子,能把生命雕琢得更加美丽动人。只有在困难面前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获得自己心中期望的东西。

  当我们从事一件事感到艰难时,就以孔子那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来激励自己。如果此事不难,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难,才会有巨大的价值,才值得我们努力去做,才会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认准自己的人生使命,坚持不懈地完成。



5.六十而耳顺



  “耳顺”就是不争论。指对任何话都不介意,不攻击其他人的学说,对其他人对自己学说的攻击也不辩斥。

  “六十而耳顺”,指六十来岁看淡一切荣辱,坚信自己的学说。别人对自己学说的褒贬,不置可否,不辩不斥,大度能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篇》)

  孔子任鲁司寇九天,就诛杀了与自己政见、学术不合的少正卯。后人对此事议论很多。非孔的人认为,孔子开了以政治手段打杀学术的先河,是中国学术界屡遭磨难的渊薮,其流毒直至影响了反右斗争与文化大革命。尊孔的人又竭力辩称此事是伪造,立论也不少。

  实际上,孔子是人,就会有人的错误。杀少正卯之事也未尝没有,而此事也并不影响孔子的伟大。

  孔子为什么说“六十而耳顺”?六十岁左右这个阶段,正是他在周游列国到处讲学时期,这时候,他听到的不同学说,不同政见太多了。说他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有,说他如“丧家之犬”者有,说他不识时务的也有;不接受他的学说政见,甚至对他人身安全进行威胁的也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想不“耳顺”都不能。

  那时候人们对自己的学术主张往往是坚信不疑的,因为提出的主张少,因传媒条件的限制,交流也少,一个人如果能创立自己的学说,一定会认为是惟一的真理了。不“耳顺”是很自然的。孔子有了那么一番颠沛流离的生活,才会有大境界的开悟,才有了“耳顺”这一广大的心胸。

  当我们提出自己的一种主张时,大可不必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我们不会有孔子的境遇,但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感悟——没有必要与人争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

  当人们在争论时,往往是在两个层次上各谈各的,并没有交叉。因为很少有两个人的学识观念在一个层次上。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有一个故事讲:有两个人在大街上争吵,引起了交通堵塞。争论什么呢?一个说三八二十三,一个说三八二十四。两人争执不下,就去见官。县官听了缘由,就命令打三八二十四的人十大板,放了二十三。

  二十四就说:“县老爷也是个糊涂蛋,明明三八二十四,你却打我五大板。”

  县太爷说:“他连三八二十四都不知道的人,你和他争什么?你这样的人,不打能清醒?”

  争论永远不会有赢家,即使你从理上赢了,你也将会从情上输。你伤了对方的面子,对方肯定会对你不太友善。

  当我们争论时,往往其中一个人就是三八二十三。

  孔子说:“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看别人做的对,听别人说的对,这就是“耳顺”。有人说,明明他胡搅蛮缠,说的不对,怎么办?孔子也有个好办法。

  阳货与孔子不是一类人,看不惯,孔子就避而不见。不见就可以避免冲突了吧。偏偏阳货非要见他,召孔子,召孔子不来。就送给孔子一个全猪。礼尚往来,按礼孔子接受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必需上门道谢。这下不得不上门了,孔子就打听,专等到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偏偏从阳货家出来的路上碰到了阳货,阳货就叫他。这时不能不见了,就见吧。

  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有话对你说。”孔子近前,阳货说:“有才而不施展,听任国家迷乱,这样做可以称为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欢从政却又屡错机会,可以称为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时间不等待人。”孔子说:“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在这里,从对话中,我们根本看不出二人有什么分歧。不管阳货说什么,孔子一律顺着他说,不说一句争辩的话。孔子知道阳货是不可理喻的,自然还是少说为妙。

  不愿与一个人多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不是反对对方的意见,而是赞同对方的意见。

  无论对方说什么,一律是是是,对对对,其奈我何?

  “耳顺”的前提是自信,有自己的主见。

  孔子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人,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才实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篇》)

  “何有于我哉?”——有谁像我呢?这两次感叹,是何等自信!何等自豪!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篇》)

  “必有忠信如丘者”,客观实在的评价。“不如丘之好学也”,坚定豪迈的自信。

  “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如果用我的学说,一年见效,三年大成。

  何等自信!

  没有这份坚定不移的自信,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学说,接受自己的学说呢?

  “如果用我的学说,一年就可以了,三年将有大成效。”谁敢说这样的大话?现在,如果谁说我怎样怎样?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中国的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谦虚是美德,却不知孔子毫不谦虚,反而鄙视谦虚。他认为人就应该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谦虚在某种意义说是虚伪,不是孔子提倡的忠。忠从口从心从丨,心口如一为忠。心里想着自己行,嘴上却说着谦虚的话,就是虚伪,而不是忠。

  《孔子家语》载:孔子任中都宰,治理得很好,鲁定公问他:“用你的学说治理一国可乎?”

  ——如果是我们这些受传统道德理念熏陶的人,会谦虚地说:“我不知道。”要往大点说,只怕至多说一句:“差不多能治一国吧。”

  孔子是怎样说的?

  ——孔子说:“何止一国?治天下可矣!”

  何等豪迈的语言,何等自信的胸怀!

  只有自信,才能使人相信。一个连自己都不敢肯定相信的东西,怎会使人相信呢?要想使人们接受自己,社会接受自己,首先必须自己接受自己。自信,是成就自己的关键。

  自信的人才有宽容,能能宽容的人才能耳顺。

  “耳顺”还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想做什么做什么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想做什么做什么都不会违规。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人生最幸福的事了。

  有人说:“现在努力做不想做事,为了将来能做想做的事。”做想做事是人生追求。孔子说自己七十岁左右的时候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受干涉,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等到那时候呢?

  不需要!有三种途径可以使自己“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是提高自己的威望。提高名望、学识和才能,使人仰望。

  孔子周游列国传道。孔子先后到了卫、曹、宋、齐、陈、蔡、楚等国,凡十四年,于公元前484年返回鲁国,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

  孔子返鲁后,被尊为国老,“乐正雅颂”,整理古籍,著述《春秋》,讲学传道。

  这时候的孔子,可以说已经修养到极致境界;而此时他的威望,也隆盛到极致。人们对他的崇拜,也是“高山仰之,景行行之”,他的言行,已经成了人们的言行标准。因此他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乡党篇》记载的就是孔子的言行,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章记载?——他的言行已经是人们应该遵守的礼仪准则了。

  在现实中,谁说的话是正确的?往往是谁地位高谁说的正确,谁名气大谁说的是正确的。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他的修养、威望得到了这个程度。

  第二种途径是利用职权,使人以你为是。

  有这样一个故事:赫鲁晓夫当上苏共总书记后,经常大肆批评已故领导人斯大林的错误,引起人们的不满,心中都想:你既然知道他的错误,为什么他在世的时候你不提出来?现在来放马后炮!

  当赫鲁晓夫又一次在党代会上批评斯大林,有人从观众席上传来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当时你在哪?

  可以想像,赫鲁晓夫接到这个纸条后,定会感到非常难看。他知道台下的听众都有同样的疑问,如果不回答,也就成了众人背后的笑柄。

  赫鲁晓夫想了想,便拿起纸条,大声念出上面的内容,然后向台下喊道:“写这张纸条的人,请你马上站起来,走到台上来。”台下此时鸦雀无声。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台下仍然是一片死寂。

  赫鲁晓夫于是淡淡说道:“好吧,就让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坐的那个位置上。”

  权力使人可“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没有人敢说你的不对。

  威望也可以使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人们的崇拜。

  这两种途径都不适合我们,我们可以采用第三种途径: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变成自己喜欢的。

  我们不能改变工作,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改变一下心态,把自己的工作变成自己“所欲”,每天去享受工作,就做到从心所欲了。

  今天和大家交流,对你们和我都是一种学习,过去我们对学习的定义是:获得知识就是学习;随后认识有所改变,说导致思维改变的学习才算好的学习;现在认为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

  希望今天的交流,借鉴孔子的人生之道,使我们的心态、行为有所改变,立下伟大的志向,倒下第一筐土,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改变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的心态,使自己“从心所欲”,享受美好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红叶 + 20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19 0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非浅 感谢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是一个激荡的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1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