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死神※

“道”和“佛” 区别在哪里?求高人指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1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之目的?1.人为何而生存着

        人为了什么而生下来?为了什么而生存着?为了什么再怎样苦也非忍耐活下去不可?

        我的一生就这样地过,这样地结束可以吗?

        只要是人,不管谁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这种疑问。实际上唯有深怀这种疑问,才是真正具有宗教性格、具有学佛的根机。同时唯有这种疑问,才是付出一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非了解、非解决不可的「人生根本问题」。

        以哲学来说就是「人生究极之目的」。

        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存有它的目的。

        如「笔」是为了写字;「表」是为了看时间;「杯子」是为了装水;「眼镜」是为了看,「车子」是为了乘坐等等。

        任何东西都各自含有其目的而存在着。

        那么「人」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在的呢?

        被称为「万物之灵」的理性动物之「人」,若不知人生之目的而活着,无异于「没有理性」,「放弃人格」,可说失去生存的意义。

        若将人生比喻为旅行,那么我们就是旅行者,每一个旅行者都有其目的,不知人生之目的,就像不知目标的旅人。

        如果人生没有目的,那么生存也就毫无意义。

        坏损的笔与表、破裂的杯子与眼镜等,既不能使用,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只有被丢入垃圾筒。

        再怎样高贵的名车,对于不知使用方法与目的的人来讲,只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唯有知其目的与使用方法,才会体验到名车的可贵。

        不知正确的目的与方法,则不知人生存在的难得与价值。

        大部份的人,表面上乐观含笑的过日子,有一天当内心深处突然有「人生空虚」之感,这正是因为他不知「人生究极之目的」的缘故。

        但一般人都错认为「自己拥有生存之目的」。

        男人以为努力工作,养家活口是他的目的;

        女人以为照顾家庭,抚育儿女是她的目的;

        单身贵族,以自由惬意为目的。

        同时人生欲望无穷:金钱、名利、地位等等,种类很多,也错误地以追求这些为他的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之条件

        以佛法来讲,所谓「人生之目的」的条件是「只要达成,虽死亦可」。

        为了某种目的而来到特定的场所时,必须是直到达成目的,否则不会离开。

        去市场购物的人,不买到东西不回家,一旦买到了,则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

        又,如同进入饭店,还没吃饱,不会满足地离开,一旦吃饱,随时出来都很满足。

        亦如到驾训班学开车,必须是一直学到考取驾照,否则不会半途而废。

        像这样将目的与场所来比照人生的话,带着某种目的,而投生来到「人道」的我们,目的若是达成,便应有何时离开「人道」都可以的心境,亦即「目的达成,何时死去都满足」的心情。

        释尊说:

若人生百岁  不知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虽然活了一百岁那样长寿,若没达成人生目的,还不如虽生一日,而已达成目的的人,亦即若能完成人生之目的,虽生一日亦可。

        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达成人生之目的,虽然到了晚上经过这么短的时间便死去,也能心满意足。

        那么人类所追求的,有那些能合乎这条件呢?

        钱财、名利、地位,这些如果达成的话,人可以死吗?能含笑满足地离开人间吗?其实这些一样也不能使我们满足。不仅如此,而且是「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释尊形容一般人临终的心情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3.释尊「诞生偈」

        「人生究极之目的」:宣说佛法的释迦牟尼佛在其诞生时,已经彻底地显示了。

        佛教是宣说「人生之目的」的宗教,这由释尊的「诞生偈」就可以看出来。

        释尊在约二千六百年前的 四月八日,于当时北印度的蓝毘尼园诞生。

        生下来时,东西南北各走七步,并且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宣说: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这在《修行本起经》及其它经典都有记载,也就是有名的「诞生偈」。

        此偈可作多种解释,但其本意是在显示「人生之目的」。

        「唯我独尊」的「唯我」,并非只是指「释尊」一人而已,而是指「人道的每一个人」;「独尊」是显示「只有一件尊贵的使命」。

        所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真义是:

        「天上天下虽然广阔无垠,但唯有我们人类拥有唯一的神圣使命,崇高的目的」。

        这句「诞生偈」正是有关「人生究极之目的」的大宣言。

        那么佛教所说「受生人道之目的」是什么呢?「向着四方,各走七步」,就已暗示出来了。

        六步加上一步便是七步,「六步」是指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六个世界,即是「六道」。而「七步」是从痛苦的轮回,迷界的六道跨出一步,以完成解脱轮回,自由自在,不生不灭的生命。

        「六道」是:
地狱道:历经难以计算的漫长时间,遍受无法形容的大苦。
饿鬼道:接受五百世不闻水浆之名的饥渴之苦。
畜牲道:弱肉强食,最后被刀割煎煮之苦。
人间道:人类的世界,五阴炽盛,八苦交煎。
修罗道:瞋恨心强,常争斗的世界。
天 道:寿命很久,纯粹享乐;但临命终时,五衰相现,其苦甚于地狱。

        我们的生命是从无始旷劫的古昔,一直迷于六道的苦界,未曾解脱。

        释尊常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现在的人道是苦,死后的地狱更激烈。

        所以释尊要我们尽早发「出离迷界」的心,寻求觉悟永恒的生命。这便是「出离心」,我们要有此发心。

4.几兆年一次的绝好机缘

        能够听闻佛法只有「人道」,所以人道是脱离一切苦恼的场所与绝好机缘。

        但是释尊也说:「人身难得」,能够生到人间界来是极其不容易的。

        在《杂阿含经》中,释尊以一段有名的「盲龟浮木」的譬喻来说明这困难性。其意是:

        「大海之底有一只瞎了双眼的乌龟,寿命无量岁,每一百年才有机会将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有一片浮木,木的中央有一孔,是否盲龟能够遇到这浮木之孔呢?这是几亿年几兆年也非常难的事,但在三恶道中,要转生人道,比这还难。」

        《涅槃经》也说:

堕三恶道者,如大地土;
受生人界者,如爪上土。

        无论从时间上或数量上而言,都确实是「人身难得」。

        就这一点,在一千年前,日本有一位高僧──源信上人,开示了一段法语,很贴切的说明得生人身的庆喜:

离三恶道  生于人间  应大庆喜
自身虽贱  不劣于畜牲
吾家虽贫  犹胜于饿鬼
事虽不如人意  难比地狱之苦
世间之难住多忧  即是出世间之缘
身虽卑贱不高贵  亦是入菩提之导
故生人间  应该庆喜

        古德也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正是警惕我们,一旦堕入三恶道,则虽经过几亿年几兆年也未必能再度得生于「人道」。

        像这样已经生到「人道」来的「人类」,拥有这么大好机缘,怎么可以过着「不知为了什么而活着?」「生存很空虚!」「我的人生怎样都可以!」的灰色日子呢!

        出生到「人道」之目的,释尊已经作了这么明确的开示与强调,亦即「依靠佛法,出离六道轮回。」

        此生很短,而后生无穷的长,假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寻求永恒不生不灭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

        那么如何依靠佛法,从六道跨出一步,出离六道轮回呢?这是佛法所要说的重要课题。

        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分为二门:圣道门、净土门。在这五浊恶世,又是末法的时代,人劣才闇,圣道难修,净土易行。不管僧俗、贤愚、善恶、男女、老幼,只要信顺任凭弥陀悲愿的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永远蒙受佛光摄取。亦即弥陀本愿,不论你是善是恶,只看你是信是疑。一旦信愿念佛,则不管善恶,都蒙受佛光摄取。生在弥陀摄取光明中,死入弥陀无量光明土;得无量之寿命与自在之身心;永离轮回,无诸苦恼,岂不快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受弥陀救度
佛的本怀是要众生在今生就直接脱离六道之生死轮回。因此,真正佛教徒必须是不贪恋财色、名利等世间欲乐(有出离心),了解世间虚假、人生无常。所有万物,一切是非、好坏、成败、得失、苦乐、祸福等只是宿世之因与今世之缘暂时的和合,其本身没有一个自体,既非固定不变,也非永远不灭。有了这个观念,才具有学佛的正见,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但这对世间人来讲,实在很难,几乎无法做到。(若以一般法门来讲无法也得设法做到,否则岂非永永远远都在轮回受苦)。所以真能做到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虽然如此,佛又不忍众生永受轮回之苦;即使烦恼重,不能在今生脱出三界,但至少来生不要堕入三恶道受苦,起码也能再生为人或升天;既不受苦,同时还必须能够遇到佛法,有学佛的缘;因此详说五戒十善的功德,目的就在这里。所以来生为人或升天只是个跳板,博个再有学佛的因缘,这是极不得已的,而不是以生人或升天为目的,更非要人注重人天的福报,因为人天的五戒十善是世间法,尚有污染,非解脱道。

        但话要谈回来,世上有谁真正具足五戒十善的功德?虚假不实、嫉妒谄媚,贪财好色、自私自利惯了的众生,业深障重,烦恼强盛。单单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之中的一戒都守不清净,何况十善!经中说:「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又说:「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又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试问我们大家,有谁不是这样(我即是其中一人),这其实是所有人的形貌。然而其后果是如何呢?佛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又说:「一切众生,必堕地狱」。所以唐朝之善导大师悲叹的说: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意思是说:大部份的人,其行为是「罪恶凡夫」,其命运「永在恶道,无出离之缘。」如此的众生(我们大家),实在是无法形容的可悲可怜,无可奈何的可哀可叹,故佛说:

一切众生,都是可怜悯者。

    能发出离心是「大丈夫」,是真「出家人」,是真「学佛者」。但其它绝大多数的「常沉恶道,永在轮回」的众生怎么办?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也就在这里显现出来。

        阿弥陀佛老早就已深深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承受常没常流转之苦,而感同身受的说:

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因而发了「不论何人,都必定救度」的本愿。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时间发了四十八愿,又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累积菩萨行,然后完成任何人都能往生的净土与力量。弥陀的愿为我们而发,弥陀的行为我们而修,弥陀的功德都是为我们,都是我们的。只知作恶,不会修行,无愿无行的众生,因有弥陀的成佛,便白白的拥有了解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还来娑婆度众生的功德。

        但我们若对此事未闻未知未信受,则依然是个造业凡夫,轮回受苦;若有闻知信受弥陀本愿,称念弥陀名号,则决定往生。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的众生;未生极乐,即是极乐的菩萨。弥陀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我在弥陀光明中,弥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烧木,一体不离,我与弥陀共起卧,共出入,成为──

我苦恼弥陀苦恼,我安乐弥陀安乐。

之佛凡一体之身,虽是凡夫,却位同菩萨。佛法虽多,唯有弥陀本愿是拔苦与乐的妙法,是转凡成圣的神丹,故极恶深重凡夫,获得弥陀金刚的本愿,便蒙诸佛金口的赞叹说:

则我善亲友,次如弥勒。

    人生的目的就是学佛,学佛的目的在于今生离开轮回,成佛度生。唯有信受弥陀愿力的救度,才能离苦得乐,成佛度生。因此,人生的目的即是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佛说「人生是梦」、「人生是苦」。在既梦又苦的人生中,遇到弥陀慈悲的救度,被弥陀所拥抱的人,是世间第一幸福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大意
下面我们先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十八愿的大意。
一、救与被救的约定

        第十八愿,其实就是佛与众生之间救与被救的一个约定。

        怎么叫「约定」呢?「约」就是预约,「定」就是决定。这两个字是从因到果贯穿在一起的。所谓预约,就是在因中,也就是事先。事先说好,应当如何兑现,到结果的时候就如何兑现,这叫「约定」。

        「约」也是「约束」,既然有约,就被这个约所束缚,不能随便更改,必须兑现。

        「约」不是单方面的,总是要有双方,或者是多方(自己跟自己约什么呢)。在第十八愿当中,就有相约的双方。哪双方呢?一方就是祂──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菩萨。另一方就是我们──广大的十方众生。这两方。

        这两方约定什么事情呢?不是我们世间讲的金钱利益啦、恋爱婚姻啦。法藏菩萨与我们相约说:「十方众生,你造罪造业,不能出离,我发愿为你修行成佛,以我成佛的功德来救你!但你必须念我成佛时的名号,愿生我的净土,这样才能得救。」

        这样约好之后,法藏菩萨就去修行了,经过兆载永劫不可思议漫长时间的难行苦行,祂已经在十劫前成佛,叫阿弥陀佛。祂成了佛之后,就来兑现当初与我们的约定,说:「十方众生,我已经成佛了,我来救你;请称念我名吧,你只要念我名号,就可以得救了。」

        所以,我们现在念佛得救、念佛往生,并不是新鲜事,也不是难事,不过是阿弥陀佛来兑现祂的预约,把祂早就许给我们的给我们,我们接受罢了。

不平等条约

        第十八愿可以讲是一个「完全不平等条约」。怎么不平等呢?法藏菩萨祂一个人,辛苦都是祂的,难行苦行,所有的责任都归法藏菩萨一人承担,而把往生成佛的好处让给我们十方众生免费享受。所以,这个可以讲是从古到今、贯彻法界都找不到的最不平等的条约。这个只有菩萨的大菩提心才能这样做。

        我们十方众生称念阿弥陀佛修好的名号,称念就往生,我们完全是权利这一方。我们念佛也谈不上是自己的修行,我们不过是享受阿弥陀佛果地功德的六字名号,祂修好六字名号给我们称念。就好像妈妈做好了米饭给孩子吃,孩子就享受啦。

慈悲的约束

        不过,讲到约束的时候,念佛也是一个约束,这个是慈悲的约束:阿弥陀佛约束我们,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第十八愿中这三句是归我们众生做的,这是对我们的要求和约束。如果我们不信、我们不愿往生、我们不念佛,那利益就得不到。所以,这是对我们的约束。

        那剩下的,就是阿弥陀佛的事啦。

人人皆有往生权

        法藏菩萨既然发愿救度十方众生,那么十方众生每一位都有往生的权利,连小蚂蚁,牠都有往生权。所谓「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连阿鼻地狱的苦众生,法藏菩萨都要救他往生,还有谁没有往生的权利?你说谁不够资格往生?谁没有权利念佛?

        「你还念佛?你有资格念佛吗?你都没有吃素,你有资格念佛?」这个话是大错而特错!谁都有资格念佛,谁都有权利念佛,谁都有资格、有权利往生。这个是真正的平等慈悲的法门,不舍弃一个众生。

        现在讲人权,人人平等,可是,这个权那个权,如果遇到强权不讲理,也就被侵夺掉了。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平等赋予我们十方众生往生净土的权利,所以,极乐世界是你的、是我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善导大师全集》二十六页)里讲:极乐依报庄严,属于法界之凡圣──极乐世界的所有权,属于十方一切众生,圣人有份,凡夫也有份。有你的一份,你应当来享受,你有这个权利啊!

        你能够往生的这个权利,不是我能给你的,我没这个权力;圣者阿罗汉也没有!诸大菩萨也没有!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这个往生权,是阿弥陀佛亲自送给你的,以祂六字名号的果地功德,赋予我们十方众生往生的权利,所以,大家要牢牢地捍卫。要怎么捍卫呢?信心!不能被别人动摇了信心,说:「某某人,你虽念佛,心不清净,哪有资格往生?」你信了他的,就自己「自局其分」,自己退堕了。

凡夫往生是阿弥陀佛的责任

        我们的往生,是阿弥陀佛的责任,是祂的事,是祂的任务。因为在第十八愿里面,祂亲自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假如你不能往生,我不成佛!」你看,我们的往生不是 祂的事吗?

        各位,我们在心中讲:「我要往生啊!我怎么往生?我不能往生怎么办呢?」不用你担心,这个问题早就有答案了,「你不能往生,我法藏不成佛」嘛!你不能往生,你有什么办法?我们自己在这边想:「哎呀,我不能往生怎么办呀?」你不能往生还是不能往生,你没有办法。是不是?所以,往生这件事,它本来就不是我们的事情。

        有人讲:「我以前不知道佛教,不知道因果轮回,不知道念佛往生,也就胡里胡涂过日子了。现在知道六道轮回了,又想往生,人家说这样难、那样难,不能往生。哎呀!搅得我心里面一团浑水。真的,现在怎么越学佛越苦恼呢?」不知道的时候,就胡里胡涂过了,现在知道了六道轮回之苦,又找不到办法解脱,内心恐惧,该怎么办呢?

        各位啊!往生是法藏菩萨的责任。我们十方众生在六道里边轮回,在大黑暗当中,哪里知道往生不往生这件事情?根本不知道,对不对?法藏菩萨用第十八愿,把我们的心搅动了,「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你要来!你要来!」 祂一遍又一遍地呼喊,我们动心了,我们想去了。

        那怎么去?「乃至十念」!

        这样一定往生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所以,我们的往生,完全是法藏菩萨的事情。祂叫我们往生,祂就有办法让我们往生。我们顺应祂的誓愿,我们就决定往生。

        有人讲:「做父母的,有的时候很下贱,只要儿女愿意接受父母的爱心照护,父母什么事都愿意为儿女付出,而儿女还往往不领情。」

        这句话用在阿弥陀佛身上实在是很贴切。《无量寿经》说:「荷负群生,为之重担」,阿弥陀佛为了让众生答应念佛往生,什么事情祂都愿意做!

        「你要往生?好啊!我把六字名号的功德给你!」

        「你念佛想得长寿?我也加持你,让你得长寿。」

        「你念佛想没有病?我也加持,让你病好。」

        「你念佛想儿女孝顺?可以!」

        「你念佛还想做生意发财?」虽然阿弥陀佛的本心是让我们去极乐世界,但你还有在这个世界想发财的心,祂也要满你愿!平生都要给你好处。

        「哎呀,我临终的时候怕呀,怕业障来找我,怕冤家债主来找我啊!」

        「没关系!我有光明来保护你!」

        「哎呀,我有贪瞋烦恼啊?」

        「没关系,贪瞋烦恼通通由我来打扫!」

        众生贪瞋烦恼,污秽不净,阿弥陀佛说:「没关系,我给你洗、给你擦,通通不用你管。只要你念佛来往生,一切都由我承包。」

        所以,阿弥陀佛对我们真的叫「恒顺众生」啦!我们平常讲「恒顺众生」四个字啊,只有阿弥陀佛做到了。只要你愿意念佛来往生,你怎么讲祂都答应。祂只有一个恳求 ──「你愿意念佛来往生就好!」

        阿弥陀佛万事恒顺我们,祂只求我们顺祂一件事 ──念佛往生,好让我们得到最大利益;但我们卑劣的凡夫偏偏喜欢向阿弥陀佛求在这个世间万事如意,一件又一件,求了还要求,就是不答应阿弥陀佛念佛去往生,把阿弥陀佛的热心丢到冷水里。想想凡夫是多么没良心,又多么愚痴没智慧!

        往生虽然是阿弥陀佛平等赐给我们的权利,没有任何条件,但如果你不相信、不愿意、不念佛,那等于是自己放弃了往生的权利。自己放弃了往生权利,那只有死路一条──再度轮回。

唯一的救主──设我得佛

        第十八愿总共有九句话,三十六个字。第一句「设我得佛」,是显示阿弥陀佛是救度十方众生「唯一的救主」。阿弥陀佛自己也说了:

心或不堪常行施,普济贫穷免诸难。
利益众生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祂要成「救世的法王」。

        「设我得佛」──「假如我法藏要成佛的话。」「我」就是唯一性,「我一个人要承担十方众生的救度,我一人来救度十方众生。」所以说是「唯一的救主」。

        「我」也是主动性。因为这四十八愿是法藏菩萨主动所发起的,不经任何的乞求拜托,每一愿开头都说「设我得佛」,主动发愿成佛,来承担救度我们的责任。

被救的对象──十方众生

        「十方众生」即是法藏菩萨发誓成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所以是「被救的对象」。救主唯是一位,被救的对象是无量无边。

救度的方法──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那么,阿弥陀佛是怎样来救度我们,而我们又是怎样被救呢?就是下面的三句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也就是信、愿、行──信愿念佛。

        这三句可以从佛与众生两方面来理解。比如说:我们在岛上,情况危急,有人开船来救我们。

        船长站在船头大声喊:「我来救你们,请相信我!」这就是「至心信乐」。

        「这里很危险,跟我到达安全的彼岸吧!」就是「欲生我国」。

        「那么,赶快上船吧!」就是「乃至十念」。

        我们听见船长说他要救我们,心中欢喜,知道有生路了,这就是「至心信乐」。

        想随船长到达安全彼岸,离开险境,就是「愿生彼国」。

        轻松一跳,上了船,稳稳地坐在船上不下来,就是「乃至十念」。

        险岛,代表娑婆世界。彼岸,代表极乐世界。船,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船长,就是阿弥陀佛。我们就是岛民,是乘客。

        听闻「念佛必得往生」,心中欢喜,就是「至心信乐」。如同初见船。

        想要随佛往生极乐,就是「欲生我国」。如同想上船。

        专念佛名,一生不变,就是「乃至十念」。如同稳坐船。

救度的保证──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既然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决定能度过生死大海,安全到达极乐彼岸,所以下面就保证我们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的众生,你只要念佛,愿生我的净土,如果你不能往生,则我不成佛。」法藏菩萨以祂成佛的正觉,来保证我们:念佛决定往生。

往生保证书

        所以,我们念佛往生是有保证的,我们有保证书 ──六字名号就是我们的往生保证书。

        有人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担心不能往生;拿着阿弥陀佛签名的保证书,还觉得不保险,这不是太冤枉吗?还要去找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找这个找那个,这不是太愚痴吗?拿着阿弥陀佛签字的保证书 ──「称念我名,决定往生!南无阿弥陀佛(签名)」,去问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您看阿弥陀佛签名的这个保证书能管用吗?我念您的名号,您再给我在上面补签一个吧。这样我才放心,往生更保险。」观音菩萨敢吗?观音菩萨会吗?你叫观音菩萨怎么回答你?没法回答!因为你太愚痴!

急救的慈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下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有深刻含义的。从字面来看,是说五逆谤法的众生不救;实际上是说造罪凡夫要先救、急救。好像医院里的急救室,决定是救那个病重的。造罪凡夫烦恼病重,所以要先救、急救。这在后面,将再做详细解释。

二、念佛必生

        第十八愿是佛与众生之间救与被救的约定。怎么救?怎么被救?怎么约定 ──

        念佛必生!

        在第十八愿当中,阿弥陀佛与我们约定:「你念我名号,我救你往生!」就这么简单。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的〈后序〉当中,以四十八个字来解释第十八愿的愿文和第十八愿的成就文,结论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八个字。

        「十方众生」简说为「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解释为「称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解释为「必得往生」。

        更简略地讲,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必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我来自台湾,从小就在台湾土生土长,也是说闽南话。厦门这个地方,我很早就想过来看看,因为我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厦门这一带,今天能够回到祖先落地生根的故乡,可说悲欣交集,非常感动!

现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听懂闽南语,希望今天我们彼此就用闽南语以亲切、轻松、自在、活泼的方式来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佛法。

佛法浩瀚,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甚至无量法门,由于法门太丰富了,一般人不易掌握了解,所以佛法传到中国之后,祖师们将之归纳为八大宗派,这八大教中,由古至今最能够普遍化、长期不衰、历久弥新的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也就是净土宗,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门。尽管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佛教的教理在说什么,但是都知道有「阿弥陀佛」这句话,遇到出家人,也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即使不懂佛理的教外人士,遇到学佛人或出家众,都会联想到「阿弥陀佛」。由此可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普遍为佛教内外所有人所熟悉的。

然而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呢?今天我就分别以事、理两方面来述说:

第一、阿弥陀佛是本愿成就的佛。

第二、阿弥陀佛是救度众生的佛。

第三、阿弥陀佛是光明摄取的佛。

第四、阿弥陀佛是临终来迎的佛。

第一、「阿弥陀佛是一尊本愿成就的佛」。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南无阿弥陀佛,是因为祂的本愿,如果阿弥陀佛没有本愿,就没有这一尊伟大、能够救度我们的佛。当然,每一尊佛之所以成佛都各自有祂的本愿,只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有别于其它诸佛,是十方诸佛所没有,是超越于十方诸佛的本愿。所以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后,依祂的本愿所成就的大力就特别的殊胜广大、弘深。

「本愿」有「总愿」跟「别愿」之分;本愿的这个「本」 也有分「因本」──因地的本愿,以及「根本」──主要的本愿,这二种区别。我们在此就先从「本愿」两个字简要来说明一下。

每一尊佛要成佛之前都必须要先发「四弘誓愿」,所以佛门弟子每一天都会在佛前称念「忏悔文」,忏悔自己的业障,同时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称念四弘誓愿这一首偈:「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一切诸佛都同样要发的。所以「四弘誓愿」是属于「总愿」,通于每一位菩萨、每一尊佛。

至于「别愿」就各有不同,比如释迦牟尼佛发了五百个愿,药师佛有十二愿,阿弥陀佛则是四十八大愿等。

在《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说:「我建超世愿」,意思是说,阿弥陀佛祂当初所发的愿,是超越十方诸佛,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释迦牟尼佛在介绍阿弥陀佛的时候也说「发愿逾诸佛」,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是超逾十方诸佛的愿。

在《无量寿经》中介绍阿弥陀佛发愿的时间有多久呢?经言:「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阿弥陀佛详细地考虑、计划,要如何很简单、很容易地来救度十方众生?要如何才能使十方众生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快速成佛?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阿弥陀佛经过了五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持续不断的周详思惟。

愿发了之后,如果不继续积功累德,修六度万行,广学无量法门的话,这个愿就等于是空愿,所以阿弥陀佛又经过多久的时间累积功德呢?经典说:「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是经过了不可思议的兆载永劫那么漫长的时间,不间断的积功累德。

「兆」跟「载」这两个数目都是很大的;「兆」我们还可以想象得来,至于「载」,在中国数目之中,几乎没有比「载」再多的数目了;而「兆载」之外还有一个「永」,这个数目就更长了;「永」是永远的,超越时间性;「劫」是天文数字,也还可以算得出来,可是「不可思议的兆载永劫」,这「不可思议」四个字就算不出来了。因为所谓的「不可思议」是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想象。阿弥陀佛以这么长久的时间来累积菩萨无量德行,方使得祂的四十八大愿能够愿愿完成,愿愿如实的圆满具足。

阿弥陀佛为了完成这四十八大愿,是经过了那么漫长的时间,在这一漫长的时间里,其它的佛从因地修行,又从果地返回广度众生进入涅盘了,阿弥陀佛还在修行,还在为众生累积功德。为什么四十八大愿要经过那么久的时间去思惟?为什么要圆满四十八大愿必须要经过那么长久的时间呢?这是因为在这四十八愿当中有一个最重要关键的根本、主要的愿要彻底成就。

从因地来讲,因地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因本的愿,但其中有一个最根本的愿,就是第十八愿。为什么净土法门谈到阿弥陀佛的本愿都是指第十八愿呢?因为四十八愿当中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话,四十八愿就谈不上可贵与殊胜了,只因为有了第十八愿才显现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可贵。

因为第十八愿是要救度十方众生的愿,而十方众生范围宽广无边,有所谓「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与六种凡夫法界(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饿鬼、畜生)。四圣法界是已超凡入圣,不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圣者,其它六种法界则是仍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凡夫。这十种当中,除了佛法界以外,其它九法界有情通通都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这个就是第十八愿救度的十方众生。

第十八愿是净土法门的根本,不仅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亦是十方诸佛的本怀,甚至也是十方诸佛所要劝说、称扬、护念的。《无量寿经》言:「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释尊说要将这第十八愿的弥陀救度法门永远保留在宇宙当中,即使前一位佛涅盘了,下一位佛还没有降生人间,也都要使这个法门永远流传下去。

第十八愿总共有三十六个字,这三十六个字大家能够背的话就尽量把它背下来,因为这是我们这一个法门的根本,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有第十八愿法藏比丘才能成为阿弥陀佛,因为有第十八愿,我们今生今世才能够解脱生死轮回。

第十八愿三十六个字,请大家合掌,我们来虔诚恭敬地念一遍: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请放掌。

这三十六个字, 主要是阿弥陀佛自我发露,祂的成佛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只要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世界,专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这样阿弥陀佛就必定使这一位众生当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有任何众生,阿弥陀佛不能够使他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祂就不成佛。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众生不能往生,表示祂的力量还不具足,还没有资格成佛,还要再修行,还要再累积功德一直到祂有足够力量能使所有众生只要称祂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才成佛。

这么讲起来,要成为其它的佛较容易,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了,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可是阿弥陀佛这一尊佛之所以要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累菩萨无量的德行才能够成佛,乃在于因为祂要普遍的、简易的救度所有众生,所以必须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

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我们娑婆世界贪瞋痴特别强盛、罪业特别深重的凡夫也通通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既然是十方众生,包含圣人、凡夫,凡夫包含善人跟恶人,也包含着阿鼻地狱的众生。这就表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分别的、是平等性的。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会修行还是不会修行,心清净还是不清净,通通都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只要众生愿生极乐,称念名号就必定使他往生。

那么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条件是怎样呢?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条件很简单,就是第十八愿所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样就可以往生。

「至心信乐」的「至心」就是虔诚的心、真实的心。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内心要真诚,不是嘴上讲要往生,但心里却不想往生,或是希望将来还要再来做人享福。这样就不是「至心」。所以这个「至心」包含「信乐」,包含「欲生极乐世界」,包含「乃至十念」。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真心,人和人在一起如果没有真心就是虚情假意,那就没有意义,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何况是要往生极乐世界、脱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这么重要的大事,怎么可以没有真实心呢?

简言之,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条件,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这两个字是贯穿「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信乐」就是「信」,「欲生我国」,愿生极乐就是「愿」,「乃至十念」的念佛就是「行」。所以「信乐」就是「信乐欲生」,加上「乃至十念」就是「信、愿、行」。由此可知。第十八愿是信愿行具足。而「至心」是贯穿信、愿、行。

再详细一点说,,「至心」就是真心,我们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必须要真的相信,不是虽然听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可是自己不怎么相信,内心打一个问号,那就不是「至心」了。所以,信有极乐,信有弥陀,信有弥陀的救度,信有极乐是我们的归宿,这都必须是真正的相信。就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说,「你要往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来」;就我们来讲,就是「我愿生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去极乐世界是真心的,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也要真心,而不是只跟人家念念回向偈而已。

「乃至十念」,就是从此之后,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就念一天的佛,有两天的时间 就念两天的佛,有七天的时间就念七天的佛;如果七天寿命到了就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寿命延长,若八日就念八天的佛,若八年或者八十年,就尽一辈子都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需要假借其它的法门来回向,当下往生的功德都是具足的。

第十八愿就是在说「信、愿、行」。「信」就是「至心信乐」,而「欲生我国」呢?就阿弥陀佛来说,阿弥陀佛都时时刻刻在呼唤我们,拜托我们,叫我们要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佛心;对我们众生来说,就是「愿生彼国」,就是愿生西方净土中,随顺阿弥陀佛的呼救,这就是「愿」。「行」就是「乃至十念」,从今以后只要专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那阿弥陀佛虽跟我们订下救度的条件,但这种救度的条件,其实几乎也可以说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只要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此后我们有多少的时间就念多少的佛,不管我们念佛的时候有没有烦恼,有没有妄想杂念,都不用管。阿弥陀佛给我们规定条件只是这样,所以虽然有条件,也可以说是没有条件。因为只要我们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就对了,也不需要付出金钱,也没有什么损失。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最简单的,我们只要会说话就会念佛,就是如说话一样来念佛而已,所以,念佛、愿生极乐,对我们来讲是非常简单容易的,既不用费金钱,也不会亏本,尤其是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比较没有妄想杂念、比较没烦恼,这样的念佛使我们更轻松,是不是?

(众答:是)

如果烦恼来的时候,或者身苦病痛、心里很郁闷的时候,在念佛中,不知不觉心就会平静下来,这样说起来,阿弥陀佛用这句佛号让我们念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不对?

(众答:是)

愿生极乐世界是一种心,向往、愿生的心,它本身并不需要付出什么,既不需要多付出时间、金钱,也不需要付出劳力,同时也不会亏本、不会损失,往生极乐只有百利而无一害。若用打赌的方式来讲:我虽然不太相信有极乐世界,不肯定有极乐世界,可是我还是愿生极乐,为什么?如果真的没有生死轮回、没有极乐世界,那也没有什么亏本损失嘛!但假若有生死轮回、有极乐世界,岂不是白白赚到了?而且赚到的是无法计算的,是宇宙的大善根、大福德通通赚到了。因为只要真的有极乐世界,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成佛,必定脱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必定拥有跟佛一样的无量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智慧、无量慈悲,跟阿弥陀佛一样具足四十八大愿,能够分身到他方世界、十方世界、无量世界去广度众生,所以,这一个愿心岂不是大大赚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2】
尽管我们是凡夫,我们心力很羸弱,我们愚痴,我们烦恼深重,可是只要我们有这么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愿,这个愿就是大愿,为什么呢?因为这一个愿能够使我们往生成佛!如果没有这个愿,我们将继续轮回六道,如果没有这个愿,那就失去了大善根、大福德。

进一步来讲,我们信阿弥陀佛救度的这一个信是「大信」,是不可思议的信。为什么?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居然能够信受,岂不是这个信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信?我们信对岸有个金门,金门过去有台湾岛,尽管我们没有去过,眼睛也看不到,可是我们相信有金门、有台湾,这一种信也是真的信。可是这种信可贵吗?这个信没有什么可贵,因为信与不信,对我们解脱生死轮回来讲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所以这个信只是凡夫的世俗之信而已。可是如果我们信有弥陀的救度,信有极乐世界的归宿,虽然同样是信,可是内容不一样,价值也就随之不同。信有弥陀的救度、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可以让我们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让我们毕竟成佛,这岂不是至高无上的信啊!

「行」也是一样,我们只要嘴巴张开称念名号,或者是心中想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行就是「大行」,比我们持守五戒、十善的功德还要大。因为持守五戒只是让我们再生而为人,持守十善能让我们生天,但是五戒十善的因与五戒十善的果都仍是虚假、颠倒、有漏、污秽的。《往生论注》言:「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因为还是在六道轮回之中。但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清净的、是真实的、是大利无上不可思议功德。所以,以我们污秽之心、不净之口来称念这一句清净、真实、至高无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同样是大行,而不是有漏的。这样大家听得懂吗?

(众答:听得懂。)

所以净土法门叫做「易行道」,所谓「易」 就是:

(一)浅易。容易了解、不复杂。它的道理非常浅显,不是很深奥、很困难的,一听就可以了解。

(二)简易。只要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圆满具足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资粮就当下完成,百分之百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不需要藉由诵很多经的功德,或者朝山拜忏的功德,或者是深入经藏,或者持很多咒语才能够往生。从开始到临命终,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三)容易。不分老少贤愚,不管是否深入经藏,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这才叫做容易。因为如果说你做得到、他做得到,可是还有少部分的人做不到,那就不是「易行道」了。所谓「易行道」是人人──不管是老人家、小孩子、有智慧、没智慧、会修行、不会修行、有学问、没学问、是善、是恶,都能够做得到,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才叫做「易行道」。如果学其它的法门要成佛都是「难行道」,那种难度可说「难如登天」。但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很容易了,易如反掌,大家都做得到。

(四)安易。就是这个法门修起来非常的安乐、自在,一点也不苦。跟自力的「难行道」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龙树菩萨把所有佛法的法门归纳成为两个法门:一个是「难行道」,一个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指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救度;除了「易行道」以外,所有各宗各派,其它一切法门的修行都是「难行道」。

为了让我们容易了解难、易的差别,龙树菩萨举示了一个比喻:他说「难行道」就像「步行」,「易行道」就像「坐船」;又说步行是苦的,坐船是安乐的。在古代,交通工具只有坐船啊,或者是牛车、马车啦,不像现在有飞机、火车、巴士。我们要到百千万里之远的地方,如果靠双脚走路,那身体不健康的人,或者是年老的人就没办法了;即使身体健康,甚至是世界跑步第一名选手也未必能够到达。为什么?因为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又可能遭遇到各地盗贼,饥啊、寒啊、累啊,走不到三分之一就通通倒下了。这就好像我们要以自己的力量修行,以期超脱三界六道生死的轮回,终至达到成佛的境界,那是非常困难的。可是如果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那就非常安乐。所以「易行道」就是安乐的法门、安易的法门。

为什么念佛是「易行道」呢?这全是因为念佛本身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大力加持。我们应知,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只要众生愿生弥陀净土,专念弥陀佛名,阿弥陀佛必定使他往生」。所以阿弥陀佛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持续为我们累积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累积我们在极乐世界快速成佛的功德、累积替我们偿还生生世世所欠债务所需的功德。这些功德通通圆满了,祂才成佛,才成为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的就具足了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万行、万善、万德,也就是说,无量百千陀罗尼的功德通通在这一句名号里面毫无缺欠,因此这句名号叫做「万德洪名」。万德洪名的「万」不是数目字的百千万的万,而是「具足、完满、超越」的意思。也就是往生成佛的功德,在这句名号中完全圆满、完全具足,而且使我们超越六道轮回,一旦到极乐世界就能够超越三贤十圣而快速成佛。

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了,才完成了我们往生的功德,所以阿弥陀佛的成佛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我们的往生。阿弥陀佛如没有成佛,就没有我们往生的功德资粮,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佛,就有这一句佛号给我们念,只要念佛,当下我们就有了往生的功德资粮。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呢?是本愿成就的佛!这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已成就了本愿,然后又把祂本愿的成就功德通通送给我们、回向给我们,因为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佛是为我们往生而成佛的,所以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同时也通通转成为我们的功德。有一句话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意思就是阿弥陀佛以祂果地成就的佛的功德,做为我们因地凡夫往生的功德以及成佛的功德,弥陀的正觉是我们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之因,反过来说,我们众生往生之因,是弥陀成佛的正觉之果。所以阿弥陀佛的成佛就是我们的往生,我们的往生就是阿弥陀佛的成佛。如果我们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佛了,就表示我们只要念佛就一定能往生。由此可知,我们的往生跟阿弥陀佛的成佛是在一起的,永不分开的。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从果向因」的法门,不是「从因向果」的法门。「从因向果」 就是从凡夫一直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然后到成佛。一步一步、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升上去。而我们这个法门则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以阿弥陀佛已经成佛的功德,作为我们往生成佛的资粮,所以我们不需要再经过十信啊、十住啊、十行啊、十回向啊、十地这一些功行,就能够直接超越阶次,往生成佛。因此「易行道」也叫做「横超」的法门。好像台北有个101大楼,如果每一层楼都用爬的话,那要好久的时间,爬得好辛苦,可是如果坐直达的捷速电梯就很快,一下子就到101大楼的顶层了。

净土法门之所以是易行、横超的法门,原因在哪里?也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成就,一切都不具足;一旦本愿成就,就通通具足,我们往生有份了,我们成佛可期了。

每一尊佛之成佛都很难能可贵,跟我们却未必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因为祂们并没有为我们发下如同第十八愿那样的愿,也没有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的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成佛。可是阿弥陀佛不一样啊,阿弥陀佛祂的成佛是建立在我们众生的往生之上的,祂的生命是以我们的往生为赌注啊!能够使我们往生才有祂的佛的生命,没有我们的往生就没有祂的佛的生命,祂的成佛是为我们而成佛的。所以,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佛?第一、是本愿成就的佛。

第二、「阿弥陀佛是一尊救度众生的佛」。刚刚讲了,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所以我们十方众生之所以能够得救是由于祂的成佛。十方众生要是问起:「能不能得救啊?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得救啊?」那就要看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什么时候成佛?如果阿弥陀佛还没成佛,就没有这个佛号让我们称念,也没有极乐世界让我们往生成佛。

那么请问:阿弥陀佛成佛了没有?

(众答:成佛了。)

成佛以来多久的时间啊?

(众答:十劫。)

对,已经十劫!十劫以来阿弥陀佛都日夜在呼唤着我们、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十劫的期间,阿弥陀佛要做什么呢?都在呼救我们,呼救我们十方众生:所有的善恶凡夫啊!你要来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我在这里等候你哦!

阿弥陀佛一直在呼救我们,甚至合掌拜托我们说:十方众生都是我的独子,如今流落在三界六道之中在困苦轮回,我这个做父母的很不忍心,儿啊!拜托你要赶快回来,回来才能得到安乐。你要回来的粮食我都已帮你先准备好了,你要回来的资费、工具我也都很早就替你安排妥当了,只要你上车,要吃就有吃,要穿就有穿,就可以使你平安回到极乐的故乡,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一直在这样呼唤我们。

阿弥陀佛祂发愿要如何成为一尊很容易救度十方众生的佛呢?内涵也都在四十八愿里面。要怎样才能让十方众生很轻易的、安然的、自在的往生极乐世界呢?也都在四十八愿里面。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了救度十方众生,如果有一个愿不是为十方众生发的,这个愿就没有意义了,这个愿阿弥陀佛就会宁可舍弃,所以,阿弥陀佛是救度十方众生的佛。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没有立下任何条件,如果说有,就只是要你「愿生、称名」。因为极乐世界再怎样的清净庄严,阿弥陀佛再怎样的大慈大悲、愿力广大,如果我们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那跟阿弥陀佛都没有什么关系了,还是永远在六道里面流转。所以首先必须要有「愿生极乐」的心,接下来,「专念弥陀名号」,这样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就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已经成就了,所以,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在家、出家、会修行、不会修行,有智慧、没智慧,只要称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一定往生!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已经成就了。善导大师说:「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应该晓得,阿弥陀佛所发的这个本誓重愿不是虚假的,因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

阿弥陀佛愿愿为了众生,只要我们肯被救,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这样就被弥陀救到了。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好像大愿船,我们众生浮沉在这六道苦海,如果我们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就等同坐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坐上弥陀的大愿船的人,只要时间一到──也就是世间寿命一到,立刻就到彼岸了,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虽然我们寿命还没到,还在六道的苦海当中,可是已经注定不会再沉沦了,因为我们已坐在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了。在这世间,不管你搭怎样豪华的轮船过海,都可能会有危险,可是阿弥陀佛这艘愿船永远都不会危险,因为这一艘船是阿弥陀佛所建立的,是由阿弥陀佛在驾驶,服务人员都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所以必定到达彼岸,不会有任何的风险,这就是全凭弥陀救度。

简而言之,我们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往生的业因就已经成就,已经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这样大家了解吗?

(众答:了解)

敢不敢承担?

(众答:敢)

因为往生与否不是靠我们,是靠阿弥陀佛,就像一个在外面乞食流浪的孩子,吃没得吃,穿没得穿,住也没得住,有一天他被认出,原来他是国王唯一的儿子,是太子,这时他的身份就立即雍容华贵起来了。从此再也不是一个流浪的乞丐,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所以印光大师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所以,只要我们愿生之心不变,念佛专一不杂,不必等到临终,也不用等到将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已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已经不是轮回的凡夫了。

第三、「阿弥陀佛是一尊光明摄取的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又叫做「光明名号」,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之身,所以《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意思就是说,这一尊佛具有无量的光明,祂的无量光明是照满整个大宇宙,而且祂的光明是不受任何障碍的──不受有形的日月星辰、山川大地的障碍,也不受无形的──我们众生的贪瞋痴、以及生生世世以来种种罪业的障碍,总之,阿弥陀佛的光明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快速的来到我们身边保护我们、救度我们。所以阿弥陀佛又叫做「光明摄取」的佛。「光明」是指阿弥陀佛的佛光,「摄取」就是从现在开始,阿弥陀佛就一直未曾稍离视线的看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临终的时候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

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好像什么呢?我们晚上要睡的时候,有蚊子要叮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蚊帐里面,蚊子就叮不到我们了。同样的,我们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有什么样的蚊子要叮我们呢?有冤家债主的蚊子要叮我们,要跟我们讨债;有天魔外道的大蚊子要妨碍我们,不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但是只要我们念佛,就永远在阿弥陀佛的光明蚊帐里面,蚊子大只也好、小只也好,都叮不到我们。又好似这一只杯子,开水装在杯子里面就不会流到外面去,永远都在这个杯子里面,一个念佛的人,永远都在阿弥陀佛光明的杯子里面,不会再到三界六道轮回,也不会受种种业力的障碍,这就是光明摄取的佛。

所以,一个愿生极乐,专称弥陀名号的念佛人,从他信佛念佛的当下开始,尽一辈子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受阿弥陀佛的保护,不受冤家债主的干扰,不受天魔外道的妨碍,也不受灾难的伤害。这是名号自自然然地就拥有的功能力用,不须经过祈求。就好像点火,火自然会燃烧,倒水,水自然往下流一样,这是它自然的功能,并不是因为知道原理了,或经过祈求才这样。所以以现世利益来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3】
人的身体都有光明,人身上的光明大小,是随他的心愿、福报而有大小不同,只要我们起善念,吉祥善光就很大,起恶念就有混浊的恶光;福报大,光明也大,福报小,光明也小。如果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恭敬三宝,光明就更加的清明而广大,若进一步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光明便可说是遍满整个宇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光明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量光,阿弥陀佛将他所有的功德化成这一句名号回向给我们众生,所以这一句名号蕴含了阿弥陀佛的所有光明。因此,我们凡夫以微小的心来称念这句光明名号,就跟阿弥陀佛的名号结合、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结合,岂不是我们身上的光也随着阿弥陀佛的无量的光明而遍满无量大的宇宙。就好像这一滴水,虽然只有一滴,可是将它倒进大海,这一滴水就跟大海融合为一体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念佛人身上都会放佛光。

曾经有一位法师到美国去弘法,他领导大众在佛堂念佛,待念佛结束的时候,有一位美国人就很赞叹跟那位师父说:「师父啊!师父啊!我是一个学神通的人,我看到大家在佛堂里面念佛,如果虔诚念佛的人,他身上的光明非常大,大到可以将地球包起来这么大的光明;不太虔诚念佛的,只是嘴巴跟着大家一张一合的人,他的光明就很小,只在嘴边进进出出而已。因为我看到这么殊胜的现象,所以我也要来学佛。」

经典上说:「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我们会以为四十里很大,但比较起来,相较于宇宙,地球是很小的;而相较于地球,四十里更小。但是一个人虔诚念佛时,他所发出的光明就可以把地球包起来。

想想看,我们这个嘴巴干净吗?连开口都气味难闻。可是只要我们一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就会放光明。我们只要张开嘴巴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身上出入放光。虽然一般人的肉眼看不到,可是鬼神、佛菩萨都看得出来。

所以我们只要念佛,不但鬼神不会妨碍我们,甚至如果我们跟他有冤结的话,因为念佛的关系,就可以跟他化解冤结,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向你讨债了,甚至因为我们念佛的关系 就可以超度对方。因此我们念佛时无形中就在超度鬼魂,我们念佛就是在超度祖先,我们念佛就是在庇荫子孙。所以念佛真的是最简单,又最殊胜的法门!

对一个念佛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句佛号更重要的了。它的重要性,就像是我们的生命,有佛号就有我们的生命,没这句佛号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因为没有了这句佛号,人死之后就会到阎罗王那里去受审判,那就非常悲惨了。

第四、「阿弥陀佛是一尊临终来迎的佛」。一个念佛的人,阿弥陀佛现在就开始以祂的无量光明给予周全的保护、照顾,未曾暂舍,到临终的时候就现身把我们迎接到极乐世界,如《阿弥陀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一个将要临终的人,如果他平时都没有念佛,通常都会手忙脚乱,恐惧一旦断了气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想到要跟恩爱的家人离开了,要跟这个世间建立的一切事业、财产离开了,要跟这个环境离开了,非常的依依不舍。接下来呢,冤亲债主要来讨债,黑无常、白无常拿铁链要来捉拿去审问判罪,心中非常痛苦、紧张、害怕。

但是念佛人不会害怕,因为阿弥陀佛会亲身来保护我们、迎接我们,在临终快要断气还未断气之时,阿弥陀佛就先出现了,他就会清晰的看到阿弥陀佛,那时候,他就会庆喜踊跃的跟着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只要愿生极乐世界,专一称念阿弥陀佛,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我们。从现在一直到临终,阿弥陀佛都不会有一分一秒一剎那的舍弃、忘记、厌离我们,不管我们那个时候是昏迷的或是清醒的,阿弥陀佛照样来迎接我们。因为昏迷只是器官昏迷,在外人来看,昏迷的人当下不会念佛、眼睛看不到、耳朵重听、手脚不能动,可是那个人的心却是灵灵明明的。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他那个时候还是会念佛,而且阿弥陀佛来迎接他的时候,他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他,是彼此清清楚楚的。所以我们平生只要负责念佛就好了,往生的事阿弥陀佛自然而然会完全、完善、完美负责接引到极乐世界去。

假若一个念佛人临终的时候,因为病苦的折磨口念不出佛号来,也没有关系,他心中有安慰,想着:「时间到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所以一个念佛的人,到临命终的时候不会恐惧,不会慌张不安,只静静的等待,等待弥陀的来迎。所以,我们就平静的、轻松自在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等待弥陀来迎接就好。总之,有阿弥陀佛的来迎,让所有念佛的人,充满着安慰,充满着希望!

有些人会这样担心:「如果我临终病苦念不出佛来怎么办?」我告诉你,没关系,不用担心,你的情况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有大神通,阿弥陀佛有大愿力,阿弥陀佛以祂的大慈悲、大智慧,晓得这个人有什么样的业障,会遭受什么样的临终,是能念佛或不能够念佛,是昏迷或者是清醒,这个阿弥陀佛通通知道。所以祂不会舍弃我们、不会放下我们不救,时间到一定会来迎接我们。这样子可贵不可贵?

(众答:可贵!)

所以只要我们平常有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而且这个心是虔诚的、真实的,从今以后没有杂修杂念,都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人,临终的时候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临终有昏迷、没有昏迷,也不管临终的时候是否会因身苦病痛而没办法念佛。我们只要负责平常的时候念佛就好了,临终的时候如果有身苦病痛佛号念不出来也不要紧,只要心中静静等候阿弥陀佛来救我们就好了。因为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光明摄取的佛,是临终来迎的佛,时间到祂就一定会来迎接我们。

因为这样,所以一个念佛的人,心中永远都是安稳的、安慰的,也因为这样 所以这个法门又叫「易行道」,是容易的法门、安乐的法门,要不然众生就永远苦恼了。

假使阿弥陀佛没有光明摄取我们,没有临终来接引我们,即使我们现在念佛,也是心中不安。会想:惨啊!虽然现在我很用功在念佛,可是临终的时候如果病苦念不出佛来怎么办?如果昏迷那怎么办?都不用有这些担忧,因为阿弥陀佛祂时时存在 、处处存在、有大神通,祂都知道你的情况而会适时保护接引你。我们这个法门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法门,所以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世界,专门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去杂修杂行,完全依靠阿弥陀佛,如果做到这样子,就一定往生决定。

我讲到这里,大家对这个法门有什么问题,可以尽量提出来发问。

问: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修行需要具足信愿行,法师在宣讲时,强调阿弥陀佛的本愿,但是修行的行,要到何种程度才能往生?如果只有愿而没有强调行的程度,是否会与日本的本愿法门有所混淆?是否需要行到入三摩地,净念相续,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呢?

答:没有你所说的这些条件,只要称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可以。

为什么「南无阿弥陀佛」被称为「万德洪名」呢?因为十方众生往生的功德资粮在这一句弥陀名号当中都已经完全具足了。当然,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也不是随随便便念的,而是我们有多少时间就念多少佛。因为十方众生根机各不一样,有的人时间比较多,有的人时间比较少,所以时间多的人就多念,时间少的人就少念;有的人修养比较好,脾气比较好,心比较平静,念佛的时候自然心比较没有杂念;但有的人个性比较刚强、习气比较重,所以他念佛的时候妄想杂念还是很多,但是这些都没关系,他只要念佛就好,众生会有这些情况阿弥陀佛都知道。

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所以我们只要念佛就可以了,不论我们是行、是住、是坐、是卧,不管你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念佛,这样就是念佛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什么叫「大慈」?没有条件的爱心叫做「大慈」。所以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里面,只有讲「乃至十念」,没有讲一定要具备某一个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就会有的人能往生,有的人不能往生了。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是什么日本净土,我们这个本愿法门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法门。第十八愿讲什么呢?讲「念佛」而已。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将第十八愿称为「本愿」,所以「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所传下来的。

「本愿」的目的在哪里呢?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在哪里呢?在于一切众生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往生了,所以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称念弥陀万德洪名,就是本愿所讲的,也是本愿唯一的行持。

刚才我们说「本愿称名」是善导大师所传下来的,但那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的创见,而是龙树菩萨所讲的。龙树菩萨《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在这一段话就直接点明「本愿」这两个字,也点明「称名念佛」这两个字了。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第十八愿」就是「称名念佛」。

「本愿如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怎么样的呢?「若人」是指十方众生,包含圣人、凡夫,凡夫当中又包含善人、恶人。「念我」,念是意业,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名」是口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归」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归顺弥陀的救度,把我凡夫罪恶的生命、生死的生命、轮回的生命,完全归入阿弥陀佛清净的生命、永恒的生命、不轮回的生命之中,这个叫「自归」,简而言之,愿生极乐就是「自归」。

所以这「本愿称名」也是龙树菩萨所讲的了,证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本愿」是龙树菩萨创造的吗?也不是!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无量寿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是指阿弥陀佛;「本愿力」是指第十八愿的力量。第十八愿没有讲其它三学六度,是说「闻名欲往生」──听到了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而愿生极乐,从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话「皆悉到彼国」──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通通都能够到极乐世界,而且从现在开始自自然然就不退转了。

因此,《无量寿经》有讲「本愿」,龙树菩萨传承,善导大师再做结论性的弘传,所以本愿不是日本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本愿的条件就是「称名念佛」, 其它没有。善导大师说:「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没有说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如果需要这些条件的的话,请问阿弥陀佛要救谁?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大还是小?有条件还是没有条件?所以我们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好。

《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自古以来都被解释错误,因为他们都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是以天台的思想解释,或以禅宗的思想解释,不是以净土的思想解释,所以都被误解了。

《阿弥陀经》中有三段文自古以来长期被误解:

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三、「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因为解释净土法门的多是在宋朝之后,尤以北宋时代较多,所以一般人都以天台的思想来解释这几段文,对「一心不乱」的解释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善导大师的著作有流传到韩国跟日本,反而是唐朝末年之后在中国就失传了。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又回到我们中国。由于他们没有因缘看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都用一般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一心不乱」,把「一心不乱」解成是禅定上的一心,功夫上的一心。所以就失去了「易行道」的原则,解释出来的当然就不是「易行道」乘船的安乐法门了。

我们来看净土法门善导大师怎么解释的。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他说极乐世界是报土的境界,是涅盘的境界,只要进入这个境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得到涅盘,所以说「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所有的法门都是「随缘杂善」,今天所遇到的是显教的就学显教的法门,是密教的就学密教的法门,遇到天台就学天台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禅宗就学禅的法门回向往生,遇到什么就以什么的法门、什么的功德来回向往生,这个叫「随缘杂善」。这样子的「随缘」而行,就是「杂善」,就是「少善根少福德」,因此说「随缘杂善恐难生」。

「随缘杂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那什么是「多善根多福德」呢?善导大师接下来解释说:「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也就是只要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有功夫、没功夫,心清净、不清净,出家、在家,都通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已符合「专又专」,已符合「一心不乱」的条件了,所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称念弥陀专复专」。

所谓「一心不乱」。一则不二,不二就是专;不乱者,不杂乱,不杂,也是专。所以只要我们专念弥陀名号,不杂修杂行,就是一心不乱,而不是说降伏或断除见思二惑那种功夫上的一心不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不是十方众生,而是只救度圣者了。因为功夫上的「一心不乱」不是「理一心」就是「事一心」,那都已经是破无明或断惑的圣人了。

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若要能够安心决定、往生决定,必须先要了解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内涵,如果不了解第十八愿而学净土,往往会偏差,让我们无法安心。因此对于「一心不乱」的行,我们要这样的了解。

我是出家的身份,我就以出家的身份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大家都是在家的身份,就以在家的身份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我虽然出家,但还是贪瞋痴烦恼强盛,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那我就以这样的身心去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在家的居士,如果烦恼很淡的,业障也不深,一念起佛号就很清净,大家也以这样的身心根机专一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根机专一的来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样大家都平等往生。为什么?你是善人,你也一样坐在阿弥陀佛的愿船上;你是恶人,也是坐在愿船上;不管你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出家还是在家,同样都是坐在愿船上。我们往生是靠这一句万德洪名,不是靠我们的身份。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就通通舍掉身份,通通依靠这句阿弥陀佛来登彼岸,来进入无为涅盘的境界,同样成佛。

尽管在这娑婆世界有男众、女众的差别,有智慧学问高低的差别,有善恶业障多寡的差别,可是到极乐世界不靠这一些来往生的,完全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有这一句弥陀名号,即使是在家众也好,是不会修行也好,心不清净也好,有思惑也好,有见惑也好,或者连一品无明一点都没有破除,都一样平等的往生极乐世界,到那里通通平等成佛。所以善导大师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同样都是不退转的阶位,而且同样都是进入一生补处的身份。这一个法门最可贵就在这里。这个也由于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如果不是本愿成就的佛就没有这些可贵之处了。

本愿有「因本之愿」,有「根本之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只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之愿,其它的都是「因本之愿」。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说:凡是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不退转,而且必至灭度。所以我们只要到极乐世界就不会退转,而且必至灭度。第二十一愿说: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完全具足。第二十二愿说:让你一生补处,而且到其它世界广度众生。

所以,我们的往生跟我们的成佛都在阿弥陀佛的本愿中,四十八愿也好,第十八愿也好,通通具足。因此我们才强调,阿弥陀佛成佛是因为有本愿才能成佛的,也由于是本愿的佛,才是可贵的。

问:第二个问题:目前国内道场大都在弘扬净土法门,其它法门相继衰落,如果不大力弘扬其它宗派如唯识、天台等,佛教是否越来越衰微?通教通宗的道场越来越少?另外,修习佛法是否须要阅读其它经典?而不只是一本《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呢?

答: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广度众生,只要能够广度众生,佛陀出现在世间的目的就达到了。那如果我们众生学佛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死后还是继续轮回,即使通宗通教、深入经藏,通达八万四千法门也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也不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因为一旦轮回的话,这一辈子所学的下一辈子未必仍能记得,何况我们随业力流转,假如堕落地狱的话,只有受苦,整个身心只有苦,不可能再有心力去回想起以前所学过的法门,比如如果堕入猪胎的话,就是猪的习气、性情、愚痴。

所以,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净土这一个法门,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自己学这个法门,也劝导所有与我们有缘的人都来学这一个法门,能够学这个法门就是大智大慧,能够将这个法门传播出去就是大慈大悲,大家若都能够学这个法门,大家就都是大善根、大福德了。

所有的经典到灭法时代通通都消灭了,只有宣扬这个法门的《无量寿经》不消灭,这一部经不消灭,等同所有的经通通没有消灭。因为千经万论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解脱,我们如果能够解脱的话,千经万论的目的就都达到了。所以不怕不会深入经藏,只怕不能往生,因为一旦往生,岂止深入经藏,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刻就全都现前了。

以我来说,年轻的时候背了很多经文,现在年纪大脑力衰退了,那些经文就忘记了。生生世世以来,我不是没有出家过,一定不是这一世才出家的,也曾经当过高僧深入经藏,所有善事都做过;也曾经上生天堂: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我都去过;色界天、无色界天也都去过,所有的法门也都学过,可是现在呢?由于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现在还是凡夫。

还有,我也曾经杀过人,生生世世以来被我杀死的人不晓得有多少,被我害过的众生也不晓得有多少,被我偷的、抢的、骂的、侮辱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我曾经堕落阿鼻地狱,曾经上刀山下油锅,曾经当畜生、饿鬼,我就是这样的人,只差我没有往生极乐世界。

那么请问各位:你们以前有没有出家过?

(众答:有)

有没有当过高僧?

(众答:有)

有没有曾经因为能够入定,所以五通具足过?

(众答:都有)

有没有杀人?

(众答:有)

我们从小有没有吃过肉?

(众答:有)

吃肉就是间接杀生,何况直接杀生,所以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都有犯过五戒,造过十恶业,都曾经上天堂、下地狱过。《正法念处经》说:「从天堕地狱,从地狱升天」;《涅盘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要生色界天禅定要很高,有禅定就有神通了,就会出入墙壁无所障碍,也能知过去、未来,也有他心通。可是命终福尽将来还有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可能。无色界天也是一样,无色界天最长的是八万四千劫寿命,处在甚深的禅定当中,但是一旦死了还是要堕落。

一个人贵为国王,披金戴玉的,可是当他掉落海中时,跟一个乞丐掉落海中是没有两样的,同样都会死掉。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未出三界六道的话,命运都一样──善人、恶人一样;出家、在家一样;必须能够解脱生死轮回才是究竟之道。

所以我们要有这个智慧,不是说其它的法门不要学、不要弘扬,还是要的。比如说,我们不是念佛就好了,还是要尽量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要了解其它的教理。只是有主有从,最主要的是这个净土教理要先了解,然后把这一句佛号存在心中,生死先解决,其它随缘随力来做。能这样,那么其它的做得到固然好,做不到也不会有遗憾,因为到时候这一切都会忘光的。我们年老的时候,如果能够头脑清醒,耳聪目明那就太阿弥陀佛了。不然的话,都是寿命越长的人,大多患了老年痴呆症。

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三藏十二部通通具足,没有缺少,到了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就通通掀开、通通具足了。好像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夜睹明星的时候还是凡夫,一旦夜睹明星的时候,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当下具足,当下成为天上天下最尊第一的佛。所以不怕我们什么都不懂,只怕我们不能往生;不怕我们不能广度众生。只怕我们不能成佛。往生决定成佛,成佛决定广度众生。总之一切先往生再讲,不然无常时时刻刻在我们的旁边等着我们,出去有可能就被车子撞死了,坐飞机也有遭遇空难的可能,坐车也有可能发生车祸。因此我们唯有学这一个法门才会真正心安。

一个无常观很深刻的人,才是老实学佛的人,因为无常观深刻就会推动他精进用功,推动他去寻找今生今世能够解脱的法门。如果无常观不深刻的话,他就会悠悠泛泛,东寻西探,一天过一天,等到真正无常来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问:如果专念弥陀,其它法门都不学不问,恐怕佛法从此就剩净土宗了,再下去恐怕未法的时期就很快来到,所以不可偏执,应该走中庸之道,何况其它菩萨都有修行许多法门。

答:这个问题应该刚刚都有回答了。

文殊菩萨他有一首愿偈流露文殊菩萨的心情,他说:「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即生安乐剎。」这是文殊菩萨的愿。文殊菩萨也劝导法照大师,要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那普贤菩萨的愿是什么呢?他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并引导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菩萨往生极乐。所以,在阿弥陀佛的面前,文殊、普贤都把自己看成下品下生的凡夫,希望临终的时候,尽除所有障碍,能够顺利安然的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要消灾免难的功德也在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所以消灾延寿的药师佛佛号的功能也都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里面,因为六字洪名就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进一步说,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就等同念十方诸佛,我们念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不约而同的来赞叹我们、护念我们、称赞我们,所以选择这个法门其实是大智慧的。

我们学这个法门之后,也不用再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因为只要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好高兴来当你的朋友,来当你的兄弟,如影随形来保护你,原因是你所念的正是他们头上顶戴的。我们应知,观世音菩萨的目的就是引导苦难的众生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然后救到极乐世界去,不然观世音菩萨会说我好累哦,你还有轮回,还有苦难,我生生世世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来为你救苦救难,可是如果你今生今世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我就轻松啦。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法门的目的,这一尊佛的目的,这一尊菩萨的目的,不可以依文解义,才不会走向岔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5 17: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_pig_】 发表于 2012-5-1 10:07
区别在中国道家胸怀博大,道中有佛,佛中有道不会有门户之见,佛家弟子悟不透会区分门户。其实都是教导世人 ...

师兄回答的很是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月神、紫薇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3-28 10: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瞬即逝 发表于 2013-2-8 15:20
佛重来世,但是修的是今生。我热

对了,我想要补充一点哦,就是修道的“道”和道教的“道”不是一个意思哦,修佛也是在修道啦,只不过和道教的修炼方式有差别而已。另外我不认为道教和佛教有孰高孰低的说法,只要导人向善,真实修法就都是好的。至于说佛厉害还是仙厉害,若修不成那知道个屁啊,都在胡扯,要想知道,先成佛或仙再说,不然没资格论。至于说修成之后若果说自己修的不够好,可以继续修别的呀,无论道教天尊还是佛教佛陀从来都不会有门派之别。故而修道修佛,各凭机缘,想论高低,先超脱上界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08: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幻影 发表于 2012-5-2 09:20
楼上一位师兄说的:"道教理教义是修炼法术神通,终得仙道,但是解决不了生死轮回,也就出离不了六道,十足 ...

皆为证道而已,何来区分,至于六道,贫道笑而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