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763|回复: 12

中国最能打的将领是张灵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0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老电影也叫《红日》,电影里的张灵甫是一个自负狂妄的反动军官形象,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对张灵甫的一贯印象。如今看来,这一形象显然太过片面,不但与张灵甫高大俊朗的外形相差甚远,而且也掩盖了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功。评价张灵甫,就不应该抹杀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他几乎亲历与日军所有重大战役,数次受伤,几度立功,被盟军观察团称为“中国最能打的将领”。
# D9 S9 ?+ j/ _) X9 a  ~: M8 o
$ i( P% X/ j. X8 _9 Y; Y# N
) P2 ^5 S7 |) q. C% y
. e# W$ Q/ m, I' j% ?- d+ N! ~# I* u3 m
  如同张灵甫的抗日功绩少人提及,张灵甫在抗战胜利后率领的整编74师的抗日历史,也被人忘记了(某位解放军作家在翻阅孟良崮战役资料时,曾见到一篇遍布省略号的陈毅讲话,这是陈毅对74师被俘军官的讲话,省略的内容都是陈毅所说的“74师是抗日先锋、抗日模范”的字句。当时怕影响不好,所以用省略号代替了)。74师前身为74军,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咬牙切齿地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张灵甫在74军从团长做起,随着抗日作战的开展与74军一同成长。之所以张灵甫和74军后来能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宠儿,这全是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 I4 P) U& s3 B8 M# e7 s. y& R& \: K
, v& E, u  k  c# O# {- C' r
8 e6 M- U9 @9 ^' _
杀妻囚犯走上抗日战场   T% P- [( A# d2 n% c% D* N
! \2 \$ z4 k  i1 j- s9 A( {
* n0 c( f2 T. U  h% ]) v

6 F& C2 W7 n/ U- t. b6 d+ o: {* o9 S; `' X$ \- z
  张灵甫小时候学习好,特别是书法非常好。上中学时,他的字还受到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连声称赞。20岁时张灵甫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但是仅上了一年大学,就因学费出了问题而选择辍学参军。当年曾经夸赞过张灵甫的于右任成了引荐人,靠着一张于右任写的便条,张灵甫在1926年秋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后,文武全才的张灵甫从基层做起,年年被提升,30出头就已是一名团长。
3 p0 d# W* d, d1 ~) ~) i- ~; N' |5 O+ v/ w
3 @2 _# z; S+ @4 n
' a0 C2 m% f# C- G
9 S( ]. j8 W) @# Z4 [8 r
  就在此时,张灵甫的军事生涯戛然而止,他惹上了官司,罪名是故意杀人,被害人不是别人,正是张灵甫当时的妻子吴海兰。至于杀妻的原因,坊间流传着很多版本,有说因张灵甫怀疑吴海兰有外遇愤而杀妻,有说是因为吴海兰盗取了张灵甫的重要文件而招致杀身之祸。不管哪种是真,张灵甫坐牢已成必然。 / v1 k! F% z' s

( i6 [5 T, C; O. `" o* M. a* }7 }: C! b( t; b3 S8 n3 Q

0 a, m% [8 O: g; l: }* \# J
. M  D! }/ K+ U% @+ M6 m% t5 n  然而,张灵甫的牢狱生活过了不到一年,就因1937年的七。七事变而出现转机。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军衔。出狱后的张灵甫编入新成立的74军,担任305团团长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保卫战。出发前,张灵甫给兄长写了一封绝笔家信。信中说:“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从上战场的那一刻起就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了。 ' f6 N1 c+ W  h! E: N, P

! K# t6 B9 c  D6 I+ x+ F4 }9 Y& f- q9 R# b% m9 w8 k
: h* d4 X0 \; B+ P. q/ F* I& w8 Z

5 o" V  x4 _3 h; X7 W  这个平日在家人印象中沉默寡言、气定神闲的张灵甫,一上战场就成了连命都不要的拼命三郎。在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日寇的疯狂冲锋,张灵甫光着膀子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抱着机枪就冲向敌阵,率领自己的部下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一时间,张灵甫这个曾经的杀妻囚犯名声鹊起。 8 i. @: Z( K( s% g/ k9 o! n% ?

2 c9 [' t5 m4 `) b# i. t$ t6 U" T! ]7 |6 J
' Z7 @5 G! J. N; F; ^

+ I6 `# F: [/ ?, b+ r( h. K  被田汉写进抗日剧本 8 }& ?1 z4 \5 \* w; \

/ N* D5 V- d" F5 u
6 N0 J& o% S4 Y9 ~* \  真正让张灵甫名扬四海的是1938年10月的德安大捷。这场大捷是国民党继台儿庄胜利后的又一次大胜,而张灵甫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头功。当时,日军106师团占领了军事高地张古山,要歼灭日军,就必须先拿下张古山。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将都认为张古山山势陡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拿下绝非易事,只有张灵甫提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解决了张古山战斗。张灵甫的办法是一面以大军在正面佯攻,一面派突击队突袭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以奇兵制胜。 5 @6 Q+ o) u1 ^/ s
) d- n" v  Z. p9 g6 ^& d

% [7 ^* a1 Q# @  K4 [+ k% }+ e' d$ r3 _" f5 W6 c
7 p& F: ^  d/ W3 `5 s) ?: E; P( b; s
  当然,这个突击队长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张灵甫头上,他带着一批精兵强将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攀上了张古山。
! @1 ], w0 X0 p. g- s! |' U' d) S2 T9 [- Q
* S0 M( `; u$ p, G2 F2 q- Z1 V0 ^% ]) }

/ a" Z2 `* }4 v+ ^
+ ~. g4 F: |  t' j' y+ {  日军根本没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这黑灯瞎火的晚上爬上鸟兽绝迹的张古山,所以,当张灵甫的突击队逼近的时候,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说着梦话。匆忙迎战的日军,与张灵甫鏖战五日五夜,最终难逃被歼灭的命运,而张灵甫身中7块弹片不下火线,最终顺利拿下张古山。 ; x& N# u1 w: }, z' \1 x

: }  Q8 w8 D# Q/ o  h
1 z$ M# ?7 b4 ]7 C( }( g  h' |" u. w% K- s( J, g, @

7 k( e; A& e0 {" [  张灵甫这一战之后可出了大名,成了全国皆知的抗日英雄,这还要感谢着名剧作家田汉的艺术再现。在德安大捷后不久,田汉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来采访张灵甫,光采访报道还不够,田汉还以张古山之战为蓝本,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由田汉的演剧队排演并向长沙市民和74军的官兵作了公演。在戏剧家的生花妙笔下,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成了剧中歌颂的抗日英雄,从此名震天下。
! j# Y+ U& g: \6 a8 z0 h! T% l& u$ r; y. ~( ?# P

6 y8 J+ v- h2 ?  B! y' }  Z0 M* A5 _) P6 k  O

; b, B- ]: j1 l- Z  74军将士奋勇抗倭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田汉,这位《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除编写话剧外,还主动挥笔作词,和作曲家任光一道为74军创作了一首慷慨激昂的军歌: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跟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我们愈战愈能,愈杀愈能
9 H, X  i2 O- ?$ r9 o( V8 G
) ~, U/ f; Q1 Z% p7 H& D* Z+ G
: o( a5 q% _' g1 U
8 b7 U. A' i5 J& f1 p
# u, s: l# a- B! @* C不肯违反规定的“瘸腿”将军
( @3 w% `1 T- U) W* V2 H4 D& P
; ~9 L% O( d+ d7 X% S* o9 h- U3 s9 N
+ Z3 j7 e! o- |/ [  张灵甫作战勇猛在74军是公认的,由于经常上一线指挥,负伤的次数也就相当的多。据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回忆,曾经就有过13块弹片一下炸到他身上。还有一次更加危险,伤在了额头,命虽保住了,右上额却留下一道难看的疤。都知道张灵甫外貌俊朗,平时对自己的军容仪表十分在意,额头的伤疤让他觉得破了相,为了遮挡这道疤,张灵甫的右额头从此多了一缕头发。 & e' W, y. |: j6 T6 m3 r4 D

) E4 k9 o. }+ l; R# s; h0 g: @
) }$ V0 M( T6 f$ }( `. w* E- F2 f
  T9 A3 X" @: K6 Q5 i2 u: C& A7 U! n2 w. |2 c+ \
  就是这个连额头的疤都要遮掩的爱美将军,却对在抗日战场上变成了瘸腿而毫不在意。在74军,张灵甫有个绰号叫“张瘸子”,这是他的部下们私下里对他的称呼,当然这里面蕴含的是对老上司的亲昵而不是嘲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条右腿是张灵甫亲临火线作战时被日本鬼子的机枪打断的。 0 p  x& M# a5 W0 W- o# G
) V: c% L/ N0 j. V0 z3 x, B  Y! }

# r  b/ m" k9 a0 _! M
  a# A9 u4 H* I* n% j
  I, ?" R$ r* ?8 y, j. x) S' P  张古山胜利后,张灵甫升职成了旅长,之后不久率部参加了南昌会战。1939年3月底,日军占领南昌,张灵甫奉命率领自己的部队赶到南昌西边的高安作战,主动向日军发起进攻。在先锋部队冲击受阻的情况下,在后方指挥的张灵甫再一次扮演了突击队长,他把钢盔往头上一扣,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增援前军。看到旅长带头增援,前军将士气大振,打退了日军。
7 ?+ M9 K. G& f+ j8 I! c* n+ h
( J3 m: c! t5 d7 y$ |' g7 j4 `- h1 v$ F1 i7 S4 _. H3 \2 r
, J( p) i$ @7 W. k

+ C/ ?. w2 @2 d1 }: e  就在大家庆祝胜利的时候,战场上却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张灵甫倒在地上,身上还压着几个部下。大家仔细一看才发现,张灵甫在冲杀的时候,右腿膝盖被鬼子的机枪扫中。几个卫兵慌忙把张灵甫架到略安全的地带,查看伤势。可张灵甫对自己的腿伤不以为意,拼命地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卫兵,找个卫生兵简单地包扎止血,还想要拖着伤腿继续指挥。没办法,部下只好强行把张灵甫从火线抢下,送到后方医院治疗。直到这时,张灵甫才意识到自己的腿上有多严重。
: E3 M9 l$ x5 w
/ N5 K) [- U) h5 i( @8 Y1 F. R5 p/ N2 M6 G2 l# U8 N
. E5 l" h7 k6 [8 B9 K# f7 m' [

" C7 t6 E, d. y0 k  日军的子弹正好打中了张灵甫的右膝,造成膝盖严重骨折,战场上包扎得太匆忙也没注意消毒,结果伤口感染高烧不退,医生怕危及到张灵甫的生命决定截肢。这下张灵甫可急了,没了腿以后还怎么领兵打仗。不管医生怎么跟他解释,张灵甫都听不进去,他甚至从腰间抽出手枪,拍在医生的桌子上说:“踞腿还不如先一枪打死我1据王玉龄回忆,后来张灵甫曾告诉她,当时就连睡觉的时候,张灵甫都把手枪放在枕头底下,就是怕医生趁他睡着的时候做手脚。就这么拖拖拉拉的,张灵甫的腿伤治了半年都没啥起色。想去香港治疗吧,又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最后,还是蒋介石特批了养伤费才得以赴港,在玛丽医院接受英国专家的诊治。张灵甫的右腿手术相当成功,医生向他保证,只要静心接受治疗,完全能够痊愈。可张灵甫却在修养的关键当口决定提前出院回到战常起先,玛丽医院的医生还以为张灵甫提早回去,是因为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还好心劝他说“多休息半个月就能痊愈,费用有困难医院可以减免”。其实,张灵甫是在报上看到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所以才不顾医生的劝阻执意出院回国。他对医生说:“军人死且不惧,何爱一肢。军令不可违。”张灵甫的军人本色在这里显露无遗。
' z/ `9 o$ X/ |8 O3 y( I- s2 o3 o9 z2 t- `9 T' M

- C- |6 J- f9 M+ X9 g# b
/ N* B5 j& g  ^6 s  F! N: E0 O2 I! s5 ?& X; D  X
  因为失去了这半个多月的修养,拆掉石膏之后,张灵甫右腿膝盖关节变得僵直再也不能弯曲。王玉龄回忆说张灵甫“坐着的时候,他只能一条腿弯一条腿直。”走路时,张灵甫也只能直着右腿走路,成了“瘸腿将军”。
: B7 L4 g( B' K2 X0 H7 m0 ^" Y' @1 t  R% p2 l% c1 I# p4 j

4 n. G: s5 Q5 A! M1 T" w& v9 t
( k# }( N; j9 {/ m! r1 Q, p" G. O( y4 S  q: j$ @
  八年抗战期间,蒋介石凡遇苦仗恶仗决定生死之仗,眼中没有别人,只派张灵甫上阵。连年的战斗,张灵甫落下了一身的伤疤,留下了一条瘸腿,但也凭着赫赫战功得到了一筐勋章。抗战后,74军接受整编,缩编为后来著名的“整编第74师”,师长一职自然给了张灵甫。可惜的是,在我们的抗日功绩薄上,张灵甫和他的整编74师被人们彻底忘记了,只记住了他们是阻碍解放的罪人。好在后来情况有了变化,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终于光荣地替父亲领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抗日纪念章,张灵甫将军的抗日功绩得以正名。
+ G7 M- ~/ Q8 a3 |' R( w. Z& Q8 [) M
发表于 2012-4-21 1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四师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四个纵队围困,为了消灭七十四师,解放军出动十几个纵队,切断其援军,战役打得十分激烈,解放军的损失也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0: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鬼顽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22 1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可以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0 23: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Load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19: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因为政见不同就刀兵相见,多少在抗日战场上扬威的名将最后都成了被历史“选择性”遗忘的人啊。比如廖耀湘、张灵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2 19: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中华儿女,何苦你死我活呢?你胜了,无非是你独裁,我赢了,一样还是独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0 1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来只有成王败寇。被历史所掩埋的又岂止张将军一人。ZG历来小气。使些这样的手段。倒也符合他们的本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慢慢看清楚GCD的本质。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0 19: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GCD牛逼得很,成王败寇啊,谁打赢了谁说了算,历史也是一样会被篡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3 01: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是在黑张灵甫吗?张灵甫确实是猛将,但别说最能打,国军将领前十都不可能有张。74军是王耀武打出来了的,张灵甫一介74军的团长,抗战后期升任师长,抗战胜利后甲级将官班毕业才做的整74师长(军级主管),论勇猛确实,但说战略战术等综合素质,张在军级指挥官里并不能算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4 09:24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