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易》入道
北宋邵雍《皇极经世》 杨景磐《皇极经世演绎》
太乙:
古籍《太乙统宗宝鉴》杨景磐《太乙通解》《太乙考证》
奇门:
古籍《御定奇门宝鉴》《御定奇门真诠》《奇门法窍》张志春《神奇之门》《开悟之门》杜新会《周易与商战》《周易与三十六计》《奇门遁甲现代实例精解》石建国《奇门透视》
六壬:
古籍《御定六壬直指》陈剑《注解大六壬占验指南》刘乐科注解《大六壬断案疏正》杨景磐《历代六壬占验选注》清張官德《六壬辨疑毕法案录》叶飘然《大六壬通解》台湾秦瑞生《毕法赋注解》《六壬金口诀大全》张得计《金口诀应用学》《金口诀课例精解》丙辛《金口诀教程》
命理:
古籍《滴天随》《子平真诠》《穷通宝鉴》朱祖夏《命理精解》
六爻:
古籍《增删卜易》《卜筮正宗》《易隐》 脀鱨汰注解《卜筮备要》
风水:
古籍《玉函通秘》《玄空本义——谈养吾全集》《地理人子须知》《天元五哥阐义》《沈氏玄空学》《二宅实验》马明钱德胜《人居环境学——杨公地理学应用揭秘》练力华《玄空住宅环境学》韩少清《玄空风水精论》
谋略: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反经》
修身:《道德经》《庄子》《菜根谭》《论语》《孝经》《弟子规》《围炉夜话》《增广贤文》 .
何为“易道逐心”?
或问:易道逐心,何也?
答曰:心要至需至灵,以诚信为主。凡占卜,存心道性,不可一毫私念起于心中。取爻象,在乎果决,不要孤疑。
妙处当以心会神领,有不可言传者也。
如此则神灵辅助,随我取舍用之,自然灵验矣.
故曰易道逐心。
易道心性
易道逐心,出于混元:
大道逐性,出于神仙。
易本逐心,天地合体:
阴阳假神,出于混元。
一得一失,皆在日月盈亏,一离一合,皆从无而立有。故易本逐心,人灵神辅,显明在乎信,吉凶在乎人!
三要灵应篇序
夫《易》者,性理之学也。性理,具于人心者也。当其方寸湛然,灵台皎洁,无一毫之干,无一尘之累,斯时也,性理具在而《易》存吾心,浑然是《易》也,其先天之《易》也。乃夫虑端一起,事根忽萌,物之着心,如云之蔽室,如尘之蒙镜,斯时也,汩没茫昧,而向之《易》存吾心者,泯焉尔。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然事之未萌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故先师曰:「思虑未动,鬼神不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故事萌于心,鬼神知之矣。吉凶悔吝有其数,然吾预知之,何道欤?必曰:「求诸吾心易之妙而已矣。」于是寂然不动,静虑诚存,观变玩占,运乎三要,必使视之不见,吾见之;听之不闻者,吾闻之;如形之见视,如音之见告,吾之了然鉴之。则《易》之为卜筮之道,而《易》在吾心矣。三要不虚,而灵应之妙斯得也。是道也,寓至精至神之理,百姓日用而不知,安得圆通三昧者,与之论欤!此先师刘先生(江夏人,号湛然子)得之王屋山人高处士云岩。
灵机赋
天机深广,全凭一点灵心。人事渺茫,只在片时诚意。言词有限,变化无穷。乾坤有夫妇相生之道,还防两地相穿。申巳有母女相合之情,何虑宫门相迫。休、生、开为福德之门,嫌立破军之地。伤惊景是雷霆之户,当兴武曲之门。生门则亲寿安宁,杜牖则妻身贞静。奴仆逃亡,极嫌开、景之户。子孙衰替,最忌伤死之门。中堂乃无门之室,难安患病之人。地户为文曲之乡,应建宫墙之地。会文献策,利在景门。避难隐居,宜于杜户。疾病祈求,紫气反为恶煞。逃亡捕捉。黑星便是吉神。余凭定论,各自精神。
遁甲注:此赋为《御定奇门宝鉴》所载,虽寥寥数语,却纲举目张,值得细品。今只对赋文的前三句心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望同道斧正!
天机深广,全凭一点灵心。
此为心法。灵心者,人心对事物的感应点。就拿预测来说,提倡法无定法。天机尽现于动处,能否抓住这个动机,就在于人的心是否能与此时的“动机”相感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时。正时,外界之景、物与我心感应之时既是正时。非指当下之年月日时。我心不动与当下有何关系?所以预测的准确性除了易者本身的修为以外,更重要的是对正时的把握。
人事渺茫,只在片时诚意。
动中见天机。心动感应之时,就毫不犹豫去发课、演局,起卦,不要犹豫不决,此为即为至诚之道。
言词有限,变化无穷。
世界万事万物复杂多样,要想探其奥秘,非文字与语言所能表达清楚的,全靠自己的心去领悟。
参透人生便是禅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我有许多难解的问题,关乎心灵,涉及思想,让我困惑不已。随着人生境遇的不断改变,禅意盈心,我有了心得。
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参禅悟道,需要人生的大智慧。禅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真善美的至高境界。
一直以来,我顽固地认为,修身养性固然不错,但我绝不可能达到不恨不怨的豁达境界。试想,人生路上,遭遇坎坷,怎么会不怨天尤人?生活中,被人伤害,为什么不还以颜色,以牙还牙?向敌人示弱,为对手鼓掌,这样的人生岂不是一种懦弱行为?难道好人就是软弱可欺的吗?
一直很欣赏这四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镜台,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遮蔽了光明的本性。直到有一天,读到以下四句偈语,一颗心才突然了悟,原来烦恼都是自己找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不是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无一物,怎会染上尘埃?这之后,人生所有的难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恬淡安静。那禅精要义,就如奔流的溪水,温暖地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灵原野郁郁葱葱。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不惑之年的我,沉静地微笑。智洪与赵州禅师的境界,我永远无法企及,但我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不断地接近。
在偈语妙谛中参透禅机,在禅意玄机中觉悟人生。正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佛说原来怨是亲。纵使别人怨恨我们,我们也要拿他们当自己的亲人,感谢他。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人制造的种种人生的磨难,我们的心灵就无从升华。心宁静,以致远。人行走于四方,奔波于名利之间。人活着应该是努力让心灵得到升华,把现实中的名利看淡一些,更值得你关心的,应该是你自己的心。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天下无物不美,但要有一颗欣赏美的心。
红尘中,许多人丧失了甘于平淡的朴实的心,不再珍惜和感激真挚的收获与拥有,不再有一颗丰盈的心。岂知,拥有一颗平常心才能将功名利禄看淡,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
佛说,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禅悟的心得。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