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最早的炸弹与地雷由金朝人发明
. q9 Y+ x8 G: d- x3 ]0 \5 U& R
& K9 l5 v: |8 E, E5 k
1 b, \1 [2 c/ N" B( a- U3 x5 v7 @1 t1 t# Z, ]2 p
' N1 I0 A% a' B8 g' E/ @: {4 C7 w; a: |! l$ q
- U3 b j5 \8 d' s. G3 x
. a, I/ L' e: \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爆炸类火器,是《武经总要》卷十二中的“霹雷火球”,其制作方法是“用于竹西三节,径一寸半无罐裂者,存节勿透。用薄瓷如铁钱三十片,和火药三四斤,裹竹为球。两头留竹寸许,球外加傅药。”这种霹雷火球在使用时用挠红的烙锥引燃后用“炮”掷向敌人, “球开,声如霹雷”,不再是靠燃烧,而是靠爆炸时的碎瓷片使敌人受伤,同时还有巨大的声响使敌人震惊,有烟焰格人熏灼。所以,这已不再是过去的燃烧类兵器,而是最原始的爆炸类兵器。如果抛射出去,就有如近代的大炸弹或手榴弹;如果放在地道中,就有如最原始的池雷;如果在水中引燃,就有如较原始的水雷。在宋金战争中,双方所使用的“霹雷饱”、“震天雷”等很可能都是这类武器。这类武器不断加以改进,爆炸力也就不断增强。
8 n4 L4 d. M9 f4 |0 l& R* N" i
& Q7 [$ d0 ~3 X* i# g
$ K: s) y) u5 z3 ^* y$ @' o0 e9 r y: \& _
4 {/ e, J5 V3 t: {+ N3 n' D {4 ]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钧州三峰山之战,金军主力全部溃灭,蒙军进攻金兵据守的开封,金兵“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燕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旨透”(《金史.赤盏合喜传) 城内空虚,军民制造名为“震天雷”的火炮反击,激战十六昼夜。金哀宗求和,蒙古军暂退。震天雷用生铁铸成,有罐子式、葫芦式、圆体式和合碗式四种,身粗口小,内盛火药,上安引信,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用时由抛石机发射,或由上向下投掷,或用铁丝吊下,到达目标爆炸。这种炮弹爆炸性强,声音极大,故称“震天雷”。 , l% Q( _: f! q: j
& R3 l" Y& r ~* w. G
2 m& j+ @5 j+ ~' a
' t: E, Q' U; G/ Q- E" i; ~% Q
1 P. a1 q& Y% s5 g, X8 e
在宋元战争中,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攻静江(今桂林)。破城之后,宋军部将娄铃辖率二百五十人坚守月城(即瓮城),元军围困十余日,最后, “鸣角伐鼓”, “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雹,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指月城外之元军)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宋史·马曼传》)。这样大威力的火炮,应当是由铁壳满成的。用生铁铸成外壳的“震天炮”,宋人直接称为“铁火炮”。 + ?& H8 [5 W v
7 k! L. t- }: M" H" X
3 j/ D$ T/ C4 |7 x. V7 Y6 }9 P
1 s2 v, ?% X8 j) v8 J 铁火炮曾在我国使用并发挥其威力好几百年。元代的军队曾广泛使用铁火炮,并曾在进攻日本时使用铁火炮取得重要成果。一二九二年,日本画家竹崎季长根据他在战场上的亲身见闻画了名为《蒙古袭来绘词》的画册,其中就有元军铁火炮炸裂的真实画面。明代的《天工开物》第十五卷中所介绍的”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的地雷; “漆固皮囊经炮沉于水底”的“混江龙”即水雷; “用宿(即长久)干空中泥团,上留小眼,筑实消黄(即硝、磺)火药’, “敌攻城时,燃灼引信,抛掷城下,火力出腾,八面旋转”的“万人敌”即大型手核弹等等,就是明清时所常用之物。
! Q2 `8 G5 [/ i' z& f
# ~) J" b& L% I" z1 j6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