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1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5-3-1 12:41 编辑
7 Y! g/ B! }5 l. c( d0 f* \5 P5 y7 [+ g7 P% `+ ~* c
《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 第120集 2015年1月20日 讲于香港
k ^, o* F; ]/ B. n
- T4 X3 ]+ G& ~
. i- k" ^2 @! I2 \5 b/ T {) O5 U1 W4 Z- S1 R
8 [& U4 M0 n$ w$ _$ c
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
% K5 _* O+ p5 S( i' s. b8 s/ A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印祖说:善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业》
) g {1 G3 x, n" r5 _; O* e9 Y
0 E% r1 N) C% V# s: H7 k" g. w8 c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十二句:“矝孤恤寡,敬老怀幼。”“王彬。少极病瘠。自分寿必不永。凡见老人。每敬羡之。过其门者。虽贱辈必起立。行必让路。后病渐瘳。力愈壮。寿至九十三。”
' M( }3 o+ H- a7 p
0 Y; ]( A; J+ _3 p 这一段的白话文意思:王彬从小身体就经常生病,而且瘦弱,他自己预料寿命不会很长。凡是看到年老的人,他就非常尊敬而且羡慕他们。老人经过他家门口,虽然是很贫贱的,他一定起立。他在走路的时候,一定让路。后来病体就渐渐的痊愈好了,体力也变强壮,寿命活到九十三岁。
* S# y5 h' g( I$ j8 f. z! @
6 m/ i2 Y S6 ]8 o$ m 这一段里面只有讲一句,就是“恭敬”。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切法从恭敬中求”,至诚心、恭敬心,相应菩提心。那么这一段我们来探讨,前集讲《华严经》的四个愿,我们有提到“无病恼身”,怎么样可以能够无病呢?; F5 Y/ e0 ?% o! n
- R3 z8 ?( U$ u, F0 @ 这一段讲王彬年轻的时候,多病衰弱,他后来为什么长寿,活了九十三岁呢?
' a. I. d r, N3 C6 I! O8 H% [
) [( h; a" q" [# P; y- P+ w 我们知道病有三种:一个是“生理病”;一个叫“业障病”;一个叫“冤业病”。3 S, A: K, h# z
0 T. S3 [' v" j
“生理病“是一般的风寒。老法师说,你真实的修行,老实、听话、真干,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华严经》讲的四个愿,就是能够”永保寿命“。
7 Y7 r n/ W: d+ H- r0 U5 X/ L# f7 V* [3 c# J( m
这个“永保寿命”,不是叫你贪生怕死,是证得“无量光、无量寿”。那么“离老死法”,就是老法师讲的“不老、不病、不死”,就是这句阿弥陀佛的圣号——阿伽陀药,就可以远离一切的灾毒,能够成就“无病恼身”,不老、不病。
Y+ m) I) C! j7 [9 p" g9 L4 [6 m+ `' j
第二种病就是”业障病”。像我们最近常常在帮一个小弟弟回向,他一出生七天,心脏就开刀,这是标准的“业障病”,前世造很多杀业;这一世,他一出生就在保温箱里面,七天就要开刀,动心脏手术。那么小的身体,那么小的心脏,他就必须要动这个手术,这叫“业障病”。2 B- Q+ F7 q) O- _, e
. z* w9 ]) ]# e2 n9 { 有些人一出生他心脏就不好,气喘、体弱多病,这叫做“业障病”。像我以前也有“业障病”,脾比较湿,皮肤身体背部某些地方就会痒,几乎经常去看中医,每月花费台币五千元,刮痧、拔罐、针炙,吃一大堆药。那刮痧就会起水泡,自己脾气也不好,这是“脾湿”现象,在中医学说“你脾气比较湿”,它遇到一个潮湿的时候,天气比较闷热的时候,它就会发作。譬如梅雨季节,我印象中,大概二〇〇三年到二〇一〇年,大概将近有七、八年,我都会有这种“脾湿”毛病,奇痒无比,深以为苦,无药可治。就是海贤老和尚说“妙药难医冤孽病”,那痒在什么位置呢?它不是在身体前面,让你很好刮,而是痒在背部。背部哪里呢?就在膏盲那个位置,让你根本刮不到;或是脊椎的后面,你手伸过去刮不到;还有这个双手,当时手痒的病毒,包括手掌心、手指之间,这叫”业障病“。当时自己知是业因果报,虽苦,仍继续在佛陀教育基金会学讲《地藏经》。! m1 |2 ~' P0 `: E$ V: a4 E
: t( K! J7 Z& `
在二〇〇三年我妈妈往生火化时候,烧出一个白色观音形状的骨头出来,我手去接了以后,手痒的更严重,遍寻北部名医罔效。果清律师在台湾桃园传戒,我带领百位志士去做行堂香积,手痒难熬,会宗长老劝我用米酒加开水高温烫双手,但没用,“烫了表皮,烫不了业”,这就是“业障病”。/ ?! T0 }! K+ l" ~
, }' c- x1 |( w/ V/ j
印祖说“人生是酬业而来”。因为我对母亲尽孝,受报消我的业,那这个业透过病毒出来,我欢喜受报。后来随着学佛精进修行、不断忏悔改过、放生、布施,就像老法师讲的,“你受到侮辱、受到灾害、受到折磨”,病苦的折磨,那么你能够欢喜接受,这叫“消业”。大概折磨了八年,目前脾湿搔痒现象,已不复见,现在脾气就比较好一点了,这是“业障病”。可见“业障本空,本觉本有”,海贤老和尚说:“佛语至诚,确无诳语,度一切苦厄。”
8 v& p. d' Z0 q* k$ }/ F. I- j& U' G* A: ~- j. X) p
第三个,老法师说,“经典上也说,叫“冤业病”,旁边有冤亲债主”。譬如说,婴灵或是冤亲债主缠身,这个就是很难治好,他是来讨债的、他是来索命的,这”“冤业病”很难化解,譬如像现在有很多忧郁症的、跳楼自杀的,那叫“冤业病”。
}. f; H. M' |/ h' }- r) _ J3 j' `4 g6 E8 m0 ? a0 M6 m( C/ y, f
我有一个莲友的女儿,在板桥她母亲佛堂的阳台跳楼自杀;因为她先生去玩赌博游戏机,输了很多钱,她很不甘愿,跟她先生吵架,那后来就喝酒酗酒,醉了以后就从那佛堂外面跳下去。后来我到东亚医药去看她,到她家去诵《地藏经》,我说:“你这是大不孝,必须向你母亲忏悔。”后来诵完《地藏经》以后,她当天晚上回来,站在床头旁边跟她丈夫说:“对不起!是有人把我推下去。”这叫做“冤业病”。
N0 ~7 p5 Y) m2 m8 u. L1 \1 Y" X2 Z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印光大师开示我们:怎么样去面对生病?印光大师在《与方远凡居士书》里面有这段的开示:
+ X) o; P$ U& {' k% e: B' X# m1 W/ k/ f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父亲)之病,乃不知慎口腹,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医生转移。医生每遇富贵人之病,便大喜过望,遂用种种方法令其阔张,而后始令收敛,则金钱自可大得矣(谋财害命,于今为烈)。然医之善者,亦只医病,不能医业。即如子重病肠痈,医云非开剖(手术)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医,与德章拼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子庠之颠(癫痫),乃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即愈。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迷信洋医(西医),特往彼医院去医也。假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长,富贵者病多而寿短。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二则医造其病(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
0 g' l0 D( q, O+ g+ p4 c0 N
' a, C' }2 U& w! v4 | 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西医,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矣。求西医,好否参半;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神识上决定见好。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有损无益。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固宜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痊愈矣。
, c+ F7 o) z" W* K2 u$ J1 w9 |2 z' K& q. A2 N& s9 E
所言天冷身弱,衣丝绵者,必须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苦借冷弱为名,以自图华美轻快,则是不知惭愧之人。以所杀蚕命,实非小可。至于服阿胶,更非所宜问者,此与吃肉有何分别?阿胶吃了就会不冷乎?倘日常礼佛拜佛,身体自然强壮,何用阿胶为哉。彼贫人亦曾过冬,谁曾用丝绵阿胶乎?一言以蔽之曰:不知惭愧,与不知自己是甚么人而已(苦口婆心,慈悲至极)。祈洞察是幸。(与方远凡居士书)
) g8 n) k, q2 B$ K4 T( z8 f
7 C5 x! Z& h3 D0 D; H 这句话是真的喔!要么就是过去生自己造,要么就是今世自己造的病,病由业起。 D1 u0 V! P( g9 g+ [; o" Y
- D; r3 S# K4 A9 U% [ 印光大师说“即如令严之病”,“令严”就是方远凡居士的父亲,他说你父亲这个病”乃不知慎口腹”,就是贪吃啊!
8 M( U6 y( [( u$ A- @
+ a7 Z( ^" J2 w% I “贪食水果凉物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医生转移”。
' O+ ^! K. k/ O* O. Q/ X* I, N) {8 F$ g8 E# |7 B
他说:“医生每遇富贵人之病,便大喜过望”,为什么?要让你花很多钱。/ [( C6 f1 H( ?* ^9 X/ ~( N
9 Z4 o3 T$ O$ i' d
印祖说,“遂用种种方法,令其阔张”,“阔张”就是让你花很多钱,“而后始令收敛,则金钱自可大得矣”。到最后没有办法医了,就跟你讲说这个理由、那个理由!这样医生就可以怎么样?就可赚钱,你发大把钞票银子来酬业。
& F# {% W& {* L* m; F
4 B1 v& C5 ^; W9 O" ~ 那印祖又说“然医之善者”,什么叫“医之善者”呢?就是会医病的医生,就算医术很精良的医生,怎么样去治病呢?印祖说“亦只医病,不能医业”。这句话讲得很好!善医者,只能够医病,不能够医业。
2 b$ X7 Y: e6 J2 K' U0 f( ?7 M9 n0 _
# I, }7 `6 o# Y 他说,“即如子重病肠痈”,就像四婶的儿子得了一个肠病,“肠痈”就是有点像盲肠炎之类。4 F* c: u q- y* F! b* {5 }/ o5 K
4 a# P# V# i: \" @7 C4 a
“医云非开剖不可,汝四婶不放心,遂不医。”他说:你四婶就不放心,所以就不医了。( ~9 D( w" V$ I; i
! ]& p* \8 k2 j! H7 e% Y( f9 N
“与德章拼命念佛,念《金刚经》,五日即愈”,五天就治愈了。“德章”,可能是他们一个亲戚。
1 X5 q. T! @* ^9 }+ B: m1 v. Q% F4 O e! a1 {
“此病可谓极大,极危险矣,然不医而五天即愈”。印祖说:这个“肠痈”,它是很危险的,可是因为他四婶和德章拼命的念佛跟《金刚经》,结果五天就好了。
+ d: n. M0 a, G$ i; R6 t( f0 c9 v
- [, v. N5 R" `- j& T. O1 _ 印祖说:这个病可谓极大极危险。这句话的确是真的,末学在拙编《知苦乐法》书中提到,像我家兄的女儿,得了甲状腺的重症,不能够进食,只能喝水、豆浆,米饭都不能进食,很痛苦,她跟我哥哥讲说,她想要去自杀,有缘到孝廉讲堂来,那天刚好法师在,给她皈依。后来,我哥哥的女儿,她的一个同学同样是留学美国,得了子宫颈癌,她们两人通电话,她同学说:“我子宫颈癌,诵《地藏经》治好了。“她说:“你诵多少?”,她说:“我诵了一千部治好了。”
' A' f4 I) y. \. d6 I' B; i* ?3 ^% ^' H" ?- c
我一个莲友罗居士住在台湾板桥,他的儿子得忧郁症,念我们台北师大附中,重度的忧郁症,没有办法读书了,罗师姐跟她先生一筹莫展,不晓得怎么办?后来就发愿诵一千部的《地藏经》回向给他儿子,就在一定的期间把它诵完,这叫“克期取证”。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她自己一个人大概诵了六、七百部,她丈夫、婆婆帮她诵了两百多部,合家总共好像不到半年之内,念了一千部《地藏经》。念到后来,他的儿子忧郁症就好了,现在师大附中也毕业了。罗师姐后来自己本身检查,发现得了子宫颈癌的初期,后来也因为诵《地藏经》,顺利的切除以后就好了。' I+ I. ^+ S& c- m0 p
$ | X; h- s/ U" R/ g- [3 j
刚才讲说我家兄的女儿,她就发愿读两千部的《地藏经》,后来到六百部就可以进食了,可以吃米饭了,前一阵子合家欢喜到日本去旅游。他们好多年,没有办法享受天伦之乐,现在继续诵《地藏经》已经三、四千部了。+ D' O/ L2 e; }
$ F' g) {+ {6 t7 x. t# h, p, d1 x
印祖说:“子庠之癫,仍属宿业,汝四婶以至诚礼诵,半年即愈。”“癫”就是羊癫疯,子庠就是四婶小孩。
. u9 C5 V+ f1 y4 [6 x# n, C0 g( R
6 n2 k" b2 ] k+ {! ^* } 印祖又说:“汝父既皈依佛法,当依佛所说,不当信从洋医,特往彼医院去医也。使一切病皆由医而始好,不医便不好者,则古来皇帝,及大富贵人,皆当永不生病,亦永不死亡。”
8 R9 \9 d9 [: ?( j1 [; x. X- Q+ q$ g8 f7 `2 L- A7 ?+ d- n9 ^
因为西医是从西方过来的,所以它叫洋医。印祖说,你爸爸一定要往医院去医,一切的病,假如都是由医生而医好,不医就不会好,古来的皇帝及大富贵人家,他应该永不生病、永不死亡了。这是真的啊!
0 q, T v8 O, K3 Y, c" r. b+ e+ W% R8 W" ~
我们台湾最有名的某信托公司的董事长,他也是我们台湾政商界的名人,也得到大家的尊敬,他对社会公益也很投入,在政、商两界非常的得到敬重,他本身也开一个医院在台北市的近郊,他那个医院还是专治癌症的医院,他自己开的。但是后来这位大企业的董事长,他本身也得了癌症。他非常有钱,也可以讲富可敌国。他后来自己的医院也没有办法救治,他的医院是专门治癌症的,后来送到美国去,美国最顶尖的医院,后来还是死在美国。* |! S- i3 x/ E' e9 a3 K) q% K2 }/ k4 k
" O8 d9 }& R; T( f* ]
我引述印祖这样的开示,有人会认为说:“黄居士!你这样讲的话,叫我们都不要看医生了,那医生就会反对啊!”没有错,印祖开示,医生有他医病的一定极限,超过那个极限,他是没有办法的,就是业力。所以“医生可以医病,不能够医业”,你要了解那个病的根源。
8 H, m* t( `: U
0 H( w3 T5 l. d, }2 G 病是什么?病由业起,业由心造,你应该从业力去解决。我在编辑《知苦乐法》里面,特别提到很多的公案,我里面提到菩萨示现的事,里面有一个公案,就是一位留美年轻的台湾企业家,蔡晋宏居士。他经营科技业,年轻事业有成,应酬多,大吃大喝,牛排、猪排、羊排、龙虾,吃尽所有这些人间美食。最后得到一个癌症叫“尤因氏癌”,治不好。他求诊美国治癌三大名医,医生跟他讲,“没有救了,一则另请高明,二则死马当活马医”。那个名医至少治过三千个癌症病人,名医束手无策。
9 J% Z7 j% e% Y: j d) K8 d+ b, F# E ~' E L
因为要化疗,那药毒性非常的强。他有一次看到护士穿隔离衣、隔离袜、隔离手套,他说你干嘛穿这样?她说:“不是,这化疗药毒性太强。”他所有血管都已经打遍了,没有办法,后来只好从他胸口,在心脏旁边做一个人工血管打进去,七天七夜昏迷。最后他发愿忏悔业障,他诵《地藏经》,想到以前大鱼大肉这样吃,他说“我就是那个罗刹鬼王”。后来他发两大愿:生生世世跟随观世音菩萨行菩萨道,开始发愿吃素。不久,他的癌症好了。
; B/ @5 u w9 |: z7 r$ K' _; N- \6 e
现在蔡居士在美国四处宣扬健康素食,他体悟说:“今年是我素食第十一年,经过无数治疗,癌症专家非常惊讶地告诉我,所有检验都显示我身上的癌细胞已经不存在,我痊愈了!一般人多把我活下来的奇迹,归功于素食对健康的正面效果;但身为佛弟子的我,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我对及时悔过、忏除业障的功德深信不疑。”。5 n3 j( ^3 x; w0 \: f2 I- J6 ?5 \
# P) s, i% Z0 ^/ [5 {% ?8 D
“不需要任何宗教理论,也能了解世间没有哪一个有情众生,心甘情愿丧失生命来成为他人的肉食;我们真的需要夺取有灵性的生命才能满足吗?冷静分析,不能素食的种种理由,最终只剩“口欲”。我在《知苦乐法》里面提到他的故事,这是真实的故事。1 x" T, K+ A H n, b, H
4 }& s% Z w. l7 m0 G 印光大师又说:“然而贫贱者病少,而寿每长。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 ]& |( V1 q, a
8 V' M5 {) P! U6 G 他说世间人,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贫贱者病少而且寿命都比较长,你看我们台北市的万华区,那边有很多的街友,我们台湾叫“街友”,就是流浪汉。他们都是有家归不得的,或是无家可归的,都是靠乞食来过日子,非常的贫贱。唉,他们餐风露宿,反而没有生病,“贫贱者病少”,而且都好像还活得满长的,“寿每长”。
5 c( r! c1 O+ p6 O2 O1 P5 W" j" Z) s" y: l. S5 l" U% y
那印祖说:“富贵者病多,而寿每短。”8 | P y ?* R2 l2 Z% F
2 t- }. s4 Z1 j. [7 N U 他说有钱人反而是多病,而且寿命比较短。印祖说:“其故何哉?以一则自造其病。”为什么?自造其病就是病从口入,还有造业的嘛!“二则医造其病”,医生来造成他这个病。
! M8 z. ]0 G: o: r, t/ \& B
" X# A9 O$ x5 A. C “有此二造之功能,欲脱病苦,其可得乎?”印祖说:可能吗?
! h' |* U8 j$ ^2 h9 ~6 _2 }2 c7 Y* l1 B% J
“祈为汝父说,不必往上海求西医。”
( g" f) `9 `/ P( l- s+ w) y" g& l: y% @; F% Z* G4 U2 h
因为这位居士的父亲要到上海求西医,印祖跟他讲,“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之大医王,则自可勿药而愈矣。”! Q q, C1 ?8 g% Y- a
5 V: s! f- R, e1 Q
像刘素云居士,她是红斑性狼疮,她用十年的功夫,一门深入《无量寿经》、一句佛号,她的红斑性狼疮好了。二〇一二年我在香港跟她见面,跟正常人一样,她这就是求阿弥陀佛大医王,“无药而愈”。
2 y3 ]3 Z( `3 T: I! l B# i+ e+ J+ b3 e( P, k& O. C5 O
印祖的话。有些人会说:“这怎么可能?你叫我们都不要相信西医,叫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叫我们相信观世音菩萨,不要吃药,就会好吗?真的有这种事情吗?”
, [' }, G. ^) K4 y. {$ O) | n9 G7 U4 I! j. v2 t) E3 x0 i4 t }
世间人十个有九个都一定会这样怀疑,为什么?这个“疑”,就不能契入了,这个“疑”就跟“信、愿、行”相违背了,你信心就生不起来。因为众生都是这样,一定要给我科学验证,一个是怀疑心、一个是科学印证。这个“疑”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跟佛就不能够相应了。刘素云居士就是个活生生见证。1 V. j' p3 O. K* ?
8 n5 Q, o& O6 M7 k1 N8 b" S! [ 那印祖又说了:“求西医,好否参半。”1 Y% X: [+ V3 U" h$ N. |
3 [+ a! d/ v ?1 E2 B 他说,求西医,能够好、不能够好,各一半。所以印祖也没有否定西医。你看他这里讲“求西医好否参半”,就是说也许你“生理病”可以治好,他说“业障病”你就治不好,所以求西医好否参半。
$ T2 b. Q3 i, b; H( G, G
% G; v" E/ k- k! [( Z 但印祖说:“求大医王,或身躯上即好,即身躯上未好,而神识上决定见好。”
+ i; ?8 K' k7 d% l; I7 O0 ^/ k) O
念佛求大医王,身体可能就好起来;若或身体上可能好不起来,但是其神识上决定见好。所以为什么很多生病的人,他念佛以后,他身上有病苦,但是他神色自若,而且红光满面,因为他心念非常的清净,这是“神识上决定见好。”
2 ^$ h- d0 y! j- n9 Q; E8 Q3 c: T
: e" H* k' z7 R' d' x 印祖说:“若妄欲即好,完全废弃先所持之戒,大似剜肉做疮,有损无益。”( c+ a- ^6 Y7 F! j7 P6 B( D
1 X& `& ?4 m; U- E6 z4 M& M* T
这可能他父亲有持戒,反去求西医。“大似剜肉做疮”,譬如说你皮肤长了一个疮,你把那个地方的肉挖掉能够治病吗?这叫“剜肉做疮“。他父亲把那个戒废掉,就是你想治那个病,病就能够好吗?这叫“剜肉做疮,有损无益”。! q5 }- }( Q5 W# e6 H
9 e+ e9 ^5 L, E4 P+ p2 L9 D
印祖说:“西医未入中国,中国人有病皆不治乎?”
9 W3 T8 g* w3 x1 f7 Q$ n
6 U0 B! b; b- J) W 那西医未入中国前,中国人有病就没办法治疗?' X# Y2 P$ D Y# z
) O. v H4 U8 y# Q 所以印祖说:“固宜放下妄想,提起正念,则感应道交,自可全愈矣。”: Y9 X: G' B; o8 j" M9 G; K; S# Z
9 A# E4 B6 n$ ]7 f! S
最后我们来聆听净空老法师,对于“矝孤恤寡、敬老怀幼“这一段的开示。老法师说:“第二十二句这个“矝孤恤寡、敬老怀幼”里面有提到“好善之心,人之所同”,每个人其实都有喜欢去做好事的心。”这个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大家都认同的。
7 d; m; J7 U" E% Q0 q* I+ M4 D" n; o4 L0 R* H, e
他说:“我们有好善之心,但是善行、善事必须要有人提倡。”就像老法师提倡三个根一样,《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还有《十善业道经》,这叫做什么?要有人提倡、要有带领的人。像大陆的这些传统文化工作的推动者,“带头的人,真正的志士仁人”,像我们看蔡礼旭老师在庐江国学中心,现在在马来西亚推动传统文化,这叫做“志士仁人”。
3 l9 i% y4 {5 V/ q2 g
/ J K" `& M- k% c2 Y# s- E 他何以能带头呢?他必须明白道理真正落实,他就能够起带头作用。《感应篇汇编》的经文里面也有讲:“天下不患无有力之人,患无能发大宏愿之人耳。”所以这个跟地藏菩萨讲的一样,要发愿、要发大愿,只要有发愿的人来带头,就能够成就,这是老法师开示的第一点。
: l# ]! E: a6 ^* P
9 O+ y+ ^) ^- e5 E 你怎么样去“矝孤恤寡、敬老怀幼“?这种善事、善行要不要做?是要做,但是要有人带头去做,那我们刚才讲到国家也可以带头做、皇帝都带头做。明太祖他就带头做!这要发宏愿的人。
+ t; Q6 Z0 q' K* N
/ Q8 W( ?. i; N7 ^5 @( j 那么第二个,“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在是太难了”。老法师说:“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他说:“菩提心的反面就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是有限的。”前二集我们有提到“发菩提心,具足智慧”,这个地方、老法师说“一定要破迷开悟”。
/ P7 Z( o# L/ z. J: l' X
. U# _% _$ q# Q3 l/ \+ u 他说,“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我们怎么样去发菩提心呢?我们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我们的攀缘心起来了、取舍心起来了。譬如说:我们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我常常做这样比喻,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譬如说你吃这碗酸辣汤,你知道它是温的、凉的、热的,你知道那个温的、凉的、热的,这个“知道”的“知”,就是我们本具“见闻觉知”,就是我们的灵知性,我们的清净心。但是到第二念的时候,你的毛病习气就起来了,你喜欢吃热的、不喜欢吃凉的,你就不吃了。那个叫做“攀缘取舍心”,“知”变“五蕴烦恼”了。攀缘取舍心,就跟菩提心相违背了。. |0 R6 M2 Z6 e* u. P' J/ z- z6 }
* _) r% ?3 {8 e T0 ]( V
所以你的菩提心要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面去修。老法师说:“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你从根尘接触,舌根碰到味尘的时候,你修放下,你把它转成阿弥陀佛。如果你真有功夫的时候,你转成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知道它是热的、凉的、温的,你吃时,能够“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内不动心,外不着相”,着什么相?着它是冷、热的相。内不动心,吃得很清楚,但能够如如不动,这舌根吃作用就是“阿弥陀佛”,那个吃得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
- f' U" f& Y* X3 ]
( b3 c1 K3 @4 q5 r 所以老法师说,“修行的功夫全是日常生活,我们自己的毛病习气一定要知道”。
7 Q" r& ]+ i- d, h7 ~0 z9 H; b- ]+ i; w2 i
热的你要吃,不热的你就不吃,这叫毛病习气。老法师说,“知道的时候你就觉悟,不知道是迷惑”,你自己已经起心动念了。你听到声音,你起了一个烦恼心、起了一个嫉妒心、起了一个执着的心,你要在日常生活里面发现这毛病,你要去念佛观照。你的毛病习气已经来了,你起了嫉妒心了,你知道了就是觉悟,觉悟了就跟菩提心相应;不知道了就是迷惑。
6 l: E0 t* _0 I) C3 W
% |0 w; u0 J1 H& y- i3 ^! q1 x 老法师说,“就以日常生活来说吧,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情形!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不顺我们的意,我们觉得很不舒服、不自在。“他讲这句话我很不痛快”、“我没办法接受你这句话”,常常我们在日常生活会碰到不高兴的事情。老法师说:“我们在习惯当中,有没有这个无所谓呢?”就是别人对你不尊重、不恭敬,你会不会觉得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你会不会觉得无所谓?你都没有留意这些现象啊!如果你注意这些现象,你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你去注意了、执着了,老法师说,“这叫造业”。老法师说,“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不能够深解义趣的人不知道。”你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你突然间无明来了。我们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你不知道无明怎么跑出来的,你反正开始看到,眼同色;听到,耳闻声,就不高兴了,无明就起来,毛病习气就发作了,你就不自在了、不如意了,你就觉得很不痛快了,你看得很不顺眼哪!看对方不顺眼。
! g j4 o' g8 G. u" M
- k6 Q, M1 q- f1 y0 n 就算学佛人也如此,若有人对你说:“这样不对!那样不对!”我们会马上反应说:“你不要管我嘛!”,老法师曾讲一趣事,有一位讲经者,上台讲经前,客气请老法师指教,结果下座后,老法师提建议,他不悦地说:“好啦,不要再说,拂袖而去”,这就是“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 m- U; B) U/ i1 L
/ Q& K; k9 v! ]9 a
“你起了不痛快、不自在了”,你要把转念,说:“是的!谢谢你的指导,我会参考,我改进。”这叫“转念”,这叫“深解义趣”,这叫“不造业、不结恶缘”。如果你讲:“你管我!”造业、结恶缘,对不对?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里面修!老法师说:你有没有在日常生活里面去注意这些现象?他说:“为什么不自在?还不是分别、执着?你要没有分别、执着,你哪里会有这种不自在、不如意、不痛快?”老法师说:“分别、执着难断”。& P6 }" \1 O5 G" Y' Y& d$ `; ~ s
W$ c! `$ G% g& y+ I7 {- I
所以我们知道以后怎么样?在根尘接触的时候,我们修放下,我们修转念,我们把它转成阿弥陀佛。能转成阿弥陀佛,就能包容善解,那就是放下了。如果你做到这一点,就跟菩提心相应,那你功夫就会进步了,你功夫就会得力了。这是累积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你到临命终时,你才有办法万缘放下。
5 C% u0 t V7 \! P; d0 y: V5 N- p" ]. ^5 k4 F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0 U! E8 g/ h5 y
& W3 v( c2 N& H- N* T% v9 v" R& A 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同修批评指教!" v; h3 U6 T# A# W9 I( Z% ~) W
& ^) [, Y" L$ x) K 阿弥陀佛!
+ h- u6 k2 \7 T) H% D, }4 e7 n" i' Z- a' O1 f7 f( ]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三日; W% M) f& q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