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彭祖活到七百六十七岁,仍无衰老迹象,耳不聋,眼不花,背不弯,腰腿不疼。商朝君王派彩女询问彭祖长寿秘诀,彭祖回答:“欲举行登天,上补仙宫,当用金丹。其次,养精神,服草药,可以长生。”彩女又问他的身世,彭祖唉声叹气地说:“吾遗腹而生,三岁丧母,又逢战乱,流落西域,几百余年。”又说“他一生丧四十九妻,亡五十四子,屡遭忧患。”谁知又过了七十来年,有人发现他还在流沙国游玩,直至八百多岁才死。彭祖为啥能活八百多岁,而且能葬在彭村?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
0 F. n, f L7 w
1 M# n0 m. T1 p! }3 g2 V 当时,有一个叫采女的女子,也是个得道之人,懂得养生的方法,虽然有二百六七十岁,仍然象四五十岁的样子。3 d' J0 p7 k p; {& X+ X
3 R0 n. d7 d" y; I4 E 商王把她请到宫里,特意建了一所紫阁华屋,装饰上金玉,让采女居住。商王见彭祖不肯传道,就让采女前往,希望由此得知一二。采女便来请教彭祖延年益寿的方法。$ }1 U; f6 S) b9 h
3 b' U- g+ M0 |; h
彭祖告诉她:"若想登天升仙,需要吃金丹,这是太乙白日升所用的办法,但这个方法君王不能用。其次应该爱养精神,服用草药,可以长生,但却不能役使宠神·乘虚飞行。而如果不知交按二道,即使服药,也不能长生。我3岁盯,就失去母亲,又遭遇犬戎之乱,流浪西域,长达100多年,到现在已死去49个妻子,54个儿子。数遭忧患,和气已被拆伤,恐不久于少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听说大宛山中有一位青精先生,已活了1000多岁,仍面如童子,日行500里"采女忙问,"青精先生是什么仙人呢?”0 D* C' q4 b/ i& t7 O1 l+ l: e2 f1 B. z
* U1 e$ H/ h: k$ Z0 N 彭祖说。"他不是仙人,仅是一位得道者。所谓仙人,或能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达天阶;或者化作鸟兽,游浮青云;或者潜行江海,遨翔名山。他们食元气,吃芝草,出入人间,而人却不知道,从不与俗流交接。他们虽能长生不死,但却远离人情荣乐,与麻雀化成蛤蟆没什么两样,都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我倒觉着,服吃甘脂,通阴阳,骨节坚硬,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延年久视,长存世间,不被寒温风湿所伤,不被鬼神众精冒犯,五岳百虫不来伤害身体,也不为喜怒所连累,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5 ~: _, z* I5 J3 E, a2 T. ^$ L, ~5 I3 J3 T7 t8 e
之后,又教给她房中之术。采女一一领受,回来又教授商王,商王一试,非常灵验。商王就想使此术为自己独家所有。便下令。传彭祖之术的人全部杀死,又想加害彭祖。彭祖便逃走了,不知去向,商王行彭谊之术,活到300多岁,面相气力如50岁的人。后来商王得到一个美丽的郑女这女子非常淫乱,商王淫荡过度,失道而死。" D' c6 |2 b9 f: z4 T: K" [
8 W. s' e" V/ {9 p3 q
原来彭祖和陈抟老祖两人,都在天宫玉皇大帝身边主事。一个管着诸神的生死簿,一个管着功德簿。有一天,陈抟对彭祖说:“我劳累过度,想好好睡一觉。如有要紧事,你把我叫醒。”彭祖答:“好,你尽管放心睡觉去吧!”彭祖一见陈抟去睡觉,想乘此机会到凡间游玩一番。有一天,他代陈抟更换生死簿名单,发现他的名字也在上面。彭祖一想:不好,如果我到凡间被玉帝发现2 I/ n# ?5 W* ?- E G
了,就会很快派人把我召回。他灵机一动,把生死簿上写有“彭祖”名字的那一页纸撕了下来,捻成纸绳订在本子上,从此,这个生死簿上,再也找不到彭祖的名字,他才放心地下凡去了。) C' i( R4 Z9 M& v5 \0 s' S0 T, T
$ U. e! n% n! \7 }0 |
彭祖流落人间,作了商朝士大夫。他先后娶了四十九个妻子,生了五十四个儿子,都一一衰老死亡,而彭祖依然年轻力壮,行动洒脱。当他娶了第五十个妻子后,就辞官不作,到处游山玩景,直到这第五十位妻子由当年的黄花闺女变成老太婆时,才定居到宜君县一个小山村。这时彭祖已八百岁了。有天晚上,夫妻俩睡在床上拉话,妻子问他:“我是快死的人了,我死后你再娶妻不娶?”彭祖毫不介意地说:“当然还要娶,不然谁陪伴我!”妻子又问:“你为哈一直不会衰老呢?难道生死簿上没有你的名字吗?”彭祖哈哈大笑:“我永远不会死的!生死簿上有我的名字,他们就是找不着。”妻子接着问:“那你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彭祖一时得意说出了实情。妻子这才明白彭祖一直不死的奥秘。5 m3 V4 ~& x" | K9 _" N4 p
. h; |$ b2 e* J 这位妻子死后,脱下凡胎肉体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诉说了此事。玉帝听后恍然大悟,命差神赶快去叫陈抟老祖。谁知陈抟这时还没有睡醒,玉帝只好另派二位差神下凡去找彭祖。
8 B F3 {+ x5 t; J2 n. \2 \! ^5 q. y$ N& P) _0 _
由于年代久远,派下来的差神根本不认得彭祖,找寻许久毫无音讯。这两位差神不敢轻易地回到天宫交差,只好遍跑人间,四处打问。一天,二位差神来到宜君县彭村,乘木匠吃饭之机,偷走解板大锯,到打麦场上使劲地锯一个碌碡,一下招来很多乡亲围着看稀奇。这时,彭祖也前来观看。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彭祖也因自己年事高,经历广,趁机讥笑说:“我彭祖活了八百岁,没见过有人锯碌碡。”话音刚落,二位差使把锯一扔,当场就锁住了彭祖。这天夜里,彭祖就去世了,享年八百余岁。 : R+ \* d9 i3 m8 C
0 s V0 { K: g! B
9 w( O2 c$ ]* c* |" w3 W$ h' u
【厨行的祖师爷】
' a# Q2 D+ I! q! w* P ?' O2 I0 a8 R
彭祖因为善于调制味道鲜美的雉羹(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被帝 尧封于大彭(今江苏省徐州市)。我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这艺术地反映了彭祖在推动我国饮食文化进步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汉代楚辞专 家王逸注曰: “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宋代洪兴祖补注曰:“彭祖姓钱名铿,帝颛顼玄孙,善养气, 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 彭铿是彭部族的始祖,以后子孙繁衍,主要是他的“雉羹之道”可祖,便尊称他为彭祖,他的后裔就叫彭祖氏。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 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中国烹饪史略9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
2 \# c8 J! I9 U% V0 n8 r7 |3 s. g. g0 a$ c2 z
【徐州和彭祖】
3 q% A; |3 z1 A# c$ p% ]8 M4 i6 V- d( r! p% j6 }+ _ ? W4 e
彭祖系黄帝之第八代孙,陆终之第三子。传说陆终娶鬼方国女蚩为妻,女蚩只有一乳,怀孕三年,孩子总生不下来。陆终只好剖开其左胁下,取出三个儿子,又剖开右胁取出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子籛铿封于大彭国——彭城(今徐州市)。9 {& H" {1 j# ^" o8 z5 `
8 V# E6 j. e8 v0 X% A
徐州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彭祖的事迹、遗迹甚多,城中4.6米高的彭祖塑像,白发银须、神采奕奕。还有彭园、彭祖祠、彭祖庙、彭祖、彭婆墓和彭祖井等遗迹。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代都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彭祖的经营,功不可没。历史上对于彭祖事迹的传说甚多,其中众所周知的是长寿,赢得八百长寿之声誉。后世之人都把彭祖作为幸福长寿的象征。
! m3 c; J* X( ~- d. W* i: C; c
8 [) T) j O+ R$ R0 @ `, [【史料记载】
( A6 Y) J8 d9 [! f; V' \% J, @2 @# E% X, G/ N
关于彭祖的平生阅历,有如下史料可以说明。王逸著《史记 · 五帝本纪》中云:老彭为尧臣,商武丁43 年已亥(公元前1282年距今3281年)大彭国亡。唐宰相系表云:颛顼帝玄孙大彭为夏伯,少康中兴(夏六代王)封其孙元哲于豕韦(今滑州韦城)至周郝王 时失国。由此可知,元哲之后代世袭韦侯至周止,历夏、商、周三朝。
4 S) O7 T! M. W. D$ a* j
0 Q& A; T& |9 Q) E 又《大戴礼纪 · 虞载德篇》云:老彭与仲傀并列,为商初之功臣,以一说彭祖802岁,商初已有672岁,至商七代中宗(即大戍王)时逝世。又一说彭祖逝世于二十四世孙之时 (跨入安世系彭文彬时),若一代平均以33年计算,二十四世则为入812年,但不足二十四世,享年802岁并非没有根据。至于彭祖一生不求功名利禄,只求 逍遥自在的事例不少。相传公元前4600年,彭祖和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隐居福建名山碧水之间,住于幔亭峰下,茹芝饮瀑,遁迹养生。6 e2 |- \- x* _: d( B! u: F
4 e4 X8 a; ^3 m5 } 据《武夷山志》记 载:彭武、彭夷一生下地就成长起来,一陈春风吹过,他们就能呼喊爹娘,二遍春风吹过送来春雨浇洒,就能站立。彭祖用三片自己种的春茶泡水给他们饮,就能下 地奔跑。从各方资料推断,他们是一对弈生兄弟,系福建彭族始祖。后人便把此山命名为武夷山,直延用至今。相传彭祖隐居武夷山时,教人开垦荒地,种植粮棉、 花果、茶叶,挖井取水。据说他种的茶叶味道香淳,引来七仙 — 钟离权、吕洞滨、曹国舅、何仙姑、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娥。他们一致商定赐他寿享880岁。福建武夷山脉,毗邻江西省,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 米,是福建省第一高峰。彭祖与儿子的遗迹尚存,有坟墓和石碑,其中存放武夷山宫中的一座石碑上还可以看到彭武、彭夷的名字。现在的武夷山已成为国家级的旅 游圣地。在当年彭祖居住过的幔亭峰下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武夷山庄“,有花园、曲径、亭台楼阁。据传说彭祖隐居于闽,后为避战乱,再度隐居四川名山(今彭 山县)至仙逝。后人将其居住的山命名为长寿山(也叫彭山)。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彭族始祖也不知那个朝代在此设立彭山县。彭山遗迹有彭祖墓园、彭祖墓、彭祖 祠、彭祖仙室,室外内有石雕的寿星彭祖肖像,室外陈列八挂图案,历历在目。四川省彭山县人民上至政府官员下至一般百姓历年都到此庆祝彭祖寿星节。从上述遗 迹证明彭祖确实仙逝于四川彭山。而彭祖故乡徐州原先只有彭婆墓,没有彭祖墓,这也说明彭祖归老于四川彭山。至于后来的彭祖墓在徐州出现也许是后人为纪念他 而建的。
: n0 J# Y, G' n$ j1 L! G$ D8 B5 T. ~# h1 c& R
据《彭城志》记载:大彭由在徐州市城西三十公里,是古大彭人居住地。山北以称大彭村,大彭国都城在大彭由下。大彭由今称为义安山,海拔 262 米,今山北三里处大彭村以称大彭集,属铜山县夹河乡管辖。以据出土文物考证,大彭国应该是在龙山文化时期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彭国最初的政治中 心可能在大彭村一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便迁移到环境更为优越的徐州市中心,建起原始村寨和城堡,作为政治活动中心,并且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先 后助夏平定西河武观判乱,助商剿平邳人反判。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资料证实,徐州是大彭国的发祥地,而大彭村则是大彭国的诞生地。彭祖祠原来位于徐州城东北 隅,又叫彭祖楼或彭祖庙。北魏时徐州刺史元延明将它迁建于城垣东北角上。此楼恰好在汴( 开封市) 泗之交汇处。5 u- y+ `- b1 K* F+ `
+ j2 c7 z r' w9 U* Q+ g6 H 《神仙传》上的说法,这位卅铿“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惟从养生沾身为事。”
2 o. {& u' T, V! w
4 J* p# i: [6 a# Z+ Q6 | 郦道元的《水经注·泗水》曾有这样记载:“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也”。彭祖楼下有彭祖墓。至于彭祖祠内的彭祖井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古 迹,相传此井泉如玉液,常饮此泉可以长寿。明朝一诗人马惠曾为“彭祖井”赋诗一首。 : F3 q. @; u4 ~+ i$ \
8 K* E) l K4 \, X* Q 古井城边不记年,名留彭祖世相传。
. M3 v. E1 }" B' ~: U P0 J
2 n0 ~0 H6 I6 p5 y 玉沉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龙客已仙。 6 Z: J, N" @5 a1 W5 c9 }
& L; @* C" W! V/ k. _. k8 b) i3 h 秋石苔浸秋雨积,梧桐叶落晚风旋。 ) C/ z! Z' h9 T
( E5 d) V# A! j: Z) U+ T
谁能更把寒泉浚,一饮须教寿八千。
, R' \ J ~ c# u6 c: {8 t
$ P# k7 ?* W( {3 G/ d7 r' Y 彭祖井旁竖立着十丈高的石碑,上书“彭祖井”三字,落款署名已看不清。现此碑已移到徐州博物馆的碑园内。有关彭祖井传闻很广,在北京的国子监内,有一块明 朝万历丁丑年(1577年)镌刻的“彭祖观井图”上面刻有彭祖观井的画像。彭祖腰系缆绳连着柳树,由书童扶持躬身观井,其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水,图左上方有宋陈端题铭,赞扬彭祖处事小心谨慎,希望后世效法彭祖。现在,彭祖的遗迹已不是往日的模样。重修的彭园、彭祖祠、彭祖井在徐州市人民政府的 保护下,焕然一新。给旅游观光的海内外彭姓族人及其他旅游者留下的印象颇深。# Q$ _1 a5 ~2 i
' c( X( a) ?! z( c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U# [ x2 D* t& ]! y& Q& p# D
- \/ n6 r* i. ~2 X- n. h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法】6 U& a# j- E$ v" ~% K0 Q
, `& z) K% C! G: {1 D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法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 j& m9 K* L8 t8 C
+ _2 c% C- f" l$ o( V2 j+ C4 T) N 其一,注意锻炼身体。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 q c& w w% C, b' V E
7 t; C# L/ T! H E6 M, F 其二,是思想修养,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殷王赠其万金,他用来接济贫困,自己无所留。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O9 w' j2 L% Z3 F4 |9 ] ?9 X) {5 `8 T4 {4 P% b
其三,是生活习惯,他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 C; B3 I7 J9 ~ K9 c. R! A" G
其四是夫妻生活谐而有节,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当然不可纵欲,过之亦影响健康。他还指出: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蚀、月蚀、地震、雷电之时为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人们不宜同房。饭饱、喜怒恐惧、酒醉时亦不宜同房,否则,不仅伤其身,尤其损其子。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夫妻双方均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