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8 16: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4-6-18 16:43 编辑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此静气。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涵养静气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营造一种和谐,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方自赏,低不自抱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点静气我们无事平和超越自我。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是紧张慌乱,自乱阵脚,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所以说,静气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态度,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一位著名画家说:“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了,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静气决不是柔弱,比如韩信胯下之辱,看客们无不哈哈大笑或为之鸣不平,而韩信却无所谓,这是多么大的气度。
“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憎,在一定的环境中某种情绪总是要表露出来的,这就是人的本色。“静气”不可强求,静气源之于定力,我国的佛道儒,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静气”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后天成长的产物,所以,有高有低。
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不能安静,不能止定下来。佛陀也曾开示:我们的心病有五大种类。
第一种是贪心,假如贪心一起,我们的心病就来了,那时候我们的心不自在、不舒服,一定要跟着贪心去做事,对不对?不去做就好像对不起贪心一样,为了满足它而奔波、追求,很痛苦,很烦恼。所以,我们要学习去治疗贪心,假如没有治好,我们永远被贪的心病打扰得不安乐、不舒服,所以一定要去治疗贪。
第二是嗔,嗔心一起,我们坐也坐不好,睡也睡不好。有一些人因为别人说了一句话,他听了不满意、不喜欢,就一直放在内心,久了,就会引起嗔恨、嫉妒,甚至临睡之前也要拿这句话来想,想得整晚睡不着,这就是嗔恨。想着明天要怎么样去报复,要怎么样去找他算帐,这样想,使得我们的内心很不自在,这是第二种心病,叫嗔心。
第三种就是我们的昏沉、懒散、懈怠。懒散一起,我们做起事来总是提不起劲,好像没有力量,好像没有精神。有人说:“快一点。”他回答:“不要啦!”“做什么?”“不知道,好像什么都不喜欢做。”其实你就是已经有心病了,就是昏沉、懈怠,懒惰。这第三种的心病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障碍,你们说对不对?比如我们在听经,愈听就愈觉得不感兴趣:“不好听!章积师(曦比丘)不知道在说什么,说话又好像要死不活,没有力量,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有没有吃饭?”这就是昏沉。有时我们念经,念到愈来愈觉得不知道自己这么念是为了什么,不如拿这一段时间去找钱,不是更好?或者拿去做别的事情,不是更好?我们要好好的去治这种现象,不然我敢担保,你们修到死都不能修好,也不能成功。这个昏沉,这个懈怠,要去治它,它生起的时候,就马上找办法去治它。
接下来是胡思乱想的心病。这时的心也许比猴子更懂得逃,更懂得飘,乱跑,乱跳;比如人在这里,心已经回家里去了,一阵子又心回到朋友那边,等一下心又从朋友那边回到这里,等一下又想到昨天的事。想来想去,这个就是散乱、掉举。这种心病对我们修行也是很大的障碍,假如不懂得对治的话,别人在二十分钟内能很认真的去看一本书,或者能定心的去念一部经。在这二十分钟里,你也跟着念,但是你却白白地念,因为你念到最后不知道在念些什么,嘴巴念心不念。所以散乱非常的可怕,假如我们散乱的心病一出现,我们的修行就很难进步。而且,也有可能会发生意外。好像驾驶汽车的人,散乱、胡思乱想的心病一发,等到发生意外了,才知道来不及了,对不对?这个心病非常的恐怖,要好好地去对治。
最后就是痴病。痴病也是非常恐怖,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很大。痴心一起,我们看不清楚,是要做,还是不做?要去,还是不去?在那边犹豫不决,三心两意,就一直想:要?还是不要?不能看清楚我们的方向,不知道要这样修,还是那样修。尤其是一些人学打坐,修到某一个程度,他又:“是不是对啊?我的修行是不是对啊?”又在那边怀疑。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去对付它。
假如我们要对治五种心病,佛陀有教我们,以不净观去对治贪心。我们会贪婪一切,因为我们认为它很美丽,很好看,很好用。我们看不清楚,其实这些都不美丽,哪里好用?用来用去还不都是一样?有的价值比较高,未必好用,所以我们就用不净观去对治它,尤其是身体贪染,我们贪染这个身体,他可以观生老病死,想着:“过几天就要死了,去看看医院的病人那么多,不是老,就是病,不是病,就是死,一大堆,你贪婪做什么?世间的东西,你能带得去吗?你有这么多钱,你能拿得走吗?”自己问自己,自己提醒自己,拿这些人生的真理来提醒自己,我们的贪心就慢慢减轻、熄灭。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两样宝物:一个就是身体,一个就是心里。在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身体的健康、身体的运用,支配身体怎么样运用,另外还有一个主人翁,就是心。虽然有两样最宝贵的身和心,有时候我们对自己这两样的宝物不究竟了解。
比方说,身体有病的时候,就要找医生看,对自己身体的组织、自己的疾病,不尽了然;真正的主人翁:心,是什么样子,究竟有什么内容、什么价值,我们也不知道。有很多的人,要去找心理医师,甚至于心理医师对自己的心,也不了解。过去神秀大师在禅宗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可是,遇到了六祖慧能大师,又把他的立论推翻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到了慧可大师,他为了要明白自己的心,甚至牺牲身体,断臂向达摩祖师求安心妙法。不管怎么样,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体和心里,应该要明白。我先把这个身,讲给各位参考:
第一点我要来举一些比喻,说明身体象什么。佛经里面对于人的身体举了好多的比喻,比方说,身像一个臭皮囊。如禅宗的禅师们讲,每一个人,每天带着一个尸体在外面行走一样。这个身体皮肉所包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呢?就等于一个臭皮,里面包着一些杂七、八垃的东西。经里面不但说身体象臭皮囊,身体也象一个粪桶一样。过去,江苏金山寺的妙禅禅师,被人们誉为“金山活佛”,他曾经被一个不信佛教的人伤害、污辱,弄一个粪桶套在头上,金山妙禅禅师一点都不生气。有人问他:“这样的伤害、这样的污辱,你为什么不生气呢?”金山活佛回答:“人本来就是一个小粪桶嘛,上面再套一个大粪桶,又有什么关系呢?”人这个身体,实在讲,就象一个蜗牛的壳一样,蜗牛的壳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一碰,就粉碎了;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外界物质稍微摧残一下,身体就承受不了。在佛经里面说,人的身体是一个众苦所聚集的东西。我们平常宝贵身体,为它化妆,为它灌洗,为它营养,为它种种的辛苦、种种的忙碌。但它仍是无常的,时光催它衰老,疾病催它毁坏。
当初在印度,有一位波斯匿王,他是虔诚的佛教徒,向三宝、佛祖、比丘都是恭敬的顶礼,大臣们不以为然,一个国王,那么伟大、崇高,头是非常尊贵的,为什么随便的向佛陀和比丘,把头拜到地下呢?波斯匿王很难与这些大臣们说道理,他就从牢狱里面找来一个死囚,砍下头,叫人拿到街上去卖,说:“这是波斯匿王的头,只卖一百块钱。”噢,家家户户听到了,都赶紧把门关起来,不敢听这句话。波斯匿王然后又叫人砍了一个猪头,到街上去卖,一百块钱,大家都来抢买这个猪头。波斯匿王就对大臣们说:“你们都说我的头很宝贵,你看,拿到街上去卖,一百块都没有人要;而猪头一百块钱,人们纷纷抢买。可见,我的头还不及猪头,有什么宝贵呢?”所以,人们常说,某某人身体如何宝贵,这不尽然。其实,身体是个众苦集聚的东西。在一个森林里面,有好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它们在那里讲话。鸽子就说:“世间上最苦的,就是贪欲,淫欲是非常的痛苦。”随后,蛇又说:“人间最苦的,是嗔恨心,象我们蛇,嗔恨的时候,是很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