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医学专家分析,当体内乙醇量达20~40毫升时,人进入兴奋状态,易感情用事;当体内乙醇量达到50~100毫升时,人即可出现生理失调,精神失控现象;当体内乙醇量达200毫升以上时,便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抑制呼吸中枢,引起死亡。 佛在世时,他的一个弟子神通比丘,一天赴檀家应供;一席间吃了一些酒。在回途中,因不胜酒力,醉倒在路上,涕唾满面,虫蚁满面,威仪荡然。佛陀遥知此事,便率领众弟子前来,现场说法,并制戒说:“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着酒中而入口”。
据医学专家分析,当体内乙醇量达20~40毫升时,人进入兴奋状态,易感情用事;当体内乙醇量达到50~100毫升时,人即可出现生理失调,精神失控现象;当体内乙醇量达200毫升以上时,便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抑制呼吸中枢,引起死亡。
据报道,嗜酒者预期寿命比常人减少20年,饮酒者自杀率约占自杀中四分之一。长期饮酒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引起周围神经炎,多种脑功能性和器质性障碍,如焦虑、抑制、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震颤性谵妄、幻觉症、大脑皮层萎缩等。有些国家精神病院中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占20~30%,澳大利亚达50%。酒精对生育也有显著影响,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或低能。如我国古代诗人,“酒仙”李白和文学家陶渊明、辛弃疾等均嗜酒,而其后代均愚钝无能。酒也危害全身其它器官,导致胃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炎。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肝硬化由酒精引起。
酗酒对社会、家庭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工业化国家30一50%致死的交通事故与司机饮酒或服用其它药品有关。饮酒使美国工业每年损失200亿美元。同时酗酒还使家庭离婚率上升,使犯罪行为增加,如酒后肇事、偷窃、攻击行为、诈骗、流氓、凶杀等。
令人忧虑的是,中国酒民日益增加,达1.6亿人。中国酒的年产量达1380万吨,和杭州西湖中水差不多,而且以23.5%速度增长,耗费粮食为200多亿公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提出“除非采取适当措施,否则,酗酒可能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成了—个大公害。”
佛教经论对酒祸有不少论述,化导世人远离酒患。
《四分律》说饮酒有十种过失,(1)颜色转恶;(2)不劣轻浮;(3)眼视不明;(4)现嗔恚相;(5)坏田业资生;(6)增加疾病;(7)斗讼滋生;(8)恶名流布;(9)智慧减少;(10)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大爱道比丘尼》将酒譬为毒药、毒水、毒气,是众矢之源,众恶之本。《沙弥戒经》、《大智度论》更分别数列了饮酒的36失和35失。其大意可既括为:(1)不孝父母;(2)轻慢尊长朋友;(3)不敬三宝;(4)不信经法; (5)讦露人罪; (6)诬人恶事; (7)恒说妄语; (8)传言两舌; (9)恶口伤冬; (10)生病之根; (11)斗讼之本; (12)破散家财; (13)废忘事业;(14)恒无惭愧;不知羞耻; (1 5)疏远善人; (16)狎近恶人; (17)常怀恶怒;(1 8)横杀众生; (19)偷人财物; (20)奸犯他妻; (21)伏匿之事尽向人说; (22)无复智慧; (23)恶名流布,人所憎嫌;(24)种狂痴因,遗患后代; (25)常怀忧愁; (26)举止失态; (27)倒卧沟渠;(28)暑月热亡; (29)寒天冻死; (30)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等等。佛教对酒过的描述,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基本符合事实,足以引起人们重视。当时,佛陀释迦牟尼为了防微杜渐而厉行。酒戒也就不难理解了。
佛教把酒戒不仅列入沙弥戒、比丘戒,还列入菩萨十重禁戒、居士五戒。五戒中、杀、盗、邪淫、妄四戒是性戒,酒戒是遮戒。遮戒就是起遮护作用的戒。
《成实论》说:“问日:酒是灾罪耶,答:非,所以者何,饮酒为恼众生故,而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之门,以能障定及诸善法,如植众果,无墙障故。”《俱舍论》中说: “诸饮酒者,心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仪。故为护余,令离饮酒。”
贰·酒的医学观
当中美菸酒谈判尘埃落定,自七十六年元月开始,大量洋菸洋酒抢摊登陆,拥入台湾市场的时候;眼见的未来抽菸喝酒的人将更加增多,瘾君子的年龄将更加降低,大量的金钱将消耗在这些与社会无益、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上,而菸酒公卖局的业务也将逐渐萎缩,钱让外国人赚去,这是一个使人引以为忧的话题。
一、酒与人类同始
世界上有一种奇妙的液体,由远古至现代,由中土到外国,盛行各地,历数千年而不衰。人世间除水之外,没有任何他种饮料可与之相抗衡的,那就是酒。
世界上有了酒,才使人生多姿多彩,才使饮者意气飞扬,才给诗人制造了无数诗料,也给历史上增加了许多关于酒的问题——包括著国家兴亡在内。
酒,是世界各地民族共同的饮料,尽管各民族间语言不同,习俗各异,而各地民族都会造酒,都有嗜酒的人者则一。
酒是什么东西?按照科学上的说法,酒是一种含有乙醇——俗称酒精的饮料,凡液体中含有酒精成份百分之一以上的,都称做酒。
酒是由淀粉酦酵而制成的,简单的说,将含有多量淀粉的植物——如米、麦、高粱,甚至于番薯、马铃薯、甘蔗、葡萄等,以麴菌糖化酵素的作用,使淀粉变为糖质,
再由酵母菌的繁殖而酦酵,就产生出最原始的酒;再将这种含酒的液体加以蒸馏,可获得成分不等的酒精——就是乙醇。
酒的起源甚古,几乎与人类同始,在我国,上古就有酒,说文称:‘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秫,是一种有粘性的高粱。这就是说,在夏禹时代就有了酒。而‘正字通’一书更谓:‘本草有酒名,素问有酒浆,盖黄帝时皆然,非自仪狄始也!’这把酒的起源更上推到黄帝时代。
夏、商两朝,有两位荒唐君主,桀、纣——那时的称号是王、天子,为天下共主,都以好酒出名,新序剌奢篇称:‘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桀、纣,是历史上有名的两位暴虐君主,都是以酒亡国。
周代中央政府设有管酒的官员,职名叫做‘酒人’,是天官的属员,周代还留下了一篇很有名的政府文告,名叫‘酒诰’,是周成王以殷的地方封康叔,殷民继承了殷纣时代嗜酒的风气,康叔公告民间戒酒,就留下了这篇酒诰。
酒的起源,在各地民族间都很古老,希腊神话中,古代有酒神乔尼斯,埃及人在三千多年前就会做啤酒,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就有祭祀酒会,至于各地土著民族,不但老早会造酒,并且族人多嗜酒。像印第安人、马来人,以及台湾的高山族人,都有这种习性。
二、酒的种类
由于原料、产地,和制造方法的不同,古今中外,酒的种类盈千上万,难以尽述,不过概括的说,可以分做下列三大类:
(一)酿造酒:酿造酒系以多淀粉的谷类或高糖分的水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以及酦酵的过程,最后榨汁储存而成酒,此类酒由于酵母菌的繁殖受到酒精的限制,其酒精成分最高只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例如台湾出产的绍兴酒,酒精含量为百分之十六,啤酒的酒精含量为百分之三至四。
酿造酒中因酒精成分含量较低,饮用较为温和,且其中营养成分较蒸馏酒为高。例如啤酒,其成分除百分之三的酒精外,尚有少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他命,所以啤酒又有液体面包的名称。
(二)蒸馏酒:蒸馏酒的原料与酿造酒相同,但须将经过酦酵的酒醪,用蒸馏器蒸馏,所得到的液体便是蒸馏酒。所谓酒醪,因原料不同而外形亦有差异,如高粱制成的酒醪是固体状,水果酦酵的酒醪是液体状。
蒸馏所得的酒,酒精成分颇高,如金门高粱的酒精含量为百分之五十八,大陆北方所产的烈酒,更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即酒精含量最低的米酒,也有百分之二十三,远较绍兴酒为烈。
(三)再制酒:顾名思义,再制酒系以酿造酒或蒸馏酒为浸剂,添加中药、香料等加工制造而成,而各有其不同的效用。再制酒种类繁多,容后介绍。
以上三类酒,除再制酒以我国特多外—我国出产中药,各有其不同的功效,这是外国人所不能了解的—而酿造酒和蒸馏酒制造方法,为世界各国通用,虽名牌如X.O.,强烈如伏特加,皆不出以上两种方法。
台湾菸酒公卖,民间不得制造,民间制造者谓之私酒,要受处罚,但公卖局也有几种好酒,驰名国际,玆将公卖局现在出产酒的名称,介绍如下:
(一)酿造酒:这一类的有绍兴酒、陈年绍兴酒、花雕酒、黄酒、福酒、红露酒、葡萄酒、荔枝酒、安和醇酒、啤酒等。
(二)蒸馏酒:这一类酒有高粱酒、大面酒、茅台酒、兰姆酒、白兰地酒、米酒等。
(三)再制酒:这一类有双鹿五加皮酒、竹叶青酒、参茸酒、虎骨酒、乌鸡酒、乌梅酒、桂圆酒、玫瑰露酒等。
此外,金门、马祖也出产高粱大麴,以及各种羼以中药的再制酒,种类繁多,也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酒与酒精
酒是一种含有酒精的饮料,但酒精并不是酒。
酒精的化学名称叫做乙醇Either
alcohol,其化学分子式是C2H5OH,凡是酦酵性的液汁中,都含有乙醇的成分。所以五谷类的粮食——如小麦、大麦、稞麦、高粱、玉蜀黍、稻米、小米;和各种水果——如葡萄、荔枝、桂圆、香蕉、凤梨、杨桃、橘子、柳丁;以及蜂蜜、蕃薯、马铃薯等,皆可经酦酵而产生乙醇,但如果要制造水份较少而纯净的乙醇,就必须再经过蒸馏的程序;精制的乙醇,其含水量在百分之○.五以下,就是市面上所称的纯酒精absolute
alcohol。
一般的乙醇中,都含有少量的杂醇油fusel oil,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戊醇amyl
alcohol,戊醇进入人体,能影响大脑,引起眩晕感,所以人在喝酒后会头晕,事实上这不是乙醇的作用,而是戊醇的作用。
乙醇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可做为假漆、香料、二氯甲烷、醚等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植物碱的精制,像树脂、树胶的溶解,皆以乙醇为溶剂,在医药上,酒精作为消毒及溶解药物用。
不过工业用的乙醇,其中含有约百分之十的甲醇methyl
alcohol,甲醇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喝下去会使人中毒,市面上所售的假酒,多数是以工业用的甲醇搀制而成,许多人饮下假酒而中毒,轻则双目失明,重则死亡,这都是甲醇惹的祸。
乙醇在药理学上和化学上,都是属于脂油麻醉剂aliphatic
narcotis,外科手术时所用的醚ether,哥罗仿chloroform,都是属于这一类的麻醉药,哥罗仿和醚都有压抑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那么与哥罗仿和醚同属于麻醉剂的乙醇——包括著含有乙醇成分的酒,当然和哥罗仿与醚具有相同作用,不过酒中所含的乙醇成分较低,其麻醉作用——即抑制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较轻而已。
通常我们以为,人在喝酒之后,会感到精砷兴奋,意气飞扬,以为酒是兴奋剂,而事实上正相反,酒精的效果,是在抑制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大脑中有一部份中枢神经,是控制和调节大脑皮质的作用,有了这种控制和调节大脑皮质的能力,我们日常行为上才能约束自己,遵守礼法习俗。可是喝酒喝到相当程度时,大脑中枢神经的控制调节功能,因酒精的麻醉而受到抑制,大脑皮质部份摆脱了中枢神经的约束,像是一头不羁之马,横冲直撞,而产生了一种兴奋的幻觉an
illusion of stimulation,这种兴奋的幻觉,就是初步酒醉的现象。
四、酒醉
我们平常所说的酒醉,是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受抑制的现象,但喝多少酒会使人醉,则因人而异,因酒而异。人的因素暂且不论,以酒来说,酒有烈酒淡酒之分,淡酒中酒精成分低—如啤酒只有百分之三;烈酒中酒精成分高—普通多为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之间,所以酒也不易定出使人酒醉剂量的标准。
科学上鉴定酒醉的方法,是以血液中酒精的浓度来计算的——其实血液只是一个代表名称,认真的说,是以一个人体液的总量来计算的。体液,包括了身体内所有的水分而言,通常以血液为代表。
人体的构造,水分估百分之七十左右,例如一个体重七十公斤的人,他的体液约为五十公斤上下,在他喝绍兴酒时,如果他喝下了一百西西的绍兴,也就是喝下了十五西西的酒精——绍兴酒的酒精成分为百分之十五——这时他体液中酒精的浓度正好是百分之○.○三,这种浓度,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酒量增加一倍,喝下两百西西绍兴酒,体液中的酒精浓度增到百分之○.○六,这时酒精开始发生作用了,喝酒的人会感到身体温暖,心理松弛,而情绪轻松舒畅,有点晕陶陶的味道了,这时他对周围小的刺激和约束不大在意,对于精细技术的操作——如操纵机器、驾驶汽车等技能,就显得略为降低了。如果再把酒量加多,喝下三百西西的绍兴酒|正好是半瓶,这时体内的酒精成分达到百分之○.○九,这时饮酒者的醉意明显了,饮者感到身体轻浮,精神欣快,情绪舒畅,行为夸大。这时话也多了,平时不便出口或不便讲的,也毫无忌惮的讲出来——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表现的。
如果再喝下去,体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一二时,饮者酒醉的程度更加深了,话不投机时,或别人不同意他的意见时,他会生气,很多人在酒后和人发生争执,就是在这种情况造成的,这时细密协调变坏,不能操作机器,会打字的人这时打不好了,开汽车时,因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容易肇事。
一个人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百分之○.一五以上时,酒精破坏了肌肉的协调,他会站不稳,走路东倒西歪,样子笨拙而不雅观,还有一个特点,多数饮酒者这时都不承认他醉了——愈醉的人愈不承认醉。
一口气喝下一瓶绍兴酒,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一八,一般酒量的人都会酒醉,一口气喝下两瓶绍兴酒,他会醉得不省人事;赶快送他回家睡觉;一口气喝下三瓶绍兴酒,赶快送他上医院急救;一口气喝下四瓶绍兴酒,体液中的酒精浓度是百分之○.七二,送他到殡仪馆去吧!那是中毒致死的剂量。
五、酒精的吸收与氧化
人体血液中酒精浓度若达到百分之○.七二以上时,是中毒致死的剂量,但四瓶绍兴酒并不能使人中毒致死——虽然理论上四瓶绍兴有三百六十西西酒精,但这三百六十西西酒精却不能‘瞬间’同时进入人的体液内,因此,若说四瓶绍兴会喝死人,一定有人抗议:‘笑话,我最少有半打绍兴的量,四瓶酒能喝死人?’
他抗议得不错,四瓶酒不能一口气进入肚子,即是一口气喝下去,胃肠也不能在瞬间吸收,使体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七二。
饮酒入口,经喉入胃,由于酒是液体,不需要经过消化,它进入胃中后,一方面受到胃液的稀释,一方面一部分又经过胃幽门流入小肠中,同时胃壁和肠壁的粘膜也开始吸收,酒精进入血液中,随著血液的循环扩散到全身的组织液中,不过这是指空胃而言,如果胃中先有了食物,不但胃壁吸收酒精的速度慢下来,同时也延缓了酒流入小肠的时间,所以一般人不喝空腹酒,这是有道理的。
通常,酒精经胃吸收的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在小肠中,尤其是在十二指肠以下的空肠中吸收的,则占了百分之七八十,至于吸收的速率,与酒的浓度成正比,烈酒吸收得快,淡酒吸收得慢。
喝下酒五分钟之内,就可以在血液中检查出酒精的成分,继续喝下去,在开始的一两个小时之内,酒精被吸收得较快,体液中酒精的浓度也很快上升,但达到某一个高峰,吸收速度就缓慢下来。酒由胃肠壁吸收入血液,再扩散到全身体液中。酒中的水分,经肾脏过滤变成小便,排出体外;而酒中的酒精,也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分量,是随著呼吸、小便、和汗液排出体外的;此外百分之九十的酒精,是在体内氧化燃烧,释放出热能,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随著呼吸和小便排出体外。
酒精氧化的速度很慢,普通人每小时只能氧化掉十西西左右的酒精。酒精氧化是在肝脏中进行,肝脏中有一种酒精脱氢脢alcohol
dehydrogenase,将酒精氧化成乙醛acetaldehyde,再氧化成醋酸acetic最后产生出二氧化碳、水、和热能energy。
由于酒精氧化的速度很慢,它不能够像一般碳水化合物似的,随著身体的运动而增加其氧化的速度来产生热量,所以酒精不能代替食物的功能。
饮酒的人,多是配著菜肴慢慢的饮,菜肴延缓了酒吸收的速度,而吸收人体液中的酒精,随著呼吸、小便和出汗散发,同时又在体内氧化消失,所以四瓶绍兴酒,含有三百六十西西的酒精,在理论上足以使一个人中毒致死。但在事实上,四瓶酒中的酒精,一部份已经氧化或散发,一部份在胃肠中尚未吸收,体液中存了一部份,还有一部份——还有一部份也许尚在酒瓶中,你还在慢慢的喝著呢!
六、酒有别肠
以血液中酒精的浓度来测定酒醉的程度,是最科学的方法,但世界上有许多事超出了科学定理的范围,不是科学道理可解释的,像‘酒量’就是一个例子。
人酒量的大小,似乎与年龄大小——全然未成年的小孩除外,高矮胖瘦无关,有人腰大三围、一杯即醉;有人瘦小如猴,千杯不倒。十国春秋中载:
‘闽主曦谓刘维岳曰:“岳身甚小,何饮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饮酒真有‘别肠’吗?明人曾棨饮酒的故事,可以为这句成语作注脚。明人冯梦龙‘古今慨谈’中说:
‘曾公棨,伟仪雄干,善饮啖,人莫测其量。张英国辅(张辅,爵封英国公)欲试之,密使人围其腹作纸俑,置厅事后,乃邀公饮,如其饮器注俑中,竟日,俑已溢;别注瓮中,又溢,公神色不动。夜半,具舆从送归第,属使者善待之,意公必醉;公归,亟呼家人设酒劳舆隶,公取觞复大酌,隶皆醉,公方就寝。’
照这样看来,这位曾老先生真是‘海量’。不过我敢说,他喝的一定是黄酒——酒精成分较低的酿造酒,绝不是莲花白或二锅头之类的蒸馏酒,若是含酒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烈酒,无论如何不能整天喝,再喝到半夜。
再者,两个同样不会喝酒的人,或是酒量相同的人对饮,究竟还是胖而高大的人占光。照科学上的解释,普通人每一公斤体重,每小时可以氧化掉○.一五西西的酒精,一个体重一百公斤的胖子,每小时可以氧化掉十五西西的酒精,而一个体重五十公斤的瘦子,每小时只能氧化掉七.五西西的酒精,前面说的那位曾棨先生,既然:‘伟仪雄干’,一定是个身材高大健壮的人,这样人喝酒,在先天条件上已占了优势。
不过今日的科学家,终于找了个‘酒有别肠’的原因,据台北市立疗养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的合作研究的报告,发现酒量大的人,体内有一种天生性的‘ALDH’,要比一般人体内的含量高出许多。
ALDH是一种能代谢酒精的酵素,酒量大的人,体内这种酵素较多,喝了酒不会脸红、心跳,或呕吐;这种人,是天生能喝酒的人,如果他常常喝酒,经过长久‘训练’,必能成为喝酒的好手——当然,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酗酒的人,或慢性酒精中毒的病患。
七、酒的营养价值
常听人说:‘酒是粮食做的,喝了酒,省了饭。’
事实上也确实有些人,在宴会的场合,喝够了酒,就很少吃饭,他自以为是喝酒喝饱了,所以不需要再吃饭。
酒可以代替饭吗?酒中有营养吗?答案是否定的。酒不能代替饭,酒中也没有营养,事实上,长期喝酒的人,胃壁会慢性发炎,易罹患营养不良和维生素B缺乏症。
经科学研究的结果,酒精中没有任何营养成分。不错,酒精氧化时可产生热能,但每公斤的体重,每小时只能氧化掉○.一五西西的酒精,一个体重六七十公斤的人,每小时可氧化掉十西西的酒精,而这十西西的酒精,可产生五十卡的热量,人在静止时间中,每小时需要七十五卡的热量,这时人体可将由酒精所产生的五十卡热量加以利用,不足的热量,由体内其他碳水化合物氧化来补充。
但在人体活动增加的时候,需要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如剧烈运动时,每小时消耗的热量可达三百卡以上,但体内的酒精,并不因人体需要热量增加,而加快它氧化的速度。它依然每小时只氧化十西西左右,只产生五十卡的热量,不足的热量,仍需要体内其他营养来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