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口,灭绝无后( N( O! j) f9 c0 G7 R+ c9 ~$ a
由于文殊院的出家人数愈来愈多,致使寮房不敷使用,为了解决住的问题,师父上人乃指示将旧香积寮折除,改建为寮房,以便安众办道、弘法利生。工程的进展相当顺利,在全体僧众的同心协力之下,很快的就把地基打好,并且也将柱子钢筋竖立起来了。2 F" S" C- }$ k/ Q4 _0 Y8 n: d
! y b' \! |, ]6 G
这一天,工作比较轻松,大家边做边聊。当谈到戒杀的问题时,其中一个板模师傅告诉我们说:3 \; x8 ~) A7 C" O3 Q5 X
- @7 I* q! ?, @ d1 D$ \; p ‘屠夫杀牛,是以五寸刀由牛的某处要害刺入,再以另外一只手握紧牛角,用力一转,牛即倒地不起,其手法相当残忍。通常牛在被杀之前,它事先就会知道,所以被屠宰前的牛只,常会流泪不止,但却不知道要逃跑,所以民间有句:“牛知死,不知跑”的传言。然而杀牛为业的屠夫,大都没有好的下场。譬如不久前,草屯就有一个女屠夫,于杀牛时反被牛以角触死。另外有个屠夫,临死前还拚命的跑到王爷庙里求救,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终在庙前广场一直呼号喘息而死,其状就好像牛被杀后,临死前痛苦挣扎的情形一样,非常恐怖。’) D! T: z6 n5 }5 p. q, t4 J+ @* F* u# h: J
5 {+ B; E, e R( ^% V 板模师傅讲到这里,稍为停顿一下,又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 t* E) P/ {4 F8 W8 s( i9 G
; \# Y+ r7 p: N; R4 [" x ‘从前我有一个邻居姓曹,他是一个以贩牛维生的生意人。由于曹某有点小聪明,因此,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段来贩卖牛只。9 a' C% h/ \! J" I; @ _
* F0 J2 |+ T1 \! @& R) v2 q( D+ o4 a 每当农夫前来选购牛只时,他为了展示他所卖的牛强壮有力,便故意将牛牵至烂泥田里,并且在牛车上装满货物,令其拖运,当牛拖不动时,他就以针暗刺牛身,使牛感到痛楚而往前冲,让前来购牛的农夫们误认是只充满力气的壮牛,于是便会以高价购买。
. K2 E. H6 J4 K$ z& K3 p
1 R1 w& P1 s; w! y4 h9 y6 M6 ^2 d 通常,一只肥壮的牛所卖的价钱,往往比一般瘦弱的牛要贵上一万元以上,以十几年前的一万元而言,其数目是很大的,在此暴利的引诱下,曹某往往不顾牛只的死活,经常把即要卖出去的牛强灌米糠水,把牛灌得肥大好看为止,可是,这种做法,对牛而言是很痛苦的,并且若不小心,将水灌入牛的肺部时,会使牛呼吸阻塞,窒息而死。: ]- y+ S6 @1 t% r% V/ P" O
' ~" B8 I0 w6 p/ C; \ 由于曹某为图暴利,经常做出虐待牛只的行为,甚至因而致牛于死地,因此,冥冥中的恶业果报便接二连三的降临他们家中。
, y1 O! q" V# u; ]. F" ^- d8 ?4 Z1 u% \
首先,曹某忽得重病,没多久便在一股阴风侵袭下,哀号呼叫而死,死时两眼瞪大如牛眼般,那种凄凉的景象,令人见了都会感到毛骨悚然。
" D& A F/ ~/ q$ T6 ]3 N4 N B8 f q; r! \. N C
四年后,其妻阿珠,亦继之而亡,死前两脚忽然无缘无故的不能动弹,整天躺在床上痛苦**,如此拖了数月才一命呜呼。' o- n. z% x$ X0 o/ \
; A+ ^) |+ J5 [+ F, W' t 他的儿子本来事业做得还算不错,但后来却不务正业,终日饮酒买醉,在五、六年前,迷迷糊糊的坠落桥下,死时才三十八岁。
3 u+ I# l& x, {1 @1 _. ~3 V! Q w
在短短的六年当中,夫姜俩都在痛苦挣扎中相继而死,就连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惨遭横死。左右邻居都因为他们凄惨的遭遇而热烈谈论,大家都猜想是曹某生前对牛只太残忍,致使那些被杀害的牛只心有不甘,一齐来讨债才造成如此结果。’
. H) m% Z" d; B3 `& x0 r
/ n2 `* \- R' t& D% i2 u8 w2 a 板模师傅讲到这里,深深的叹了口气,似乎在为曹家的不幸感到可悲。
& k4 B$ P5 z5 o0 `. C2 \; q
+ X# T/ O* Q2 p/ Z- v7 U( Z+ ` 听了板模师傅这段真实的故事,使我体会到凡是杀生害命的人,下场都是很不妤的,小则自己一人受恶报,大则更会累及家人,使家人也要一起遭受果报。因此,我们应当要慈心戒杀,以便为自己及家庭带来幸福与安乐。8 k: k: L. `) g* G
4 `. B* o: q/ h*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