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514|回复: 0

预演死亡与再生的心灵解脱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1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曾就类似于‘幻身’的‘出体’等经验,草撰了一篇与禅修相关的文章,文中提到将从密乘的角度,探讨出体现象与禅修之间的关系,后来并没有写上,是因为考虑以一小节的讨论内容,不足以将幻身(和出体经验)与深奥、复杂而秘密的心灵解脱方面的修持及意义联系上来,而非得专门拟文介绍不可。因此,我将试图结合密乘(又称金刚乘)“空乐大手印”的修持体系中,有关幻身的修行理论来推论出体现象与修行解脱奥妙之道的关系。或许有人会笑说:二者哪能相提并论?但笔者认为,纵然现象许有差异,但两者都是立基于心身之上,其本质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差异,笔者更认为,二者的修行,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预演着死亡与再生的历程,在这种预演中,人们会不断地体验死亡与再生,也因而更加熟悉死亡和再生会在每一时、每一刻中无尽地发生和延续着。生命永远也不会消灭,而生命中最大的恐惧、最大的敌人和最大的无知却可以被锋利的智慧之刃斩除——这一切都包含在对死亡与再生的了悟中。
粗身与细身
按照密乘“幻身居汝肉身中,以尔无暇故不知(龙树菩萨语)”的观点,不论修行与否,人体本来就具有粗身和细身两种形态:粗身肉眼可见,其形成来源于父精母血,是一期生命中暂时的具有,死亡时即被抛弃;粗身由粗风而成,粗风又配合了粗心,形成生命者一期又一期的物质之身(浊身)。另外,粗心还构成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缘的六种感官功能,佛法中名之为六识。

细身则不以肉眼能见,只能在特定的状态下(如禅定中)可见之,其来源不由人为地观想和修造而成,而是由微细风(又名最细气或智慧风)显发后便能自然地生起,这是持续而永久的安住之身,它的构成基础乃五大元素的精微之能(地、水、火、风、空)。当然,此永久应当从元素之能恒远不灭的角度来理解,因为它并不表示为同一无所变化的恒常;相反,它具有无穷无尽的活力,每一时刻都在其生命与世界的舞台中变幻无穷并展现它的魅力。因此,就二者一同具有变幻无恒的特点来说,粗身应该称名为粗幻身,细身则应称为细幻身。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这时的细幻身尽管已非常微细,但还只能称名为浊幻身,这是因为行者此时,还没有体证到幻身自己本来就是解脱的本性之故,也就是还没有了悟自身本为中道(或空性)的原因。

具体在修行之道上,幻身是行者以修持的方法和力量,将粗糙的心身逐渐向内融入精微的意识后,便由其最细微的心身五大元素焕发出本有的光明之身。密乘中认为唯有幻身才是真正的本尊身,因为幻身虽然也能形成头面手脚等躯干,但是却无实体,也没有器官,不同于粗糙的骨肉之身,它是与粗肉身分开后生起的,既能离开粗肉身,又能回到粗肉身,其实质如镜中像、水中影以及天空中的彩虹,空灵、澄澈而无碍。密乘更认为,幻身能随自己的心意变幻种种相好身形,是诸佛菩萨色身的基础。另外,也只有证到幻身的行人才能了知其他已证幻身的行者,而已证幻身的行者将能在此生证取果位成就。

不论以何种方法经验了出体的行者,恰好也可证明“幻身居汝肉身中”的观点:在禅定中(或睡眠等其它所有的可能中),经验了出体的行者暂时舍弃了可见粗身,保留了较细身(还说不上是最细身)的活动。这些经验了出体的行者,不仅是证明了“幻身居汝肉身中”的观点,还同时经历了和密乘行者修持幻身成就法(也包括大圆满的修行者)的过程中,与之极其相同或类似的经验(实际上完全相同)——五大元素转化、收摄、融化时出现的征兆精微光明。

心与风(物)的关系
密乘佛法中将构成生命和世界的所有能量都归纳在地、水、火、风、空、识的六大元素中,“六大”中前五大为物质,后之“识”大为精神,其中外部世界(物质世界)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所组成,有情的生命则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组成,从构成生命的灵性(精神)部分来说可称其为“心”,从构成元素本身(物质)部分而言则称之为“风”。因此“心风”,不但包括了生命体心理精神的范围,也囊括了生理与物质世界的所有范畴(笔者在《风脉明点、大圆满与心灵解脱之道的奥秘》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五大风心元素与心灵解脱之间的关系,读者可参考。)

再者,密乘认为心与物同源,互相依附,同属五大元素的自体,因此心既不是绝对无相的精神(即空的本质),也并不是纯粹的有相物质(即光明的相用)。心与风的关系,以比喻来说就像太阳和太阳的光芒一样,因此既不是一也不是异、即是一亦为异的关系(也就离开了唯心与唯物的观点)。心的体性无有障碍,虚寂空灵,因此称为非有;然而却纵横十方,无处不显,具足光明的性能和作用,故称为非无,并描述心性非有非无的实相为“明空不二”。这里所谓的“明”,就是六大元素中精微心风的功用,也即大种元素物性的的一面,从这一面来说,六大元素的精微实质同统于“风”;空则是“心”的本性一面,即精神的实质,心之体非实为空,相非空为精微光明。二者本来合一,绝没有单独一面的孤立存在,这也是世界和生命的本然。

心风既然不二,则心与身也是一体而无二的,心既不是绝对无相的精神,抽象的精神也必然有依托物,因此密乘中说“风为心马,心乘风行”,这就表明了风是心的载体,心能驾驭于精微的物上而能随心自在,驾御十方,圆融并显现一切。然而这只是精微身心才具有的本来功用,一般人都是在粗身配合粗心的境界中,却是无法企及这样的境界。因此,将粗身、粗心的境界分解、融入为微细风心的修持便成了所有相应法行者最重要的修行。

另外,强调心(意识)与风的不二的道理,是要说明密乘部分行者在修持中以修风的手段来调心,这和显乘佛法中单一修心的作风有很大不同,而实际的修持结果,同样都能证得身心解脱的大自在境地,且相对于显宗,效果迅猛而有力。正因“心风(物)不二,所以无论是修心达风,或者是修风达心,即如由东望西,或由西看东,都能透彻无余。因此,调柔心风,乃至达到自在地驾御心风,心风合一自然也就成为密乘行者修持努力的目标。(也正因心物不二,对那些真正实际证得大自在解脱地的行者来说,光明与本性是本来双运、缺一不可的。有些教派和行者注重于心法,重空性而少及光明,而有些教派和行者恰好相反,重光明而少及空性,在密乘中,能毕竟将二者见行融为一体的,当为大圆满教法中的心髓部。)

幻身最初修持之目的,就是基于禅修见行的方法和力量调柔心风,将粗幻身和细幻身分开来。这样的修持,表面看来是将粗幻身和细幻身分了开来,而实际上却是粗糙的风心融入了中脉(也就是没有偏颇的中道之脉,又称空性之脉)而称名为最细风心,以实现真正的本来觉悟之身;再利用一系列净化细幻身的修法,将浊幻身净化升华为净幻身而证得至高的光明觉悟果位(佛果)。

以心物无二、本不能分的观点来观察离体现象,就不是像一般人误认为的那样——灵魂(心)单独离开了身体!正因心物不二,所以就不可能有单独的心脱离于身。因而所谓灵魂离体的出体现象,准确地说,便是粗身与其相配的粗心暂停活动后,细身与细心相配后出现的结果,也可以说成是细身细心的幻身脱离了粗身粗心的幻身。不管是粗身配合粗心,还是细心配合细心,全都不离心身一体的原则。只不过,凡夫永远只能在粗身与粗心的境界中受猛烈的妄念与情绪之风支配,而修行者则要借者融入、收摄于细身与细心的见修来证取法身空性与报身光明。如对于那些修持空乐大印的行者,尤其是基于修持幻身成就的相应法的行者来说,将粗糙的风心收摄与精微风心,经验五大元素收摄、融化时出现的征兆光明,进入细身与细心的光明而出现浊幻身是必经过程。


意识向内融入的征兆光明
不同的修行者尽管随因缘不同而修持不同法门,但由于同为六大风心的本质之故,因此他们经历的意识经验,粗看起来虽似幻化无穷,仔细观之却都有同具的实质一面,这一切也都掌握在已熟练而又精通所有意识演变过程及奥妙的行者心中。

行者以各种不同的见修方法,使得如瀑般的粗心妄想得以稍歇,心灵由一味向外狂奔乱泻的状态,向内收回一如平静无波的大海,在这个过程中,他或会经历种种如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或会经验快乐、无念或闪烁不定的光明内景,执取这些经验是修行者的一种额外束缚,若对这一显现的过程,既不思维以取之,也不思维以舍之,而仅仅以单纯的观照,注视其本质,则所有的意识显现,便能进一步消融于心灵自身,此时行者有望自觉在空灵无碍而又生机活泼的禅境中。

然而不管禅修如何深入,意识的显现永远也不会停止,那些构成生命和世界存在的地、水、火、风等五大元素也总是相应地活跃与跳动着。五大元素不是由外向内,就是由内向外在不停地收摄、凝聚、分解与转化着,这也是生与死不断演绎的幻化过程。当行者粗糙的风心被调和而融入脉轮(主要是中脉),成为“细微的风”或“细微的气”,也即内在的五大元素光明。这时他就会在定境中,经验各种与风心相应的境界,这种风心呼应的境界,也就是“粗糙的风心”(即五大元素)融解、转化为“细微风心”时所出现的物理或化学反映。如在实践密乘行者的身心中,会有各种与五大元素分解、融化相应时的征兆可以检验,下面详细说明之。

当意识开始向内融化于中脉(或称无所偏袒的中道),依次将有八种征兆出现,其中分粗风融入与细风融入各四种不同的景像,先说粗风融入时的征兆。当粗糙之风开始调柔时,行者就会见到“阳焰景像”。这种景像就像太阳照在热沙,行人似乎看到了水光闪耀的湖泊在那儿一样,或者如海市蜃楼般。这就是五大元素的地大风(它增长和支持身体内的骨骼,指甲等)收摄、融化于水大时的征兆。地大风融化程度越高,此境就越清晰鲜明,否则,景像就模糊不清。

此后就是“如烟景像”。这种烟当然不是像由火堆上冒出来的浓烟,而是一种薄薄的、静止的,或是如一小缕蓝色的在空中飘动的烟。它是水大风(它增长和支持身体内的液体如水分唾液和血等)收摄、融化于火大时的征兆。观境清晰程度也视水大风融化的程度而定。

再后就会出现“萤火虫景像”。这种情景就如点燃一束干草而丢入空中,发出四溅的火花一样,或者像石头相互击打迸出的火花四射。这是火大风(它增长身体内的热能等)收摄、融化于风大时的征兆。

粗风融化的最后一个征兆就是“灯焰景像”。这种内在的观境,就如一支非常稳定点燃了的蜡烛(或油灯)的火焰,它静止、微弱,发出恒常的光芒。这是风大风(它被粗的概念思维所御乘,它增益粗的二无外像及由此而起的粗的概念思维)收摄、融化于识大(意识)的征兆。 “灯焰景像”出现后,所有粗心的概念思维将停止作用,因为这些粗心思维所御乘的风已在中脉内融化消失的缘故。

以下则是细风融入的四种征兆。
当五大元素如上依次收没最后完全融入意识后,便出现三种极为微细心境而成的觉受,即:意识收摄于“现”(现者,即五大元素初步完全融于意识,而现前的心境状态)出现如秋夜清明的天空;此时行者心中已没有粗的概念思维,这种景像是白色的光明,或白色的晴空,感觉为白茫茫的一片,也像秋天空中满月的光,大手印中称此为“白景像心”;

此后是“现”收摄于“增” (增者,更加增长的融入状态),唯见天空日光映照,遍处晴朗 ;大手印中称此为“红增像心”;

再后为“增”收摄于“得”(意识消融的状态),这时仅见极黑之天空,无一丝光线。如同完全无意识状态,微细的意识己经停止,就像很深的昏厥,此时风已更有力地融入中脉。大手印中称此为“黑近成就心”,之所以称它为“近成就”,乃是因为愈趋无意识,光明越是伸手可及。

当行者透过以上三种征兆境界后,最后光明方始出现。换言之,由于行者依靠种种风心修持的手段,使得粗风告以消融,随即顺次出现白景像心、红增上心、黑近成就心,最后光明一片,而被称名为“全体空光明” (在大圆满教法中,则将“全体空光明”称为“地光明”或“母光明”。)这些过程,就像泡沫消融于水面一般,大泡沫先消,接着中泡沫、最后小泡沫也消融了。当五大元素分解、融化到“黑近成就心“时,此心就极为微细而再难分解了,这时呈现的境界便是一片光明。它像秋天黎明的天空,完全清净而空旷、清澈而明亮。这种非常微细的心气,住于心轮中央的不坏明点内,而不可能再融化了。

当行者经验到空光明后准备出定时,与上述次序恰好相反,空光明一过,就会逆转到黑近成就心等,于是心会越来越粗,直到出定时,也就完全回到粗心与粗身的境界。

在修持上,唯有“全体空光明” 才是证得报幻身成就的基础,因为行者在经验全体空光明后,必然会生起幻身——也许还只是浊幻身,还带有心理影像、未能觉悟其本质(为空性)的幻身,各种外道的修行者也能在这里证取幻身并生起自在神通,但由于没有认识其光明之本性故,因而不能获得解脱之果,这也是外道与佛道修行的分水岭。不过,这也许也是那些经历了出体现象者的幻身,因为他们的幻身,也是在经历了五大元素融化时出现征兆后才有的。行者安住在全体空光明的定境上,直观光明的本性,便能在言语道断中体悟到明空不二的原始本性,这时,行者也就证得真正的大乐光明——等同正觉之果的净幻身。

当行者经历了“全体空光明”并依此光明修持幻身成就,这在密宗新派如噶举、格鲁等多修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如修金刚诵、三远离等使风心融解于中脉而出现八征兆,生命暂停活动,最后出现死有光明(全体空光明)后,便由光明逆转起幻身来修报化二身。此外还有修空色、入乐空大定起幻身,这仍要修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法,引生俱生大乐智,证成俱生大乐身,这些都是有功用的法门。宁玛派三大瑜伽中摩诃、阿鲁两大瑜伽也要用有功用之双身法,唯独大圆满派认为光明中本具三身,只要不加修饰与造作,自然任运,子觉光明与母光明汇合,三身境界就能自然显现,而不取风心入中脉的强行之法,并认为这才是全无功用的最上法门。

灵魂的实质
不坏明点住于中脉通过的心轮中央,它禀之于父精血母,也就是说:它一方面从父亲那里带来白明点(即白菩提,主要安住于顶上大乐轮);另一方面又从母亲那边带来红明点(即红菩提或红甘露,主要安住于脐下生法宫)。两者在心轮处会合而形成了“不坏明点”。

个体生命的形成,不仅是红白明点的结合,最不可缺少的是还是自己的参与——“阿赖耶识”的参与,阿赖耶识又名为藏识——含藏了生命无始以来所有的讯息,其能量永远也不会被消灭掉。不坏明点就是阿赖耶识与红、白明点的和合体,也是我们俗称的“灵魂”。这是一切众生生命的本处,终生不灭,亦不增减,所以称它为不坏明点。不坏明点含藏着最细的气和最细的心(细到不能再融了),当临终时,不坏明点就会打开,里面最细的气和心直到这时才得自由解脱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八种征兆光明,除了那些最优秀的大修行人外,并不是会逐一地在每一位修持者身上显现,他们或只经验到其中的几种,或经验的时间非常短暂——并不是没有发生这些过程,而是由于他们的修持能力还未能达到与其相应的程度(如资量、定力等),以至在意识还没能察觉到的情况下,就如电光火石般地过去了。

死亡中的征兆光明
上文中,笔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了密乘中修持幻身成就法的行者,在其修持过程中出现的征兆光明,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对照、总结那些经验出体的人,以及修行其他法门而深入到一定程度的行者,如内省修心或修持禅定的人,甚至是从不修行的人,也会在偶尔的机遇中体验到这些独特的意识经验,或与之极其相同或类似的经验——五大元素转化、收摄、融化时出现的征兆光明,而这些征兆现象却和生命死亡、再生有着丝丝入扣、息息相关的联系。

因为根据密乘的死亡学说,风心融化八种征兆的生起过程,就是一切生命的死亡过程。当我人死亡时,地、水、火、风、识五大元素消融已完后,呼吸停止时,依序将现起白景像心、红增上心、黑近成就心及死亡光明。死亡光明也称死净光,与禅修时经验的全体空光明同属本净光明,行者如能在此刻认识净光明,就能在法性中获得解脱。死亡过程最后四种征兆的生起,是由于红、白明点在心轮中不坏明点上的离合分解所致。因此,修行成就的密宗行者,预演上述死亡过程,不过是死亡过程的“复本”。所以,由于行者已习惯了死亡,当真正的死亡来临之时,行者就得以坦然无惧地通过死亡。

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即使一位从不修行的人,这些现象也都会在每一位个体生命中不断地重复上演着,据经典中的说法,这些(死亡)现象都在人们每天的睡眠中发生,如果一位行人,能清醒地看到自己入睡的过程,也就能觉察到意识融入的八种征兆,可惜的是,除了修行有素者,绝少有人能看到自己由睡眠进入梦乡的过程,自然也就无法了解自己入睡时,从比较粗的意识层次进到比较细的意识层次时的情形。

不但在睡眠中如此,甚至也在每一个念头和情绪的心理作用中发生,但因为人类自身的执著而无法见到,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遗憾。人类恐惧死亡、害怕死亡,把死亡当成人死如灯灭,对死亡持悲观与盲目的态度,其原因就是不熟悉与了解死亡,如果人们在没有死亡前,就能在修行中就预演(当然,只能是近相似)到死亡的过程,模拟分解过程的意识改变,最终达到全体空光明的经验。他就能熟悉死亡,并了解死亡是总么一回事,然后才能正视死亡,并从死亡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我想,这正是人类所应追求的最高目的之一。也正是这样宝贵的讯息,我们将在禅修的经验中发现生与死、轮回与解脱的奥秘!

以笔者一己之理解,所谓心神出体,也就是某种将心驾驭于风后的一种现象。在出体前,会经历种种征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征兆和四大元素融化时没有什么不同。我在《出体与禅修经验》一文中,曾列举了自己曾经验过的出体前的七种征兆。其中出现如海市蜃楼的图像如第六条,以及二到四点等,就是粗风融入意识时出现的征兆光明;而第一点和第五点则可能是意识融入细风后的境地,无意识的状态到出现突然的清明。实际上,笔者也在禅修(和睡眠等)的状态中,经历了白色清月般的光明和朗日映空般的光明,并在极短暂如黑暗的迷离后显现寂静、空旷与了无一物的晴空,其时任何语言也无以言表。另外,笔者自忆幼时,就常常自发而长时间地安住在一片白芒芒不分内外,不可名状的光明中。经常是靠墙而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半天甚至于整天,并因此而动不起一丝分别的念头,也说不出话来。虽然如此,对外境却又明明白白。因此只要在这种安住中,遇到父母亲来喊与问话时,或自己想开口说话的时候,张着嘴却怎么也说不上来。现在想来,可能也就是意识向风心内收摄的征兆。

粗风(气)构成了生命体的粗身,而粗糙的肉体色身正如老子所言:“吾之大患,为吾有身”一样,始终是囚缚心灵于不得自在与痛苦难伸之境的一大桎狱。因为大多数的人们,把时间与光阴全都浪费在粗身与粗心的境界中,殊不知那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但他们却耗费了一生又一生的精力拼命地去抓取,对真正的“心灵凭依”反而一无所知,也不去探讨和认取,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众生颠倒”吧。

了解到意识由粗到细,再到极微细而不可分的所有层面,自然也就能将其各个层面的功能发掘出来。现代科学也证明,越是深入物质微细的层次,就越能发掘其巨大的潜能和功用,如原子层次的原子能等。又如近代才发明的纳米技术,了解到物质精微到十亿分之一毫米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对此笔者不太了解,请有知情者指正),对于那些穷尽最小单位的最细风心所具有的能量和功能恐怕就只能以不可思议来形容了。

最细心构成了最细身,这是细心与细风的本来关系,既是幻身解脱的基础,也是生命继续延续无尽的基础。当临终时,意识慢慢模糊,像海市蜃楼一般,然后见到如烟一样的境界,再变成如萤光一样,而后变成如同灯焰的境界。一个人在睡觉的时侯,也有相似的过程,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因为粗的心意识被睡眠抑制后,便在昏昏中进入梦眠而一无所知!在真正的死亡过程中,地大融入水大、水大融入火大、火大融入风大、风大融入识大——各大元素渐次消融并在识心的死亡过程中经验各种景像。如果在禅修中,一种相似于此的经验生起,虽然我们还没有死亡,但是禅修的过程却经历了和死亡相似的过程、连续的中阴情景,于是就能藉着这样的修持,长养在死亡时无所害怕的因,此诚如伟大的相应法行者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我的修行,就是对死亡一无所惧。”

死亡时最后出现的光明时就是“死净光”,这时若没有认证它,就失去一次了获得无余解脱的机会。净光明过去,反过来回到黑近成就心,于是心会越来越粗,直到完全清醒过来,终于变成了俗称的灵魂身,佛教中称中阴身,即死亡和再生之间的过度身。就一期又一期的生命周期而言,当最细心气变成了中阴身之后就会去寻找新的母胎继续转世再生。

就我自己而言,不是胆量特别大的缘故,而是由于屡次经历了死亡经验,现在对于死亡,已不是再像从前那样一无所知,也更不像一般人那样,提起死亡或想像自己即可能面队死亡时。会显得瑟瑟发抖般的无助与害怕。就如数年前笔者在那个海拔五千米的雪山上,所遭遇到的一场严重车祸一样,当车身在空中旋转了一百八十度,继而翻滚到百米悬崖下的刹那,自己的心中不但没有生起丝毫恐慌,反而在这生死的瞬间,体验到了有生以来从未经验到的、似乎从无始桎梏中挣脱出来的纯净与喜悦,那是种无法用人类语言来描叙的寂静——永恒的寂静和永恒的活力同时存在,似乎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此后,自己也在禅定与幻身禅修的一再现前这种经验,而由这种经验获得最直接的肯定,那就是穿透死亡与再生的坚定信念:“除了念头(意识)的生灭就是世俗的生死以外,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从未有过生死。”

因此我想到,意识真正全部离开肉体,恐怕只会在死亡时发生,因此对于灵魂出窍,可以肯定的说都是一种意识心的缘起作用,这也本是所有众生心的一种现起功能。一切生命体都以自己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气执著之心而展现其共与不共的世界,并以如是因、如是果的链条,连接、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心向外发挥其功能,成为种种发明创造,成为现代科学;心向内自己沟通自己,则达成心意本身能现万有的本能,二者都是心意功能妙用的显现,也就是说,心妄想什么,就能显现什么,一切都没有什么奇特。而人类应该体悟的是:在心的显现力用上觉悟心的本性。如是无论如何运用心向外或向内,都不会使生命者迷惑在显现的作用中,明了此点的话,则不管往来于何种世界,经验何种生命形式,都只是心的游舞、心的幻化而已。

因此对于有心实践禅修之道来说,追求“灵魂出窍” 应该不是修行的目的,而是当意识向身心(风心)内融入时,也即有经验离体前的征兆来临时,直接安住在禅定的境界中体悟实相,因为出体征兆来临时,实际上就是进入了禅定(禅定中阴,禅定独头)中,在定境中于一切不修不整、无取无舍,或向内轻轻观照、审视心的原本源头,便有可能在勤追不舍的体究中,透脱所有心灵的障碍,证得本来无生无死、赤裸明空的本来面目。

附:意识融入的实例
一:噶玛恰美仁波切的经历:
(选自丹增仁波切译著〈恰美仁波切密传〉,括号内为笔者注释)
……有天深更半夜,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在半醒半睡假寐之际,眼前黑影晃动,影影绰绰,仿佛有什么东西压着(即俗称的鬼压床),我心里感到有些惊恐,吓得瑟瑟发抖。突然间,耳畔响起“呜、呜、呜……”“轰隆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声音(意识向内收摄的征兆)……我马上修生起次第来加以遣除,但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我只好观察自心,寻找恐惧的来源,凝视而住。这时,眼前出现一束皎洁之光,就像射进窗棂的月光一样……我想这肯定是白光现象。我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因此放下一切,坦然安住在“恐惧”的念头上,心中的畏惧感顿时缓解。后来,面前出现如火星四射般红光闪烁的景像——也就是红光现象……我又感到恐怖,仍采用前面“坦然安住”的方法予以化解。接着,身心出现从未有过的沉重感,直觉告诉我,有可能黑光现象出现了……身体动弹不得……猛然间,我内心深处有种感觉:这发生的一切,不是死亡现象而是梦境显现……

例二:堪钦阿格旺波尊的经历:
(选自尊者〈自传幻化戏论〉,释觉海译,括号内笔者注释)
……一岁左右的时候……当快入睡时,耳边就会响起如打雷那样 “轰隆隆” 的声音,由此缘起,一切境相就像阳光照射在大雪山上一样,白茫茫的一片(明相,白景向心),过了一会就变成比较浓厚的红色光蕴(增相,红增上心),就像霞光笼罩一般,使心住在朦朦胧胧的昏昧中,接着很快又被裹在一个浅蓝色境相中。此时的心沉沉的,什么也想不起来(得相,黑近成就),又过一会,心就会安住在明空无边、无相的境界之中(空光明)。同时,自己的所有境相都遍满了五色之光,其中有很多像簇丛一样的光团和不可思议的诸多大小明点发出无尽的光焰,特别是很多像刀枪一样锋利的光芒刺入眼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4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