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6 0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P. ^1 v% H x ^麦方鼎 昭王 传清光绪年间浙江永嘉出土,高 16.4、口宽 14.5、口长 17.8cm 浙江省博物馆
, o7 |8 x/ H( \& O/ H- F. j0 w$ S3 b
七年趞曹鼎西周中期(恭王世)通高28、口径38.5釐米,重10.22公斤。上有铭文56字。 晚清吴大澄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 \1 m# _8 I. Z _6 T% V+ t
; v' X) C- E/ }( h1 v( Y西周恭王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1],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鼎腹内铸铭文207字,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并写明了是恭王五年的事情。该器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T% l4 Y7 a% C8 P+ G/ h
西周大克鼎此件文物为西周孝王时期的青铜器。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1 Q1 o& K; o/ G, k. A
5 K- r9 b% U, n8 a1 w7 y; W西周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2 q8 U2 J, |: W7 b0 B
! |2 l @$ ^$ V* n- ^7 T: X. J9 d2 o西周大鼎通高:39.7cm,宽:38.7cm,重:12.5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有二立耳,三蹄足。器口下饰二道弦纹。鼎内壁有铭文8行82字西周时期饪食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 \8 e9 p+ G5 m* p, O
% h7 J, V! A' p( X6 h西周多友鼎
5 y( v$ r. J6 b此件藏品多友鼎为西周晚期的文物,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现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8 l; H* t# i# C! s
8 B0 ]9 H" h; Q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为皇皇钜制,被 毛公鼎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收藏于中央博物馆.8 {, t. z3 g- F
* J2 b: C. u5 o$ _: n5 _# e0 u王子午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墓中出土了一组共七件铜鼎,鼎上铭刻有“王子午”字样,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称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 王子午鼎边,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作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鼎盖作平顶微弧, 有圜形钮。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
" M+ W* w+ U& V/ d% |9 x) {; s% z+ K5 U5 n, _
梁十九年鼎(亡智鼎)战国晚期 通高18.3、口径17.5厘米,重4.1公斤,容积3075毫升 扁圆体,附耳向外曲张,三条矮蹄足,浅腹圜底,盖隆起,上有三个凫形钮。腰上有一粗弦纹 铭文字数,口下刻铭文35字 % u1 v) k& i% l$ i. I2 L! ~9 W. ^% k
t# g, M5 h5 Y4 ]
阳信家鼎高19.5cm;口径18.5cm 陕西茂陵博物馆藏品 高19.5厘米,口径18.5厘米 西汉中期。鼎作扁球体,弧面盖上有三个环状钮,钮上有圆锥体柱。口略敛,鼓腹,圜底,长方形附耳,蹄足。腹有一道扁凸的弦纹。盖、器各刻有铭文,记器主、器名、容量、重量、制作年月、产地等内容,对研究西汉度量衡制度,官营手工业等有重要意义。器主阳信家应属皇家眷属或朝廷重臣。
1 s# V! \( I+ n& K& t. u. I8 p! |9 p
5 z8 v* Z* A$ ~
-----------------------------------------------------------------------------------------------------------------------------------------------------------2 l9 b o6 t. C0 H
本文搜集夏朝至汉亡目前已出土的古鼎中的大部分(少部分由于保密规定没有图片,没予介绍),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c* J) d/ z- G/ y/ a' o
总之,鼎经历了几千年,一直沿用不衰。特别是它曾具有国家政权的象征意义,使其在中华文化史中享有崇高地位,迄今为中国人所尊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