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5 1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嘯命風雷使者張可烈
豬首相,身披金甲,手執黃旗,旗有雷令字。
霹靂號黑使者陳知常
如五雷使者狀,身在黑雲中,手執火把。
散雲嚦黑使者錢雄飛
狀如天丁力士,身在黑烟中,手托火毬。
黑豬鐵狗大將鞠陽奴
人面白容,黃包巾,青抹額,紅袍豹皮裩,手執雷斧,左手雷鑽,前後有火,前火中有一黑豬,後火中有一
黑鐵狗。
火鷹腥煙大將霍天壽
黑面,蓬頭赤髮,三目,身著黃衣,手擎一鷹,鷹觜吐火,前三鷹,踏火輪,在黑烟中立。
紫陵雷令赫奕使者童可烈
龍頭象鼻,身著黃衣,足皆虎爪,一手執雷斧,一手提人頭。
南陵火鈴使者許仙定
頭如老鴉,鬼質豬足,踏三腳鼈。
五雷總管使者陳鸞鳳
頭如老鴉鬼相,兩手執斧,紅袍黃飛帶,豬脚,腿皆魚鱗,兩眼出金光,口吐火。
右將校九員,凡有申奏行持,收捉救治,並皆可以召而用之。初差一員,不驗則摧之,以別召一員往也。然將校皆威烈,須至誠存思,召到則嚴厲而遭之,隨手即應,任意差役。凡欲如何,但心存口祝而遣之,必驗,不待催促。其去則如風火。將吏姓名不可漏泄。行法之士亦須自祕,輕泄其諱,自有冥考,從微至著,天譴雷嗔。在乎每事嚴肅,非惟將吏用命,而鬼神聞則亦喪膽矣。
邵陽魁臺神吏十二員
魁臺子時直符神吏黃荊
老鴉頭,白花馬腳,黑袍豹皮裩,黃飛帶,背負火瓢,手執黃旗,上有雷令二字,身在黑雲中,部下三十六人皆兵甲黑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丑時直符神吏劉振
牛頭黑花羊脚,黃袍豹皮裩,背負火瓢,青飛帶,手執斧銊,身在黃雲中,部下三十六人皆兵甲黃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寅時直符神吏呼風啞
虎頭黃花猴脚,青袍豹皮裩,背負火瓢,白飛帶,手執劍,身在青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青旗,中有風雨雷電。
魁臺卯時直符神吏榮耀靈,
白<犭睪>頭黃花鷄腳,青袍白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手執鐵棒,身在青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青旗,中有風雷雨電。
魁臺辰時直符神吏咄黎遮
龍頭黑花狗腳,黃袍豹皮裩,青飛帶,背負火瓢,手執雷斧,身在黃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黃旗,中有風雷電雨。
魁臺巳時直符神吏冰鳩驢
蛟頭青花豬腳,紅袍黑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左手雷鑽,右執雷斧,身在赤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赤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午時直符神吏暖炎寮
馬頭青花鴉腳,紅袍黑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手執火毬,身在赤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赤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未時直符神吏石阿雄
羊頭黑花牛腳,黃袍青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兩手執大刀,身在黃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黃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申時直符神吏旭執圭
獅子頭紅花虎腳,白袍紅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右手執刀,左手提人頭,身在白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白旗,有風雷電雨。
魁臺酉時直符神吏多伯言
鷄頭紅花白<犭睪>腳,白袍紅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手執火把,身在白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白旗,中有雷電風雨。
魁臺戌時直符神吏孫貞耳
犬頭黑花龍腳,黃袍青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手執鐵山字叉,身在黃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黃旗,中有風雨雷電。
魁臺亥時直符神吏吳猛
豬頭白花蛟腳,黑袍黃飛帶,豹皮裩,背負火瓢,手執蛇,身在黑雲中,部下三十六人兵甲黑旗幟,中有雷電風雨。
右十二神吏,子時則掐子文,向西北方吸北氣一口服之,丁立而召黃荊,其餘時辰傚此例。其神吏乃是五方之精,四象之靈,屬邵陽掌之,在雷部之中分為十二司之列,以司十二時,散於分野,以運雷霆,每一時有此一員神吏管押雷兵,驅雷散雲,興風作雨。故凡行此邵陽雷法者,此為最要。子時則差黃荊,其餘時點差別名。可以驅雷起風,捉鬼縛神,救民疾苦,伐惡破廟,用去則靈。凡有申奏行移,但遣之齎持馳往則達,靈應尤速。小事則心存目想,召到遣行。大則符牒金錢甲馬,用魁臺總符一道,用印印之,然後步罡召到。子時將吏符牒就子方焚之,則天罡氣隨後助之,尤佳速驗。此十二神吏亦名邵陽直符也。亦曰五方蠻雷也。
三五邵陽雷公真符六道
第一符
右符用雷擊棗木刻之,陽日朱印,陰日墨印。驅邪治病,破廟斬精,召致風雲雷雨則用之。
第二符
右符用雷擊棗木刻之,以醋調生朱砂印之。專以發號施令,役使風雷,區別人鬼,統攝雷部將吏行用。
第三符
右符用楊木或桃木刻之,以鷄血調辰砂印之。掌雲雨權衡,發雷霆號令,治病驅邪,除瘟却蠱行用。
第四符
右符用鐵銅鑄模刻之,酒調朱砂印之。乃能興雷致雨,起雲發電,斬兇破邪,却蠱驅瘟,封山破洞。
第五符
右符用生鐵鑄模刻之,以豬血調朱砂塗印。能興雲起風,縛龍捲水,吞魔食鬼,震動乾坤。
第六符
右符用棗木刻之,以雄黃雌黃或朱砂調印。乃邵陽心符,又邵陽雷公之號令也。能斬妖縛邪,驅瘟却蠱,掃除屍瘵,安鎮戶庭,治療百病,安魂定魄,收攝土煞,護身保命,斷絕不祥。凡用則印於前五符後。或專用此符尤妙。
邵陽雷第一咒
天皇伽耶霹靂攝。召橫天霸混元伯用。
第二咒
三五鐵面邵陽火車大將軍,西兌白殿八靈八猖邵陽將軍,三五邵陽主將風火大將軍,三五邵陽雷公火車將軍,火車雷公邵陽將軍,急急如五雷律令。
第三咒
上帝敕下,邵陽雷公,雷光煥赫,黑雲奔衝,閃爍霹靂,符到急行。火車火炬,八靈八猖。飛電玉女,擲火神王,雷聲電光,猛徹天蒼。奔風走霧,震動威靈。邵陽雷公,急起急起。
第四咒
皇天蒼蒼,皇地冥冥。上帝有敕,坎雷發聲。神霄誥命,火急施行。邵陽雷公,火車將軍。背負火瓢,足躡火輪。役使風雷,徧布黑雲。火鷹腥烟,雷車前轟。黑猪鐵狗,撼動乾坤。散雲嚦黑,振動南陵。霹靂口號黑,雷陣飛天。邵陽雷公,隨符急起。一如律令。
第五咒
神霄敕下,巽戶樞臺。欻火元帥,嘯命風雷。天關地軸,火急奔催。烏雲斗變,飛風欻來。五方蠻雷,擊鼓斬摧。八方雲雷,震動九垓,四溟大神,無輒徘徊。飛天雷公,燒鬼為灰。橫天雷公,吹廟成灰。猛風飛鴉,後合前開。左右雷陣,猛發霹靂。今日告命,不得違停。寸斬不赦,粉骨碎身。邵陽將軍,隨符即行。吾在壇前,立伺報應。急急如律令。
第六咒又名斗府雷雨判官咒
唵吽吽三檀那韓難延乾夷敕。敕起九天都火部,無邊大力神王。敕起九天雷火,電火,飛火,欻火,流火,擲火,七星霹靂火,炎雷烈火。九天都火雷王,嚴駕夔龍,坐騎飛虎,獅子白犭睪,獬豹麒麟,火駝火象,火鵰火馬,火獸萬群,銅頭鐵面,百萬神兵。五帝節鉞,四天遊行。帝鍾震動,魔道皆驚。洞天福地,嶽瀆幽靈。山傾水陷,百谷沸騰。何神敢當,不伏順行。巨口風王,火郎火吏。從天下降,丙丁湧出。火雲布氣,八龍飛奔。都天五將,噉雷發聲。飛沙走石,拔樹移根。風輪左擁,火車右行。照耀三界,化作赤城。八卦斗底,雷布四維。霹靂聲震,法雨潛施。威罩天下,炎炎烈威。鬼精見者,入地萬丈,化作飛灰。古木惡廟,永劫塵迷。急急如九天都火王大威德元帥風輪火輪律令敕。邵陽公弼、閭不漸、任運力、鄭徹靈、衛貞急起急行,急至急至。
第七咒又名聞天召雷咒
唵嘔嘻口維咁嗶唎吒。吾召汝名天下知。邵陽雷公五帥將軍,聞呼即至,聞召即臨。疾。
唵吽吽波吒波口伽馬晟咭唎順帝暗菩提野伽末伽火支火撥火輪盤盤嘉律咍咍審審誅誅百靈和嚧帝叱吒婆推訶金頭賓那郭吉必刁真如帝微沙三昧烏精火尼帝孽帝訶句尼句尼娑蘇吒訶。
右邵陽雷公咒七道,若大事則厲聲念,小事則默念,若急事則一氣念三遍,隨咒短長,或五七遍,或二十一遍。念訖,取雷次舍氣吹入符及水中。
邵陽雷司將校符九道
蒼牙霹靂符
右符黃紙朱書,合口閉氣書符,上用印,加一火一煞字塗之。此符乃治山魈,石洞妖魔,古塚伏屍,產死傷亡等鬼用之。以金錢甲馬同符焚,仍特祝謝仙火統領雷兵起雷,大闡威靈。用牒則尤緊切。
嘯命風雷符
右符上用印,加一<車焱>一雷一急字於黑圈內,然後左右塗七轉,起筆。以青紙粉書,合口閉氣雷局而書。此符專委張將軍統兵起雷,煞伐妖精。用金錢雲馬,就于巽方呼召,焚化發遣。治病則化灰以水調服,鎮貼佩帶亦妙。
散雲嚦黑符
右符用青紙粉書,足下加一鬼急一煞字,五事塗,一事書,則合口閉氣。符乃興雲致雨,驅除瘟疫,專委陳使者前往某處,統兵起雷行事。用金錢雲馬,就于卯方焚化發去,以待報應。治療則焚灰調水而服。
霹靂口號黑符
右符用黃紙墨書,合口閉氣書成,符內加一<鬼多>一煞一雷字于黑圈內,七轉出筆。能興雷電雲雨,可治山魈五通,木下妖怪,石洞精魅,專委錢使者統兵行事。用金錢雲馬同符焚化發遣,或燒灰調服。此符上一截可以佩帶。
南陵火令符
右符用黃紙墨書,焚香,合口閉氣,握雷局書成。加八火一煞字八黑點內,各七轉筆。此符能起神煞,伏土氣,治喪車木角,安鎮戶庭,或用栢木板以朱符釘掛門楣上。專委許使者行事。或捉邪鬼山魈精怪。金錢雲馬焚遣。貼佩服皆可用之。
黑猪鐵狗符
右符用黃紙朱書,至誠焚香,閉氣握雷局書。加三火一雷一煞入內,五字相疊,七七轉筆,或二十五轉出筆。其符專委鞠使者統兵行事,前往某處。用金錢甲馬焚遣。能追攝精怪,救民疾苦。或用青石一枚,朱書符于上,埋於中庭,以鎮官符口舌,及治精魅。妙在祝將發遣,佩帶亦可。
火鷹腥煙符
右符用黃紙朱書,合口閉氣,握雷局書成。內加一雷一火一煞字入雷圈內,七轉筆。專差霍使者統兵。用金錢甲馬焚遣,往某處。能追捉精怪邪魅,救民疾苦。或用青圓石一枚,朱書符,埋艮上,禳鎮冤債尸疰勞瘵。尤在祝將行遣顯驗。
雷令赫奕符
右符用黃紙朱書,合口閉氣,握雷局書。九黑圈用三火五雷一煞,各字圈內七轉出筆。符仍須用金錢甲馬同焚,專遣童使者統兵,呼召風雷,徑往某處煞伐妖魅精怪,及淫祀能害人者。用則於乾上或巽上發遣,驅滅鬼形,攝伏頑邪。服亦可用。
五雷總管符
右符用黃紙朱書,五圈內各一雷字,各七轉筆。以金錢甲馬焚之。存雷見於巽上,厲聲呼召陳鸞鳳使者統兵起雷煞伐。或用青圓石一枚,朱書符,祝將發遣,埋於戌方,掘地三尺埋之,以禳火精,煞伐妖邪不正神祟。
九符都敕咒
北斗七星,灌注雷霆。天罡所指,五雷急起。上帝所敕,立動霹靂。嘯命風雷,飛砂走石。急急即即速速。
一起雷車,二起閃電。三起喧轟,四起震動。五起飛砂走石,六起狂風大霹靂。織女四哥,勾婁咭唎,登僧得色。急急即即速速。
天雷鳴,地雷鳴,神雷鳴,水雷嗚,社令雷嗚。
水雷霹靂,火雷霹靂,金雷霹靂,木雷霹靂,土雷霹靂。金木相攻,水火相擊。吾呼五雷,火急霹靂,一如律令。
右三咒總一起念。凡書將校符時,念咒盡,符成。否則閉氣書訖,再一氣念咒三徧,或五七徧,然後取雷舍次氣吹布于符及水中,存符光萬丈,雷聲震動天地。
魁臺總符
右符用棗木刻,黃紙為符地。陰日墨印,陽日朱印,印訖,須至誠焚香,左手持符,右手雷局,誦敕咒五七徧。如子時掐子文,面子方吸子氣服之,丁立而召。餘傚此例。燒符發牒,向本方焚之。此符乃差十二神吏用,妙在具述情由,祝白發遣。
魁臺總雷咒
律令大神,風火之尊。功博非細,遊行乾坤。斬妖吞惡,縛鬼收魂。致雨倏忽,作晴頃分。隨符咒召,來降巽門。飛砂走石,威動真靈。五方降氣,驅雷伏神。統領天將,煞伐妖精。救護群品,總攝雷霆。五雷捷將,元帥之尊。十二神吏,速降吾壇。神霄敕命,符到奉行。急急如神霄雷祖大帝律令敕煞攝。
【以上缺符】
道法會元卷之一百二十三
道法會元卷之一百二十三【蕭昆明大師】
正乙部
夏二
太上三五邵陽鐵面火車五雷大法
邵陽雷罡咒
邵陽雷公,火車將軍,火急霹靂,一如律令。
罡法
右罡,凡發符呼召將吏,申奏行移,遣發,俱步此罡。步,乃從亥上天門步起。邵字則火在寅上,火生在寅故也。蓋兩重南斗化成此罡。步則左足先入,一步一字。若召將及奏事,則於靂字上丁立,若發文字行遣,則立霹字上,取雷次舍之氣一口吹送去。然後剔起靂字一星如大火輪,以往助之。又助天罡氣一口,必大報應。步罡時,想一字是一星,在地光芒燦爛。事畢,田罡,兩手雷火局,念收罡咒曰:
天地動,日月明。江海竭,山岳崩。雷電發,風火生。罡氣起,罩吾身。急急如律令。
右咒每念一句,以右腳剔起一罡十二星,想星斗罩吾身,嚥液一口,叩齒而退。
雷霆次舍
若卒急之間,只用巽宮神霄氣,或東極青華氣,或南方火雷之氣,或北斗瑤光之氣,西極大清之氣,中斗大魁之氣,皆可用之。凡行持書符,皆向雷次舍取氣,故能役使風雷,號召將吏。苟非名列丹臺,何以得此。蓋雷霆之隱訣爾。
起例
以卯加子順行至月建,又以今時加月建順行至卯,乃是五雷所次之舍。逐其方掐訣取氣。又以時加月建,數至子上,便是雷次舍方。且如四月午時召雷,午加巳,從巳數至亥,則子在亥位上,亥上便是次舍方也。餘傚此例。此是捷法。又法,四月午時,以卯從子上順數至巳,巳却在寅上,又從寅上起午時,順數至卯,卯則在亥上,便是雷次舍也。向亥掐亥訣,吸亥氣。凡起雷祭雷,須用次舍方也。
起雷透天關局法
五符天曹,奏。地府,禁鬼。風伯,起風。雨師,發雨。雷公,起雷。電母,起電。唐符,發符。國印,使印。天關地軸六賊。鬼路。甲寅。乙卯。丙巳。丁午。戊巳。己午。庚申。辛酉。壬亥。癸子。
且如壬日,則以亥上起,五符順行,看雷公在何方位,則雷公亦在彼處也。或是此時雷鳴,或是今日雷在此方位駐劄。再看雷舍,會合而用之。取天罡氣開其雷門,則雷雨盡到矣。
天罡氣訣
月月常加戌,時時將戌加月建上,乃時時見之。如子月便將戌加子上,順數至本時,便知天罡在何處。又如十二月是丑月,即將戌加丑上,順數起,如今時是寅,只順數至寅住,則寅在巳上,乃知十二月寅時天罡在巳上。餘皆倣此例。又祕訣,取天罡氣用三十六字祕咒,側身丁立,背北迎東,口呼知尼二字,見天罡怒色轉頭,其光芒爍我心胸。兆以鼻引口吸,取光氣入于黃庭,作用混鍊,然後吹布入符,或次舍方。
行持節次法
邵陽有五帥,若不用九將十二神吏,則專用五帥而已。若五帥不欲並用,則專用邵陽任二使者而已。或獨用邵亦可。要在法師嚴肅,出入有號令,動有威儀,則將吏不令而從。若符印不謹,香火不專,以人情論之,將吏其不解體乎。五帥九將十二神吏,亦可並用。要在法師用之嚴肅簡妙,自有條理而不紊也。亦在師之參考行用。其心符之妙,貴在心存目想,則臨事之時,呼召易至。小事行持,只用第一咒咒水,或用第一咒發心符,或第一咒及第二咒同用發第一符併心符。若事大,不至,發二咒發第一符及心符。若大事,不過發第一符及第二符而已。若急切重大之事,則號召將吏,申奏上帝,并牒合部動雷行之。凡行持之士,必須每日早晨入靖,焚香,依次念後五淨咒。
淨口咒曰:
丹朱正倫清淨。攝。剔辰文。
再念淨身咒曰:
台光幽精爽靈去穢。攝。剔巳文。
再念淨手咒曰:
彭琚彭矯彭質,不得離吾身中。攝。剔未文。
淨心咒曰:
太上三天,虛無自然。攝。剔申文。
淨一切物咒
上清靈寶虛無攝。申文剔未。
右咒五道,各念三徧。剔訣畢,即存神,叩齒二十一通,面天門丁立,左劍訣叉腰,右辰文迎袖於面前額上。仰面取西北氣,其氣金光文彩,吸入口,吹辰方。次以大拇指剔二十一次,掐定,吸辰氣,吹兩肩。兩手叉腰,閉目想身中為五雷院使,戴九梁冠,身披絳服,朱裙朱履,玉珮玎璫,左手執印,右手仗劍,雷電風雨官吏將兵在吾左右前後。次取東南氣一口,想其氣如火雲之色,吸而服之,然後用配衣斗法行之。
配衣斗法
兩手斗印,拱兩肩上為天關斗柄之狀。默念斗諱七徧,丁立,面北取斗氣吹頭上,想九星在兩臂天關之上。若能常常運用更妙。否則每日早未下床,則先行之,早晨入靖存神則又為之。間或時時想斗柄一星在頂門,每遇行持,亦存想之,則人鬼欽伏。配衣斗畢,則朝真,口奏:
維某年某月某日,具位臣姓某,稽首頓首再拜。恭以道香德香無為香,無為清靜自然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三境真香。香乃玉華散景,九無含烟。香雲密羅,俓衝九天。五帥九將,十二神吏,功曹使者,治靖等神,傳此香烟,上聞帝闕。臣今啟奏,咸得上聞,如臣所奏,願允臣言。以今謹爇真香,虔誠奏啟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六波天主帝君,五方雷霆大帝君,九州都仙太史真君,雷霆都司,元命真人,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五雷使者,雷部威靈,伏望聖慈,俯昭誠悃。臣今奉為某事,所陳愚悃,冒瀆至真,仰賴恩光,允臣請禱。干冒天威,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再拜謹言。
右法,每日早晨朝謁畢,即就靖中望巽方丁立,兩手雷局叉腰,閉目,想巽方火雲金光雷電真氣,乃用鼻吸,咽下丹田之中。如是五次,或二十五次。默以意想雷電伏於己身丹田之中,採取三光氣服之。氣行既久,則坐役風雷,號令自我出也。又五淨咒,及存身、配衣斗、朝真口奏、採取雷氣,共五條,謂之雷部五靈之訣。凡召將,必先此五法,然後至誠上香,丁立,念邵陽第二咒一徧,厲聲念訖,然後步罡,立于靂字上。如轉一火輪,作法召將。或只小召用,念云:
吾奉神霄真王敕,當召此間土地正神,雷部飛捷使者六乙天喜等神,為吾速召邵陽雷公某元帥,某將軍,某使者,隨用而召。聞呼即至,聞召速來。急至壇前,有事委役。疾。
右法連默念三徧,加念第一咒七徧。存想目運將吏到壇分明,聽令差遣。大召念云:
吾奉神霄真王大帝敕,召此間土地正神,雷部飛捷六乙天喜大神,為吾速召五帥九將十二神吏。或逐開雷神名位,疊召用。聞呼即至,聞召即來,急至壇下,有事指揮。疾。
右法念咒,及加念第一咒,心存目運將吏到壇。又召將之說,可一符一咒一水,則不必牒。呼召之法,但默禱之,自有將吏。入事却祝將如何報應。如是默告祈禱,則謂之請也。如召則是令之也。若請,但意思稍舒,即修五靈之道。然此五靈一節,蓋是鈐束法士初真之心,若明達之士,揆心了然,忽遇行持,便有次序,不必為之可矣。然而修此一節,乃法中之大全故也。如此,則將逐令行,神靈法驗矣。
發遣文字法
法師存神變用訖,掐子午斗上,剔出于前。却左手擎水盂,右手仗劍,念咒曰:
謹請北斗九皇星君,願降真氣,入吾水中。應有蜚屍諸厭邪氣,錄付西方太白童子之下。
右咒一徧,持劍噀水一口,放下水盂。再左手雷局,右手劍訣,步邵陽雷公罡。念咒曰:
謹召吾身中呼華吸景大神,此間土地正神,本壇日直功曹、時直功曹,火急來壇,承受文字,聽候指揮。疾。
咒畢,想功曹將吏分明到壇,師即厲聲念咒,敕護文字,錢馬化去。却祝云:
功曹將吏,既已到壇,仔細承受文字。今為某發陳奏申,緘封具載關文,仰煩速即齎持,徑詣某處關下,分明投達。或有天魔外道,下官故氣,妄有阻遏者,即為攝赴雷司,依律治罪。汝等速去速來,吾在壇前立待昭報。疾。
下令咒又名欻火飛鴉開道咒
火精飛鴉,鳳觜龍牙。飛符前路,剪除精邪。敢有妖孽,犯吾雷車。神威到處,動風飛砂。撼山拔木,飛行太霞。霹靂玉虎,閃爍紫蛇。三司將吏,今日排衙。急急如律令。
右咒畢,下令一聲,厲聲云:
汝諸帥將功曹,火急依律奉行。疾疾速速疾。
變化錢馬咒
天有錢星,地有錢靈。陰陽造化,陶鑄均平。天上地下,異相同形。吾今煅煉,貫伯分明。火龍火馬,過火成精。內含四象,外應五行。旋風使者,烈焰將軍。風傳火化,元亨利貞。一如律令。
凡祈晴、祈雨、祈雪、興風,破廟、伐祟,行此六事,或只召將發符,或申奏行移。如祈晴,則於城隍社廟中焚符牒。祈雨,則用朱書黑簡,並公文投于有龍處潭內。祈雪,則空中巽方召將焚符牒。如興風,則於社廟上焚符牒,或廟中焚之。若破廟,則廟門貼符,廟中埋符,仍焚符牒,召將破之。若伐祟,則召將往彼處,焚符牒,或社廟壇內焚之。
右驅邪、治病、斷殟、却蠱、除瘵、起土,此六事,凡行用,初只召將發符,或帶或貼,或用錢馬焚化,或燒灰調服,或以熨斗盛紅火,以金錢甲馬同符燒熏病人身上下左右。煙熏或有蟲出現,急打死。如小小病苦及諸雜病,只用雷局念邵陽第一咒一氣七遍,念訖,隨吸雷次舍氣一口吹入水中。水約半盞,每服三呷。仍剔斗文光氣于水,與病人服。如事大體重,則用符命。如未應,則宜申奏行移。又雜治催生、骨鯁之類,只用一符一水,遣將治之。
邵陽心法
夫邵陽之法,以北斗為要,天罡為妙。所以破地召雷中,亦有北斗。其於召雷咒,則有天罡所指,五雷急起之語,人徒知步罡念咒,而不省其意。今此心法,乃其意之深也。先取天罡在何方位,次占雷霆次舍所在,然後變身為雷霆使者向天罡所指之方,步破地召雷罡。畢,踏住魒星,取罡氣一口,吹去雷次舍之方。祭召將起雷,祭召雷公神吏,則執此可行。若有急難作用,重大行持,則以破地召雷罡法步訖,再取罡氣吹于雷次舍,復吸本處回吹布于符水之中。却默念咒曰:
敕差橫天霸混元伯立至。一氣三五七徧。
急取罡氣一口,吹雷次舍方,復取次舍,吹氣入符水中。再念咒曰:
天皇伽耶霹靂攝。一氣三五七徧。
吸氣吹入符水中,則雷部將吏立見矣。此破地召雷罡訣:
坎雙艮隻步交乾,兌上雙行震亦然。坤隻離單雙巽位,七星飛過亥門邊。
罡式
步罡秘咒
天皇天皇,雷應八方。響徹高穹,洞及渺茫。天雷地雷,猛徹天蒼。雷公佐輔,玉女持罡。謝仙一指,飛湧神光。其氣如絲,魑魅消亡。坤輿攝佐,激指天罡。唦吽咭吒,四目老醜,急起急起。吾奉神霄雷祖大帝律令敕。
此罡乃丁立步之,惟魒星星單步。須詳緩步之,一步則想一星光芒罩己身形。此乃大罡,起雷之妙,盡見于此。且如取天罡氣,吹雷次舍,則想天罡持火劍指揮雷神而起。若吸雷舍之氣吹符水中,則想雷神盡入符水之中。妙在精熟,隨感而見。
召將法
師立身向雷次舍方,掐寅文,念咒曰:
吾奉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大帝敕,召雷司採訪使者,急急呼召五雷飛捷使者,速降臨,速降靈。乘飛雲,太虛真,太靈真。急召五方雷部神,神速奔,如康民,急降靈。掐巳文。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急急起,急急起。吾召東方青帝雷公,南方赤帝雷公,西方白帝雷公,北方黑帝雷公,中央黃帝雷公。掐子文。
北斗七星,灌注雷霆。天罡所指,五雷急起。上帝所敕,立動霹靂,嘯命風雷,飛砂走石。急急疾疾速速。
一起雷車,子。二起閃電,未。三起喧轟,午。四起震動,卯。五起飛砂走石。辰。六起狂風大霹靂。急急如神霄雷祖大帝律令。
右咒,以左手掐巳文,右手劍訣叉腰,閉目,想雷部將兵從空而下,在壇分明。
雷訣取氣
取本時雷氣,向本位掐巳文,乃雷之次舍也。閉目仰面,存火光現其方,若一火毬,紅焰閃爍,却以口猛吸火光氣入己身心。凡遇書符、咒水、步罡、召將、行遣,無不用此雷氣也。
火行持訣目
一定雷次舍,二小起雷,三破地召雷罡,四召將,五雷訣,六雷符水,七雷咒,八雷印印符印水,九雷氣,十發遣。凡有大邪祟,發符發水,召將述事,發牒行移,則用之。
中行持訣目
一定雷次舍,二雷訣,三召將,四請雷符水,五雷咒,六雷印,七雷氣,八發遣。凡符,初發則先小後大,詳事緊慢,行遣以待昭報。
小行持訣目
一定雷次舍,二雷符水,三雷氣,四發遣。凡行持雷法,須是作威震怒,尤在嚴毅叱咄,則感雷神報應之驗矣。
驗狀訣五法
真師曰:得道之士,胸次無凝滯,則五方之氣皆可用,其訣皆可行。惟心所立,便知吉凶。惟心所行,將吏知之,便隨於不測之際,則變化於無何有之鄉。祖師云: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呼風吸雨,嘯雷鞭霆。此之謂歟。夫驗一法,只宜專用。若泛用,則觸事多疑,不驗也。所來何人,所值何事,所見何物,所聞何聲,所遇何事,以此參詳讖兆,以驗吉兇。又法,從尾行數至年月行,又從尾數至他歲住,看落在甚字上,便將此字詳看。如八十歲數到八十字住。又法,除了年月行,從尾第三行第三字詳之。又法,天生地死此四字,從頭數至錯落塗改誤字上為準。
天生二字吉,地死二字否。又法,歲字築行底凶狀子上,無本命難治,字點污,是家親,錯落是土神,勾添亦是土神,久病而狀子精神者否,乍病而狀子精神者吉。勞病者狀子渺淡,殟病則狀子濃麤。若蠱毒者,狀子顛錯。妙在臨事詳究。
邵阳雷公法印
雷霆都司符璽
雷霆火師曰: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后二君得之,相繼仙去。許都仙得之,同吴猛丁義統領邵陽雷公,以此符璽照其毒龍,是時毒龍兩目迸血,方始斬之。其印為屍氣所觸,則微裂小縫。後復祭謝,乃合如舊。邵陽雷公隨此駐劄守護。
璽式印符牒用
又璽式
三五邵陽雷公之印
雷霆火師曰:此印上帝專降五雷使院,統領五雷,總攝三界鬼神。可以役使五雷,誅斬妖孽,興雲致雨,降伏水怪。凡有飛空走地猛毒邪神,但將此印貼其所,自然消滅。凡人一切疾病,以印印水,服之立愈。邵陽五帥吏兵準此法印奉行。
印式印符牒公文祈求用
都天大雷火印
雷霆火師曰:此印上帝專降雷霆都司,役使風雷,驅除神怪,誅斬妖魅,祈雨祈晴祈風祈雪,應干行移符牒,宜以此印印之。凡人一切疾病,以印印之立愈。或有湯火所傷,以印印之自凉。或風腫毒氣,印之消散。昔邵陽雷公曾受此印,行持有功,即遷邵陽雷公三五火車大將軍。故此印神鬼見之畏懼,水怪見之滅形。
印式印符牒公文,印病、印鬼用
雷部通真達靈金玉之章
祖師曰:此印專為申奏而設,乃天門雷門識認之私。其印文方圓各有法則,印文乃雷霆都司之印,方圓厚闊各一寸一分。凡召雷部將吏,及邵陽雷公,皆以此印符牒,謂之暗號,大有報應。昔邵陽將軍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印,同雷部辛天君於海南授與陳泥丸真人,傳流至此。
印式申奏呼召用
魁臺總領雷霆號令之璽
邵陽雷公曰:此印乃是中斗大魁,五雷都司,總領樞機二臺,歸於魁臺。故上帝降此,總領風雲雷雨電雪雹霜霧之政令。故此璽用金玉為之,不宜木刻。非上元一品仙官,神霄虎使,則不可用之。昔邵陽雷公奉天詔歸帥魁臺,方用此璽。故斯印乃不可妄刻,不可妄動。今但存之,以鎮雷壇也。
魁臺寶璽式
右印名用銅模,或鐵鑄,或用雷霹棗木刻之。奏請而後行用。又每年以四季祭之。斯印在處,將吏護持,久久行持,鬼神不敢正視。凡所過山川社稷神廟,城隍社令悉來迎拜。宜佩受之,以求靈焉。凡出印入印使用,各有咒訣。開印出印則掐卯剔午,默念邵陽第一咒三徧,叩齒五通,想為雷聲,方開而用。嚥液三過,默想雷公入於印中。入印閉印,則剔午掐卯,默念邵陽第一咒三徧,嚥液三過,方閉而收之。如此出入,亦有號令,則將吏畏伏。印初刻成之時,以茅香湯浴,淨降香燒煙熏之,奏而祭之,方用其印。常須緘封密護,安於靜處供養,切忌為犬生死厭觸,宜謹戒之。
邵陽雷公致獄式
夫邵陽雷公所立五獄之法,以之禁治惡毒鬼賊。其法用棗木造一匣,闊七寸,函蓋共高五寸。
一、匣內底,以神霄火獄符并火獄咒刻之。
一、匣內蓋,以神霄水獄符并水獄符咒刻之。
一、匣內四圍,刻火光流星獄字并獄形,金晶毒害獄字并獄形,雲雷考召獄字并獄形,九泉苦惱獄字并獄形,幽臺長夜獄字并獄形。
一、匣內有黃神印一顆,北極驅邪印一顆。
一、匣內符一紙十道:斷疰,去復連,厭遊屍,破射,斷口舌,除怪,雷火,考禁使者,撲殺將軍,迷魂傳送。
一、匣有葫蘆二枚,各用蒂塞。其一刻陰牢字,一刻陽牢字。如收惡人惡賊,姓及名書了,本命團成紙丸,女人入陰牢,男子入陽牢。如有惡鬼姓名,亦如之。
一、匣內有華莫延由四字黃紙朱篆。
一、匣內有雷霆五獄經。
一、匣內有五色線二丈五尺,古文錢二五十文。
一、匣底外刻灌斗五雷印文印之,四隅刻雷霆都司四字。
一、匣蓋外刻越章印文。
一、匣底身四圍刻八卦。
一、匣蓋身四圍刻北斗七元星君諱字。
一、匣外有獄牌一面,用之羈囚鬼神。其牌前刻神霄將軍部鬼字符四十一道,外有雷霆獄<鬼雷><鬼霆><鬼獄>三字,湊成四十四道,每行十一符,共成四行。其牌後面刻神霄變獄符及變獄形。
一、禁治鬼賊,須召將攝其魂魄,收其姓名入於獄中。罪輕者書名繫魂於獄牌上,罪重者書名入獄中,罪大不原者書名及追魂入獄中。分其男女陰陽牢內。若赦之,則除名釋魂。
一、獄中鬼賊亦有永禁者,亦有白禁而後疏放之者。
一、初真傳度之時,亦先造雷獄,以付受度法子,奏而後置雷霆五獄經。
置獄日
正一真官於正月戌日,二月酉日,三月申日,四月未日,五月午日,六月巳日,七月辰日,八月卯日,九月寅日,十月丑日,十一月子日,十二月亥日下世,置立雷獄。凡立獄,先以申奏移文,具述置獄事因,關集雷霆五獄合干主執官將吏,降赴獄所駐劄,聽候策役。
五獄神位
雷霆五獄主者
雷霆五獄判官
勘刻妖魔校正善惡主吏柴仙
丹元刑部都吏
雷霆水火二獄獄吏
銀牙猛吏辛漢臣
殺鬼大將軍馬勝
考鬼大將軍蔣德元
縛邪大將軍陳猛
縛龍大將軍應宿元
追魂大將軍張廣之
對定大將軍崔剛中
搜姦大將軍丁友忠
檢惡大將軍盧元化,禁獄大將軍吴立
急速大將軍應猷
縛賊大將軍泉善舉
邀後撲殺將軍馬昇
收精大將軍孟浩
攝毒大將軍卓立
曲錄考禁使者龔固
縛魂監送使者丁謹
律令使者謝并
迷魂遁魄使者龐安和
傳令使者封元
捉鬼力士張太仲
枷鬼力士鄧文行
獄門都監宗彝
典獄鞠勘使者孟鍔
獄門封鎖使者周士寧
禁獄靈宮侯卒
獄門推款功曹裴子騫
記名書過管中立
雷獄監察使者薊中孚
銅蛇將軍,
鐵犬將軍
雷火將軍
黑毒將軍
天羅將軍
地網將軍
金晶毒害獄主者
火光流星獄主者
九泉苦惱獄主者
幽臺長夜獄主者
雲雷考召獄主者
風雷獄吏兵卒
雷霆五獄吏兵等神。
右前合干神將等衆,常以天獄日祭之。此獄之設,專用收禁惡人之魂,惡鬼之魄,入獄考治。凡行用之時,必須具其事由明白,專以牒劄委之神吏,如何考治,立待報應。事竟,宜以祭物金錢雲馬,召將祭謝,庶合神人相感。
置獄咒
雷霆五獄主者,置立囹圄。上張天羅,下布地網。飛風暴雨,震雷閃電。上火徹下,下火徹上。獄內有銅屏鐵障,銅繩鐵索,銅鎚鐵棒,鐵床鐵席,銅枷鐵杻,銅械鐵柙,銅碓鐵磕,官將吏兵分明列局。生擒三魂,急撮七魄,赴于獄中。橫金梁,布玉柱,穿鬼心,破鬼肚。如有惡心之人,兇邪之鬼,神將為吾開天門,閉地戶,封金關,鎖玉戶,即刻收攝赴獄,依律定罪。重法凌遲,釘身縛手,劈腹剜心,皮焦肉爛,頭破腦裂。應是入吾獄者,皆是三惡五逆之人,逆天無道之鬼。先迷其魂,後追其身。天迷迷地,地迷迷天。天迷不見地,地迷不見天。迷使三魂,入於五獄。考勘消磨,不舍晝夜,有罪無赦。神將所攝鬼賊,牢固禁勘,毋令放逸。如有犯吾雷令者,各各化形為血。急急如神霄雷祖帝君律令敕煞攝。
右咒畢,天罡氣及北氣吹布入于獄中。
雷霆五獄式
治小兒諸疾法
此法以三角瓦一片,於三尖處,閉氣作一○,內書青奴滅,于三角朱墨書三字不拘,乃取其小兒本命訣,書畢,閉氣默念:
白玉龜臺祖母元君敕。一氣七徧。
次閉氣念收青奴滅二十一徧,面東取氣,青色光布于瓦上。却敘事情,差將驅治保護。又法,不用訣,只向東方手執天聖錢一文,咒曰:
天聖聖天天聖天天聖聖。
右咒念六徧,想圈內,又念:
天聖天聖,即只便去某處某小兒,收本命三魂歸體,七魄附身,十二時神歸體歸身。戀家莫戀路,千和萬合神,為吾急縛住。天聖歸,天聖住。一如律令敕煞攝。
右法取東方氣吹布錢上,與小兒佩帶,或安于臥席下,或頓於房門限下。
邵陽仙官品職
昔上帝詔封許都仙為斗府雷雨判官,方許受此大法。若今世所受大洞靈寶諸籙之士,未可妄入此官為此法。有受而行持者,合於此法中奏補參注。若其他天心五雷天樞靈寶諸法上品之職,不可與此初品同論。若差除此法中官職,則其他諸法之銜並用除去落籍,方可補奏。緣此乃上帝魁臺清要之職。
初授
高上神霄玉府雷霆令五雷三司都典者。
初轉
上清玄景靈樞吏行斗府雷雨判官。
次陞
上清泰華丹景吏行仙都風雷判官。
次除
上清寶華玉靈吏行火都雷霆判官。
次擢
上清神景玉樞吏行紫府風雷令。右職五品,視上元以一品。凡受差注補,須要申奏行移,然後始可領職行事。
邵陽祭雷法
凡祭,以八節,六丙六戊甲庚之日。但遇大行持祈禱,須當祭雷而後行也。祭則備皂旗一面,旗上書敕召五雷字,小旗一面,旗上畫第一符、第二符各一道,劍一口,大明鏡一面,印一盝,雷鼓五面,雷鑽五箇,雷斧五柄,雷旗五面,五色。金錢銀錢雲馬甲馬神馬,及所祭香燭花果茶酒臐肴盤饌羅列齊備。更用先一日,行移關告本部將吏。至祭日午時,向巽方安排。天晴斗下可祭,或山野林麓水石及社壇之中可矣。
壇式
第一層闊九尺,第二層闊一丈二尺,第三層闊一丈五尺。如不築壇,則掃淨地一所,以粉畫三級。其祭物盡列在壇內。祭時,法師披髮跣足,左手雷局,右手仗劍,叩齒五通。厲聲念魁臺咒一徧。次存想雷電風雨官將吏兵在吾左右前後。却步罡,大召雷神將吏。召到,陳事意後,念邵陽第二咒一徧,行初奠酒。次念第三咒、第四咒,行亞奠酒。再念第五咒一徧。念咒時,逐一次第焚召雷神符。次左手執生叫鷄,令侍者捉鷄足及翅,師執鷄頸,右手仗劍,斬鷄瀝血於空盞內,以酒侵入,用劍攪勻,將血酒與將吏誓曰:仗劍在手,吾以斬鷄瀝血為誓。誓願代天行化,助國救民,役召風雷,驅別人鬼。汝等吏兵,兵隨印轉,將逐令行。聞吾符召,疾速降臨。興雲致雨,驅風起霆。有命即行,毋違吾令。顯揚道法,救療群生。彼此有違,並依天律。
右用旗鼓鑽斧錢馬牒一道,旗鼓上各印邵陽心符。法師誓將訖,飲血酒一口,仍將血酒置將吏前。再炷香焚邵陽第二符一道,却行終奠酒。法師祝將吏如何行事。祝畢,再念火精飛鴉咒一徧,拍案一下,念云:
今有旗鼓錢馬公文一道,請主帥照會,分俵施行。
焚牒時念變化錢馬咒一徧,酒再奠,即念:
將吏食飽飲醉,大闡威靈。佐助行持,共登仙闕。再念九符總咒一徧。其邵陽第一符一道留在案上。法師即念云:
天神歸天,地神歸地。本司神將,各歸本位。天雷地雷,急起急起。後召復到,一如故事。
右祝畢,收罡。法師坐默,將酒血各於巽地方上,掘地同邵陽第一符及香錢馬灰并茶酒淨水一時埋之,以劍插于埋所地上,待次日收劍。
【以上缺符圖】
【道法會元卷之一百二十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