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27|回复: 1

中国古籍全录之白居易诗精选(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2 1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遂为下□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祖父□、外祖陈润俱善诗。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2 @& w! g! ?4 O& S
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f, @0 A# l) r
0 V1 E" s# {$ o: y, B
       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见彩图河南洛阳白居易墓)。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今已辟为游览胜地。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 @5 }# L: }' a1 B
        白居易继承了中国古代一贯以《诗经》为主旨的比兴美刺的传统诗论,十分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分藏于庐山、苏州、洛阳及其侄子、外孙的家里,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其中还羼入几十篇他人的作品),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影印出版。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马元调重刻《白氏长庆集》71卷,与绍兴本基本相同。另有日本那波道园1618年的活字覆宋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分前、后集,内容也与绍兴本大体相同。清汪立名则刻有《白香山诗集》40卷,仅诗,无文,其中包括辑佚而成的《补遗》 2卷,并于原注外增加笺释。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以绍兴本为底本,参校各本,加以订补;又编《外集》2卷,搜集佚诗佚文,并附白氏传记、白集重要序跋和简要年谱。研究资料方面,新、旧《唐书》有白居易的本传,陈振孙、汪立名均撰有年谱。近人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和岑仲勉的《白氏长庆集伪文》,对白居易的诗文多所考订。今人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陈友琴所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收集自中唐至晚清有关评论资料。另有日本花房英树著的《白居易研究》等,都是研究白居易的较重要的参考书藉。  
4 A+ G. R; F) H  I  A        
, N1 ~- x# E. y, a3 N; k0 W+ Y. ^1 M5 y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寄微之三首 送兄弟回雪夜 和元九悼往 感旧蚊帱作 卖炭翁 上阳白发人 买花 轻肥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赋得古原草送别 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 问刘十九 后宫词 暮江吟 钱塘湖春行中国古籍全录
! e% {) n9 q0 I4 b5 C/ N  p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3: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 ^; Z" M" g* g. }. ?5 F) Z& Y- W$ n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
% e8 _* N/ t. |2 P8 O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E$ K* g* }* Y$ R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B" F4 S6 w/ Q2 Z& O0 x( F# r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O% ?' a; j. J2 P9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
/ |! E# f* s( W5 g9 w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 N% [" F8 g9 w' W, u/ O2 v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 `( Y8 X& k& K. Q0 ?5 U8 Y
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
  ^, g7 M: _( x7 ]9 D5 F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8 _' ?, _* Y( m* l1 p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 M* A7 `4 B5 Z4 t8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3 X5 O3 q+ P9 y/ z; ^
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m% y! c: q# b- K$ y/ C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6 q& r" k2 i& t! K2 A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1 f# P6 i6 D* B- S% h" e/ ^
泥秧水畦稻,灰种(上余下田)田栗。2 ]1 ?! R8 ?; {. L, p1 v4 r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 K2 m: {/ x* y9 h% n6 {$ I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 y4 C1 b6 x( j
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 H+ A3 _( b* |+ F2 q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
2 b0 x: h3 a4 k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5 l& _! h# c% r, c# s                           白居易诗精选(唐).第3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4 08:5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