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唯白 于 2013-12-29 16:12 编辑
% g0 d, o1 Z, z
. `( ]; ]3 h' f" W+ k6 k$ ?第二个故事9 [8 R/ ~+ C: {# `: B, @' |
这个不是亲身经历,但却是我们这的真实,是有历史记载的,他的碑文,他修的建筑,桥都还在
# C. _9 w; \& l 李化熙,1634年为官,但是当时李自成起义,结果他的部队刚集结,京城就破了...他无奈回到了我们周村,朝廷招安他,他归顺.但是非常不满.于是辞官归乡.
. }/ H* a* x2 i 这里他免除整个周村税收的就不说了,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朝廷在他归乡后,对于他当年集结部队非常忌惮,于是想除掉他.朝廷拨了一大笔钱让他修建周村的桥,这笔钱用来修桥的话,修几百座都可以了,他知道朝廷的用意,如果修不出符合官银的桥,就是贪墨.但是这笔钱并没有修桥,而是修建了他自己的宫殿"小故宫",完全按照当时京城故宫修建,文华殿,后宫,都有.但也缩减了一部分.
: p* _& I: T2 C 朝廷听说后非常震怒,但是又想名真言顺的拿下他,派遣了一名检查使来查看,李化熙笑着带他去了河边,使者问他修的什么桥.
( l( s% |7 h9 ~% T6 v! r. q) \% @ 李化熙回答“金狮子,玉栏杆,走一走,颤一颤,白玉柳,田黄岩,人心善,过桥安”
8 W, ~; E0 S( p+ u 可是使者到了河边,发现什么桥都没有,于是怒斥李化熙,想汇报朝廷治他罪,李化熙不解,这桥就在这,跟我说的一样,为何要降罪。说着他向河边走去,步步踏空,却没掉下去,就这么凭空站在了河的正上方。4 n; H* }1 y+ ]' @
旁边的居民虽然也没有看到桥,但是李化熙免除了周村人的税收,大家都不希望他离开,于是纷纷说桥就在那,桥就在那。
/ Y. f" x9 ^0 i/ O) E: g: |9 k" l 使者想起李化熙说的人心善,过桥安。有些拿不定注意。
f/ f6 h6 f4 W: J8 z' u 最后汇报朝廷的隶书只有两字。
8 m* k; K/ X: v+ x 桥,然。
' ~( `6 I! u. ~( C& j* ^ 这个故事,像不像我们听的皇帝的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