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4-21 11:27 编辑
转帖]心的训练 如何不起嗔怨心(心灵归宿——佛法系列1)文:净心
生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心理情绪变化,有的人时常生气,尤为气不调顺的时候或心里已积满了好多的伤心、怨、委屈,那么脾气一触即发;有的是自心无意培养起来的惯性,以发脾气来告诉别人他的需求和欲望,而后有较大的机会获得他的需要;有的是老羞成怒,有的是被宠坏的性格……总之发脾气有好多原因。
善良、有技巧的发脾气是智者的行为,但少见。发脾气是一个很辛苦的感觉,整脸热热、心悸跳动、手发冷、嘴巴张大、脸被扭曲不成形,失控说出一些平时不说而后往往伤害他人的语言,严重者出手伤人而导致痛苦的结局,这一切一切都令人事后懊恼、后悔、伤心和痛苦,真所谓火烧功德林,怒火攻心,伤身伤神又伤人,的确一败涂地,痛不欲生啊!所以,如何减少发脾气或控制脾气或疏导脾气是现代人应学习的一个人生课程。
学习自控或能掌握脾气的人将减少日后的痛苦而增加其人生的成功。
当遇到人际不顺心,生意不调,语言不和,要求不能被符合……,我们的惯性嗔心将被引发,而后带了一大队的乒将如无明、猜疑、不智行动、挂碍、妒忌、憎恨等等。所以训练控制心是一个重要的习惯。
简单的是深呼吸数次,而后迫自己算一到十或一百,转移思维的注意力;若不行,必须赶快抽离现场,离开是非地,马上行动;有水的话,可以用整桶水来淋淋脑波,思维一停,视线被水盖着,将会有心的转变,有机会转换心。
还有,可以避开的烦心或令人生怨的人、事不听、不谈、不接洽。但,最主要和最彻底的方法是改变心的执着,心的欲求来调解心的要求符合环境的转变。
在佛经《增支部·五集》里《降伏嗔恨经》的开示中,把嗔恨分为两种:暴力性和忧郁性的嗔恨。对于克服暴力性的嗔恨,培养慈爱是最佳方法。
当慈爱心一生起,怀恨心就无法生起。如果我们时常培养慈爱,久而久之它就会属于我们性格的一部份。那时候,我们就不容易生气。
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
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
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
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
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戒。
忘掉及不思维能引起嗔恨的目标」是可以来克服嗔恨:愚蠢的坏人或专找麻烦,损己损他人的事,你根本不必挂念,嗔如何必把粪便恶臭保留在心底?对于忧郁性的嗔恨,包括一切的忧愁、伤心、悲泣、绝望等。
我们应思维如果忧郁对心性的修养或禅修有帮助的话,你就应该忧郁。然而,忧郁对我们没有帮助,而且有害,所以,为何我们要愚蠢到使自己陷入绝对有害无益的忧郁当中呢?
佛陀及其十大弟子,阿罗汉及阿那含圣者都不会忧郁、伤心、悲泣、嗔挂与绝望的。为何我们不向这些智者学习呢?总之,忧郁、嗔怨、伤心、悲泣与绝望是弱者所做的事,是没有学习的价值的。
根据佛经——《念处经》有六种方法可助于断除嗔恨,即:
(一)学习慈心观——爱一切的人;(二)投入于修行慈心观;(三)思维自己是自己的业的主人及继承人;(四)时常做(有助于断除嗔恨的)思维;(五)结交善知识;(六)适当的言谈。
“以嗔报嗔回应发怒者,则比先发怒更为糟糕;别嗔怒地回应发怒者,以便战胜那难胜之战。在觉知他人的嗔怒时,还能正念地保持平静的人,是促进自他两者幸福之人。”佛经《相应部》i,162
在《增支部·降伏嗔恨经》有记录其中一段……如果你发怒:
“你或许能或不能令他痛苦。但嗔恨所带来的伤害,却肯定当下已令你遭受痛楚。……若因为你的生气,敌人得以伤害你,你应当放下嗔怒,何必无由地受苦?”
当人能恰当掌控和节制其情绪如嗔怒时,那么宁静,详和,幸福且慈爱的心灵将升起而后快乐,轻松,自在地过日子。
「忘掉及不思维能引起嗔恨的目标」是可以来克服嗔恨:愚蠢的坏人或专找麻烦,损己损他人的事,你根本不必挂念,嗔如何必把粪便恶臭保留在心底?对于忧郁性的嗔恨,包括一切的忧愁、伤心、悲泣、绝望等。
我们应思维如果忧郁对心性的修养或禅修有帮助的话,你就应该忧郁。然而,忧郁对我们没有帮助,而且有害,所以,为何我们要愚蠢到使自己陷入绝对有害无益的忧郁当中呢?
佛陀及其十大弟子,阿罗汉及阿那含圣者都不会忧郁、伤心、悲泣、嗔挂与绝望的。为何我们不向这些智者学习呢?总之,忧郁、嗔怨、伤心、悲泣与绝望是弱者所做的事,是没有学习的价值的。
根据佛经——《念处经》有六种方法可助于断除嗔恨,即:
(一)学习慈心观——爱一切的人;(二)投入于修行慈心观;(三)思维自己是自己的业的主人及继承人;(四)时常做(有助于断除嗔恨的)思维;(五)结交善知识;(六)适当的言谈。
“以嗔报嗔回应发怒者,则比先发怒更为糟糕;别嗔怒地回应发怒者,以便战胜那难胜之战。在觉知他人的嗔怒时,还能正念地保持平静的人,是促进自他两者幸福之人。”佛经《相应部》i,162
在《增支部·降伏嗔恨经》有记录其中一段……如果你发怒:
“你或许能或不能令他痛苦。但嗔恨所带来的伤害,却肯定当下已令你遭受痛楚。……若因为你的生气,敌人得以伤害你,你应当放下嗔怒,何必无由地受苦?”
当人能恰当掌控和节制其情绪如嗔怒时,那么宁静,详和,幸福且慈爱的心灵将升起而后快乐,轻松,自在地过日子。
有生之年,若能皈依佛、法、僧是我们世世代代以来的殊胜因缘。有人因生在完全与佛教绝缘的国家、有的人因政治因素不可接触佛教、有的人因被物质或感性而无理智的改信、有人因为误解佛教而远离、有的人用宗教权威劝其追随者不可听、读、了解佛教。如果其追随者不依从,他们的神会生气和处罚他们。
(因为这些宗教导师怕其信徒抛弃其所宣扬的教义),他们尽量设法蒙住追随者的双眼和心灵、有的因为没时间,没心情、语言问题而不了解佛教、有的人因为智商、知识,理解力和毅力不足了解真信的佛法、有的人因为没有穷追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所以能皈依高尚,鉴赏人类聪慧的佛、法、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实在是福报好的地球人!
教育水准越高尤为理科毕业专业人士,好学不倦,寻根问底,坚毅有勇,独立自主,节志高尚,心地敏锐且善良,求知欲强,逻辑性和实验性强烈的人,往往会被佛教的博大精深所吸引而皈依佛教。在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钻研佛法,著书佛经甚至出家已是中西宗教与文化交流的一项盛事。
佛陀的遗言:“当我入灭后,我的教义将成为你们的导师,继续指引你们。”
“应该了解的都已了解,应该做都已完成,应该弃除的烦恼都已弃除,梵志啊!所以我被称为佛陀。”
印度诗人,Sir R.C.巴拉帝(Sri Rama Chandra Bharati)在诗中对皈依三宝:“寻求皈依是为了获得什么?不是畏惧、也不是仰慕于您——佛陀。不因为您尊贵的出身,也不为了获得渊博的学识。
只因为,被您那无穷尽的慈悲所吸引,被您那无上的智慧所折服。轮回之海,将安全的渡过。我倾心于您,佛陀!我自愿的成为您忠实的弟子。”
快乐的秘诀与成功的生活均在于做现在必须做的事。毋须为过去担心,为未来忧虑。
佛陀:“……今天应该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每天正念现前,活力充沛,并且不受道德烦恼的干扰,才能拥有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早已消声匿迹,亦无法预测日后会发生的每件事,毕竟世事多变难料,然而有一刻的时间是我们有意识并可控制驾驭的,那便是「现在」。佛陀指点我们,满足可以使我们保持喜悦的心,把握此时此刻,选择完全在于己。
佛教是综合哲学,宗教及科学的融合体或超越三者的心灵科学宗教。佛教鼓励其信徒提出疑问,去思考、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和印证。佛教有历史记载的创始者、其教理、其信徒、其科学、其高尚的文化、其圆融和启发人性智慧的哲学素质做背景。
数万部的经典不会自相矛盾,从一而终就是提倡慈爱、智慧、心开放、尊重、和平、自由、大般若的教理。佛经绝对没有记载所谓神惩罚人类的事或排斥、毁谤他人宗教或限制其信徒不可实行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
佛教是「心」的宗教,千律万法皆是引人认识心的本性而解脱或消除人类的烦恼和心理问题。戒、定、慧是调心的主要修持法门。
佛陀说:“请注意!对我所说的一切,请认真的思考。如果认为我的教诲有助于修行,那么实现它,通过修行的经验,你将会看到它的结果。”
“僧众啊!同样的,佛陀出现于世间,他是一位阿罗汉,一位大觉悟者,一位德智完备的实践智者和善逝者,无人能胜的调御丈夫,是人,天之师,是佛陀,是世尊。”
他弘扬佛法:“从认识自我的本质到解脱自我。”
H.G.Wells(Three Greatest Men In History)《历史上的三大巨人》中对佛陀评论道:在佛陀的身上,让你看到一位光明磊落的人,他纯朴、孤独,追求光明;和散发出强烈的人性尊严,这些都不是神话。佛陀也将这些讯息转达给人类。
到今天为止,很多先进的理论和思想都和他的吻合。
佛陀教导人类以布施来克服吝啬不满。一个人必须现停止感官的欲望,才能得到平静安祥,才能突显伟大的人性。佛陀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前,就以不同的语言教导人类放弃对“我”的执著。
佛陀非常接近我们,我们也非常的需要他。他比基督更清楚的解答了各人的重要性,对人类永生的问题也不模棱两可。
(摘自达摩难陀博士法师——What Buddhists Believe)
“佛陀的出现令我们得到快乐。”
《法句经V184》
“诸佛出生在世间令人喜悦,佛法在世间弘扬令人喜悦,僧伽和合令人喜悦,比丘持戒令人喜悦。”
《法句经》第14品——佛陀品、193
你,我会感觉到忙、盲、茫、像无头苍蝇,尤到卅多岁的时候。儿童、少年、大学,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情都是依赖或取之父母、慈善机构、政府部门、学校、亲戚、社会与国家。
等到我们成人时候,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要照顾双亲,要抚养子女,在对自身前途、知识、健康责任,亦要回馈社会国家,渐渐地我们已失去很多的欢笑,童真和乐趣。
三、四十岁若还不是国家栋梁,那么再过十年已是国家「抖梁」。
社会有言:卅多岁:懒了;四十多岁:累了;五十多岁:烂了;六十多岁:完了。卅多岁的时期,我们面对诸多要求,负责、职责、使命感的驱使之下,若一头冲、拼,没有给自己积极性的进修,和提高面对压力的心绪,那么会引发倦怠症和精神衰弱症(neurasthenia)。
启发智慧,活出快乐来(心灵归宿—— 佛法系列7)一组精神上和躯体的症状,包括疲劳、过敏、头痛、头昏、焦躁,不能忍受噪音和不如意的事发生和际遇。一旦有以上的特征出现,记得放自己一条生路——真正放下一些伤害自己的执著,不要被这些负面情绪折磨和干扰你,不要再给自己的要求和想像出来的负面情绪折腾你的心,不要再要求完美,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气要柔,包容自己和他人的缺点。
每天告诉自己:要自我祝福和为他人祝福。爱自己必要懂得照顾自己,放松自己,给自己私人的喘气时间,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下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人生课程。
焦虑及压力便会造成心理障碍及困扰。负面的情绪如:恐惧、忧虑不安、嫉妒心等,使当事人受苦,还连累周围的人。
我们将领悟到世上最大的问题在于「自我」的渴望和无知。佛教的结论是痛苦来自于欲望、执著、憎恨、骄傲、嫉妒、缺乏识别力以及所有被指定为「负面的」或「障碍型的」心理状态,因为这些状态会扰乱心绪,让人堕入一种混乱和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中。
执著于自我是一个事实,可是这个我们所执著的对象「自我」,并非真实存在。当我们认请这个「我」并非真实存在,我们再也没有理由去担心欲望会落空,再也不会遭遇我们所不愿意遭遇的。
对「自我」的执著就是无知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我们一直珍惜和保护的那个「我」受到威胁,或是得不到他想要的时,就是痛苦生起的时候。
了解佛法,把佛法带进生命中,心灵的科学和追寻,会带来真正内在的转化,一种全然活生生的经验,会带来更新的感觉。佛法的心灵研究能够使「追心」的人在每一刹那中得到满足和喜悦,每一刹那都那么珍贵,每一刹那使用到最佳的状况。我们可以培养出一种内在的确定性,这是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从身上夺走的。
“比丘们!你们深感忧愁、哀伤,那是你们未能解脱贪、嗔、痴,这三毒像一座大森林,砍掉它吧!你们就能解除心灵的污垢。” 佛陀在《法句经》第20品——道品
“时时保持醒觉,日夜勤勉修学,并志向涅盘的人,息灭所有的烦恼。” 《法句经》第17品——忿怒品、226
“已经领会寂静独居安乐的人,已经领会法义而喜悦的人,不再恐惧,而且远离邪恶见。” 《法句经》第15品——乐品、205
“皈依佛法与僧伽的人,可以透过智慧,而明白圣谛:苦、集、灭苦的八正道。这才是真正无上安全的皈依和保护。如此皈依的人,可以脱离诸苦。” 《法句经》第14品——佛陀品、190、191、192
“若长命百岁,但怠惰,精神不振,不如一天的精进。” 《法句经》第8品——千品、112
“善念的法益,胜过父母亲的爱护与照顾。” 《法句经》第一品——不放逸品、43
(注:十善念:布施、持戒、修禅定、恭敬、作事、回向功德、随喜功德、听法、说法、正直见) “心无贪恋,也没有嗔念,同时超越善与恶,并且精进修行的觉者,毫无恐惧。” 《法句经》第2品——不放逸品、39
如果有人问:「缘起是什么?」我们可以回答:缘起很详尽地指示出苦的生灭如何发生,它揭示苦的生灭是辗转相依的自然现象,并没有鬼、神、灵物或其他东西能制造苦或灭除苦。缘起是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当各个阶段相依地生起时,苦就随着生起或消失。所谓「缘起」(pati-ccasamupp ā da),「缘」(paticca)是指互相依靠,「起」(samupp ā da)是指同时发生,缘起就是因缘条件辗转相依而生的。
缘起同时在说没有「人」、「我」、「众生」的存在或相续轮回,一切只是自然地生、住、灭。如果能明了缘起,就能理解:没有所谓有个自我的「人」、「我」、「众生」。当人们不了解这点,就随着平常已被无明主宰的思想去感觉,那就觉得有个「人」、「我」、「众生」。
缘起指示:苦如何生灭,以及苦的生灭是因缘条件互相依存而成的,根本不必谈到「人」、「我」、「众生」。
此外,辗转相依的生灭现象就如闪电般地迅速且剧烈,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注意:念头的生起相当迅速强烈,例如生气的产生有如闪电般迅速剧烈。日常生活中,内心作用如闪电般地出现,而形成苦,这当下就是缘起。
茶帝比丘(《中部》双大品,爱尽大经Pg311-324)坚持的观念:「在轮回中流转和游玩的只有识,而没有别的。」他坚持地说这识有个「人」、「我」、「众生」,轮回中一生又一生不停地流转游玩。
他告知佛陀,那一种能说、能感觉、能恒常、能存在、能自主或能承受,一切善恶果报的主体,就是识。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邪见,实际上,识只是一种缘生法,它没有自我,仅是条件相互依存、和合而刹那产生,然后相续地流转,可见识是缘生法。依照缘起,将可了解根本没有「自我」。
知道缘起可以使人产生正知正见而止息苦。要以正确的方法来修行——遵守缘起的法则,即是别让缘起的流转产生,时常保持了分明,让它只停留触,那么就可以灭苦。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身心并不处於受苦的状态,需有无明或某种力量的造作,把身心改变为即受苦的身心。
因此,身心也只有在这时才起作用,并使身心准备受苦。当身心在这样的状态下时,六入生时,也准备去感苦,它们并不是处在一般的睡眠状态,所以触正准备去受苦;然后就产生受,就是苦的感受;从这苦生出追求苦受的欲望——爱;接着因为执著这苦为「我所有」,称为取;相续地产生「我」,称为有;当这「我」的感觉进行到最旺盛时,称为生;接着就产生如看到心爱的东西坏了而引起的苦如——哭。
这就是所谓的「纯大苦聚集」。大部份的人无法正确了解法的语言或缘起语言中的深奥涵意。他们不相信,每一分一秒中,「人」不断地出生,身心不断地产生;六入不断地起作用。他们不相信,平时的状态和未出生前是同样的,因为还没有起作用;当有任何自然因缘使它发生作用,就是生了。以眼睛为例,我们认为它是早已存在;早已产生,但就佛法(法的语言)而言,直到眼睛看到物体,它才产生出来。当眼睛看到物体,发生作用,才可以说眼睛生出来,色相生出来,然后眼识也生出来了,这三者相依相存而产生所谓的触。触缘受缘爱,直到完成这一次流转。
假设一名年轻男学生得知考试落榜,他可能当场昏倒在地或哭泣或晚上在床上偷偷哭泣,这到底怎么回事?原来这学生到放榜处查成绩,看看自己是否通过考试。他用眼睛看榜单,这榜单对他是个有意义的色相,不是单纯的色相,它提供了这名学生想知道的讯息。当他眼睛一看到榜单上没有他的名字,眼识便产生,并由此生出身心,也就是说他的身心本来处于正常状态,现在突然改变了,它们现在受到的主宰而产生六入和将导致痛苦的触。
六入在正常状态下并不见痛苦,但当无明介入,六入即起作用助长身心走向痛苦。然后生出触、受、直到执着于「我」:「我落榜了!」在看到榜单时,这名学生便昏倒在地或哭泣就在看到榜单的那一刹那,这就是缘起中十一种状况的完成,这名学生有个自我,而这个自我失败了(未通过入学考试)因此,这个自我经历绝大的痛苦、悲伤和苦难。
几个小时或甚至三、四天之后,这名学生又想起落榜的事,他可能再度昏倒或哭泣,同样的症状重复出现。缘起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这次是由心门(意识)而入,当意识生起,受苦痛支配的名色也从而产生。接着产生六入、触、受、爱、取、有等,而趋向痛苦,无明造作整个受苦的过程,最后苦到最强烈的程度,缘起的生便再度产生:「我落榜了!」缘起的苦必须是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一次完整的流转,才可称为缘起的苦。
以上日常生活中的缘起实例,我想这已足够让各位理解缘起了。它是当下完整十一种状况的流转,在一天当中可能就有几十,几百次流转,而我们并不知道。硬要把一次流转贯通到三世一前世、今世、后世,这是不对的,完全不对!大家普遍误解缘起,我相信贯通三世的缘起已脱离巴利文的原义了。后面我会把理由说清楚,在此我先总结一下:缘起如闪电般生灭,制造出心中的苦,而且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缘起解释成贯通三世是错误的,绝非依据巴利经文的原则,无论是根据经文的文字或意义来判断,它只导致伤害。
根据经文,佛陀说缘起是相依相续的,其中并没有掺东西。缘起始於无明,继续发展至到最后受苦,在其中并没有掺杂任何东西,掺杂任何东西就是违背经文的原则。
根据佛陀教诲的意义来看,我们很容易就看出贯通三世的缘起说法是错误的。佛陀教导缘起是为了摧破邪见,破除人们对「我」、「人」、「众生」的执著,所以才说明缘起是辗转相续的十一种状况的连结,其中并没有自我的存在。
现在有人将缘起解说为同一主体贯通於三世之中;一个人过去世的烦恼,会导致今世某一时刻受业报。当缘起被如此教导,就会变成有个自我、灵魂、众生或人在轮回流转。佛陀教导缘起,是为了不要让人们存有「自我」、相反地,我们却教导有个自我。若以「自我」存在的观点解释缘起是错误的,因为佛陀教导「无我」。
因此若你能认识到缘起没有自我存在,才是正确的,如果你认为有个自我或缘起贯穿三世,就是错误,这将误导大家产生有「我」的观念。缘起的错误解说已超过一千年,因为《清净道论》以三世的观点来解释缘起已流传超过一千年以上!将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解释为印度教或婆罗门教三世轮回及梵我的思想已引发佛教在印度消失。觉音采用梵文我的观点,使得缘起法义变成婆罗门教的了。觉音的世背景是婆罗门。
缘起中一次心理活动的流转就如闪电。当它因它无明力量而起造作,就被称为一个流转或一个轮转。因此在一天之中,缘起就会发生很多次。将缘起解释成贯通三世(无明是过去的惑,行是过去的业;识、名色、六入、触和受是现今的业报,爱和取是今世的业,它发展出未来;生,有以及生、老、死是来世的业报,就这样解释前世、今世、来世)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原则巴利经文,因为它提出了自我、梵我的错误观念,这是常见。而且伤害最大的是,它没有为任何人带来任何益处或用处,因为它不能落实在修行中。
而且,三世的解释不符合「法」的准绳:“直接体验,当下可以得到成果,让大家一起来看,向内观照,智者亲自体征。”它引进常见的灵魂或自我,这是错误的,完全没有益处,无法用来修行,所以放弃这样的知见以及观念,让我们回到原始巴利经文吧!以三世贯穿解释缘起是错误的且这种说法最大的损失就是无法自由自主地控制烦恼、业,因为我们和烦恼、业存在不同的时空中:今世是业报,我们本身是业报,坐在这里也是业报,然而这些业报的起因却是过去世的烦恼与业;而今生的烦恼,业却留到未来世受报,如此我们就无法从行为(业)中受益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立即接受业报的自由。当以这种方式解释缘起时,就表示无法在今世做任何事,且在今生得到令人满意的果报。
今世造业要等到来世受报,那有什么好高兴的?这便是违反佛法的原则-佛陀所善妙宣说的法
直接体征(sanditthiko)当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o)请大家一起来看(ehipassoko)向内观照(opanayiko)只有智者能亲自体征(paccattom veditobo)
三世的缘起完全违反以上的原则,是由于错误地解释生,因为造成在缘起的一次流转中出现了三世。
佛陀所说的「世间」是:“如来曾开示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都存在於结合【心】、【想】的活生的六尺之躯中。”
(摘录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
物为心造,心为念想,想为有之,有为无生,无中生有。非有妙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