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佛教生命观
1、生命轮回思想
佛教生命观属广义的,其认为世界生命由有情界和无情界组成。无情界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川大地草木等,属器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识的动物,也称众生,属有情世间。有情世间指一切生命现象,包括十法界,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前六是六凡法界,属烦恼众生;后四是四圣法界,属觉悟境界。六凡法界也称六道、六趣,六道轮回,无有休息,若不修行了生脱死,则不能解脱。六道之中,人道最为殊胜,堪称苦乐参半,为六道升沉之中枢,成佛成魔,皆在一心,故有“人身难得,借假修真”之说。
轮回思想是佛教生命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佛教了生脱死之必要性的依据。《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在此,轮回六道是佛教认为的诸苦之一。《心地观经》卷三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生命无始终,即生命的轮回导致精神的永恒性,生命的解脱和烦恼的息灭,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理想。
2、因果报应论
佛教因果学说,是揭示万事万物之原因与结果的规律,简称因果律。佛教以因果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即普通联系律。一切诸法的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由因而生者为果。
深信因果是佛教的基本信念。宋·知礼《妙宗钞》云:“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或因果报应之说,让我们明白现在之所受为过去因的作用,而现在的行为,将会在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如是困,必有如是果,把握自己的未来,不在上天,不在命运,就在当下一念间。
3、佛性论
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的本性,是佛教的自性观。《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故佛性之于人生,为生命的核心精神,人人本具,见性成佛。身体的健康只是永恒生命的驿站,成佛才是真正的养生。
二、佛教重视养生吗?
1、苦空无常的生命观
(1)生、老、病、死——生命的基本规律
众生一期生命具有四种相或者、四苦,即生、老、病、死之苦。众生出生之相称为生相,老衰之相称为老相,病患之相称为病相,死亡之相称为死相。此四相为生命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称之为四苦,是生命的基本规律,不可逾越。如果希望通过修练术达到不死的境界,那是幻想,并不是事实。
肉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境界即是无限的。《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谓:“持有、无之见者,不能脱离生老病死、愁忧苦恼。虽欲藏在空,若处大海中;假使入诸山,而欲自翳形。欲求不死地,未曾可获之;是故精进学,无身乃为宁。”所以佛教追求生命的解脱,以无我为烦恼的息灭状态。“无身乃为宁”,代表了佛教对肉体追求永生的基本态度。
(2)长生终不可得
明仁潮所集《法界安立图》卷一有修仙之说,所谓“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僊;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僊(服藥草久身輕飛舉);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僊(煉丹化骨點石成金);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僊(調氣固精遠形涉空);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僊(嚥精離欲氷雪綽約);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僊(服虹飲霧粹氣潛通);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僊(能以術法述遵自然);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僊(想頂出神觀臍煉丹);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僊(坎離疋配采精攝術);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僊(存想化理邪悟變化)。”《华严经》也有五通仙人之论,这些修炼之术,虽然也能起到强身健体和延寿的作用,但终不是解脱之道。
每一期生命是无常的,并不会因世间各种方法而延长多少。《增一阿含经》卷十九云:“常住於法有心意识,不解深妙空无之慧,心计吾我,五阴所缚,六衰所惑,欲不老病,规拔此恶分离之患,志于常存,终不可得。唯成法身,阴衰悉蠲,无内无外,进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难之患。”,以我为中心,想永保青春,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世间是没有这种事的。
(3)生命的本质
《佛说四十二章经》有问生命本质的问题,佛以“命在呼吸间”作答。命在呼吸间,有两层意思。一是生命实为脆弱之事,一吸不再,生命也就终结了;一是生命的密码就是呼吸,故而安般守意,数息炼心,也能导致相对的少病和长寿。
2、杜甫的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
(1)古代高僧多高寿
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普通人活到百岁不易。而佛教却“年虽百岁,犹如壮容”的唐代及五代高僧中,知名的有日照、慧昭、菩提流老、宝思维、仪宴等,其中慧昭生于公元526年,卒于公元816年,活了290岁(《历代高僧卒年表》)。
其中活到70岁左右者占多数,活到百岁左右者可以举出一批,如据《宋高僧传》善无畏大和尚99岁;唐惠秀大和尚100岁,唐九华山金地大和尚99岁;礼宗大和尚97岁;神秀大和尚可100岁;智威大和尚95岁;怀海大和尚95岁;圆修大和尚99岁;志鸿大和尚108岁;定安大和尚111岁;等等。
(2)当代高僧也长生
以中国著名的高僧中,四川就有清定法师、宽霖法师、遍能法师、隆莲法师,皆近百岁,而乐至报国寺离欲法师124岁,安岳的禅庄法师120岁,济法法师100多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多岁了。
重庆也出高僧,华岩寺心月大师80多岁时还习武练功,健步如飞;能仁寺遍空法师活了104岁;罗汉寺竺霞法师活了93岁;万州慈云寺老法师90多岁还能下田劳动;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今年满九十三大寿,还精神健旺,处理佛教事务而操劳不已。原罗汉寺方丈大果法师,也是近90高寿的人。
3、什么人可以得长寿?
(1)世间的成就与生死无关
财富、学识、地位、美貌等,均难保长寿。才子佳人,自古红颜多薄命。年青气盛都没有保障,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聪明才智与生死无关,许多聪明人,反而早夭。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长寿,否则永葆青春就是太简单的事了。
(2)营养、运动、道德与寿命
营养与运动是长寿之助缘,非正因。许多纨绔子弟吃得好,穿得好,游手好闲,却寿命不长。功夫巨星李小龙天天练习拳击运动,却英年早逝。
道德高不一定高寿,如颜回为述圣,却没有终老天年。项橐七岁做了孔子的老师,却早早地夭折。而盗跖为非作歹,随从千人,横行霸道,去总是死不了。导引许多人感叹“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当然这只是个案,并不是说做好事的就不长寿,而是说做好事的不该短命。生活在山地上,极其艰苦的百姓,没有享受过甘肥之趣,吃着菜蔬,却高寿者极多。
4、长寿的因和缘
(1)长寿因
按佛教之因果律,导致长寿也有因缘果之不同,而长寿之因,有先天因和后天因与内因、外因的不同。《佛说净意优婆塞所说经》卷一载:“短壽因得短壽果,长寿因得長壽果。多病因得多病果,少病因得少病果。”长寿与少病,皆是修来因缘。
佛教长寿因缘,有祖上余荫、宿命因及现在作业因三种,前二为先天长寿因,后一为后天因;前二为外因,后一为内因。
祖辈德行所荫,是长寿之先天因。《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六云:“其子孫榮显必祖上積德,天道昭明,不可不信。”按佛教的因果观,各人因果各人了,父罪子不代受,子罪父不代受,然因父子因缘共业,祖上的业力,会影响子息。
先天因之二是宿命所作因,即前世因缘,致今生长寿与否。《杂譬喻经》卷一:“宿命种长寿因緣故。”如贫穷下贱或宝贵昌隆,皆与前世作业有关。
现世之因,由每个人自己把握,如果掌握得法,必得长寿。《大般涅槃经集解》卷八:“大慈大悲。授不殺戒。長壽之因。莫先於戒。是以先勸問也。”授不杀戒,即今世和后世的长寿因。《大般涅槃经疏》卷五:“言长寿因緣者,正見、正知、正护、正說,即是常住因緣也。”正见等也能导致今世后世的长寿。《金光明经文句》卷二:“若觀四念處是修长寿因。”四念处是禅修方法,即修禅定也能致今生后世的长寿。
(2)长寿缘
有了长寿因,还需要一定的缘,即条件成熟才能显现。《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云:“不杀果报,长寿缘故。”即持戒不杀为长寿缘。《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施食助命,为长寿缘。”放生,施食,长养生命及慈心护生之事,为长寿之缘。《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三:“念一切眾生同是佛因,起不殺行,即是敬信信知因果,作長壽緣。”敬信因果亦是长寿缘。佛经中开示除放生持戒等长寿缘外,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内缘和外缘二大类。
长寿外缘:环境优美,家庭幸福,太平盛世,风雨有时,无有瘟病,社会祥和,所见长寿等。
长寿内缘: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心境和顺,劳逸有度,知长寿道,恒心不退等。
5、如何避免夭亡?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八:“道生曰:欲令问长寿因也,長壽本是入生死、濟物之良津,以慈心為本矣。慈之為濟,無制戒律,令不作諸惡,然使行善,以之極也。”多行善事,得现时长寿报。
《大毗婆娑论》卷151云:“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分别从运动的适量,接纳外界的态度,对做事空间和时间的要求,修行的恰当,饮食之正确,善于医药,远离灾厄凶险处等,就不会过早夭亡。
6、佛教的以法养生
佛教养生,重在养心,以法养生,就成了佛教特色的养生法。所谓以法养生,即重视佛法之修习,令正法长住于心,则见道一日,令不痴,空过光阴,故名以法养生。《尊婆须密菩萨所集论》卷五云:“自持法比丘習智智者學,雖諸梵行人住彼業者,获法养生之具。”这是最早见到获法养生之论。《大哀经》卷八:“从法养生,不从衣食。是故当奉安住之法,则为孝顺,报诸佛恩。”此为安住之法,即佛法安住,以法养生观。
安住之心,谓修行之人,于习禅时,或数息,或观心,当须系缘一境,念念相续,安住其心,不令散乱也。
安住世间,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著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
安住正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安住正路,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安住慈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慈爱之心,则于一切有情,悉与其乐,不加恼害,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悲心,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悯之心,则于一切有情,见其受苦,普为救拔,令其安隐,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谓众生若能安住欢喜之心,见诸有情,离苦得乐,了无憎嫉之意,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舍心,谓众生若能安住舍离之心,则于一切有情,冤亲平等,无憎无爱,此为有依行也。
三、佛教养心长寿术
1、常存清静心
清静心为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又《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下):“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即指无执著之心。
(1)毫不怀疑的心。
(2)没有污染的心。
(3)没有烦恼的心
(4)没有执著的心
2、常存平常心
平常心又称赵州平常心是道,或平常是道。意谓无思量计较的平常心就是道。据《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所述,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如何是道?”南泉普愿答说:“平常心是道。”南泉以为此道不属知与无知。言知,唯是妄觉。言不知,即是无记。拟议即皆乖。故达不拟之道,寥廓洞然,犹如太虚。《无门关》第十九则,颂云(大正48·295b):“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搬柴运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即是神通。
3、常存欢喜心
凡夫境界,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证得菩萨境界,成就欢喜地。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卷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云:“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菩萨十行中有欢喜行,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4、常存善良心
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心念正法”一语。
5、常存和悦心
和,六和敬,身和共住(谓生活上互相照顾)、口和无诤(谓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意和同事(谓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戒和同修(谓遵守共同的戒律)、见和同解(谓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利和同均(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
悦者,悦意,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悦乐,谓如来说法音声,悦可人意,而爱听无厌也。悦耳,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之意。
6、常存安乐心
安乐,身安心乐也。《法华文句》卷八下曰:“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据《法华经》卷《四安乐行品》载,安乐行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等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之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之安乐行为。
7、常存慈悲心
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十二利: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见法句经。
8、常存菩提心
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
9、常存诸佛心
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
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著于任何事、理之心。《顿悟入道要门论》(卍续一一○·四二二上):“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三)指人人心中本来具足之清净真如心。
四、结语
佛教对于养生的态度,先要明了生命之苦空无常,生死乃人之常事,想以任何方法得到永久的寿命,都是不可能的。寿命之长短,各有内因外缘所然,不执著寿命长短,专心于道业,致力于生命的解脱,才是佛教的基本思路。
虽说不执著寿命长短,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态面对死亡,然而,自古高僧多长寿,修行之人有长寿之报,却是历史之事实。长寿对于佛教徒来说,也是五福之一,也能起到教化大众,趋心向善的作用。佛教对长寿的因缘,作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包括运动、饮食、情绪、环境等对人寿命的影响,也分析了过去世的业和祖上余荫对今生寿命的作用,说明了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持戒静心,慈心护生,自然得现世长寿报。
佛教之养生法,注重以法养生,修行即养生的观念,虽不占佛教的主流思想,却也对社会身心健康之内涵,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养生之术,佛教重在养心。养心之法,即安住于正业正念正见之际的禅定方法,于二六时中,勤行于道,合于自然,不执于寿,而寿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