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时候我还不在西安,随父母的单位在秦岭山中。有过经历的人都知道,五六十年代的国防和航天航空产业单位都是建在深山里。为的是保密。听老辈人说的一句话是:“深挖洞,广积粮”。后来为了转型的需要,军工单位这才陆陆续续走出大山。
& D* ]- D) f1 ~( e0 o, h8 k3 l$ m* B 而我的故事就发生在那片大山中。# V8 p5 u0 Y, @/ ^( d
在叙述我的经历之前,我必须先将我居住的环境和分布大概描述一下。
9 F' Q4 B( ~ D. x$ E6 K$ @ 由于父母所在单位是在山沟里,因此整个单位的布局必须依照山沟的走势来建设,也因此分了多个区,比如说3区,4区等等...... 每个区分工不同,分别管设计,实验,等等。从沟的入口向里依次警戒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我的父母则是在最机密的设计室,也就是在沟的最里面。这条沟弯曲绵延,中间流淌着一条名叫安河的河流。
2 W+ p/ e9 F5 H0 f6 h# G9 F 如果你站在山顶向下看,就会发现,在那条安河冲刷出来的一小块一小块冲积平地上坐落着一排排双层居民楼。不过你可能无法想象,就是在这么一条小小的山沟里星星点点的居民区里,居然住着近8万职工。0 U6 x8 S1 _- r s! \9 z
我家住的正是这种苏联援华时期帮助修建的双层居民楼。你别看楼外表不怎么地,但是却能挡住泥石流夹带着巨大石块的强烈冲击。里面水电一应具全,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整个楼没有卫生间。还不光我家是这个样子,当时所有这种单位的居民楼都是这个格局,没有卫生间。2 `" Y( f1 Q3 `$ ]# P% z
当然,工作的地方楼里楼外都是有厕所的。+ W2 D6 Z, l @+ b/ C9 n) z4 N; F
为了解决职工回到居民区后如厕问题,每个生活区的东西南北角分别各盖一间共厕。不过也要看生活区的大小,像我家所在的3区住户总共也就不到200人,所以我们这个区就只有3个公厕。
$ E% a& a6 y! t$ K3 z 我家是最靠近公路,因此我每次大号都去离我家最近的公路边上那个厕所。+ r! i$ _3 I2 q7 g9 p
山里和都市的夜晚有着天壤之别。城里是越夜越热闹,车水马龙的,消遣的地方数不胜数。但是山里就不一样了,天一黑就没人,虽然有一条国道,确也是车辆稀少,尤其入了夜。
/ e6 L2 A& g1 X6 C# B) F+ K' R 这样的夜晚有的时候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没在山里呆过的人很难想象。
& o& x5 k& V( Q 而生活在这的人们晚上起夜就是个考验。虽然有路灯,但也是这亮那不亮的。更有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又经常淘气,打烂数个路灯也是常有的事情。也因此几乎家家都有痰盂,小解就不用去公厕。大号实在是没办法的,只能去厕所。
& \9 B# v i' ^, F' }5 C 那是我小学三年纪的时候,不过至今记忆犹新。正是夏季,大概是8月份。一天晚上起夜,是大号。天热,我没穿上衣,就穿着小裤头往公厕走。我家的门前是一片农民种的包谷地,以往小解我都是冲着包谷地里施肥。只有大号没办法必须去厕所。我那天到厕所的时候,也就是离厕所门口还有大概20步远的距离时,我看到在厕所门口有一团白雾一样的东西,形状高低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但是越靠近地面越淡。它只在那个地方,不挪动也不向上动也不向下动,只在原地晃动。我说的这个晃动不是大动作,就好象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点香的那股烟一样,只不过那团雾是不扩散也不收缩的。我当时并没有停下来,我一直走进厕所里,那东西给我的感觉是你离他越近越淡。等我好象是穿过去的时候什么也看不到,就好象没有这个东西一样。
0 ^9 h$ L3 W- G% j 我在这还要声明一下,那个像白雾一样的我到现在也没办法叫的出名称的东西,虽然说是白雾,其实他很淡,不是一般大家见到的雾那样,只是在黑暗的背景下看的比较明显。+ }4 ^/ C, X8 X2 z" I
第二天晚上再一次见到,而且我敢肯定在这之前我从没见过,而且在这之后我也再没见到了。
7 ~* b9 H1 ?& D1 C: p' m% B9 f* _ 当时的我还真没感觉到害怕,到是多年后回想起来反而开始胆战心惊起来。
5 U0 F, f9 ~9 r$ I& T2 d.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