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央视新闻频道曾经报道过浙江等地的胶囊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加工药用胶囊的问题,节目播出之后,各级执法监督部门采取了大量措施,加强了对胶囊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也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央视新闻频道的记者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胶囊和明胶行业继续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胶囊企业已经不再使用工业明胶作为生产原料了,取而代之的是专门的药用明胶。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3·15”晚会上,部分企业被曝光仍用垃圾皮料制药用胶囊。这些不法企业生产明胶大量使用的碎皮原料,是经过工业盐、硫化碱、石灰、纯碱、脱脂剂等工业原料处理后所产生的制革废料。这种制革废料原本是有毒有害的工业垃圾,正是因为有明胶厂大量收购,如今才变得身价倍增。
笔者特地走访了在2012年“毒胶囊”事件中,曾经承担过大量工业明胶检测任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据PONY谱尼测试专家介绍,在2005年颁布的《药用明胶》国家轻工行业标准中,对药用明胶的生产原料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用于生产明胶的原料不应来自于经有害物处理过的加工场。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这项规定,制革厂经有毒有害工业原料处理过的所有工业垃圾,都不应该再用来生产食用明胶。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制革厂的工业垃圾皮依然被全国大部分明胶厂作为主要原料,每年共计生产数万吨左右的所谓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分别卖给胶囊厂、药厂和食品厂,最后用来加工硬胶囊、软胶囊、糖果、酸奶、饮料和冰激淋等产品。
用工业废料制作的明胶,可能含有六价铬等多种剧毒物质,长期食用必然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隐患。PONY谱尼测试专家提醒药品企业和其他含明胶食品的生产企业,需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严把原材料关,杜绝使用工业明胶。如自身检测能力有限,宜借助具有先进检测设备和经验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