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使素食是居于慈悲心,素食是慈悲心的行为,凡是素食的人应都有慈悲心,而且素食者每吃一餐素食便增长若干慈悲,纵然不增长慈悲也应维持既有的慈悲心,使慈悲长存于心中,譬如健康饮食增长身高,纵然不增长身高也应维持既有的高度,使生命越来越长寿。因此,日日素食应日日增长慈悲,素食越久的人慈悲心也越来越真切。
从反面看,不素食的人就是没有慈悲心,若是如此,应可明显的比较出来,素食者都比不素食者慈悲。 素食者敢自我肯定比非素食者有慈悲心吗? 素食者应自行检视一下,日日素食有没有日日增长慈悲? 有没有比非素食的人慈悲?假使检视不出来,很明显前述种种假设都不实际,假使检视出来发现自己并没有日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甚至不比非素食者慈悲,很显然,素食和慈悲是不相干的。 若素食和慈悲毫不相干,却向他人宣说素食居于慈悲心,是慈悲的行为,是不是就是虚伪的自欺欺人?
为了检视日日素食有没有日日增长慈悲心,要当了解什么叫做慈悲,若了解慈悲的内容,自可随时检视自己慈悲心成长的现况。
慈悲心探索
大慈大悲是佛教徒挂在嘴边,写在脸上的句子,甚至以吃素表白慈悲的行径。可是,曾经有人问我,什么叫做大慈大悲,我思索了一阵子,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惭愧之余,只好榶塞一番:「与众生乐叫大慈,拔众生苦叫大悲。」这是通行的标准答案,但随后我就陷入沉思中,频频探索此问:
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千生舍命救度众生,这是我们视为大慈大悲的典范,久远以来我们便标榜学习大慈大悲的菩萨行,学佛无不发大心效法释迦牟尼佛。
日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心的人应都有舍命去救度众生的慈悲心,但我长期素食却很担心遇到状况必须舍命去救生,我不得不怀疑日日素食究竟有没有增长一些些慈悲心,也怀疑舍命救生的行为是否就叫做慈悲行。
如果舍命救生是慈悲行是菩萨所当行,释迦牟尼佛千生舍命救度众生后,应当再接再厉,再续宏愿,为什么呢?一命救一命,历千生只救了千命,还有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等待救度。但释迦牟尼佛出生于迦毗罗卫国,并不以舍命救生的行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以如实知苦集滅道四圣谛显发十二因缘而成佛,很显然,舍命救生未必符合大慈大悲的精神,只是一死换得一活的义勇行为,若活过来的人不离苦得乐,随后又堕入苦厄中,而舍命救生之命已断,已不能再度救度于他,释迦牟尼佛若生生世世光做此种义勇行为并无济于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而且,舍命救生必须难行能行,还得时势造英雄,有舍命救生的状况迫在眼前,除非特殊情境,一般人很难有舍命救生的机缘,若都无此因缘岂非永不成就慈悲的菩萨行,永不成佛?由于舍命救生的行为未必是慈悲行,而且可遇不可求,无法以舍命救生的义行来要求菩萨必当行,是故也不必以此义行来检视日日素食的人有没有日日增长此种慈悲心。
其次,学者为彰显与众生乐拔众生苦的大慈大悲精神,无不挖空心思比大誓愿,似乎只要誓愿大无比便是有大慈大悲心,将有大成就,于是宣誓「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竟不知永无实现的愿只是过度膨胀自我的虚妄语。
我们都未得度,但释迦牟尼佛却在我们亟待救度之前成佛,不止释迦牟尼佛如此,过去无量诸佛及十方一切诸佛,不待我们得度也都成佛去了,并没有任何一佛发愿「众生不尽誓不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上所承认的佛,以其不发空愿所以在此世间成佛,此一史实便是对学者所发「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的针砭,牛皮一刺即破。
事实上,一切众生皆自度而得解脱,大慈大悲的菩萨顶多只能精勤做饭请众生吃,不能替代众生饱食,若发心「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自己誓不成佛就是发誓永不被救度的众生,使他人永不实现救度一切众生而后成佛的大愿,彼此阻碍成佛,从此世间都没有得度的人,也没有人成佛。
发菩提心发大愿,往往只是宗教热情的发露,尚不具实质的慈悲心, 我们不能以发大心为有慈悲心,也不能光以发心未退失,证明日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心。
其次,学者为了彰显与众生乐拔众生苦,无不参与慈善事业,以为有慈善的行为就是有慈悲心。其实慈善事业只是功德事业,有慈善的行为未必有慈悲心。譬如为了婚姻,做生意,学业,升迁,建屋,治病,丧亡,大做慈善功德事,都没有慈悲心。又譬如赌彩券赚大钱,祈愿生小孩,还愿的慈善行为也都没有慈悲心。 又譬如贪官,奸商,盗贼,奸夫淫妇,为了求心安大做慈善事业,也都没有慈悲心。又譬如沽名钓誉之士也大做慈善事业,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也都没有慈悲心。 又譬如为自己创造工作,也大做慈善事业,从事慷他人之慨的行事也都没有慈悲心。
台湾佛教界以为广做慈善事业就是菩萨大慈大悲行,鼓励学者留惑润生救拔众生苦,呵责急于求证解脱乐的自了汉,却无视于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烦恼永尽无余而成佛,应说已说,应度已度,并不留惑润生而入灭去了,世尊一生除了说法从未做救济贫苦事业,也不鼓励出家人做慈善救济行为,没有人说世尊自了汉,也没有人说世尊不慈悲。
做慈善事业是在家人的菩萨行,而且任何人士任何宗教团体也都做善事,慈善行为必有功德但未必有慈悲心,未必与众生乐拔众生苦,为什么呢? 众生的苦源来自贪欲瞋恚愚痴,不来自贫病,若来自贫病鳏寡孤独,凡是不贫不病不鳏寡孤独的人应都幸福快乐,应都无生老病死苦。 事实上,无论宗教信仰,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学问高低,无论健康残废,都不免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共患并非慈善事业所能救度。是故我们不能以广做慈善事业为大慈大悲菩萨行,也不能以做了多少慈善行为证明日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心。
食肉的是与非
其次,学者为了彰显与众生乐拔众生苦,不忍吃众生肉,所以提倡素食。但不吃鱼和肉的人很多,理由也很多,未必居于慈悲心,也未必有宗教信仰,譬如肠胃不适应肉食,譬如为了健康长寿,为了治病,为了做功德,为了法会,为了还愿,为了害怕下地狱,为了迷信,为了修气修脉。因此,我们不能光以不吃鱼和肉的行为就断定为有慈悲心,有吃鱼和肉的人就没有慈悲心。
有慈悲心的人很多,如儒家学者,如道家行者,如基督徒,如其他慈善团体的人,以及一般善良的人,他们都不素食,鱼和肉是三餐的主食,若说他们都是魔鬼,都没有慈悯心,则是不智的谩骂,也已辱骂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世尊及其出家在家弟子有素食则素食,有鱼和肉则肉食,五种正食可吃鱼和肉,唯制不杀生(详见四分律药揵度) 。
有问,吃肉和杀生不是同罪吗?
吃肉和杀生同罪时,是为了吃肉请他人杀生,因为教杀,是故吃肉和杀生同罪。若吃不见为我杀,不闻为我杀,不疑为我杀的肉,所吃之肉只是无生命而可食用的物质,吃三净肉没有杀生过,不和杀生同罪。
有说,若没有人吃肉,不会有人杀生,因此虽吃三净肉也应和杀手同罪。
若说「没有人吃肉便不会有人杀生」,反过来说「若没有人杀生便不会有人吃肉」,即时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诤论中,这是混淆是非,模糊因果之论调。事实上,因果丝毫不爽,杀命还命,吃肉还肉, 果报分明,杀生的人为赚钱,为祭祀,为仇恨,为凌弱,为消遣,为吃肉,为迷信,等等而杀害众生命,应自行负担杀生之过,无由推卸杀生之罪责要别人代受。而吃肉之人若不自杀不教杀,无杀心,也未杀害众生命,和杀生扯不上共犯之罪,戒律上无罪,于世间法律也无罪。 若强迫无罪之人受罪,世间法都认为恶法,佛法中岂有此等恶说? 世尊是无上士是智慧圆满究竟的佛,不说混淆是非的话。若如楞伽经楞严经梵网经中有不如法说,是外道夹杂的非法,其非法非律用世间法律知识便轻易可辨正。
有问,即使吃肉不犯杀生过,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妹,吃肉如吃亲属肉,肉食不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吗?
如前文说,若除去为吃肉而杀之外,每天都有为祭祀,为迷信,为还愿,为仇杀,为凌辱弱小,为消遣,为医药,为研究,为赚钱,等等大量被杀害众生肉之外,每天也都有大量众生自行老死病死意外死之肉,已死之众生肉即是无情物。 已死之众生肉是地球上可资利用的食用物质,已死之肉可供养异类众生饱食滋命,了却宿业,彼此互惠。譬如人死,虽盖棺葬于泥土中仍不免被诸小虫食尽,彼畜生类吃人肉并不犯杀业,同理可知,人吃已死畜生肉也不犯杀业。
若吃异类众生肉,世尊说应如食子之肉,只为活命不应贪吃,吃肉应如吃子肉想,即是居于大慈悲心,居于感恩之心。众生若已死,死肉是无情物,吃其肉做子肉想并非吃亲属肉,若真的是吃亲属肉,夫妇行淫也即是和父母兄妹行淫。 由于前世亲属因缘于今生不相续,夫妻过去世纵然是父女母子关系,今生并不延续前生关系,只有恩怨因果不昧,夫妻共相淫欲不是乱伦乱性,同理,吃众生肉已不是亲属肉。若硬要说吃肉是吃亲属肉,子女应孝养父母,应把一切畜生恭请回家奉养孝敬,可知不如理说。
由于众生已死之肉,尚有回馈地球众生之价值,众生彼此互惠,学者若吃三净肉,不犯杀罪,不犯轻垢罪,也不害慈悲心,也不断大慈悲种性,学者应有智慧明辨是非,不应被外道伪造的经律所害。
有说,楞严经中说,比丘所吃五净肉是佛神力所化生,本无命根,并非真肉食,末世众生学佛不应食众生肉,若食众生肉非佛弟子,报终必沉生死苦海。
此说不如理说,为什么呢? 若食众生肉非佛弟子,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世尊便不应以神力化生众生肉令比丘贪吃肉味,也令末世众生贪吃肉味堕生死苦海。 既然草菜不生,可以用神力化生为众生肉,自也可以化生为谷物蔬果给诸比丘食用,不此做,反而化生为众生肉令比丘贪吃,然后再以此辱骂诸比丘,显然可见,这是歪缠的外道法假冒佛说,是提婆达多破僧灭法的余续(详见四分律大正二十二册五九四页)。
再说,世尊住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单单世尊及其随身众千二百五十人,在草菜不生的地方如何能得一日食呢? 况九十六种外道也日日要乞食。宗教活动炽盛,这是生活富裕的社会活动,一如台湾目前的现况,各种宗教都受欢迎,印度当时并非「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有时因天灾人祸,乞食困难,世尊并不许阿罗汉以神力从他方世界取食物来给诸比丘食用,五分律卷第一:「我向作是念,今此国中乞食难得,当与得神通者到郁单越食自然粳米。佛告目连:汝等可尔,凡夫比丘当如之何?目连白佛:我当以神力接之。佛言:止止,汝虽有是神力,宿对因缘欲置何所?又奈将来诸凡夫何?目连受教默然而止。」由文中所说可知,诸比丘素食也肉食,并非肉食不可,即使世尊要神力化生食物也不必化生为众生肉,何况世尊不听用神力左右宿业。彼楞严经中所说此段文句一无是处,只是外道延续提婆达多破僧所说的言论,因为我们凡夫没有智慧分别杀生和肉食的分际,果如提婆达多之所愿,破僧法也灭,佛教徒都用相似文句来攻讦正法律,以讹传讹,流传至今,智者应自觉,大慈大悲心无关吃不吃鱼和肉,绝无食肉断大慈悲种性及沉生死苦海的歪理。
植物非有情,卻也是生物,有其生命,若不愛惜植物的生命,其罪過不下於殺有情生。植物非有情,却也是生物,有其生命,若不爱惜植物的生命,其罪过不下于杀有情生。 四分律比丘戒九十波逸提法(61):「若比丘故殺畜生命者波逸提」九十波逸提(11):「若比丘壞鬼神村波逸提」。四分律比丘戒九十波逸提法(61):「若比丘故杀畜生命者波逸提」九十波逸提(11):「若比丘坏鬼神村波逸提」。波逸提是小可悔罪,若比丘有殺心殺一畜生命便得一波逸提罪,殺一牛或殺一蚊子同樣各得一波逸提罪。波逸提是小可悔罪,若比丘有杀心杀一畜生命便得一波逸提罪,杀一牛或杀一蚊子同样各得一波逸提罪。 所謂「鬼神村」就是植物世界,所谓「鬼神村」就是植物世界, 比丘若壞一片葉子便得一波逸提罪,摘十片葉子,其罪如殺十隻牛。比丘若坏一片叶子便得一波逸提罪,摘十片叶子,其罪如杀十只牛。 為什麼呢?为什么呢?
有些人發心做植物,有些人咀咒下生為植物,如世尊有一世生為檀香樹,這種有情的植物屬於鬼神類。有些人发心做植物,有些人咀咒下生为植物,如世尊有一世生为檀香树,这种有情的植物属于鬼神类。 鬼神中有天,有阿修羅,有餓鬼。鬼神中有天,有阿修罗,有饿鬼。 但大部份的植物是無情生物,不論有情無情,植物往往有很多鬼神和畜生依住,所以植物叫做鬼神村。但大部份的植物是无情生物,不论有情无情,植物往往有很多鬼神和畜生依住,所以植物叫做鬼神村。
我們生活中所食用的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即使沒有鬼神依住,必有畜生類依住。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即使没有鬼神依住,必有畜生类依住。 農夫從翻土播種,施肥,灑水,採收,運送,直到主婦採購,清洗,切煮,這過程中不知要死掉多少昆蟲,我們每吃一口飯,一口蔬菜,一口水果,都背負很多生命被害的因緣。农夫从翻土播种,施肥,洒水,采收,运送,直到主妇采购,清洗,切煮,这过程中不知要死掉多少昆虫,我们每吃一口饭,一口蔬菜,一口水果,都背负很多生命被害的因缘。 若說吃肉和殺生同罪,吃飯吃菜吃水果都和殺生同罪,吃素所害的生命不下於吃肉。若说吃肉和杀生同罪,吃饭吃菜吃水果都和杀生同罪,吃素所害的生命不下于吃肉。 但由於此說不如理說,只是外道故意設計令佛教徒生活不安穩不快樂而說,學者若無殺心,吃肉無過,若無殺心吃素也無過。但由于此说不如理说,只是外道故意设计令佛教徒生活不安稳不快乐而说,学者若无杀心,吃肉无过,若无杀心吃素也无过。
是故飲食的重心要當不貪吃,無論素食肉食不過午食,知足常樂,少吃則少害畜生命。是故饮食的重心要当不贪吃,无论素食肉食不过午食,知足常乐,少吃则少害畜生命。 飲食只為活命不為肥白長壽,佛教徒不可生吃肉類,不可生吃蔬菜穀類和種子(如水果中的子),因為生物中仍有看不見的生命,不吃生機,若出家人吃生菜生種子便得罪(見四分律藥揵度),在家人則無此過。饮食只为活命不为肥白长寿,佛教徒不可生吃肉类,不可生吃蔬菜谷类和种子(如水果中的子),因为生物中仍有看不见的生命,不吃生机,若出家人吃生菜生种子便得罪(见四分律药揵度),在家人则无此过。
由此而可知,我們也不可光從吃素不吃肉來檢視學者日日素食有沒有日日增長慈悲心,我們還探索不出什麼叫做慈悲心。由此而可知,我们也不可光从吃素不吃肉来检视学者日日素食有没有日日增长慈悲心,我们还探索不出什么叫做慈悲心。
護生未必有慈悲心
其次,學者為了彰顯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熱心從事護生事業,我們仔細觀察護生行為,看不出護生行為有多少慈悲心,為什麼呢?其次,学者为了彰显与众生乐拔众生苦,热心从事护生事业,我们仔细观察护生行为,看不出护生行为有多少慈悲心,为什么呢?
若為了平衡動物生態,往往只保護將要滅絕而稀有的畜生,卻理直氣壯的殘殺過多的畜生,譬如台灣毒蛇,不小心被咬一口便可能斷命,若为了平衡动物生态,往往只保护将要灭绝而稀有的畜生,却理直气壮的残杀过多的畜生,譬如台湾毒蛇,不小心被咬一口便可能断命, 但台灣毒蛇日漸稀少,被立法保護,而台灣蚊子,若被咬一口,未必生病,若生惡疾未必死亡,但台灣蚊子過多,卻立法消滅一切蚊子。但台湾毒蛇日渐稀少,被立法保护,而台湾蚊子,若被咬一口,未必生病,若生恶疾未必死亡,但台湾蚊子过多,却立法消灭一切蚊子。 毒蛇和蚊子對人類都有害,護生者卻只保護毒蛇不保護蚊子,其護生只為生態並非有慈悲心。毒蛇和蚊子对人类都有害,护生者却只保护毒蛇不保护蚊子,其护生只为生态并非有慈悲心。
若為了憐憫動物被殘虐,卻無視敵國的人民被強姦被殺害。若为了怜悯动物被残虐,却无视敌国的人民被强奸被杀害。 若為了憐憫人類受天災人禍之苦厄,卻無視於自己國內的同胞受天災人禍之苦厄。若为了怜悯人类受天灾人祸之苦厄,却无视于自己国内的同胞受天灾人祸之苦厄。 若為了憐憫同胞之苦難,卻無視於自家兄弟姊妹子女之苦難。若为了怜悯同胞之苦难,却无视于自家兄弟姊妹子女之苦难。置同類同胞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於不顧,而四處奔走呼喊救度畜生,其護生只是義行並非有慈悲心。置同类同胞父母兄弟姊妹子女于不顾,而四处奔走呼喊救度畜生,其护生只是义行并非有慈悲心。
護生的人士往往只顧護生,不但未護生反而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譬如我們為了美化環境,反而用人為破壞了自然美。护生的人士往往只顾护生,不但未护生反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譬如我们为了美化环境,反而用人为破坏了自然美。 動植物的生態是在六季交替中變遷,是在弱肉強食中變遷,一種動植物的繁衍與滅絕,动植物的生态是在六季交替中变迁,是在弱肉强食中变迁,一种动植物的繁衍与灭绝, 有其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因緣,用人力干涉如同強國干涉他國的內政,只見人類主宰欲膨脹而自討苦吃,不見人類的慈悲心。有其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因缘,用人力干涉如同强国干涉他国的内政,只见人类主宰欲膨胀而自讨苦吃,不见人类的慈悲心。
若用主宰欲來護生,往往只顧發洩一己的情緒,無濟於護生的事業。若用主宰欲来护生,往往只顾发泄一己的情绪,无济于护生的事业。 譬如我們看見婦人教訓小孩,便以己意強行干涉,竟不知母親正在教育有偷竊行為的小孩。譬如我们看见妇人教训小孩,便以己意强行干涉,竟不知母亲正在教育有偷窃行为的小孩。 譬如我們看見監獄中受刑人不自由的生活,便以己意強行干涉,竟無視於受刑人殘害了多少無辜。譬如我们看见监狱中受刑人不自由的生活,便以己意强行干涉,竟无视于受刑人残害了多少无辜。 當我們看見畜生被凌虐,便以己意強行干涉,竟無視於彼畜生的宿業,我們一意孤行只想支配畜生的命運,宛如我就是上帝,於是買畜生來放生,呵責肉食,呵責屠宰,譬如警察捉拿強盜,我們保護強盜,把強盜放走,呵責警察,呵責法官。当我们看见畜生被凌虐,便以己意强行干涉,竟无视于彼畜生的宿业,我们一意孤行只想支配畜生的命运,宛如我就是上帝,于是买畜生来放生,呵责肉食,呵责屠宰,譬如警察捉拿强盗,我们保护强盗,把强盗放走,呵责警察,呵责法官。 只顧與眾生樂而不顧拔眾生苦,畜生被放生了只是逃得了一時,還得重行再受無邊的苦況,沒有真正達到護生的目的。只顾与众生乐而不顾拔众生苦,畜生被放生了只是逃得了一时,还得重行再受无边的苦况,没有真正达到护生的目的。
而且,從事護生的動機也很複雜,有為沽名釣譽者,有為做功德者,而且,从事护生的动机也很复杂,有为沽名钓誉者,有为做功德者,
有為還願者,有為迷信者,護生的行為未必有慈悲心,因此,我們也不能以護生的行為來評量學者日日素食有沒有日日增長慈悲心。有为还愿者,有为迷信者,护生的行为未必有慈悲心,因此,我们也不能以护生的行为来评量学者日日素食有没有日日增长慈悲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