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77|回复: 0

如何运用自我暗示,帮助自己心想事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5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我暗示的魔力是在20世纪初由一位名叫古尔的法国药剂师发现的。有一天,他在卖药时遇到一位没有处方的顾客,这位顾客一直缠着他要买一种药,这位药剂师无奈之下为了打发他走,就给了他几粒没有药性的糖衣片,并对该药的效力大大鼓吹了一番,终于把这位顾客打发走了。几天后,这位顾客又找到这位药剂师,深表感谢,说他推荐的药治好了自己的顽症。
这可把古尔弄糊涂了,按说糖衣片无法治愈这个人的疾病,但事实上,他又因为吃了这种“药”而痊愈。到底是什么治好了他的病呢?惟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病人心理上的是心理因素起了作用。客人本来就相信这种药的效力,再加上古尔的一番吹嘘,糖衣片便起到了灵丹妙药的作用。这就是心理暗示的魔力。
由此,古尔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钻研心理学,并向专家求教,经过几年努力,创立了一个以自我暗示为主的心理治疗学派。
古尔的学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在心理学方面,自我暗示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富生特的《富豪的心理》一书中说:“很多人因为古尔的方程式过于简单而怀疑它的可行性——千万不要这样……我研究过的富人虽然未必明显地采纳这一方程式,但实际上每当他们面对困难或新局面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运用类似的自我暗示去帮助自己闯难关、攀高峰。”
心理上的自我暗示果真具有魔力吗?心理医生喻华锋讲过这样一件事:
某报社的一位编辑来找我看病,自述一个多月来中午失眠,要求开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这可把我难住了。凡是安眠药一般都有四五个小时以上的药效,若中午服用,下午怎么能按时起床照常工作呢?但不管我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他还是一个劲儿地请我开安眠药。我只好一本正经地对他说:“好吧,我给你开药,但药不多,先开几片,你要准时服药。服药后10多分钟,你就开始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你上床躺好,就入睡了,两个小时后就可以醒过来。”我给他开了一周的药。
一周后他又来找我,要我继续给他开这种药,他说:“我服药后睡得挺香。”这可把我逗乐了。因为我给他开的是维生素B,根本没有催眠作用。我老老实实告诉他实情,但他就是不相信,还认为我是舍不得将这种“好药”开给他。我只好再给他开了一周的安眠药……
暗示是隐形的精灵
什么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一切由个人自己给予自己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刺激。它是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像、情感、意志、动机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影响的过程。它是思想意识与外部行动之间的沟通媒介。
前面讲的关于医生给开安眠药的事例,属于人际暗示促使“病人”产生自我暗示。既然心理暗示具有魔力,我们每个人为什么不能自觉地利用自我暗示这个看不见的法宝呢?实际上,我们经常进行自我暗示,只不过由于习惯成自然而很少能意识到罢了。
自我暗示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并且两种暗示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例如,当你清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时,如果看到自己的脸色很好,往往就会心情舒畅,这就是一种积极性的暗示。如果在镜子中,你发现自己脸色不好,眼皮略有浮肿,怀疑自己肾脏可能出了毛病,于是就感到腰痛,这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在这里,为了用对比来说明两种不同的暗示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列举一个医疗疾病方面的事例:
1976年春,关国著名作家柯贝尔总了直肠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部位。他采用了专家西蒙提出的想像疗法。他在西蒙的录音诱导下,想像自己体内的癌细胞虽然面目狰狞可怕,却是一些不堪一击的东西;想像自己体内吞食病菌的白血球异常强盛,无坚不摧,把癌细胞打得落花流水;想像体内的所有的癌细胞都从体表的毛细了动中流走了……仅仅4天后,他去医院接受切除手术。医生打开他的腹部,惊奇地发现他的肝脏竞恢复了正常。医生只为他切除了直肠,他便很快康复了。
美国耶鲁医科大学的一位教授,他从事癌症手术24年之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他发现,那些患有癌症而悲观厌世的人病情恶化得特别快。相反,那些明知患了绝症而依然保持乐观的人,则病情发展得比较缓慢,并容易取得治疗效果。据此他认为,通过想像疗法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使人在心理上拒绝癌的生长,从而达到在身体内抵制癌生长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特力夏·诺丽丝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疾病。要使免疫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就应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他们以心理和生理上的指导。她用想像疗法为癌症患者治疗,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同的自我暗示必然会导致不同的选择、情绪和行为,而不同的选择、情绪和行为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成功学里有一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这里所说的意念也就是自我暗示。同样,一切失败,一切贫弱,也都始于一个意念。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便决定了自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从而也就导致了自己有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以及精神状态,这就是一个人是否弱与强、贫与富、失败与成功的基本原因。我们之所以一直强调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就是为了学会和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们正是在积极暗示与积极心态的相互依存与彼此促进的过程中,再塑一个成功的自我!
调整焦距,避免消极暗示
消极暗示与积极暗示就如同剑的双刃。它会让你战胜困难和挫折,让你获得财富、成就、健康和幸福;也会让你退缩和自卑,从而排斥和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
人生的成败,命运的走向,就在于自我暗示的微小差别。可是,有人会说:“那我们凡事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不就行了吗?”问题没这么简单。
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暗示倾向于消极,也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居多,这往往成为习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若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比较消极,就会在心理上经常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一个人不转变自我意识,不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怎么能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显然,人的心理态度、尤其是自我意识是什么样的,便支配着心理暗示的导向。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人要想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也需要经常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才能真正做到形成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彼此关联的环节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这样简明地表示:
心理暗示   自我意识   心理态度   行为习惯   性格   命运(梦想)
由此可见,我们一再强调的成功始于觉醒,也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心理暗示的改变;我们一再强调的心态决定命运,也就是自我意识、心理暗示决定命运,也可以说是习惯与性格决定命运。这么多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环节,核心与根本在哪里呢?核心就是改变自我意识,就是心理暗示一定要积极。这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正是不同的自我意识决定了进行不同的心理暗示,而正是由天长日久、成千上万次的不同的心理暗示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导致了选择、行为乃至习惯的不同,从而造成了命运的巨大差别。所以,我们要学会并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一定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
美国社会学学者华特·雷克博士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从两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中,找出两组表现截然不同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是表现不好的;另一组是表现优良的。那些品行不良的孩子在遇到某种困难时,往往会预期自己一定会有麻烦,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下,认定自己的家庭糟糕透顶等。而那些品行优良的孩子则相信自己在学习上会成功,相信不会遇到什么麻烦。经过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正如原先所预期的情形:好孩子都能保持继续上进的记录;而那些品行不良的孩子则经常会出问题,其中还有人进过少年法庭。
以上的事实和研究结果再次证实:自我意识、自我评价本身确实能左右一个人的发展。一个孩子如果有了不利的自我意识,就会有不良的表现,也就很容易被人看成是“没出息”的、“没用”的甚至“有犯罪意图”、凡事认为“我不行”、“我注定会失败”的人,他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请注意,在怎样发展积极心态即树立成功心理的公式中,为什么第二句话是“要做那些想做而又怕做的事情”呢?因为正是在“想做而又怕做”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望而却步,放弃努力。只有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即自信主动意识的人,才能在困难和风险面前看到希望和机会,从而进行并坚持积极的自我暗示,用积极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这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我们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国人特别重要。
积极暗示的魔力从何而来
有些人只看到别人的命运时来运转,突然改变,却没去注意和了解改变自我意识和自我暗示所起的魔力。所以很多人把他归于机遇。
机遇是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中获得的机会,用哲学语言来说,它是某种偶然性反映了事物的某种变化和联系。这种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似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创新灵感、感情、姻缘、商业冒险等等,确实和某种偶然性的促进大有关系。可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些偶然性的机遇并不是专为一个人而准备的。别人也可以打定主意,别人为什么不去呢?因为对个人来说,机遇是从无意知觉转化为有意知觉的过程。别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和坚定的信念,而惟有你自信主动、敢于决断和冒险,又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因而,你才发现并抓住了别人无意知觉的机遇。显然,成功的根本原因不是机遇,而是一个人能够发现和争取机遇的自信意识和积极心态。如果你要发家致富,或是想在化学方面发现一种新元素,或想创作一支动人的歌曲,或想设计一种最新最美的时装,或想……,其决定因素和主要法宝就是要有抓住机遇的积极心态和果敢精神,也就是一定要有能够经常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正是坚持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自我意识,把一个人的梦想、渴望、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深深地刻在潜意识中,并主动地采取行动、付出代价,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步迈进,走向了成功!爱迪生就是借助于这个方法,使自己从一个被开除的小学生。卖报生,变成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林肯也是借助于这一方法,跨越了一道道挫折与失败的鸿沟,使自己从肯塔基山区一栋小木屋走向社会,最后成为最优秀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邱吉尔更是借助于同样的方法,使自己成为最有成就的国家首脑之一。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戴尔·卡耐基本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曾经深感自卑的农民子弟,但他改变了自我意识,使自己从一个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卑贱者”,成为一个以毕生精力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和口才与交际能力的成绩卓著的成人教育家。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眼前,那些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而发财致富、有所创造或在某一领域领先开拓、出头冒尖的成功者,有哪一人不是依靠自我心态的开放、自我意识的改变,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的呢?
懦弱平庸的人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遇,总是等待特别的机遇。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机遇。学校的每一门课程、社会上的每一次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的每一次交往、尝试中的每一次成败、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洽谈等等,全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对你是一次测试、一次选择、一次机会。问题在于你的意识和心态、你的观念和追求是否积极,你是否能发现和抓住每一次机会。对每个人来说,机遇和条件虽然有所不同,但没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一次机遇也不降临到他头上。然而,当运气发现你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溜走。
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能赢。这种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不是坐等空想机遇的青睐,也不是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而是通过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去做那些自我想做而又怕做的事情…… 也就是通过在心理上塑造新的成功的自我,以扎实的努力去争取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是人生的科学,成功的规律,其精髓就在于通过坚持积极的自我暗示,重塑新的自我。
有一句话值得牢记:把一个人当作什么,他就会是什么。同样,一个人把自己当作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会比较接近那种人。这不是唯心的梦呓,而是实在的规律,是自我暗示的魔力所致。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目标,实现心愿。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只要你目标明确地想干成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就会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驱使你自觉地甚至是无意识地向着追求目标、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使自己变得自信主动,有生气、有活力、有创造性,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
既然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的方法是坚持心理上的积极的自我暗示,那么,我们在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时,应当怎么做,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牢记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语句简洁有力。如“我一定要发财!”“我一定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2.意向必须积极,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说“我不要受穷”,这消极的语言会把“自己总是受穷”这个观念印在你的潜意识里,使你难以重新自我描述。因此,你要说“我要越来越富有”。
3.信念坚定、目标明确。暗示的语句要有相信能成的可行性,不能在心理上产生矛盾与抗拒。如果你认为“我在今年要赚到几十万元’提不大可能的话,那就选择一个切实可行而又比较理想的目标,如“我今年之内要赚到五万元”。
4.想象具体的情景。默诵或说出暗示的语句时,你要通过想像在脑海里清晰地看到自己变成富有的模样和情景,越具体越真实越好。具体而真实的情景才能激励自己的行动和热情。
5.贯注感情,激发热忱。想像自己身体健康,你要有浑身是劲、充满活力的感觉;想像自己发财致富,你要有存款增加、生活丰盛的感受。当你进行自我暗示、默念暗示的语句时,一定要把感情贯注进去……人的意识和行为不仅会受理智的支配,也会受感情的影响,而且越是富有感情的自我暗示,越能激发潜意识向着积极的方向转变。否则,光是嘴里念叨是不会有结果的,你的潜意识是依靠你的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每天为您更新“成功日志”更多学习欢迎您加QQ:863799908,QQ:11912000,亚洲访问量第一的成功学QQ空间,成功需要改变,改变需要学习,学习成功者证明有效的成功经验帮助您更成功!成功者凡事立刻行动,主动出击!)
目标,是一个有限期的梦;自我暗示,是为了激发热情,促成行动。尽管机械式地自我暗示也会有一定效果,但是,你越是信念坚定、倾注感情,收效便越显著。如果你的身体、理智、感情都一致渴求一样东西,你就会不怕艰难,敢于冒险,甘愿付出代价。这样,你的梦想通过实际行动就会成为现实。
比如,一位性情腼腆的大龄青年要去和通过朋友介绍的一位姑娘初次见面。朋友一再告诫他:以前你跟人家见面。总是脸红,不是有话说不出来,就是说出的话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行,你失去了多少机会呀!这一回机会难得,这个姑娘确实不错,你可一定要改一改老毛病呀!
这位腼腆的青年点头称是,他当然愿意不再拘谨木纳,而要洒脱自如。但他在赴约前,如果在心里只顾提醒自己别再犯老毛病,别再脸红,别再说话词不达意、颠三倒四……这是什么样的自我暗示,会不会有所突破呢?恐怕还会重蹈覆辙,效果不佳,因为这是消极的自我暗示。
那么,当他照镜子、打领带要去赴约之时,他应当怎样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呢?他应当微笑着看着镜中的自己在心里说:我见了她会脸红吗?脸红有什么不好?脸红表明我身心健康,可以增添我的魅力!我当着她的面说话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吗?没关系,说得不好,我也要实话实说。我就是要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听得她感到莫名其妙,稀里糊涂地投入我的怀抱!走!
试想,如此这般地自我暗示,必然会改变自我,有所突破,使他能做到敢于和乐于自我表现,与人交流。与以往的表现相比,一定会有良好的效果。
为什么他这样自我暗示就是积极的,会有所突破呢?因为他做到了自我接受,自我肯定,自我激励,也就是摆脱了旧我的桎梏,以积极的自我意识重新进行自我描述。显然,积极的自我意识是整个成功心理的核心,也是每一次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根基。一个人如果不能在根本上坚信“我能行”,那么他所经常进行的自我暗示怎么会是积极的呢?
当然,我们得承认,一个人要改变自我意识,由早已习惯的消极暗示转变为积极暗示,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形成的。我们要下决心改变自我意识,就需要了解和反思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暗示。
1.如何看待自己的智能,即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如果认为自己条件很差,缺点很多,并害怕承认,力图掩盖,当然就会影响自我认识,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如果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充分表现自己的优点,开发自己的潜能,不去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足,那就会有较高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评价。
2.为自己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提出什么样的标准。如果自我期望和要求很低,就会志得意满,不思进取;但如果对自己的目标选择期望标准过高,也会力不从心,悲观失望。只有从实际出发,选择和期望较为恰当,才会产生积极作用。
3.和什么人比较。一个人通过和不同的对象做比较,可以使自己显得很矮小或者很高大。一个人如果眼界狭窄,见识很少,仅仅只同几个人相比较,就会产生过分的自卑感或优越感。
4.个人的归属感。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如果发现他所属的群体、环境较为优越和可依靠,微不足道的自我由于“我们”而会增强信心;反之,就会感到平庸而虚弱。同样的道理,家庭环境、别人的看法、学历的高低等等也都是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5.如何看待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成功令人鼓舞,失败令人沮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对人的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把成功心理所包括的各个方面的思想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但不论因素有多少,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依然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期望与要求所构成的自我意识,因为一切因素的影响都要通过你的心理反应才起作用。你到底认为自己能行,还是不行?你是侧重于“想要”什么,还是总想“不要”什么?你是习惯于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还是一定要做自己的最高仲裁者?这一连串的自我意识和选择便决定了你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将会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并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说,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
一位硕士毕业的女律师准备第一次出庭论辩,内心紧张不安:“我不要神色拘谨,说话不顺。我不要被人家看出我是第一次出庭,没见过世面。我不要被人看做大年轻,没经验。我不要被人看做大幼稚,没本事。我不要……”
她掉进了一连串的“不要”、“不能”、“可别”之类的陷阱里,她总是担心出错露怯,害怕挫折失败。这当然属于消极的自我暗示。可是,事情往往是你不要什么,你害怕什么,却偏偏会出现什么。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里多次出现的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如打高尔夫球,你总是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大脑就会浮现出“球掉进水里”的情景,那么事情必然发生。
许多人在当众演讲、与人交际、求职面试、与异性约会、参加某种比赛等活动中,尤其是初次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消极的心态,都会掉进一连串“我不要……”的陷饼里。
那么,这位女律师应当怎样自我暗示呢?她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希望发生的情景上,她应当在心里说:“我相信我能行!我相信自己一出庭就显得很有精神,很有气质。我希望一张口辩护就使人感到我精通法律,主持正义,我的论点是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的。我希望语言流畅,论辩有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赢得人们的赞成与支持!”于是,她就想像那种充满自信、论辩有力的具体情景,经过这样的练习和准备,她就会在第一次出庭辩护中获得成功。
实际上,许多人并不是绝对不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但由于他们不经常、不坚持这样做,因此当面对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就对积极的心理暗示失去了信心,从而把心理暗示这个法宝翻转到消极的早已习惯的那一面。有些人之所以难以把成功心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其原因就在于此。这就说明,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识不能脱离早已习惯的旧轨道、老框框,就会误以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没有用。
积极暗示,不是自吹和赌气
重新描述自己,坚持积极暗示,必须是自我肯定,充满自信。对此有人也许会有疑虑:凡事都抬高自己,认定“我能行”,这岂不是随心所欲地自吹自擂,太不谦虚了吗?
产生这样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却是不正确也不必要的。某些人确实有妄自尊大、自我吹嘘的不良表现,但这种表现与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表现是性质不同的两口事。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可以提出这样几点理由:
1.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内心的意念而不是嘴上的吹嘘。自我暗示的话语是在心里说给自己听的,即使不够谦虚,别人也不会知道,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却能支配影响自己的外部的表现。比如你在自我意识上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虔丽的,这会使你精神焕发、情绪愉快、风度大方,这样自然会有一种气质美。
2.自我肯定、积极暗示可以开发自身的潜能,而不是脱离实际,空想好事。比如前面提到的要与姑娘约会的小伙子,他的心理暗示是促使自己把潜在能力释放出来,是很实在的事情,绝非是空想瞎吹。
3.较为重大的人生选择方面的心理暗示往往是追求较高的理想和目标。如你要成为作家或富翁,这种意念与自身的处境、能力和条件会有明显的差距,但这是一个不断开发潜能、不断创造条件的奋斗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唾手可得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梦想可以成真。实际上,总的目标和进程分解到每件事和每一步上,是十分具体而平常的事情,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幻影。所谓“梦想”只是一种形容。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大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艰苦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4.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不是出于虚荣心和赌气。某件事别人认为你不行,你非要争这口气不可!怎么争呢?这就要看你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了。如果你这样想:我要让那帮家伙明白,他们难不倒我!我不能让他们把我看扁了!——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明白吗?是为了让别人把你看扁吗?他们明白了,你就自信了吗?他们不把你看扁,你就不扁了吗?如此赌气争高低,主要是虚荣心作怪,而不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你把自己的价值交给别人去评判,你就不能主宰自己的灵魂和命运。
5.自信不是自卑,而且也不是自负。如果你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过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自吹自擂,是一种令人反感的思想意识,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心理的自我暗示不仅不必挂在嘴上,而且自信与自负恰恰是两种相反的自我意识。尽管在表面上,自信与自负都是自我肯定,但自信意识并不需要贬低和否定别人,也不需要通过自吹自擂来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许。而自负刚好相反,它在本质上是和自卑同属一种消极的心态,二者同样都是缺乏自信而必须依据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为了不让别人小瞧自己,从自己不如别人这个极端,跳到机自己比别人都高明的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自负,只不过是消极心态的另一种表现而且。而积极的心理暗示——自信自爱的意识,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并主宰自我的意识,它并非不要别人信你爱你不可,何必要在他人面前自我炫耀,表现得自命不凡呢?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也有缺点不足,总之一句话,是认为自己“能行”。请注意是“我能行”,而不是“我最好”。
真正弄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了:自信、成功、积极的自我意识,改变自我描述等心态问题,在本质上主要是重塑新的自我,自己跟自己较劲,并没有攀比性和竞争性,不需要为了竞争取胜而采取损人利己、诱骗利用等不正当的行为。(全文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4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