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22 2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4) 蘇東坡金山寺遇飛碟、百年前湖北的第三類接觸、「赤焰騰空」 話不明飛行體的實況
●蘇東坡金山寺遇飛碟
西元 1070 年,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接到昇官令,由京都調任杭州通判,接獲聖令當日啟程,途中路過鎮江,順道一遊江南名勝金山古寺,是年十一月三日,金山寺住持留宿蘇東坡於金山寺,以觀落日奇景,是夜,東坡目擊「奇景」,並留有「遊金山寺」詩文一首。
東坡夜宿金山寺當晚,高瞻鎮江江心,二更時分,晴空萬里,夜寰漆黑一片,只見「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燄照天棲鳥驚。」有詩為證: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若留看落日。微風萬傾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是時江月初生魄,三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自注:是夜所見如此。)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可以想見當東坡看到「江心似有炬火明」,把棲居在金山寺附近山林中的鳥群都驚得飛了起來,他還自注「是夜所見如此」,也就是說,此乃親自所見,絕非瞎說。對東坡居士而言,這個東西,他自然百思不解,故又自問:「非鬼非人竟何物?」所以只有悵然歸臥心莫識了。
記得筆者在舊作中曾提過於明嘉佑年間 (1056~1063),曾在揚州發現「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後轉入甓社湖」。蓋就時間來講所差無幾,而就地方而言,揚州與蘇州僅一水之隔,故或有所聯吧?
說到揚州,另有一書《壺天錄》(淮陰百一居士著)中曾記敘:「丁丑歲七月十七 日,揚州一士子夜讀,忽見北首牆上,光明若晝,以為鄰人失慎急趨出視之,則天半有一紅球,大如車輪,華彩四射,流於雲端,隱約有聲,餘光越三刻,始斂盡焉。次日,通城轟傳,所見皆一。是夜,秦郵甓社湖中光更朗,若自南直駛西北,後亦無所徵驗云。」
故其中二次提到甓社湖,同為揚州,故可能古時在揚州或許有一個外星基地也說不定,否則為何流連揚州附近達數年之久?
●第三類接觸 在百年前湖北
湖北古誌:《松滋縣志》中有如此一段生動的記敘:
「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緒六年(西元 1880 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見叢薄間有一物,光彩異常,五色鮮豔,即往撲之,忽覺身自飄舉,若在雲端,耳旁颯颯有聲,精神懵昧,身體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墮下,乃一峻嶺也。覃某如夢初醒,驚駭非常,移時來一樵者,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夫詫曰:『子胡為乎來哉,此貴州境地,去爾處千餘里矣。』指其途徑下山。覃丐而歸,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為何物籲,異矣。」此一「劫人」之手法與今日西方報導者多所相同:均是人失去講話或行動能力,且時間上也多有所差。
●「赤焰騰空」 話不明飛行體的實況
清朝末期,有位民俗或說民情畫家吳友如,他於 1884 年,在上海出版了一本以畫冊為主之「點石齋畫報」,這可說是中國第一份畫報。這份畫報是與當時的報紙「申報」隨報贈送的,後來集之成冊,名為「上海璧園珍藏」之「吳友如畫寶」。該畫冊第十二集上冊之第十一頁上,就有一幅畫叫「赤焰騰空」圖。
該圖之畫面是南京朱雀橋頭,這些著長袍馬褂,拖著長辮子的人,扶老攜幼,正翹首仰望一個出現在天際、形如卵圓形的火焰球體,彼此議論紛紛,似乎是在猜想那是何方「妖怪」。
畫頁上是這麼寫的:「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城南隅忽見火球一團,自西而東,形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平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舉頭仰視,甚覺分明。立朱雀橋上翹首跛足者不下數百人,約一炊許,漸遠漸減……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時,微覺有聲,非靜聽之不聞也,像由南門外騰越而來者嘻導矣。』」
據考,此文畫成於 1890 至 1893 年間,距今百年餘。此證據可說是古籍中最早以畫來表示不明飛行物的了。
文中有三點,筆者以航空專業之立場甚覺佩服,其一是吳氏把赤燄飛行之特點與流星相比,卻不以為是流星;其二,根據風向與飛行方向否定了此物為兒童所放之天燈;其三,他已具有今日電視記者之作風,知道訪問老叟,且能記下「微覺有聲」之紀錄,在一百年前的中國實是不可多得之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