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明星、捧大腕、奢华晚会,政府埋单?日前中国五部委联合发文严查晚会奢华风,鼓励晚会节目形式创新,旨在杜绝某些地方政府为博一时名利靠哄抬明星身价而拼凑出的劣质晚会。中国或许是世界上最爱办晚会的国家,这种节目形式在不少欧美国家虽然不能称之为落伍,但大多已发展成为非功利性的公益活动,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明星的义务出演,更多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更多机构的严密监管。
德国也搞“晚会营销”
在德国,办晚会的机构主要是企业、电视台和政府部门。企业办晚会得自负盈亏,而对于电视台和政府部门办晚会,德国有一系列审查程序,节俭办晚会早已成为传统。
据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学者菲利斯介绍,德国电视台办大型晚会需要过许多关,从内容到预算再到预期效果都有专门机构来进行评估。德国公立电视台直接接受广播电视委员会监督。私立电视台的审查主要由德国媒体许可和监管委员会执行。如果大型晚会对德国社会没有正面促进作用,将“一票否决”。
城市靠搞晚会打文化牌,这招并非中国独创。德国汉堡市政府营销部门主管诺尔曼告诉记者,德国各级政府也把晚会看成“城市营销”活动之一,也就是说非常注重效果。
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在办晚会前制定具体计划,必须详细列出请来的人有哪些,包括说明为什么请,以及酬劳、路费、住宿费等,还要预测效果。接着,由议会一个委员会进行专门讨论。然后,还要把晚会通过媒体公布计划,征求民众意见。晚会结束后,主办方还要提供各种支出发票,甚至连请人吃的饭菜也要写出名称和价格,还要汇报晚会的效果,如媒体反馈等。由于严格的审查,德国各级政府几乎不请高价明星参加晚会。
对于那些浪费纳税人的钱请明星的晚会主办者,德国会严厉惩罚。德国城市波鸿的城市事业局为了扩大名气,在2011年举办晚会。晚会邀请了演艺界明星。而他们每人获得的出场费高达2.5万欧元。此事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明星不得不把出场费捐给公益机构。该单位也受到惩罚。
法国公益晚会收视最高
与比拼天价出场费的商业晚会相比,外国公益晚会的受关注程度及影响力更大。法国每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不是新闻也非体育比赛,而是一档名为“爱心晚餐”的电视募捐晚会。每年这台晚会的收视率都会超过50%,人气堪比中国春晚。在“爱心晚餐”的带动下,法国最流行的晚会形式就是公益晚会,明星和普通观众都有极高的参与度。
除了门票收入,衍生CD和DVD销售,观众还可电话认捐金额,参与义演也很有成就感。从节目形式来看,这类晚会也堪称法国文艺大汇演,唱歌跳舞杂耍脱口秀应有尽有,而且不同年龄段和风格的歌手、演员欢聚一堂,明星全都放下架子,把场面搞得热火朝天。法国人之所以多年来对此类晚会节目乐此不疲,一是能够见到自己的偶像登场,二是自己也可以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一份责任和爱心。
德国电视台主办的大型晚会也几乎都与公益有关。比如,每年圣诞节,德国电视2台都会举办“一颗心为孩子”主题晚会。去年晚会吸引到挪威王妃梅特玛丽特、德国外长韦斯特维勒等名人,他们都是义务出席。很多知名艺术家、运动员、歌手在晚会中担任电话接线员,接收民众电话捐款。仅一个晚上,德国民众就捐出1400万欧元善款。
美国晚会强调民众参与
美国的公众节日不少,但专门为此办的晚会不多。像美国独立日这样的“国庆节”,美国各级政府会花钱搞庆典,游行、明星演出及烟火表演都少不了,但主办者强调的是民众的参与性,即老百姓要尽可能地享受到所花的钱。如美国政府2012年独立日期间,共花了2.1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烟花,但从华盛顿的国会广场到各地政府的烟火晚会,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而一些著名歌手在华盛顿表演的爱国歌曲也是不收演出费的。
另外,像德国最盛大的民俗节日慕尼黑啤酒节,举办期间也会有各类晚会呈现,但最主要、收视率最高的“晚会”无疑是民众当主角的盛装游行。每年的慕尼黑啤酒节开幕仪式上,慕尼黑市长在12响礼炮声和音乐声中用一柄木槌把黄铜龙头敲进一个大啤酒桶内并喝下第一杯啤酒,之后便是全部由民众担纲的盛装巡游。据统计,每年的啤酒节为慕尼黑带来8亿欧元以上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