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148|回复: 5

畜生道之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塗苦中畜生道之苦,也有說傍生之苦。畜生道又稱血塗之苦,在《勸戒親友書》所說:「即使在畜生道中,那些不具有能帶來幸福的善業者,將遭遇各種無法忍受的痛苦,如互相吞食,殘殺、捆綁、毆打等等。」

  畜生道的種類大約可分多足、四足、二足和無足,其依處有水、陸、空等,分晝行和夜行等,就出生而言,有胎、卵、濕、化四種;就形體而言,有羽毛、鱗介等;就陸地言,有土內山林,人所畜食等;其壽命言,長短無定。

  畜生道痛苦分三種:

  一.被奴役之苦──指人類用各種方式來役使、鞭笞、拳打、足踢等,如牛、馬、騾等。

  二.被殺戮之苦──指那些有利用價值的畜生,因人類的貪婪而慘遭殺害,如蚌蛤之珍珠、虎、豹、象等。

  三.互相殘食之苦──動物與動物互相殘食,在大海中也大魚吃小魚,如頌曰:「凡眼前有物,即張口食之。」

  以上是畜生道的痛苦,如果見到遭受這種痛苦的眾生時,應詳細思惟觀察,如自己遭受這種痛苦,感受如何呢?

  畜生道的痛苦,其原因是無明、無知、無智慧等,畜生道因生前造十不善等惡業,並誹謗三寶及說法者,思想邪見等才墮入此惡道中。因此我們得人身,又皈依傳承、三寶後,更應努力在佛法的知見中精進,次第而上,通達並調伏三門,這是對治無明最佳良藥。

  其實輪迴在六道中,因住處的不同,所依的身形也各式各樣,苦樂感受也不同,這都是業因果所產生的,佛經上說:「業如同可以自由創造的畫家一般,故而六道眾生都是業力感召所生。」而《百業經》也提到:「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聚合時,果報還自受。」

  以上研討的是苦苦中三塗之苦,希望藉此能更了解佛說因果不壞。

出离心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也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即使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获得。可是有很多师兄就是难以生起真正的出离心,那么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呢?........故此,只有真正对轮回的残忍有一个清楚的、切身的明了,才有可能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地狱到底有多苦?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一度劫持了汉帝和一众朝臣。为了试探和恐吓反对者,董卓摆了一个丰盛的酒宴。正当酒酣耳热之际,突然进来了一群士兵,他们每两个人抬着一个大铜盘,等放到酒桌上大家一看,原来每一个铜盘上都躺着一个赤红的人。原来董卓把抓来的羌兵(当地的少数民族士兵)活活的蒸煮,当铜盘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大臣们仍然可以看到每一个羌兵正在抽搐的身体和不时张合的嘴,虽然已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而董卓却大笑着从羌兵身上割肉而食。各位师兄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呢?  

731(日本侵华细菌部队)的一位老兵回忆说:“我们把已经做过细菌培养的俘虏四肢用皮带固定上,然后把他的腹股沟动脉切开,用一个瓶子接他的血液,慢慢的血液快流完的时候,掺杂了气泡,就象葡萄一样,一股一股的,到后来实在流不出来了,我们的军医就在马鲁大的胸腔上使劲的按压,以便榨干他身上的所有血液。等完成了之后,我们把因为失血而浑身严重抽搐的马鲁大扔进焚尸炉”“这个人慢慢昏苏醒了,首先做盲肠切除试验……我做的是锯骨和切断气管的试验,整个解剖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另一个八路军模样的人被解剖时还在不停地喘气,后来院长亲自拿着注射器,在这个人的心脏上进行注射空气试验,注射多次后,这个人才死去。”“在我亲自解剖的马鲁大当中,所有的人在我给他们切割的时候,一般都会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对此我们也习惯了。”  

看够了日本人的厉害,再看看国人的本领吧。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要杀要剐随你的遍”,听起来好象真是豪气万千,好象确实也没有什么痛苦是值得我们恐怖的。那么真正的凌迟是怎么样的呢?在此,本人找到了一些资料。  

凌迟的执行者通常需要极其高超的技术,所以一般这个职业都是世袭。这个极其精致的刑罚要求受刑者必须受满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如果受刑人在没有受满这些刀数之前死去,那么这个刽子手就要受到严重的责罚。而通常这个惨烈的刑罚需要持续整整几天几夜受刑人才能得到盼望已久的死亡。  

而这些让人想都不敢想的痛苦与地狱的痛苦相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亦不及其一,……  

在一些公案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  

如世尊在世时,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由现见了堕地狱的可怕后果,一想起来就不敢吃饭,吃完饭一想起就要吐出来。他看到了什么呢?  

有一比丘由于能忆念自己前世所受的痛苦,因而经常为之恐惧得全身流血,将僧衣都染成了花色。这个轮回的痛苦究竟是怎样的痛苦呢?也许麻木的人们永远也想象不到。  

索达吉堪布在《亲友书略释》中说:“假设在人间当中,每天有三百个人,手执锐利的长矛,不停地刺着你的身体,这种痛苦肯定是极难以忍受的,不说亲去感受,就是见到这种场面都会惊慌闷绝。但这种痛苦与地狱痛苦仍丝毫无法相比,地狱中痛苦最轻的为复活地狱,相比之下,以三百矛不停刺杀之苦,不及其狱痛苦万分之一”  

饿鬼道的痛苦

... 索达吉堪布在《亲友书略释》中说:“饿鬼种类很多。有些饿鬼,口又细又小,如同小小的针孔,它的腹部庞大得如同一座山丘,因此,它们往往都是吃不进任何东西,即使稍微吃到一点儿,也无法满足大如山丘的腹部。无奈,他们只好经常受着饥渴交煎的痛苦。虽然有时他们会得到一些不净粪之类的东西,但仍然没有自由自在享受的权力,经常与其它饿鬼争夺。

《普贤上师言教》中亦讲过:有些饿鬼不用说得到水等,就是连水的名字,十二年中都从未听过:一个饿鬼告诉哲达日尊者:"我流浪到此虽然已十二年了,但只有一次一位清净比丘丢弃鼻涕时,我们这么多饿鬼集聚争夺才获得一点点,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且我自己在争抢鼻涕时,被其它的饿鬼打得遍体鳞伤。这些饿鬼,即使有一点点饮食,都聚集一起争夺不休,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受很大的痛苦。

……有些饿鬼众生,瘦骨嶙峋,整个身体就如同烧焦的枯树一样,只剩下了皮包骨,没有一点血肉,皮肤松驰,犹如一件衣服,它们活也活不成,死也死不了,非常地可怜,以业力未尽一直都须感受这样的痛苦。很多饿鬼均是赤体形象,身形丑恶,他们的心也同样不清净,经常生起恶念,伤害众生,见到有情欢乐或在行持佛法,便想前去作害。他们有一定的能力,比如现在我们得的不少病都是他们引起的,但佛弟子有病时不要对他们生嗔心,念猛咒来降伏,使他们苦上加苦,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对自己和他们都有利益。由于业力显现,每天晚上他们口里燃火,非常痛苦。火光引来很多飞蛾,被他们当成唯一的食物吞了下去。  

有些没有福报的饿鬼连脓血等不净物也是无法得到,稍有福报的饿鬼才能少少得到一些。还有些饿鬼所食用的,是一类病人所生肿瘤里流出的脓和血,以及一些不净水,除此以外没有可以食用的。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时,有一次流鼻血,上师让侍者立即将血与糌巴和合作成食子,扔到大海里,为那些沉在海洋里的饿鬼众生作回向。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身上出些血或者出一些脓时,都马上以糌巴和合作成食子,念咒加持后布施饿鬼。尤其是作成强哇(一种布施用的食子)是最好的,因为强哇的形状,很多饿鬼可以直接享用。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哪怕是倒一些洗脸水时,也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样可以利益很多饿鬼。  

还有一些饿鬼,因其业力显现,夏天时,清凉的月光变成了逼人的热浪,冬天里,温暖的太阳却会放出彻骨寒光。这情形与我们人间完全相反。他们又望见在很远的地方,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由于饥渴难当,很想前去饱餐一顿,强烈的欲望驱使他们拖着难以支撑的大腹,蹒跚而去,哪知刚到树前,果实等已不复存在,只余下了可做烧火用的枯枝,此时内心是无限的凄苦。果子是吃不到了,去喝点水吧,但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好不容易来到江边,欲饮个痛快时,江水刹那干涸无遗,唯剩下漫漫的黄沙,美好的愿望如同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无可奈何!”

畜生道的痛苦  

......《不要再杀生了!》一文中有如是的细致描述:“人的痛苦莫过于被判死刑,死囚虽然精神上的折磨比较严重,但肉体上的痛苦相对来说比较轻微,持续世间较短暂。藏地牧区的牛羊被运往成都、兰州等很远的地方,一路上要经历数次死亡般的痛苦。从牧区到汉地要两三天世间,到了市场又要等两三天,进了屠宰厂又要等七八天。为保证牛不消瘦而不让牛反刍,人们就狠心地用钉子把牛的上下颌钉住,......(删节)。至于羊就象口袋一样地被倒挂在车厢外面,任凭风吹日晒雨淋,所感受的痛苦就象地狱和饿鬼的痛苦一样,是难以想象的。然而能死在运输途中还是幸运的,因为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

到了屠宰厂,那些被折磨了五六天的牛羊被关在黑暗肮脏的牛棚里,又饥又渴地熬过七八天,最后,它们被赶过一条又窄又深的通道,到了屠宰车间门口,听到里面屠杀机器的响声、同伴们的惨叫声、挣扎声,看见充满血腥的地狱场面,它们全都吓得身体颤抖,眼泪流出,拼命想往回逃,但已经来不及了。它们的角上已经拴上了绳子,虽然拼命挣扎,但还是被机器拖了进去。  

有的则用铁钎将牛的眼睛刺瞎,再往屠宰车间赶。牛刚进去,一只大铁钳就夹住了牛的后腿,将牛倒吊起来,随着传送带运进去,用刀割开喉管及血管,热血从空中洒下来,牛在半空中垂死挣扎,胃里的东西都从喉咙里倒了出来。传送带再进一步,牛被活生生地剥皮,开膛取内脏。稍有慈悲心的人看到这些都会痛彻心肺。  

还有一种闭气杀牛的方法,就是用绳子绑住牛的口鼻,不让它呼吸,这样,牛要经过近半个小时才会窒息而死。这种方法非常野蛮残忍。”  

还有那个........让我读一次哭一次的《臭臭的故事》,........:“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怀里抱着一个黑糊糊、毛茸茸的东西,那是她用五毛钱买回的小狗。我和妹妹喜出望外,赶紧抱过浑身发抖的小家伙,并给它起名叫“臭臭”。.........田里的油菜花黄了,“臭臭”也一天天长大了,......长成了一条强壮的大狗,黑油油的皮毛,健壮的体魄,看起来帅极了。它时常让我们骑在它背上原地跳跃,每当此时,我们总是高兴得大叫。 

一天,我正在做作业,“臭臭”突然跑到我身边,一边叫,一边拖着我的衣角往外走。正当我想训斥它时,发现我那穿着小棉袄的妹妹在池塘中不停地挣扎。我赶紧呼来周围的人们,从刺骨的湖水里捞起了瘦弱的妹妹。从此,“臭臭”更是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有了委屈,我就会抱着它哭诉一番,它也发出低沉的嗷嗷声表示安慰。 

冬至快到了,每当这时,人们总喜欢吃狗肉羊肉,据说可以驱走冬日的严寒。肥硕的臭臭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叔叔阿姨们时常给我们偷来一、两个橘子,然后用饥饿的眼光看着“臭臭”,它在他们眼里分明变成了“红烧狗肉”、“清炖狗肉”……,这对于远离城市,终日见不到油荤的他们是多么大的诱惑啊!然而,我和妹妹的固执总是让他们失望而归。 

一天,天快黑了,却找不到"臭臭"的踪影。我们四处搜寻,终于在墙角落的草丛里找到了血肉模糊的它,它用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那么可怜而无助,它的后腿被人打瘸了。我们把它抱会家。从此,只能呆在小小的窝里发出一声声哀鸣的它对外界开始充满了敌意,除了我和妹妹,谁也无法接近它。 游说的人们又鼓起了勇气,这次连村长也参加了,也许实在捱不过情面,也许"臭臭"每天的哀叫让父母想起了自己的命运。反正,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它实在成了累赘。在强大的威胁劝诱下,妥协是唯一的出路。  

一条黑绳,通过我的手套在了"臭臭"的脖子上,它先是一惊,猛然间好象明白了什么,但已无力反抗,一串串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狗伤心的时候也会象我一样地流泪。它用无神的眼睛看着我,仿佛锋利的刺刀戳穿了我的心,我开始尖叫并大声哭着。妹妹也发出了竭斯底里的哭声。  

“臭臭”在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后被挂在了树上,一把尖刀刺向它的脖子,鲜血涌了出来,身体痛苦地抽搐,并伴随着低沉的喘息……。我被带离了现场,但想到“臭臭”黑亮亮的毛皮被人一点点剥开,五脏六腑被人掏出的景象,就感到一阵阵寒栗。“臭臭”的惨叫在我耳边久久地回荡着。我和妹妹用绝食表示着悔恨和反抗,但我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 

那天夜里,我多次被噩梦惊醒,每个梦里都有“臭臭”哀怨的眼睛,仿佛问着“为什么?”“为什么!” ........ 三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童年已开始模糊,“臭臭”的身影却难以磨灭。每当我回到儿时生活的小山村,看到橘子林,看到荷塘,一双哀怨的眼睛总会盯着我。那个寒冷的日子,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听着这个悲哀的故事,我手里拿着筷子一动不动,没吃一口菜。我想,我来到人间就是要帮助那些弱小无助的生灵,让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骇人听闻的驴之死》:“有一年秋天,在辽宁省某地区农村的一家饭店发生烤活驴的残忍的一幕。......(删节)大火越来越旺,驴就这样无助地在烈火中烧死了。干柴已化为灰尽,烧焦的驴粘在铁架上…… 听说以前的暴君在惩罚人时,将人倒悬,下面先熏烟,被惩罚的人痛苦地说:"给我一次生命,我愿意被砍掉手脚。"但暴君依然生起火,犯人在惨叫声中活活地被烧死。”  

《厨师的技艺》:“在宾馆当厨师,杀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一个好厨师也一定要精通宰杀及烹调鲜货。比如做"鲤鱼跳龙门"这道菜时,先从水缸里捞一条鱼上来,用手把它的头按在菜板上,把鱼身下半部的鳞刮掉,然后在活生生的鱼体上划十几道口子,再把伤口放到淀粉及调料中沾涂一下。为了防止鱼死去,用湿毛巾包住鱼头。涂上调料后迅速把鱼身放到油锅里炸,等尾部被炸成金黄色时立即出锅装盘。金黄色的鱼尾象是传说中正在化龙的鲤鱼,而鱼在油炸时痛苦地跳跃被喻为"跳龙门。"当鱼被摆上餐桌时,食客们便纷纷伸出筷子取食,这时鱼的嘴及腮会一动一动的,人们往往以此为奇。鲤鱼从水缸中捞出一直到鱼肉被挟取一空,这期间它感受着巨大的痛苦,有哪位食客想到鱼的痛苦呢?他们都在赞叹厨师的高超技艺。  

处理黄鳝的方法是用刀拍打鳝鱼的头,把它拍昏,然后剖腹取内脏,这样处理,鳝鱼一般要在二十分钟后才会慢慢死去。……诸如此类的杀生已习以为常了。杀鸽子、猫头鹰时不放血,直接把它们按入水中窒息而死。把活的蜻蛙放到盘里用开水汤死。把十几斤重的小猪内脏掏空,填起菜及佐料后用泥巴糊上,再放到火上烧烤,之后便成了烤乳猪。”  

《我总觉得他很脏》:“蔡的大哥捉到一只大刺猬,有水筒底那么大,他把刺猬拿回家后,用泥巴把刺猬全身整个包住,待泥巴涂得很厚了,又将它掷入已燃烧的火堆中,刺猬只是发出细微的唧唧声,之后便无声无息地在火海中死去。”  

《吃蛇的愚昧》:“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杀蛇:一个人用绳子把蛇头拴紧系在树上,另一人用手抓住蛇尾把蛇拉直,然后用刀子在蛇颈部割一圈,接着双手抓住蛇皮往下拉,这时蛇疼痛得在空中剧烈地扭动,皮被拉到尾部,露出粉红色的肉。再把喉管掐住,......(删节)然后,他把近乎撕成两半的蛇往地上一摔,蛇带着迷惑和仇恨的眼神在地上挣扎,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死去。”  

《吃田鸡》:“他们把青蛙捉出来,先用刀在头上割一个口子,从裂口处拽起青蛙皮向下拉,将身上及腿上的皮全部拉掉,露出白白的躯体,再将它们的头切掉、肚子撕开,掏出五脏六腑,有些青蛙肚里有很多象小米粒般的卵。青蛙的生命力很强,没有皮,没有头,没有五脏六腑,它还会跳。小顾向锅中倒了半锅豆油,待油烧开,他把那些扒得光溜溜的青蛙倒入油锅中,然后急忙盖上锅盖,生怕那些青蛙跳出来。待青蛙炸熟,顾振华居然倒在一边儿睡着了。这时,天边已透出青光,天快亮了,而那些青蛙却丧失了生命,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畜生道的痛苦实在是罄竹难书,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就在你我身边,轮回的残酷无情的摧毁了人类的任何骄傲、执着与希望,所有被人类所标榜和津津乐道的追求和幸福,在残酷的轮回现实面前,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轮回的痛苦(二):

看完了上面的描述可能有的人认为有些畜生道的惨烈要比饿鬼道的要强,但是为什么三恶道的排名中是地狱、饿鬼、畜生呢?在《亲友书略释》中还有一段令人不寒而栗的描述:

“如上所说,饿鬼感受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但到底需要受多长时间的痛苦呢?《俱舍论》中说:以人间一月为一天,需感受如此五百年,也即是人间一万五千年的痛苦。但有的经论中说为人间一万年是饿鬼寿命,也有说五千年的,也有些饿鬼的寿命更为短暂。但不论是一万年,还是五千年,这种饥渴之苦确实极难忍受,我们吃饭稍微晚一点儿,即颇感难受,一旦真正转入饿鬼中,几百年,几千年得不到一点饮食,不死不活是多么难熬。我们赡部洲人,一般七、八天不吃饭就会饿死,而饿鬼那么长的时间内忍受饥渴,却又偏能"万寿无疆",这即是业力系缚的结果。因为生前对贫苦众生不肯施舍,非常悭贪的原因所致。

我们耳中听闻了轮回痛苦,如果在自己心中感到有些执著,有些恐惧,说明你的修行已有所进步,对轮回有一些出离心。如果虽然听闻了这么长时间轮回痛苦,却还是一点儿也不在乎,则你的解脱怕是没有多大希望了。”  

虽然畜生道的痛苦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更加残酷。但是这只是一时的,以死亡为终结。但是饿鬼道那漫长无期的、让人绝望的痛苦是更加让人不能忍受的。当一边面对绵绵无尽的痛苦,一边只能绝望于对漫漫无期的解脱,那是怎么样一种境界呢?——永无出期的痛苦和折磨。千百年为一天,是什么概念?亲眼目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饿鬼,直到布什占领伊拉克时恐怕也只是他万寿无疆的生命之中的几天而已。  

而地狱更是集中了所有惨烈与绝望于一身,他不但有人类永远都无法想象的残忍,还有人类更加无法想象的遥遥无期的绝望!“他们受痛苦的时间相当漫长,总的来说,需经过百俱胝年等时间,但因为有情业力有深浅之别,因此每个地狱中有情有不同寿命,比如复活地狱中有情寿命: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的一天,此天五百年为复活地狱一天,在复活地狱需感受五百年的痛苦,也就是人间人一万六千二百亿年,然后才可以从此狱得到解脱。解脱的时间,必须是他的恶业力尽后。比如监狱中的囚犯,他的服刑期满才能被释放,同样,地狱众生的业力何时灭尽,那时方能得到自由。如果业力还未报尽,则想舍弃身命是不可能的,会一直不停地在地狱中流转。”

为什么说“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刹那,身心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我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真能如实知道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一刻,哪怕是一瞬间都不能。我的一个小乘修行上很有成就的师兄告诉我说:“证悟三果的人,必须出家,在这个世界上一刻都待不下去,在这个世间生活他就感觉象是在油锅里一样。”  

不要以为恶道离我们还远,如是猛厉的痛苦我们每个人过去都曾亲身经品尝过,而且只要我们一天没有解脱,只要我们还在轮回当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肯定还有的是机会可以去亲身品尝。正如慈诚罗珠堪布说的:“如果我们再不修行,还将无边无际地走,等待我们的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有的时候是黑暗,有的时候是一点点光明,大约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是黑暗,只有百分之十几是光明。光明里还有光明中的不光明。所以,光明在轮回里是极为稀有的,如果继续痴迷,就会这样无穷无尽地走下去。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  

也许有的人说了:怕什么,佛法无边嘛,佛经上说,到了地狱里面只要能念上一声佛号就能立刻解脱。我有地狱免疫,哈哈。我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学净土的居士到他老家去,看到了自己的老家的一个长辈——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向她讲说佛法她也非常感兴趣,这个居士非常高兴,于是对她说:“你念佛吧”老太太欣然应允。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平常口齿伶俐的老太太居然就是张口结舌,无论如何也不能念出简单的“阿弥陀佛”四个字,无论怎么都不行,但是要说别的话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以试想一下,有人连坐在自己家的热炕头上都念不出一句佛来,当身入地狱的时候,当不可思议的苦毒逼身的时候,你真的有把握能念出来吗?《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由于不断悲惨地喊着阿啾啾而称为阿啾啾地狱;阿啾啾的声音也间断了,只能发出叹息的呼呼声,称为呼呼地狱;……将此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火燃为一体,感受强烈的痛苦,只能听到他们大声嚎叫的声音而看不见他们的身体,他们不断生起想解脱的念头,却没有解脱的时候。”到底南瞻部洲为业力之地啊。  

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忘记痛苦,只要有些许的安乐就迫不及待的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就象郑智化的《水手》里面唱的那样:“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总是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身的空虚,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人类总是那么容易自我欺骗,因为只有依靠不断的自我欺骗,人类才能在无可奈何的现实中生存下去。魔鬼731的故事只是发生在几十年前,国人摆脱了战乱的痛苦和运动的惊魂才多少年呢?即使是现在,世界各地风烟四起,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惨死,只是在国内人们才刚刚过上了十几年的安宁生活、就很容易让人以为:实际上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才是真实的。而如果大家放眼世界的话,就会知道,痛苦从来没有远离人类。  

但是这个世界明明有这么多的快乐,怎么说是痛苦的呢?如果佛经说三恶道是痛苦的还可以理解,但是人间确实现量的可以感受到许多的快乐呢,那么取得这些快乐难道是不应该的吗? 其实人们所认为的快乐的本质其实就是痛苦,只不过大家善于自我欺骗而已。 我们所努力追寻的快乐其实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不管人们如何努力,以种种安乐受用方便对治痛苦,然而身体本身多部分即是苦受,任何安乐也无法超过或消除身体的苦受。不管人们享受的安乐如何强,刹那之间只要有些微的苦受,安乐便会烟消云散;而正在经受痛苦时,平时给人带来很大安乐的受用,也无法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普遍现量可见的事实。比如说,有国王坐在皇宫中柔软的垫子上,享受着歌舞美食,沉浸在五欲满足的快乐中,在世间来说,这是很大的安乐。然而当一只小毒蜂飞进房中,它的细针刺中国王时,刹那之间所有的乐受都被盖住了,他只会觉得痛苦难忍,这时候,其歌舞美食软垫等安乐不论如何增加,也不可能压住小蜂咬刺的苦受。苦受的作用,比乐受的作用大,这是名言中无欺的规律,如稍加观察,人们都会明白这种事实。月称菩萨举比喻说,很多人认为丰衣足食是生活中最大的安乐,然而在有吃有穿时,如果儿子死了,那么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解脱痛苦,让人生起快乐。因此,应知身体相续中的苦受,任何安乐也无法消除,佛陀说过:三界轮回都是痛苦的,有少许安乐也会变成痛苦。  

譬如说,有一札左罗刹为了得到罗刹女“司达”,与别的罗刹打了十年仗,后来虽然得到了“司达”,然而依之却无法消除十年战争带来的痛苦,反而更为恐怖痛苦,时刻害怕别的罗刹来劫夺。同样,不会管人们如何努力追逐世俗安乐,自身的苦受是无法消除,即使得到少分,也会转变为痛苦。”  

可见,无论你是身家万贯的巨富,还是食不果腹的乞丐,对你来说痛苦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唯一的区别只能是痛苦的原因不一样。不要以为乞丐因为饥饿就会痛苦,而富翁没有饥饿就不会有痛苦。当他爱的死去活来的爱人离他而去的时候,当他的子女身遭灾祸的时候,任何的快乐享受都不能改变这个痛苦的分毫。我们不惜造下无数的恶业、不惜浪费宝贵的人身光阴所努力追寻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呢?它真的能带给我们离苦得乐吗?不要以为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感受,当真正痛苦来临的时候,任何的快乐都无法掩盖他血一般的真实。快乐就象是飘渺的海市蜃楼,当他来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好象有如梦中,如梦似幻的感觉;而痛苦却是那么彻骨的真实。《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这二者(胜者与劣者)虽然在受用资财上相差甚巨,然而在受苦上却并无多大区别,那些认为胜者无有痛苦的想法,其实是为经观察下的错误计执。”  

快乐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所谓的快乐只是人们的虚妄分别。《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世间众生所谓的安乐,如果加以分析,便会了知它实际上是由人们的分别念计执而生。在外境受用资具等诸法上,并不存在安乐,只是由世人的心意对受用等生起分别,执着这些如何如何美妙等,才会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安乐感受生起。可是分别念不会长久,它刹那刹那之间都在为无常所转,为变灭痛苦所转,而不离苦谛的本性。”  

“而麻木迷茫中,人们也往往执着这类将左肩之苦转到右肩的痛苦转移为安乐。挑重担者左肩负担稍久,苦受增大时,即换至右肩,这个过程其实是以右肩新生起的苦,暂时去除了左肩已生起的大苦,让左肩不断增长的痛苦,转移到右肩去增长。可是世人不能了知,反而觉得此中有安乐,挑夫们挑着重担长途跋涉时,左右肩换来换去,一直不休息,也会觉得安乐不断,而高高兴兴地唱歌。以新生起的小苦代替原先的大苦,而且新起的小苦,即刻便会增长为大苦,这个过程都是在痛苦中转圈,而世人执为安乐,显然是极为颠倒的。如果加以分析,世人的种种行为,如换一种新工作,换一所新住房,换另一辆新车及换国藉,男女换新的对象等等,无非也是以新苦代替旧苦,以期麻醉或欺骗自己,让自己得到一种虚幻的安乐感受而已。”  

可见人们所认为的安乐大多不出这个范围,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人们都认为躺着是舒服的,但是您可以去问问那些卧床数十年的病人们,你问问他们躺着舒服不舒服?所谓的舒服和快乐只不过是用一种痛苦暂时代替另一种痛苦而已。当人们走累了,行走的痛苦显现很剧烈了,于是他感觉到躺着舒服,那不是因为躺着真的舒服,而是他暂时用一种痛苦代替了另一种痛苦,如果他躺时间长了之后,一样会认为躺着很痛苦,想要走走了;有人以为挠痒痒很舒服,当身体某部分痒的时候,一挠觉得真舒服啊。挠真的是舒服的吗?如果你不痒的话,你挠挠看舒服吗?原来所谓的快乐感觉、只是用刮挠皮肤的痛苦代替和麻醉由痒痒所带来的痛苦而已;有的人说他非常喜欢唱卡拉OK,一唱他就特别高兴,可是如果叫他不停的唱上几天他还会高兴吗?所谓的快乐只是用这种消耗体力和嗓子的痛苦,暂时麻痹和转移平时沉闷的痛苦而已。《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异生即随业流转各趣而不定生处的众生。在异生位中,没有任何真实的乐,因而无有可以障蔽或说压伏真实痛苦使之不现行的力量。”  

世间快乐的本质“无非也是以新苦代替旧苦,以期麻醉或欺骗自己,让自己得到一种虚幻的安乐感受而已。”所有的快乐都是经不起观察的,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世间原来真的是一刻都没法待下去,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痛苦中,《金光明最胜王经》称我们这个世界为“纯极苦蕴”;《法华经》说三界如火宅,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几个人真正认识到了这句话背后的血腥和真正的意义呢?想起黑脸朗日塘巴尊者的脸、想起三果罗汉的油锅感觉,是否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应不应该是只有圣者才能具有的心态呢?  

原来我们都这么可怜,这么可笑……。  

当初有师兄问我:看完《百业经》之后是什么感觉?我说:“我感觉人简直没法活。”如果你真的了知任何一个微小的因果都会导致如此惨烈的、动则绵延数百世甚至数百劫的果报的话,除非不要说话,不要办事,不然恐怕很少能不中因果的,我们怎么活?《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每个人都在给自己的油锅添材,而且添的那么起劲。不但为自己添材,将来还要和我们在这个世间的父母妻儿抱成团的往油锅里跳,生生世世、乐此不疲、虚空界尽,我愿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爱乐,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爱乐,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整个轮回就象一个巨大无比的绞肉机,不论是谁,不论他是善是恶,只要投身于此的人都无一幸免,没有例外。而我们无数的人都乐于投身于此,“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面对着血肉模糊的轮回三界,我们每次都能含笑面对,从容投入,如此豪情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难怪佛经上说整个轮回的众生就象疯了一样,真不能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疯狂。  

“总之,三界中的一切皆是无常法,皆是不离痛苦本性的法,譬如说,堕入咸水海中,不论怎么挣扎,自己必定变成咸味,同样,堕在三界苦海之中,不论如何,自己必定会是痛苦。因而有知者,当生出离,放弃一切颠倒执着,勤修菩提道。”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熟悉的句子,是否每一个字都是鲜血淋漓的呢?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

附录1: 《中观四百论句义明镜论》摘要:

........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刹那,身心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 凡夫异生们不畏三有轮回,是因他们为无明愚痴所遮障,无法自知处境的险恶。假如异生凡夫象阿罗汉圣者们一样,能以智慧现见三界生死轮转的诸般痛苦,那在现见同时,他们一定会身心如同瓦器无法承受重压一般,因为凡夫的身心非常脆弱,他们不象圣者那样有坚强的无我智慧与大悲心,敢于面对承受如是残酷的事实。立即毁坏。

在一些公案中,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如世尊在世时,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由现见了堕地狱的可怕后果,一想起来就不敢吃饭,吃完饭一想起就要吐出来;比丘由于能忆念自己前世所受的痛苦,因而经常为之恐惧得全身流血,将僧衣都染成了花色。可是绝大多数凡夫无法如是了知,因而他们虽然处身于火宅之中,却麻木地安然而住,而且还要贪执于此,造业不休,佛在《涅盘经》中说过:“不见后世,无恶不造。”轮回中处处充满着这样的愚痴有情,因而不应以他们的麻木无知,来推想轮回中无有怖畏。

譬如说,有些遭恶魔残害者,虽然他没有见到恶魔,身心也会非常痛苦,他自己也会知道:尚没有见到恶魔,就有如是痛苦,若恶魔现前了,那我肯定没救了!于是会生极大怖畏。同样,凡夫在未现见一切生死众苦之时,也会为一些小苦而觉难以忍受,若能现见所有痛苦,必定会无法承受。另有譬喻说,帝释天的儒童为了得到遍入天果位,结果丧去了生命;同样,凡夫为了善趣安乐而劳作不息,实际上也会因此而失去安乐生命,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果报的苦害本质。月称菩萨言:“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凡夫若能现见自己于世间的一衣一食,一举一动,皆是轮回众苦之业因,见此残酷事实,心胸狭隘卑劣的异生怎能堪忍呢?”

.......... 轮回是痛苦的大蕴聚,若能深刻了知其痛苦本性,必然会生起怖畏与出离之心。已了达苦谛的佛陀与圣者们,在诸多经论中将三界轮回比喻成苦海,这个轮回大苦海的空间无有边际,时间无有始终。无明、我慢与爱所生的三十六种烦恼爱结毒蛇,常见断见的六十二种恶见罗刹,此等见思烦恼贼遍布三界,并不停地搅动生死苦流,使诸有情如水车一样旋复不停,饱受无有自在的痛苦折磨。三苦瀑流波涛之声,恒时充满着轮回苦海,众生无始以来,沉溺于这样的恐怖苦海中,有何理由不生怖畏而寻求出离呢?假若站在蓝幽幽的大海边上,或沉没在浅海之中,有情尚会畏惧,更何况无边无际的苦海,理应见而生畏,毫不犹疑地出离。

........ 整个轮回无有边际,凡夫众生陷在其中,死死生生,永远不可能自动到达边际。月称菩萨言:“血泪滉漾聚,老死波涛荡,无边苦海中,沉溺何不畏?”无边轮回苦海中,海水纯为有情痛苦的血泪聚成,生老病死的波涛喧天,沉溺于如是怖畏境中,众生为何还不生畏惧而寻求脱离呢?”                  

.......... 宗喀巴大师说:“一须不贪爱世间三界六道圆满,次须昼夜无间厌离轮回,此二乃具足出离心之相。” “见轮回中各种妙享受,即如欲呕吐者,此乃出离心生起之量。”                    

附录2:索达吉堪布《亲友书略释》:

“纵使烈火燃头上,遍身衣服焰皆通,此苦无暇能除拂,无生住想涅槃中"。

三界犹如火宅,无有安身之处,六道轮回犹如火坑,充满痛苦,如果不对治烦恼,会永远在无边际的轮回中流转。断除痛苦,必须把握今生,不能拖延时间,一切万法皆为无常,何时去到后世,自己无法决定,况且后世再能否得到此暇满人身,谁也不敢保证。所以,从现在起就应不懈地修持正法,对治烦恼。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头上或身上着火,我们肯定会立即将之扑灭,不会耽搁须臾。对治这一点轻苦,我们尚且不容稍缓,那么,要除去整个轮回的痛苦,更加要马不停蹄地用功,即使现在我们头上烈火燃烧,遍身衣服亦皆烧燃,痛苦难忍之中一想到轮回中的广大痛苦,恐怕就根本没有空闲时间想要去除灭此火了,我们必定会精勤修持正法,力求断除轮回之根,趣入无生、住、想的涅槃当中。《宝性论》中说:"圣者远离了生、老、病、死等痛苦,安住在无生无死无想的涅槃当中。" 是故,应精进修法断除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佛教认为死亡非苦的结束,人们应给予极大关怀的人生根本问题,是如何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理性,意志力和进取心。

  一、面对死亡

  佛经上讲佛陀还在做太子时曾乘车巡游都城,在城的东、南、西三门分别看到老态龙钟者、重病呻吟者、死亡送葬者三种人,在城北门看到一个出家修道的沙门,深受感触,想到自己将来也难免老、病、死,终日闷闷不乐,唯以生老病死大事为念。这件事称为“四门游观”,是促使佛陀出家求道的一大契机。此后他就以全部生命投入对生死问题的解决。由此,“了生死”也就是佛陀思想及其所创立佛教的核心宗旨。

  佛的弟子舍利弗说:“修道调心,进入涅般,对于肉体的死亡,像毁去毒钵,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报,有愿的必定有成,临死不变,是以智慧的眼观看世相,出离火宅,实在是无限之美!”从死中看到了“无限之美”,这是佛教对死的特殊理解。在中国,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将生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质,不在生时思考死亡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对死的不负责任。从这一点来讲,佛教的生死观更胜一筹。佛教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人们因为“无明”的缘故而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这样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止在于生前,也不止在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轻死或者简单的轻生轻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超越生死。

  二、诸受皆苦

  佛教教诫人们正视死亡,是为了帮助人们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陀在出家时的誓言将他舍弃一切、精勤求道的目的表达的十分清楚:“我是因为畏惧生老病死,为除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出家,不达目的,誓不还宫!”佛陀在成道后所讲的第一圣谛即为“苦圣谛”,这是他对人生诸苦的反省和确认,具有人生价值批判的意味。

  以人生而论,一般的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人死后先是受到中阴之形,到二十一天的时候投生入胎。在母胎里,母亲吃热了,胎儿也会觉得热,像被热水浇一样;母亲吃冷了,胎儿也会觉得冷,就像掉进冰窟里;母亲吃饱了,食物压迫胎体,痛不可言;母亲饿,胎儿更觉得饿。等到十月胎满,将要出生的时候,头向产门,就好像两石夹山。快要出生了,母亲身体危险父亲担惊受怕。这是生苦。

  人都靠父母养育,长大了身强体壮,慢慢的生命衰老,齿摇发落,满脸皱纹,耳聋眼花,记忆减退,百病丛生,老态龙钟,举步无力,行卧做起须人扶持看护。这是老苦。

  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有一种元素和其他元素不和谐共处,就能生一百零一种病,四大元素不调和,共能生四百零四种病。地大不调,浑身沉重;水大不调,浑身肿胀;火大不调,浑身蒸热;风大不调,浑身僵硬,百节疼痛。四大不调更是痛楚,亲戚六人昼夜看护,为之担忧,纵然有美食佳肴,入口皆苦。这是病苦。

  人临死的时候,四百多种病同时发作,灵魂不安,风刀解体,没有一个地方不痛。家眷亲属在两旁痛哭流涕。及至断气,遍体僵冷,尸体挺直,失去知觉。过不了几天,血肉坏烂,肿胀烂臭,恐怖至及。这是死苦。

  恩爱别离苦。妻儿兄弟、亲人眷属,相亲相爱,一朝家破人亡,各自分散,无有相见之期,实为大苦。所求不得苦。

  家有钱财,仍然不知足,千方百计谋求钻营,劳神费力。或为官吏,不知足,贪赃枉法以求富贵,被人告发忧苦无量。怨憎相会苦。世人共居爱欲之中,各自争强好胜争权夺利,结成仇人冤家,互相憎恨,甚至拼个你死我活。五取蕴苦也称忧悲恼苦。

  人生在世,难免种种忧愁,家室内外多灾多病忧愁,惟恐财物丧失、经营失败忧愁,亲人远行不归忧愁……种种忧愁使人难得欢乐舒心。良辰佳节本应该是亲朋相聚,笑语欢颜,但是却经常愁颜相对。

  为什么说人生中一切皆苦或诸乐也是苦?佛经中举出来了三条理由:

  第一,苦和乐相互依存而生。有相聚之乐必有离别之苦,有饥寒之苦才有饱暖之乐。《大般涅磐经》卷十三言:“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弃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第二,乐由因缘和合而生,实际上也是苦。乐不会自己平白无故产生,总会依赖足够产生它的各种条件。既然依赖其他条件,则乐属于他,并非完全的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在,这实际上是苦。第三,诸乐无常,本质为苦。依赖一定条件产生的乐,总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消失,不会永远保持不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人生一切诸受皆苦。佛教大谈特谈人生一切皆苦,是悲观的全盘否定人生价值吗?当然不是!我们在理解苦圣谛时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二,说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如果按照世间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来说,佛教实际上认为人生是苦乐间半的。而且更坚持人类有许多特别的优点。第二,只要是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反省人生就会发现,佛教所揭露的人生诸苦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老、病、死是作为人天生就有的缺陷,超时代、超阶级的存在。至于其他诸苦,仍然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而且佛教主要的着眼点就是人本身存在的缺陷——老、病、苦。

  第三,佛教说法的根本原则是“应药与病”。佛教直接揭露人间的苦难和缺陷,就是要提醒众生应该如实认识自己的境遇,使人们清醒起来重视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解决。佛教盛传苦谛不是教人消极的诅咒厌恶人生,而是唤醒世人对自身地位、人生缺陷的如实认识。鼓励人们起来抗争,征服直至根除各种苦难。第四,说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如果持佛教“无常”的观点来看,苦性本空,苦终非苦。这是正确观察诸苦本性,从而彻底消灭诸苦的要诀。

  三、六道轮回了苦无期

  佛经说有受皆苦,并不仅仅只是说人生,他涵盖了整个宇宙有情、有心识的生命形态。形形色色的众生按其生存形态分为三界、六道(五道)、四生、九有、二十五有等类别。

  三界指众生生存的三大种类:

  (1)欲界,这类众生有男女、雌雄、阴阳之别,有饮食、男女、睡眠这三种最基本的需求,人类和动物都属于此类。

  (2)色界,虽然有固定形状的物质身体,但是却没有饮食、男女、睡眠的需要,常住于安乐恬静的禅定中,按禅定的深浅分为四禅十八天。

  (3)无色界,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身体,寂定的心常住于甚深禅定之中,按禅定的深浅分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重天。三界的划分是依据修禅定者身心由浅至深的变化建立起来的。”

  五道或六道是指众生死后的五或六种去处。“一地狱,地下牢狱,是受恶报最重的苦难深渊。二饿鬼,四处游荡而求食不得,饥渴难忍,苦无休止。三畜生,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弱肉强食,自相残杀。又有人类对它们的奴役,鞭挞,屠杀,受苦很重。四阿修罗,住于海中,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威力却没有德行。五人类。苦乐参半,是六道升沉的枢纽,修善可以得升天道,作恶就会分别堕地狱、畜生、饿鬼三道。六天道,指天界众生。他们纯乐无苦(或少苦)、寿命及长、道德高尚、神通自在。但并没有超脱生死,仍不免堕入恶道。上述六道中,印度佛教有的部派删除阿修罗道只说五道。

  三界众生皆有生死,都在三界六道中升沉流转无休无止。《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4经佛言:众生“身坏命终,还复受身”,人虽死亡,肉体腐烂消失但是心识却随即转生别处。轮回无穷尽,受苦也无穷尽。独生独死,独来独往,受苦无量,没有停息之时,不得自知之明。不论如何,仍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轮回原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之一,认为四种姓在生死相续,轮回转世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吸取这个观念并加以改造发展,主张众生在业报之前,一律平等,都是以自身的善德恶行来决定来世的转化。在没有解脱以前,众生都各自依行业的善恶而趣往的世界,有五道或六道之说。六道的群生通称为众生。众生由于未尽之业在六道中受生死轮回无穷流转之苦,称为六道轮回。“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当然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的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它们也都留下对未来世的憧憬,赋予我们的生活神圣的意义。然而尽管这么多宗教的教义,现代社会仍是一片精神沙漠,大多数人想象这一生就只有这么多了。对于来世,如果没有真正或真诚的信仰,大多数人的生活便缺乏任何终极的意义。

  “人死断灭论的泛滥,使不少人不顾后果,不择手段,在过重的欲望驱使下,疯狂的攫取,沦为贪官、骗子、盗贼、毒枭、毒贩、色狼……。心理承受稍低者,则导致种种心理问题和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缺乏正信者则容易上人魔骗子的当,误入邪教的陷阱。这一问题,有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严重的趋势。追究其最深层的原因,应该说在于生死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人们缺乏以了生死为本而安身立命的可靠信仰。

  从伦理学看,生死观决定人生观、人生态度,慎重考虑人必死亡的下场,是决定如何积极生活的前提,存在注意哲学家因而主张“先行死”。佛陀直面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将对死亡的无意识焦虑变为有意识,冷静的省视人生,揭示人生缺陷和社会弊病,并力图用清澈的智慧开辟出了生死大道,以次为中心,提供给人足以安身立命的信仰。在今天这个“财富增长、意义丧失”的时代,这种智慧,无论对每一个人,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四、人身难得当度生死

  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最终走出生死痛苦轮回。

  “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大海深处有一只盲龟,寿命久长,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随波飘荡着一块浮木,浮木的中央有一圆孔。盲龟的颈要进入浮木的圆孔,这是概率极小的一桩难事。而人身之难得,正如盲龟入彼孔。万千生死轮回中,人身难得。所以,每个人能生到人间,都是极其珍贵和稀有的。尤其是生在佛教流传的社会中,更是极为难得的事情。

  佛陀看重人生,以人间为善处,主要是因为人具有修学佛道得以超越生死的诸般条件。超越生死,一方面必须要受生死之苦的逼迫而激发出超越生死的渴望;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反思自身处境的闲暇、理性、和自强自救的意志力。在三界六道众生中,惟有我们人类,寿命较短,苦乐参半,最容易产生从老病死等诸苦中获得解脱的迫切需求。就此而言,老病死等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值得我们人类庆幸的事情。种种痛苦是滋养智慧花朵,是结出佛果不可或缺的土壤和肥料。正因此,佛陀又称老病死为三位教导世人超出生死苦恼的明师。

  我们人类另外一个值得庆幸的资本是自身禀赋的“勇猛强记”的特性。“勇猛强记”也就是指很强的意志力,进取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有了这些能力才得以能够拥有知识和智慧。《长阿含经·起世经》佛言:我等南瞻部洲人在三大方面胜过六欲天、鬼道和其余三大部洲人:“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宰力。并且有很强的自律、自控能力,能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净化心灵。而佛陀出世,是为人类智慧和意志力高度发达的集中表现。人类这些长处都是以“勇猛强记”为前提,也就是说意志力和理性是人类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类得以自我解放,最终走出生死痛苦轮回的根本依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极乐世界之乐
       

一、音乐
  1.极乐净土,常奏妙乐  
  “彼佛国土,时常发出美妙的天乐。”——《阿弥陀经》  
  ——美妙的天乐,不鼓自鸣,所以能时常听闻。世俗的音乐,总需要人演奏,所以常会间歇。再者,世俗的音乐没有法音耐听,听多了,便会厌腻,甚至感到疲劳轰炸!  
  “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无量寿经》
  2.音律优美,远胜天乐  
  “世间帝王的百千种乐,从转轮圣王至他化自在天的音乐,一级比一级殊胜。每级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然而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却不如极乐世界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极乐世界七宝树的一种音声,胜过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的千亿倍。”
——《无量寿经》
  3.万种伎乐,无非法音  
  “极乐世界自然有万种伎乐,其乐声都是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可以净化身心),是十方世界中,最美的音乐。”
——《无量寿经》
  4.乐器悬空,不鼓自鸣  
  “无量诸天,奏出天乐;又有些乐器悬在虚空,宛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观无量寿佛经》
  5.和风送香,身安得定  
  “极乐世界早晨时,四面八方都微微吹着和风,不拂逆,也不暴乱。吹到各种花卉,散发种种香气,普熏整个极乐净土。所有被风吹到身体的众生,安和调适,宛如比丘得灭尽定。”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6.风动树网,演妙乐声  
  “西方极乐世界,有微细轻和的风,吹动了许多珍宝所做成的树林,和珍宝做成的网路。这些树林和网路里,就会发出很细,很好听的声音来。这声音非常好听,好像百千种乐器同时弹奏。听到这种声音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想念佛、法、僧三宝的心。”——《阿弥陀经》
  7.风吹宝树,演说法音  
  “和风吹动七宝树林,发出微妙的声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和六波罗蜜的道理。”——《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8.微风过林,胜于天乐  
  “世间帝王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忉利天宫一音之美。忉利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夜摩天宫一音之美。夜摩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兜率天宫一音之美。兜率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自在天宫一音之美。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他化自在天宫一音之美。他化自在天宫百千万种音乐不如极乐世界风吹树林,所发出的美妙声音。”
——《无量寿经》
二、娱乐
1.无恶道名,何况有实  
  “在极乐世界,听不到各种恶道的名称,没有障碍、烦恼和覆蔽心智的名称,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名称,没有八难的名称,也没有世间相对的痛苦、快乐、不苦不乐等感觉的名称。连假设的名称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世间的实物呢?所以那净土被称为极乐。阿难!我现在只是简单介绍极乐世界的因缘,如果详细解说,经过几劫也讲不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2.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阿弥陀佛的国土,没有黑暗,没有星晨(曜),没有日月,没有昼夜,没有取舍,没有分别,纯一无杂,大家都受最清净而且最上等的快乐。”——《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光普照,胜过日月。”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阿弥陀经》
  “所有众生都感受到高尚美妙的触感快乐,宛如东方的不动世界(《大宝积经》中译为妙喜世界)和西方的安乐国土。他们那里的众生都同样感受快乐,听闻声音,就得到安祥。”——《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阿弥陀佛的世界为什么名叫做‘极乐’呢?因为那世界中的众生,没有一切身心的忧恼和痛苦,只有无量清净的喜乐,所以才叫做‘极乐世界’”!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我看见安乐国、无量寿佛国,没有苦和苦的名称。”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我看见喜乐国(妙乐世界)和安乐佛土中,没有苦恼,也没有苦恼的名称”——《思益梵天所问经》
  3.极乐世界,十种快乐  
  慈云忏主说:“极乐世界有十种乐:  
  (1)无不常值佛苦,而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3)无恶友牵缠苦,而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4)无群魔恼乱苦,而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5)无轮回不息苦,而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6)无难免三涂苦,而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7)无尘缘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8)无寿命短促苦,而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9)无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10)无尘劫难成苦,而有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弥陀疏钞》第二卷
  4.身心勇健,智慧明了  
  “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寿命皆无尽数劫。而且感官极为灵敏,大家都能洞视、彻听、遥相瞻见、遥闻语言。他们的容貌端正、洁净、美好,不再有丑陋。他们的体质都十分勇敢、健康(壮),具有上等的智慧,而不再平庸、愚蠢。他们心中所想的,无非助人利人的道德行为,他们所谈论和表现的,无非是修行和对心智有益的事情。他们各相爱敬,而丝毫没有憎恨或嫉妒。他们每个人都有宿命通,虽然经过了几万劫,对于自己从何而来,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而且也洞悉十方世界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事情。明白无尽数世界,天上天下一切众生心中和意识所想念的事物,又知道他们在那一劫、那一年,都会度脱为人,而得往生极乐世界。”
——《大阿弥陀经》
  “气走安身,宛如所有极乐世界的诸位菩萨。”
——《维摩诘经》
  5.不堕恶道,能知宿命  
  “极乐世界的菩萨,直到成佛,都不会堕落三恶道,生生世世都能了知宿命,除了在五浊恶世示现受生时例外。”——《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往生极乐世界,自知无量劫前的事情(宿命通),及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并且都能洞视和彻听十方世界过去、未来和现在的种种事情。”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6.神通自在,辩才无碍  
  “极乐世界中,所有的菩萨都容貌柔和,相好具足;禅定智慧,通达无碍;神通威德,无不圆满,深入法门,得无生忍;究竟明了诸佛秘藏,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安住寂静,大乘涅 。深入正慧,没有陋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实,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7.音容相貌,无与伦比  
  佛陀问阿难:“譬如有一位乞丐,站在帝王的身边,形相仪容,有相类似吗?”阿难回答:“乞丐长相粗陋丑恶,怎么能跟帝王相比呢?”佛陀说:“帝王虽然在人间极为尊贵,可是要是跟转轮圣王相比,就像个小乞丐。转轮圣王只有统领四天下,可是要比起忉利天王,又逊色了百千万倍。忉利天王比起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又逊色了百千万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比起极乐世界中诸位菩萨、声闻和诸上善人,又逊色了百千万倍以上。”——《大阿弥陀经》
  8.手生供具,普献诸佛  
  “极乐世界的菩萨,手中生出各种花曼、璎珞、涂香、末香等所有的供养物品,然后拿这些供具,去百千亿那由他佛土供养诸佛。”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9.花朵散空,化成宝盖  
  “他们手中又会出现宝花,散在虚空中,化成宝盖。宝盖有十由旬或二十由旬……甚至百千由旬,普遍到十方佛刹去供养。一会儿的工夫,又回到本国(极乐世界),身心寂静,没有爱著,也没有取舍(不同此地之人出外旅游,回来会身心劳累)。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和威神力,以及他们过去生曾经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没有缺减,善于修行、学习、摄受、成就佛法的缘故。”——《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10.寿命久远,时光悠长  
  “师子鼓音王佛时,人寿十万岁;明王佛时,人寿七百阿僧劫;阿弥陀佛国,人寿无量无边阿僧 劫。”——《大智度论》第四卷。
  “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和天人的寿命无法用算数和譬喻来形容。”——《大智度论》第四卷
  “临命终时,看见诸佛菩萨,心不错乱,必得往生极乐国土,我授记此人将来必定成就无上的佛智。……他今世舍身以后,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寿命、容貌、力量同时具足,一切怨仇,并生欢喜。”
——《庄严王陀罗尼经》
  “这娑婆世界的一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寿量品》

你现在观看的视频是:净念相继忆念阿弥陀佛(许俊华、柯佩磊)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64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8 00:3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抹除人的前世记忆,只有如此,人才会珍惜。若仍旧我行我素,再业报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5 19:3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楼主的帖子,对轮回之苦又加深了一步,不过,还是得死死的根据佛经上说的行,依经不依人是末法众生唯一的明灯
288933590正法龙藏群,里面有3500部佛经中的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